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七十五條: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我們先看前兩句,『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君子人奉事父母能盡孝道,就能夠把這種孝敬的心轉移去效忠君主;奉事兄長能盡悌道,這種隨順之心就可以移於對待長輩。這個「順」就是隨順的意思。為什麼?因為能盡孝道的,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心和;而能夠修悌道的,他的心順。所以孝敬父母的人,能夠培養起一種心和的品質;友愛兄弟的人,能夠培養出一種隨順的品質。所以「和順」這兩個字就把孝悌的精神告訴了我們。孝悌是性德,所以講孝悌最容易開發人的性德,所以儒釋道三家都是以講孝悌為根本。

  在《雍正皇帝上諭》中說,儒釋道三家、三教,「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說儒釋道三家的教育都是從一個源頭出來的,這個源頭是什麼?其實就是人的性德,《大學》上的明德,佛教中講的佛性。它體現出來,怎麼樣把這個孝德開發出來?那都是要從講孝道、講悌道來入手,才能夠把明德開發出來。但是他們的方法可以並行而不相違背,是互相補充的。

  像我們看佛教的《觀無量壽經》中講到了淨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你看這是佛教的經典,孝親尊師都是列為第一個條件。所以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也說,說學佛的人應該「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敦倫盡分」就是要把自己的倫理關係協調好,能夠把自己在倫理關係中的本分和責任都盡到。所以做兒女的那一定要孝順父母,做兄弟的一定要互相友愛,這個都是敦倫盡分的體現。

  在佛教中還有一句話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但是在唐朝以後,這個小乘經典幾乎沒有人學了,但是中國歷史上卻出現了很多的高僧大德,這是什麼原因?那就是因為在中國唐代以後,儒家和道家取代了小乘,所以他們有小乘的基礎。因為儒家和道家的層次,它甚至比小乘還要高一層。因為這些出家人、學佛的居士都是熟讀儒道的聖賢書,有這個學儒、學道的基礎,所以再深入大乘經典,才是能夠有效果的、有成就的。但是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了,好高騖遠,就喜歡大乘經論。這個大乘經論都是枝葉花果,非常地好看,但是如果沒有學儒、學道的根,就像插在花瓶裡的花,雖然很好看,但過不了多久就會枯萎了。這也是為什麼老教授一直提倡要扎三個根,必須從《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來做起,這都是由於我們忽視了孝親尊師的這一個根本。

  在佛教之中,我們也都知道有四大菩薩。地藏菩薩代表的就是孝親尊師。他形容我們的心地有無量的寶藏,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相好、無量的財富、無量的福報。但是用什麼來開啟?就是要用孝親尊師這一把鑰匙來開啟,所以地藏菩薩告訴我們要孝親尊師。

  觀音菩薩代表的是大慈大悲。也就是說你把對父母的孝、對老師的恭敬向上提升,用這種心來對待來自我們身邊的一切有緣之人,這就是觀音菩薩所代表的意思。而觀音菩薩代表的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稱為大慈大悲。因為我們一般的人,譬如說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都是自己多餘的拿出來去幫助別人。但是觀音菩薩的慈悲是像關心我自己一樣去關心別人,無私無求,不求回報,這個就是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他代表的是智慧。像很多的高考學子,高考之前父母都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薩,以為朝拜了文殊菩薩就可以考一個好成績,其實這都不是正確的做法,不明瞭事實真相。文殊菩薩代表智慧。你看到文殊菩薩什麼意思?你禮拜文殊菩薩很重要,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除了有慈悲之外,還要有智慧。如果我們僅僅有慈悲而沒有智慧的話,往往是以好心辦了壞事,這就叫「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很多人說我慈悲心有什麼不好?慈悲心如果沒有智慧,你被人利用了、被人欺騙了,你給社會造成了一個不好的榜樣。人家說你看學佛的人都是這樣的,被人矇騙、被人利用還不知道,學佛都學成這個樣子,大家就不願意來學了。如果我們沒有智慧的話,我們慮事不夠長遠,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往往也是以好心卻得到了不好的結果。所以有慈悲,還要有智慧。這個也是告訴我們,慈悲和愛的區別是什麼?愛是有情執的愛,是不平等的愛,這個人我喜歡,我就對他特別地關愛;那個人我討厭,我就對他漠不關心,這個就沒有平等了,也沒有清淨了。一般的愛有情執的話,那就伴隨著欲望的滿足。而理智的愛是真正地看到長遠,真正地做出對他有利益的舉動,這個才是理智的愛。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把文殊菩薩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還有,峨嵋山的普賢菩薩代表了行願。也就是我們每一天把孝親尊師、慈悲智慧運用到從早到晚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這個就是普賢菩薩的意思。你看普賢十願第一條是「禮敬諸佛」,對所有的人事物都要恭敬。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本性都是佛。所以你禮敬的是什麼?禮敬的是他的佛性,而不是被他外在的行為或者是習氣所迷惑,執著在這個相上,在那糾結,這個就是普賢菩薩的意思。

  所以我們供奉這個佛像的意思是什麼?第一就是看到佛像想起它的表法含義。看到地藏菩薩,他教導我們要孝親尊師;禮拜觀音菩薩,告訴我們要大慈大悲;看到文殊菩薩,告訴我們要提起理智,要用智慧來去慈悲地對待一切人;看到普賢菩薩,就要知道我要做到知行合一、解行相應,把我們所學的、所講的運用到每一天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這樣你供養佛像才是真正地有利益。第二個含義就是紀念老師的意思。就像我們供孔子像,為什麼要供孔子像?紀念至聖先師,他是我們聖賢教誨的老師。它就是這兩個意思。

  所以你看很多人不明白佛教的表法含義,以為我在它面前供上一些香蕉水果,然後祈求他保佑我升官發財,這樣就把教育變成了宗教,甚至變成了迷信。我們看到很多的領導幹部到了五台山,拿出大把的錢去布施、供養,然後回來之後以為就得到了菩薩保佑,仍然去貪污受賄、違法亂紀,最後東窗事發,自己鋃鐺入獄,他還抱怨說這佛菩薩都不靈。這都是把良好的教育變成了宗教,甚至變成了迷信所導致的結果,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所以老教授為佛教正名,什麼是佛教?佛陀教育。佛和弟子的關係就像孔子和學生的關係,是一種師生的關係。他對人的幫助、對社會的貢獻,就是他以講經教學來為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安定來做出貢獻。

