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公元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平安夜。平安夜來講《群書治要》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期許我們天下太平。

  我們看《群書治要》這一本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把唐朝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都概括出來了。這本書可以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現在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很重要,也希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哪裡學起?從《群書治要》學起,可以說是用時少而獲益多。

  我們這次學習採取的是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選編的《群書治要360》。《群書治要》的「群」是一個形聲字,从「羊」,「君」聲,本意作「輩」字解,乃同類相聚時之稱,羊性好群,故「群」从羊,在這裡「群」作形容詞,是眾的意思,這個「治」就是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群書治要》就是把群書當中有關修齊治平的道理、精華概括出來。讀了這一部書,也就掌握了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的基本理論、方法、經驗和教訓。

  領導者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成為卓越領導最重要的是什麼。這裡既包括了領導者個人的道德品行、素質和能力,也包括一些領導的方法和藝術。譬如說如何選人、觀人,並且得到真正的人才;治理好一個國家、管理好一個企業、帶好一個團隊的關鍵是什麼;如何進行道德教育才是深入人心、行之有效的;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夠得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對於一般百姓來說,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人生的道路應該怎樣走才更加順暢;如何趨吉避凶;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人生應當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這裡邊也包括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一個人成敗、榮辱、禍福的關鍵何在;如何改變命運,轉禍為福;如何做到俯仰無愧,君子坦蕩蕩。

  特別是在現在民主時代,做為一般的百姓,還要去參加選舉,選舉或者跟從什麼樣的領導,於國於己才真正有益,不會選錯人、走錯路。還能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如何經營幸福美滿的人生,如何和睦家庭,甚至懂得如何開啟自己本具的「明德」,也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達到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目的。從這裡我們看到《群書治要》確實很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不僅僅是領導者。

  在《群書治要360》正文開始之前,有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為《群書治要》重刊版所作的一篇序言,這篇序言簡要詳明,介紹了《群書治要》一書的編纂起因、歷史貢獻、流通過程、學習方法和當代價值等問題,下面我們就先一起學習這一篇序文。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是唐高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唐朝的第二個皇帝。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出生的時候瑞相稀有,有兩條龍戲於門外,三天才離開。太宗在四歲的時候,有一位自稱善於看相的書生來拜見高祖,並且對他說,您是貴人,而且有貴子,當他看到太宗之後,稱讚他,「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這個龍鳳,古代都是對天子的稱呼,說他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說他以後是真龍天子,可以當皇帝的。後來就採取濟世安民之意做為他的名,取名為李世民。

  太宗是在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即位,公元六百四十九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稱讚他是千古一帝。唐太宗他以能用賢納諫、尊儒重道、勤政愛民著稱。他以文治天下,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且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因而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貞觀盛世到底好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首先當時的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物產豐富。根據史書的記載,貞觀六、七年風調雨順,連續豐收,像人們走到山東的那些地方,都可以不用帶多少糧食了,直接在路上就能買到。進了山東的村子,村民遇見路過的客人,一定會很豐盛的招待他們,有時候還會贈送給客人糧食,這是古時候從來沒有的。到了貞觀八、九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昇平景象。貞觀八年、九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又是連續豐收,結果怎麼樣?結果糧價從每斗米一匹絹,跌至每斗米四、五錢,再跌至每斗米二、三錢,可見當時的糧食豐收、物產豐富的局面。

  其次,貞觀王朝的社會秩序好得令人難以置信,貞觀四年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個人,到了六百三十二年,死刑犯雖然增至二百九十個人,但是這一年年末,唐太宗准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代都是在秋天行刑,這也是順著時節的變化來治理國家。結果怎麼樣?第二年九月的時候,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來,沒有一個人逃跑。那時中國的政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國人心中沒有怨氣,所以社會秩序非常地好。

  第三就是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王朝,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唐太宗統治下的中國,因為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這些成就的取得可以說和唐太宗運用《群書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則,重視道德教化,還有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污腐敗密不可分。同時這些成就的取得也說明能夠運用聖賢之道治國,不僅有效、易從而且快速。

  在《貞觀政要.論政體》上就記載,在貞觀七年的時候,唐太宗和秘書監魏徵漫談自古以來治理國家的得失時說,如今大亂之後恐怕不能急於實現大治。魏徵說,並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難困苦的時候就憂懼死亡,憂懼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進行教化。因此大的動亂之後更容易教化,正像飢餓的人對飲食更容易滿足一樣的道理。

  太宗說,賢明之人治理好國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滅殘虐,廢除殺戮。大亂之後要想大治,怎麼可能在短期內做到呢?這個《論語》上也說「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所以唐太宗認為要恢復太平,即使是賢明的人來治理,也需要上百年的時間。魏徵卻說,這話是對一般人來說的,並不能用在賢明之人的身上。如果是賢明之人來推行教化,上下同心,就會像響之應聲那樣回應迅速。事情不求快,也會很快地推行下去。一年就能夠見成效,看來也並非難事。如果說要三年成功,還該說已經太晚了。

  太宗認為魏徵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封德彝等其他的大臣卻對太宗說,夏商周三代以後,百姓逐漸浮薄奸詐,所以秦朝專用嚴刑峻法來治國,漢朝以仁義雜用刑法治國。都是想教化好百姓,但卻沒有成功,怎麼會是可以教化卻不去做呢?如果相信了魏徵所說的話,恐怕要敗亂國家。魏徵聽了之後就說,五帝三王治理國家,他們並沒有把百姓換掉。也就是說百姓還是同樣的百姓,但他們仍能夠把他們教化好,可見施行帝道就成其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為王。關鍵在於當時的治理者是否施行了教化而已。請看古書上的記載就可以知道,從前黃帝與蚩尤作戰七十多次,已經亂得很厲害,而打勝以後就能很快天下太平。九黎作亂,顓頊出兵征討,平定以後仍不失其為治世。夏桀王昏亂淫虐,商湯把他趕走了,但是在湯的統治之時,就實現了太平。商紂王專幹荒淫無道之事,周武王便起兵討伐,到了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在位的時候,也實現了太平。如果說百姓日漸浮薄奸詐,再也不會淳樸,那到現在這百姓都應該變得和鬼魅一樣了,還能實行教化嗎?封德彝等人想不出什麼話來辯駁,但是他們還認為魏徵的話行不通。

