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講到: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假如我們能夠在家庭經營一個很好的談話風氣,那家庭氣氛就會很好。那我們假如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也要常常口吐蓮花,讓所有的同仁在談話當中,都可以如沐春風,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肯定。我們要帶動這樣的談話風氣。那假如是一個團體領導人,是一個政府領導人,他談話的時候都是對別人的漫罵,挖人家的隱私,都是這些攻訐的言詞,雖然逞了一時之快,那流弊、往後不好的影響確實很難估算。因為小孩子沒有好壞判斷能力,看到領導人都這麼說話,那我也應該可以。所以後面的後果就很難收拾。俗話說「公門好修行」,因為處在公門影響的面都很大,一言可以興邦,一言會喪邦。所以我們當領導者不得不在言語當中,要多加謹慎、多加考量。只要我們有這個態度,相信也可以在言語當中,帶動社會的良好風氣。

  『奸巧語』。這個「奸」是欺騙、是機巧。那為什麼要用奸跟巧?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言語過錯,自己沒有守信用的過失掩蓋起來。所以孩子他假如用奸巧語,他就有可能是在撒謊。能撒謊的孩子聰不聰明?不聰明還撒不出謊。有一個初中生,因為跟同學常常攀比,所以都喜歡買貴的東西,母親不讓他買。有一天說要配名牌眼鏡,他媽媽不肯,說:你本來就有一副了,還配?媽媽不給他配,他就自己去,去了一會兒回來了,配好了,然後跟他媽媽說:去付錢!聰不聰明?他可以不用帶一兵一卒,不用帶什麼錢,就可以講得讓對方相信他媽媽會來付錢。所以很多家長,小孩子反應很好,他都說:好聰明!我很怕聽到小孩子好聰明,小孩要的是樸實、是忠厚。現在的小孩聰明都用到哪?用到撒謊,用到達到他的目的。

  比方說,有個小女孩跟她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好幾家冰店。她走在第一家冰店就稍微腳步放緩,就跟她父親說:天氣怎麼這麼熱。她父親還沒反應過來,走到第二家,小女孩說:這個時候有一支冰吃多好!走到最後一家,小女孩就說:這是最後一家。聰明都用到哪去?都沒用到聖賢教誨上去,都用到達到她的目的。所以重利輕義,當孩子的思惟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成長過程一點一滴道義都會慢慢消退掉。所以孩子的聰明是用在當孝子,當好學生,當好公民,那才是用對了地方。很多小孩在耍小聰明,大人還笑呵呵。這樣對不對?不對。

  所以孩子撒謊有幾種可能我們要擅於觀察。當孩子初犯,我們要慎於開始,要很謹慎。所以孩子很可能因為要貪圖利益,撒謊,貪圖利益。有一個孩子回來跟他爸爸要兩塊人民幣,結果他父親順手拿了一張兩塊錢的錢幣給他。他說:爸爸,我不要一張,我要兩張一塊的。他爸爸很納悶,就是兩塊錢,怎麼還要分成這樣?他就跟爸爸說:爸爸,我只要拿一次錢去訓導處就可以得十分,所以你給我一張兩塊的,我只能得十分;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拿去說我撿到的,我可以得二十分。他爸爸聽了怎麼樣?我兒子怎麼這麼聰明。結果又去講給一個教育官員聽,這教育官員全身起雞皮疙瘩。這個父親也夠沒有教育敏感度,還覺得他很聰明。孩子已經公然撒謊。所以現在家長還覺得會撒謊是本事,那可就麻煩。所以這是一種情況。

  現在學校比方說有募捐的活動,我們也要適時引導小孩正確的觀念。有一次學校推出這種貧困救助,有一個孩子要捐款。他媽媽就問他要捐多少,孩子想一想七塊兩毛錢。多不多?不多。但是那是他全部的積蓄他把它捐出來,自己捐。結果其他的同學都是爸爸媽媽捐,都是三百,都是五百。結果這個孩子的心怎麼樣?我才捐七塊二,都沒有人看到他的真心。結果這個捐五百、捐一千的,五百可以帶一朵小紅花,一千塊可以點一支蠟燭。所以很有可能我們本來是要辦善事,在這個辦的過程當中,讓孩子學到什麼?可能虛榮心都加進去了,而且又不是拿自己的錢,是拿家長的錢來顧什麼?不只是小孩要面子,很有可能誰也要?父母。

