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上一次我們講到第四章「為政」,我們講完了第一個小問題「務本」,今天我們開始講第二個問題「知人」,請看第一百八十三句:

  【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近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特。哀之以驗其仁。苦之以驗其志。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論人必以六戚四隱。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謂四隱。交友故舊邑里門廊。內則用六戚四隱。外則以八觀六驗。人之情偽。貪鄙羨美。無所失矣。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九《呂氏春秋》。這句話比較長,我們一句一句地來學習。

  『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大凡衡量一個人,當他顯達時,觀察他所禮遇的是哪些人,是禮遇的有恩於自己的人,還是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還是禮遇達官貴人,在那裡攀龍附鳳。這就顯示出人的德行的高低。如果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禮遇那些有恩過自己的人、幫助過自己的人,那說明這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是一個有情義、有恩義、有道義的人;如果他禮遇的是那些窮苦的、需要幫助的讀書人,那是為國求賢,一片公心。

  在《說苑》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周公代理天子之位七年,在這七年之間,他以拜師之禮去求見的人有十個人,以朋友之禮去求見的人有十二個,那些貧寒之士之中,可以優先見到周公的有四十九人,周公所舉薦的德才兼備的賢才有上百人,他教導的讀書人有上千人,而他給那些來朝拜的人封予官位的,大大小小有上萬人。試想,如果周公既驕傲又吝嗇,那麼天下真正的賢士就很少能夠來朝拜了。即使有來的,也一定是貪圖財位、尸位素餐之人。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很清高,他清高在什麼地方?那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人到無求品自高,他不貪名、不貪利、不貪財,什麼都沒有貪著,無所求,於世無爭,與人無求,這樣的人他自然就清高,就顯得品格高尚。他既不為財又不為名利,他還為什麼要出來做官,出仕拜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報答知遇之恩,進而能夠兼濟天下。所以我們看諸葛亮本來在南陽隱居,「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他為什麼出來幫助劉備?就是因為劉備他有求賢、禮賢之心,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看到劉備的誠意,看到他那種仁愛天下的存心,所以才出來幫助他。如果在位者沒有這樣禮賢的恭敬之心,讀書人也不願意出來做官了。

  所以在《三略》中,也是在《群書治要》的《三略》中,有這樣的闡述,「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祿得;有守節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脅」。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如果這個人很清高,他的志向純潔,那你就不能夠用高官厚祿來獲得他;如果這個人堅守節操,很有志向,也不能靠威刑來脅迫他。因為就像文天祥這樣的人,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節操的人寧願一死,他也不接受威刑脅迫。「故明君求臣,必視其所以為人者而致焉」,所以明智的君主求取臣子,一定要看這個人的志向,之後才以適當的方法來招致他。「致清白之士,修其禮」,對於那些很清高、道德純潔的士人,領導者必須首先修明自己的禮義,要有禮敬之心。「致守節之士,修其道」,而要想招致那些堅守節操的人,領導者就要修明自己的道義。「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這樣的話,真正的賢士才會被招來,自己的名聲也才可以保全。

  周公他所禮敬的是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無論貧富貴賤,他都非常恭敬地,甚至還以見師之禮去求見,這表現的是周公一片公心,他禮賢下士,為國家求賢若渴,沒有半點私心。

  下一句,『貴則觀其所進』。當他榮貴時,觀察他所提拔和舉薦的是什麼樣的人,是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只舉薦和自己關係好的人,或者給自己送禮的人,還有諂媚巴結自己的人。如果他只任人唯親,那很可能就會結黨營私。在《尚書.舜典》中記載,虞舜他是一個非常愛才重賢的人,他顯貴之後所提拔和舉薦的是什麼樣的人?你看他命禹做司空,讓大禹治水平水土;命棄為后稷,就是播種百穀;命契做司徒,司徒就相當於教育部長,興起倫理道德的教化;命皋陶做士,這個士就是大法官,他掌管法律;命伯益做虞官,掌管山澤鳥獸。正是因為舜他知人善任,任官得其人,所以能夠無為而治。雖然他任用了這麼多的賢才,但是天下人還都以他為父母。正是因為他「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對內推薦賢才不避諱是自己的親屬,而從外面選舉賢才也不迴避自己的仇人。這說明舜他是一個非常賢善之人,對人沒有分別心,為國舉薦賢才而沒有自己的好惡之情,所以人們才對他愛戴不已。

  堯帝曾經向舜來請教治國之道,舜怎麼回答的?舜只回答了兩個字,「事天」,那就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規律去做、去治國。後面他還舉例說,「平地而注水,水流濕」,你看在平地上澆水,這個水自自然然地就會朝著低窪潮濕的地方流去。「均薪而施火,火從燥。召之類也」,地上放著很多的柴火,你要去點燃它,這個火自自然然地會首先燒著那些乾燥的柴火。這都是自然感召的結果。所以「堯為善而眾美至焉,桀為非而眾惡至焉」,堯憑藉著自己美好的德行,感召而來的也都是賢良的臣子,還有人才;而桀他的品行敗壞,自自然然招致的也是那些德行缺失、奸詐狡猾的人來與他為伍。

  下一句,『富則觀其所養』。當他富有時,觀察他所供養、款待的是哪些人。一個人富有之後供養的是父母,是賢德之人、貧苦的讀書人,為國家培養人才,還是養了一些倡優佞人,就是供自己遊戲、玩樂、開心的,還有巧言善辯的、諂媚巴結的人。

  我們看歷史上有很多的讀書人,他們都有這樣的志向,自己一旦富有之後要怎麼樣?譬如說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的心願,就是他有很多的房子,讓天下有志氣的、貧窮的讀書人都能夠接受他的照顧,讓他們好好讀書,最後成就功名,來為國家服務。

  再譬如范仲淹,本來他買了蘇州的南園想作為自己的住宅,但是聽風水家說這個南園的風水非常好,後代會非常地發達,結果怎麼樣?他馬上就把這個南園捐了出來,作為培養讀書人的場所,作為學堂。結果確實培養出很多貧窮的讀書人,最後能夠做官,為國家服務。

