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正式進入《群書治要360》的學習。我們看《群書治要360》第一冊,第一個綱目「君道」。這一篇主要是講怎麼樣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

  第一個副標題是「修身」。在《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要想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首先要從修身來下手,這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在修身第一個小標題就是「戒貪」,告訴我們修身從哪裡開始?那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後面才談得上是修身,所以修身要從格物來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在財色名利各種誘惑面前能夠如如不動、把持住自己,做到八風吹不動,這個修身才有一點點的基礎,所以修身從戒貪來做起。

  第一條:

  【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九《漢書七》。

  我們知道《群書治要》的取材是經、史、子,而在史部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稱為「四史」,此外還有《晉書》。史書都是由很多的歷史事實來驗證「經部」和「子部」的道理,所以經史合參的特點在《群書治要》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自《史記》到《清史稿》一共二十五部,俗稱「二十五史」。二十五史的核心內容講的是什麼道理?它給我們講了國家社會興衰成敗的規律,而這個規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因果感應」。在《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在《書經》上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在《太上感應篇》開篇也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二十四史就是通過歷史的史實給我們驗證了這些道理。特別是在歷史上有一部書叫《歷史感應統記》,這部書都是從二十四史,也就是正史之中的資料,給我們驗證了我們上面所說的道理。我們看了這一部書才知道因果感應並不是迷信,而是通過歷史的史實驗證的規律。像我們吃飯能夠可以止住飢餓,喝水可以止渴,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可以看得見的、顯而易見的因果。有一些隱而未宣的因果,這些只有聖人去認真觀察了,把它給記載下來,記在經典之中。所以我們學習經典,也就是在學習「道」,學習因果的事實。

  這個是告訴我們,史書它核心的內容就是講因果感應的道理,這句話就是出自《漢書七》,是西漢的諫大夫貢禹勸諫漢元帝的上書中所說的兩句話。貢禹看到當時朝政腐敗,宮廷奢靡,聖教不行,社會風氣日趨日下的現狀,於是建議要興起孔子的教誨來改變世風。

  在這句話之前,貢禹就寫道,說:「孔子不過是一個尋常之人,但是因為樂於研求道義、端正自身而從不鬆懈的緣故,以至於現在四海之內,天下的君主,都按照孔子的言論,作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更何況現在漢朝的地域遼闊,陛下您德行高尚,又居於天子的尊位,相信憑藉著上天的幫助,如果想改變社會風氣、調和陰陽、陶冶萬物、通過教化匡正天下,就像決堤放水、遏止物體墜落一樣容易。」為什麼這麼容易?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後面他就說了這句話,告訴我們盛世不復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能夠恢復盛世。

  這句話說『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成康就是西周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的時候,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結果怎麼樣?「囹圄空虛」,監獄裡都沒有犯人;「刑措不用」,就是刑罰都放置不用,因為沒有犯罪的人。在西周的時候,周成王、周康王能夠繼承文武、周公的遺風,能夠興起道德教育,特別是周公制禮作樂那就是在成王的統治時期。因為重視了倫理道德的教化,所以刑罰都擱置不用了,社會安定和諧。到了漢代的時候,將近一千年了,『幾且千歲』,這個「且」就是將要的意思,幾乎要有一千年之久了。

  『欲為治者甚眾』,想使天下太平的君主很多,但凡是君主統治國家,都希望國家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自己走到哪裡也備受尊重。但是卻適得其反,『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結果卻沒有出現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不復出現,這是什麼原因?下面這一句話給我們指出了關鍵,『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這個「法度」不是我們所說的法律、成文法、法令、條文等等,這個「法度」它有道德標準、道德規範、規矩的意思。譬如說在《管子.中匡》篇就說:「今言仁義,則必以三王為法度。」這個「法度」就是指標準、規範的意思。

  治國的常理常法是什麼?在《孟子》上給我們說,早在舜的時候,他就以契為司徒,也就是主管教育的官員,專門興起倫常教育,這個「五倫」大道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我們把它稱為倫常大道,就是說它不是聖人給我們人為制定下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的,自然而然的規律。我們現在講道德、道德,這個「道」就是自然的規律,這個「德」就是按著自然規律去做。