  從這裡我們也感受到,用道德教育、聖賢教誨治理國家,不僅僅在當今社會被人懷疑,就是在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想推行聖賢教育的時候,也有臣子來出面反對。幸好這個魏徵博覽群書,對於歷史的經驗教訓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他能夠引經據典讓這些大臣沒話說。唐太宗他確實是一代明君,明君就明智在這裡,他能夠辨得清是非、善惡、美醜。所以他堅持推行教化,毫不懈怠。結果怎麼樣?幾年之間,天下康復安定,突厥被打敗臣服。

  因而太宗對群臣說,貞觀初年人們頗有異議,認為當今必不能搞帝道、王道,不能夠施行道德教育、聖賢教誨,只有魏徵勸我推行,我聽了他的話,不過幾年就達到中原安定,邊遠的外族臣服的結果。突厥從來就是中原的強敵,但如今怎麼樣呢?如今突厥的首領卻佩刀值宿來做禁衛,部落也跟著穿戴中國的衣冠,也就是說這些外族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我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都是魏徵的功勞。他又回頭對魏徵說,玉雖然有美好的本質,但是如果藏在石頭裡面,沒有好的工匠去雕琢研磨,那就和瓦礫碎石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遇上好的工匠就可以使它成為流傳萬代的珍寶。我雖然沒有好的本質可供你雕琢研磨,但多虧你用仁義來約束我,用道德來光大我,才使我能有今天的功業。你也確實是一位良工巧匠。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唐太宗,他對於魏徵確實非常地恭敬,視他為老師,而且把貞觀盛世成就的取得也都歸功於魏徵,自己還很謙虛。

  現在我們尊敬的師父上人經常在聯合國講中華傳統文化的貢獻,認為用中華傳統文化可以治理好國家,並且帶來世界的和平,但是聯合國的諸位大使對師父上人的話都有所懷疑。

  結果在二00五年左右的時候,師父在家鄉安徽省湯池鎮做了一個實驗,結果用《弟子規》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把人心改變了,人民都很受教。這一個實驗也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湯池的老師們也應邀到聯合國去匯報經驗。

  這個小鎮建設和諧示範鎮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就像《三字經》開頭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通過倫理道德的教育,能夠在短時間恢復和諧安定的局面,這證明了人其實是很好教的,就看我們有沒有去認真教,用什麼去教,教的方法正確與否。

  歷史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今天治理社會、治理國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正如中國習主席在二0一四年十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所強調的,「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盪的深刻教訓。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鑑。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我們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總書記的這一段話就告訴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盛世之所以興盛,衰世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對於我們今天治理國家,仍然能夠提供寶貴的啟示。

  我們下面再接著看,「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戎馬」本意是指戰馬,借指軍事。「倥傯」意思是事情紛繁迫促,形容軍務繁忙。太宗打仗打了十幾年,終於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唐朝。「二十七歲即帝位後」,他二十七歲就登基做了皇帝,是很年輕的,接著「偃武修文」,「偃」就是止息,停止武事;「修文」,振興文教,制禮作樂,教化百姓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修身齊家。如果每一個人都重視修身、重視道德修養,每個家也知道怎麼樣地經營,那麼這個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每一個家庭都經營好了,社會也自然和諧。「特別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治平之道」就是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個「平」就是平等、公平的意思,怎麼樣使天下太平。

  這裡就講到,因為太宗皇帝很年輕就帶兵打仗,所以對於怎麼樣用聖賢教誨來治理國家,他的積累顯然不夠。太宗自己對此也有自知之明,而且他非常的有悟性。比如說在《貞觀政要.論政體》上就記載,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蕭瑀說,朕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張弓射箭,自以為懂得如何識別弓箭的好壞,近來得到了十幾把上好的弓箭,於是就把它們拿給弓箭的師傅看,結果沒想到,這個弓箭師傅卻說,這些弓都不是良弓,都不夠好。我於是詢問其中的原因,弓箭師傅說,木頭的中心不正,就使得木頭的紋理歪斜,這樣的弓雖然強勁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從這件事中我領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這一生中所用過的弓箭已經夠多的了,但是我尚且不懂得識別弓箭的要領。更何況我得到天下的時間還很短,對於治理國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對弓箭的知識掌握得多。然而我對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談掌握治理國家的要領呢?

  從此以後,唐太宗定期召見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書省的官員。每次召見,太宗都要賜座給他們,並且與他們悉心交談,仔細詢問宮廷外面的事情,以便對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詳細的了解。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唐太宗他很好學,他很謙虛,而且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於是就虛心地向那些有經驗的大臣們來請教,對這些賢士禮敬有加。這一點作為領導者是很難做到的,有自知之明。

  在貞觀二年的時候,太宗就問黃門侍郎王珪,他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國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王珪怎麼回答呢?王珪說,古代帝王治理國家,大都崇尚清淨無為,以百姓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卻以損害百姓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再不是飽學經史的儒雅之士。漢代的宰相,沒有誰不精通一種經書的,朝廷上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都會引經據典,參照經書來決斷,於是人人懂得禮教,國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卻重視武功,輕視儒術,或是用刑律來治理國家,從而導致儒術受到破壞,古代純樸的民風也就蕩然無存了。太宗聽了之後,深有同感。從此以後,官員中凡是精通儒學,又懂得治國之道的,大都得以提拔並委以重任。

