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請看第一百四十二句:

  【君子口無戲謔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戲謔之行。行必有撿。言必有防。行必有撿。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慍怒。而教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化乎鄉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正』者。蓋此之謂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中論》。

  『君子口無戲謔之言』,這裡邊的「戲謔」就是開玩笑的意思。『行必有撿』,這個「撿」是約束的意思。「黷」,褻瀆,就是輕慢、不恭敬的意思。「慍怒」,就是惱怒、生氣。「蓋」,就是大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開口不說玩笑的言語,說話必定防範約束,自身沒有玩笑的行為,行為必定檢點謹慎。說話防範,行為謹慎,即使是妻妾也不敢因親近而無禮,即使是朋友也不敢因熟悉而輕慢。所以君子不用嚴厲訓斥,而身教就能影響整個家族;不用規勸告誡,而良好的風氣就能教化整個鄉里。《孟子》中稱讚,「聖人端正己身,而身邊的萬事萬物也會隨著端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在漢代揚雄《法言.修身》篇中提出做人應該取四重,哪四重?重言、重行、重貌、重好。為什麼?因為「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一個人的言語莊重,也就是這裡說的「口無戲謔之言」,開口不說玩笑的言語。『言必有防』,說話一定有約束、有防範,那麼他的言語就會為人所效法。在《弟子規》中有很多關於言語的論述,譬如說,「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告訴我們言語之中不要說那些穢污詞,就是能夠引起人邪思邪念的言語,巧言令色的,自飾於外貌的偽善,但是沒有內心的仁德,巧言欺騙人的話、不誠信的話,甚至還有勾引誘惑的話等等,都是應該避免的。我們現在有很多領導幹部在吃飯的時候、交流的時候,都是以講黃色笑話為榮,以為不講一些黃色笑話就不夠幽默。這樣就會讓人感覺到沒有領導的威嚴,就很難讓人生起尊重之心。所以做人言語特別地重要。

  我們看孔老夫子,「孔門四科」,以四個科目來教導學生,首重德行,其次就是言語,然後才是政事、文學。所以怎麼樣說話特別地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如果言語講得好,可以讓人生起恭敬之心,也能夠使彼此更融洽地交流,更好地了解,使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和睦。如果言語不慎,可能無形之中讓別人對自己生起了不尊重的心,甚至誤解之心,還有甚至是恨心。這都是因為我們言語不夠謹慎所導致的。

  下面講「行重則有德」。行為很莊重,有所檢點、約束,這就體現出一個人的德行和修養。其實一個人的德行修養如何,在明眼人的眼中看得一清二楚,那是騙不了人的。什麼原因?那就是因為我們平時的言語形成了習慣,所謂的習慣如自然,所以裝也裝不像。在《格言別錄》中就提到,「青天白日的氣節,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提醒我們,一個人崇高的氣節是從哪裡培養起來的?是從他獨處的時候,從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他都能夠言行一致,對萬事萬物有恭敬心,這樣才能培養出崇高的氣節。所以不要小看生活中的細節,這個細節也是大學問。「旋乾轉坤」,就是能夠扭轉乾坤的能力。從哪裡開始打基礎?從「臨深履薄處得力」。那就是面對每一個人、面對每一件事情,都能夠謹慎對待、恭敬對待,這樣才能夠辦大事。因為他這種謹慎的態度已經在生活中點點滴滴之中積累起來了。像《弟子規》上就告訴我們,「執虛器,如執盈。」你看他捧著一個空的容器,都像捧著盛滿水的容器一樣小心謹慎,這樣恭慎的態度,你把什麼事情交給他處理都能夠放心。像我們把些貴重的照相器材、攝像器材等等,要給年輕人照管,很多的時候大人都不太放心,為什麼?因為他從小沒有形成這種謹慎的愛物的態度,所以拿著這個很貴重的東西,可能是亂扔、亂放、亂碰,這樣的話也就很難承擔重任。