  儒釋道三家都是以孝悌作為根本。但是現在儒釋道的教育都被忽視了,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了代溝。為什麼有了代溝?其實原因就是兒女沒有盡心盡力地、很耐心地去和父母溝通。所以做人必須先從孝悌開始做起。像我們講仁慈博愛,讓大家都有愛心,但是必須找到愛的原點。這個愛的原點是什麼?就是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的友悌之心。通過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的友悌,把人的心就調得很柔和,能夠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然後去付出。

  現在仁愛不興,原因在哪裡?或者說我們五倫關係都紊亂,它的原因又何在?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缺少了孝悌的教育。譬如說我們看很多人很有善心,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大學生,但是這些大學生拿到了資助,連一個感謝的信、連一個感恩的話都沒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去寫文章議論紛紛,說這是什麼原因、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一個人連父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對於陌生人的關心,又怎麼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去報答?所以在西方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西方國家的福利待遇很好,鰥寡孤獨這些老弱病殘的人都會受到政府特別地資助,但是因為沒有感恩之心,為了獲得政府更多的資助,他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怎麼樣?還有人做一些偽證,為了獲得政府更多的資助。這些現象根源何在?其實根源都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愛之道不興,都是因為不孝、不悌所產生的,所以現在孝悌觀念沒有了。

  現在國家開放二胎,讓父母可以生第二個孩子了,但是卻遇到了挑戰,什麼挑戰?就是他們的獨生子女,原來的兒女不同意,怕的是跟自己分財產,怕的是和自己分享父母的愛。這個觀念從哪學來的?我在英國留學三年多,接觸了英國的家庭,我發現這種觀念是從外國人學來的。外國人有一家三個孩子,他們之間的玩具、衣服是不可以共享的,都是要每個人買一個,從來不會像我們中國人說大的衣服穿舊了,可以給小的穿,然後大的兄長、姐姐照顧弟弟、妹妹,在一起相親相愛、團結互助,沒有這個觀念。那全都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生怕別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所以你看我們學西方學了幾十年之後,出現的這些社會問題,真是不可思議,在以前的社會是見都沒有見到過的。

  所以現在孝悌觀念不講求了,世界就大亂了。所以要拯救世界從哪裡做起?也是要從提倡孝道、提倡悌道來做起,這樣才能夠消災免難。那怎麼樣在全國推行孝道?《大學》上有一句話:「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關鍵在於上位的領導者,在上位的領導者能夠尊敬父母,孝順父母,整個國家的人民才能興起孝道之風;在上位的領導者能夠尊敬尊長、友愛兄弟,整個國家才能興起友悌的風氣;在上位的領導者能夠體恤孤兒,照顧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人們才不會產生悖逆之心。這個都是強調領導者的率先垂範。

  中國古人又把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悌推而廣之。縱的方面講對父母的孝,但是父母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從橫的方面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種友悌之情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孝悌之心推廣開來,其實就是佛法所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東西就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聖賢人他是認識到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要開啟我們的自性智慧,要達到對天地萬物的這種仁愛之心,從哪裡做起?從孝悌做起。講孝悌之心最容易開發人的性德。

  後面說,『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這個註解上說:「君子所居則化,所在則治,故可移於官也。」為什麼君子所居則化,所在則治?因為君子有修身的基礎。你看《大學》上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代的這個家都是一個大家族,少的有七八十口人,大的有上百口人,甚至是上千口人,所以你能夠把這個家給治理好,就能夠治國,所以「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因為齊家和治國所需要的智慧、所需要的仁愛是相通的。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所以在家中形成了孝悌和善於理家的品行,在外才能夠建功立業,而且美好的名聲自然會顯揚於後世。

  我們再看第一百七十六條:

  【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二《後漢書二》。

  這句話告訴我們,事奉父母做到了孝順、恭敬,就能夠把這種孝敬心轉移去效忠君主。所以尋找忠臣,怎麼尋找?一定要從有孝子的家庭之中選拔。為什麼?第一,就是因為一個人孝敬父母,他有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他知恩報恩、飲水思源,這樣的人就不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沒有恩義的處世原則,取而代之,就會以利害的原則來取捨。這件事對我有利、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當這件事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所以,一個人他對父母能夠孝敬,他對領導就自然會忠誠,他不會對領導做出忘恩負義、落井下石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古人所講的這個孝,它的內容非常地廣泛,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而且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在《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的弟子來向他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養狗、養馬而言,也同樣是養。如果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能夠把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區別開來?當然這一句話也有人理解為,犬和馬也能以牠們的體力來贍養主人、奉養主人,如果我們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那怎麼能夠和犬馬區別開來?無論哪一種解釋,重點都是在於要尊敬父母,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心,除了尊敬父母之外,還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也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

  譬如說,一個孩子上小學,很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之上,功課不好,父母就擔憂,這就是不孝。等到上了初中,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這也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等到上了高中,學會了下網吧打遊戲,這還會讓父母擔憂,這仍然是不孝。走上了大學,更是心思不在學業之上了,開始出入一些娛樂場所,心思都用在了娛樂上、玩樂上、消費上、追求驕奢淫逸上,把心思用在攀比上了,這個學業也荒廢了,這還會讓父母擔憂,這仍然是不孝。等我們走上了工作崗位,我們違法亂紀、貪污受賄、以權謀私,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孩子因為貪污受賄鋃鐺入獄了,這仍然是不孝。從這裡我們去觀察,一個真正能夠養父母之心的孝子,確實他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能夠讓父母放心,這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

  還有要養父母之志。因為父母培養兒女都是對他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夠學有所成,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奉獻。所以父母養了我們一次,並不僅僅是希望我們在他面前端茶倒水。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上大學?我們在父母身邊陪伴父母不是更好嗎?說明什麼?說明父母希望我們成為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的人。所以《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孩子能夠立身行道,自己的自身修養得很好,處處走在道上,能夠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甚至可以名揚於後世,後世提起他,對他都非常地尊敬、非常地佩服,這會讓父母感覺到非常地安心,覺得沒有白白地養了這個孩子。所以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期望,「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個孝才盡到了完美。