   你看唐太宗他也很善於聽取諫言,特別重視用儒家的倫理道德教育來治理國家。這一點確實很難得, 因為一般的人都會看到嚴刑峻法的迅速有效的效果,可能也會推行法治。但是太宗卻不是這樣,他在重視制度建設的同時,能夠重視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才是使他建立了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

  因為這個法律它制裁的是一個人的行為,它很難觸及到一個人的內心。而且法律只是在消極結果產生之後,給以事後的補救、懲罰,但是卻難以防患於未然。法律培養不出一個人的羞恥之心。人們只是想方設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嚴懲,但是還以此會沾沾自喜,認為是自己聰明智慧的結果,不覺得自己做錯事有什麼可羞恥的。所以在重視法律懲罰的同時,必須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人從心底不願意去做壞事,把做壞事看成是一件非常值得羞恥的事,這才在人們的心靈上築起了一道防止作惡的堤壩。

  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後不久就下令編纂《群書治要》,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對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教誨了解不夠,所以希望不僅僅和這些群臣探討治國經驗,而且也能隨時地翻閱古聖先賢治國的教訓和經驗。

  「太宗英武善辯」,太宗武功高強,而且思慮也非常的敏銳,很有判斷力,他帶兵打仗,面對千變萬化的軍情,都能夠隨機應變,睿智決策,可以說是百戰百勝,是一個很有作戰能力的將軍。「遺憾早年從軍」,而遺憾的也正是因為早年從軍,一心一意用在行軍打仗之上,所以怎麼樣呢?「讀書不多」,讀的聖賢經典不多,對古聖先賢修齊治平的道理不甚了解。「鑑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唐朝前面的隋朝三十多年就滅亡了,歷史是相當地短暫。古人特別重視歷史,因為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鑑往知來,讓後人不重蹈覆轍。像周朝前面是殷商,所以有句話說「殷鑑不遠」,意思是說夏朝的經驗、慘痛的教訓離我們還不遠,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唐太宗他當了皇帝之後,也非常善於借鑑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在貞觀九年,他和群臣談到隋朝滅亡的教訓時,這樣說「當年剛剛平定京師」,這是指隋朝,宮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沒有一個宮苑不是滿滿的,可隋煬帝還是不滿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弄得百姓無法忍受,於是導致了隋朝滅亡。這些都是我親眼所見。因此我每天從早到晚,辛勤努力,毫無厭倦,只求清淨無為,使天下不生事端,從而做到徭役停罷,五穀豐收,百姓安居樂業。治國好比種樹,只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君主能夠實行清淨無為,百姓怎麼會不安居樂業?太宗他很善於總結隋朝滅亡的教訓,深刻地體會到創業不容易,守成更加艱難。

  而守成最難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德行。對於修行人來說也是如此,其實順境比逆境還難修行。逆境有的時候反而是磨礪人,讓人的志氣增長,所以能夠鍛鍊人的品志,增強人的意志;而順境卻是淘汰人,如果沒有高度的警覺,在財色名利、高名厚利面前很難不墮落。所以《孝經》裡面就提醒,說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對這些財色名利,一切順境、善緣提起高度的警覺,不要迷在其中。

  下面接著講,「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諫」。唐太宗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善於鼓勵群臣進諫,甚至是主動地去求取諫言。比如說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魏徵屢次上書勸諫。唐太宗就親自寫詔書回答魏徵。在詔書裡他這樣說「朕看了愛卿寫的奏書,言語懇切,愛卿的一片忠肝義膽由此可見一斑。批閱你的奏書,常常讓我忘記疲倦,而且你的言詞讓我深受感動。倘使愛卿對國情了解不深,怎麼能夠為我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議,而及時糾正我的過失呢?我聽說晉武帝滅掉吳國之後,只顧驕奢淫逸,不再關心國家政治。當時的太傅何曾退朝回家之後,就對他的兒子何邵說,我每天都看見皇上不談論治理國家的雄才大略,而只是說一些日常生活的俚俗之語,這和治理國家的道理相去甚遠!這難道不是將災難留給子孫嗎?國家在你這一代還不至於混亂,因而你的性命暫且可以保全。說完他又指著他的孫子們痛惜的說,可是到了你們長大的時候,必定遇上朝廷變故而性命不保!後來怎麼樣?後來果然如何曾所料,他的孫子何綏果然遇上了晉王室之間為爭奪王位而發生的內部叛亂,結果他在叛亂中為荒淫的酷刑所殺害。

  唐太宗說,他說以往的史書稱讚這件事,說何曾有先見之明,但是我的看法卻與之不同,我認為何曾可以說,可以稱得上是不忠之臣,他是罪大惡極的。為什麼?做為臣子上朝的時候就應該思考如何指陳時政,盡忠直言;退朝之後應該廢寢忘食彌補皇上的過失,這樣才能使君主的美德不斷得到發揚,錯誤不斷得到糾正,就是常說的君臣同志的道理。但是何曾地位尊貴、權勢顯赫,應當直言進諫,談論治國大道,匡扶時政,然而他在退朝後才說關於朝綱的言論,朝見時在晉武帝面前卻沒有勇敢地直言規勸,說他是明智之人難道不是很荒謬的嗎?如果國家危亡卻不知道輔佐、扶持,哪裡還用得著這樣的官員呢?你所上疏的建議,我已認真地閱讀過了,這些金玉良言應時時放在我的案頭上,就像古代用來警示自己校偏糾過的信物一樣,這樣他日必定會有收穫。等到過些年月,國家就會更加繁榮富庶。因為我有你的扶持,所以感到很放心,就像魚有水一樣,一切都得心應手、稱心如意。你敢於直言而無所隱瞞的奏疏我現在才回覆,此後我仍將虛懷若谷、恭敬地聽取你治國方面的好意見。

