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百一十三句: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我們對這一句話非常熟悉,因為《弟子規》就是以這六句話為綱而展開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身為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恭敬長輩和上司,做事要謹慎小心,說話言而有信,要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實行這六事以外,再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

  首先我們看看『弟子』這兩個字,在《論語正義》上說:「弟子者,對兄父之稱,謂人幼少為弟子時也」,意思是說,對父稱子、對兄稱弟。「弟子」主要是指人幼少的時候,譬如說做弟子的時候。另外一種意思,弟子也是就學生而言。在《論語講要》中,雪廬老人就這樣寫道:「弟子,求學之人,學必有師,故稱弟子」,所以弟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學生。

  『入則孝』,就是在家庭必須孝養父母,使父母身心俱安。『出則悌』,這個「弟」通悌,就是孝悌的悌。出外求學或者做其他的事,則行悌道。這個「悌」在皇侃的註釋上說,「善兄為悌」,善事兄長就是悌。邢昺為它的註釋是「弟,順也」。如果一個人在家能夠孝敬父母,必然能夠敬順兄長,善事兄長。為什麼?因為這也是父母所希望的,如果我們能夠養父母之心,一定會對兄長敬順。把這種善事兄長的敬順之心推而廣之,到外出求學、工作的時候,把比自己年長的人都像對兄長一樣的敬順,這個就叫「悌」。

  『謹而信』。在《周易》乾文言上有這樣一句話:「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這個「庸」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意思。這就是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言語要講信,行為要講謹,所以這個「謹」是對行為而言,這個「信」是對言語的要求。

  『汎愛眾』,就是博愛眾人也。與眾人相交往的時候,要注重博愛,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平等之心,寬容眾人的德行。只有能夠做到廣泛地博愛眾人,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仁』,就是「擇仁者而親近之」。剛才我們講的「汎愛眾」,沒有講要有所選擇,但是要從仁者學習,這就必須要有選擇,看看這個人是不是有仁德的人。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個「行」,就是實行了上面的孝、悌、謹、信、汎愛眾、親仁幾件事之後,這些都叫做「行」。把這些事做好之外,就是「餘力」。弟子求學,當以行以上幾件事為本,應該先怎麼學?應該先學「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把這些作為學習的根本。這就告訴我們,「無本之文不可取」,沒有做好這些事,專學了一些古代的經典,這是不可取的。這個「學文」,馬融的註解說:「文者,古之遺文」,這個「文」就是指古代遺留下來的經典。邢昺的註疏進一步明確,「註言古之遺文者,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也」,他就把這個「文」,古之遺文具體化為六經。這是這幾句話基本的含義,我們一條一條地具體來學習。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剛才我們講了求學之人稱為弟子,他所求之學必須有先有後。我們看孔老夫子以四科來教導學生,那就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他首重德行,說明什麼?說明要「先正其心,後為文學,游於藝也」。這個教學的次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我們求學次序也是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的教育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的弊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把教育的次序搞顛倒了。這個教育的次序一定是《三字經》上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首先要培養起一個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師重道的德行,然後有了謙恭有禮的處世態度,才去學習知識、技能。一個人如果沒有首先培養起這種謙虛有禮的處世態度,就學了很多的知識、技能,會有什麼弊端?那就是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愈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裡。

  像有一個孩子,他學英語學得很好,背了很多的英語單詞。結果他母親很高興,帶著他來去見姥姥,見了面就開始誇。這個誇字,上面是一個大字,下面是一個虧字,看了這個字我們就知道,什麼是誇?你就誇他吧,你就誇他吧,不恰當的誇獎讓他吃大虧了。為什麼吃大虧了?因為我們順著人的聰明、智慧、才能來誇獎,而沒有順著人的德行來誇獎,結果就無形中滋長了他的傲慢之心。結果她就對姥姥說:「妳看我這個孩子特別地聰明,他學了很多的英語單詞,記憶力特別好,不信妳考考他。」那姥姥就問了,說:「這個書本怎麼說?」「Book。」「書桌怎麼說?」「Desk。」問了他很多,都對答如流,確實學得不錯。結果突然之間這個孩子就反問他的姥姥了,說:「姥姥,姥姥,這個傘怎麼說?」這個姥姥當然沒有學過英語,自然回答不出來。結果沒想到,這個小孩當著很多人的面怎麼樣諷刺他的姥姥?說:「姥姥,姥姥,妳可真是個白痴。」現在像孩子對長輩沒有禮貌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把教育的次序搞顛倒了,並沒有從《弟子規》、《童蒙養正》學起,培養起孩子謙恭有禮、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的態度,結果學了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無形中滋長了傲慢之心。所以很多孩子在沒有上大學之前還知道孝敬父母,但是上了大學,學歷愈來愈高,就看不起身在農村的父母了。所以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時候,經常這樣說:「你不懂,你懂什麼?你不明白。」這些都是一個人傲慢之心的流露。

  所以古代的聖賢人,包括開明的皇帝教導百姓的時候,他也要依據正確的順序。我們看康熙皇帝,為了教導百姓,落實「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特意頒布了「聖諭十六條」用來教導百姓。第一條是什麼?第一條就是「敦孝弟以重人倫」。在「聖諭十六條」的「敦孝弟以重人倫」這條的前言中,就這樣寫道:「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蓋父母生我,有罔極之恩。兄長先我而生,有同氣之誼。」意思是說,能夠善待父母就叫做孝,能夠善待兄長叫做悌。因為父母生養我們有罔極之恩,像在《詩經》上就說明,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樣高,報答都報答不了,所以叫罔極之恩。

  我們看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這個弟子是指學生,那是指誰的學生?當然是聖賢人的學生,特別是我們如果學《論語》,我們就是孔老夫子的學生。那我們看看孔老夫子的學生是什麼樣的?我們是不是能夠學得和他們比較相像?這是我們要對照、反省的。

