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0》,我們看第八句: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四《漢書二》,我們首先看一看這句話提出的背景。在漢文帝即位之後,他從自身做起,力行節儉,一心想著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那個時候距離戰國時期還不是很遠,社會背離了「以農為本」的方針,很多人都棄農從商。這個時候賈誼向漢文帝上書說:「管子曾經說過:『倉廩的糧食充足了,人們才懂得講求禮節。』如果人民衣食不足,吃不飽、穿不暖還想使國家得到治理的,從古至今還沒有聽說過」。下面他就說了這句話。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說古人曾經說過,一個農夫不耕作,有人就會挨餓;一個婦女不織布,就會有人受凍。「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這個字念「絕」,意思是「盡」的意思。萬物的生長都是有時節的,但使用起來卻沒有節制,這樣物資勢必會用盡。「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這個「恃」就是依靠、依賴的意思。古代治理天下達到非常細緻周詳的地步,所以國家有足夠的積蓄可以依靠。

  接著這句話,賈誼還說道:「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如今人們都背離了農業這個根本而趨向商業,不勞而食的人口愈來愈多,這是天下的大害。奢侈浪費的風氣日益嚴重,這是國家的大禍。為什麼?為什麼奢侈浪費的風氣日益嚴重,會給國家造成大的禍患?

  在《群書治要.崔寔政論》上也有一段類似的闡述,它把這個道理講得更加明白。它說:「夫人之情,莫不樂富貴榮華,美服麗飾,鏗鏘眩耀,芬芳嘉味者也。」意思是說,人的這種自然的欲望,也就是人之情。我們知道性和情是不一樣的,人性本來是清淨無染的,沒有任何的欲求,就像水很清澈,沒有任何的污染。但是人的習氣、人的習染,這個稱為情。這個情是什麼?就是喜歡榮華富貴。譬如說華美的服裝,漂亮的飾品,鏗鏘作響的音樂,炫人眼目的光彩,香噴噴的佳餚美膳,這都是人情所喜好的。白天想著這些事,夜裡作夢還是想著這些事,一心一意地就是想著怎麼吃喝玩樂,須臾都不離開自己的心。這就如同是水往下流,瀑布會奔向深谷一樣,是自然而然。

  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古人對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所以把「欲」比作是深淵,說「欲是深淵」。如果人的欲望沒有節制,任其發展,最後人自己也都無法約束自己。正是因為古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制定了「禮」來節度人們不合適的欲望,甚至還要防患於未然。譬如說古人的禮,說「男女授受不親」,就是男女接遞東西的時候不要碰到手。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對這些禮都有一些誤解和批判,說這是太封建了。結果怎麼樣?你看還學習西方的交誼舞,男女之間交往很容易,沒有距離。結果是什麼?結果婚外戀的情況愈來愈多,男女之間的情欲不加節制,愈來愈放縱。結果未婚先孕的情況,還有墮胎的情況都一一出現。

  所以中國古人很早就看到了人不要太自信,不要認為自己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不要看到那些可以欲求的東西,像美色、像現在人喜歡看黃色的錄像、照片等等,看了之後就會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一個母親她的兒子吸毒,想了很多的方法都沒有辦法讓他戒毒。因為她愛子心切,怎麼樣?她自己就去吸毒,希望找到方法來幫助兒子。但是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母親吸毒之後,自己也沒有辦法戒掉了。所以中國古人他知道人其實克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告訴我們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說「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樣的話就可以遠離這些污染。當然更高等的功夫,是見了可以欲望的這些東西、錢、美色等等,他也不染著,但是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所以還是以遠離為好。

  《崔寔政論》上接著說,但是現在卻不是這樣了,現在是什麼情況?市場上都賣那些奢侈的工藝品,商家也可以賣那種僭禮的服飾,百工也可以做奢侈品。人們看到了這些能夠滿足自己欲望的東西就不能不去買,為什麼?受不了誘惑。而商人之流,家家戶戶都超越等級地享受,奢靡無度。所以國家的政策一旦有了偏失,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的人民都會去追求奢侈浪費、僭禮的生活。這並不需要到家裡去宣傳勸導,而是時勢潮流驅使他們這樣做的,這是天下最讓人憂心的事情之一。為什麼最讓人憂心?為什麼奢侈浪費,人們放棄了農業這個本業,而爭相地去做商業值得人憂慮呢?我們可以給它概括為四個原因:

  第一就是它會導致天下的財產缺乏,甚至導致全球的環境危機。賈誼接著說道,說「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哉」。「生之者甚少」,就是生產的人,特別是生產糧食的人愈來愈少。「而靡之者甚多」,浪費的人、不參與生產的人、不勞而食的人口愈來愈多,奢侈浪費的風氣也愈來愈嚴重。這樣的話,天下的財產怎麼會不枯竭?在《大學》上有一句話說:「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可是我們現在所做的是恰恰相反,是生產糧食的人少,不勞而食的人多。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糧食不夠吃,天下的資產也會因此缺乏。

  現在我們看一看全球都出現了環境危機、資源危機。環境危機的根源在哪裡?其實就是人們愈來愈膨脹的欲望,愈來愈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而這個欲望還沒有底盡、沒有極至。地球的資源卻是有限的,這個地球有限的承載力,不能滿足人們愈來愈膨脹的欲望,這才是環境危機、資源危機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人人都像美國那樣的方式生活,再有幾個地球都不夠。

  第二就是會導致衣食儲備不足,無法應對突發事件。賈誼還接著闡述說,世上有荒年和豐年,這是自然運行變化的規律,即使是在夏禹、商湯的時候,也都遭逢過。如果不幸有方圓二、三千里的旱災,國家拿什麼來救濟百姓呢?如果突然邊境發生緊急的軍情,幾十萬的兵眾,國家將拿什麼來供給軍餉?戰爭、旱災接踵而至,天下物資匱乏,有勇力的人就會聚眾蠻橫打劫,進而發動徒眾爭相起事,到了這個時候才驚慌失措地設法應對,還能夠來得及嗎?所以,儲藏糧食等物資,是天下的大事。如果糧食多而財資充裕,做什麼事不成功呢?「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憑藉著這樣的條件,攻城就能夠奪取,守城也能穩固,作戰能夠獲勝,以此懷柔敵方、使遠方之人前來歸附,那還有什麼人會招之不來的呢?如今應該驅使人民回歸農業,著力於國之根本,讓天下的人各食其力,使從事於工商業和四處謀生的人轉行來從事農業,那麼積蓄就會充足,而人民也就能夠安居樂業了。

  漢文帝為賈誼的諫言所感動,所以他開始設天子的責任田,並且親自耕種以勉勵百姓回歸農業。我們從這裡看到,中國古人富有的觀念就是衣食無缺,不缺吃,不少穿,有足夠的衣食儲備來防備天災人禍就可以了。而不是一味地奢侈無度,過著追求欲望、追求奢華的生活。

  在《禮記》上也告訴我們說:「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什麼意思?就是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九年的糧食儲備,是不富足;沒有六年的糧食儲備,這叫危急;如果連三年的糧食儲備都沒有,這個國就不稱其為國了。那後面他還說,如果耕種三年,確保儲備一年的糧食;耕種九年,確保儲存三年的糧食。倘若三十年一以貫之,即使遇到凶年和水旱之災,民眾也不致挨餓。這樣的時候,天子每一天用餐的時候就可以奏樂。為什麼?因為糧食儲備充足,他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吃飯的時候都可以奏樂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如果人們背本趨末忽視農業,都爭相去做商業,還會導致一個社會問題,那就是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深。

  在《群書治要.漢書二》上也記載,晁錯也曾經上書漢文帝,他這樣寫到,說「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他說這個老百姓,就在於君主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治理、引導。他們趨從利益,就像水往低處流,至於流向何方,並不選擇。珠玉金銀,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然而大家都認為它貴重,什麼原因?那就是因為上面的人需用的原因,所以它們才漲價了。底下的人也會效仿上面的人,爭相去搶購。如果上面的領導,譬如說現在的人喜歡穿名牌,坐名車,喝名酒,抽名煙,戴名錶,以此為榮,結果會怎麼樣?老百姓也會起而效仿,認為這才是榮耀的事情。奢侈浪費的風氣因此就愈來愈嚴重。