  所以你看這個明君明在何處?就是魏徵屢次犯言直諫,直接指正他的過失,他不僅沒有生氣,沒有觸怒他的龍顏,反而非常稱讚魏徵這樣的品質。認為有了魏徵,他就像如魚得水一樣,治理國家得心應手。皇帝有這樣虛心求諫的態度,所以才會出現像魏徵這樣忠言直諫的臣子,忠言直諫。太宗他主動引導並且鼓勵群臣向他進諫,這也體現了一個為君者難得的胸懷。

  做為領導者的也應該學習和效法唐太宗的風範,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團隊當中,身為一個領導者也應該見賢思齊,鼓勵群臣進諫,而且批評其決策過失,就是把他的不妥、錯誤之處都指出來。為什麼?因為一個決策的錯誤影響的百姓何止千千萬萬。天子是代表上天愛護子民,怎麼忍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讓百姓受苦呢?所以唐太宗知道守成不易,不只希望群臣給他勸諫,也希望從古聖先賢、從歷史經驗之中得到寶貴的教誨來提醒自己。這也是他編纂《群書治要》的初衷。

  下面接著說,「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這個就告訴我們,《群書治要》的內容包含六經,這個六經就是《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孔老夫子就是以六經教導學生。後來六經中的《樂經》失傳,所以到漢代的時候就是置五經博士。在《群書治要》中這個五經的內容都涵蓋其中。四史,這個四史就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當然《群書治要》中包括了四史,還包括了《晉書》,晉朝的歷史。這個《史記》也是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從黃帝一直到漢朝這麼長的歷史。除了史書之外還有子書,也就是諸子百家,像在春秋戰國時候百家爭鳴,有儒、墨、道、法、農家、兵家等等,這些言論,關於國家治理的經驗也都蒐集在《群書治要》之中。

  「上始五帝,下迄晉代」,這個歷史是從五帝開始,一直到晉朝,其中幾千年的歷史,「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從這裡我們看到這個古人編纂《群書治要》的時候非常的認真、非常的恭敬,是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的古籍中。這麼多的典籍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可能看都看不完,但是還要從中挑取關於治國平天下的經驗教訓,挑取其中的精華。最後挑出了六十五種書,又從這六十五種之中,把那個最精粹的道理擷取出來,摘取出來,最後才成了這本書。所以稱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確實不是誇張。所以我們學了《群書治要》這一部書,也就是掌握了開啟《四庫全書》的金鑰匙。

  下面接著講「書成」,到了貞觀五年,也就是歷經五年時間,這本書才編纂完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群書治要》編纂完成之後,魏徵在序文中說了一句話,也就是稱讚《群書治要》的歷史價值,「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魏徵大人就說道,這一部書用在當時的社會,可以鑒覽前古,就是可以以古人的經驗智慧來經營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對於辦政治的領導者而言,他們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還可以有很多的榜樣來效法,可以掌握到從五帝到晉朝這些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方法和智慧。而且傳之來葉,就是傳到後世去,可以貽厥孫謀。這個「貽」就是遺留的意思,傳下去之後也可以恩澤後世。「孫謀」就是後代子孫能夠更好地謀劃他們的人生,怎麼樣使他們的人生幸福。因為這個書裡邊內容非常的豐富,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對於後世子孫經營家庭,甚至有機會出來做官,為人們謀福祉的,都可以從這裡得到寶貴的啟示,所以《群書治要》確實是一部鑑往知來的治世寶典。

  「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這本書編纂完成之後,太宗皇帝非常歡喜,因為這部書它涵蓋的內容很廣博,取材很廣泛,而且挑出來的又是非常精闢的、切要的部分。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廢話,你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啟示。如果沒有真正讀懂這些經史子的教誨,也很難挑得這麼精準。而太宗皇帝是「日日手不釋卷」,太宗皇帝這樣不辭辛苦地在學習,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有一個根本的動力,那就是愛護人民,希望能夠把國家治理安定。不僅如此,他胸懷天下,不僅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還希望給世界的各個國家都做出一個良好的表率。

  太宗皇帝吸取了古聖先王經典的智慧,而且也因時因地地把它運用到治國之中。所以後面說,「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太宗說道,讓我能夠每次面對事情,都能以幾千年歷史當中的經驗智慧來判斷、來做決策。這個稽就是考察的意思,使他不迷惑,能夠應對篤定。事情來了,他知道如何去應對,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讀了這部書,有這樣的效果。唐太宗講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充滿了感恩的心,他說「卿等力也」,都是因為你們這些大臣所貢獻的力量。你看,唐太宗身為天子皇帝,還能夠時時想著臣子的恩德,這確實非常的不容易,他能夠常常保持這一顆感恩的心。

  「由是而知,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此書貢獻大矣!」能夠成就一個盛世是結果,原因就是最高領導者,也就是天子,他有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治國理念。這些政治智慧都是從這一部《群書治要》當中承傳下來的。「誠為從政者必讀之寶典」,實在是從事政治的人必定要讀的一本寶書。

  那我們知道,尊敬的師父上人跟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先生見面的時候,就講到這套《群書治要》,結果馬哈迪先生立刻就說:「我也要學習」。你看這個長者已經八十七歲了,還是這麼好學,還希望從中國的政治智慧中,學到不僅僅利益他自己的國家,而且能夠利益天下的智慧。這種好學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效法。

  《群書治要360》翻譯出來之後,送給馬哈迪長老的時候,他讀完之後就說,如果他能早讀到這一部書,他可以少做很多錯誤的決定。這可以說,《群書治要》所記載的治國理念,不僅僅適用於中國,也適合於其他國家;不僅僅適合於中國古代,也適合於當今的時代。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尊敬的師父上人就希望,能夠把《群書治要360》翻譯成英文,提供給各國從政者深入中國的政治智慧。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屬於中國人的,它是屬於世界的。

  我們的老祖先和聖賢人,他們的心胸都是非常寬廣。那我們也應該效法古聖先賢的這種心胸,要把《群書治要》推向世界,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這部書不僅僅是從政者、領導者必讀之書,應該也是所有為人父母者必讀之書,為人老師者必讀之書,企業家必讀之書。因為裡邊這些修齊治平的學問都是相通的,治理一個國家和治理一個企業、治理一個家庭的道理都是一致的。