  所以我們看,在《大學》上就說了,說「仁者以財發身」,這個有仁德心的人,他有了財富之後,把財富捐獻出來興辦教育,救濟窮苦,結果怎麼樣?為自己贏得了好的名聲、好的身分,受到大家的尊重。這個就叫「仁者以財發身」。而「不仁者以身發財」,沒有仁德心的人、沒有智慧的人恰恰相反,他有了錢之後,就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結果怎麼樣?很快就把錢財給敗散掉,給自己招來了身體的不健康,還有身分、名聲的敗壞。這個就是「不仁者以身發財」,他不惜用自己好的身體健康,好的身分、地位、名聲去幹什麼?去發財,求得財富的增長。譬如說這個官員,他拿著自己的官位去營私舞弊、貪污受賄,這樣的話就是敗壞了自己的名聲,最後鋃鐺入獄了。這些都是不明理所導致的結果。

  『聽則觀其所行』,這一句話有兩種解釋。就是聽一個人講話,還要觀察他言行是不是一致,這是一種講法。像《論語》中也講,「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另一層意思,就是當他受到君主聽信時,觀察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像領導者很聽他的話了,看看他有沒有得意忘形,有沒有藉著這個機會謀取自己的名利;還是領導愈是信任他,他愈是抓住這個機會成就領導的德行,推展利益百姓的政策,那這個就是行仁。

  『近則觀其所好』。這個「近」也是有兩種解法:你平常接近他,了解他的生活狀況,觀察他的喜好、嗜好;另一種講法,這個「近」就是他閒居在家的時候,觀察他的嗜好是否正當合法。像有些人喜好賭博、喜好喝酒、喜好女色,這樣的嗜好遲早都會給自己招致禍患。在《群書治要.尚書》中就講到,觀察一個人他有沒有發展前途,就看六件事情。哪六件事情?我們前面講過,我們複習一下。「內作色荒」,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外作禽荒」,對外喜歡打獵、遊戲,也是沒有節制;「甘酒嗜音」,喜好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峻宇雕牆」,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雕梁畫棟,可以說是極盡奢侈。「有一於此,未或弗亡」,以上這幾件事情,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太過分了,那就沒有不滅亡的。

  所以我們平時跟人聊天,我們看一看他聊什麼。「言為心聲」,他跟你聊吃喝玩樂,聊名車、名牌這樣的東西,這樣的人成不了大器。你看《論語》上孔老夫子就教導我們,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還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讀書人志向在求道,但是還以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為恥,那就不足跟他多談了。說明什麼?說明還是沒有把心思放在道上,還是很關注世間的名聞利養、吃喝玩樂、享受等等。

  『習則觀其所言』,這個「習」,就是當他能夠親近君主時,觀察他的言談是否與正道相應。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去掉名利心的時候,一旦跟領導者接近,他就會講好聽話,就是講諂媚巴結的話,而不是引導這個領導者走在正道上。這種習氣有的時候是不知不覺,這都是一種追名逐利的反映。

  『窮則觀其所不受』,當他困苦時,觀察他是否對非分之財有所不受。對不義之財、非分之財,要見利思義。 看到這個利益獲得現前的時候,想它符不符合道義。如果這個財是不符合道義的,給我們,我們也不能夠接受。古人即使沒有讀過聖賢書的人,也都知道財富有兩種,一種財叫吉財,一種財叫凶財。吉財,就是我們通過正當的勤勞致富而獲得的財富;而另一種財富,就是通過非法的手段,不道義的、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不義之財,這個給我們帶來的是不盡的麻煩,甚至是凶災。所以你看,曾國藩為什麼能夠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就是因為他讀書明理,他深知道因果的事實,所以對於不義之財、非分之財都不敢去接受。

  『賤則觀其所不為』,當他處於卑賤時,觀察他是否對於非義之事有所不為。一個人不愛慕虛榮,才能夠做到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喜之以驗其守』,使他喜悅,考驗他能否保持操守。譬如說一個人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是否能夠如如不動。這句話你看說得非常好,說讓他高興,拿什麼讓他高興?現在人高興的事,就是能有好的名聲、有好的利益,有很多的財富,拿這些東西去考驗他,看他有沒有操守。其實我們也可以考驗一下自己,譬如說別人突然送給你一個很貴重的禮物,面對這份禮物,自己是不是生了歡喜心、貪愛心?如果這個歡喜心生起來了,說明自己還有貪愛,操守不夠。當然我們沒有貪愛,外表也要表現出喜悅,為什麼?因為別人送給我們禮物,這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如果我們沒有表示,這也不符合人情。但是一定要觀察自己的內心,自己在內心深處是不是起了貪愛之心。

  『樂之以驗其僻』,使他歡樂,檢驗他是否有邪念、惡行,也就是讓他沉迷於聲樂等歡樂的場合。譬如說現在的領導幹部,經常被一些老闆請去KTV、卡拉OK,然後再去喝酒,喝酒之後還有很多的節目。在這些歡樂的場所,看看他能否守住自己的節操,不去做那些邪僻的事情,沒有邪僻的行為。當然一般人沒有定力,往往接受不住這些糖衣炮彈的考驗。所以《弟子規》上教導我們說,「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我們知道自己的功夫不夠,所以對這些邪僻的、歡樂的場合要懂得遠離,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受誘惑。當然我們考察一個人的時候,要讓他歡樂,然後檢驗他有沒有遇到歡樂的因緣場合就陷在裡面,浸淫在裡面而不能自拔,那說明這個人的定力、功夫還都很差,這個都是值得我們去用心觀察的。很多領導幹部就是在歡樂場中慢慢地走向了邪僻,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氣而不知不覺,習慣成自然。這個不好的習氣一沾惹上,再想改正過來也就非常地困難。

  『怒之以驗其節』,使他發怒,檢驗他能否節制心中的怒氣。這個「節」也有性的意思,也就是讓他生氣,看看他的性情如何、氣度如何。所以你看古代的很多善知識在考驗學生的時候,特別地、故意地用一些不好的態度來對待他,看他能不能忍受。如果他不能忍受,走了,說明這個人也不是法器,走了也就走了。