  我們看父子有親,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他們之間有一種自然的親情,這個自然的親情不是聖人要求我們的,而是一種人性的自然而然的表現。這個父子之間的親情從小孩子的身上特別能夠看出來。所以中國古人說:「人生百日,體露真常。」孩子小的時候,他看到父母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那種歡樂給我們看到了對父母的親愛。那麼怎麼樣把這種自然而然的親情保持一生,順著「親」的方向發展而不改變?聖人去觀察了,只有父母慈愛教導兒女,兒女孝敬父母,這個自然的親情才能夠維繫。所以順著父子有親這個人倫之道,就提出了「父慈子孝」的德行要求,也就是父母要慈愛教導兒女,兒女要孝敬父母。

  我們看這個「慈」字,從這個字上我們特別能夠感受到父母對兒女的恩德所在。這個「慈」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慈?父母對兒女的慈愛就表現在他的心「念茲在茲」,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有過孩子的人可能都有體會,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他還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但是他只要一哭,父母就知道他的需要在哪裡,他是渴了還是尿了。為什麼?因為他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兒女的身上。所以在《大學》上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沒有人先是學了怎麼養兒子然後才出嫁的。但是她一出嫁,一有了兒女,她就知道如何去照顧他。她是怎麼學會的呢?就是有一顆真誠的心。有一顆真誠的愛心,無時無刻地不在關愛兒女,所以她自然知道他的需要在哪裡,應該怎麼樣去照顧他才呵護得最好。所以,兒女從這個字上就能夠體會到父母的恩德。

  古人常說「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這個老母親已經活到一百歲了,還經常惦記著、放心不下她那八十歲的兒子,所以一拿起電話,她還是要噓寒問暖、問長問短。但是做兒女的卻粗心大意,不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可能還覺得,你不知道我很忙嗎?現在打電話給我,還說個沒完沒了,絲毫不能夠體會父母關愛兒女的用心。從這個字上我們體會到父母的恩德,我們對父母才能夠生起感恩之心。所以,做兒女的無論怎麼樣報答父母都不為過,都不能夠報答父母養育、撫育、教育的深恩。所以要求兒女怎麼做呢?那就是要孝敬父母。

  這個「孝」字,上面是一個「老」字一半,下面是一個「子」字,告訴我們「子承父,子承老」,背負著老人。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父母養育我們,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三歲之前我們都沒有生活的能力,飲食起居、走路都需要父母的照顧;等父母老的時候,他也同樣需要兒女的照顧,所以這個「孝」字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而不是兩個。像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說,和父母有代溝、不能夠溝通。如果有代溝的話,這個孝就已經不存在了。那為什麼不能夠和父母溝通呢?自己的心沒有達到至誠,自己的耐心不夠,自己的感恩心沒有生起,這些都障礙了和父母的溝通。所以,做兒女的特別需要能夠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這樣才能夠和父母融為一體,至誠感通。

  在歷史上把這個孝字做到極致的無過於大舜了,大舜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很有深意,為什麼他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因為他的父母、他的後母、他的一個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但是大舜並沒有懷恨在心,即使得了天子之位,仍然想著自己不能夠把兒女之道盡到,孝道做得不夠,所以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後來他的誠心終於感化了他的後母,也感化了他的兄弟。所以把他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個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能夠做到至誠感通。

  他也告訴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如何解決矛盾和衝突呢?「仁者無敵」。有仁愛心的人,你看這個「仁」字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二」,从人从二,想到我們自己就要想到對方。實際上,有自己和對方的時候已經是二法了,真正的境界就是一體之仁,我和對方實際上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的,這個觀念一樹立,就不會用對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了。他怎麼解決?他是用真誠心的化解。所以中華文化它有這種一體的觀念,它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都能夠處理得很圓滿,而不留後患,沒有消極的後果。「仁者無敵」告訴我們,真正有仁愛心的人,他的心裡不和任何人起對立。如果有和人對立的念頭,看誰不滿意、不順眼的念頭,這個仁愛之心就沒有了,體會不到了。所以儒家講仁義、忠恕,大乘佛法講真誠、慈悲,這個慈悲還不是一般的慈悲,是大慈大悲。