  所以講到這的時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自己的母親雖然家境非常地貧寒,但是她希望我們幾個孩子都能去讀書,上大學。為什麼讓我們上大學?因為她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她還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她知道讀書是一個最好的事情。當然我們知道現在的讀書和古代的讀書大大地不一樣了。古代所讀的書都是聖賢之書,我們現在的大學卻很少讀聖賢之書了,但是這種傳統的觀念一直留在母親的印象之中。她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上大學、能夠讀書。所以儘管自己的生活很艱苦,她仍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我們三個孩子上了大學。當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就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裡了。所以每到我們走的時候,母親都是戀戀不捨,但是她仍然很堅強,希望我們能夠學有所成,能夠立身行道,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所以現在她把三個孩子都送到了大學,都學有所成,很多人都很尊敬她,也很讚歎她,說妳是怎麼樣把這個孩子培養出來的?我媽怎麼說?她說這都是國家的功勞、老師的教誨,她說我自己沒做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我母親太愛說讚歎的話,實際上並非如此。平時我們在家的時候,我們說這都是您的功勞,把我們能夠培養出來,上了大學。我媽就跟我說,這都是國家的功勞,都是老師教導得好。讓我們念念提起這一分感恩之心,希望我們確實能夠為國家、為民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個才是孝道的圓滿。從這裡我們也看到,其實忠孝不能兩全的矛盾是不存在的。為什麼說不存在?因為一個人他盡心盡力地為國家盡忠、為人民服務的時候,他就是在完成他父母的期望,這就是在養父母之志。

  除了養父母之志之外,也要養父母之慧,就是養父母的智慧。像父母親年紀大了,一般年紀大了的人都會對兒女看得比較重,患得患失的心也比較重,而且也會對錢財看得比較重。這個時候做兒女的要經常勸導父母,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要那麼多的錢財有什麼意義?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為兒孫過分地擔憂,只要自己能夠把自己的身體養好,健健康康的,這就是兒女最大的福分了。

  兒女對父母的過失要委婉地勸諫。《弟子規》上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即使父母有過失的時候,我們也要和顏悅色地去勸諫父母。在《弟子規》上還說,「撻無怨」。即使是父母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自己都仍然沒有怨言,仍然是找到時機再委婉地勸諫。從這裡我們看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並不是說父母處處都是對的,事事都是考慮得周全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有過也是正常的,但是作為兒女,不應該把父母的過放在心上,而是以一顆柔和的心、慈悲的心去怎麼樣?善巧方便地勸說他。這顆心一定是出於對對方好的心,一定是有耐心,而不是讓習氣做主,一看勸得勸不動了,脾氣就上來了,這個就失去了為人子應盡的本分了。

  提升父母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先做一個孝子,自己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能夠讓父母放心,這樣的話,他對你所說的才能夠聽得進去。這個是告訴我們,善事父母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個真正能夠善事父母的人,他確實是一個完美的人了,他在德行上沒有欠缺,而且他的智慧和慈悲全都達到了完滿的程度。

  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第一,就是孝子他知恩報恩,不會忘恩負義。第二,就是孝子他能夠善事父母,他就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了。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七十七句:

  【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為什麼知道怎麼樣做一個好兒子,然後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父親;懂得如何做一個好臣下,然後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後才懂得如何任用人?這個道理何在?道理根本之處就是因為一個真正能夠事奉好父母、領導,還有能夠事奉好別人的人,他一定是要放下自己,念念為對方著想,沒有我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人他完全沒有我執了,他完全是從對方的角度著想,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地把父母、把君主事奉好,把領導交給的工作完成得滿意。你能夠放下自己,你這個人的我執很輕,你也能夠看到屬下的意思,也能夠知道兒女的意思,看到他們的需要。你知道他們的心在想什麼,你當然能夠事奉好別人,也能夠把他們的需要給很好地滿足。所以一個人沒有當過屬下的話,他不知道屬下的需要,不知道屬下的心態,也不知道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能夠去體恤、關愛下屬。所以他當領導的時候可能就頤指氣使,從想當然來出發,要求對方、指責對方、挑剔對方,這個關係就很難處理好。

  這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經驗確實是很重要的。像我自己從來沒有當過領導,這一生走的全都是一帆風順的。從小在家裡是最小的,哥哥、姐姐全都照顧我,以我為中心已經習慣了。走上了學校,成績是最好的,考第二名都是失敗的。所以別人都是來有事找我,我從來沒有事要去求過別人的。上大學是保送的,研究生是保送的,找工作也沒有花力氣,是工作來找我的。即使是出去到國外留學,這個也不像別人那樣地辛苦,投了那麼多的簡歷,申請了那麼多的學校,就申請了一個學校,這個老師對我特別地支持,結果出國還申請到了獎學金,很順利。回來評職稱,從講師直接評到了正教授,沒有經過副教授這一級。所以你看我的眼中還有誰?沒有誰需要去求。所以怎麼樣?所以這個傲慢心就愈來愈嚴重了,不知道如何和人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係,因為也覺得沒必要把精力放在這個上面。從來不記別人的電話號碼,因為覺得從來沒有事情要去求過別人。這樣的人就是不能夠有一種換位思考的心,因為經歷比較單純,沒有做過很多的像下屬之類的這種工作,所以做事情也會很想當然地出發,這個就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我們看很多的從基層一級一級做上來的這些領導,他們的情商確實是特別地高,他們特別能夠善解人意,而且特別了解屬下在想什麼,屬下需要讚歎、需要肯定、需要體恤、需要鼓勵。我們沒有當過屬下就沒有這種換位思考的心。屬下付出了很多,我們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你是屬下你就應該這樣去做的,這樣的話就很難把團隊帶好了。

  所以看到這一句話,也是給我們人生很多的啟發,人生的經驗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重要的是我們要從經驗之中,能夠學到很多的這種工作的方法,還有為人處世的態度,重要的是有一顆好學的心,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做好。

  我們再看第一百七十八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句話我們經常說,看似很簡單,但是它的義理非常地深刻。這句話就是說,對於父母過世的喪葬能夠謹慎守禮、竭盡哀思,對於已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禮依時恭敬虔誠地追思懷念,不忘根本,則風俗民情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孔安國在註解中說:「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於厚也。」這幾句話我們來一句一句地看。