  『懼之以驗其特』,使他恐懼,觀察他如何獨自應對而不害怕。這個「特」就是獨的意思,讓他獨自去面對,看看他有沒有畏懼之心,夠不夠坦蕩。

  『哀之以驗其仁』,使他哀傷,或者是告訴他一些哀痛的事情,讓他處於哀痛的環境,檢驗他是否心存仁慈,看看他有沒有同情之心、仁愛之心。

  在《群書治要.韓子》上記載,有這樣幾個故事。像樂羊他在魏國做將領,他去攻打中山國。這個中山國是一個小的諸侯國,而樂羊的兒子恰恰在中山。結果中山國的國君就把他的兒子烹殺了,又把他的兒子烹殺之後,煮的這種像一碗湯、一碗羹似的送給他。結果樂羊看了之後怎麼樣?他居然就把這個東西給吃下去了。魏文侯聽了之後,就對堵師贊說:「你看樂羊為了我,居然把他兒子的肉都吃了。」堵師贊怎麼回答的?堵師贊說:「他都能夠吃他兒子的肉,那誰的肉他不能吃?」後來樂羊攻下了中山國,魏文侯對他的功勞進行賞賜,但是卻懷疑他的用心,懷疑他有沒有仁愛之心。因為他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可以吃下去,說明這個人心狠到一定的程度了。

  還有一個故事,孟孫出去打獵,他捕到了一隻幼鹿,就讓秦西巴把牠帶回去。但是這個幼鹿的母親,這個母鹿就跟著後邊在呼號著,久久也不肯離去。秦西巴看了之後就不忍心,結果怎麼樣?他就把幼鹿送還給了這隻母鹿。孟孫聽說秦西巴居然把他捕到的獵物給送回去了,當然非常地生氣,就把他給逐出去了,攆走了。但是沒過三個月,孟孫又把他給召了回來,讓他當自己兒子的師父。孟孫的車夫就問了,「您以前怪罪秦西巴,把他給驅逐了,現在又讓他來擔任您兒子的師父,這是什麼原因?」孟孫怎麼回答的?孟孫說:「秦西巴都不忍心傷害一隻幼鹿,他又怎麼忍心傷害我的兒子?」所以你看,古人他看人都是看一個人的存心,並不僅就事論事,看看他的行為,這個事辦得怎麼樣,從這個事上還要觀察這個人的存心。

  下面,『苦之以驗其志』,使他困苦,考驗他意志是否堅強。讓他在困苦的環境之中磨鍊他,看看他有沒有意志能夠堅持,這也是檢查一個人的意志夠不夠堅強。所以修學,特別是提升自己,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夠吃苦才行。如果吃不了苦,就不能夠真正地提升自己。所以要讓自己接受苦難的磨礪,這樣才能夠磨鍊自己的意志。像我們經常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個人的意志就堅強,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苦,他都能夠去堅持,而沒有退心。

  而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露水道心。你看這個露水它是非常短暫的。有的人發心很勇猛,但是維持不了幾天就退心了,特別是遇到一種磨難、一些考驗,往往就忘記了初心,所以我們這是露水道心。一個人真正地有道心、有堅強的意志,那是無論在逆境還是在順境,無論是在善緣還是在惡緣,都能夠接受考驗,都能夠順利過關。為什麼?因為他有遠大的志向來支撐著他,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要朝哪裡去。所以這些考驗確實是事事是好事,都是提升自己境界的機緣。

  下面說,『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以上這八項觀察、六項檢驗,是賢主用來衡量人才的方法。你看我們怎麼樣知道這個人是人才?怎麼樣考驗人才、衡量人才?通過這「八觀六驗」,就知道這個人是不是人才了。

  『論人必以六戚四隱。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衡量一個人,還要依靠父、母、兄、弟、妻、子這六種非常親密的親屬關係。也就是說,你對一個人委以重任的時候,首先要向他的父母了解一下這個兒子對父母夠不夠孝敬。如果這個兒子在家不能夠孝敬父母,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這個人對領導也不能夠盡忠,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為什麼?因為這個孝子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那就不會輕易地做出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的事。其次,還要向他的兄弟了解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夠尊敬兄長,幫助弟弟、妹妹。一個人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夠給以幫助的話,他對朋友也好不到哪去。最後,還要問一問他最親近的妻子、兒女,因為這些人整日和他生活在一起,對他的生活習慣、毛病習氣、缺點是最了解的。所以為什麼我們說家人難度,難度在哪?因為我們在外面可以裝飾得很好,但是在家裡、在對自己親近的人面前,這些毛病習慣就暴露無遺,這些家裡人是最了解我們的人。所以家人難度,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家人真正地信服、心服口服、心悅誠服,做出能夠感動他們的事。

  像我們經常提到二十四孝之首,大舜的故事。為什麼?因為大舜他的後母、他的兄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都沒有想著去打擊報復。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任何的瞋恚、怨恨之心,反而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最後他用實際行動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兄弟。我們經常提到大舜,就是用大舜的例子來對照、反省自己。像我們的身邊有沒有像大舜的後母,這樣三番五次要置我們於死地的人。我們想一想自己很幸運,沒有遇到這樣的惡人,但是我們都不能夠感化他們,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我們的「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行不夠,不能夠感化身邊的人,讓他們心悅誠服。

  所以你看古人特別地有智慧,要通過這六種最親密的親屬關係來考察一個人。

  『何謂四隱?交友故舊邑里門廊』。「四隱」,就是四種隱惡揚善的、可以信任的關係。第一,「交友」,就是他現在所交的朋友;第二,「故舊」,就是他以前所交的朋友;第三,「邑里」,就是指他的同鄉、鄰居等等;第四,「門廊」,也就是他的親信。顯然,這四種人對他的過去、現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內則用六戚四隱,外則以八觀六驗,人之情偽,貪鄙羨美,無所失矣,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在內就用「六戚四隱」為標準,在外就用「八觀六驗」的方法,如此一來,這個人的真誠虛偽、貪婪粗鄙,還是善惡等品性,就一覽無遺了。「羨美」,這個註解上說作美惡,也就是他的善惡這方面的品性都能夠被人一覽無遺,這就是古聖先王辨識人才的方法,這也是古聖先賢長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非常精闢的識人的方法。

  我們看一百八十四句:

  【景公問求賢。晏子對曰。通則視其所舉。窮則視其所不為。富則視其所分。貧則視其所不取。夫上難進而易退也。其次易進而易退也。其下易進而難退也。以此數物者取人。其可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

  『通則視其所舉』,這個和我們前面所講的大同小異,就是這個人通達時、得志時,看看他舉薦的是什麼樣的人,是賢德之人,還是結黨營私的人,還是任人唯親,是自己的親屬。這體現了一個人的公心,還是私心。

  『窮則視其所不為』,一個人窮困潦倒時,看看他不去做的事。中國古人說「人窮志不短」,雖然一個人很貧窮,但是不符合道義的事他仍然不會去做。

  『富則視其所分』,他富裕的時候,看他是不是會與人分享,惠施財富。像孔老夫子也說,一個人即使有周公的才華,但是既驕傲又吝嗇,其餘的方面就不值一提了。一個人富裕了,不僅不能夠吝嗇,而且還要惠施財富,這才是這個人的可取之處。我們惠施財富有什麼好處?我們知道財布施得財富,千金散去還復來,自己的財富上不會匱乏。而且《大學》上說:「財散則民聚」,你把錢財散出去了,贏得的是民心。而「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你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

  在《韓詩外傳》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反面的故事。宋燕在齊國做宰相,結果被驅逐了。回來之後,他就招集門尉陳饒等二十六個人,說:「諸位大夫,有哪些人願意和我一起去其他的諸侯國?」結果沒想到,陳饒等二十六個人都趴在地上,沒有人回答。宋燕一看,就嘆了一口氣:「唉,太可悲了,為什麼士大夫容易獲得,但卻難以使用?」陳饒回答說:「並不是士大夫容易獲得而難以使用,是您不能夠正確地安撫他們。」宋燕就問了:「您這話怎麼講?什麼意思?」陳饒說:「您看,您給士人的薪俸是三斗的黍稷,他們都不能夠用來養家糊口,但是您家的野鴨、大雁卻有吃不完的糧食,這是您的第一個過失。您家的果園裡種滿了梨子、栗子,後宮的婦女用這些果子互相投擲,但是士人卻沒有嘗到過一顆,這是您的第二大過失。您家的綾羅綢緞,華麗的裝飾在廳堂之上,隨風而破敗,但是士人卻不能夠用它們做自己衣服的滾邊,這是您的第三大過失。錢財是君主您所輕視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視的。您不能付出您所輕視的東西,卻希望士人能夠付出他們所重視的東西,這就好比您想做的是鉛刀(用鉛做的刀,這個刀質非常軟,不鋒利),但卻怎麼樣?卻希望這個鉛刀有干將的用途(干將是古代的名劍),這不也是很難達到的嗎?」宋燕一聽,他就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錯在哪裡?就是富裕了,不能夠把錢財分給這些窮困的讀書人,還有招致的這些賢人。

  『貧則視其所不取』,這個人很貧窮,但是他不苟取。我們知道,你看范仲淹小的時候他家境非常地貧寒。他每天煮一鍋的稀飯,把這一鍋的稀飯分為四個格子,冬天冷的時候,稀飯就結成了冰,每一頓飯只能吃其中兩格子的稀飯,就著鹹菜。在這個時候,他在寺院裡讀書,偶然發現了有一罈金子。你看他生活儉樸、非常貧窮,這個金子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但是他得到了這個金子之後,知道這個金子不屬於自己,所以怎麼樣?他又把它埋回到樹底下。後來,他去參加科舉,做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了宰相之後,這個寺院的方丈要修建寺院,就來向他化緣,因為他以前在這個寺院裡讀過書。這個時候,范仲淹就說:「其實你們寺院裡就有足夠的財寶」,於是他就把他這個金子所埋的地方告訴了方丈。方丈他們回來一找,果然找到了。所以你看范仲淹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還能夠做到不苟取、不苟得,這個人才是一個可取之人。

  當然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命裡有的終須有,你扔也扔不掉。你看他把金子,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他放回到樹底下,但是自己該考上宰相,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面講,『夫上難進而易退也,其次易進而易退也,其下易進而難退也』。我們考察一個人是不是賢德之人,他可以從三個等級來看。一個上等的賢士,他不貪圖祿位而一心向著道義,所以怎麼樣?難於出仕,但是卻容易引退。就像諸葛亮一樣,他如果沒有道義的君主去請他,他是不會出來做官的。不以禮敬的態度來請他,他也是不會出來做官的,為什麼?因為他心裡想著的是道義,而不是貪圖祿位,所以這樣的人是難於出仕,但是容易引退。這個就是因為他沒有自私自利,他出來做官都是為了把自己的所學所能貢獻天下,這樣能夠使社會和諧、人心安定,而不是出來做官是為了升官發財。如果君主不賢明,認識不到他的賢德,他出來了對君主也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他是難於出仕、難於進朝為官。縱使被舉薦了,他也容易退下來。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圖慕,貪圖這些榮華富貴。

  次一等的人,「易進而易退也」。次一等的人,他向著祿位也不背棄道德,所以他容易出來做官,但是也容易引退。最下等的人,「易進而難退也」。下等的人是背棄道義而向著祿位,所以他們急於出仕卻難以引退。他很容易去進朝為官,但是你讓他從這個位子退下來可就難了,你要給他滿足很多的條件,因為什麼?因為這個人的私心很重。

  所以我們現在選拔人才向西方學習,叫競爭上崗,這樣競爭上崗的方式,往往把最第一等的人才、最上等的人才給遺漏了。最上等的人才就像諸葛亮、像顏回這樣,你得有恭敬之心去禮請他,他才出來。結果你讓他去競爭,還要說自己怎麼怎麼好,別人不如我,這樣有道德的人都說不出口,所以我們競爭上崗往往把最上等的賢人給遺漏了。什麼樣的人喜歡出來競爭?往往是那些一心向著祿位,就是貪圖名利的人出來競爭了,批判別人不好,說自己怎麼怎麼比別人好,這個都是小人的行為。我們看競爭上崗往往把這樣的人選拔出來了。

  『以此數物者取人,其可乎』,如果能用這樣的標準去考核選拔人才,應該就可以達到選賢舉能的目的了。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八十五:

  【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一《史記上》。

  這句話是出自於一個典故。魏文侯對李克(也有地方叫李悝),他在魏國實行變法,使魏國強大起來。有一次,魏文侯就對李克說:「先生曾經教導寡人說,家貧就要想得賢妻,國亂就要想得賢相。如今要安排宰相,而宰相的人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您看怎麼樣?」李克他沒有直接回答,他就說了這幾句話,說:「『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是哪些人;『富視其所與』,富裕時看他所交往或施與的是哪些人;『達視其所舉』,顯達時看他所推舉的人;『窮視其所不為』,窮困時看他不願做的事情;『貧視其所不取』,貧賤時看他是否不苟取。這五點就足以確定宰相的人選了。」魏文侯聽了之後就說:「先生請回,我的宰相人選已經確定好了。」

  李克快步走出去,就到翟璜家去拜訪。翟璜就問:「今天聽說君主召見先生去選擇宰相,結果是誰當宰相?」李克就說:「魏成子當宰相了。」翟璜一聽就氣得變了臉色,他說:「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他下面還舉了幾個例子,「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君主對內最憂慮的是鄴郡,而我又推薦了西門豹。君主要計畫攻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中山攻滅以後,派不出人去鎮守,我又推薦了先生。君主的兒子沒有師父,我推薦了屈侯鮒。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聽了之後怎麼回答?他說:「您向君主推薦我的目的,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來謀求做大官嗎?君主詢問安排宰相說:『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怎麼樣?』我回答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有這五條就足以能決定了,何需要問我李克?』因此我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您怎麼能和魏成子相比?魏成子有千鍾的俸祿,但是有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裡,因此他從東方聘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都把他們奉為老師。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君主都任他們為臣。你怎麼能夠和魏成子相比?」

  翟璜遲疑之後,他也是一個明理之人,就再拜說:「我翟璜是一個淺薄的人,說話很不得當,我願意終身做您的弟子。」李克確實也是以理服人,他是告訴魏文侯這五條標準來確定宰相的人選。

  這裡邊,我們看「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人。我們看一個人親近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麼重要?在《呂氏春秋》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楚國有一個善於看相的人,楚莊王向他請教其中的奧妙。因為他看了很多人,沒有看錯一個的。這個人怎麼回答?他說:「我並不是能給人看相,只不過是善於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是怎樣的。如果這個人是平民百姓,他所結交的朋友都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淳厚善良、行為謹慎、畏懼法律,這樣的人,他的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會一天比一天安定,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吉人。如果這個人是事奉君主的臣子,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喜好品行和善德的,這樣的人,他事奉君主會一天比一天事奉得好,官職也會一天比一天高升,這被稱為吉臣。如果這個人是君主,他的朝臣都是賢德之士,左右事奉的人都能夠竭忠盡智,他一旦犯有過失,這些群臣都能夠犯顏直諫,為他指正,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會一天比一天更安定,他自己也會一天比一天受人尊敬,天下的百姓也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心悅誠服,這就是吉主。所以,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

  你看這個故事之中,看相的人只是觀察一個人所交往的朋友,就能夠斷定出他的前途命運。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平時和哪些人親近交往可不是一個小問題,是關係到一個人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夠不謹慎。

  在《群書治要.墨子》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墨子看了染絲的人之後就感嘆地說:「潔白的絲放進青色的顏料裡進行洗染,它就變成了青色,放進黃色的染料裡洗染,拿出來就變成了黃色。如果投入的顏料有變化,洗出來的絲,它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絲放進五種不同顏色的顏料裡,它就變成五種不同的顏色。所以對於所浸染的人事物,不能夠不謹慎。」這個故事非常地形象,他通過看到染絲給予人啟示,告訴我們,所結交的朋友,還有自己所處的環境,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影響。這個就是提醒我們要「親君子,遠小人」,要交往那些對自己的德行提升有幫助的朋友。這個是我們講的一百八十五句。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八十六:

  【一曰。微察問之以言。觀其辭。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貪。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七曰。告之以難。觀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六韜》。

  這個是告訴我們鑑別人才,它有八種方法。第一,『問之以言,觀其辭』,就是向他提出問題,觀察他的言辭是否條理分明。就像我們現在考試,除了筆試之外還有面試,為什麼?因為現在筆試作弊的方法有很多,也很隱蔽,但是面試的時候卻不能夠作弊。你向他提問,就可以看出他的回答是不是有邏輯性,是不是條理鮮明、思路清晰等等,他的知識面是不是廣博,對問題認識得是不是透徹。

  『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就是要向他追問到底,觀察他的應變能力如何。有的人,他可能是就書本上的問題準備得很充分,你問他,他也能夠回答得上來,但是他的應變能力就比較差。這個是第二點。

  『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這個「間諜」就是要祕密偵查刺探,也就是要暗中調查,觀察他是否忠誠不二。

  『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就是明確直接地提問,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有隱瞞或者誇張之處,藉以觀察他的品德如何。

  『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貪』,這個「貪」也作廉,就是讓他支配財物,觀察他是否廉潔,有沒有貪心。

  『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就是要用女色來試探他,觀察他的節操如何。你看這個古人在任用一個人的時候,觀察得非常全面,包括他在財色名利的誘惑面前,能否如如不動,把持住自己。這個都要進行預先的考察,然後才能夠委以重任。

  『七曰,告之以難,觀其勇』,要把危難的情形告訴他,或者說告訴他這件事很困難不容易做成,觀察他是否勇敢,是不是有勇氣敢於承擔。

  『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就是讓他喝醉酒,觀察他的酒品如何。你看很多的領導幹部平時都是溫文爾雅,說話有條不紊。但是喝上了幾杯酒之後,就失去了領導的威儀,結果話也多了,然後也不講分寸了,甚至還吐了一地,甚至還有嬉笑怒罵都來了,讓人一看就對他生不起恭敬之心。所以有人說怎麼樣才能夠戒酒?戒酒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次喝酒的時候你不要喝醉,你清醒的時候,看看那些喝醉人的醜態,你就知道自己喝醉酒之後是什麼樣的了,這樣就很容易把酒給戒掉了。在《群書治要》最後一篇《抱朴子》上專門有一篇文章講酒的過失,而且講為什麼人人都知道酒有這麼多的過患,但是人卻又不能夠戒掉它,分析得非常地到位。