  在《崔寔政論》上說:世間奢侈的風氣愈來愈重,服飾都違背禮制,沒有實用價值的器具愈來愈昂貴。譬如說古玩、字畫、奢侈品、還有石頭等等,這些東西卻愈來愈貴,而農業這個本業卻愈來愈低賤。務農的人、種桑的人很勤苦,但是收入卻都很微薄;從事工商業的人很安逸,但是收入和利潤卻豐厚百倍。那會導致什麼情況?這樣就會導致農民都放下了鋤頭去雕花刻鏤,織女也放下了織機去學習刺繡。如此一來,親自耕種的人愈來愈少,從事末業(就是從事商業)的人愈來愈多。雖然荒地有開墾,但是因為人們並沒有把心思放在種地之上,所以都沒有盡心盡力地去耕種、收割,怎麼會有豐收的年景呢?財富都集聚在少數商家的手裡,百姓窮匱,於是很多人就淪為奸寇、強盜了。國家的倉庫愈來愈空虛,監獄卻人滿為患。一旦年景不好,五穀不豐登,那麼受飢挨餓、流亡過世的人就數不勝數。由於從上到下都很窮匱,所以也沒有辦法做到互相接濟。

  後面他說:「國以民為根,民以穀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這幾句話很重要。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國家都是以人民為根本,而人民是以糧食做為命根的。現在糧食都沒有人去耕種,人民不能夠保命,國家的根本就削弱了。根本削弱了,整個國家也會陷入危難,這是國家最大的憂患。所以在古人那裡都提出,說「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都是把五穀看得很重,把農業看成是國之根本,而把那些金銀珠寶看作是很賤的東西,不把它們作為貴重的東西加以珍藏。

  晁錯他還通過農民與工商業者生活的生動對比,說明了其中的道理。他說:現在的農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砍伐薪柴非常地辛苦,還要服徭役。春天不能避開風塵,夏天不能避開暑熱,秋天不能避開陰雨,冬天不能避開寒凍,一年四季沒有一日可以休息。私下裡還有送往迎來、弔問死者、探問疾病、養育孤兒、撫育子孫等事,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辛苦。另外,自然災害、暴虐的政治、賦斂的不適時、朝令夕改等等也會加到他們的身上。農民所擁有的東西,可能因為市場上太多了,就不得不半價就出售,而自己所缺乏的東西,要用兩倍的代價來獲取。結果很多人賣了田地、住宅、兒孫來償還債務,這就是農夫的生活。

  那麼與此相對,商賈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大的商人積儲了很多東西,價格高的時候可以加倍地獲得利潤;小的商人坐在攤上販賣,他們手裡有一些別人沒有的貨物,每天在市場上遊蕩,趁著上面徵斂急迫的時候,才把這些東西賣出去,得到的利潤是加倍的。所以這些商人,男的不用親自去耕種,女的不用親自去養蠶織布,但是穿的卻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他們沒有農夫的辛苦,但是大地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卻被他們所享用。又因為他們的家產豐厚,所以結交了很多王公大人,他們的勢力甚至可以超過官吏的勢力,進行權錢交易。他們到很遠的地方去遊逛,冠蓋相望,不絕於路。這樣就導致了商人兼併了農夫,農夫流離失所。而農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就可能作奸犯科。你看,古人對比了農民和商人的生活,這種貧富差距的懸殊就會導致農民心裡不平衡,「仇富」的現象就出現了,甚至會因此作奸犯科。