  譬如就拿入則孝來說,在《弟子規》的「入則孝」前面有四句話,這是我們盡孝的重點。這四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是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逐漸逐漸地把「我」給放下了。我們能夠不忤逆父母,即使父母對我們不是很好,像大舜的後母,像閔子騫的後母那樣,處處與他為難,甚至想方設法地要置他們於死地,但是他們仍然能夠以一顆仁愛之心,不與對方為敵。從對父母的態度上,就培養起了一種不和任何人為敵的這種心,不和任何人起對立。所以古人說「仁者無敵」,這個仁者無敵並不是說打敗天下無敵手,而是一個真正有仁愛心的人,他從心底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以這個仁心,他就能夠體會到我和他是一體的。

  在《論語》中講到恕是行仁之方。所謂的恕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說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這個方法只是讓你接近於仁。因為怎麼樣?是你以自己的心將心比心,這個和真正的仁還是不一樣的。真正有仁心的人,他確實做到了我與他是一體的,就是能夠做到像大舜、像閔子騫那樣。所以一個有真正仁德之心的人,就能夠化敵為友。怎麼樣化敵為友?他是靠仁愛之心的感化,靠真誠之心的感化,叫至誠感通。這樣的人做事才沒有不良的後果,沒有後遺症。

  中國古人把對待父母的孝心擴而廣之,然後對待一切有緣人,甚至對待一切的動物,都是如此,進而還對待天地、鬼神等等。莊子有一句話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人和他人,乃至於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什麼是一體的關係?就是像一個身體一樣,誰也離不開誰。有這種心去處理問題,他就會處理得很圓融,能把問題處理好,而且不留後遺症。

  譬如說我們看現代的農業,當有病蟲害出現的時候,西方人的方法是什麼?西方人的方法,他是一種對立的方法,他就是要噴殺蟲劑,把這些害蟲給殺死。為什麼稱為害蟲?因為牠危害了「我」的利益,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思惟方式。但是這種殺蟲劑愈用愈多,這個蟲子都有抗藥性了,僅僅使一種殺蟲劑,已經很難把這個蟲子給殺掉,所以殺蟲劑要幾種藥混合在一起用,而且是藥性愈來愈嚴重。我們想一想,這些殺蟲劑能夠把蟲子殺死,難道對我們人身就沒有危害嗎?所以殺蟲劑的廣泛使用,不僅僅使自然生態失去了平衡。像西方人寫了一本書,卡遜寫了一本書叫《寂靜的春天》。為什麼寫這本書?他就是提醒我們,由於現代農業殺蟲劑,還有化肥農藥的普遍使用,結果春天來了,都聽不到蟲鳥的鳴叫之聲了,對生態平衡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所以稱為「寂靜的春天」。不僅僅如此,這個殺蟲劑、化肥的廣泛使用,對於人自身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脅。

  中國古人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中國古人不稱牠們是害蟲,他知道這個蟲子也是一條生命,牠為什麼來吃我的農作物?因為牠也要覓食,牠不過是想生存下去而已。那怎麼辦?我們要充分考慮到牠的需要,所以在我們的菜地旁邊給牠專門開闢一塊菜地,還邀請這些小蟲子來吃。結果怎麼樣?這種真誠之心就感化了這些蟲鳥,牠確實很聽話,也很配合,專門到為牠開闢的菜地來覓食。很多人聽了之後覺得難以置信,我們這次去潮州學習,也到他們的農業基地去考察,結果我們發現,這個專門為蟲子開闢的菜地,蔬菜被咬得千瘡百孔,吃得很多;而就在旁邊就是為人種的菜地,卻很少有小蟲子來吃,這個對比非常地鮮明。說明什麼?說明你以仁愛之心來對待蟲子,牠也能夠感受到,牠也很配合。所以你看,這種真誠之心,不僅僅感動了人,也能夠感動天地萬物。所以這種仁愛之心,它就把這個蟲害的問題給解決了。

  這種仁愛之心其實就是西方人所說的博愛,每一個人都具有,也希望人人具有。為什麼一般的人培養不出這種仁愛之心?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認識到人與萬物一體的真相。所以怎麼樣?是用對立的思惟來解決問題,這樣就產生了很多的後遺症,最後危及到人類自身。同時也沒有對父母的孝這個根,所以仁愛之心也就沒有長養起來。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的友悌,它是仁愛之心的原點。換句話說,對人的博愛從哪裡培養起來?是從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對自己恩德最大的人培養起來的。

  在康熙皇帝的「聖諭十六條」中這樣寫道:「人誠能孝弟,則本源之地已裕矣」。如果一個人真正的能夠做到了孝悌,對父母能夠孝,對兄弟長輩能夠悌,「則本源之地已裕矣」。本源之地就是我們的心地,像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還有「福田靠心耕」,所以這個本源之地就是我們的心地。「本源之地已裕矣」,這個「裕」就是富裕的裕,它的意思就是「包眾容物謂之裕」,他就能夠包容眾人,而且寬容萬物。「由斯以往,自然和於妻子、信於朋友、盡忠於朝廷。如水之有源,源遠則流長;如木之有根,根深則葉茂」。你看這句話說得多好,告訴我們孝悌之心是仁愛之心、是信義之心的淵源根本。

  所以我們看這個「孝」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關係。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把孝道做好了,這個豎的人際關係就處理好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豎窮三際」。我們再看這個悌,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再把兄弟之間的友悌擴而廣之,做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我們把悌做到了,就把橫的方面的人際關係處理好了,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橫遍十方」。

  所以你看,你把「孝、悌」這兩個字做到了,這個豎的方面和橫的方面的人際關係都處理好了。這個「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性。所以真正的做到了孝悌的人,也就是聖人,他達到了仁的境界。所以《論語》上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從孝悌入手,做到極致,他就可以回歸自性,達到仁的境界。所以說它是水的源頭、是樹的根本。

  我們現在講建設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怎麼來的?和諧社會就是要從孝悌來做起。一個人對父母孝,對兄弟友悌,向上提升,這個孝悌之心擴而廣之,那就是互愛,也就是《論語》上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再把這種互愛之心向上提升,我們不僅對別人有愛的情感,當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伸出援手給以幫助。所以互愛向上提升就是互助,那就是《孟子》上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把互助互愛之心向上提升,那才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大同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

