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0》,我們看第七句: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則群臣知所要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八《體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領導者最大的禍患,沒有比愛好虛名更大的了。一旦領導者愛好虛名,下屬就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而投其所好。在這一句話的下面給我們講了美名的實質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不能好名。

  這段話我們接著看下去,「夫名所以名善者也,善修而名自隨之,非好之之所能得也」。這句話告訴我們美名是為了褒揚善行的,自身注重修養,美名自然會隨之而來,並非是因為你喜好美名就能得到。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要回到根本。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要擔心自己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不是我們所關心的重點。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有什麼樣的德行、能力,立功、立德、立言於社會,甚至傳承千古。後世子孫一提到我們都能夠有學習的地方,給他們以啟示和教導。不要擔心自己的名聲不夠顯揚,天下的人都不知道我,而應該追求那一個足以使你的名聲得以顯揚的德行和能力,也就是要做到實至名歸。

  那我們看到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從根本上去追求。很多的研究生剛剛一入學一年級,就在想什麼?就在想三年之後我畢業的時候,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所以我們就告訴他,不要擔心三年之後有沒有一個好的工作位置,這不是你關心的重點。應該把關心的重點放在,在這三年之中我應該提升什麼樣的德行,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成為一個德才兼備之人。等我三年之後畢業的時候,大家都爭著搶著地來要我。很多人說了,怎麼可能?現在每一年的大學畢業生成千上萬的,為什麼人家偏偏要來搶著要我?的確每一年大學畢業生很多很多,但是企業團體想找一個德才兼備的、很負責任的人卻很難找到。所以自己又有德行、又有能力、又有才華,哪裡還會沒有位置?所以古人他明白這個道理,都是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德行。結果怎麼樣?你不求別人尊敬、不求別人愛戴,這個名聲、愛戴、恭敬自然而來。

  譬如說,在《群書治要》上記載著一個鄒穆公的故事。鄒穆公做國君的時候,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他吃的不講究美味,穿的不講究多姿多彩。他對自己要求很刻薄,但是對老百姓卻非常地寬厚。他愛民如子,對待這些百姓就像慈父關愛自己的兒女一樣。所以鄒國雖然很弱小,但是像大國魯國和衛國也都不敢輕視它,齊國和楚國也不能夠威脅它。當鄒穆公過世的時候,鄒國的百姓非常地哀傷。即使是鄒國四鄰的人民,聽說鄒穆公過世,也全朝著鄒國的方向表達哀思,民間連彈琴瑟的聲音都聽不到了。為什麼?因為他們感覺到這麼好的一個國君過世了,他們自己都樂不起來,直到穆公過世一年之後,才又重新聽到了琴瑟的聲音。賈誼對這個事這樣評論說:「故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能夠以仁愛之心對待別人,別人回報給你的也是仁愛。就像《孟子》上所說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能夠給天下人帶來福祉的人,他自己的福氣也自然會到來。

  我們再看一個故事,就是《史記》上記載的子賤治理單父。子賤去治理單父,他把孔老夫子所教導的仁愛忠恕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起到了「君親師」的責任。不僅僅是領導、管理、率領老百姓,而且怎麼樣?像父母慈愛兒女一樣關愛百姓。當然這樣做還不夠,像我們現在很多父母對兒女也是很關愛,但是變成了溺愛。還要做他們的老師,教導百姓做人的道理,要給他們講「五倫八德」,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責任地位上,負有什麼樣的責任。因為他起到了「君親師」的責任,結果達到了「不忍欺」的境界,那就是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

  子賤有一個同學叫巫馬期,他很想知道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於是怎麼樣?他就趁著夜色微服私訪來到了單父。結果一看有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他很好奇就在那觀察。結果這個人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們給放回到河裡去了。子賤覺得奇怪,他就走上去問,他說:「我看您捕魚,但是為什麼捕上了一些魚,看了一看又把牠們給放回到河裡去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這個人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殺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為什麼?因為中國古人自古都有環保觀念,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個魚長得沒有到一定的尺寸,不能夠去捕撈。「那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去了。」