  其中有一個家長,她馬上就捐了幾千塊,結果學校發個小紅花給她戴,她沒戴。她說善心都是自己願意做的,又不是要出去炫耀表揚,還頒獎狀。所以這一位母親也很有敏感度。假如她就這樣大搖大擺戴著那一朵大紅花去,那她又怎麼樣教育她的孩子行善不欲人知,行善是我們每個人的本分。所以教育所產生的效果,為人父母者,為人老師者,要細細去推敲才行,不然會染上這種虛名,就不好。

  孩子撒謊很有可能覺得好玩,一開始給你騙一下,你也笑一笑,他也笑一笑。那他就覺得怎麼樣?很有意思。你看很多綜藝節目在玩弄別人,大家哈哈大笑,所以孩子覺得欺騙別人很好玩,這都是誤導。所以我們也非常熟悉一個故事,叫狼來了。這個故事你講給幼兒園孩子聽就很有效果。你就告訴他,這個孩子他守著一群小羊,結果他自己覺得很無聊,就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所有的村民都非常樸實,也很願意幫助別人,統統都來要幫他把狼趕走。結果一看一隻狼也沒有。他看別人忙成這樣,自己還在那裡哈哈大笑。結果後來村民都回去了。第二次他又開玩笑,又欺騙別人,第二次沒來那麼多人,不過也來了不少。又看又是他開人家的玩笑,所以村民又回去。第三次狼真的怎麼樣?來了。那時候他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有沒有人來?沒人來。小朋友,沒人來以後會怎麼樣?羊會怎麼樣?他會怎麼樣?吃了不要講,讓小孩自己去想,好恐怖,記憶深刻。所以小孩假如因為好玩撒謊,一定要適時的制止,不能再犯。

  第三個小孩有可能因為逞能而說謊,還有掩過飾非、父母影響,我們要適時去觀察。逞能,因為他要炫耀,所以就把話講得很誇張。你注意去聽看看,有些八、九歲,十歲的孩子會攀比,我們家有什麼?有電腦,有數位數碼相機。這就愈說愈誇張,我們當老師的要謹慎,適時去制止。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名臣叫司馬光。有一次,他跟他姐姐在比剝核桃,結果都剝得很慢。他們家的僕人就跟他說,你用熱水燙一燙就很好剝。司馬光去拿熱水來燙,剛好他的姐姐離開一段時間又回來,看他剝得好順,就說:弟弟,你怎麼這麼厲害,誰教你的?司馬光說,我自己學會的。結果剛好他父親走過去,假如你是父親你會怎麼做?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經意就把這個忘記了。那可能一開始撒謊,往後就怎麼樣?有一就有二。因為他逞能沒被發現,他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麻煩。所以他父親當場就跟他說:有多少本事就說多少話,不是自己剝的絕對不能誇大。所以由於父親在他第一次犯錯就給予嚴厲的指責,這是正確的教誨。後來司馬光一生非常坦坦蕩蕩,所以他也曾經講過「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這是結果,我們也要看到原因,是因為什麼?父母正確、適時的指導,絕非偶然。這是逞能的情況。

  下一個掩過飾非。很多孩子一犯錯,他會有一點緊張,一緊張,可能就怕被大人發現。所以有一次有一個孩子把衣架子弄壞了,其實衣架子弄壞好不好修?一弄就回來了。但是他們不懂,就很緊張,怕被處罰。所以就跟旁邊的同學說,不要告訴老師,結果剛好老師就在旁邊,馬上就過來,他嚇一跳。孩子都還小,只要你適時的教導他,他馬上觀念就轉過來。後來老師馬上跟他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所以弄壞衣架不嚴重,不告訴老師才嚴重,你以後就贏不了老師對你的信任。所以錯了就要承認,「過能改,歸於無」。然後就接著跟他說,你犯的錯改過來,而且又能學到如何把一個東西再把它修好。這老師也很有耐性,陪他一起把它弄好。所以這個機會點我們掌握好,孩子可能就此能建立正確的態度。所以當孩子在掩過飾非,我們也要仔細去觀察,不能讓他養成習慣就麻煩。