  所以要促進社會和諧並不難,重要的就是要喚起民眾的孝悌之心。喚起民眾的孝悌之心從哪裡做起?那就是要從我們的領導者、教育者來做起。譬如說我們國家領導人都能夠做出孝悌的榜樣,譬如說把他孝敬父母的、友愛兄弟的這些照片、這些圖像,放在電視台上天天地來傳播,大家一看,國家領導人都是這樣地孝敬友悌,在社會上弘揚孝道就比較容易了。這就是《尚書》上所說的:「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於家邦,終於四海」。

  我們現在社會的問題就是人與人之間缺少親愛、互助,人與人之間缺少禮敬、謙讓。而且世界各地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衝突,種族與種族之間的衝突,政黨與政黨之間的衝突不斷,而且在不斷地升級,根源在哪裡?我們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到它的根本,這個根本就在於家庭之間的衝突,就是父與子之間的衝突,兄弟之間的衝突,還有夫妻之間的衝突。你看我們在家的時候,對父母都忤逆、頂撞;對兄弟姐妹都不能夠關心照顧,因為一點一點的錢財就吵上法庭;夫妻之間都不能信任,同床異夢。你想想我們走上社會,能和一般的社會大眾和睦相處嗎?能夠對他們信任嗎?所以我們從小沒有在家庭之中培養起誠敬謙和、和順恭敬的態度,我們走上社會,如何和社會大眾、和陌生人和睦相處?

  所以我們把《弟子規》前面的「父母呼」給它變一下,變成「老師呼,應勿緩;老師命,行勿懶;老師教,須敬聽;老師責,須順承」。你看這個師生之間的關係就處理好了,就是一個合格的好學生。我們再把它換成老闆,說「老闆呼,應勿緩;老闆命,行勿懶;老闆教,須敬聽;老闆責,須順承」,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也就處理好了,我們就是一個合格的、負責的員工。當然我們希望員工像對父母一樣對待老闆,做老闆的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員工?你看這個方法自然也就出來了,我們要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員工。

  所以你說我們現在的老闆沒有執行力,為什麼沒有執行力?原因很簡單,我們想一想,有哪個老闆是像關心自己的兒女那樣去關愛員工的?當然我們看到現在的兒女對父母也沒有這種應勿緩的態度了,那是什麼原因?那是因為做父母的沒有起到君親師的責任。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闆,他都要同時具備三個職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不僅僅是他的父母親人關愛他,還要教導他,還要給他講解做人的道理,要起到師的作用。如果你不給他教導做人的道理,你雖然對他很好,他可能還會做假帳,說謊來矇騙你。所以你看,教育者和領導者先受教育,自己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自己先做到「入則孝,出則悌」,身教勝於言教,這個屬下、員工也自然跟著效仿。這是我們講的「入則孝」。

  在「出則悌」方面,《弟子規》上有兩句話是最根本的,這兩句話就是「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我們對待像兄長那麼大年紀的人,就像對待兄長一樣的恭敬;對待像父母那麼大年紀的人,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的孝順,那就是把孝悌之心擴展開來了。當然這個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能夠把這個心推而廣之,平等無私地愛一切眾生的人,這個人就是聖人了。這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要解決現在的社會衝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從根本上來抓起,也就是要從培養人的孝悌之心來做起。

  「謹而信」,這個「謹」就是行為要嚴謹,「信」就是言語要誠信。這一個謹,古代人也是要求得很嚴格,告訴我們從早晨起來,起床、盥洗、穿衣、吃飯,包括飲酒,乃至行、立、坐、臥都有嚴謹的態度。譬如說《弟子規》上說:「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這個就是一個嚴謹的態度,告訴我們要早睡早起。當然這個「夜眠遲」,相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要做正確的理解。因為古代人沒有現代的科技,沒有電燈,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這個遲,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八、九點鐘。相對於我們現在喜歡夜生活的人來說,那其實是很早的。所以我們對古人的這些話要做正確的理解。

  生活起居要按照道,也就是自然規律來安排。很多人說我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我為什麼要按照這些要求來要求自己的行為?我活得不是挺好的、挺自在的嗎?為什麼要守這些清規戒律?原因在於《弟子規》講的全是道。所謂的道就是自然的節律、自然的規律。一個聖人他的生活你記載下來,自自然然的就是《弟子規》的要求。你按照道去生活,你會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安定;你不按照這個道去做,你身體會出問題,每天煩惱重重,壓力不斷,甚至還會得憂鬱症、焦慮症等等心理疾病。所以古人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習」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練習、去落實。這個落實體現在哪?就是體現在你把《弟子規》全都做到。

  所以我們看古人按照道去生活,表現出來的狀態是什麼樣?你看孔老夫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也說人生有三樂,哪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所以你按照道去生活,按照自然節律去飲食起居、安排自己的生活,你確實能夠體會到「君子坦蕩蕩」的那種狀態。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描述,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古人之所以喜悅,就是因為他完全是按照道來安排自己的生活。而我們現在人之所以壓力重重、煩惱不斷,根本的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於我們背離了道,沒有學做君子,更沒有想學做聖賢,認為學做聖賢,那是和我很遠的、遙不可及的事情。其實聖賢的生活就是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就是按照自然節律來飲食起居,自然而然的狀態。我們現在人都是「小人長戚戚」,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沒有學做君子,都是學做小人。為什麼小人長戚戚?這個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心考慮著我的利益。所以他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受到損害,他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想方設法地去謀算別人,所以他總是處於鬱鬱寡歡的心理狀態。

  所以你看你學做聖賢,你可以活得坦蕩蕩;學做小人,按照自己的私心來行事,結果身心俱疲。我們看現在的人,無論是富人、窮人,有地位的人,還是貧賤之人,都是身心不安、壓力重重。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因為我們努力的方向錯誤了,沒有按照聖賢人的這個教導來生活。所以怎麼樣?你看出了很多的心理問題。很多人說我們中國人就是沒有西方的人心理學發達,也沒有心理醫生,也沒有心理失衡這些詞。那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心理失衡、沒有心理醫生?那是因為沒有必要,因為我們打開四書五經,每一本書都是告訴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前面還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個步驟。本本經典都是教導你怎麼樣心靈安寧的。所以怎麼樣?你只要學習聖賢經典,就不可能出現心理問題,所以也沒有心理失衡的這些詞,更不必要去向心理醫生去解決問題。

  所以你看修身從哪裡修起?就是要從格物來修起。格物就是要格除物欲,使自己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如如不動,能夠把持好自己,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這樣的人才不會被外物所繫縛,他的心靈達到了一種超脫,精神獲得了一種自由,你說還需要心理醫生給他看病嗎?