  巫馬期聽了之後非常地感嘆,回來之後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達到即使沒有人在旁邊監察,也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靠什麼樣的方法達到如此的境界?」孔老夫子怎麼回答的?孔老夫子說:「我聽子賤曾經說過,一個人對身邊的人事物有至誠恭敬之心,這一個影響自然會波及到遠方。我想他就是把這個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了。」你看這個老人家他可能沒有見過他們的長官子賤,但是子賤愛民如子、視民如傷的心能夠為他所體會、所理解。知道他們的長官所發布的每一個命令、制定的每一個政策都是為老百姓著想的,所以他也願意去配合。這就是自己的精誠之心感化了百姓,這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至誠感通」。

  我們再看我們身邊的師父上人,為什麼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不同人士,包括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的共同尊敬?去年的十月份,我們到澳洲圖文巴去參觀,師父上人在圖文巴團結不同宗教、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士,共同構建和諧示範城。我們在參觀的過程中看到,來訪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領導人。有當地知名的企業家,有學校的校長,而且還有基督教學校的老師。這些人都不約而同對老法師非常地信任、非常地恭敬。而圖文巴被譽為是基督教的大本營,在師父上人沒有去之前,他們自己宗教的不同派別都不互相往來。但是老法師去了之後,做團結宗教、團結族群的工作,結果怎麼樣?老法師一回來,這不同宗教的領袖都匯聚一堂,達成共識,為構建和諧圖文巴而共同努力。

  那我們就要問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乃至於我們的兄弟姐妹、至親骨肉都不能夠團結一致,而師父上人卻可以把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團結在一起?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師父上人的慈悲心,還有他的智慧所導致的。所以我們不要只是羨慕受人尊敬的表相,一定要問這個表相之後原因何在。因為師父上人有真誠、慈悲之心,所以「誠於中則形於外」走到哪裡,受到了人們的恭敬和愛戴。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下面接著講,「苟好之甚,則必偽行要名,而奸臣以偽事應之。」說這個領導者,這個君主如果過分地喜好美名,貪圖虛名,那結果會怎麼樣?就一定會用虛假的行為來求取美名,那麼奸邪的臣子也會以虛假之事來應和,下面的人也會弄虛作假來附和領導的好名之心。所以一個人如果喜歡虛名,自然就會喜歡聽恭維的話、讚歎的話、肯定的話。結果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他所感召的臣子也都是諂媚、巴結、阿諛奉承之人。那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看不到事實的真相。

  在《群書治要》上也記載著一個齊宣王好射的故事。這個齊宣王很喜歡射箭,而且特別喜歡聽別人誇自己能夠使用硬弓,以顯示自己的臂力過人。其實他所用的弓,這個拉力不超過三石(一石就是相當於一百二十斤,三石就是三百六十斤)。他把這個弓拿給左右的侍從們拉,結果這些左右的侍從都假裝著嘗試,但是拉到一半就停止了,好像自己拉不動,還說:「要拉開這個弓,力量至少不下於九石,不是大王您還有誰能使用它?」結果怎麼樣?結果齊宣王一輩子都認為自己所用的弓拉力是九石,難道這不是很可悲的嗎?你看他本來只能拉開三石拉力的弓,但是這些臣子們都阿諛奉承,說這個弓的拉力不下九石,結果怎麼樣?結果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所能拉開的弓是九石。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一個君主、一個領導者好大喜功、圖虛名,下面就會感召阿諛奉承的臣子來投其所好。

  那我們現在也看到了類似的現象,政府的官員好名,結果導致的是什麼?是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的風氣盛行。像我們社會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的「政績工程」呢?那都是為了做表面,結果華而不實。孔老夫子很早就提醒我們,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結果我們整個社會對一個官員的政績評價是GDP的增長,那麼這些官員的地方GDP沒有那麼高的增長,為了使自己不落後於人,政績上有可誇耀的地方,最後怎麼樣?最後就虛報數字。所以有句話說「數字出官,官出數字」,這個數字是官給假報上來的,而這個假報上的數字很好,一看就因此受到提拔,所以這個「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現象就出現了。