  最後,父母的影響。有一片電影叫手機,手機裡面有統計一個數字,說一個成人一天講的謊話有多少?有二十五次,二十五次謊。所以大人在一天當中講這麼多次謊,那小孩潛移默化。比方說,這個媽媽在接電話,兒子也在,爸爸也在。電話接起來:我先生不在。那小孩說:爸爸在,怎麼會不在?小孩都聽矇了。所以小孩在的地方絕對不可以撒謊,小孩不在的地方也不能撒謊。所以我們之前也有提到一個觀察,要學會拒絕。你不學會拒絕,人家就不知道你為人的分寸,你生活的原則。只要你該拒絕的拒絕,你的朋友就會順著你的原則跟你交往,何必在那裡遮遮掩掩?累死自己,後來還被人誤會,說你怎麼可以不守信?或者怎麼可以躲我?那就把本來很單純的事情搞得怎麼樣?挺複雜的。這是「奸巧語」,我們要注意孩子撒謊的情況。『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言語行為當中能守信,這已經奠定孩子往後在社會會有很好的發展。我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看到別人在吃冰棒,忍不住那個誘惑就去偷了爸爸一點點錢,跑去買雪糕吃。他爸爸眼睛也很厲害,看到了,馬上跟著他後面一瞧究竟。結果他買好,正準備大快朵頤,抬起頭來看到誰?看到他爸爸,直發抖。他爸爸話也沒說,把他帶到家裡,吊起來,狠狠的修理一頓。注意聽「一頓」,以後還有沒有?沒有。第一次讓他記住了,終身不忘。打到他經過那個放錢的地方都會發抖,不敢再輕舉妄動。

  後來他長大,到其他的地區去工作,也離家裡有一段距離,都是住在老闆家裡的宿舍。所以那時候他住在宿舍裡,早上起來也會幫忙打掃,在這個打掃的過程,突然發現地上有一百塊、兩百塊,他就把它撿起來,就拿給老闆娘。過一陣子,奇怪怎麼變三百塊、五百塊?他又把它撿起來拿給老闆娘。他說曾經最高還有超過上千塊。後來他在這一家公司工作,他的學歷不高,但是老闆都把很好的機會,進修的管道,都讓他破例參加。很多都是大學生才可以去,但是老闆都讓他去。在這個公司服務了很多年,也表現很好。後來自己要出去開店,也跟他老闆辭行。老闆就請他吃飯,給他餞行。後來吃完了,他就跟老闆說:我有一件事想要請教一下。他說:你們家為什麼常常可以撿到錢?老闆就笑了。他說:你一個外人住到我們家來,我怎麼知道你的品行如何?所以那些錢是故意放的。所以一個人的德行假如不好,很有可能在某一個點上就把一個好的機會斷送掉了。所以信用跟一個人的生命同等重要。所以「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我們一起把它念一遍: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第一句『見未真,勿輕言』。當我們還沒有看到事實真相,只是聽別人片面之詞,絕對不可以把這個話再傳出去。這是一個很重要謹慎的態度。假如你沒有確定,它可能是謠言,那你這麼又一傳出去,自己就變成幫凶。所以團體要以和為貴,絕對不可再惹是非,這個共識很重要。所以團體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攻訐,而不是漫罵。所以古代對於言語很謹慎,因為往往亂之所生,言語就好像那個階梯一樣,一句一句讒言慢慢就製造了動亂。

  所以「君聽臣當誅」,當國君的假如聽了讒言,臣子就要遭殃了。「父聽子當決」,父親假如聽了後母的讒言,聽了別人的讒言,可能他的孩子都遭殃,骨肉之情都有可能會決裂。夫妻聽讒言,「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疏」。朋友假如聽進讒言,慢慢就會疏離,夫妻可能就會分離。所以我們對讒言要很謹慎,要注意。來說是非者。一個有修養的人,會不會說長道短?他希望的就是人與人和睦相處。很可能你跟某一個人有一些不愉快,他可能會過來告訴你,其實對方上一次也滿稱讚你的。讓你的氣消退一點,退一步就怎麼樣?海闊天空,其實忍耐一些氣,那一些脾氣,那都是空的。只要調節調節互相讓一下、互相體諒一下,就沒事。最怕的就是加油再添醋就麻煩。