  所以,第四個問題就是貧窮者為奸邪,富足者為淫逸,作奸犯科屢禁不止。在《群書治要.說苑》上記載,魏文侯曾經向李克,也有的地方是稱他為李悝,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刑罰產生的根源在哪裡?」李克怎麼回答的呢?李克這樣說:「是生於人民邪曲不正、放縱奢侈的行為。凡是奸詐、邪曲不正的心,都是因為人們飢寒交迫才生起的。過分放縱奢侈的人,都是把心思耗費在文飾之上。」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把心思放在怎麼穿得更漂亮,怎麼穿得更奢侈,把心思用在了買奢侈品之上。古代的奢侈品是什麼?就是精雕細刻的玩物,還有錦繡的綬帶。一旦人們把這個看成是很重要的,男的就會放下農業,去幹什麼呢?去雕紋鏤花;女的也會放下織機,不再織布了,去學習刺繡。農事受到妨害是飢餓的根本,女工受到妨害是寒冷的根本。

  後面說「飢寒並至,而能不為奸邪者,未之有也」,當百姓飢寒交迫,吃不飽肚子、穿不暖衣服的時候,還能夠不作奸犯科、不做邪曲不正的事,這是很少的。「男女飾美以相矜,而能無淫佚者,未嘗有也」,這句話特別值得我們現在人警戒。說男女都比試看誰穿得更奢華、更性感、更暴露,如果這樣的話,要讓人們不驕奢淫逸,也是很難辦到的。「男女飾美以相矜」,就是修飾華美的外表來互相誇耀、互相比,卻能沒有縱欲放蕩的行為,這也是不可能的。

  「故上不禁技功,則國貧民侈;國貧民侈,則貧窮者為奸邪,而富足者為淫佚,則驅民而為邪也」。因此如果上面不禁止機巧之事,奇技淫巧的事情愈來愈多,奢侈品的生產愈來愈多,導致的結果就是國貧而民侈,國家貧困、人民愈來愈奢侈浪費。而國家貧窮、人民愈來愈奢侈浪費,結果是什麼?那就是「貧窮者為奸邪,富足者為淫佚」,貧窮的人就會想出一些奸詐的、邪曲不正的方式,來怎麼樣呢?也來追求富裕的生活。富足的人就會互相攀比、放蕩,過上更加放逸縱欲的生活。這就等於是什麼?那就是等於驅使人民去做邪曲不正的事。

  「民已為邪,因以法隨而誅之,則是為民設陷也」,當人民已經被驅趕走上了邪路,又用刑罰來誅殺他們,這就等於是為人民設置了陷阱。所以他說:「刑罰之起有源,人主不塞其本,而督其末,傷國之道也。」他說,這個刑罰的興起是有根源的,如果君主不堵塞它的根本,而只是在枝節小事上進行督促,這是傷國之道,對國家是有傷害的。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古人思考問題他看得很深遠,他都看到根本,他不是就事論事。所以古人之所以重農抑商,他也是有深刻的原因在的。因為農民付出的多、收入少,工商業付出的少、收入卻很豐厚,導致的是什麼?導致了貧富差距加大。貧窮的人就會做奸邪之事,富裕的人就會做縱欲放蕩之事,這樣作奸犯科的事情也會愈來愈多。而且一旦人們養成奢侈放縱浪費的習慣,這個國家的資產、國家的資源也會愈來愈枯竭。如果國家再不重視農業的話,親自耕田的人愈來愈少,人們衣食都不能夠保證,而遇到了災荒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接濟了,應對不了突發事件。

  唐太宗他也是秉持了這樣一種節欲而富民的理念。在《貞觀政要.論君道》中記載著,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啖腹,腹飽而自斃。」說為君之道,必須先使百姓能夠生存,安居樂業。如果損害百姓的利益來奉養自身,這就像割了大腿上的肉來填飽肚子一樣,肚子確實填飽了,但是終究會身亡。

  在《群書治要.政要論》上也有一段這樣的闡述,它說:「服一綵,則念女功之勞。」穿一件絲織品就想到織女的辛勞。「御一穀,則恤農夫之勤」,進用一粒穀子、一粒糧食,都要體恤農夫勞作的勤苦。這就是告訴我們,做君主的應該念念體恤百姓的不容易,雖然身居高位,也不能夠奢侈浪費。