  什麼叫大慈大悲?一般的人看著自己喜歡的人,譬如說自己的兒女、妻子丈夫、自己的朋友親屬、和自己緣分很好的人,他會願意去幫助,願意去施以慈悲;但是對和自己不是很投緣的人、關係不是那麼好的人,或者是陌生人、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就沒有那種無私無求幫助的心了。但是佛教講的這個大慈大悲卻不一樣,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使是和自己沒有親屬關係的人,或者是和自己是陌生的人,他都和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幫助他。「同體大悲」,像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去關愛他。像一般的人都是自己富足了,有多餘的,願意拿出多餘的去幫助別人。但是菩薩的慈悲卻不是這樣,他是像關心自己一樣去關心別人,甚至還是先人後己。那為什麼菩薩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是個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知道我和眾生本來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的,我去幫助他就是幫助自己,我去幫助他就不講條件,所以覺悟的人才會有這種慈悲心,才會有這種仁愛心。所以我們體會到了這個「一體之仁」,我們才會做出無私無求地幫助眾生的事情。這個仁愛之心很好,你看西方基督教等等的宗教,也都講仁慈博愛。

  這個仁愛的根本在哪裡?中國人就找到了這個仁愛之心的根本,那就是對父母的孝,還有對兄弟的友悌。所以我們從豎的方面看,講對父母的孝,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這過去、未來,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這是從豎的方面看,豎窮三際。從橫的方面看,又把對兄弟之間的友悌推而廣之,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就是橫遍十方。所以真正把孝做到圓滿的人,其實就是佛、就是聖人,他真正看到了自己和眾生是一體的;而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其實就是人的自性。所以從孝入手,就可以找到、也可以回歸人的自性。

  兒女孝敬父母,這個在《論語》上講得很多。譬如說,孔老夫子有弟子來請教什麼是孝,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夠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狗、馬,牠們也能夠以自己的體力奉養主人,如果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能夠把父母這個盡孝,就沒有辦法和禽獸區別開來了。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贍養父母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保證他們衣食豐足,讓他們經濟上後顧無憂,更重要的是要養父母之心。所以孔老夫子說「色難」,就是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能可貴的了。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有好東西讓父母先吃,有事情兒女去代勞,你以為這就是盡到了孝了嗎?換句話說,這遠遠做得不夠。

  在《禮記》上也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個真正對父母有孝心的兒女,他對父母說話的時候,一定是和顏悅色、愉色婉容,這個態度很柔和,非常地溫柔,不能夠厲聲戾氣;即使父母做錯了,也要很耐心地、很委婉地、很柔和地去進諫。《弟子規》上也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並不是讓你順從父母的過,父母有過失的時候,也要去勸諫,但是勸諫的態度一定是要和顏悅色,這才符合人子之道。我們現在很多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做兒子的不懂得兒女之道,所以和父母說話交流的時候經常是厲聲戾氣,惹得父母很生氣、很傷心。

  所以我們看周公有一個兒子叫伯禽,有一次和他的叔叔一起去見周公,結果見了三次都被周公給打了出來。伯禽就很奇怪,他就去問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商子,去向他那請教,說,為什麼我去見父親三次,都被他給打出來了?商子就告訴他,他說,南山的陽面有一種樹叫橋樹,北山的陰面有一種樹叫梓樹,你去看一看就明白了。結果伯禽就到了南山的陽面,看到那個橋樹長得又高又大,頭是向上仰著的;而北山的陰面,這個梓樹長得又矮又低,頭是俯著的,回來就向商子報告。商子說,這個橋木給我們講的是父道,而這個梓樹告訴我們的是為人子應該有的態度。結果伯禽很受教,下一次再去見他父親的時候,一進門就趕快小步快跑,以示恭敬,一入室就趕緊跪在下面,向父親請安。周公看了很高興,他說,你這是得到了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人的指教了。

  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到,身為兒女,對父母應該是這樣一種畢恭畢敬的、恭敬有禮的態度。但是我們現在,我們現在學了很多西方的所謂先進的觀念,其實這些觀念並不先進。譬如說平等,平等,好像兒女和父親就要平起平坐,沒有必要講那麼多的禮節。實際上這個禮你按照它去做了,自然而然地就會長幼有序,這個兒子對父母畢恭畢敬,怎麼會出現兒女打罵父母、不贍養父母,還有拋棄父母的現象呢?所以贍養父母最重要的要養父母之心。