  所以古代就有提到對於讒言要謹慎的一段詩。說到「堂堂七尺軀」,一個人堂堂七尺的身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所以一個家、一個團體,甚至一個國要能相處得好,我們其中的分子對於讒言一定要懂得辨別。所以「見未真」,假如他在說某一個人的是非,你跟這個人也頗有交情,這個時候當然你不能把這一段話傳出去。那我們應該怎麼做?畢竟你也聽到了,總不能視而不見。所以可以去跟這一位朋友說,現在外面是這樣傳言,我們用一個真誠心去跟他講。講了以後,假如沒有這回事,那我們就安慰安慰他。所以只要你沒有做,遲早日久見人心。那假如這個傳言確實還有幾分真實,那我們也要適當趕快要規勸他:人的名譽在團體當中特別重要,我們應該趕快收斂一點。

  所以不管是讒言,還是說人家的壞話,都到我們這裡適可而止。所以讀書明理的人,縱使聽到的是事實,而這個事實攸關團體的和諧,攸關一個人的名節,他也會避口不談,所謂隱惡揚善。當你是隱惡揚善,對方有一點好你就讚歎他,對方一些不好的你不說,但是從你的威儀當中,他也知道你知道。所以在這個當下他會感受到,我做一點好,人家就稱讚我;我做不好,人家也沒指責我,慢慢的他就會往做好的這個方向去前進。所以這都是人情當中的一個分寸。

  那「見未真,勿輕言」,我們也要常常提升我們對於事理的判斷能力。因為假如你判斷不對,有可能你會好心行了壞事。因為現在很多團體打著善良、打著公益的名號在幹什麼?在騙錢。假如你都不了解這個團體好不好,你見未真,馬上又帶一大堆人來幫忙、來捐錢,到最後是騙人的,那我們就很難跟這些朋友交代。所以還是要謹慎,先觀察清楚。像我們是在推展中國文化,很多人也會說我在推展中國文化,掛羊頭可能賣狗肉,是為了賺他的錢。所以可能一、二個小時談話下來,其中會提到中國文化很好,接著就講他的話。那我們在底下的人聽完會覺得講得真好,就會怎麼樣?開始傳,因為群眾的情緒很容易帶動起來。那你這麼樣稱讚說那個講得很好,可能所有的人還誤以為他真的講很好,可能都去跟他買很多東西,就達到他的目的。

  其實我們要判斷,他假如是真正在弘揚中國文化,他一定會抓到中國文化教誨的核心。在哪裡?從哪裡落實?從入則孝,「夫孝德之本也」,假如講了兩個小時連一個「孝」字都沒有提,連一個「德行」都沒有提。你還在那邊:講得真好。這樣一傳出去就可能誤導其他的人。所以我們要用理智去判斷,這樣才不會以善心行了惡事,也才不會讓一些有心人有機可乘。所以現在我們也要考慮到,先把一個團體判斷清楚,再與人談論,這樣才是比較不會有不好的情況發生,這是「見未真,勿輕言」。

  「知未的」,這個「見未真,勿輕言」,我還剛好有一位朋友,他也是聽別人談了很多他一個朋友的情況。都是講他朋友不好的,但是他當然沒有傳出去,他是當面去問這個朋友。就把外面的傳言有哪些情況都告訴他,然後問他這是真的嗎?直接讓當事人來解釋一下當時候的情境究竟如何?所以這一位朋友這麼做是很有理智的,不會人云亦云。所以當人用這一分理智去應對,就讓這些謠言沒有機會可以來散播。

