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百零五句:

  【臣聞堯受命。以天下為憂。而未聞以位為樂也。】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七《漢書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臣聽說堯帝接受天命成為天子,把天下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卻沒有聽說是因為坐上了天子的位置而高興。

  看了這句話,我們學習聖賢,「慕賢當慕其心」,我們看到聖賢人和凡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存心不同。堯受命成為天子,他不是以這個為樂,而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為什麼?因為他生怕自己的職責盡不好,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能夠解除百姓的憂患。所以聖賢人所存之心,只是利人、愛人之心,完全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解除困苦,而沒有自私自利。所以你看,他不只僅僅把現在目前的工作做好,還要花二十八年的時間找到好的繼承人。找到誰?找到了舜,才把這個位置放心地交給了舜。所以孟子說,堯舜把天子的位置放下,就好像把一個已經壞掉的鞋子扔掉一樣,一點都不覺得可惜。為什麼?因為他們把這個重擔已經扛了很久,終於可以卸下來鬆一口氣了。

  聖賢人為什麼以天下人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為什麼心存愛人、利人之心?就是因為聖賢人是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那就是萬物與我一體,我和眾生、和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密不可分,沒有你我的區別。所以愛眾生就是愛自己,利益眾生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相反,你損害眾生,實際上是真正的損害自己。所以他們能夠做到仁者無敵,對任何一個人都不存怨恨之心,真正地做到了天下沒有一個我不能原諒的人,天下沒有一個我恨的人,天下沒有一個我不愛的人,而且還能做到愛人如己。凡夫之所以有愛憎之心,喜歡這個、厭惡那個,就是因為他沒有能夠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裡起了分別執著。就像大海有很多的水泡,每一個水泡都執著這個水泡是我,它就和別的水泡起了對立、起了矛盾、起了紛爭。實際上真正明心見性的人,就是這個水泡回歸大海了,他知道原來整個大海才是自己。這個就是凡聖存心的不同,是因為他們的智慧不同。

  像一般的人,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升官是為了發財,升官也滋長了自己的傲慢、易怒、強勢和控制的欲望、權力的欲望,這樣就錯了。

  在《說苑》中,我們看到魏文侯的一個故事。魏文侯的樂師在鼓琴,他就隨著樂器翩翩起舞,他唱道:「讓我的言語沒有人違背」。你看他當這個君王,目的是什麼?沾沾自喜,希望自己的言語沒有人敢違背。樂師聽到之後,就抱著琴去撞魏文侯,結果沒有撞中,但是把他帽子上的玉串都給撞散了。魏文侯當然很生氣,就對左右的人說:「做臣子的居然敢去撞他的君主,罪當如何?」他的左右都說:「他應該被烹殺。」於是左右就把樂師提到下面去受刑。結果剛剛走下一個台階,這個樂師就說:「我可不可以說一句話再死?」魏文侯說:「可以。」樂師說什麼?他說:「從前堯舜做君王的時候,唯恐自己的言語不被人違背;而桀紂做君主的時候,唯恐自己的言語被人違背。所以我撞的是桀紂,而不是撞我的君主。」文侯聽了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他也是受到了提醒,於是就把他放了,並且說:「這是我的過失。把這個琴懸掛在城門口,作為我可以改過自新、接受諫言的憑證。帽子上的玉串就不必修補了,把它留作我的借鑑。」意思是說,他一看到這個被撞碎的玉串,就知道自己應該向堯舜學習,而不要做像桀紂這樣的君主。所以你看,人的權位無形之中就增長了人的控制欲。所以古人說:「時位之移人也」,隨著時間、位置的不同,把人的氣質、態度也都轉變了。所以很多人就把權位變成了指使人的武器,這樣的態度就錯了。

  在《群書治要.中論》中說,「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職位、權勢都是建立仁德、施行道義的工具,而不是頤指氣使、炫耀自己的資本,更不是損人利己、驕奢淫逸的條件。

  所以古人說「官門好積德」,你當官的發布一個好的政策,利國利民,那無形之中給自己積功累德。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官門好造罪」,身處一個重要的職位,但是不能夠利國利民、鞠躬盡瘁,結果怎麼樣?還拿著這個位置以權謀私、誤國誤民,那這也無形之中給自己平添了很多的罪業。

  像在《群書治要.商君子》中有一句話,它說,「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欲擅一國之利,而蒐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意思是說,亂世的君臣有什麼特點?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洋洋得意地在想著要怎麼樣專有一國的利益,想方設法地選擇哪一個官位更重要,哪一個官位更方便謀取私利,這是國家之所以危亡的重要原因。所以你看,我們觀察一個國家是興盛還是衰敗,是走上坡路還是走下坡路,我們就要看一看這個國家的領導幹部所思所想,就明白了。大家所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位置承擔好,利國利民,還是想著如何用自己的官位謀取私利、升官發財?

  所以在《論語》上孔老夫子教導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一個人,一個讀書人正確的心態是,不要擔心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而應該擔心什麼?「患所以立」,我用什麼樣的能力、德行,立德、立功、立言於社會。「不患莫己知」,不要擔心自己的名聲不夠顯揚,大家都不知道我,不要追求外在的虛名,而是要追求那個可以為天下人知道的德行和能力,甚至可以為後世所知道的,為後世產生影響的那個德行和能力。這都是讓我們回到根本,要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一旦給自己一個機會,自己能夠抓住。抓住這個機會幹什麼?不是以權謀私,不是升官發財,不是擴大自己的影響、贏取虛名,而是為國家、為民族來貢獻自己的能力。這個是我們學習這一句話給我們的啟發。

  二百零六句:

  【賈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則士豫附。士豫附。天下雖有變。則權不分。】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六《漢書四》。這個就是陸賈說的。陸賈說:「天下安定時,要注意選好宰相(也就是最高的行政首長);動亂的時候,就要注意選好將領。將相能夠和睦相處,賢士就樂於歸附;賢士歸附,天下即使有變化,權力也不會分散。」

  這個『相』就是宰相,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國家重要的決策都要通過宰相去領導、執行。天下安定的時候,就要注意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擔任宰相,這個宰相需要既有智慧、有能力,又有德行修養,特別是要有度量。所以中國古人說,「宰相肚子能撐船」,說明什麼?說明宰相的心量必須要大,量大福大。他的度量大,最重要的一個體現就是他不嫉賢妒能,能夠把德才兼備的人選拔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發揮特長,所以他還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所以我們看歷史,歷朝歷代,只要好的宰相登基,天下就會安定。譬如說像宋朝的王旦,他做宰相的時候度量很大,人家批評他,他還說是他愛國,所以他當宰相的時間也最長。所以在歷史上,那些當宰相的人,可能並不是最有能力的人,但他一定是最有德行的人,最能夠知人善任的人,最不嫉賢妒能的人。這樣的人當宰相,他才能夠使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出任在合適的位置上,把這個國家政事治理好。

  將軍最重要的就是要忠誠。因為他率兵打仗,手握兵權,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如果他沒有忠誠的德行,一旦叛亂,那就會給國家造成很大的災禍。在《孔子家語》上說,「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必愨而後求智能焉。不愨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邇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個弓,要把它調整好了之後才期求它有力量;馬馴服了之後,才期求牠成為良馬;士人必須在考察德行的基礎上,再去期求他的智慧和才能。一個人不忠誠,但是卻很有能力,那就好像豺狼一樣凶狠,是不能夠接近的。你想想你接近虎狼之心的人,會是什麼結果?那一定是有生命的危險。所以將軍他是武將之首,手握兵權,如果有能力又有兵權,但是卻沒有忠誠、沒有德行,那是很危險的事。

  『將相和,則士豫附』。「將」就是武官的首領,「相」就是文官的首領。文官、武將的最高領導人都非常地和睦,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能夠和睦相處,像一家人一樣。所以「士豫附」,這個士就是讀書人,也就是指賢德之人,「豫」就是非常歡喜的,「附」就是歸附。賢德之人看到文官、武將的最高領導者都能夠做出和睦的榜樣,所以他們非常佩服、非常歡喜,也樂於歸附,為國效力,來造福國家、人民。

  下面接著講,『士豫附,天下雖有變,則權不分』。這些讀書人和賢者都歸附了,天下即使有變化,譬如說最高的權位突然有變動,或者是發生了戰爭,外敵入侵,因為將相團結,文官、武將又都歸附,就能穩定整個國家的局面、穩定人心,權力也不會分崩離析。

  如果將相不和,都要謀取自己的私利,打自己的小算盤。如果這個時候最高權位有變動,大家都會在那開始謀算自己的私利,擁立哪一個人來做最高的領導,那可能都不能夠為大局著想。最後可能有好多人在擁立不同的人爭取最高的權位,這個時候天下就有危險了。所以在歷史上我們也看到,整個天下這個皇位有變動的時候是最容易出現動亂的。這個時候動亂之後,又變成軍閥割據的狀態,人們就會因為戰亂免不了苦難。所以將相和,即使有這些變化,權力也不會分散,國家整個大局能夠保持穩定。

  再看第二百零七句: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先公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二《史記下》。

  這句話是藺相如所說的。我們都知道在《史記》中,有「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著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當時以及後世都有很大的啟發。我們就把這個故事再回顧一下。

  廉頗是趙國的一員良將,建了不少的戰功,赫赫有名。藺相如也是趙國人,但是他出身比較低微,他原來只是趙國宦官之長(就是宦官的總首領)繆賢的家臣。你看,藺相如不過是一個宦官首領的家臣而已,他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

  趙惠文王的時候,他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結果秦昭王知道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寫了一封書信,他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這塊寶玉。收到這封信之後,趙王就和大將軍廉頗以及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池恐怕也不可能得到,就會白白地上當受騙;如果不給他們這塊寶玉,秦軍可能馬上就來攻打。所以怎麼樣解決沒有能夠確定,想找一個人去出使秦國,回覆秦國的使者,但是也沒有找到。找一個人去秦國出使,但是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這個時候宦者令繆賢就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派去。」趙王就問:「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完成使命?」繆賢就說:「為臣曾經犯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但是我的門客藺相如就阻止我,他說:您怎麼會了解燕王?我對他說:我曾經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對我說願意跟您交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我想到他那裡去投奔。相如就對我說:當時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於趙王,所以燕王才想要和您結交。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您是逃出趙國奔往燕國,燕國怕趙國,在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你,甚至還可能把你捆綁起來再送回趙國。所以你這樣去投奔他,是不妥當的。您不如自己脫掉上衣,露出肩背,而且主動地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能夠僥倖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建議,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所以為臣私下認為這個人是一個有智有謀的勇士,派他出使會非常地適宜。」

  聽了繆賢的推薦,趙王就決定召見藺相如。就問藺相如:「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回答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又說了:「但是如果秦王得了我的寶璧,卻不給我城池,我應該怎麼辦?」藺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國如果不答應,這是趙國理虧;趙國給了和氏璧,給秦王了,但是秦國不給趙國城池,這是秦國理虧。兩種對策衡量一下,我們寧可要答應給它,讓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說:「誰可以去出使?派誰做使臣?」藺相如說:「大王如果確實無人可派,臣願意捧護寶璧前往出使秦國。如果城池給了趙國,臣就把寶璧留給秦王;如果城邑不能夠給趙國,我一定會把和氏璧完好的帶回趙國。」你看他對趙王就敢做這樣的承諾,自己信心十足。於是趙王就派他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出使秦國。