  『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把這八種檢驗的方法都用上了、都具備了,一個人的賢明或者不肖就能夠分辨出來了。

  一百八十七:

  【故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聽言必審其本。觀事必校其實。觀行必考其跡。參三者而詳之。近少失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這句話前面還有一些話,我們都一起來看一下。《傅子》中說:「君人者,將和眾定民,而殊其善惡,以通天下之志者也,聞言不可不審也」,就是當國君的人要和睦眾人、安定民眾,而分辨善惡,通達天下人的心志,所以聽到言論,不可以不審慎。「聞言未審而以定善惡,則是非有錯,而飾辯巧言之流起矣」。如果領導者聽了他人的言論,而沒有審慎地去考察,沒有去進行調查研究就下了結論,並且以此來確定是非善惡美醜,就會導致錯誤的判斷,由此還會導致喜歡說不實言論的風氣愈來愈盛行。譬如說有的領導者,他就喜歡聽小報告,他也不去考慮或者調查這個打小報告的人用心如何,他所說的話對別人的針砭是不是和事實相符,就信以為真,而就以這個結論去來確定是非善惡了,往往就導致錯誤的結論。譬如說冤枉好人了,善惡不分了,這樣就會導致喜歡說不實言論的風氣愈來愈盛行。因為你聽信一個人的言語就下了結論,能言善辯、花言巧語的風氣就會興起了。後面就說了這句話,『故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所以「聽言」,聽一個人的言語,不如觀察他做事,觀察他做事,還不如觀察他的行為。

  我們一句話一句話地看,「聽言不如觀事」,在《群書治要.論語》中有很多關於言語的闡述,譬如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一個人花言巧語,致力於言語的好聽,偽裝出和善的面目,這樣的人一味地去取悅別人,很少有仁德之心。正是因為一個人巧言令色,很少有仁德之心,所以怎麼樣?「君子不以言舉人」,不要因為一個人說得很好聽,就給他委以重任。譬如說我們看西方的民主選舉之中,這些總統的候選人在競選演說中都做了很多漂亮的承諾,但是上了位之後事實證明,很多的承諾都沒有兌現。所以《論語》中說:「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個人的言語很好聽,但是他不一定有真實的德行。所以既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在《群書治要.中論》中也有一段關於言語的精闢闡述:「夫利口者,心足以見小數,言足以盡巧辭,給足以應切問,難足以斷俗疑,然而好說不倦,諜諜如也。」能言善辯的人,他的心智足以洞察到細小的環節;他的言辭非常巧妙,很注重修飾;他伶牙俐齒,足以應對急切的追問;他的反駁足以讓世俗人斷定疑惑。但是他好說不倦,喋喋不休。「夫類族辨物之士者寡,而愚暗不達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但是在世間,能夠按類歸納推理、分辨事物的人是很少的。而愚鈍、不通達的、被蒙蔽的人是多數,那麼誰知道他說的不正確?你看因為他的口才很好,講得頭頭是道,再有一些名聲、名望,還有一些頭銜,一些世俗之人就會非常相信他所講的話,但是他所講的可能是有違大道的。「此其所以無用而不見廢也,至賤而不見遺也」,這就是他之所以沒有什麼用處,但是不被廢棄,很低賤,但是卻不被遺棄的原因。

  《傅子》中還說:「上好德則下修行,上好言則下飾辯。」如果在位的君主喜歡德行,會怎麼樣?屬下就會紛紛地去修養自己的品行。而如果上面的人喜歡言談,下邊的人就會爭相地修飾自己的言辭,能言善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那這有什麼結果?「修行則仁義興焉,飾辯則大偽起焉」,人人都重視修養品行,天下的仁義之風就會興起來;而如果人人都去學能言善辯,虛偽的風氣就會盛行,這是必然的徵兆。

  「德者,難成而難見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悅者也」,德行的修養是很難成就的,也很難被發現、被看見,而言語是很容易被撰寫的,也很容易取悅於人。「先王知言之易而悅之者眾,故不尚焉」,古聖先王都知道言語很容易,而且愛聽好話的人很多,所以並不崇尚言談。「不尊賢尚德,舉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悅取人,則天下之棄德飾辯以要其上者不尠矣」,如果不尊賢重德,我們不尊重賢德的人,不重視有德行的人,通過引導人們向善來教化百姓,卻只以說得好聽來取悅人,天下背棄道德,追求言辭修飾、能言善辯,來要求他們君主給與封賞的人就不會少了。

  「德難為而言易飾也」,德行很難修養、很難成就,但是言語卻很容易修飾。譬如說我們克服自己的一個習氣,克服自己的怒氣、瞋心,那都要十年、二十年的工夫,還不能說完全把它給克服了。說明什麼?說明德行的修養是很難成就的。但是言語呢?你要練一個好口才,有演講的能力,這個相對而言是一個很容易的事,當然這個是相對於德行的修養而言。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能夠因為一個人言語說得好聽,就對他委以重任。這就是所謂的「聽言不如觀事」,不僅要聽他怎麼說,還要看他的事情到底辦得如何,觀事,就是要看他所做的具體的事情。

  在《史記》上有一個歷史典故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齊威王剛剛即位的時侯,九年之間,諸侯都來討伐他,致使國家得不到治理。於是齊威王就把即墨的大夫,就是負責治理即墨的地方官,給召來了。齊威王對他說:「自從你去了即墨之後,毀謗你的言語我每一天都能夠聽到,但是我派人到即墨去視察,發現田野都得以開闢,人民都豐衣足食,官府沒有積壓的公事,齊國的東部地區因此得以安寧,這是因為你不會討好我的左右以求得讚譽的緣故。」於是,齊威王就封了一萬的食邑給即墨大夫,就是給他大大的封賞。接著,他又把阿地的大夫給召來了,對他說:「自從派你去駐守阿城,每一天都能夠聽到讚譽你的聲音,但是我派人去阿城視察,田野沒有得到開闢,人們過著貧苦的生活。趙國要去攻打甄地的時候,你不能出兵去援救;衛國獲取薛陵的時候,你卻連這件事知都不知道,這是因為你以重金巴結我的左右,以求取聲譽所導致的。」所以他當天就烹殺了阿地的大夫,並且把這些身邊曾經讚譽阿大夫的人一同烹殺了。