  當然,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這都是古人的教誨了,在我們現代社會物資很豐富,也沒有必要再學習古人這麼勤儉的生活方式了。那我們看一看,松下幸之助的企業之中,他們培養後繼的人才是怎麼做的?他們正是從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誨中汲取了很多的經驗。有一篇文章題目叫《松下商學院的一天》,其中就有這樣一段:七點十分的時候開始吃早飯,每一頓飯前全體學員都正襟危坐、雙手合十,口裡念誦著這些偈語:

  第一句話說「此膳耗費多少勞力」。我吃這一頓飯耗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多少人為此付出了辛勞。看似一碗普通的飯端到我們的面前,實際上這一碗飯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的汗水在其中。農民要臉朝黃土背朝天把種子播撒在大地上,然後辛勤地耕耘、鋤苗,到秋天的時候才有收穫。在收穫的時候不知道浪費了多少,要經過去殼,把它裝在袋子裡,然後把它送到採購的人那裡。採購的人把它買回來,然後又擺到了貨架上。然後又有食堂的採購員把它買回來。又要做飯的人把它洗乾淨,最後端到我們的面前。所以這一碗飯,不知道蘊藏著多少人的付出和辛勞,所以怎麼可以隨便地浪費?

  我們知道古人他都很有這種觀念,我們看賢公和尚的光盤裡邊有一句話說:「擇菜不留青,勝似誦藏經。」他看到有一個菜葉掉在地上了,都要把它撿起來,即使是一片菜葉,也都不能夠輕易地浪費。能夠這樣做,「勝似誦藏經」。因為什麼?因為你懂得感恩、懂得惜福。

  第二句話,「自己是否具有享用此膳之功德」。要考慮考慮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國家、對人民有什麼貢獻,我有沒有功德來享受這一碗飯?第三句話,「以清心寡欲為宗」,不敢驕奢淫逸,放縱沒有止境。第四句話,「為走人之正享用此膳」。為什麼要吃這頓飯?是為了走人間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吃完飯之後,還要雙手合十,誦念:「願此功德,廣播天下。吾與眾生,共成道業。」

  所以《松下商學院的一天》就是描述了他們在吃飯之前、吃飯之後的情景。我們看了之後,我們知道他們學的是誰的傳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這種傳統我們在一般的學校已經看不到了,那我們在哪裡能夠看到呢?就是在寺院的齋堂。你看寺院的齋堂叫「五觀堂」,觀想什麼?就是這些商學院的學生說的這些話。他們的文化完全是學習中國的。但是怎麼樣?他們很好地保留下來,而且以此滲透在他們的學校教育,乃至於企業培訓之中。但是我們只有在寺院中才能看到了。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下一句話,第九句:

  【脩身治國也。要莫大於節欲。傳曰。欲不可縱。歷觀有家有國。其得之也。莫不階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這句話是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七《政要論》。這裡邊的「要莫大於節欲」,這個「要」就是重要、主要的意思。「階」就是憑藉的意思、根據的意思。這句話我們翻譯過來,就是修身治國沒有比節制欲望更重要的了。《禮記》上說:「欲望不可放縱。」縱觀古往今來有家有國的領導者,取得成功,無一不是憑藉勤儉節約;亡國敗家無一不是由於奢侈縱欲。勤儉的人節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縱欲望。放縱欲望的人危險,節制欲望的人安全。在下邊它還接著舉了幾個例子:

  「堯舜之居,土階三等,夏日衣葛,冬日鹿裘。禹卑宮室而菲飲食。此數帝者,非其情之不好,乃節儉之至也。」在歷史上,堯舜所居住的地方只有三級土台階,夏天穿著粗布編織的衣服,冬日也是只穿著鹿皮製成的大衣。說明什麼?說明他們的衣服都是很粗陋的。禹也是同樣,他的宮室非常低矮簡陋,飲食非常微薄。這幾位帝王並非生來就不講究衣食住行,而是他們最大程度地做到了節儉。也正是因為節儉,能夠使天下太平。