  所以我們按照道生活就必須行為謹慎。在古人那裡,告訴我們行住坐臥都不能夠不謹慎,穿衣吃飯也都要有要求。在《五種遺規》中有一本叫《養正遺規》,這個《養正遺規》就教導了人怎麼樣來穿衣吃飯、行住坐臥。

  譬如說《養正遺規》的第一篇就是朱子的《童蒙須知》,它對於怎麼穿衣都有具體的規定。它說,做人都要從整齊端正身體來做起。像古人經常說,男子要三緊,哪三緊?那就是要頭緊、腰緊、還有腳緊。頭緊,我們知道古代這個人都有頭髮,所以要挽一個髻,這個髻子要用頭巾給它紮緊;腰緊,就是要用腰帶來束腰;腳緊,就是穿鞋襪要緊。這三點如果不緊束,很散亂,就會使身體散漫、不端莊,被別人輕視。

  大家看一看軍人,一看都很有威儀,軍姿很好,一看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長期的軍隊生活,那種嚴謹的作風,讓他們形成了一種很有威儀的外表。像如果我們一個人經常穿著一個拖鞋來來回回地出入,久而久之,這個身體就會變得散漫、不莊重,給人的感覺也不會很好,很難讓人生起恭敬之心。如果這種習慣成自然,這種態度養成了,那他身體表現出來,就是讓人感覺到不端莊,也會被人所輕視。所以穿衣服怎麼穿很有講究,脫衣是怎麼脫的也很有講究。脫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整齊地摺疊好放在箱子裡,不要散亂放置,這樣不會被塵土污染,還容易找到,不至於丟失。衣服穿久了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乾,有破處就縫補,有補丁沒有什麼,只要完整潔淨就好。這就是我們《弟子規》上所說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凡是日內所穿的衣服,夜裡睡覺時要更換下來,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就不會有藏蝨子跳蚤,這樣做衣服就不會損壞。如果能夠這樣做,則不但威儀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費衣服。像晏子有一襲裘皮大衣,穿了三十多年,雖然他的用意是為了以簡樸來感化世俗,但是也是因為他愛護有道。所以你看,這個古人對穿衣服也有很多具體的要求,怎麼樣穿、怎麼樣脫、怎麼樣放、怎麼樣在洗臉吃飯的時候去愛護它,都講得非常具體。這個孩子從小就學習起這種謹慎的行為態度,他一生都受益無窮。

  對於行住坐臥,在《養正遺規》上也有一些很具體的規定。譬如說,在學坐的時候,怎麼樣坐?古人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定身端坐,齊腳斂手。毋得伏框靠背,偃仰傾側」,這就是告訴我們在坐的時候,要穩住上身,端身正坐,兩腳併攏,兩手收斂,不要伏著框倚靠,也不能夠俯仰、側伏,這些都給人一種不嚴謹的態度。所以坐有坐相,要坐如鐘。站立也有站立的具體要求,它有這樣幾句話:「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就是要拱手正身,就是古人見面的時候,要拱手表示恭敬,兩手相合以示敬意。站立的時候要兩手相合,身體正直,不得歪斜不正,這是告訴我們站有站相。

  「學行」,就是要走路的時候也有走路的樣子,也是有兩句話:「籠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我們知道古人他衣服袖子都很長,走路的時候兩手相對伸入兩袖之中,這個叫「籠袖」。「徐行」就是慢慢地走。我們看那些穩重的人,特別是高官,他們走路的時候確實都非常地緩慢,像大象一樣,顯得非常地穩重,而不是急匆匆的。還不得甩臂跳躍,不能甩著胳膊,大步流星,然後又蹦蹦跳跳的,這樣都給人一種不莊重的感覺。這些都是告訴我們,行、住、坐、臥確實要做到《弟子規》上所說的,「步從容,立端正」,「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從小就能夠接受這樣的教誨,他的行為就自然習以成性,非常地嚴謹。當然行為的謹慎還有很多其他的要求,像我們在《弟子規》上所學的「緩揭簾,勿有聲」,告訴我們能夠感受到別人的需要,在開門的時候,也要輕輕地開門、關門,不要影響到別人的休息或學習。現在雖然沒有簾子,但是我們要開門、關門。所以我們把這個態度推而廣之,做什麼事都小心謹慎。

  「寬轉彎,勿觸棱」。有一個學習完《弟子規》的人,學了之後特別地感觸,感觸什麼?他說:「我以前走路就是經常碰到桌角,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學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知道要寬轉彎,勿觸棱。」還有像「執虛器,如執盈」,就是我們拿著一個空的容器,譬如說空的盆子、空的碗,也像拿了一個盛滿了水的容器那樣小心翼翼,一定要雙手捧著。我們看一個小孩從小就學習了這樣一種謹慎的態度,我們把照相機、攝像機這樣貴重的東西交他來保管,我們也一定會很放心。因為他對一個空的容器都那麼小心謹慎,對這些貴重的東西,就更加注意保護了。這些態度都是謹的表現。