  「慎終者,喪盡其哀」,這裡邊的「慎」就是謹慎的意思,「終」就是壽終。古人曰:「老死曰終。」也就是說,一個人半路沒有活下去,那叫夭折,那個不叫「終」。而在《禮記》上也說:「君子曰終,小人曰死」。也就是說一個有德行的,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人,他過世的時候才稱為終,這個「終」就是有功德圓滿的意思。而小人過世,這個小人是指德學都不具足的人,這個叫做「死」。

  父母壽終時,須依喪禮,謹慎地治理喪事。父母之喪,以哀戚為重。故孔安國云:「喪盡其哀。」在這裡就談到了父母過世的時候要怎麼樣?要謹慎地辦理喪事。謹慎治喪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就是要以哀戚為本,就像我們上次所講的重本,「喪,與其易也,寧戚」。第二就是謹慎治喪,就不可以厚葬。為什麼不可以厚葬?在《呂氏春秋》上給我們講了這個道理。它說「慎終」就是以生者的心去為死者考慮。而用生者的心為死者考慮,沒有什麼比不要讓死者被驚動、墳墓被挖掘更重要的了。也就是說你為了死者考慮,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死者的墓被人給挖掘了。而要死者不被驚動、不被挖掘,最重要的就是使掘墓者無利可獲。下面它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有人在墓前安放上一個石碑,上面寫著這樣的話:「這個墓中有珠玉、玩物、財物、寶器甚多,不可不挖,挖了一定大富!」人們一定會譏笑他,覺得他很愚蠢。但是世間的人實行厚葬,其實他的做法和這個人的做法是一樣的。自古至今,沒有不滅亡的國家,那就沒有不被挖掘的墳墓。從歷史上看,滅亡的國家數不勝數,古代的大墓沒有不被挖掘的。但是世間人還爭相營造大墓,豈不是很可悲的事嗎?在堯舜禹等古聖先賢那裡,都是以節儉的方式被安葬,並不僅僅是吝嗇費用、厭煩辛勞,而是為死者考慮。古聖先王所憎惡的,就是讓死者受辱。而有人挖掘墳墓,就必定會使死者受辱。如果實行儉葬,他的墳墓才不會被挖掘。所以先王的安葬一定會從儉。口中聲稱敬愛、憐惜死者的人很多,但是真懂得敬愛、憐惜死者的人卻很少。所以宋國還沒有滅亡,而宋文公的東塚就已經被挖掘了;齊國還沒有滅亡,而莊公的莊公塚也被挖掘了。在國家安寧的時候尚且如此,又何況百世之後國家滅亡了?所以孝子、忠臣,不可不明察此理。愛之,反而害之。欲使其安穩,反而使其危機,這不就說的厚葬這種行為嗎?

  可見謹慎治喪就不可以厚葬。因為如果實行了厚葬,裡面埋了很多的金銀珠寶、值錢的東西,就會被挖掘者挖掘,而使被葬的人受辱。為什麼世間還有很多人願意實行厚葬,厚葬之風屢禁不止?在《呂氏春秋》上,也為我們說出了原因。它說現在世俗大亂,安葬愈來愈奢侈,這不是安葬的本意,不是替死者考慮,而是生者以此相互誇耀。它說:「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辱。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務,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這就是說,安葬得愈奢華,家人就愈以此為榮,而如果安葬得節儉,就會以此為羞恥,不以有利於死者為出發點,而只把他人對生者的非議和讚譽作為要事,這不是慈親孝子的心意!這段話說得很好。說你本來是要對過世的人表示哀痛、表示紀念,但是反而因為厚葬而侮辱了死者。這就是愛之,反而侮辱了他們。歷代的開明皇帝,還有皇后,他們都熟讀歷史,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他們過世的時候,都是命令或者是立下遺詔要儉葬。

  譬如說我們所知道的漢文帝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例子。漢文帝在過世的時候,特意頒發詔書。在詔書中這樣寫道:「我聽說,天下萬物出生之後,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萬物的自然規律。如今世人都喜歡生,而不喜歡死。厚葬以致破產,長期服喪以致傷害身體,我很不贊成這種做法!我很不賢德,沒有什麼可以幫助百姓的,現在過世了,又讓他們長期服喪痛哭,使他們經過幾個寒冬酷暑,使百姓父子哀傷,傷害老幼的心靈,減少了飲食,中斷了祭祀,從而更加重了我的不德,這樣做怎麼能夠對得起天下人?我有幸承繼帝業,以渺小之軀依託於天下各諸侯王之上,已經二十多年了。依賴於天地神靈、社稷的福祉,使得四境之內安定、和平,沒有戰爭。我因為不夠聰敏,經常戰戰兢兢,害怕做錯事,以辱沒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年長月久之後,害怕不能始終保住帝位。現在竟然有幸盡享天年,又得以被供奉在高廟之中。以我的不聖明,有這樣的結果我已經覺得很好了。還有什麼可悲哀的?」因此他命令天下的官吏和百姓,在他去世之後,只哭到三天,就都除去喪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等等的活動。他後面還說:「要通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我儉葬的心願。霸陵的山川保持原樣,不要有所改變。而後宮的妃嬪,從夫人以下直到少史,都遣散回家。」所以你看漢文帝,他在世的時候生活簡樸,做事很恭敬,到過世之時還要特地立下詔書,要實行儉葬,不要勞煩百姓。

  在唐朝,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是一代賢君。在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他的皇后,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個很賢德的人。長孫皇后在臨終的時候,她就要求太宗為她儉葬,她說:「妾活著既無益於時事,死後不可厚葬多費,而且埋葬就是隱藏,讓人看不到。自古以來的聖賢都推崇節儉薄葬,只有無道之士才大建陵墓,勞費天下,被有見識的人所譏笑。只請求能夠依靠山勢而埋葬,不需要堆起墳頭,不需要用棺槨。所必需的器物用具都使用木的、瓦的,節儉、薄葬送終,這就是不忘記妾。」她知道太宗對她一往情深,太宗的情執很重,非常愛長孫皇后。所以她特意立下這個囑託,要求太宗要儉葬,這就是對她的愛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歷史上聖明的君主、皇后,他們也是熟讀歷史經典,所以知道要實行薄葬,不可以奢侈浪費,這個也是謹慎治喪的重要方面。這些都是提醒後人,不要因為面子的問題,把這個喪事搞得很隆重、很奢華,結果埋了很多金銀珠寶、昂貴的東西,最後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導致的是這個墳墓被盜、被挖掘,使亡者不得安寧。