  知識分子也不像以前那麼樣的踏實、那麼樣的務實,也是喜歡出名,結果怎麼樣?為了追求知名度,寫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打開這些文章、這些書一看,大同小異,都是東拼西湊的結果,能夠對人真正有啟發、對社會真正有幫助的東西卻不多。特別是現在的博士論文,洋洋灑灑十餘萬字,但是自己的真知灼見寥寥無幾。

  我們看師父上人經常說,他們的老師那一代,這個文章寫好了,這個書寫好了,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遲遲不願拿去出版。結果到了我們這一代怎麼樣?這個書是出的一本又一本,可以說是著作等身。原因在哪裡?原因是因為整個社會都急功近利,都是以文章的數量、著作的數量來作為評價你的工作的標準,所以你不出也不行。那在短的時間要出這麼樣多的著作,結果怎麼樣?結果只能是保證不了質量,就在數量上湊一湊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現在人沒有古人有智慧,就是因為心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了。

  我們現在舉國上下都響應習主席的號召,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果上面領導重視了,下面的人也會起來響應。結果有很多人開了很多的座談會,大談傳統文化的益處。我們想一想,為什麼在這以前沒有人站出來說要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把弘揚傳統文化落實在哪裡?應該落實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上。孔老夫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人能夠把這個道弘揚起來。那怎麼樣弘揚起來?那就是自己首先要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的理解,自己能夠身體力行傳統文化的教誨,讓社會大眾從我們的身上看到學習傳統文化的益處,這叫「人能弘道」。但是我們如果走上急功近利的道路,那可能開了很多的座談會,發表了長篇大論,寫了很多的文章,但是於國於民都沒有帶來真實的益處。

  那我們想一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培養一個德才兼備的老師談何容易!我們想一想如果世界上多幾個像老法師這樣的老師,我們這個社會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那為什麼沒有這麼多的老師?因為自己的根基紮得不夠牢。第一個根基是學術上的根基。我們從小沒有經過童子功的訓練,沒有學過古文,文字的功底、文言文的功底都不夠。第二就是德行的根基,這個是更重要的一個根基。而一個人要克服一種習氣,譬如說愛發火、嫉妒心,那都是要很長的時間,不止是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夠調伏自己的習氣。

  結果,我們國家一弘揚傳統文化,很多人都站出來辦學校、弘揚國學。結果很多的人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個國學學校來學習了,抱著很大的期望。但是因為老師的素質不夠,還讓人家大失所望。結果怎麼樣?連帶著對傳統文化也喪失了信心。所以我們是在弘揚傳統文化嗎?所以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急功近利、貪好虛名所導致的。當然我們學習這句話,最重要的是要從自身來避免,從自己來做起。

  下面再看:「一人而受其慶,則舉天下應之矣。君以偽化天下,欲貞信敦樸,誠難矣。」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弄虛作假、諂媚領導而受到了褒獎,那麼結果是什麼?普天之下的人都會起而效法。君主以虛偽來教化天下,還想要人正直、信實、敦厚、質樸,的確是太難太難了!這就是告訴我們,上面的領導者如果好大喜功,那麼下面就會出現浮誇風。像我們大躍進的時候,報上來的數字都驚人了,結果領導還信以為真。現在社會假冒偽劣充斥,也是因為這種虛偽的風氣盛行所導致的。

  「雖有至聰至達之主,由無緣見其非而知其偽,況庸主乎?」即使是最聰敏、最明達的君主,也沒有機會能看出其中的問題而知道其中的虛假,更何況是一般的君主呢?

  「人主之高而處隩,譬猶遊雲夢而迷惑,當借左右以正東西者也」。這個字有兩個發音,一個念玉,一個念傲。這個「隩」(玉)是指河岸彎曲的地方。讀傲的時候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室內的西南角,「與其媚於隩,寧媚於灶」;另一個意思就是深的意思,在這裡是取深、隱這個意思。就是說君主深居高位又處於深宮之中,就好像遊玩於雲夢澤而容易迷路一樣,那就需要憑藉左右之人來指正方向。所以任人就非常重要。

  中國古人說「親君子,遠小人」,這個事業就會發達;相反,「親小人,遠君子」,這個事業就會衰敗。那麼什麼樣的人是小人?如何辨別身邊的人是小人?《韓非子》上有一句話說得很簡單,他說:「凡是奸臣和小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喜歡順著君主的意思去說。所以君主他認為什麼好,他一定跟著讚歎什麼;君主認為什麼不好,他一定跟著誹謗什麼,這就是小人最大的特點。」所以我們看一看現在的領導者,身邊是多小人還是多君子?