  「信」,就是言語要誠信。在《弟子規》上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一定要講誠信,言出必行,不要有意無意地去欺騙別人。我們現在人,有的人不誠信已經習以為常了。譬如說我們上市場去買菜,跟人家說我過一會兒再來買,結果過了一會兒,我們就買別人家的菜回家了,就沒有再買這個東西,你看這就是無形之中失信於人。所以如果我們做人言而有信,在社會上處事就會節省很多的成本,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古代人根本都不用說要定合同,只要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只要這件事我答應了,到時候一定給你辦好,根本就不用訂立合同。你看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缺少了誠信,訂了合同還不能夠互相信任,甚至還會吵上法庭。

  還有關於言語的要求,「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事要承諾給別人之前,我們首先要考慮條件允不允許、有沒有可能辦到。如果自己能力有限,或者條件不允許,不要輕易地就答應,否則的話,無論是進是退都是錯,進退兩難。這是告訴我們言語也要謹慎。

  當然這個言語除了守信之外,還有很多別的要求。像在《養正遺規》上它說:「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鬨,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大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誤,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隱默」。你看這個言語除了做到誠信之外,還要做到態度謙恭,說話和緩,不可高聲喧鬧,玩笑嬉鬧。父兄師長有所教導的,只應該低頭聽受,不可妄加議論。師長教誨的可能有時錯誤了,不可馬上辯解,姑且緘默不言,這是為人弟子、做學生的應有的態度,因為尊師才能重道。像我們一般老師對學生提出錯誤的時候,給他指明錯誤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是找藉口進行辯解。而這裡告訴我們,有錯誤的時候不要馬上辯解,過一段時間再慢慢地細心分條陳述這件事。

  恐怕是如此先前不小心遺漏了,或者說應當是偶然沒有考慮到,這樣才會不忤逆師長,事理也就自然明瞭了。甚至於對朋友也是如此。

  我們看了這些論述,我們對古人更加生起恭敬之心。我們再看《弟子規》的時候,也就更加珍惜了。為什麼?因為你看李毓秀夫子,他從那麼多的童蒙養正的教誨之中,用這麼簡單的話,把我們從早到晚行住坐臥、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更能體會到夫子的用心,我們愈學,對古人的這種恭敬心也就愈能夠生起來,我們再學的時候,也懷著一種感恩的心,就感覺到很親切,也願意去力行了。這就是謹而信。

  「汎愛眾,而親仁」,「汎愛眾」就是讓我們廣泛地博愛眾人。從哪裡做起?也是要從對父母的孝生起來的愛,把這種愛心推而廣之才有博愛、泛愛的結果。「而親仁」,這個「仁」就是有仁德的人。這個「汎愛眾」就是讓我們廣泛地博愛一切人,沒有選擇。但是向誰學習就要有所選擇,選擇哪些人?那就是要有仁德之心的人。甚至我們選擇和誰交朋友、和誰交往,也要選擇那些有仁德的人,那就是孔老夫子說的「以友輔仁」,「無友不如己者」。

  親仁非常重要。荀子他做了一個比喻,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這個蓬草本來是很軟的、彎彎曲曲,但是你讓它生長在筆直的麻中,你不用去扶它,它也自然地向上生長。所以古人也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讓你和那個善良的人交朋友,就像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你時時能夠蒙受到他德風的滋潤,這都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不知不覺地你的品行也都得以提升。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親近仁者,對我們的德行、道業都非常地有益,可以讓我們「德日進,過日少」。

  最後一句話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蕅益大師對這一句話是這樣理解的,他說:「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童蒙養正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求學問。學問從哪裡做起?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說求學問沒有什麼奧妙的,就是要從放心上來做起。那什麼是放心?我們這個心本來是純淨純善的,但是我們把它放在了五欲六塵之上,追求財色名利的享受,這個心就叫放心,放逸出去了,這個時候心就不清淨了,也有煩惱,也有染污。我們把這個放逸的心收回來,這個就叫做學問。所以學問從哪裡做起?蕅益大師說:「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也就是說,學問要從格物、致知做起,讓我們在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時都如如不動,最後甚至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就是克服了自己的妄念和欲望。達到的結果是什麼?達到的結果就是致知,這個知是智慧的意思。這個智慧是我們本性自有的,只要你把這個心從五欲六塵上回來,這個智慧就開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利令智昏、情令智迷」。當一個人在利益誘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的時候,他就昏頭昏腦,喪失了智慧;一個人過分地貪著情欲的時候,情令智迷,他這個智慧也昏迷了。所以你看現在很多的貪官,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利,都是被這些五欲六塵給拉下了馬。

  童蒙養正這個教育養的是什麼?它養的是根本智,告訴我們要求根本智。所以這個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往上增加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減損的過程。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求學和求道有什麼不同?求學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求知,它的方法是學得愈多愈好,知識廣博、博聞強記、見聞很多,你問他什麼,他什麼都知道,給你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有知就會有所不知,無論你知道多少,見聞多麼的廣博,但是你知道得再多,總有你不知道的東西,這就是有知就會有所不知。怎麼樣才能夠做到無所不知?那就是要回到無知,無知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所以為道的方法和為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它是一天一天地減損,減損自己的欲望,減損自己的念頭,最後達到了無為的境界。而無為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為,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這也是中國人和西方人求學問的不同之處,中國人重在求道。

  儒家童蒙養正的教育也是要求根本智,所以它的方法和我們現在學校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它是什麼樣的方法?「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這個「文行合一而修」就不是先行後文,而是告訴我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是從次序上講的。我們前面講有一些人的理解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從次序上來講的。但是蕅益大師認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是從次序上講的,那是從什麼上面講的?而是說這個文行要同時修學,但是一個是主修、一個是助修,不要主次顛倒、本末倒置,它們是這樣一種關係。這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來的,但是他也是從佛教中來得到的啟示。因為佛教講解行相應,他把這個解變成了知,把這個行保留下來了,相應變成了合一,所以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治學方法。這裡所講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並不是說先行後文,而是在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但是有主有次、有主有助。

  後面又說:「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我們所讀的經典、文獻等等,都是表達著什麼?都是表達著道,是道統所寄。所以孝悌忠信等都是文之實處,也就是聖賢的行持落實在文字上那就是經典了。我們讀誦經典的目的是什麼?還是要更好地來修學孝悌忠信。如果你僅僅把這個文作為六藝來解釋的話,就顯得淺陋了。這是蕅益大師的理解。

