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講第四十一品經文。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請看下面經文: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這一品是惑盡見佛。疑惑盡了,就見佛了。

  佛又告訴彌勒: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

  七寶做成的監獄。

  〖王子得罪〗

  轉輪聖王的兒子得了罪。

  〖禁閉其中〗

  關在這個七寶牢獄裡。

  〖寶帳金床〗

  七寶做的帳,金子做的床。

  〖欄窗榻座〗

  格子的窗,舒適的小座。

  〖妙飾奇珍〗

  奇妙的珍寶之物。

  〖飲食衣服。如轉輪王〗

  吃的東西,穿的物品,如轉輪聖王一樣。

  〖而以金鏁。繫其兩足〗

  然而兩腳卻被金鎖繫住。

  〖諸小王子。寧樂此不〗

  佛問彌勒,王子對這些高興嗎?

  〖慈氏白言〗

  彌勒說。

  〖不也。世尊〗

  當然不高興。

  〖彼幽縶時〗

  他在被禁閉的時候。

  〖心不自在〗

  心情不自在。

  〖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

  他以種種的方法想出去。

  〖求諸近臣。終不從心〗

  拜託他身邊的人,但總達不到目的。

  〖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等他父親輪王自己歡喜了,才能得到解脫。

  請看下面經文: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下面解釋一下這段經文: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

  這些在邊地疑城的眾生,也跟王子一樣。

  〖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

  要是在疑悔之中,希求佛智。但他對於佛的廣大智慧不能信得及。

  〖由聞佛名。起信心故〗

  由於聞到阿彌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念佛往生。

  〖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

  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想像的花蕾裡,而是在很大的園苑宮殿裡。

  〖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

  這就是苦啊,生不起歡樂。

  〖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

  自己懺悔知道自己的罪本是疑惑,要求離開疑城,等到過去世中,生極樂之前的過失都盡了,就出來了。

  最後幾句:〖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這些往生到邊地疑城的人很悔責,要離開邊地。出了邊地,跟三輩往生的人一樣。這個事情在五百年之末,他知道罪本,懺悔了,就出來了。這是曇鸞大師的說法,他是淨土宗的祖師。

  另一種解釋是嘉祥大師的說法,他是唐朝三論宗祖師。他說是「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真正悔改了,把過失悔掉,就出來了。年歲是活的,沒有固定就是五百歲。

  這兩種說法可以並存。五百歲方識罪懺悔,這是邊地中多數的情況。不到五百歲,在其間懺悔出去的,這是在邊地上的上根。所以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請看下面經文: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這一段經文是說,罪本消除,那麼就〖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

  這樣才能從邊地疑城出來,到海會之中,無量壽佛面前,聽聞經法。聽,淺一些;聞,深一些。往往大家對「聞」字體會得不夠,認為就是聽。「一經於耳」,是在聽與聞之前,一經過耳朵,不管你懂不懂,只要聽到都算。聞就很深了,信受奉行才叫聞。經上常說聞的功德如何如何大,不是聽到這句話就如何,是要深信、接受、執行。聞的含義很多,聞菩提,一聽就可以成佛。聞,不是一經於耳,聽到經法。聽,是聽見了;聞,是水平提高了,能理解了。你看,是久久,而不是當時。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佛聞法之後,用久久兩個字,久久也會歡喜開解。我們現在有些人比較急躁。為什麼我不懂,為什麼不能怎麼樣怎麼樣……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須要有個過程。

  「當信佛經語深」。哪裡是三言兩語、用幾天功夫就能理解的。佛所說的是佛的知見,眾生心中是眾生知見,這兩個是水火。心中是眾生知見,怎麼能接受佛的知見。所以要先消除眾生知見。這要有一個過程,不然,你自以為懂了,這就更危險了。你不知道你懂的到底是什麼樣子,你一懂就錯了。尤其是禪宗,你一懂就沒法子開悟。不懂還有法子開悟,不懂還近一點,懂了就更遠了。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開解」,心得開解,不是開悟,是解真實義。不是提出什麼問題我會答,答的很正確,那是學生考試,那個容易,開解不同,開解就是歡喜、踴躍。

  〖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

  在佛的威力加持下,出現了神通,無數無量的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養、聽法、承侍。

  〖修諸功德〗

  種種的功德、種種的妙法都在修。

  這些人久久不能達到這一點,因他們生到極樂世界之前是「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有疑惑、沒有開智慧,所以墮在疑城中。現在雖然親自見到彌陀,親自聽到了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污垢還沒有除,情見還存在。眾生的知見都是情見,我們要超情離見。

  離見目前還達不到,超情確實非常重要。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悟道。要多聞,多薰習,多思惟。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是智慧增上,才能真正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因此是「久久」,而不是一剎那。「此諸眾生」根器就是如此。上根還沒有往生就已經是菩薩了,早就超過了這些境界。我們現在要好好修持,就是為了自己有個好的根器。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佛又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說,疑惑對於一切菩薩是個大損害,失掉最大的利益。