  而養父母之心,除了恭敬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所作所為讓父母放心,不要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擔憂。所以《論語》上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譬如說我們小學的時候功課不好,父母會擔憂,這就是不孝;到了初中的時候,開始學會了下網吧、打遊戲,遊手好閒耽誤了學業,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到了高中的時候,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不務正業,也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等到上了大學,這下可好了,不在父母的面前,又開始上上酒吧、學學唱歌、跳舞,把時間都荒廢在沒有必要的事情上,這也會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等我們找到了工作,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現在的孩子一不高興就把老闆給fire了,不去上班了,把老闆給解僱了,這還是不孝;還有的到了一官半職,結果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腐敗,最後鋃鐺入獄,這讓父母蒙羞,仍然是不孝。

  所以我們從這裡去觀察,一個真正的孝子,其實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一個完美的人」了。所以古人才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這個孝子就是一個完美的,幾乎是聖賢人了。

  除了養父母之心,不讓父母擔憂之外,還要「養父母之志」。我們父母培養了我們一次,不一定就是要在他面前端茶倒水伺候他,我們為國家來貢獻、為人民服務,竭忠盡智地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這就是我們父母所期望的。所以當我們為國家來盡忠、為人民服務的時候,這就是在養父母之志,這就是盡更高層次的孝。所以你看這個「孝」的內容很全面,我們只有全面地理解了它,才知道怎麼樣盡孝才不是愚忠、愚孝。

  下一倫講「君臣有義」。

  「君」就是領導者,「臣」就是被領導者。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係,在我們現代社會也有很多的表現。譬如說老闆和員工的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乃至於在家裡,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在一個團隊也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他們之間怎麼樣才能夠和諧一體呢?你看,這個一體的觀念也體現在處理上下級關係上。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提出西方人所謂的「人權」?原因很簡單。你看西方人他是一種對立的思惟,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的,所以他要制定各種制度,想方設法地防範員工,不要觸犯這些規矩。中國人恰恰相反,他認為老闆與員工的關係也是一體的,是互相感恩、互相協助、互相合作的關係,所以他們之間應該以「義」來相處。「義者,宜也」,這個「義」和適宜的「宜」是相通的。什麼意思?做領導的要像個領導的樣子,做被領導的要有被領導的責任,他們各盡本分、各守其責,這個關係就能處理好。

  做領導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古人用一個字來表示,那就是「仁」。也就是我們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體恤關懷下屬。所以做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同時具備三個職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不僅僅當他的領導,要帶領他,還要當他的父母,像親人一樣去關愛他。僅僅做了這兩點,如果不教導他,他可能仍然會做一些假帳來矇騙你。所以還要教導他做人的根本,要給他為人師表,把做人的本分、做人的標準給他表演出來,所以要教他。「人不學,不知道」,這三個職責都盡到了,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在《孟子》上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手足一樣加以關愛,那你發現被領導者如何回饋的呢?他會對你加倍地回饋,把你視作自己的心腹一樣,更加地關愛、更加地重視。

  相反,「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領導者把被領導者僱用來了,說我已經給你出錢了,你給我出力就好了,把他當牛做馬地來使喚。結果下了班之後,這個被領導者在超市裡遇到了他們的領導,什麼表現?一低頭裝沒看見就過去了,就像看到了一般的路人、陌生人那樣,沒有太多的親密。

  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個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生命視為是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那你發現這個被領導說起領導的時候都是這樣的,說我們那個領導簡直就是個吸血鬼,甚至連吸血鬼都不如,說起來是非常地痛恨。

  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都是領導對被領導的態度所導致的。所以「君臣有義」,使得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像一體的關係,而不是互相對立、互相矛盾、互相衝突的關係。

  下一倫「夫婦有別」。告訴我們一家的夫妻在職責上有分工。這個「別」並不是身分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在職責上有區別。

  古人說「男主外、女主內」。男子要負擔經濟收入,要養家糊口,讓家人衣食無憂;而女子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把兒女教導好,讓他成聖成賢。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無後」並不是說沒有兒子。你生了七八個兒女,但是他們都是敗家子,不能把你良好的家業、家風承傳下去,還做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這樣的兒子與其有還不如不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所以中國古人對於兒女教育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這麼重要的職責當然不能推給別人,必須由他的母親親自來承擔。這就要求做丈夫的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不能因為自己在外面工作,就可以隨意地尋花問柳、見異思遷,這樣做就錯了。