  下面說得更好了,他說:「左曰:『功巍巍矣!』右曰:『名赫赫矣!』今日聞斯論,明日聞斯論,苟不校之以事類,則人主囂然自以為名齊乎堯舜,而化洽乎泰平也。」結果左邊的人說:「功巍巍矣!」這個「巍巍」就是非常崇高偉大的意思,這個是讚頌誰的?在《論語》上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換句話說,這是讚歎舜禹這樣的聖人的。結果這個君主的左邊的人說,聖上的功勳真是偉大啊!右邊的臣子又說了,「名赫赫乎!」這個「赫赫」的意思,就是聲威顯揚的意思,聖上的聲名真是顯赫啊!今天聽到臣子這麼說,明天還是聽到臣子這麼說,如果不用事實加以考察對照,君主就會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可以與堯舜齊名,自己的教化廣播,實現了天下太平。看這段話說得多好,一個人左右兩邊的人經常讚歎他、稱頌他,結果久而久之就會自以為聖明。

  所以在《尚書》上特別有一段話,講我們如何選用身邊的臣子,特別是那些親近的人,包括侍御僕從。這個侍御僕從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秘書,給我們駕車的人,甚至我們的保姆。

  這段話說得也非常好,這個周穆王在任用大臣伯冏為太僕正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什麼叫太僕正?太僕正就是專門用來教導侍御僕從,怎麼樣做一個稱職的侍御僕從的。周穆王說:「伯冏,昔日的文王、武王他們的聰明睿智合於聖道,所任用的臣子無論大小都忠心耿耿、誠實善良。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即使他挑選一個侍奉左右的人、駕馬車的人,乃至於僕役之人,也都沒有一個不是品行端正之人。以這樣的人朝夕侍奉、輔助君王,所以君王的出入起居就沒有不恭敬整肅的;發號施令沒有不合於仁義的。百姓恭敬順服,萬國皆稱其美。只有我一個人缺少德行,這個是誰說的呢?這是君主自己說的,說我自己不夠賢明,實在需要依賴左右前後在位的君子,匡正我的不足,糾正我的錯誤,矯正我不正確的想法,使我能夠繼承先祖的功業。現在我任命你擔任太僕正之職,教導這些侍奉君主左右的人,使他們不敢奸佞詐偽,都要勉勵君主修德,一起修正君主的不足。你要謹慎地選擇這些部屬,不要任用那些巧言令色、阿諛奉承的小人,只能選用品德優良的人士。」

  後面這句話說得也很好,他說:「僕臣正,厥后克正;僕臣諛,厥后自聖。」如果侍從、近臣都是中正之士,都是正直的人,那麼君主也會保持中正,這個「后」就是君主的意思。如果僕從、近臣都是諂媚巴結之人,那君主就會自以為聖明。「后德惟臣,弗德惟臣。」君主有德也在於臣下,君主失德也在於臣下。為什麼?君主有德,那是因為有群臣的輔佐,經常提醒他的不足,糾正他的錯誤,才成就了他的德行。君主無德,也是因為臣子沒有能夠盡職盡責犯顏直諫,所以才誤導了君主。你不要親近奸佞小人,不要讓這些人擔任充當君王耳目的要職,以免誘導君王違背了先王之道。

  所以你看古人治理天下,確實想得非常周到。即使是選擇一個秘書,選擇一個駕車的人,選擇一個侍御僕從,都要選擇那個正直的人,絕對不能夠選擇那些諂媚巴結、阿諛奉承之人。否則的話,久而久之,這個君王就洋洋自得,自己以為是聖人了。