  到了秦國之後,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見藺相如,他是在一個很普通的宮殿裡接見藺相如。藺相如就把寶璧獻給秦王,秦王大喜,就把寶璧給左右的侍從,還有妻妾們傳看,結果左右看了之後都高呼萬歲,諂媚巴結的聲音一片。藺相如看出了秦王並沒有想給趙國城池的意思,於是他就走上前去說,他說:「這個和氏璧上有一個小小的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說和氏璧還有瑕疵,於是就把這個璧交給他,和氏璧又回到了藺相如的手中。藺相如捧著璧玉退後幾步站定,身體靠在柱子上,怒髮衝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我們趙王召集了全體大臣商議,到底應不應該送這個寶璧給秦王。結果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著它自己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給我們的城池恐怕是得不到的。商議的結果,就是不想把寶璧送來給秦國。我認為一般的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應互相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捧著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麼要這樣做?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可是如今我來到了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台觀接見我,禮節非常傲慢。接到寶璧之後,就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並沒有給趙王十五座城池的誠意,所以我又把這個寶璧收回來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說完之後,藺相如手持寶璧,斜視著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的把寶璧撞碎,便趕緊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這樣做,並且招來主管的官員,說查看一下地圖,說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池要交割給趙國。其實這都是裝模作樣的,藺相如也看出秦王不過是用欺詐的手段假裝要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也不可能得到這些城池,於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沐浴了五天,如今大王您也應該齋戒五天,而且要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秦王估量此事,畢竟不可強力奪取,於是就答應要齋戒五天,讓藺相如住在廣成賓舍。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但是必定會背棄信義,不會把城池給趙國,於是怎麼樣?他就派他的隨從穿上粗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沐浴五天之後,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大典,去請趙國的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之後,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幾位君主,從沒有一個堅守盟約的。我實在是怕大王欺騙了,對不起趙王,所以就派人帶著寶璧回去,他已經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您只要派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會把寶璧送來。如今憑您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我知道欺騙大王之罪是應該被誅殺的,我情願下油鍋被烹殺,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細考慮考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並且有驚怪之聲。侍從就有人要把藺相如拉下去,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藺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把他放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所以最終還是在殿堂上接見了相如,完成了大禮,讓他回國。

  相如回到趙國之後,趙王認為他是一位稱職的大夫,身為使臣不受諸侯的欺辱,於是就封相如為上大夫。秦國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後來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還殺死了兩萬人。秦王派使者通告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議說:「大王您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於是趙王就前往赴會,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見禮儀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有回來,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的妄想。」趙王同意了這個意見,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

  結果在會見的過程中,秦王飲到酒興正濃的時候就說:「寡人私下裡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為我彈瑟吧。」趙王沒辦法就彈起瑟來,結果秦國的史官就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一看就上前說:「趙王私下裡聽說秦王也擅長秦地的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娛樂。」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就向前遞上瓦缶,並且跪下來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我藺相如要把脖頸裡的血濺在大王身上了。」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結果這些侍從們都嚇得退下去了。當時秦王不大高興,但是也只好擊了一下缶。於是藺相如也回頭招呼趙國的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缶」。秦國的大臣們又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不客氣,回答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秦王直到酒宴結束,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的軍隊來防備秦國,所以秦國也不敢有什麼舉動。

  澠池會結束之後,因為藺相如功勞大,結果怎麼樣?被封為上卿,而且這個位置在廉頗之上。廉頗就有點不高興了,他說:「我是趙國的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是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但是他的地位卻居於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他在我上面,我感覺到羞恥,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假如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之後,就不肯與廉頗會面。每次相如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意去和廉頗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有一次相如外出,遠遠地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於是藺相如這些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我們之所以來,離開親人事奉您,就是仰慕您的高尚節義。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大家都回答說:「那當然廉將軍比不上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

  下面就說了我們今天要學的這段話:『顧吾念之』,這個「顧」就是一個轉折,但是我想到,『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一文一武、一將一相。『今兩虎鬥,其勢不俱生』,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吾所以為此』,我之所以能夠這樣忍讓,一忍再忍、一讓再讓,『先公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你看我們從藺相如的這一段回答,我們就知道了藺相如的存心,事事都是以國家大局為重,為了國家的急難,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自己受到羞辱。

  廉頗聞之,廉頗聽了這些話,「肉袒負荊」,他就是脫去了上衣,露出上身,而且揹著荊條,「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廉頗也很了不起,他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去懺悔,而且還由這些賓客帶領著,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他說:「我是一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地寬厚!」「卒相與歡」,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為刎頸之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你看,我們學了這一句話就了解到,藺相如他思考問題,一定要為國家著想,為大局著想,心中完全沒有個人的得失。藺相如冒著生命的危險完璧歸趙,在一般人看來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是藺相如卻不覺得難;他總是迴避、躲著廉頗,一般人覺得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但是藺相如卻不覺得羞恥,為什麼?就是因為一般人把「我」看得太重了,而藺相如他念念為國家、為大局著想,完全是一片至公之心,完全沒有考慮到我的利益,包括自己的生命、我的面子,所以對他來說,也就不難了,也就不覺得羞恥了。

  太史公評論說,知道將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氣。死並非難事,而怎樣對待這個死才是難事。當藺相如手舉寶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從的時候,就面前形勢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為膽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現。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敵國。你看他的那種正氣,讓這些手握兵器的侍從、侍衛都感到害怕,不敢向前。後來又對廉頗謙遜退讓,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他處事中表現出的智慧和勇氣,可以說是兼而有之。所以說藺相如確實是一個又有智慧、又有勇氣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一片公心,為國著想,沒有私心,所以他才表現出這種大智大勇。