  望西師在《無量壽經鈔》中設了一問:為什麼菩薩還有疑惑呢?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菩薩,或者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也失大利呢?他沒做肯定。其實他這個問號是一種謙虛,實際是肯定的。按別教的說法,信位的菩薩如空中之絮,春天的柳絮,在空中飄浮升沉,變化萬端。這是信位菩薩的情況。我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就稱為初發心菩薩。

  菩提心按《論註》的解釋: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度眾生的具體做法,就是要把眾生攝受到有佛的國土,不是一個空願。淨業行人發「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的心,這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就可以達到信位的菩薩。信位的菩薩明白了根本智,對差別智還有疑惑,所以信位菩薩和初發心菩薩有疑這就很自然了。

  「大利」就是經中所說的真實之利、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住真實慧,這三個真實。真實之利是難值難見的,「如優曇花,希有出現」。現在,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聞了,可是因為有疑惑還沒信受,這就失掉了大利。何況淨土法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有無量的功德,只要信願持名就可以逕登三不退位,是真實之利中最真實的,大利之中最大的。對於這個不信就是大損害,失掉了大利。

  《十往生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是歡喜信受這個經。「勸導眾生」,拿這個經,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都可以往生。「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如果有這樣的人真實發心,我從現在起常派二十五位菩薩護持這個人,不讓他生病,也沒有煩惱。「今日」,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人和非人都不能搗亂他,行住坐臥之中,不論白天或者黑夜,常得安穩,這樣就好用功修行了。這就表明信所得的利益。

  相反的情況經中也說了,「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閻浮提指地球。看到有讀這個經的人,或者是生氣發怒,或者心中誹謗,這些情形往往是由於門戶之見。有了門戶之見,對異己就很厭煩,就鬥爭堅固。我們周圍常常就有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對受持《十往生經》的人是同樣的態度,他就誹謗了正法,所得的果報就是諸惡重病、身體殘缺、瞎子、聾子、啞巴、水腫、鬼來纏身、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死了以後墮入地獄。

  這裡黃念老舉的是《十往生經》的例子,我們舉一反三,例子太多了。《無量壽經》會集本的遭遇,就是突出的例證之一。那些二十多年以批評、批判、謾罵、誹謗《無量壽經》會集本和講經法師為業、為樂的人,他們的果報是什麼?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為什麼謗法的罪這麼大?因為眾生這麼苦,唯一能讓他們出離的就是佛法,唯一能讓眾生得救的就是佛法。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護持自己的修持,一方面要下定決心不可以謗法。一問三不知都不要緊,言論要十分小心,不要隨便作結論,隨便表態,隨便批評。墮於謗法之罪,在「八萬劫中,受大苦惱」。

  謗法之罪勝過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所以為什麼要放焰口?就是請鬼吃飯。他們很苦,得不到食物。謗法的人,百千萬世之中,不要說吃東西,連水食的名都聽不到。過了很久才出來,又變成豬馬牛羊被人宰殺,受極大苦。等這種業報完了,變成下賤的人,也是「百千萬世不得自在」,聽不到三寶的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這兩句話要特別注意,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輕易說,為什麼要慎重,就是因為這兩句話,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不要給他說。

  黃念老提醒大家,法不能隨便說,都要看機緣、看對方。為什麼?因為無智無信的人聽,他懷疑,他不信,他會謗法造罪業。為什麼密壇不讓人進?都是同一個道理,並沒有什麼可以保密的,都是為了對方的利益。

  黃念老有一個修密的法本,他是不讓別人看的。如果別人偷看了,別人有罪;如果主人收藏不好,不負責任,主人同樣有罪。所以我們看到疑和信,雖然只是當人的一念,可是善惡禍福就有天淵之別。

  「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應當明白的信,而不是迷信。明信是最好了,做不到就應當仰信,通過仰信達到明信。不能隨便評論,以為就是這樣,不要輕易認為我現在理解的就對了。你要是把它釘住以後,再接受新東西,它就成了障礙。要永無休止地發展。怎麼能釘得住呢?好比上梯子上到這一層,就把腳捆在梯子上面,不再向上爬了。但是人都喜歡捆在梯子上。要放棄以前的東西再前進,不可以停留。

  請看下面經文: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這段經文是彌勒問佛,佛回答彌勒所問。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

  彌勒問佛: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一類眾生,他也修善,但是他不求生。

  〖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佛告訴彌勒:這一類眾生智慧很小很淺,他認為西方世界不如天界快樂,就不求生了。

  〖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彌勒回答:這些眾生是虛妄的分別,是錯誤的分別。「虛」是不實,「妄」是錯的。不求生佛剎,怎麼可能脫離輪迴,這是未來佛的話。