  而做妻子的,因為她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就需要身教勝於言教,自己有德行,這樣才能夠把兒女教導好,讓丈夫能夠安心地工作,使這個家業、家風、家道代代相傳。所以做為女子對於社會、民族、國家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教成聖賢人。我們想一想,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孔子,培養成孟子,培養成范仲淹,培養成林則徐,那我們對這個國家民族的貢獻有多大?如果兩個人都在外面工作,兩個人都很能幹,事業都很輝煌,但是後繼乏人,沒有優秀的人才可以承繼你的事業,那你們忙了半輩子,事業沒有繼承人,傳不下去,那不也是白忙活了嗎?

  所以中國人講可持續發展,他的眼光放得很長遠,特別重視後繼人才的培養,所以中國古人並不是輕視女子,甚至更加尊重女子,因為她關係到家業的承傳。

  下一倫「長幼有序」。告訴我們一家的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個自然的順序,這個自然順序不能夠顛倒,就應該給予尊重。所以在《弟子規》上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之間相處,應該是兄長友愛、關心、幫助弟弟妹妹。這個「友」古代寫作兩隻手互相攙扶,也就是說弟弟妹妹有了困難,做兄長的去幫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要再講什麼條件。而弟弟妹妹對於兄長的關心、幫助要感恩,對兄長要恭敬,「兄友弟恭」做到了,兄弟姐妹之間才能夠和睦相處。

  《弟子規》上還說:「財物輕,怨何生。」兄弟姐妹更看重的是手足之情、骨肉之情,把財產看得淡一點,爭訟又怎麼會產生呢?「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交流的時候,言語上互相忍讓一下,少說一句,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滅了。這兩句話用來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地有效。

  下一倫「朋友有信」。朋友就是和我們平等地位的人,相處的時候要一定做到誠實守信,這個「信」字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言」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信?人言為信,人所講的話必須守信用,否則那都不是人所說的話了。所以古人把這個字看得非常重。孔老夫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用我們現在話比喻,就是像那個車子沒有發動機一樣,一個人言而無信,在這個社會上寸步難行。

  所以中國自舜的時候就用這個五倫大道來教導人民。所以這個五倫關係處理好了,社會安定和諧。

  除了五倫之外還講「五常」,也就是「仁義禮智信」。

  還講「四維」,管子提出的「禮義廉恥」。古人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義廉恥」就像國家這個大廈四根大柱子一樣,這四個大柱子都不存在了,這個國家也就滅亡了。

  還有「八德」,八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朱子所提出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另一種就是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我們把八德的兩種說法重複的去掉,我們就得到了十二個字,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價值觀。也就是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用五倫還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道理來教導民眾。人人都明白了這些道理,社會自然安定和平。

  如果把這些五倫大道、五常八德都給忘記了,不去教導了,會出現什麼狀況?那就是左丘明所說的:「人棄常則妖興。」如果人不再講五常、五倫、四維、八德了,那就會有很多反常的現象出現。什麼是「妖」?就是不正常的現象,譬如說兒子把父親給殺了,父子反目成仇;兄弟因為一點點財產就起了紛爭,吵上了法庭;夫妻不能相互信任,同床異夢,互相不能夠忠誠。這都是「妖興」,反常的現象出現了。

  所以這一句話被放在《360》之首,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之所以會由盛轉衰,一個社會之所以太平盛世不能夠出現,什麼原因?就是捨棄了治國的常理、常法,而私欲興起了。後面還有一句話,說「奢侈行而仁義廢也」。

  現在我們全國上下都在反對「奢靡之風」。為什麼國家領導人這麼重視反對四風?奢靡之風到底有什麼樣的危害呢?