  接著我們再看下一段。「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然而因為那個時候印刷術還不是很發達,所以《群書治要》一書也沒有得以廣泛流傳,也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但是日本人很了不起,他們很珍惜這部寶典,他們把這部書從唐朝帶回到日本,並且把它完整地保留下來。「所幸者,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代日本僧人手寫《群書治要》的全帙」。日本僧人是用手把《群書治要》抄寫下來的。從這裡我們看到,不僅僅是中國,日本佛門的出家人,對於整個中華文化都是有相當的深入、相當的修養。我們知道,日本留學生來中國留學,帶回去的書可以說是精挑細選,是在眾多的古籍之中選那個最精華的帶回去,後人手抄也是抄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

  「並於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國本土」。也就是到後來嘉慶登基的時候,日本人進貢,又把這本書送回到中國本土。「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和台灣分別以此版為底本影印出版」。這應該是八十年前的事情。

  「二0一0年歲末」,這個就是師父上人提到這個因緣,二0一0年的歲末,師父幸得此書,「反覆翻閱,歡喜無量」。為什麼師父能得到此書?中國古人說,「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正是因為老人家念念都想著中華文化的承傳,他知道中華文化不僅僅能夠帶給中國人國泰民安,社會和諧,而且可以帶來世界大同的結果,能夠為和諧世界做出貢獻,所以念念想著怎麼樣把這麼好的文化承傳下來。結果,他就能夠得到這部書,有人就把這部書送到老人家面前。老人家翻閱之後,覺得這是一部可以救民族、救世界的寶典,「深刻體會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的確能為全世界帶來永恆之安定和平。」

  師父上人的觀點和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教授的觀點完全一致。湯恩比教授在《未來屬於中國》這本書中就提出,只有中華文化能夠救世界,未來是中華文化得以普遍宣揚的世界。

  那為什麼做為一個英國人,沒有說西方的文化可以給世界帶來和平,獨獨把眼光放在了中華文化之上呢?因為我們知道,中華文化它講究的是「仁、愛、忠、恕」。「仁者愛人」,這個仁從人、從二,它想到我們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所以他不會說自己發展了,就像其他的西方列強一樣,去欺負侵略其他的國家,而是希望和其他的國家一起發展,共存共榮。所以古人說「仁者無敵」,這個仁者無敵,不是說仁者打遍天下無敵手,而是說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他從心底不和任何人起對立,他連和人家對立的念頭都沒有,怎麼可能去侵犯、去攻打別的國家?

  所以古人經常用「一體之仁」來形容一個人的仁愛之心。什麼是一體之仁?就像一個身體一樣,像我們的右手有點癢,左手去幫它一下,那是不講條件的,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一個身體,密不可分。所以中國人講求這個仁,就是告訴我們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人和自然之間,還有族群和族群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都是一體的關係。只有體會到這一體的關係,你才能夠做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因為有這種仁愛的教育,所以它能夠為世界帶來和平,而不是帶來戰亂。

  中國的文化還講「和而不同」,什麼叫和而不同?就像我們看一個大花園,有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這所有的花配合在一起,讓人覺得美不勝收。但是如果這個花園只有一種花,清一色,一個顏色的一個品種,那就會讓人感覺到單調無比。所以中國人講和而不同,就是尊重認可各個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差別,求同存異。這樣的話才能夠互相尊重、互相學習,而不致於產生文明的衝突。所以湯恩比先生他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認為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這個是完全正確的。

  下面我們接著看,「最極關鍵者,即國人本身,必須真正認識傳統文化,斷疑啟信」。這裡講到了關鍵處,也就是中國人自身必須能夠重新認識傳統文化,樹立起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對古聖先賢的教誨不要心存懷疑,要對它有信心。為什麼對它有信心?因為古人所說的道理都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聖賢經典所記載的都是道,這個道就是恆常不變的規律,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樣,在古代如此,在今天依然如此。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古人的心地它比現代人清淨,現在人這個心很亂,沉澱不下來,所以他所體悟的就沒有古人深刻。所以不要認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現代人就比古人就更聰明。這個自信心來自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所以才能夠斷疑啟信。

  「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眾生自性流露,超越時空,亙古彌新」。這裡邊也說出了關鍵,為什麼聖賢文化到今天還不過時?因為它是一切眾生自性的流露。這個自性,古人的性和今天人的性是一個性,所以它不會過時。聖賢所傳下來的這些文化經典也不是他們的發明創造,就像孔老夫子所講的「述而不作」,他也是承傳古聖先王的,而且古聖先王不是一般人,之所以被稱為聖,就是因為他們都契入了心性,開啟了明德,他們都是依循性德來處事待人接物治理國家,所以怎麼可能過時?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去依教奉行,我們自己也可以契入明德,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了解到,我們是隨順自己的性德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個《群書治要》,它也可以引導我們契入性德,回歸本性,它開啟的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本善和明德。所以這些性德的流露,也就是說,這些經典是超越時空的真理,亙古不變。

  下面一段就講到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

  「學習關鍵,端在誠敬二字」,要用真誠恭敬心來學習,來領受聖賢教誨。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我們如果沒有恭敬心,就不得利益。因為傳統文化是心法,必須用真心才能契入。如果沒有恭敬心,那是皮毛都學不到,那我們知道在佛教的歷史上有一個淨土宗的大師,叫蓮池大師,他在年輕的時候學佛聽說遍融禪師很有智慧,於是他就三步一叩頭走了很遠的路來拜見遍融禪師,結果見到了遍融禪師之後,向他請教怎麼樣學佛才能契入,結果這個遍融禪師就說了一句很普通的話,他說年輕人千萬不要被名聞利養所迷惑,一定要把名聞利養放下。這一句話聽起來平淡無奇,旁邊的人也都覺得挺可笑的。你看蓮池大師這樣的誠心,三步一叩首的來拜見遍融禪師,結果遍融禪師就輕描淡寫的給了他一句話,不要被名聞利養所迷惑。但是因為蓮池大師,他的心地真誠恭敬,這一句話就像當頭棒喝一樣讓他終身受益,所以他以後的成就也就得益於這一句話。每每遇到名聞利養現前的時候他都能夠提起警覺,想到遍融禪師的提醒,所以他沒有迷在名聞利養之中。所以你看同樣是一位老師講課,但是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契入程度不一樣。而且進步快速也不一樣,什麼原因?不是老師講的有區別,而是學生的恭敬心有區別。