  所以什麼是天下太平?什麼是民風質樸?那就是老百姓都衣食無缺,能吃飽飯、穿暖衣服,少欲知足、知足常樂,安分守己、安居樂業。這樣的話就可以「刑措不用」,這個刑罰都放置不用。因為天下的百姓都少欲知足,沒有太多的欲望,也沒有人去作奸犯科,這就是天下太平。

  我們觀察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盛世的出現,都是因為皇帝他有這個認識,所以能夠帶頭力行節儉;也就是《老子》上所說的「我無欲而民自樸」。譬如說在漢文帝的時候,有人向皇帝貢獻了一匹千里馬,漢文帝頒詔說,他說得還挺幽默,他說:「鸞旗車在前先行,隨班的車在後緊跟著,吉日出行一天行五十里,軍隊行軍一天行三十里,朕騎千里馬,獨自先到哪去?」於是他就將千里馬歸還,並且還付給獻馬的人行程的費用。並且又下詔書說,「朕不接受進貢,可下令四方之人不要再請求進獻了。」你看,做皇帝的對這些遠方之物、難得之物都不認為貴重,結果怎麼樣?結果閒遊的娛樂禁絕了,珍奇美麗之物的贈送杜絕了。後來漢文帝就被諡號為「孝文」,他是真正有文化的人,因為他懂得怎麼樣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所以有文化的人和沒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的。沒有文化的人他會去比富,過奢侈生活,有了錢之後會用大量的錢在奢侈品上。所以我們看到現在世界奢侈品市場,消費最高的可能無過於中國人了,這是最讓人感嘆的一點。因為凡是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凡是有文化的、受過教育的人都是以節儉為榮、以艱苦樸素為榮。結果好了,現在都是以競奢鬥富為榮,這個確實給人一種暴發戶的感覺。

  所以,所謂的「富」並不是奢侈無度,無限地追求經濟的增長,把人的欲望都給引發出來,不知道欲是深淵。古人告訴我們「欲不可縱」,欲望一旦被引發出來,是沒有止境的,而且是愈放縱愈滿足不了。

  所以在《群書治要.新語》上也有一段很好的論述,它說:「夫懷璧玉,要環佩,服名寶,藏珍怪,玉斗酌酒,金罍刻鏤,所以夸小人之目者也。」懷裡揣著璧玉,腰間繫著環佩,穿戴名貴的衣服上面還有珠寶的這種裝飾,收藏珍奇怪異的物品,用玉斗斟酒,在金杯上刻鏤花紋,這是可以在小人面前誇耀的東西。「高臺百仞,金城文畫,所以疲百姓之力者也。」修築百丈的高台,在堅固的城牆上繪畫,這是導致老百姓筋疲力盡的手段。

  「故聖人卑宮室而高道德,惡衣服而勤仁義;不損其行以好其容,不虧其德以飾其身。」所以聖人住著低矮的宮室卻高揚道德,穿著極差的衣服卻勤行仁義。他們不因為裝扮容貌而損傷操行,不會因裝飾外表而虧缺品德。「國不興不事之功,家不藏不用之器,所以稀力役而省貢獻也。」國家不興辦無益的功業,家中也不收藏不實用的器物,藉此減少民眾的勞役,節省他們的賦稅。

  「璧玉珠璣不御於上,則玩好之物棄於下;琱琢刻畫之類不納於君,則淫伎曲巧絕於下。」如果在上的君主不喜歡璧玉珠璣,那麼玩好之類的東西也會被百姓拋棄;君主不接納雕琢刻畫,那麼淫巧之類的物品也會被民眾棄絕。「夫釋農桑之事,入山海,采珠璣,捕豹翠,消筋力,散布帛,以極耳目之好,快淫侈之心,豈不謬哉!」放棄了農業、蠶桑之類的重要事,卻上山下海,採集珠璣,去消耗民眾的體力,浪費國家的資財,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一時的愉悅,暢快驕奢淫逸的內心需求,這難道還不算是謬誤透頂了嗎?我們看一看古人的論述,我們發現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做著這樣謬誤透頂的事,而且還以此為榮、沾沾自喜。