  「知未的,勿輕傳」,我們對於很多的道理還沒有了解透徹,對於一些事實還沒有清楚,不可以輕易去講給別人聽。怕的他先入為主,我們又講錯了,就把人家誤導到不對的路上去,這樣就很不好。比方說,我們現在有讀經典,這個時候人家問你,讀經要從哪一本開始讀?你說《弟子規》,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十個人有十個看法。所以我們如何確定我們的看法是對的?可以從經典找答案。為什麼叫經?我們看地球有經線、有緯線。所以經緯的重點就在可以當作標準,不會改變。所以經典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你只要從經典上找,你就有信心,確實如此。所以一個人跟你說德行的根本在哪?他假如跟「孝」的答案不一樣,你就可以判斷他講的怎麼樣?錯。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要守住「依法不依人」,不然你會聽得亂七八糟。依法不依人!所以當我們,比方說依照《三字經》的教誨,很多那種似是而非的觀念你馬上就剔除掉。比方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那把答案講出來人性是本善,但是不受到好的教育就容易長養習性,就不會去那邊哲學在那裡辯論性善性惡,辯半天,這一個標準就出來了。「教之道,貴以專」,你看現在一學四樣、五樣,學得好嗎?現在人就是不聽經典、不聽聖賢,都聽誰?所以現在這個時代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真的,我頗有所感。

  比方說,現在一個家長來跟我們討論如何把他的孩子教好。當他把情況講完,我一定會告訴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的孩子必須要你用耐心、用愛心跟老師一起合作,要差不多半年至一年就慢慢可以循規蹈矩。家長往往聽到半年、一年,眉頭都怎麼樣?這麼久!要走的時候說:蔡老師,謝謝你,有機會再來跟你請教。走了以後,從此就怎麼樣?沒再回來。很有可能報紙上登「三天課程」,都滿貴的,「保證讓你教出一個天才」。他馬上跑去報名參加,趨之若鶩。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到,真正把真理告訴他,他信不信?不信。現在的人急功好利,都很想要趕快就把他一步登天,剛好與學問背道而馳,欲速則不達。所以要會判斷才行。

  所以《三字經》講「為學者,必有初」,開始先讀什麼?「小學終,至四書」,所以你可以拍拍胸脯,從哪一本讀?《小學》,現在最精闢的小學就是《弟子規》,依據《小學》的綱領編出來的,那你就也不會擔心自己講錯話。所以《小學》讀完,讀《孝經》,讀四書。而且當孩子已經把《弟子規》扎根下去,他再念《孝經》,念四書,味道一不一樣?不一樣。當你讀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孩子讀到「孝悌也者」,那個「孝」字跟「悌」字就不是一個字,是什麼?他會舉手,老師,這個孝是不是就是指「入則孝」?他的孝不是空的。他的孝是跟生活結合,他知道學問一定要解行相應,一定要力行加學文。這個態度一正確,方向就不偏頗。所以「見未真,勿輕言」,而我們要見地正確,必然要從經典去了解,要從聖賢人的教誨去堆積我們的判斷力。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事非宜,勿輕諾」,那現在輕諾的現象多不多?所以喜時,一個人很高興的時候,不可以隨便就答應要給人家什麼東西,很有可能到時候沒做到就失信於人。所以大人很常犯的就是一高興,孩子馬上察言觀色跟你要東西。你馬上說:好!好!到時候就後悔。你看我們大人在哪個時候特別容易答應小孩?考試考得好。這個答案很好,很真實。當考試考得好的時候都可以要東西。所以孩子讀書的目的在哪?這無形當中,當我們在承諾孩子給他東西,已經在長養他的虛榮心,已經在讓他的讀書目的偏頗。

  所以現在小學考試考得好,可以怎麼樣?可以吃雪糕。上了初中考得好,可以怎麼樣?買腳踏車。上了高中考得好,可以怎麼樣?可以談判,還可以挑,你是要MP3,還是要什麼?他所有的動力都在這些東西上。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的父母被孩子趕出家去,因為他覺得他想要的東西你都應該滿足他。所以當這個要東西的風氣形成,孩子的欲望就一天一天在增長。欲是深淵,孩子從小欲望就打開,回不回得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孩子要東西要習慣了,當有一天你不給他,他會怎麼樣?我們也聽到很多孩子初中就動手打媽媽,不給錢就打。到那時候為人父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這個輕諾當中就是太溺愛。