  我們再看「追遠」,前面我們講的是「慎終」。「追遠者,祭盡其敬」,也就是說在喪葬之後,要「依時依禮,追念祭祀」。「追遠」的「遠」字有兩種含義。第一就是父母過世已經久遠;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至歷代祖先距今已遠,皆須追祭以時。祭祀的時候必須是「必誠必敬」。因此孔安國註云:「祭盡其敬。」子子孫孫都是這樣追遠祭祀,這就是不忘本。

  在《禮記.祭統》上對「祭」,就是這個祭禮的來源做了這樣一段描述。它說:「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這個告訴我們,祭祀並不是外在的事物要求人這樣做的,而是來源於內在。也就是說由內心發出的對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祭禮。所以這個祭禮,既然是從內心所產生的,就需要有誠敬之心。所以在這裡它講到了要「依禮依時,追念祭祀」。

  這在《禮記.祭義》上也有明確的要求,它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這就是告訴我們,祭祀不可以搞得太頻繁。如果頻頻地祭祀,人們會感覺到厭煩,厭煩了就會失去恭敬之心。同時祭祀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就會使人感覺到怠慢,怠慢了就會使人淡忘。所以中國古人是順著天時季節的變化來舉行祭祀。春天的時候舉行「禘祭」,秋天的時候以新下來的穀子舉行「嘗祭」,所以一年有兩次春秋祭祀,很重要的。在秋天的時候,霜雪覆蓋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種悲涼之感。這種悲涼之感並不僅僅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思念著故去的親人。到春天,雨露滋潤著大地,這個時候君子踏露而行,自然有一種驚醒的感覺,思念著故去的親人,似乎他們也像春天一樣,重新回到了人間。在祭祀的時候,用快樂的心情把親人迎回來,再用悲傷的心情將他們送走。所以你看在古代的祭禮中,對如何祭祀、什麼時候祭祀、祭祀的次數、頻繁程度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

  除了依時依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示出內心的誠敬之心,也就是「必誠必敬」,像孔老夫子在《論語》上所說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父母祖先的時候,就如同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樣的恭敬。如果祭祀神明,也就要像神明在面前一樣,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都是「祭盡其敬」的表現。

  在《禮記.祭義》中,對於祭祀之前、之中、之後應該怎麼樣做,也有明確的要求。譬如說在祭祀之前就要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從外物把心收回來;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的時候要把心思集中,集中幹什麼?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將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個人齋戒的時候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就像我們看一個人鞠躬,雖然同樣是鞠躬,但是也可以從鞠躬中看出一個人內心是不是有恭敬心,還是只是為了表示我會鞠躬。古人他從對待齋戒的態度上,就知道他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

  祭祀的時候,也就是祭祀當天進入宗廟之後,彷彿能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步周旋、敬奉貢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彷彿能夠聽到親人深深的嘆息聲。所以說,說到先王對親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也就是說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全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等等。這樣又怎麼能有絲毫的不恭敬?

  所以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地贍養,去世之後是虔敬地祭祀。所以「追遠」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所以在中國古代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裡供奉著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在祠堂之中,除了這些禮儀之外,最重要的是宣講祖先的德行,念念不忘祖先、父母他們的功德。譬如說他對國家民族有什麼貢獻,他們有什麼德行,我們要學習和效仿。通過這樣思念、追懷,就把這個家道、家風、家規代代地承傳下去了。這樣的祭祀才能夠顯示出誠敬之心、思慕之心,也才能體現出它教育的含義。所以我們對自己家族的歷史不能夠不了解。如果你對自己家族的歷史都不了解,你就對這個家族生不起恭敬之心,也提不起責任感。同樣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如果我們後人不了解,我們對中華民族也就生不起恭敬之心,也就提不起對民族的責任感。所以愛國從哪裡愛起?要從學習中國歷史,了解古聖先賢的德行來做起。

  除了祭祀之外,「追遠」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式,那就是修家譜。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譜,而這個家譜每一年都要修。譬如說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過世了,哪些人出生了,這一年之中這個家族發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而一個人一生的行跡,也就是他對國家、民族、人民的貢獻,也都以簡單的方式記載在家譜之中。所以有了這個家譜之後,我們就知道自己的遠祖是從哪裡來,他們是什麼原因到這個地方定居的,一共傳了多少代。當然在歷代祖先之中,他們對這個地方、這個國家有什麼貢獻、有什麼德行,這都可以從家譜之中反映出來,這才稱得上是「追遠」。

  修家譜有什麼好處?在《禮記》上說「不取同姓」,這個禮要求不娶同姓之人。所以你恭修家譜就會發現,你看你的父母是兩個姓,他們不娶同姓。父親一個姓,母親一個姓,然後再往上去推,他們的父母也不能夠娶同姓,那也是兩個姓。這樣以此類推,推上去之後你就發現,其實所有的姓都是一家人,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家。而你把這個家譜推上去之後,最後你發現自己不是炎帝的子孫,就是黃帝的子孫,所以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是一點不假的。你這個一家人的觀念就有了。中華民族這麼多的姓氏其實都是一個共同的源頭,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這個絕對不是形容,你通過修家譜就可以體會得到,確實是一家人。

  所以除了修家譜培養了我們一體的觀念之外,就是要學習祖宗的德行。所以在春秋祭祀的時候,還有在家譜之上,都記載著祖先的德行。譬如說你在哪朝、哪代有哪一位祖先,他們對國家、對人民有什麼貢獻,都一一的記載在家譜之上。到春秋祭祀的時候,也為後人給講解出來。那我們一想,自己的家族之中,都是這樣一些對國家、人民有貢獻的人,那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因為我們的言行,給我們的祖先抹黑。所以這個「追遠」確實非常重要。