  後邊還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文王他已經不存在了,這個文就不存在了,就沒有了嗎?恰恰相反,要從我們自己的身上表現出文的實質。這個文的實質是什麼?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所以這個修是同時修,但是在用的時候它有先後次序。先用在孝敬父母、尊敬尊長;到學校尊敬老師、尊敬同學,但是在學的時候是同時。這就告訴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讀書不是為了談玄說妙,助長自己的浮華之心,增長自己的知識面,最終實際上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增進自己的修養。這就是這裡所說的「蓋文,是道統所寄」。

  在《顏氏家訓》上有一段關於讀書的目的,這一段說得非常好,它說,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就是為了開發人的心智,利於人德行的提高。對那些不知道如何奉養父母的人,讓他們看一看古人如何體察父母的心意,按照父母的意願辦事,如何輕言細語、和顏悅色地與父母談話,如何不怕勞苦,為父母弄到美味可口的食品,讓他們感到惶恐慚愧,進而效法古人;對那些不知道如何事奉國君的人,就讓他們看一看古人如何奉公守法,不侵凌犯上,在危急的關頭,不惜獻出生命,如何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忘自己忠心勸諫的職責,使他們痛心地對照自己,進而想去仿效古人;對於那些平時驕橫奢侈的人,讓他們看一看古人如何恭謹簡樸、節約費用,如何以謙卑自守、以禮讓為正教之本,以恭敬為立身之根,讓他們感覺到震驚變色,自感若有所失,從而收斂起驕橫之態,抑制驕奢的心性;對於那些向來淺薄吝嗇的人,就讓他們看一看古人如何貴義輕財、少私寡欲、忌盈惡滿,如何體恤救濟窮人,讓他們臉紅,產生懊悔羞恥之心,從而做到既能積財又能散財;對那些平時暴虐凶悍的人,讓他們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謹、自我約束,懂得牙齒因為堅硬而早脫,舌頭因為柔軟而得以久存的道理,如何寬仁大度、尊重賢士、容納眾人,使他們氣焰頓消,顯出謙恭退讓的樣子來;而對那些平時膽小懦弱的人,讓他們看看古人如何無牽無礙、順應天道,如何強義正直、言而有信,如何祈求福運、不違祖道,使他們能夠奮發振作、無所畏懼。由此類推,各方面的品性都可以通過這樣讀書的方法來加以培養。

  所以你看讀書的目的是什麼?讀書的目的也是要讓你能夠做到前面所說的,「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再譬如我們現在很多人比較好色,不知道如何對治,那我們就可以看一看《壽康寶鑑》,看一看《安士全書》的「欲海回狂」,看一看歷代因為貪色所感召的不良後果的這些善書。你多看一看就能夠提起警覺,能夠對治自己的壞習氣。所以讀書不是談玄說妙,正是為了做到「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所以這才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真正的含義。這是蕅益大師的理解,把這一句話的意思又加深了。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下一句,二百一十四: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這一句話也很重要,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來看。『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古聖先王明白順從人性的教育可以感化人民。你看古聖先賢對於教育非常地有信心,認為什麼?認為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社會和諧不是理想,而是可以達到的。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的盛世,這些盛世的出現,都是推行聖賢教育所成就的。

  在二OO六年左右,在安徽省廬江縣的湯池鎮,也建立了一個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傳統文化的人,要到這個小鎮通過弘揚傳統文化、學習《弟子規》等這些儒釋道的經典,來構建和諧社會,構建一個和諧示範鎮。他們剛剛來的時候,這個小鎮衛生很差,環保意識很差,很多人都隨手丟垃圾,影響了市容,也影響了交通。這些老師就自己穿上了「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鎮做起,從我縣做起」這樣的馬甲,然後就排著隊到大街上去撿垃圾。撿了一段之後,市民就不好意思再往地上扔垃圾了。他們說,你看人家都在撿,我們還好意思再扔嗎?還有的商家主動地提供垃圾桶,使過往的行人把垃圾扔在裡邊。

  當然,這個教育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有一些人不是那麼好教。譬如說有一個婦女她就說了,她說:「你們講傳統文化很好,傳統文化講仁愛互助,我們家的馬桶很髒了,能不能幫忙擦一擦?」沒想到,她這個話一說完,這個老師,兩位老師回到中心,就拿了清潔馬桶的工具到了她們家,把這個馬桶、廁所都打掃得一乾二淨。結果這件事鄰居知道了,說「妳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她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她說:「我只不過是說一說,開個玩笑,沒想到人家真的給打掃乾淨了。」所以就是這些老師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結果怎麼樣?三年之後,使這個小鎮的面目面貌一新,不孝敬父母的少了,離婚率下降了,告上法庭的這個案件也大大地降低了。結果他們邀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去匯報經驗,把他們構建和諧社會的經驗展示給來參觀的各國大使,還有各個宗教代表、領袖等等,大家對傳統文化生起了興趣、生起了信心。

  這一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人是很好教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怎麼教?後邊就說了:『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就是領導者他們率先實行博愛,而人民就受到影響,沒有人遺棄自己的親人,所以上行下效非常地重要。

  辛公義去做岷州刺史的時候,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害怕病人,假如一個人患病,大家都會躲避他,怕他傳染給自己。結果即使是父子、夫妻、兄弟之間生了病也都被遺棄,不能夠互相照顧,這樣忠孝仁義之道都喪失了。患病的人大多都被拋棄,也因此就死掉了。辛公義對這種情況感覺到很擔憂,他就想改變當地的這個習俗。他怎麼做的?他就分別派遣官員巡視、觀察各地,凡是患了病的人,都用床給運回來,運到哪裡?運到他處理政事的大廳裡,給以醫治。夏天流行這些瘟病的時侯,病人有的時候有幾百人,使得大廳的內外都放滿了病人。而辛公義他親自擺放一榻,獨自坐在裡面,從白天到黑夜,就面對著這些病人處理政事。他所得的俸祿,全部用來買藥,而且還請來醫生為這些病人治病,親自來勸他們要進食,結果這些病人全部病癒了。辛公義就把他們的親人叫來,並且告訴他們說:「死是由上天決定的,不會相互傳染。過去你們拋棄他,這才是導致死亡的原因。現在我將患病的人都聚集起來,並且就在他們中間辦事、睡覺,假如說能夠傳染,我哪能夠不死?你看,這些病人不都又恢復健康了嗎?所以大家不要再相信傳染這件事。」