  有一個刑事案件,是一個年輕人小時候父親常給他很多錢,所以他花錢花習慣。後來年輕一個月都要花幾萬塊,一、二萬人民幣,花得很兇。他父親有一天受不了,他說:不給你錢了。還把他安排去當兵,當了兩年。兩年回來,習慣有沒有改?很難,確實那種愛慕虛榮、奢侈的習慣一染成,他只要進入那種情境,他就忍不住要打腫臉充胖子。所以後來當完兵也沒有什麼改變,依然如故。他父親跟他劃清界限:我不再拿錢給你。結果這個孩子雇了殺手殺他父母。在他們家門口對那個雇來的殺手說,等一下有哪一個人長多高走出來,反正就把那個路線講得一清二楚。這個殺手就問他那個人是誰?他說是我爸爸。就這樣殺了他父親。然後因為錢的鑰匙在他母親手上,也把他母親殺了。所以殺父殺母現在已經不希奇了,原因在哪?重利輕義。這個「利」不斷提升就變成欲望,就變成主宰他行為的一個魔手,讓他想要跳出來都很困難。所以我們要謹慎,「事非宜,勿輕諾」,不能一直長養孩子的奢華。

  有一個小孩他看這些飯菜他就不高興,發脾氣不吃。那一般的母親會怎麼樣?過來三勸四勸,還有可能說,你把它吃了,禮拜六我帶你去吃麥當勞。這麼一講,孩子本來一口都不吃,馬上把它吞下去。因為當我們沒有原則,孩子對我們的底細就很清楚。他就知道他只要用什麼情緒,大人就會就範、就會答應他。這種情況就麻煩。所以當這個小孩不吃飯,他父親也不出聲,繼續吃,太太就要過來勸兒子,先生很有教育敏感度,馬上用眼睛對他太太說:你退下,讓我來。當然沒有說話,所以夫妻有默契。

  教育孩子的原則一定要怎麼樣?要一致。不然孩子一定躲到那個沒有原則的父親或母親的背後。所以等飯都吃完,他不肯吃,父親就說:來,把它收掉,統統收掉。兒子可能還在那裡摀著嘴生氣,反正讓他自己去生氣。結果當天晚上因為沒吃晚餐,所以半夜餓到睡不著覺,起來幹什麼?翻冰箱吃東西,吃冷的都有。下次還敢不敢威脅?敢不敢要求?不敢。所以我們從之前幾天課程,有沒有深刻體會到教育慎於始,特別重要。不只小孩重要,所有大人的相處,你也是要讓他第一次就了解到公私的原則是什麼?所以「教婦初來,教兒嬰孩」,是同樣的道理。媳婦剛來的時候,總不能到處撒野,也要了解到家裡的整個情況,大家才會做好配合。

  「勿輕諾」一來是因為溺愛,二來是沒有原則。父母給予的承諾都憑著好惡,想給就給。可能答應了以後,情緒又變了,又不給他。小孩對你就沒有信任,比方說,你在那裡打麻將,然後就跟孩子說:好,你不吵,給你買什麼。所以以後他要東西都在什麼時候?在打麻將的時候,或者你在忙的時候,他都知道這個時候要東西鐵定要得到,那就很麻煩。所以父母也要勿輕諾。父母要勿輕諾,進一步也要教導孩子勿輕諾。

  有一個小朋友,他剛好送同學一枝鉛筆,那同學很高興,拿了以後就把它削一削,就開始寫。隔天,他來的時候,就問他送給他筆的小朋友說:你今天跟不跟我玩?那小朋友也很單純:我今天不跟你玩。那你把那個筆還給我。小孩子都很單純,他就把那枝筆還給他。他說:我要那枝沒削過的,那小朋友又拿一枝沒削過的。他說:不是這一枝,就要我本來給你的那一枝。老師看到了就趕快過來機會教育。就告訴他「凡出言,信為先」,你已經給別人了,那個東西就已經不是你的,你沒有資格再給人家拿回來。假如你要在送他以前,你就要衡量,你送出去你願不願意?或者你今天要給人家東西,要答應別人的時候,要先衡量到你的能力能不能做得到?假如你能力不夠又答應別人,到時候一定會失信。而且在答應別人的時候,除了衡量能力,還要再考量到你答應同學有沒有符合校規?可能學校規定不能這麼做,你還答應同學,這樣是不對的。所以要符合校規,符合國家的法律,要從這些去思考。都是正確的行為了,那我們又有能力做到,才可以答應同學。所以「勿輕諾」的態度也是要指導學生。好!我們這節課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