  後來,齊威王起兵向西去出擊趙國、衛國,並在濁澤打敗了魏軍。齊國上下都感覺到恐懼,從此之後人人都不敢文過飾非,做事務求真實,盡自己的本分,最終齊國也得到了治理。諸侯聽到了這件事,也都不敢再輕易地和齊國打仗了。

  所以你看這個齊威王就給我們做出了一個榜樣,他不僅僅聽人對這些大夫怎麼評價,還要確實派人去當地考察他們做事做得如何,他們確實有怎樣的政績。這個就是「聽言不如觀事」。

  在《新序》上還記載著一個「觀事」的故事。子路治理蒲縣三年了,孔子路過這個地方,剛進入蒲縣的縣境,他就說:「子路治理得不錯,能夠恭敬、誠信。」到了這個城鎮裡,他又說:「子路治理得不錯,他能夠盡忠職守,與民講求信用,而且寬容對待百姓。」到了縣衙,就是辦公的場所,孔子又說:「子路治理得不錯,他能夠明察秋毫以審斷案件。」子貢聽了之後,手執著馬韁就問:「夫子還沒有看見子路,就三次稱歎子路治理得不錯,這理由是什麼?可不可以講給我聽聽?」孔子說:「我進到蒲縣縣境的時侯,看到荒地都得以開墾,田野修治得很整齊,溝渠都挖得很深,這是因為他恭敬而誠實,所以民眾才願意盡心盡力地耕種田地。到了城鎮的時侯,看到房屋的牆都築得很高大,樹木長得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對待民眾忠信而寬厚,所以人民做事就不敢苟且。到了他的縣衙,發現衙門非常地清閒,這是因為他平時判案的時候能夠明察善斷,所以人民就不會輕易地來申訴打擾。」

  你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通過一個人所做的事,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恭敬心。所以任何一件事,我們都可以從中體會到做事者的態度,只要我們仔細去觀察,都可以觀察得出來。像《弟子規》上說:「字不敬,心先病。」當我們自己的心不恭敬的時侯,我們看一看自己所寫的字就非常地潦草,別人都很難認清。

  有一個朋友曾經送給我一個清朝狀元的考卷,我們打開這個卷子看了一下,非常地讚歎。為什麼?因為這個狀元所寫的考卷是一筆一畫,全都是小楷字,沒有絲毫的潦草。乍看起來,就像現在的字帖一樣,就像印刷字體一樣,大小勻稱、整齊,筆畫都非常地清楚。從這裡我們對比現在人的字,我們就知道現在人心浮氣躁,我們自己沒有體會。我們看了這個考卷複製品之後,突然意識到現在人的心浮氣躁和古人相比,確實是非常地嚴重了。從中我們也體會到古人他的心清淨,清淨到什麼程度了。所以一比較才看到了差距,否則的話,別人說我們心浮氣躁,我們還不服氣。這個就是「聽言不如觀事」。

  下面一句說,「觀事不如觀行」。觀察一個人所做的事,不如觀察他的行為,也就是他的所作所為所表現出來的品行。

  在《新序》上記載著一個故事。楚恭王生了大病,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令尹召了過來,對他說:「常侍管蘇和我相處時,常常用道義來勸導我,我和他在一起就感到不安心,不見他也不會思念他。雖然如此,他對我很有幫助,他的功勞不小,一定要重用他,給他很高的爵位。而申侯伯和我相處,他常常放縱我的欲望,我的行為肆無忌憚,他也不去勸諫。我所喜歡的,他就讓我去做,甚至勸我去做;我所喜好的,他還先於我去嘗試。我和他在一起非常歡樂,看不到他就會有點憂戚,就很想念他。雖然如此,他對我卻沒有幫助,他的過失不小,一定要趕快把他給打發走。」令尹聽了之後說:「好。」第二天,楚恭王過世了。令尹就拜管蘇為上卿,委以重任,而把申侯伯逐出了楚國。

  這個告訴我們,你看,阿諛奉承的臣子他們所作所為一時討人喜歡,但是卻對我們的德行沒有幫助。所以要和哪些人相處?要和那些能夠勸我們以道義的人、規勸我們走人之正道的人相處。這個就是「觀事不如觀行」。

  後面還說,『聽言必審其本』。聽一個人的言論,還要去觀察他說話的原因,他說這個話用心何在。

  『觀事必校其實』,不僅僅要觀察他所做的事情,還要核查它是不是符合事實,是否真實可信。像我們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要去調查研究的時候,很多人就趕忙快馬加鞭地做一些政績工程,展示給這些調研的領導看。所以你看,你觀察他所做的事,還要看它是不是符合事實,是否真實可信。

  『觀行必考其跡』,觀察一個人的行為,還要考察他這樣做的原因。在選拔人才的時候,要把這三者綜合起來參照考察,才會避免僅僅憑言語而選人、用人的弊端。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八十八:

  【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難。故虛心而下聽。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傅子》中說,過去的君主都知道身處高位要選拔人才的困難,所以虛心聽取下屬的意見;君主知道身處下位的人與一般人來往容易,所以憑藉他人來感召人才。後面它還舉了兩個例子。

  「舜之舉咎陶難,得咎陶致天下之士易;湯之舉伊尹難,得伊尹致天下之士易」。舜舉薦咎陶的時候,要能夠發現他,把他舉薦出來,這的確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是得了咎陶之後,再通過他來招致天下的賢德之士,就比較容易了。商湯舉薦伊尹,想讓他出來做官,發現這樣一個人才也很難。但是得到伊尹之後,通過他來招致更多的賢士就很容易了。

  「故舉一人而聽之者,王道也。舉二人而聽之者,霸道也。舉三人而聽之者,僅存之道也」。你舉薦了一個人,對他非常地信任、對他言聽計從,這是稱王天下之道。如果你舉薦了兩個人,分別聽從他們兩個人的建議,這是因為你對他們都不能夠完全信任,所以還有所懷疑,這只是稱霸天下之道。如果你舉薦了三個人,來聽取他們各自的意見,最後可能就是三岔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那是僅僅保持自己不滅亡之道。這一句話是告訴我們,要能夠對人才委以重任,要用而不疑,才能夠取得最佳的成就。