  在《群書治要.墨子》上告訴我們,說:「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欲無亂,不可得。」富貴的人都鋪張浪費,結果兩極分化很嚴重,貧困的人受凍挨餓,要想保持天下不亂,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說:「君誠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國君如果真想讓天下太平,真的是厭惡天下混亂,那麼從生活飲食的節儉上就不能夠不審慎了。

  在《管子》上也論述到,奢靡之害確實非常地嚴重。他說以前聖君開始製造車船,是為了方便百姓辦事。而今天的君主製造車船就不同了,車船的完備、堅固、輕巧、便利都具備了,卻仍向百姓橫徵暴斂,用彩色刺繡裝飾車輛,用精雕細刻裝飾舟船。於是女子放棄了紡織而去學習刺繡施彩,所以百姓受凍,沒有人再去紡織了;男子放棄耕種而去學習雕刻,所以百姓挨餓。

  君主製造車船如此華美,左右親近的臣子也都紛紛地仿效。這樣百姓飢寒交迫,所以才去作奸犯科。違法亂紀的事多了,那麼刑罰就愈來愈苛刻,刑罰愈來愈苛刻,國家就會動亂。國君真正想使天下太平,憎惡天下混亂,那麼從製造車船的節儉上就不能不審慎了。這裡面給我們講到了古代製造車船的奢侈,細細想來,和我們現代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們現代用汽車,但是汽車的奢侈程度也是愈來愈厲害。浪費汽油、石油也造成了大氣的污染,但是人們還都在紛紛地追求奢侈。

  管子還進一步地分析說,當一個國家有了奢侈浪費的風氣時,它的花費就會非常多,「則用費」。「用費則民貧」,花費很多,老百姓就會貧窮,沒有錢財。特別是現在的很多發達國家為了保持奢侈的生活方式,他們借債已經借到第二代、第三代的錢財了。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根源就在於自私自利,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甚至連子孫後代的利益都不予考慮。「民貧則奸智生」,一些人已經習慣於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因為由奢返儉難,沒有錢財花費就會很難受,所以就會產生奸智的念頭;「奸智生則邪巧作」,結果邪巧的做法也就出來了。可見「奸邪之所生,生於匱不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奸邪的行為之所以產生,都是因為有人匱乏不足;而匱乏不足產生的原因就在於有一些人過著過分奢侈、浪費的生活。所以要從根本上杜絕奸邪欺詐的行為,就要從提倡節儉、遏制奢靡之風開始,這是國家和每一個家庭的當務之急。

  這是在《管子》上分析的,由於奢靡之風導致了奸邪的產生。在《孔子家語》上也記載著孔子和魯哀公關於當時的國君為什麼不能修明禮教的對話。從這一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國君之所以不能成功地推行禮教,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們自己不能像古聖先賢那樣厲行節約,反而過著奢侈浪費、荒淫無度的生活。魯哀公問孔子:「請問什麼是大禮?為什麼你一談到禮就那麼樣地尊崇呢?」

  孔子回答說:「百姓之所以能夠正常生活,禮是最重要的。沒有禮就無法按照一個合適的標準來祭祀天地神靈;沒有禮,就無法區別君臣、上下、長幼的秩序;沒有禮,就無法區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的遠近親疏關係。所以,君王對此非常重視,帶頭恭敬奉行,然後以自己率先所做出來的樣子來教化百姓,使他們都能順禮而行。他們怎麼做的?他們居住的是簡易低矮的房屋,穿戴節儉的衣服飾物,乘坐的馬車也不加雕飾,使用的器物也不是精雕細刻的,飲食不講求美味,心裡也沒有過分的奢望,使自己與萬民百姓有福同享。古代的賢君是這樣恭敬行禮的!」

  哀公又問:「當今的君王,為什麼不能這樣去做呢?」孔子說:「當今的君王追求利益,貪得無厭,荒淫無道,奢侈無度,懶惰怠慢,遊手好閒,一味地搜刮百姓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貪心,使百姓抱怨朝廷;違背眾人的意願,去征討政治清明的國家;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擇手段;任意使用暴虐嚴酷的刑罰誅殺人民,而不依據正常的法度。從前的君王治理和役使百姓是按著前述的做法去做的,而現在的君王則是按照後面的做法。可見,當今的君王不懂得修明禮教了。」

  這段話就是告訴我們,在位者不能率先避免奢侈之風,要滿足自己的私欲,所以禮教不行,上行下效。所以這句話也是告訴了我們,太平盛世之所以不能復興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在位者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不能身體力行古聖先賢的教誨。這個也是社會興衰成敗的根源。

  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