  在《論語》中我們也看到孔老夫子教導顏回,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告訴我們的言語、行為都要符合於禮的節度,不符合禮的行為堅決不要去做。如果我們做事,我們的行為、言語不符合禮,就像我們現在很多領導幹部,他做了很多違背禮的行為,說了很多不適當的、違背禮的言語,結果被人拍下來了,把這些不雅的言論、不雅的視頻都傳到網路上,結果一日之間讓自己身敗名裂,甚至還因此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言行不謹慎所造成的災禍。

  「貌重則有威」,就是我們的容貌很莊重,讓人看到有威儀。像我們中國古人講要坐有坐相、坐如鐘;站有站相,立如松;走也有走相,行如風;睡甚至還有睡相,要右臥如弓。這些都是提醒我們,如果一個人的容貌莊重、不輕浮,才會讓人肅然起敬,不敢讓人對自己有非分之想。

  「好重則有觀」,這個「好」就是指嗜好,像中國古人從小學習的是琴棋書畫,這些嗜好都很高雅,則有可觀之處,令人賞心悅目。而且琴棋書畫的嗜好培養了一個人溫和、安靜的性情。為什麼要學習琴棋書畫?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都是讓人把心浮氣躁的心給定下來。所以好的嗜好它可以幫助自己德行提升、心性提升;而不好的嗜好,恰恰相反,會摧殘自己的身心。

  所以有一句格言就講道:「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不好的嗜好隨時在損害自己,譬如說,有的人好色,好色過度,對自己的身體招來損害,面黃肌瘦不說,現在很多的性病、艾滋病等污染很嚴重。一個人有好色這樣的嗜好,往往給自己也帶來身心的不和諧、不健康。而很多人喜歡好賭、嗜賭,像我們剛剛從澳門參加論壇回來,在澳門開辦傳統文化論壇非常地不容易,為什麼?因為大家喜歡賭錢,全世界的人來到澳門,都是大部分來賭博的。所以很多人賭得怎麼樣?賭得傾家蕩產。所以一出門,就從橋上跳下去自殺了,因為還不起這麼高的高利貸,自己的家產都賭光了,還又借了很多高利貸,還都還不完,怎麼辦?最後不得不走上了絕路。這都是因為不好的嗜好摧殘人心所導致的。還說「勿以財貨殺子孫」,留一大堆的錢財給子孫後代,結果子孫後代為了錢財去爭奪,這就是害了子孫。

  所以《三字經》上說:「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唯一經」,這才是有智慧的父母。父母要留什麼給子孫?要留經典、要留好的教誨給兒孫,還要留德行、留風範、留智慧給兒孫,那比金錢更有價值。所以司馬光先生早就提醒我們:「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現在很多人不讀古書,也沒有汲取古人的經驗智慧,自己賺了很多的錢,貪了很多的錢,自己還捨不得花,拿這個錢幹什麼?留給子孫後代,希望為他們的事業奠定一個基礎。但是古人早就提醒我們,說假設你的兒孫有德行、有能力,他們會用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創造財富,那你留錢給他們有什麼必要?假設恰恰相反,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那你把錢留給他們,他們遲早都會敗散掉,那你留錢給他又有什麼用?所以無論是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們,對他們是百害而無一利。

  「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古書都是聖人心性的流露,所以我們讀了一遍,再讀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體會,每一遍都能夠有助於自己境界的提升,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再把我們所學的經典運用到社會生活中,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一看都符合,驗證了經典上的規律,所以學起來有一種法喜,身心都喜悅。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可惜,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來坐下來認真讀一讀古書,所以也體會不到古人所說的輕安和法喜。喜歡看什麼?喜歡看電影、電視,沉溺於網路遊戲,然後網路、電視節目大部分都是打打殺殺、暴力色情的鏡頭,像那種浮躁的音樂,生怕你的身心能安定下來,讓你的身心都是在浮動的狀態。所以現在的孩子總體而言,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心浮氣躁。所以我們看一個人經常喜歡看這些電視劇,包括這些現代音樂、廣告等等,這個心很難靜下來。

  現在又有微信、微博,為什麼都稱為「微」?就是因為人,他沒有那麼長時間的專注度,沒有那麼長時間的耐心去看那些長篇大論了,所以你必須短小精悍,它才引起一點興趣。說明什麼?說明人愈來愈浮躁,心愈來愈定不下來了。