  我們再看一百八十九句:

  【任己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晉書下》。

  在了解和推薦人才的過程中,聽任自己的好惡,就有不能明察人才的弊端,而僅僅聽受外來的訊息,則容易造成彼此認知上的偏差。對認識的人,以自己印象的好壞,而不能客觀公平的對待;對不認識的人,容易因為人情關係擾亂了原有的制度。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有的人我們緣分很深、很好,一見面就如膠似漆,好像相識了十幾年的老友一樣,特別投機。但是愈是這種情況愈是要冷靜,為什麼?因為我們愈不容易看清對方的狀況,愈不容易做出客觀的判斷。有一句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人憑著自己的好惡觀察一個人,往往都是感情用事,不能做出客觀的判斷,

  確實很容易看錯。

  《大學》上也有一句話:「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為什麼「莫知其子之惡」?因為人特別喜愛自己的兒子,所以怎麼看自己的兒子怎麼好。又因為自己每一天都和兒子生活相處在一起,所以兒子身上那明顯的過惡,做父母的人都看不清楚。為什麼不知道自己家的禾苗已經長得很碩大、很肥壯了?就是因為有貪心。所以,你看愛心,還有貪心,就把人的智慧給蒙蔽了,讓人不能做出客觀的判斷。所以《大學》中又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我們喜歡這個人,但是又能夠同時看到他的缺點、過惡;我們厭惡這個人,但是同時能夠看到他的優點、他的特長,這個在天下來說都是比較少的。所以你看,你喜歡這個人,你看他能夠看得很準嗎?你討厭一個人,你看他能夠看得準嗎?都不準。所以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都要通過一段時間客觀的觀察,而且還要從他對父母、對家人、對同事、對領導的態度上來觀察他,是不是在人前人後,在領導面前和在領導背後,都是一樣的恭敬、真誠,這樣才能夠看得準。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還遇到一些和我們的緣分不好的人,不投緣的人,不喜歡的人,因為這種厭惡之心,我們往往就盯著對方的不好,還把這種厭惡,還把自己眼裡的這種不好又講給別人聽,這就造成了更多的對立和成見,這對自己的修身、對一個團隊的和諧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修行是修自己的錯誤的言行,而不是看別人的不是。所以首先要求要把對立放下,跟一切人都不對立,沒有成見。我們這一生所遇到的人都是有緣之人,我們要透過這個緣分,怎麼樣地去幫助對方盡一分道義。而不是在這個緣分之中起心動念,看著這個人我就喜愛,看著那個人我就討厭、不舒服,這樣就起了愛憎之心。因為這個愛憎之心蒙蔽了我們的智慧,因為我們自己的心不清淨了,我們對人看就看得不夠客觀。

  有一句話說,「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只要有愛憎的心,看人就看不清楚。不要說看別人,我們看自己都看不清楚。因為什麼?因為自己已經被煩惱給控制住了,但是還振振有詞,覺得自己都有理,所以煩惱是起於愛憎。愛憎一起來,就會生煩惱。「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因為這個愛惡,把貪瞋痴慢的心都給勾引出來了。

  所以我們人這一生首先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仁者無敵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要向仁者學習、向聖賢學習。學他們什麼?就是學他們仁者無敵的精神,真正地做到沒有一個我恨的人,沒有一個我不能原諒的人,甚至沒有一個我不愛的人。仁者愛人,一個有仁愛心的人處處都是關愛別人。

  所以《信心銘》上說:「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只要你把愛憎好惡的心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之中放下,我們這個心才能夠清淨,才能夠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一生所遇到的人,人人是好人;我們所做的事情,事事是好事,我們都用歡喜心、感恩心去接受,甚至逆來順受。這個平就沒有分別了,比較能夠平等對待,這樣愛憎的心就會慢慢地調伏。

  是不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確實要看我們的心態,當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時,確實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有這樣幾句話:「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鞭撻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很多人覺得我修養很好,我對誰都是一團和氣、滿面春風,那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所面對的都是我們的下屬、我們的朋友,他們一見面就是肯定我們、讚歎我們,甚至是諂媚巴結,結果我們聽了之後自然洋洋得意。但是突然有一個人,他也不認識你,他走到你的面前指著鼻子來罵你,你還能對他表示耐心、表示微笑,這才體現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所以什麼叫歷事鍊心?這個理可以頓悟,但是事需要漸修。這個道理很快就能明白,一下子就能夠明白,但是事需要我們在每一天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去歷事鍊心,不斷地磨鍊自己的習氣,把這些貪瞋痴慢疑都逐漸地放下,讓自己的心歸於清淨、歸於平等、歸於仁愛、歸於感恩。所以我們換一個心態去看,確實事事是好事。

  所以大文豪巴爾扎克也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但是對於弱者卻是一個萬丈深淵」。蕅益大師也說:「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物質環境、人際關係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好壞之分在哪?在於我們自己的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就發現,愛憎的心、分別的心就愈來愈淡,清淨平等的心就愈來愈呈現了。

  所以這裡邊講『任己則有不識之蔽』,如果只是任自己的感情用事,從自己的喜好出發來評價人才,那一定就會有一些弊端。『聽受則有彼此之偏』,聽到接受了外來的一些說法和訊息,可能會造成彼此認知上的偏差。所以我們在聽受的時候,要保持冷靜,要看一看講話人的存心和態度,才能夠客觀地評判一個人。

  『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認識的人,往往憑著自己的印象,對他的好感、感覺來判斷,這樣就容易失去公平,有失客觀。『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對於我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往往容易因為人情擾亂了本有的制度。譬如說我們要選拔一個人才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來托關係、走後門、講人情等等。我們如果聽了這些人的介紹,或者是憑著自己和他關係的遠近來任用人才,那就會往往以私廢公,這個就是導致了「以人事亂其度」。所以一個人要保持一顆公心確實很不容易,要把這些人情關係都處理得很好、很適當。既不能夠以私廢公,也不能夠不符合人情事理,這個要在具體的事情中靈活把握。

  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我們下次再一起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