  所以,在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創業的人,往往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到了第二代,雖然條件好了,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知道克勤克儉,使事業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不知道祖輩、父輩創業的艱難,不懂得什麼是勵精圖治、克勤克儉,反而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這樣久而久之,就把祖輩、父輩所打下的基業給敗壞光了。

  這種「富不過三代」的循環,在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表現。譬如說,據統計,在美國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家族企業到了第二代還能夠延續,等到了第三代就只有百分之十二了,繼續往下發展,四代以後仍然能夠存在的家族企業只有百分之三。西班牙的說法是「酒店老闆,兒子富人,孫子討飯」;葡萄牙的說法是「富裕農民,貴族兒子,窮孫子」;而德國人則用「創造、繼承、毀滅」來形容這些家族企業在三代裡的發展情況。

  那中國呢?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看到很多青年留學生坐在飛機的頭等艙裡,看的不是健康雜誌,而是一些黃色刊物。最令人驚訝的是,有的留學生動輒就購買豪宅,出手非常地闊綽大方。他們在生活上的奢華程度,可以說是令人吃驚。駕駛的是最貴的奔馳跑車,佩戴的是名錶、名貴的首飾。但是每天上課的時候,還要父母在萬里之外按時打長途電話來叫醒。其驕奢程度之烈令人驚心!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因為缺少教育的結果。司馬光先生曾經說:「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試問哪一個父母不愛兒女?但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途徑去教導他、引導他,反而是一味的滿足兒女的欲望,這個變成了溺愛,恰恰是把孩子給害了。

  在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譬如說在二00二年的時候,歐洲一個金融世家的後代,繼承了龐大的家產之後,卻因為服食過量的海洛因而去世,去世的時候年僅二十三歲。導致這種被稱為「富裕病」的原因,就是生活缺乏目標。所以古人說:「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自己賺了很多錢,把它留給子孫,但是古人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兒孫有德行、有能力的話,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去創造財富,你留錢給他有什麼用呢?如果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他遲早也會敗散掉。所以你看你把錢留給了兒孫,兒孫覺得你看我們家有這麼多的錢,我不用去勞作,吃幾輩子都吃不了了,所以怎麼樣?生活沒有目標,他也就喪失了鬥志。所以我們看一看世界上愈來愈多的「貧窮貴公子」,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一句話,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中國古人的提醒就是「欲是深淵」,對我們現代人尤其是有啟發。一個人的欲望一旦打開,就沒有邊際。所以《大學》上告訴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從哪裡做起?《大學》上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格除物欲,讓我們在財色名利的面前如如不動,能把持住自己,這樣才能夠有智慧。「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你把心放正了,你才能夠去治國平天下。所以你看我們《群書治要360》的選編也非常地好,好在哪裡?就是因為它把君道放在第一位。而要想做好君主、做好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修身。而修身從哪裡修起?從戒貪來做起。所以我們吃、穿、住、行都要力求儉樸,不能夠奢侈浪費。

  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學到的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效仿的是西方人的人生軌跡。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童年的時候孩子無憂無慮,而且要什麼父母就滿足什麼。特別是在聖誕節的時候特別明顯,孩子平時喜歡吃的、喜歡穿的、喜歡玩的東西一應俱全,應有盡有。而中國古人告訴我們:「從奢返儉難。」一旦一個孩子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已經養成了,再想讓他過節儉的生活就非常地困難了。所以很多的年輕人還沒有走上社會,已經在借債生活了。為什麼?因為要穿名牌、要買跑車、要住房子,這些都需要錢,自己又沒有掙那麼多的錢,沒有付出那麼多的勞力,怎麼辦?只有借債生活,壓力就很大。所以中年是戰場,商場如戰場,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就會和人競爭,有競爭的觀念,壓力就很大。到老的時候,西方人沒有這種孝親尊師的觀念,不講究「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老人都被送到了養老院,過著坐吃等死的生活,這個實際上不值得我們羨慕。但是很多人在改革開放之後,就學習了西方的這種生活軌跡,也過上了一種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老年是墳墓的生活方式。

  我們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