  我們下面看第五個部分「教化」。

  我們看二百零八句: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這句話很簡單,但是講起來卻不是很容易。孔子講性,他的三千弟子能夠理解的人不多。顏子「聞一以知十」,當然對孔老夫子所說的無所不悅,不違如愚,對於這個性也能夠理解。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便明白是「忠恕而已矣」。所以曾子對孔老夫子「一以貫之」的道也能夠理解,當然他也能夠懂得孔子所說的性。

  子貢有自知之明,他自己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既然知道性「不可得而聞也」,那麼這個性必須覺悟,這說明他對於性了解一部分,是登堂而未入於室。孔老夫子為什麼「罕言性」,為什麼很少講性?因為懂得性的人很少,所以你給他講了他也聽不懂。

  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古來有很多的註解,但是在雪廬老人來看,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後來研究儒家性的含義的,一個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中發表了「性善說」,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仁義禮智根於心」。還有就是荀子,他在「性惡」篇裡發表了「性惡說」,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再有就是揚雄,他在《法言修身》篇裡發表了性善惡混之說,也就是說人性是善惡混雜的,有善也有惡。修其善,就成為善人;修其惡,就成為惡人。

      孔子所講的性到底是善是惡?我們看這裡邊的經文,孔子只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他並沒有說性是善還是惡。關於這一章的歷代註解,只有皇侃的《疏》沒有用善惡來解釋。

  孔老夫子所講的這個性,實際上和佛家所講的性是一樣的,是一個意思,無二無別。這個性就是宇宙的根源,一切萬法都是從自性所生、所變現的。但是後人講性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一樣了?性沒有兩樣,但是各人的學問不一樣,體悟的層次不一樣,理解的深度當然也就不一樣。所以清朝有大儒說,「吾學佛而後知儒」。什麼意思?他學了佛之後,才真正的讀懂了儒家。像蕅益大師也是如此,他是通過佛教大徹大悟的,大徹大悟之後,再來重讀《論語》,讀出了很多別人讀不出的味道。他的《論語點睛》,確實是有很多點睛之筆,提升了後人對《論語》的理解。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它不僅僅是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是大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儒家文化。

  雪廬老人說,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性,是從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解說的,萬事萬物都有本體、現相和作用。這個體就是本體,本體是空無自性,是性空、是真空,佛經裡面講的都是這個道理。譬如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經》上也說,「是故空中……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這裡邊有的是說性,有的是說相。本體它是空無自性的,而這個相是夢幻泡影。

  那什麼人看過性?一般人都沒有看過性,沒有看過不等於沒有。如果說沒有,那就是落入了頑空。本性確實有,但是看不到。中醫有《藥性賦》,譬如說姜的性是熱,雖然你手握著姜,手也不會發熱,是不是姜就無性了?你把姜煮熟了之後吃進去,你這身體就會感覺到熱。萬法都有本性、都有體,只是看不見而已。但是這個體會現起各種形相,所以相就是現相。譬如說姜的性熱是看不見的、摸不到的,但是姜所長的形相我們看得很清楚,所以叫體空相有。這個空不是沒有,體也是有,但是你看不到,是畢竟空寂。這個相也有。

  孔子的書、佛經都講善、講惡,但是這個善和惡並不是就體相而言的,因為體是空的,善惡便安不上。相是善是惡?譬如說,你說刀是善是惡?子彈是善是惡?這個相也都沒有善惡。體、相都沒有善惡。但有了這個相,就有業用,這個用就是指作用,等它起作用的時候,才生出了善惡。譬如說刀子有作用,這個刀子可以削水果、可以切菜,也可以傷人。我們是從作用上才分出了是善是惡。

  所以性分為體、相、用三個方面。本體真空,但是隨因緣現相。這個相是假有,是眾緣和合而成,是因緣所生法。相是假有,但是一般的凡夫,卻誤以為是真有。所以就執著這個假相,在這個假相中起惑造業。有相則有業用,一有現相,它就會起作用,什麼相起什麼用。這個體和相沒有善惡,這個業有善業、有惡業,所以善惡是就業用而言的。

  而體相用三者,是先有體,次有相,然後才有用。孔子說的「性相近」的這個近字,是說其前。前是指什麼?就是指體相而言;「習相遠」的遠字,是說其後,這個後就是指業用而言。所以孔子和釋迦牟尼佛兩位聖人所說的性,並沒有不同的意義。

  以體相用來解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知道性是體空,寂然不動,動就會現出假相。體雖空,而性實有,人實有此性。像人生、宇宙、萬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以這個本性為根源,這個本性也是遍及宇宙人生。而人以及萬事萬物,本性原來相差不多,所以說性相近也;性雖相近,但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依照各人的習慣發展,後來就相差得愈來愈遠,所以說習相遠。這裡就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因為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養成的習慣、習性不同,那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就有很多善惡的不一樣了。

  性體真空,它固然沒有善惡,但是由性所現的假相,也沒有善惡可言。就像我們這個人身,其實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我們這個人身就是一個假相,在我們既不作善也不作惡的時候,這個人身它談不上是善身還是惡身,必須由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利益人,還是損害人,才能說是善是惡。這些行為不是相,而是業用。這個習相遠的「習」就是業用,善惡只是就業用而言的。

  既然性無善惡,要明性就不能從善惡中求。所以有一句話說,善法不是佛法。為什麼?因為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是做善事積功累德,如果你作善而執著這個善的相,那並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要求我們斷惡修善,但是又不著斷惡修善的相,這才叫佛法。

  這一章各種註解,解說性善,解說性惡,或者是說性善惡混,其實都是誤解。佛與孔子所說的性是一個意思,這不是小器人,什麼是小器人?就是器識小的人所能理解的。因為小器人都有門戶之見,道不同不相為謀。像今天各個宗派之間鬥諍堅固,什麼原因?原因就是有門戶之見。