  還有的人這樣想:我現在修不成,將來龍華三會的時候親近彌勒菩薩。你見到彌勒菩薩,他還是這句話:「不求佛剎。何免輪迴。」你縱然修唯識觀,也要求生淨土;若不求生淨土,「何免輪迴」。眾生想要不受有,在禪宗要都破了才行。有一個禪宗祖師做了三次國王就失去了神通,所以入胎很可怕。彌勒這兩句話是指兩種人:

  一種人他認為天界快樂,特別是有男女的欲樂可以留戀;但是福報盡了,還是要墮落。

  另一種人是指各宗各派的修行人,很多都以為求生淨土是著相。參禪的人就說:「佛有什麼相可見,有什麼可來可去的,所以臨終見到了佛,你們也不要跟他走!」實際上禪宗講的都是法身境界,我們這裡臨終見佛,佛來接引,生的是凡聖同居土,這是凡夫境界,你當然要跟佛走了。

  淨土宗有個四料簡: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一定生了,但是都在自己心之內,你往哪裡去?

  「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去是一定要去,去了之後證無生,你生什麼?

  四料簡說的是不同的境界。那些以為求生淨土是著相的人,把

  請看下面經文: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這段經文佛為我們說了四種人的情況: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

  佛說這些人雖然種了很多善根,但是他不能離相,著相布施修福。比如有人在寺院裡做了很大的功德,是一個大施主,他就端著一個大施主的架子,這就是著相布施;還有些居士只跟某一個法師有情感,只供養這個法師,這都是著相。在禪定中著相,是一定會著魔的。這裡指出了著相和離相的差別和利害關係,告訴我們要離相求往生,不是著相能往生的,離相才能真正得解脫。這是第一種人。

  〖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

  求人天福報,雖然布施行善做種種功德,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報。受報的時候種種受用都豐足,但是他不能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牢獄。死了之後,家親眷屬給做種種功德超度。

  可是〖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對著相修福的人用「邪見業王」,這四個字分量很重,我們要接受佛的批評。為什麼要著相,是因為「邪見」這個罪業之王不肯離開你。生前是著相修福,死了之後雖然做法會進行超薦,兒女都給你誦經修福,但是邪見業王還是不能離開你,因此,你常處在輪迴之中,沒有辦法出離,別人也救不出來。這是第二種人。

  〖汝見愚痴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還有一些糊塗人不種善根,只是以世間的智慧來驕慢自大,能誇誇其談、能寫文章的世智聰辯,不能使他對佛法產生正信,反而增加他的邪心,如何能夠出離生死苦海。現在這樣的人很多,他看到佛經和他理解的不一樣,就反對,就說是假的。他不知道世智聰辯是八難之一,就和瘋子、瞎子一樣,是同等的困難。這是第三種人。是佛批評最嚴重的一種人。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再有一些眾生雖然種了一些善根,作了很大的福田,這裡講的大福田就是指念佛號。可是取相分別,情念執著很深很重。有了這種情況,求出輪迴還是得不到。這個道理很清楚地表現在本經之中。三輩往生都是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兩個條件,只念佛不行,不能片面。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的心。「情執深重」就是愚痴,怎麼會有大智。「取相分別」就是有取有捨,有的是我要的,有的是我不要的;有的是我喜歡的,有的是我不喜歡的,這就不能興起無緣大悲。無分別普遍的心不能生起,也就不能興起同體大悲。大悲大智都沒有,怎麼談得上發菩提心呢?就是念佛也不能往生三輩之中,最多最多達到邊地。這是第四種人。

  蕅益大師說,念佛如果沒有信願,縱然念到如銅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所以,我們首先要念佛,不念不行。然後逐步提高自己的信願。有了決定的信願,念一句也能往生。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著相修福,其福有盡。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蕅益大師在《金剛經破空論》中,對這一段的解釋說:「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密而不取相。」用無所住的法來住在般若之中,不是有所住而住於般若,猶如猛虎一樣在那兒修六波羅蜜,而沒有一切相可取。這才是《金剛經》的宗旨。這一段話很深很深。有些人就說淨土是「有」,《金剛經》是「空」。他們對《金剛經》的認識就是「無為」「不動」「空」等等,都跑到空那一邊去了,他不知道是「熾然」哪!這樣修行六波羅蜜,他們所謂的「空」,蕅益大師就給破了。

  「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因為無所住法住於般若之中,所以很少的布施就能和虛空相等。相反,「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自己就這麼計因計果,觀小觀大,作種種的分別,所以所修的福就有限度了。「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如果能和自己的本性相稱而住,如法性而住,如如而住,不住於一切相,只住於「如」。

  「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這就比如芥子中的一點虛空和十方的虛空,本性是不二,也沒有分別。因為執著就有了分別,不執著它本來就是如此。因為空並沒有內外、彼此、方隅、形相等等的差別,也沒有大空和小空的不同之處。所以,「無相之福,其福乃大。」離相念佛,離相做種種的功德,這個福就大了,很少的布施,就能和虛空相等同。人們往往都是想要得感應、得境界、得神通,這都是有所求,都成了有為、有住,所得的功德就大打折扣了。無為法才能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