  我們在歷史上看,有一些皇帝他們確實是身體力行聖賢教誨。譬如說我們看到,在明朝明仁宗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朝之後就召了東宮官楊士奇,問道:「你輔佐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對他了解得應該很清楚了。太子的為人到底如何?」楊士奇就回答說:「殿下仁孝恭敬,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明成祖就問了:「你能不能舉出一些具體的事例說明這一點?」楊士奇回答說:「在每逢祭祀的時候,太子一定會親自檢查所有的祭器,從不把這件事情委託給別人。譬如說去年的時候,按照慣例要舉行祭祀了,太子卻恰好得了痛風病,醫生告訴他要服藥發汗才可以,但是太子卻說:如果要吃藥發汗,我怎麼可以親自參加祭祀?左右的人就說:那你可以讓別人代替您參加祭祀。殿下回答說: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給我,我又派別人來代替,這不是違背君父的命令嗎?所以他就帶著病,還是親自去參加祭祀。祭祀才完,他出了一身的汗,結果這個病就痊癒了。再譬如,每一次給皇上您進奉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太子一定會親自檢查,然後再親自把這個封條封好,然後才派遣他們出發,不敢輕易地把這件事委託給下人去做。」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些都是為人子應當做的事情。」楊士奇說:「自古以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也就是說聖賢人,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只是畢恭畢敬地、認真負責地完成了他自己的本分而已。所以明仁宗躬閱祭器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你看皇帝他對於祭祀這樣的誠敬,結果會什麼樣?上行下效。整個國家也會把祭祀這件事看作很重要的事情來對待。祭祀教導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提倡孝道,知恩報恩、飲水思源,對於整個社會風氣的轉變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下面一段就講「民德歸厚」。在邢昺的《疏》上這樣解釋:「言君能行此慎終追遠二者,民化其德,皆歸厚矣,言不偷薄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君上能夠把慎終、追遠這兩件事情做好了,人們就會被他的德行所感化,民風自然歸於淳厚而不刻薄。「偷薄」,這個「偷」也是刻薄、不厚道的意思,「偷薄」兩個字加起來也是刻薄、不厚道的意思。

  《孝經》上孔老夫子說:「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裡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提倡的就是孝道。厚德是從哪裡來的?民風淳厚是什麼原因?就是由行孝而來。現在的民風之所以不淳厚,根本原因在於什麼?在於沒有教民眾孝道,沒有提倡祭祀祖先、祭祀父母。所以要想使民風淳厚,必須從孝道這個根本入手。像《禮記》上也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君子施教,對外,教他要尊敬尊長;對內,教他要孝敬父母。怎麼樣教才能教好?《說文解字》上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所以身教勝於言教。這就告訴我們道德教化不同於知識的傳授,一定是身教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這個「教」是正己化人,把自己端正了,才能夠讓別人受到感化。但是我們要教屬下孝道,教學生尊敬老師,如果自己的老師、父母已經過世了,我們怎麼樣能夠身教?下邊就講到重點了。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化一定要從根本上來教起,從孝道來教起。怎麼教?「順之至也,祭其是與」,也就是說能夠把孝敬之心體現到極致的就是祭禮。為什麼要實行祭禮?就是在上的人能夠定時地追念他的父母、祖先,恭敬他的老師。雖然父母、老師已經過世了,但是還念念不忘,對他們表示紀念、表示禮敬。他們身邊的人、他們的屬下就從他身上學到了孝道。所以這就是可以說把孝心體現到極致了,這是祭禮的作用。「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這個祭禮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心無恭敬之心、恭敬之念,為什麼還要去祭祀?這給我們指出了重點。重點就是雖然我們說是教導下屬、教導學生,但是首先必須自己有發自內心的感恩和真誠恭敬之心。這個恭敬之心不是裝出來的,不是為了教育而表現的,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誠敬,這樣才能夠讓人受到感化。所以「上行而下效」,正是通過舉行祭祀才教導了人們厚道,就是不忘本。所以我們要想使國家太平、社會和諧,必須從教孝道入手,使人心厚道。那就要怎麼做?就要提倡慎終追遠,恢復祠堂,提倡祭祀,提倡修家譜,紹述祖德。這不是迷信的做法,這是提倡人們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教導人們不忘本,這是從根本上進行的教育。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聖先賢教育確實是累積了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經驗,也有五千年的效果。它是世界上最懂得教育的國家,它是從根本上來培養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不忘本的意識。把人的心念轉變了,民風當然就會淳厚了。現在社會整個是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甚至謀財害命,為了獲得利益不擇手段,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因為對傳統教育批判的結果,這都是自作自受。

  當然我們要知道在祭祀和修家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講述祖先的德行,這樣我們才會為自己的祖先他的這種德風所感化,這個民風才會自然歸於淳厚。

  蕅益大師在《四書蕅益解》上,對「厚」做了這樣的解釋:「厚是本性之德,復其本性,故似歸家」。所以為什麼說「民德歸厚矣」?這個「歸」字用得特別地有味道。因為這個「厚」,厚道這個「厚」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仁厚的,所以「人皆可以為堯舜」,「塗之人可以為禹」。說明什麼?說明人都有本性的仁厚之德,所以我們要恢復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樣,所以說「民德歸厚」。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他的基礎在哪裡?就是因為人性本來就有這種仁厚之德,本性本善、本性本覺,所以是可以教得好的。

  我們再看一百七十九句: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桀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歸。】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九《呂氏春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泉水很深,魚鱉自然會聚集生存;樹木茂盛,飛鳥就會群集築巢;草叢茂密,禽獸就會依附棲息;君主賢明仁德,各方的豪傑自然會歸順效忠。所以,聖明的君主不求各方都來歸附,而是盡力創造使人們歸附的條件。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它是用了種種的比喻,最後指出重點。就是你想讓賢德的人來歸附你,必須怎麼樣?必須從根本上做起。這一節我們講「務本」。怎麼樣從根本上做起?就是要自己成為一個賢德的人。

  我們現在招致人才,有幾種方法,第一就是高薪聘請人才。我們想一想,高薪是否能夠招聘到真正的人才?他是靠薪水來招攬人才,這些人是因為高薪而來的,改一天也會因為高薪而走。有人出了比你更高的錢,他就馬上跳槽,因為你是以利來吸引他,那有更高的利的時候,他就被別人吸引走了,所以你這個人才是不穩定的。