  下面說,「《曲禮》曰:毋不敬」。毋就是沒有,沒有什麼時候能不保持這種恭敬的態度,也就是說時時刻刻,無時無刻都要保持恭敬的態度,《中庸》上也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也就是說,一旦誠敬心不見,當下就不在修道的狀態了。就是隨順習氣,就跑到邪道上去了。所以人無時無刻都要保持恭敬,聖賢的學問就是在主敬存誠,誠敬的程度愈能保持,就提升得愈快,而且這也是真正的修養。

  那我們現在在什麼地方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真誠恭敬心?都要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譬如說我們讀聖賢書的時候,展開聖賢經卷就如對聖賢人,非常的恭敬。我們聽經聞法的時候,也要把心沉靜下來,把自己的誠敬心提起來,不能胡思亂想。不然我們的心很粗,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應付了事。你看這個事情沒有真誠恭敬地去做,為的是完成任務而已,這個心就不在道上了,就是傲慢煩惱當道,就很難提升。所以《弟子規》整篇其實就講了一個「敬」字,告訴我們從敬父母、敬兄弟、敬人到敬事敬物。所以落實《弟子規》也就是在時時提起自己的恭敬心。

  「前清康熙曰」,康熙皇帝說道,康熙皇帝確實讓我們非常的佩服,你看他們本來是女真人,是滿族人,但是入主中國之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學習和深入遠遠超過漢人。特別是康熙的祖母孝莊皇太后,她教育康熙的時候就非常的認真,而且對漢族的文化也非常的認同。這樣的話才非常的重視國師,重視對皇子的培養,所以他們能夠有這樣的成就也不是偶然的。像在清朝的時候,《四庫全書》《四庫薈要》《乾隆大藏經》等等,都是在那個時候編纂出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康熙皇帝他以身作則,自己好學、真學、真幹,帶動文武百官都深入經藏,自己坐在前面聽講,結果怎麼樣呢?上行而下效。所以清朝能夠出現一百多年的盛世,也絕非偶然,正是他們對經典有恭敬心,能夠依教奉行,對百姓有誠敬心,希望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康熙皇帝說什麼呢?「臨民以主敬為本」,時時要對老百姓有恭敬心、愛護之心。這其實都是領受了孔老夫子的教誨。在《論語》裡面就記載季康子向孔老夫子請教,怎麼樣能夠做到讓老百姓恭敬他、對他忠誠?換句話說,當領導的人都希望受人尊敬、一呼百應,那怎麼樣能夠做到這一點呢,而且老百姓之間也都能夠相互勸勉為善?孔老夫子就回答說:「臨之以莊則敬」,也就是說你要對老百姓尊重,你尊重老百姓,老百姓也會尊重你。這就是《孟子》上所說的「敬人者人恆敬之」。那我們看歷史,在夏商周的時候,大禹是聖人,他平時在家的時候穿著非常的簡樸、非常的節儉。但是上朝的朝服卻非常的隆重,穿的衣服非常的謹慎,非常的慎重,那是因為他有對文武百官的恭敬,面對人民也是這種恭敬的態度。禹王這麼做,孔子這麼教誨,傳到清朝康熙皇帝的時候,他也是能夠領受聖賢人的教誨,對人恭敬也是在保護自己的恭敬心。

  「誠與敬,千古相傳之學,不越乎此。」康熙皇帝就領會到,千古相傳的心法就是在這兩個字,那就是「誠」與「敬」,不會再超出這兩個字之外。

  程子曰:「敬勝百邪」。宋朝的大儒程子說道,恭敬勝過眾多的邪思邪念。這個「百」不是一個實數,是一個形容,就是眾多的意思。一個恭敬心就能夠震懾住所有的邪念。「說明修身進德」,就是說修養德行,以至於「利世濟民」、治國為政,然後教化百姓,「唯誠敬二字」,重點都在「誠敬」這兩個字上。有了這顆誠敬心,「方能圓成」,才能夠把學問和利世濟民的事業都做得圓滿。

  「若對古聖先王之教誨毫無誠敬,縱遍覽群籍,亦難獲實益。」這裡師父上人就講到,假如對古聖先王的這些教誨提不起誠敬之心,縱然遍覽所有的古籍,也很難獲得真實的利益。為什麼?因為古聖先賢的教誨,都是從他們的真心流露出來的。真心必須要有真心才能夠相應,如果自己的心不恭敬、不真誠,也很難體會到古聖先賢的存心,能夠契入他們的境界。所以傳統文化是心法,它不是知識的累積。它確實要開啟一個人的孝敬心、還有仁慈心,才能夠契入,才能夠領會。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孔老夫子這個求學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述而不作」就是對古聖先賢的教誨非常的尊崇,而不夾雜自己的意思在其中,這是不傲慢,這是學謙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我們現在人就缺少這種謙敬之心,做什麼都希望有發明創造,有創新點。實際上我們所說的創新,如果我們學古書懂歷史的話,就發現這些所謂的創新,在歷史上已經被人提到過了,而且甚至是已經被歷史驗證是錯誤的東西了,但是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習,還拿著它當真理來奉行。這個確實是非常遺憾的事。