  一般的俗儒一看到體相用,便認為這是佛學的說法,實際上並非如此,儒教的經典中也未嘗不講體相用。雪廬老人為了證明儒家的經典也講體相用,他就引用了《周易.繫辭傳》上的幾條來加以說明。

  例如,「神無方而易無體」。什麼是「神」?古註以陰陽不測來解釋神,陰陽不測非常微妙,所以無方。如何微妙法?你想打一個比方,卻打不出來比方,比方不出來,這是說性體。真空拿什麼比方?佛也沒有說出來,只是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熱性、冷性,這個水是熱、是暖、是冷,你自己喝下去便知道了。「而易無體」,「易」的本體在哪裡?找不到本體,易是唯變所適。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隨緣現相,所以沒有一定之體。無方無體,這就是講本體真空之義,這就是講的體。

  再譬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依照韓康伯的註解說,道是「寂然無體,不可為象」,但陰陽都是由道而產生。孔穎達的《周易正義》也說,「道是生物開通,善是順理養物,故繼道之功者唯善行也」。「生物開通」,道已經產生一切萬物了,「善是順理養物」,就是順著天理而生養萬物,「繼道之功者唯善行也」,這都是由體起用的意思,這叫善,起作用之後才分善分惡。

  再譬如,「顯諸仁,藏諸用」。這裡邊的「顯、藏」都是就作用而言的。所以仁義善惡,都是在作用、造作上講的。

  還有,「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這個「鼓萬物」的「鼓」,就是動的意思,性動就產生萬物、出現萬物,這個動就是動作,「萬物」就是指一切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由本性一動產生出來,與聖人沒有關係。也就是說,他不承認有一個造物主,聖人不用操心。本性之德盛大,業用也盛大。大到究竟處,就是至矣盡矣,這都是講的是用。「盛德大業至矣」,就是說這個功德太大了,本性的德能太大了,而這個業是由性出來的,這就是講的用。

  還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這裡邊講「成象、成形」都是講的相。至於六十四卦裡邊的象曰、彖曰,以及吉凶無咎等等,都是講的相。聖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成相成形,這也都是講的相。「變化見矣」,這個千變萬化就都出來了。這都還沒說善惡。

  《易經》以下的文字接著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到這裡才說善惡。

  所以,孔老夫子的這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是從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講。性相近是指體、相而言;習相遠是指作用、業用而言。既然性相近,習相遠,那就告訴我們,後天的薰習、後天的教育、後天的環境至關重要。好的教育就是使人從習性回歸到本性,這也是我們修學的目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要回歸到本性自有的明德。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零九句:

  【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故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貴其所尚。故禮讓興。抑其所貪。故廉恥存。】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先王知道人一方面有喜好善良、崇尚美德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貪慕榮譽財利,所以就重視其所崇尚的,而抑制其所貪求的。重視其所崇尚的,所以禮讓之風興起;抑制其所貪求的,所以廉恥之心保全。

  在《禮記.學記》上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裡邊所說的『貴其所尚』就是長善,『抑其所貪』就是救失。所以古聖先王抑制人們的貪求,重視人們所崇尚的善良、美德,靠什麼?就是靠教育。所以從家庭、學校、社會等等方面,要把人教成一個好人,把這個好人選拔在領導位置上,這樣的話,才能達到禮讓之風興起、廉恥之心保全的這種效果。

  譬如說古代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在鄉間要設立庠序,在國家的國都要設立太學,教導人們都是仁義禮智的道理,所以從小就有正確的是非、善惡、美醜的觀念。所以整個《四庫全書》它的核心內容,如果概括一下的話,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大家都有明確的是非、善惡、美醜觀點,就會以禮讓為榮,而以貪求為恥。

  像我們的選拔制度,在漢朝的時候實行舉孝廉的選拔制度,把具有孝廉的孩子選拔出來,由國家來培養,作為官吏的後補。這也是讓人去崇尚美德而抑制貪求,廉就是不貪的意思。有貪心就很難把這個位置能夠做好,有貪心就會以權謀私、貪財好利。像激勵機制,古代也會把那些喜好禮讓的、孝敬父母的、友愛兄弟的,還有關心老人的、扶危濟困的,這樣的人來選為命民,或者是命婦,你看貞潔的。由皇帝下詔書給以褒獎,一旦接受皇帝的褒獎成為命民,他就可以坐著兩匹馬拉的車子,這個車子裝飾得很好來出行,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有不同一般人的德行,受到了皇帝的褒獎,對他會生起恭敬之心。一般的人即使再有錢,但是你沒有「命民」的稱號,那你也不能夠坐這樣的車子出行。這些制度就是要培養人們去培養美德、崇尚善良,而不是崇尚金錢、崇尚奢侈。所以,你看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法律制度、選拔制度、激勵機制等等,都是要把這些有德行的人能夠推舉出來,作為國家的領導。這樣的話,德能兼備的人處在領導的位置上,上行而下效,這個社會道德風氣就會非常地好。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一十句:

  【治民之道。務篤於教也。】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二《鹽鐵論》。

  治理百姓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心一意致力於推動教化。為什麼教育這麼重要?因為中國古人看問題能看到根本,社會諸多問題產生,那都是結果。譬如說食品安全問題、貪污腐敗問題、不誠信的問題、欺詐的問題,甚至恐怖現象等等,這些都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人心壞了。所以「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心壞了。你要改變人心,不是靠一、二個法律制度條文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必須靠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夠有效果。