  下面接著說,「群臣璅璅,皆不足任也。」如果這個領導者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好大喜功,喜歡虛名,那麼任用的人就是下面所說的「群臣璅璅」。這個「璅」就是細小的意思,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群臣個個卑微平庸,「皆不足任也」,都不稱職。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個君主好大喜功、貪圖虛名,這些臣子還願意來到他的身邊,原因在哪裡呢?原因是取得君主的寵信,那也是為了自私自利,所以那些正直的人是不會來奉事這樣的君主的。所以君主好名,就感召不到真正有德之人的輔佐,感召的臣子也全都是諂媚巴結之人。

  像在《群書治要.晏子》上也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晏子死了之後十七年,齊景公宴請諸位大臣飲酒,大家喝得高興之後就要去射箭。結果齊景公射出了一支箭,這個箭脫靶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大廳之中飲酒的諸位大夫異口同聲都說:「好箭法!好箭法!」就像出自一個人之口。齊景公一臉的怒氣,大聲嘆息,把這個箭就給拋開了。為什麼?因為他很生氣。你看自己的箭射得都脫靶了,連靶子都沒有中,結果這些臣子還讚歎他說好箭法,這個阿諛奉承已經到了極致了。

  這個時候弦章走進來了,齊景公說:「弦章,自從我失去了晏子,至今已經有十七年了,再也沒有聽到過有誰說我有不對的地方。今天我射箭脫了靶,但是叫好的聲音卻整齊劃一,如同出自一人之口。」弦章也很有智慧,他怎麼回答的呢?他說:「這是諸位臣子沒有才德!以他們的才智,不足以明察君主的過失;以他們的勇氣,不敢觸犯君主的龍顏,這樣才出現了眾口一詞的情況。但是我也聽說,君主喜歡穿的,臣子們就喜歡穿;君主喜歡吃的,臣子們也喜歡吃。尺蠖這種蟲子(這個蟲子就像毛毛蟲似的,無脊椎動物),尺蠖吃了黃色的葉子,身體就發黃;吃了青色的葉子,身體就發青。可能君主您還是喜歡聽諂媚之言吧!」齊景公聽了說:「你的話很有道理!」你看他也很能反省,知道造成今天的局面和自己有關係,因為自己還是喜歡聽諂媚巴結之言。

  下面接著講:「堯舜之臣,宜獨斷者也。不足任之臣,當受成者也。以獨斷之君,與受成之臣,帥訛偽之俗,而天下治者,未之有也。」說堯舜的臣子是什麼樣的呢?都是善於獨立決斷。「不足任之臣,當受成者也」,而不稱職的臣子,只會依君主的命令行事,而不敢有自己的主張。靠這些獨斷的君主和凡事照辦的臣子,就會引導社會出現訛詐和虛假的風氣,如此而能使天下得到大治的,是從未有過的事。所以你看古人看問題看得很深刻,所以他說得也很肯定。臣子看到問題都不敢犯顏直諫說實話,都是唯領導的馬首是瞻,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虛假的風氣就會盛行,這還能治理好國家嗎?

  一個人好名有很多的表現。這個好名的心很微細,它不像好利那樣很直接,你看貪圖錢財。這個好名是無形的,所以人要懂得認真去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好名的表現。作為知識分子,其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出名。我自己反省自己,自己很好名,有什麼表現呢?第一就是沒有讚歎就沒有做事的動力。如果自己做了事沒有人肯定、沒有人誇獎,好像做事的動力就不足。換句話說,是什麼在推動著我們努力地去做事?還是名聞利養的心。所以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這件事又沒有名、又沒有利,你看看還有多少人去做?像老法師這樣的人就為數不多了,是吧?所以這經常表現為露水道心,什麼叫露水道心?今天志願很堅定,我要去弘揚正法,要廣度眾生,結果明天遇到一點點的挫折、一點點的不如意就退心了,這叫露水道心。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做這件事到底是為什麼,沒有慈悲心;用佛法的話來說,沒有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沒有發,推動自己的仍然是功名利祿,那這些沒有得到,做事動力就不足了。