  「信而好古」就是不懷疑聖賢人的教誨,為什麼不懷疑?前面我們講了,因為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也契入這個境界,開啟了自性的明德,我們定然能夠體會到和他同樣的境界。那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就像聖賢人站在二十層,我們站在兩層樓,我們就說,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境界,這個就會對古人產生懷疑甚至妄自批判。這樣做的結果,受害的不是古人,而是我們現代人。我們現在如果有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那就和誠敬心不相應,誠敬心就不見了。所以現在人求學為什麼困難?困難就是對古聖先賢、對自己的師長懷疑,這就很難受益。

  「過去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講演中」,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第四講中曾經說道:「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二百多年的事。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我們看到孫中山先生他很有先見之明,他也曾經留學歐洲,對中外的政治思想都有很深的了解,他的體悟很深刻,認為歐洲比中國先進的地方只有它的科技、它的機器。要說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向中國人來學習。「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但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你看,在一百多年之前,孫中山先生就已經有這樣的見地,就已經看到西方的這些思惟的偏頗,認為必須要靠中國的哲學和印度的佛理來調整它的偏失。

  「英人湯恩比博士更云」,湯恩比博士也說,「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湯恩比先生說得很肯定,唯有就是唯一能夠依靠,依靠什麼?依靠孔孟儒學與大乘佛法。而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都在中國,所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否弘揚關係到整個世界的和平、整個世界的未來。

  「靜觀今日世界亂象紛呈,欲救世界、救中國,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能辦到。」那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寫的這個序文,就能夠體會到師父的存心、師父的悲心。他的心念念都是蒼生,怎麼樣有利於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和我們自己就形成鮮明的對比。現在人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是能夠給我名還是能夠給我利。但是師父上人卻完全不同,每起心動念都是想到利益國家民族,拯濟蒼生。

  「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治國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成效,均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寶藏結晶。」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五千年的經驗,就像我們一個企業要去學企業管理,在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企業,還有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企業之間,請問我們應該選擇向誰去學管理呢?我們肯定是選擇去向一個五千年的老字號去學管理。在世界的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文明都衰亡了,唯有中華文明承傳至今,綿延了五千年而不衰,至今讓中華民族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所以我們這一代不能夠沒有責任心,不能夠讓這麼燦爛輝煌的文化在我們這一代斷掉。所以我們應該確實樹立起「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把古聖先賢的良好的治國理念、方法承傳下去。

  在世界上,能夠承傳五千年的老字號也只有中華民族了,別無分號。所以我們更應該把這樣好的智慧發揚光大,不能夠盲目地崇洋媚外,認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像我們現在學到企業管理,很多人都會到美國、日本去學管理,結果有一批企業家坐了飛機萬里迢迢地飛到了美國,要向通用公司學管理。結果美國通用公司的人很謙虛,他說:「我們這一套管理都是從日本豐田公司那裡學來的,你們不如直接到日本去學,學得更加徹底」。結果這群企業家就坐了飛機萬里迢迢又從美國飛到了日本。但是他們下了飛機,來到了豐田公司的大門口,還沒有入門,就看到在門口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他們還都認得,寫的是什麼?寫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寫的是孔老夫子的教誨。

  所以在日本戰後,凡是稍有成就的企業家,可以說無不是熟讀《論語》。譬如說被譽為日本近代經濟的最高指導者、日本的企業之父、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澀澤榮一,他就是一手執《論語》,一手執算盤,開創了日本儒家式的企業經營之風。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是把君仁臣忠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所以被譽為經營之神。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之所以在短短的七十多天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並且在一年之後就使日本航空公司成為所有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個,什麼原因?當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去採訪他的時候,他說:「我不過是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而已」。他說:「正是因為我小的時候讀了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的著作,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這些案例都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不必到別的國家去學習,最高明的管理在中國。西方人他們的管理方式,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我們設置了各種各樣的政令條款,用這個來引導人們,他觸犯了這個政令條款,就給他以刑罰的處罰,結果怎麼樣?結果人民因為懼怕處罰免於去做壞事,但是他沒有羞恥心,甚至他做了壞事之後想方設法地逃避懲罰,還以此沾沾自喜,認為這是自己聰明的結果。他達到的充其量是不敢欺、不能欺的境界。而中國古聖先賢禮法合治,他達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那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我們用道德來教育人們,用禮義來引導人們,人們有了羞恥心,從心底不願意去做壞事,而且還有人心的歸附,他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領導。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批評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他沒有深入了解傳統文化,都是從表面上進行批判。譬如很多人說中國人不講人權,確實,打開中國的歷史幾千年,我們很少看到人權的觀念。那為什麼中國人沒有提出人權的這個概念?是我們比西方人落後嗎?其實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有更先進的東西,已經把人民的權利充分地加以保證,讓人們根本就不需要提出人權這個概念,拿著人權來和領導者討價還價。那我們可以從松下幸之助的這個例子,感受一下古人是怎麼樣治國的,因為他學的是儒家式的管理,是君仁臣忠的管理。

  松下幸之助有一位廠長沒有來上班,結果恰恰在這個時候企業著火了,燒了大片的廠房,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這件事發生之後,一般人可能會火冒三丈,馬上就去追究責任,去想方設法地懲罰他。但是松下幸之助很冷靜,他馬上去調查原因,這個人為什麼沒來上班?結果他一調查才發現,這個廠長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住進了醫院,他是一個孝子,於是他就去照顧自己的母親,沒有來上班。誰知道恰恰不巧,在這個時候企業著火了,燒了大片的廠房。

  知道這個原因之後,松下幸之助是怎麼做的?他馬上就去買了禮物,然後親自帶著這個禮物來到了醫院,探望廠長的母親,並且安慰他說:「你的母親已經得了重病,而且都已經住進了醫院,但是這一件事我卻沒有關心到,那麼這件事我也有責任。你現在就全心全力的把你的母親照顧好,這件事你不必擔心,等你母親出院之後再說」。