  在《孔子家語》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孔夫子在魯國做大司寇的時候,有父子兩個人因為爭訟來告狀,孔老夫子就把父子兩個人關進了同一個監獄,三個月也沒有進行判決。後來,父親提出撤訴,孔子就把他們兩個人都釋放了,再也沒有進行追究。這個時候魯國的大夫季孫聽了這件事,就很不高興,他說:「我曾經聽您說,孝是治國的根本。現在殺一個不孝之人就可以警誡全國的百姓都行孝,但是您不把他殺掉,反而把他給放了,這是什麼原因?」孔老夫子說,「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在上面的人沒有教導人們走正道、行孝悌,結果下屬犯了罪,平民百姓犯了罪,就把他給殺掉,這不符合情理。「不教以孝而聽其獄,是殺不辜也」,不教導民眾培養起孝心,而用這個「孝」來審判官司,這是殺無辜之人。「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全軍潰敗不可以斬殺士卒;司法混亂,不可以處置懲罰百姓。為什麼?「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上面的教化沒有施行,這個罪責不在人民百姓的身上。「夫慢令謹誅,賊也」,法令非常地不嚴謹,誅殺卻非常地急迫,這是殘害百姓。「徵斂無時,暴也」,橫徵暴斂沒有一定的時節、不適時,這叫暴政。「不誡責成,虐也」,不事先警誡,或者沒有事先給他們良好的教育,就苛求他們能夠做到,這叫虐政。「政無此三者,然後刑可即也」,如果政事杜絕了以上這三個方面,然後才可以用刑。

  怎麼樣教導人們,給人們以良好的道德教化,這也是有步驟的。從中我們也看到,為什麼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沒有得力?孔老夫子說,「既陳道德以先服之」。首先要給人們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讓大家明白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讓大家順服,這樣就不會輕易地去作惡了。

  你看,我們現在的社會似乎很重視道德教育,但是實際上,人們並沒有是非、美醜、善惡的標準,甚至以醜為美、以惡為善,積非成是的事情很多。像我們從小學上到了博士,上了很多課,但是我們回想一下,有哪一堂課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你看古代的孩子從童蒙教育開始,就學習《弟子規》、《童蒙養正》,告訴你怎麼樣做才是孝順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都是最基本的生活中的教育。告訴你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身體上有損傷,讓父母憂心;德行上有損傷,讓父母臉上蒙羞,這都是養父母之心。但是我們沒有接受過這樣的孝道教育,所以怎麼樣?所以有一個小偷被抓起來了,受審判的時候,人家說他,說你這個人很不孝,這個人說:「你怎麼知道我很不孝?我對我的父母非常好。」你看他都被抓起來了,他還認為自己對父母非常地好,這就是不知道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在哪裡。所以你看我們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理,現在人如果沒有學習,確實會以惡為善,把兄弟姐妹送上法庭,父母把兒女、兒女把父母告上法庭還振振有辭。

  宣講了這個道德之後還是不行,怎麼辦?「則尚賢以勸之」,要崇尚那些有德行的人,勸勉百姓向善。也就是說,像我們現在社會評了很多的道德模範,他們在哪些方面做得特別地優秀,把他們評選出來,讓大家學習。評選出來還不夠,還要給他們很高的榮譽、特殊的待遇,還要經常宣講他們的先進事蹟,不是只在頒獎晚會上宣講一下就行了。這些好的故事、好的素材都可以拍成電影、電視劇,天天地在講這些道理。

  我們現在做得不夠,怎麼表現出來?譬如說你去問年輕人,說我們今年評了十個感動中國的道德人物、道德模範,他們叫什麼名字?他們有什麼先進的事蹟、高尚的品德我們值得學習?保證是一問三不知。然後你就去問,說某某電視劇的女主角是誰?她的星座是什麼?她的成名作是什麼?他們一定是對答如流。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現在的宣傳出了問題。古代很多的婦女沒有看過聖賢書,但是她做人知道忠孝節義,知道孝敬公婆、尊敬丈夫、教育好兒女。她們從哪裡學來的?都是從這些民間的藝術、民間的文藝中學來的。所以戲劇都是勸人為善的教育。所以我們去觀察、考察祠堂的時候發現,有一個重要的建築物在這個祠堂的對面,那就是戲台。為什麼在祠堂的對面要設置這個戲台?那就是因為古人重視教育的結果,要通過這些文藝節目給人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勸導。我們現在社會,你看對歌星、對影星,一點點小小的新聞,那都炒得天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對於那些善德善行卻宣講得甚少甚少。這個對比就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現在的社會風氣一落千丈。

  「又不可,則廢不能以憚之」,還是不行,就要把那些不能遵守道德規範的人給廢棄、給貶退,讓人有畏懼之心。「若是,百姓正矣」,如果這些全都做到了,那百姓自然就端正了。「其有邪民不從化者,然後待之以刑,則民咸知罪矣」,倘若還有一些頑固不化的奸邪之徒,最後才給以他們刑罰的制裁,這樣民眾就能明理而知恥,羞於犯罪了。「是以威厲而誡,刑措而不用也」,於是,就不須用嚴厲、苛責的政令,而刑罰也可以擱置不用了。「今世不然」,現在卻不是這個樣子,「亂其教,煩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罪焉,又從而制之,故刑彌繁而盜不勝也」。現在的世間是怎麼做的?你看孔老夫子那個時候都已經出現這個問題了,和我們現在世間出現的問題大同小異,都是抓不到根本。現在的問題就是教育混亂,不重視道德教育,所以人們不知道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也沒有羞恥之心。刑罰繁多,使人迷惑,食品安全有問題了,就要設立「食品安全法」;酒後駕車的人多了,又有酒後駕車的懲罰條例;腐敗問題嚴重了,有「反腐敗法」;環境問題出現了,有「環境保護法」;現在有恐怖現象出現了,又有人說要設立反恐怖法。你看看,刑罰繁多,使人迷惑,人不知不覺就犯了罪,結果又用刑罰來制裁他。刑罰愈來愈繁多,但是強盜,也就是說犯罪的人卻數不勝數。「世俗之陵遲久矣,雖有刑法,民能勿踰乎?」社會風氣由盛轉衰已經很久了,雖然有刑法,人民怎麼能不逾越這個刑法?