  那些患病的人的兒子、孫子都非常地慚愧,拜謝著離開了。後來再有人患病,這些病人都爭相地到他那裡去。病人家裡沒有親人,就留在家裡供養他。這樣做了之後,這裡的人開始關愛生病的人,這種拋棄病人的風俗就改變了。所以全境內的人都稱呼他為「慈母」,因為他有一顆慈母般善良的心,把這些人民都當成自己的兒女來關愛。

  所以你看,作為地方官,他能去「先之以博愛」,先對這些老百姓的父母親、患病的人來照顧,給他們以仁愛的心去救治,結果怎麼樣?結果老百姓也起而效法,最後改變了這種風俗,使風俗變得有仁愛、有孝悌了。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向人民宣講仁義道德,人民感發,起而效法實行。這就是告訴人們什麼是「德義」之士,要讓人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榮、什麼是恥。夾註中說,「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也」。上面的領導者都喜歡德義,老百姓也沒有不服從效法的。

  《禮記》上也說:「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下級事奉上級,並不是看他所下達的命令,而是看他的行動。如果上面的人確實喜歡某一個東西,下邊的人一定會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所喜好和厭惡的事情就不可以不謹慎,為什麼?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

  所以如果我們的領導者真的希望社會風氣好轉,人們的道德素質普遍地提升,應該怎麼做?那就應該自己率先垂範,自己去參加倫理道德教育,學習傳統文化,然後把自己學習聽課的鏡頭通過廣播、電視大加宣揚,大家看到領導者都在學習傳統倫理道德,都在學習《群書治要》,整個社會它也真正地重視倫理道德、重視傳統文化、重視《群書治要》的學習了。

  下面講『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如果領導者自己先做到敬讓,老百姓也都不好意思彼此去爭訟。「若文王敬讓於朝,虞、芮推畔於野。上行之,則下效法之」。在歷史上,虞、芮兩國的國君因為田畔的界限爭執不決。聽說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是一個有德行的人,於是他們就到了西伯昌這裡,想讓他們來裁定。但是他們一來到周地,到了周的邊境,看到周人在耕田的時候互相地推讓邊界,走路的時候互相讓路;到了周朝的都邑,看到周朝人,周人男女不同路,斑白不提攜,就是男女都各走各的路,老人都不用自己揹著東西在路上行走,都有人幫他照顧;到了周的朝廷,發現周人士讓大夫、大夫讓卿,彼此都是互相謙讓、有禮有節。這兩國的國君一看非常地慚愧,說:「我們都是小人,不敢再踏進君子的朝廷裡了。」都不好意思再找西伯昌去評理,他們就慚愧地回去了。所以你看看這種敬讓的態度,確實不僅僅感化了自己的百姓,還讓虞、芮的國君都受到了感化。

  『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中國古人都是以禮樂來治國,像《論語.泰伯篇》中,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為什麼「成於樂」?因為禮樂對於平衡人的內在情感和外在行為,來達到社會和諧秩序的目的至關重要。而禮樂之所以具有這樣的功能,是因為什麼?是因為禮樂源於天地自然的和諧與秩序。所以《禮記.樂記》上說:「禮者,天地之序也。」這個禮是從哪裡來的?是模仿了天地的秩序。天空的日月星辰運轉不悖,大地上的山海平原高下相宜,以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循環不息,這就是天地自然的秩序,這就是禮的來源。而禮所規定的人類的秩序就是五倫,那就是家庭中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之中有三倫都是天倫,天然的倫理關係。這些秩序都是出於天然,不能夠悖亂。如果這五倫關係紊亂了,那就是古人說的「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你看鸚鵡能夠學人講話,雖然能夠學人講話,但是也不過是一隻飛鳥而已;猩猩有的時候智力很高,也會學人講話,但是牠不過是禽獸而已。現在的人如果不講禮了,不用禮來節度自己不合適的欲望和行為,雖然能夠講話,不也墮落得成為會講話的禽獸了嗎?所以你看,如果人不講禮了,那就像鸚鵡與猩猩一樣,雖然能夠說話,但是因為無禮而不能夠稱其為人。所以聖人制禮,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五倫關係,保持人的尊嚴,進而作為修道的基礎。

  所以我們學習儒學要以修道為主,修道必須要修定。修定,要修定就必須先使行為有秩序,對於五倫當然不能夠紊亂。即使是面對一切事物都不能夠亂,甚至於我們的書籍、文具、日常用品,都要有固定的放置的地方,這樣我們要用的時候隨手可取。修道人的行為能夠養成不亂的習慣,漸漸地就能夠做到心裡歸於純一,定功、道力自然就有了,這樣遇到大事也自然能夠鎮定地處理,即使在生死關頭,也不致於手忙腳亂。

  儒家的禮教,無論上中下哪一等人都能學。儒家的禮教,無論是上中下哪一等人才都能學,也都必須學。學到一分便有一分的受用,學到十分便有十分的受用,學到圓滿就能成就大道,成為聖人。所以孔子特別注重禮教。過去有一些人他反對禮教,故意說禮教不好,還阻止一般人學禮。有不少人受到他們的影響,實際上他們不知道這個禮有大的用處,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有志學儒的人,不應該聽這些歪理邪說,應該接受聖人的教化,不僅自己學,也要勸人學,成己成物,這樣才能夠為復興固有的文化盡一份力量。這個禮教對於治國平天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批判,他是不理解這個禮的深義。