  把這些好的聖賢經典留給兒孫,他可能也沒有福報去讀,但是還不是沒有辦法,「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告訴我們不要遺錢給子孫,要什麼?要積陰德。自己表現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德行,這種德行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兒孫,這種德行可以庇蔭兒孫千秋萬代。所以我們看歷史上,孔老夫子的後代傳承了兩千多年,八十多代而不衰,他留的是德行給兒孫。范仲淹的後代,保持到今天將近有千年不衰,代代都有賢人出現,他留的是風範給後人。當然我們看到歷史上的這些聖賢人物,我們也要反思,我們希望自己的家業、家風能夠承傳多久而不衰?現在我們都在講生涯規劃,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希望自己的家業、家道承傳千年不衰,我們應該用什麼來教導子孫?那一定要學習聖賢文化,學習《群書治要》,學了這本書,確實可以讓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長治久安。

  上面我們講的「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這是教導人在言、行、貌、好等方面,都要學其莊重,都要有所檢點。

  蕅益大師對「君子不重則不威」這一句話解釋得很深,什麼叫不重則不威?他說:「期心於大聖大賢,名為自重。」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不期望於成聖成賢,那就稱不上自重了,那就是不知道自重、不知道自愛。為什麼一個人不發成聖成賢的心就是不尊重自己?因為我們知道《大學》開篇就說:「明明德。」這個「明德」本善是我們每一個人本具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塗之人可以為禹」,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路上所碰到的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像堯、舜、禹、湯那樣的聖賢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聖成賢,但是現在我們卻是普普通通的一般人、凡夫俗子,這一點就值得羞恥了。既然明德是我們本具的,成聖成賢是我們的本分,那我們現在還自甘墮落、自處凡愚,那不是不自重、不自愛嗎?

  「戒慎恐懼名為威」,如果一個人他自重自愛,又希聖希賢,他的行為自然能夠做到戒慎恐懼,這個就叫做威。他的心行是什麼樣的?他的心行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事事小心謹慎,這個就叫做威。也就是說,我們能夠把成聖成賢的心保持不變,勇猛精進、改過自新,時時檢點自己是不是自重自愛,是不是具足威德,是不是真正覺悟了,這就叫學固。

  「倘自待稍輕,便不能念念兢業惕厲,而暫覺還迷矣。」「自待稍輕」,就是你對自己修養、提升自己的德行稍微輕忽一點、稍微放縱一點、稍微不覺悟,你就會放逸自己。對自己隨便了,馬虎了,對自己的責備少了,就不能夠「念念兢業惕厲」,也就是你不能夠時時刻刻,甚至念念都保持戰戰兢兢的態度,對自己的行為也可能就放縱了。結果是什麼?必定是「暫覺還迷」,雖然暫時的覺悟了,但是到最後還是迷惑顛倒。從這裡我們也體會到,這個修行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時間這麼長?就是因為有的時候聽經了,聽聖賢教誨了,他覺悟了。稍微放縱一點,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個時候就又迷惑了。

  「此直以不重為根本病也」,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我們不能夠成聖成賢的原因,就是因為不自重,不把成聖成賢作為自己的目的,所以在生活中放逸一點、隨便一點、輕忽一點,馬馬虎虎也就算了。這是我們做學問的大病。所以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覺得自己的理已經懂得很多了,經已經聽了很長時間了,自己的境界就提升了。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還有念頭,真正把自己錯誤的行為、思想、念頭、言語全都改正過來,這個才是真修行。所以有人說什麼是凡夫?凡夫就是反反覆覆。做錯了事能夠懺悔警覺,但是,下次遇到同樣的境界又免不了受誘惑,又再次墮落,再懺悔、再墮落,這個就叫反反覆覆。

  所以上根利智的人是什麼樣的?就像顏回那樣不貳過。他知道這個事情錯了,他馬上改正過來,保證不再犯第二次,這叫上根利智。所以我們知道自己根性很差,是鈍根人。怎麼表現出來?就是我們所說的一日不聽經,面目可憎。古人是三日不聽經,面目可憎;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現在的人是一日不聽經,面目可憎。這體現出長時薰修的必要性。所以不離聖賢書,不離聖賢教誨,對於我們境界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四十三:

  【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千萬要引以為戒!不可多話,多話因為容易輕慢而說錯話,最後招來禍害;不可多事,多事容易因為心浮氣躁而做錯事,最後引來禍患。處於安樂時要提高警戒,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

  在《孔子家語》中記載著一個故事。孔老夫子帶著弟子們去周家觀禮,來到了供奉周家始祖的后稷廟,結果到了廟門口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金人的塑像,但是這個金人的塑像很奇怪、很特別。特別在什麼地方?就是這個金人的塑像,他的口上被封了三重,同時這個金人的背後還刻著幾個字,也就我們所說的「銘」。這個銘上寫的是什麼字?寫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說明這個金人是個慎言之人。像我們現在有一個成語叫三緘其口,就是來自於這個典故,這個就是提醒我們對言語要非常地謹慎。

  『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後面就是這段話,『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誡,無行所悔。』大家一定要警戒!不要多說話,為什麼?說話多,言多必失,過失也會多。不要多事,為什麼?人事情一多,心就很難定下來,他考慮得不周密,就會做錯事,給自己招來憂患。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懼,不要做任何會令自己後悔的事。

  後面還接著說:「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不要認為沒有什麼損傷,它引起的禍患將一天一天地增長;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害,那引起的禍患將要繼續擴大;更不要認為沒有人知道,神明正在暗暗觀察著人的行為。

  後邊做了幾個比喻:「焰焰不滅,炎炎若何?」這個火苗是火焰,就是剛剛初起的時候,你不去撲滅它,等到熊熊烈火的時候,又該怎麼辦?「涓涓不壅,終為江河。」涓涓細流,不去堵塞,或許終究會匯聚成大江大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這個綿綿的細絲,不予斬斷,或許就會織成網羅。「毫末不扎,將尋斧柯。」毫末就是指草木剛剛萌芽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能夠拔除,將來要拔除的時候就要難了,必須要尋用大斧。這些都是通過比喻,反覆地強調防微杜漸、謹小慎微的重要性。

  「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憎主人,民惡其上。」如果確實能夠慎重行事,也就確立了福佑的根基;不要認為巧言強辯沒有什麼損傷,它正是致禍的門徑。好勇鬥狠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終,爭強好勝的人一定會遇到強敵。中國人說「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能人」。還有說「惡人自有惡人磨」,你看你是一個惡人,結果一定會遇到比你更惡的人把你制服。這正如什麼?「盜憎主人,民惡其上」一樣自然而然,就像這個盜賊不喜歡碰到這個財物的主人,百姓也總是怨憤他們的上級長官。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溫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逾之。」君子深知不能夠位居天下人之上,所以甘居人下;深知不可位列天下人之先,所以退居人後。這都是明哲保身。古人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個不是貶義詞,這是觀察了宇宙人生的規律基礎上,做出的一種智慧的選擇。為什麼是觀察了宇宙自然之道?因為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所以怎麼樣?他不是處處居人先,是溫和恭敬、謹慎仁德,使人傾慕自己的德行;示弱守下,人們也就不可能凌駕於自己之上。

  「人皆趣彼,我獨守此;人皆惑惑,我獨不徙。」「人皆趣彼」,也就是人人都奔向別處。像我們現在的人也如此,人人都是追名逐利、爭強好勝、崇尚競爭、誇誇其談,都是在做這樣的事。「我獨守此」,只有我堅守此處。堅守什麼?不敢為天下先。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把這個名利都看破放下。「人皆惑惑,我獨不徙」,別人都是東西奔走轉移,心無定處,我卻堅定不移。為什麼我有如此堅定不移的心?就是因為明理,理得心安。現在社會的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都是忙忙碌碌地去妄求,追名逐利,心浮氣躁,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不明理。重要的理就是因果的道理不知道,所以古人告訴我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明白了這個因果的道理,就處處地助人為樂、成人之美、廣結善緣、心存善意,這樣的話你的未來是祥和的、幸福的、安寧的,命運也會愈來愈好,不用去忙忙碌碌地奔走轉移。

  「內藏我智,不示人技。」把智慧深藏在內心深處,不向別人顯示自己的技能。為什麼?因為現在人嫉妒心很強,看到你有智慧、有技能,生怕你能力超過了他、名聲超過了他、影響超過了他,所以怎麼樣?想方設法地障礙你,不讓你出頭。所以即使有智慧、有技能也要收斂,要韜光養晦。「我雖尊高,人弗我害,唯能於此。」即使處於尊貴的地位,別人也不會傷害我。為什麼?就是因為我能夠明瞭這個道理,能夠堅守此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上天不論親疏,卻只扶助那些行善之人,一定要警戒!要以此為戒!