  所以孔老夫子就告訴我們,首先要給民眾教化,如果人們沒有接受教育,做了邪曲不正的事,那是應該給予寬恕的。寬恕了之後,一定要給他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他知道做人的根本。

  前幾天我們到廣東潮州潮安市黃河道德講堂去學習。在七天的學習之後,有一個學員就上台來分享,他本來是母親讓他來學習的,本來是服刑還沒有服完的,是三進宮的一個犯罪人員。結果聽了這個課之後,是非常地懺悔,痛改前非,非常地後悔自己沒有很早接受這樣良好的傳統文化的教育,讓他的父母擔憂。所以你看,七天的教育,學習傳統倫理道德因果,就把一個惡人轉變成一個善人,跪下來給父母磕頭懺悔。這說明什麼?說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教,對倫理道德的教育、對於傳統文化沒有信心。

  《漢書》上也說,「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務德教而省刑罰……今廢先王之德教,獨用執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難成也」,聖賢的君王都是順著天道來從事政治。天道的特點是什麼?天道的特點就是好生而惡殺,有仁愛之心。所以聖王一定是把道德教育作為首要任務,而把刑罰設置得非常簡單。現在好了,廢除了古聖先王的道德教化,單單地用執法之吏來制裁人民,你還想讓道德的教育化被四海,是很難成就的。所以古人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道德教育都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我們看今天世界災難繁多、矛盾衝突四起、人心惶惶無依,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西方忽視了宗教教育,而東方忽視了聖賢教育所導致的。所以我們要解決當前社會的種種問題,必須要恢復以倫理、道德、因果為內容的中華傳統文化。譬如說我們可以做這樣一些事:

  第一,就是國家可以選拔、培養五十位真正通達中華傳統倫理道德,而且德行兼優的老師,在中央電視台、各省市電視台,還有網路、廣播等等,日日宣傳中華傳統倫理道德,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且要配以因果的教育,讓人不敢作惡。倫理道德的教育是使人羞於作惡,但是沒有因果的教育,還是不能夠起到最終的效果。

  第二,要真正落實「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才選拔標準。也就是說領導者的選拔,必須首先具備孝廉的條件,無論是黨員入黨,還是選拔領導者,它的首要條件就是孝廉。

  第三,就是我們的黨校教育、國民教育,都要以五倫八德作為主修課或者必修課,以《國學治要》、《群書治要》作為治學、治國的必讀課本。上行下效,國家領導人要率先參加,並且身體力行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為社會大眾做出榜樣示範。

  第四,就是要辦實驗點。譬如說我們在一個小區、在一個學校,在一個村鎮、企業,甚至是監獄,落實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並把這樣的教育成功的結果向全國乃至全球普遍地宣揚,請世界各地的人都到這裡來參觀。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廣東潮州市的黃河道德講堂,很多的人來參觀之後,確實覺得這就是一個和諧社會的典範,這就是一個大同世界的典範。人人生活在這裡,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是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為他人著想,總是想著多去付出,而沒有對別人有任何的要求,大家都是這樣的做,大家感覺到生活在這裡很溫暖、很和諧、很幸福。每一個人來學習參觀都會受到感染,知道了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真正的幸福的生活,也都願意來效仿。

  在前幾年,海南省監獄管理局把《弟子規》、傳統文化的學習落實在服刑人員的教育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央電視台還以「遲來的愛」為標題進行了報導,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加生起了信心,讓我們堅信,唯有恢復中華倫理道德的教育,才能夠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實現社會和諧。

  所以我們要解決當前中國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深化各個方面的改革。但是改革的重點絕對不是盲目地推行從西方移植過來的民主政治,而恰恰是通過政治、行政、教育、文化等等各個方面的改革,恢復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著重解決當前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文化斷層、教育失誤的問題。因為唯有從覺悟人性、喚醒人心做起,才能拯救人民的心靈,化解衝突災難,達到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的效果。

  在《群書治要.新語》中有這樣一段的闡述,「君子見惡於外,則知變於內矣」,就是君子人、當領導者的人,看到外面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惡的行為,就應該知道要在內興起變革了。「今之為君者則不然,治不以五帝之術,則曰今之世不可以道治也」,現在的領導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沒有用五帝的治國方略治理國家,還說什麼?現在的時代不同了,不能夠用道德治理了。「為臣者不師稷契,則曰今之民不可以仁義正也」,做臣子的不能夠效仿后稷和契,這個「契」就是舜的時候他來做司徒,用五倫大道來教導人們。現在做臣子的不能夠效仿后稷和契,自己首先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而說什麼?現在的人民不能夠用仁義來教正了。「為子者不執曾閔之質,朝夕不休,而曰家人不和也」,現在做兒女的,也不能夠仿效曾子、閔子騫那樣從早到晚地孝順父母,還說啥?家人不能夠和睦,與父母有代溝。「學者不操回賜之精,晝夜不懈,而曰世所不行也」,做學問的人,像我們讀聖賢書的人,也沒有像顏回、子貢那樣晝夜不懈,精進不息的精神,還說世間不能夠行大道了,在這個世間,這一套行不通了。「自人君至於庶人,未有不法聖道而師賢者也」,從最高的領導者到一般的老百姓,都應該遵從聖道、效法聖賢。「故仁者在位,而仁人來;義者在朝,而義士至」,因此,在上位的領導者是一個有仁德之心的人,他所感召的也都是有仁德之心的人;有道義的人在朝中為官,他所感召的也是講道義的人來做官。因此,「墨子之門多勇士,仲尼之門多道德」。你看,墨子他門下多勇士,孔子門下都是有德行的人。孔老夫子一生沒有名,也沒有地位、沒有財富,但是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個賢人都跟著他學習,不離不棄,走到哪裡都跟到哪裡。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把自己所講的全都落實了。