  第二就是聽不進批評和忠言勸諫。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人沒有學過《弟子規》,不知道「聞譽恐,聞過欣」。對別人的批評很難聽進去,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敢於來給你指正問題。只有自己身邊至親之人,看到你的問題,擔心你走彎路,才會願意給你批評。但是怎麼樣呢?但是你已經習慣於聽讚歎了,習慣於聽好的名聲了。即使是至親之人對你的批評建議,你都不能夠聽進去,甚至還產生逆反,最後導致的是眾叛親離。

  在《群書治要.吳志下》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它說:「興國之君,樂聞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譽日損而禍至。」這句話告訴我們,能夠使國家興盛的君主都喜歡聽他的過失,而使國家混亂的君主都喜歡別人對他的讚歎。喜歡聽自己過失的人,他的過失會一天一天地減少,那麼福分就慢慢地來到了。而喜歡聽別人對自己讚譽的人,他的聲譽反而會一天一天地減損,那麼災禍也就慢慢地來到了。你看這句話說得多好!

  但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聽別人的讚歎和肯定了,即使是學了這句話也用不上。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譬如說有一個朋友跟我非常地要好,聽我講課也聽了很久。有一次他就跟我說,他說妳看妳講課好長時間了,都沒有什麼提升,但是妳看蔡老師、胡總講課,每一次都有提升,每一次都不一樣。那是什麼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有切身的力行,把所學的都用在生活工作之中了,所以有切身的體悟,所以每一次都不同。但是妳所講的全都是書本上的東西,所以感覺沒有什麼提升。

  結果我聽了之後怎麼樣?聽了之後,聽不進去,而且第一個反應就是給自己找藉口。我說,你已經很久都沒有聽我講課了,雖然我講課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但是實際境界都每一次有提升,都不一樣。所以你看,旁邊的朋友、至親之人,他們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能夠犯顏直諫,不惜冒犯我們的「龍顏」,給我們指出問題。結果我們不能夠虛心接受,反而還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把人家的好意給浪費了。

  所以,我們要想讓能夠犯顏直諫的朋友來到我們的身邊,能夠經常指正自己的過失,那必須自己培養起「聞譽恐,聞過欣」的雅量,聽到別人給我們講過失就非常地歡喜。像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給他指正過失,他非常地高興,願意接受。禹就更進了一步,「禹聞善言則拜」。他聽到別人給他進諫,指正他的過失,都要給人家禮拜表示感謝。所以怎麼樣呢?所以他能常常看到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那福分不就來到了嗎?就像我們的臉上有一個黑點,結果別人告訴我們:「你臉上有一個東西,趕緊把它給擦掉,免得出去被人笑話」,我們都感謝他給自己指出來。結果我們做人處事、待人接物都不圓滿,別人給我們指正出來了,我們卻沒有虛心受教的態度。這個確實是不能夠虛心受教的態度,這個態度來自於哪?就是來自於我們好名之心。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句類似的教誨,它說:「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這個良藥雖然吃起來很苦,但是對病的癒合是有幫助的;忠言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是對人修正自己的行為是有幫助的。湯武的臣子都能夠直言不諱,犯顏直諫,所以商湯還有周武王他們就興盛起來了。商紂王和夏桀王他的臣子卻都是唯唯諾諾,不敢犯顏直諫。有犯顏直諫的,也都被他們給處決了,結果以後的臣子都不敢再給他們提建議,結果他們就滅亡了。如果君主、領導者沒有敢規諫他們的屬下;做父母的,沒有敢規勸他們的兒女;做兄長的,沒有可以規勸他的弟弟;做士大夫的,沒有可以規勸他的朋友,而能夠沒有過失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一個人認識自己是最難的,為什麼?因為大部分人眼睛都向外看,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過失,但是很少能夠有反省的能力。所以有人說,在我們的人生中揹著兩個包袱:一個包袱上寫著他人的過失,另一個包袱上寫著自己的過失。但是我們在走人生之路的時候,往往把寫著他人的過失這個包袱放在了面前,所以一低頭很容易看到他人的過失,而把寫著自己的過失這一個包袱放在了背後,所以怎麼看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