  還有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是競爭上崗。我們看競爭是不是能夠選拔出一等的人才?像諸葛亮、像文天祥這樣的人他願意出來競爭嗎?在高名厚利面前都打動不了他,他願意來為你服務嗎?所以真正的人才,必須要靠仁德的君主才能夠招致,這就是《易經》上所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一個君主要想招致真正的人才,必須自己首先成為一個有德的人。這也是《大學》上所說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君主、領導者他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他所感召的人才也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德才兼備的人,「有德此有人」。這些人來了之後就有土,這個土就是農業社會發展生產靠的資源,這些人來了,這個資源就具備了。這個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能力、公共關係的能力等等。這些人眾志成城,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自然就創造財富,「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這個把財富用在哪裡?又用在自己的「德日進,過日少」上,這樣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所以你按照古聖先賢的教誨去領導一個團隊、去治理一個企業,它自然能夠平穩地可持續發展,才不會出現富不過三代的現象,不能夠持久地發展下去。

  下面我們看一百八十條:

  【夫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

  這句話出自於《群書治要》卷四十七《劉廙政論》。這句話很簡單,說『為政』就是治理政事,沒有比使官吏清廉更好的了。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要展開來也是有無窮的義理。問題就在於怎麼樣使官吏清廉?大家都知道要使官吏清廉,但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使官吏清廉卻未必能夠達成一致。

  要使官吏清廉,第一就要使他「不必貪」。譬如說我們給官員的工資、俸祿非常地穩定,讓他保持一個有尊嚴的生活綽綽有餘。所以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提倡高薪養廉,前面我們也講過高薪養廉的必要性,以及高薪養廉的前提。要讓這些為官者有一個比較好的,可以維持有尊嚴的生活的收入,這是非常必要的,讓他沒有必要去為了生計、為了贍養父母、照顧家庭而去貪污受賄。

  還有要做到「不能貪」。也就是我們的法制、監督機制很健全,他想貪污受賄,馬上就發現了,他不能夠去貪污。

  還有「不敢貪」。要讓他知道貪污受賄的結果是很嚴重的,這個法律很嚴厲,一貪污受賄,就會被抓進監獄,鋃鐺入獄,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不敢貪,就是要讓他深信因果,要提倡因果的教育。像《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這個財富是不正當的收入獲得的,也會以不正當的方式敗散掉。這些道理一定要經常的宣講。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尚書》上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像《春秋左傳》上也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尚書》上還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說一個人對內興起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打獵、遊玩,沒有節制;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這幾件事有一件事做到了,那就沒有不滅亡的。你看這些教育多好。

  《太上感應篇》中有一個形容講得更好,它說:「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如同是吃了有毒的肉、喝了有毒的酒一樣。本來是想止息自己的飢渴,但是因為採取了這些不好的手段,就像喝了有毒的酒、吃有毒的肉,不僅止息不了飢渴,還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這個《太上感應篇》是古代的狀元、宰相必讀之書。不是說你讀了《太上感應篇》,一定就能做到狀元、宰相,而是說你要做好狀元、宰相,必須要讀這一部書。你看你受到這樣的教誨,對於因果的道理非常地明確,怎麼還敢去貪污受賄、以權謀私?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他從小熟讀聖賢書,對於聖賢教誨深信不疑。所以這個不敢貪,除了有法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人從心裡不敢貪,他明瞭因果,懼怕因果報應的事實。

  還有就是「不願貪」。也就是要興起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他有羞恥心、有氣節。《弟子規》上都說:「德有傷,貽親羞。」如果一個人有孝心,他念念想到父母,知道我貪污受賄,一旦鋃鐺入獄,我的父母因為我蒙羞,他怎麼還敢去貪污受賄?你看這個倫理道德的教育多重要,所以中國古人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當官?如果當官是為了發財的話,那何必去當官?我們去經商不就好了嗎?當官的人,他有一種責任感、有一種使命感、有一種擔當的精神,他目的就是為了把國家治理好,讓社會安定和諧,讓老百姓過上一個富裕的生活,這就是一個讀書人、一個做官人的使命。所以為什麼古代人對士特別地尊重?士農工商,這個讀書人擺在第一位?《孟子》也說:「爵一、齒一、德一。」尊重那些有爵位的人,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領導者,尊敬有德行的人,尊敬那些上了年紀的人。為什麼古人對於領導者這麼樣地尊敬?就是因為你選擇當官這個職業,你就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來的。你為了什麼?你就是要在這個職業上成聖成賢的。什麼是聖賢人?聖賢人念念是為了天下的蒼生而著想,他的心中沒有自己。所以做官辦政治,辦的是什麼政治?辦的是聖賢政治。聖賢人當官才能夠當好官。所以這是靠什麼得來的?這個是靠教育來成就的。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理念特別地重要。

  通過這些方式,就可以讓官吏清廉了。他不必要去貪、不能去貪、不敢去貪,也不願意去貪、不想去貪,這個官吏不就清廉了嗎?

  我們看一百八十一條: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子貢來向孔老夫子請教,請教怎麼樣來治理政事。孔老夫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取信於民。」這是說了三件事。也就是說糧食要充足,兵力要充足,要取信於民。這個「兵」原來是指武器而言,這個「兵」並不是指人,打仗的是士,士執兵,就是士執的這個兵器。我們說士兵士兵,就是說士是執武器的人,這個兵是兵器。後來把持用武器的人也叫做兵了。這裡所說的兵含有國防、軍備的意思。

  首先國家必須有吃的,民以食為天。在《荀子》富國篇中說:「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也就是說,足食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國家能夠節儉用度,有了多的就積蓄起來,這樣可以儲備糧食以備凶荒。足食之後還必須預備好兵器,預備好武器。足食之後,百姓才能足,百姓就是士。在古代社會,老百姓都要去服兵役,如果老百姓能吃足用足,那當然就不缺少作戰的士了。兵器就是軍備、國防的意思,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兵器。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家要有信用,也就是國家要對百姓講誠信,這樣老百姓才會對國家生起信心,這樣辦政治才能成功。

  我們看這三條,我們現在雖然是足食,但是吃的很多都是毒藥,食品安全問題很嚴重,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飲苦食毒」,其實也不能稱為足食。特別是現代轉基因技術被應用到食品上,給人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現在還可以說是足兵,但是對於信卻很缺乏。為什麼說缺乏?我們看《史記》,子賤治理單父,老百姓對他有信任、有信心,最後他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所以孔老夫子說『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政府,這個國家就很難有成就,甚至很難確立起來、建立起來。