  結果他的母親康復出院了,這個廠長又回到了企業,松下幸之助是怎麼處理的?他並沒有像我們現在一般所說的要依法懲辦、從嚴治企,他只是給他調離了一個工作,仍然是委以重任,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個廠長平時都是認真負責、竭忠盡智,這一次沒有來上班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是故意為之,還是因為對他恩德最重的母親得了重病,那他去探望母親、照顧母親是理所應當的事,所以怎麼樣?他給他調離了一個工作,但是仍然委以重任。

  諸位朋友,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假設我是這一位廠長,我們的領導者以這樣一個關愛的心、寬恕的心、信任的心來對待我們,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回饋領導的信任呢?我想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會竭盡全力地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讓領導放心,不要辜負了領導的信任,這就叫「君仁臣忠」。

  松下幸之助從哪裡學來的?顯然是從儒家學來的。《孟子》上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說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手足一樣加以關愛,那你就發現,被領導者會加倍地回饋,把領導者視為自己的心腹一樣更加關愛。相反,「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牛做馬的來使喚,就像現在很多老闆,認為我已經出錢僱用你來了,你給我出力就好了,把他當牛做馬的呼來喚去,結果怎麼樣?下了班之後,在超市裡遇見了員工,員工都是一低頭裝沒看見就過去了,沒有太多的親密,就像看到了一般的國人、一般的陌生人一樣。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個領導者把被領導者視為是泥土和小草那樣的低賤不值錢,甚至對他的生命都可以隨意的踐踏,那麼這個被領導者說起領導的時候都是這樣的,說我們那個領導者簡直就是個吸血鬼,甚至連吸血鬼都不如,說起來像仇敵一樣加以痛恨。

  所以你看,松下幸之助他學到了儒家管理的精髓,所以他能做到君仁臣忠。他對下屬仁慈關愛,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下屬回饋他也是竭忠盡智。所以我們從這裡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的治國理念,它確實是高出西方一籌。它不僅僅達到不敢欺、不能欺,它還要達到不忍欺。

  像孔老夫子弟子子賤去治理單父,過了一段時間,單父被治理得很好。他的同學巫馬期也是孔老夫子的另一個弟子,他就想知道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於是他就趁著夜色來到了單父。結果看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但奇怪的是,這個人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放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看了之後就走上前去問,他說:我看您捕魚,但是為什麼捕上了一些魚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他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殺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你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生態保護的觀念,那個魚沒有長到一定的尺寸都不允許捕,這是可持續發展。「而我剛才所捕到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了」。巫馬期一聽非常的感嘆,回來就向孔老夫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做到即使是沒有人監管,在夜色下捕魚,也像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樣達到這個效果的?」孔老夫子說:「子賤曾經說過,『一個人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至誠恭敬的心,這個影響自然就會波及到遠方』。我想他是把這種觀念運用到管理之中了。」

  所以子賤他達到了「不忍欺」的境界,因為他愛民如子、視民如傷,把仁愛忠恕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老百姓能感受到他的存心,他所發出的每一個政令,百姓都願意去配合。所以怎麼樣?所以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們的長官,這就是中國式的管理。所以中國人不講人權,不是說他沒有保護到人權,而是因為他沒有必要講人權,人權已經被保護得很好了。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把傳統的治國智慧運用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去,就會取得豐碩的結果,它的結果就是代代出聖賢,時時有盛世,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去應用了。

  我們今天要想讓世人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從自己做起。譬如說我們自己的家庭經營得很好、我們的企業經營得很好,最終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很好,那就會讓其他的國家都願意來學習和效仿。中國古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那樣的成就,像唐太宗治理的時候被稱為「天可汗」,萬國來朝。有的時候外國的使者想和唐太宗對上話,都要經過九重翻譯,就是說要經過九個人的翻譯,他才能夠和唐太宗對上話。這種盛世的局面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很好,人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所以才吸引外國人來學習、來效仿。

  後面講到,「《群書治要》至珍至貴!果能深解落實,天下太平,個人幸福,自然可得」。這裡邊師父講得很肯定。因為《群書治要》講的是道,既然是道,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而且中國幾千年來的很多朝代和家庭都已經驗證了,這些道理普遍適用,特別是《群書治要》傳到日本之後,還為日本的盛世做出了貢獻。

  「背道而行者,則不免自招災殃」。「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個天就是天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就造孽,那就很難不感召災禍來了。師父「深知今日《群書治要》之重現,實有其神聖使命」。這部寶典能夠重現世間也是祖宗的威德,當然我們後代子孫也要進一步地認真學習,然後能夠把社會帶上安定和諧的局面,帶動社會良好的風氣,才能夠讓人們對古聖先賢的教誨重新生起信心。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移風易俗必須通過教學。社會良好的風氣之所以能夠產生,最重要的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這個「教」是身教勝於言教。《說文解字》上解釋這個「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所以教首先是教自己,正己化人,上行而下效。所以我們自己要帶頭學習並且落實在家庭和團隊之中,用《群書治要》把自己的家庭和團隊都帶好。

  後邊寫到「歡喜委託世界書局重新影印出版一萬套,擬贈兩岸三地暨世界各國、各黨、各級領導共同學習,則和諧社會、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這一段就是師父上人希望各國、各黨、各級領導人共同學習《群書治要》,建立共識,這樣就可以達到和諧社會、大同之治的局面,所以師父也是盡己所能為國家民族、為世界來奉獻、來盡力。

  「欣見《群書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閻初仁者囑余為序,謹以此數語,表隨喜讚歎之意。」 這個是師長委託世界書局來影印出版《群書治要》,而看到世界書局的負責人閻初女士,非常認真地排版印刷這一套書,也是表示隨喜讚歎。這一篇序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從下一次課開始,我們正式進入經文的學習,我們開始學習《群書治要360》第一冊。我們今天的課就先講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