  那怎麼辦?一個辦法就是把這兩個包袱調換一下,這樣可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過失。當然孔老夫子也告訴我們,當你看別人有過失的時候,你馬上反省自己,「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他有這樣的問題,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你這樣一反省之後,才知道他是來給我表法的,為什麼他這樣做?他是來提醒我,我也有這樣的問題,否則我不會看到這樣不如意的事情出現在我的面前。當然另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要有可以規勸的朋友、兄弟姐妹,這叫善友,來指正你的過失。這就需要自己有這個心胸,有這個雅量,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議,而不是一味地喜歡讚歎。

  這個就是給我們講的好名,第一個就是聽不進別人的批評。

  還有一個好名的表現,就是你做了一點點好事、取得了一點點的成就、獲得了一點點的獎勵,就生怕別人不知道,希望盡人皆知,盡量宣傳自己,這個也是好名的一個突出的表現。

  還有就是喜歡高高在上,希望被人尊敬、被人讚歎。如果一旦沒有受到足夠的尊敬,就會怎麼樣?就會不高興,甚至生悶氣。像我們自己要體會一下自己有沒有好名的心,其實很容易。譬如我們到大會上去講課,講課下來之後突然有人叫「劉教授」,你看你心裡有沒有一絲絲的高興?你心裡還想,你看,別人都認識我。你這個心一起,你要提醒自己「好名」。當別人說:「劉教授,我們能不能照一張相留一個紀念?」你心裡就很高興,你看我這個名聲這麼大,別人都要紛紛跟我照相,好名的心。

  這個時候應該像古人所說的「聞譽恐」。聽到別人叫我們,知道很多人都在看我們的東西,我們應該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生怕有一句話講錯了、生怕有一個態度錯了,讓人產生誤解,給人以錯誤的引導。所以這個態度沒有提起來,那容易已經被名聞利養污染了,自己還迷在其中,不知道反省。而且我們還要想到,今天我們能夠站在這個講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實際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後默默地付出。譬如說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們為我們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多少的辛勞?還有我們的師長,還有很多的護法同修,他們做了多少辛苦的工作,所以我們才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這個感恩的心要生起,念念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把自己的所學貢獻給大眾,對於他們的幸福人生、對於社會的安定和諧有所幫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個也是一種好名的心。還有就是不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你看因為自己考試總是考第一名。像我小的時候學習很好,每一次考試考第二名,覺得回去沒有辦法和母親交代,所以一旦考第二名就覺得是很大的失敗,患得患失的心就特別地重,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完美。結果怎麼樣?不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所以現在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可能還不是那些考得很差的學生,而恰恰是那些每一次考試都考得很好的、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問題可能更多。

  還有就是嫉妒心特別地強。為什麼嫉妒心強?不能夠接受別人的名聲比自己還大,不能夠接受別人比自己更受重視。所以當老師在表揚某一個同學的時候、當領導在表揚某一個同事的時候,我們的心是「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嗎?別人所取得的成就,就是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一樣的高興嗎?恰恰相反,就像條件反射一樣,這個嫉妒心、憤憤不平的心就生起來了。意思是說,你看我做得比他還好,為什麼領導就看不到我,又去表揚他了?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就沒有被看到、沒有被重視呢?你看這個嫉妒心就像什麼,不由自主地,第一個反應就生起來了。第二念,你看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了,要懂得隨喜功德,而且人和眾生都是一體的,他做的善事和我去做善事,無二無別。別人做了善事,我們去幫助他、成就他,他所做的善事就是我所做的善事。但是這已經是第二念了,第一念還是有點不舒服,所以這些好名的心非常地微細。

  一個人特別喜歡名聲,患得患失的心特別地強。這表現在什麼地方?譬如說與人相處的時候不是那麼自在,還擔心自己的課講得效果不好,不知道別人評價如何,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這都是好名的表現。所以這個好名的心確實很微細,也非常難以克服,需要我們時時提起警覺,要有所警惕。特別是在《了凡四訓》上說,他說,「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人,但是怎麼樣呢?但是卻名不副實、德不配位。自己的名聲和他的實際不相匹配,那就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災禍。看了這句話,我們更加要小心謹慎、戰兢惕厲,保持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分享的內容,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