  「樂者,天地之和也」。真正偉大的音樂能夠成功地模擬自然的和諧,只有這樣的音樂才是有意義的、可取的。所以這個禮,它是規定了明確的秩序和規則,而音樂則能夠普遍地在人們中間建立一種平和的氣氛,音樂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和。中國古人還認為,這個音樂不僅反映了人的情緒、情感,也能塑造人的性格。這是因為以和為本質的音樂,能夠滲透到人的內心深處,所以對人的心性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古代的禮樂教育能夠促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

  『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要明確地告訴人們應該崇尚什麼、喜好什麼、厭惡什麼、反對什麼,而且國家對崇尚的加以鼓勵、加以激勵,對於反對的、禁止的加以懲罰,那麼老百姓就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不該做的也不敢去違犯了。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下一句,二百一十五: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孔老夫子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導百姓相親相愛,沒有比弘揚孝道更好的、更有效的了。為什麼?因為孝是仁愛之心的原點。人生在世,對我們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我們連父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那還有誰的恩德值得我們念念不忘,想著去報答?所以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一生有一個重要的處世原則沒有樹立起來,那就是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這一種處世原則沒有樹立,他不會什麼原則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利害為取捨的處世方式。這件事對我有利、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當這件事或者這個人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所以一個人以功利之心與人相處,那就會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而父母對我們恩德這麼大,對我們的付出無私無求,我們對他都沒有親愛之心,都不能夠回饋,又怎麼可能去愛百姓、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你看,對別人,包括對人民很冷漠,漠不關心,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都很冷漠,他們處於悲苦的境界,我們都漠不關心。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這個人孝,就能對國家忠。這說明什麼?孝,它是仁愛之心的原點,仁愛之心是從孝父母這個情感培養起來的。

  『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教導百姓遵循禮節,順從長上,沒有比弘揚悌道更好的了。

  我們看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中就提到,「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你看看在這個小小的動作之中,我們就體會到了這個人的恭敬之心。他從小養成這個態度,他長大之後怎麼會輕視、傲慢別人?還說「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你看他對長者養成了這樣的恭敬態度,在每一個處事待人的過程中,都時時提起這種恭敬態度,他對一切人,這種恭敬的態度就習以成性。

  如果父母官、如果領導者非常重視孝悌的教化,對於整個社會的風氣影響就會非常深遠。在北齊的時侯,有一個太守叫蘇瓊。他在清河郡任太守的時候,有一個百姓叫乙普明,他和兄弟之間爭奪田地,結果爭了好多年也沒有結果,還分了家。結果他們各自提供證人,都有一百多人為他們雙方作證。所以為了這個田地的事情就爭執不下,結果就來到了太守蘇瓊這裡。蘇瓊就召集乙普明兄弟,當著眾人勸告他們,他怎麼勸告?他就是用悌道來勸告,他說:「天下難得者兄弟」,天下最難得的人就是兄弟,兄弟有同氣之誼,而且兄弟和我們相處的時間最久。兄弟和我們的年齡差不多,所以可能要陪伴我們七、八十年,這一生的歲月都有可能。「易求者田地」,容易得到的是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假如得到了田地,但是兄弟的骨肉之情、手足之情破滅了,這不是人生很遺憾的事情嗎?而且說到這裡,蘇瓊自己就掉下了眼淚,眾人聽了之後無不哭泣。乙普明兄弟叩頭,請求到外面再去考慮考慮。結果這個兄弟分居十多年了,又搬回來住到了一起,也不再為這個田產之事再爭執了。這就是「教民禮順,莫善於悌」。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改善社會的風氣習俗,沒有比用良善的音樂去陶冶感化更好的了。孔老夫子到一個地方,沒有問這個地方政事辦得如何,首先聽一聽他們流行什麼音樂,就知道這個地方的民風如何了。從此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對移風易俗的潛移默化的效果。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安穩君上,治理人民,使上下各守本分,沒有比禮更好的了。而禮的意義,歸根結柢就在於一個「敬」字。孔子也說:「不學禮,無以立」。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如何「克己復禮」?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以你看在《論語.禮記》,以及其他的經典裡,對於禮的論述非常地多。我們看看這個禮對人、對事、對於修道有哪些用處?

  在《禮記.曲禮》開頭就說:「毋不敬」。鄭康成解釋:「禮主於敬」。《孝經》上也說:「禮者,敬而已矣」。「敬」字的意思不止一、二種,我們只從敬人、敬事這兩個要義來敘述。敬人就是由衷地尊敬人,因為人人都有可尊敬之處,就像《曲禮》中所說的,雖是做苦力的人,或以小販賺錢的人,都有令人尊敬的一面;至於那些有道德的人,當然更值得人尊敬。果然你能尊敬人,你也能夠受人尊敬,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你敬人人,人人敬你,這個社會就是一個有禮有德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自然沒有燒殺搶掠的事情。生存在這樣的社會,人身心都得安樂,這就是禮的好處。

  再說敬事,我們不論為自己辦事,還是為人辦事,都要辦得徹底。假如一件事要辦到十分才算圓滿,那就必須辦到十分,如果只辦到九分九,雖差一點點,仍然不算敬事。凡是做事能夠敬,有恭敬心的人,必然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他辦事也一定能夠容易成功。所以「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安定一個君上,讓君上放心,治理人民,使上下各守本分,沒有比禮更好的了。而禮的本質就在一個敬,而不在於形式。

  『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因此,你尊敬別人的父親,做兒子的就會高興;尊敬別人的兄長,做弟弟的就會高興;尊敬別人的君王,身為臣子的就會高興;尊敬一個人,卻有千千萬萬的人感到高興。所尊敬的人雖然是少數人,而感到高興的卻有許多人,這就是把推行孝道稱為「要道」的意義!推而廣之,你看我們敬基督,則基督教徒悅;敬安拉,則伊斯蘭教徒悅;敬天主、敬瑪利亞,則天主教徒悅。我們敬他們的主上、上帝,這些信徒也都高興,這樣宗教團結也就能夠達到了。這個就是把孝道推而廣之,把孝道稱為要道的意義。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到此地,下次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