      怎麼樣來改變這種狀況?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用讀書人。讀什麼書的人?就是讀聖賢書的人來辦政治。他們能夠身體力行聖賢教誨,這樣他們去辦政治才能夠取信於民,讓老百姓對政府、對國家生起信心,才能夠避免政府失信於人的現象。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三項之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聽了之後又問,說:『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在剩下的兩項之中去掉哪一項?」孔老夫子說:「去掉糧食。」為什麼是這個次序?你看,在三者之中,首先去掉軍備,為什麼?沒有軍備,在必不得已的時候揭竿而起,你看他們拿的是石頭、木棍做武器。就像抗日戰爭的時候,雖然我們的武器裝備比不上日本人,但是能夠用小米加步槍也取得了勝利。因為什麼?就是因為當時的共產黨人能夠團結勞苦大眾,能夠讓人們相信他是真正的道義之師,所以「得人心者得天下」。

  那為什麼在兩項之中必不得已而去掉一項,要去掉糧食?去掉糧食不是餓死了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所以孔老夫子不等子貢去問,他自己就先回答了,「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死亡,假使人民不信任政府,國家的威信就建立不起來。自古皆有死,不足為患,有食物吃,到老的時候也會老死;打仗的時侯,有食物吃,也可能在戰場上戰死;太平的時候,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父不父、子不子,人倫關係紊亂了,雖然有糧食,但是不得而食之,得不到它,都被人搶去了;甚至有錢有勢也得死,再有錢,誰能夠長生不老?所以死不足為患。但是如果百姓對國家的信任沒有了,就會亡國。所以只有人們信賴政府,雖然食不足,但是他可以和國家共患難。如果失去了民信,即使沒有外患,也有內亂,這個國家就不能安立,所以說民無信不立。就像一個家,即使家中很有錢,有足夠的糧食,但是家中的兄弟姐妹都不和,也會敗家,甚至為了財產還起了鬥爭,這都是同一個道理。

  我們再看一百八十二條: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四《老子》。

  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要保持而且要永遠守住。第一是仁慈,第二是節儉,第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我們看了老子的這一段話,我們想起了孔子說的一句話,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為什麼想起了孔老夫子的這句話?因為聖賢人所憂的和我們平常人不一樣,聖賢人所寶貴的也和我們平常人不一樣。你看孔老夫子所憂慮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而老子以什麼為寶?一般的人都以金銀財富為寶,他以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寶。聖賢人和一般人不同之處在哪裡?其實他們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知道只有守住這三寶才可以長存。金銀財富那都是虛假的,來了自然災害,這些東西都不能夠頂吃的,那都是廢物一堆。有了金銀財富,留給兒孫,兒孫還會敗家,驕奢淫逸,還沒有志氣。因為你家裡已經富裕得不行了,他覺得我這個錢幾代都用不了,我何必那麼用功努力?他都沒有了上進心。這個驕奢淫逸的生活,還損失自己的福報,讓自己的福報很快用盡了,自己的壽命也很快就完了。

  老子他用這三寶,『一曰慈』,這個「慈」對於領導者而言,就是要愛民如子,視民如傷。他能夠以這樣一種心來體恤百姓,百姓對他的回報也自然非常地豐厚。「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以慈愛之心對待百姓,百姓自然感恩、回報你。

  『二曰儉』,「儉以養德」。這個註解上說:「賦斂若取之於己」,就是對從老百姓那裡收的稅,就像從我自己那收的一樣,不能夠隨意地浪費,要非常地節儉。

  像《政要論》上就有這樣一段闡述:「服一綵則念女功之勞」,就是我們穿一件絲織品,就要想到織女的辛勞。「御一穀則恤農夫之勤」,進用一粒穀子,也都要體恤到農夫勞作的辛苦。這就是告訴做領導者的,雖然身居高位,但是要體恤百姓,不能夠隨意浪費、驕奢淫逸。

  很多人覺得這是古代人的教誨了,在現代還有必要嗎?我們現代需不需要?我們看松下幸之助的企業之中,他培養後繼的人才是怎麼做的?

  有一個文章叫「松下商學院的一天」,其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七點十分的時候開始吃早飯,每一頓飯前全體學員都正襟危坐、雙手合十,口裡念誦著這些偈語。第一句話說:「此膳耗費多少勞力。」我吃這一頓飯耗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多少人為此付出了辛勞。看似一碗普通的飯端在我們的面前,實際上這一碗飯端到我們面前何嘗容易!第二句話:「自己是否具有享用此膳之功德。」要考慮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國家人民的貢獻,有沒有功德來享受這一碗飯?第三句話:「以清心寡欲為宗。」不要驕奢淫逸,放縱沒有止境。第四句話:「為走人之正享用此膳。」我是要走人間的正道才來享受這一碗飯的。吃完飯之後還要雙手合十,誦念「願此功德,廣播天下。吾與眾生,共成道業」。

  這個「松下商學院的一天」描述的是他們在吃飯之前、吃飯之後的情景,我們看了覺得很值得學習。其實他們學的是誰?學的是中國人的傳統。只不過他們把它發揮、發揚光大,並且保持下來,繼續運用在他們的企業培訓中而已。

  這種傳統我們到哪裡可以更好地看到?我們到佛教的寺院中可以看到。寺院的齋堂叫「五觀堂」,為什麼呢?就是要在吃飯之前問自己這些問題。所以西方人的文化從哪兒學的?全都是學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是認為迷信、形式,但是被日本人學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在日本看到很少有人隨意浪費糧食這種現象。

  第三,『不敢為天下先』。不要隨便地創新、倡導新鮮的事物。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為什麼?因為古聖先賢他們是明心見性之人,他們是看到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我們現在站在二層樓,看不到二十層樓的境界,你不能夠隨意地去批判古人,還把古人拉到二層樓,說你們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我們所認為的很多創新的東西,其實在古書之中都已經有論述,而且被證明是不合適的了,結果我們很多人還拿著它當創新的東西來使用。所以「不敢為天下先」,就是我們要談創新、要倡導一個新的東西的時候,要非常地謹慎,我們是不是足夠地吸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對歷史上的這些類似的做法是不是有足夠的了解。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