  「文王之朝多賢良,秦王之庭多不詳」,周文王的朝裡多是賢良的、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而秦始皇他的朝廷裡多是不祥之人。這是什麼原因?「故善者必有所主而至,惡者必有所因而來。夫善惡不空作,禍福不濫生,唯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善人之所以能夠被感召而來,也是因為在上位者的善心;作惡的人之所以被感召,也是因為在上位者的惡行所感召。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都是自己的心行所感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只要領導者他真心實意地希望社會道德風氣好,而且從自己本身做起,落實這些道德規範,社會風氣也是一定可以扭轉的,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真心向善。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一十一:

  【上為下效。然後謂之教。】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五《崔寔政論》。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上者怎麼做,在下者就會起而效法,這樣就稱為教化。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去教,才能使道德教育起到效果,深入人心。

  《說文解字》對「教」下了一個定義,「上所施,下所效也」,這句話就是把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給我們揭示出來了。這個「教」,在古代寫作左邊上面一個「〤」,下面一個一模一樣的「〤」,再下面是一個兒子的「子」,而右面是一個手,拿著一個柳條。左邊上面這個「〤」,就是父母、老師、領導所畫的,下面一個一模一樣的「〤」,就是兒女、學生、下屬所畫的,這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身教勝於言教。而右邊一個手拿著一個柳條,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地耳提面命,經常提醒的過程。所以身教加耐心,就是能夠把人教好的祕訣所在。一個人他的習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所以不是說你讓他學了一、二天的《弟子規》,一、二週的《弟子規》,甚至一、二個月的《弟子規》,就能夠把他的行為扭轉。那需要什麼?長期薰修。更重要的就是做父母的要給兒女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弟子規》的要求。

  所以道德教育,它和知識的傳授有所不同,它是靠教育者的身教來帶動的,而不是靠言語的說教。所以孔子就強調,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領導者如果能夠端正自身,對於辦理政治這件事,又有何難處?如果領導者不能端正自身,又怎麼能夠端正別人?用習主席的話來說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話是用通俗的語言概括了為政之要,同時也指出了當前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們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認為需要教育的是誰?是下屬、是普通百姓,而領導者道德都很高尚了。其實恰恰相反,最需要教育的就是領導者和教育者。所以古人說「言教者訟,身教者從」,只是用言語來教導,自己做不到,他就會跟你起爭訟,甚至有逆反,說你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說我?所以你屢次下命令,他也不會服從。而你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做對了,都符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不用說他,他自然也會跟從。

  所以《中庸》上說做學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後還有一個「篤行之」。如果沒有這個「篤行之」,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這個聖學也很難入門。所以,在我們面前如果放著兩個天平,一個天平上放著《弟子規》,一個天平上放著《四庫全書》,這兩個天平的分量是相等的。為什麼是相等的?因為《四庫全書》代表的是知,而《弟子規》代表的是行。如果我們讀得懂《四庫全書》,把《論語》、《四書》背得滾瓜爛熟,但是連《弟子規》還做不到,那還不如有這一本《弟子規》更管用。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它重視知行合一,它不是講求談玄說妙。

  我們再看下一句,二百一十二句:

  【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訓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惡以誡天下。而民莫不知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代有德行的人,都能推己及人為天下人民著想,推行自己所崇尚的美德來教導天下,而人民沒有不崇尚美德的。以自己所憎惡的醜行來告誡天下,所以人民沒有不知道羞恥的。這句話和上句話的意思是相通的,告訴我們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得力,就是要領導者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做到的再要求別人做到,別人也很容易就做到了;自己所憎惡的堅決不做,並且以此來告誡天下,要求別人不做也就很容易了。

  北宋開國皇帝,我們知道趙匡胤他居安思危、崇尚節儉,奠定了大宋的基業。有一次,他的女兒魏國長公主,穿了一件由翠鳥羽毛做裝飾的短上衣入宮,趙匡胤看了之後就十分氣憤,他對公主說:「妳把這件衣服給我,從今以後不要用翠鳥羽毛做裝飾了。」公主聽了之後不以為然,還笑著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也用不了幾根羽毛。」趙匡胤正色說道:「妳說得不對。妳穿這樣的衣服,宮中其他人看到會紛紛效仿,這樣一來,京城翠鳥羽毛價格便會上漲。商人有利可圖,就會從四處輾轉販運翠鳥,這要殺傷多少鳥兒,妳千萬不能開此奢華之端。」公主聽了趙匡胤的話,連忙叩謝父皇的教誨。

  所以你看,在上位者的一個行為,就會給全國做出示範。要求全國人民以驕奢淫逸為恥,結果自己專門穿那些特別奢華的奢侈品做裝飾,你讓全國人民以驕奢淫逸為恥,怎麼可以做到?所以我們提出八榮八恥的榮辱觀,說以驕奢淫逸為恥,但是我們所到之處,看到的領導者也是穿名牌為榮,開豪華轎車為榮,以有奢侈品為榮,你說你讓人民以驕奢淫逸為恥、以勤儉節約為榮,怎麼能夠辦得到?所以這就是我們道德教育不能夠推行天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現在的反腐倡廉工作,為什麼能夠取得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最高的領導者習總書記,他自己率先垂範,嚴格要求自己勤儉節約,上行下效。

  所以說教育它是有規律的,規律就是教育者和領導者先受教育。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看有個領導者他在講話的時候慷慨激昂,說一定要把反腐敗作為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來加以重視,但是沒過幾天,他自己因為貪污腐敗被抓了起來,當這樣的事情愈來愈多地出現的時候,人們就會對道德教育喪失了信心。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次再接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