  孔子既讀斯文,顧謂弟子曰:「小子志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孔子讀完這篇銘文,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一定要記住這些教誨!這些話說得很具體又很中肯,說得合乎情理而又有說服力。」信實,這一段話,我們節取的這一句主要是告訴我們言語要謹慎,言多必失。

  在《常禮舉要》中也說:「口為禍福之門」,說話一定要謹慎,要經過一番考慮再說。這句話看起來簡單,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了。一個人的吉凶禍福大半都決定在口上。譬如說,很多人喜歡誇誇其談,就是自己誇耀自己。所謂的自誇,就是希望別人知道他自己實際上並沒有的更好的東西,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是讓別人更恭敬自己。但是,本質是什麼?本質上是出於怯懦,在別人面前感覺到有壓力,所以才要在別人面前展示實際上自己所沒有的,或者比自己實際具有的要好得多的東西,結果往往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我們觀察今天的社會,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高聲叫賣的人他所叫賣的東西往往是比較差的。如果有人向我們炫耀他的優越性,我們就要懂得,這往往是證明他並不具備這種優越性。無論這種優越性是他的學識、勇氣,還是財富,或者社會地位方面的成功,我們都可以從他的誇耀中推斷出他在這些方面是一無所有的失敗者。一個真正具有能力並且實現了人生成功的人,是不會想到要大肆渲染自己的成功的。為什麼?因為他滿足於自己實實在在擁有的一切。

  所以我們發現,如果我們在別人面前炫耀我們自己已經擁有的,結果會怎麼樣?我們很快就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或者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會給自己帶來許許多多的挫折。你在生活中去發現,有這樣一個規律,如果我們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擁有什麼,或者什麼東西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好處,剛誇完,結果我們可能很快就失去了自己所誇耀的東西,或者我們擁有的這個東西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煩惱,還有不必要的挫折。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虛言折盡平生福」。如果我們喜歡自我誇耀,或者提前說謊,就會使得那些本來應該在我們命運中實現的實實在在的美好,由於我們在言語之中,在虛言之中已經實現了,這些實際的美好就不會再在生活中出現。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喜歡誇耀,就會發現你獲得一樣東西就會倍感艱辛。有很多人喜歡說謊,把自己想像中將會擁有的東西提前挪到今天拿來吹牛,沒有得到什麼就說得到了什麼。譬如說自己租的房子,說自己是買的,自己租的房子說是自己買的房子,這都會折損自己的福氣,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講虛言。而且自誇也會很快被人識破,一旦被識破也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不安。

  所有在《易經》上講:「括曩」,什麼叫「括曩」?這個「曩」就是古人的布袋,把布袋的口紮起來,代表什麼?我們人的口不要亂講話,就像布袋的口用繩子給它紮起來,裡面的東西就出不來了。所以說話一定要謹慎,不能夠胡言亂語,言多必失。

  在《易經》中還有一句話說:「躁人之辭多。」一個人說話太多了,他的前途一定不會太樂觀,而且壽命也不會太長。我們觀察一下,凡是遇到人就滔滔不絕講得沒完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是煩躁之人,也就是心浮氣躁的人,而且這樣的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還會遭遇很多的挫折,想活到很高的壽命也不容易。為什麼?因為中國人講養生之道,話多會傷氣,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

  道家就說,像我們人身體有精、氣、神三種要素,那就是精神、氣體、還有無形的神,這三種要素。那麼同樣的人應該都是一樣的壽命,為什麼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卻壽命短?就像我們同樣買了一部車子,按照道理說,這部車子的壽命,同樣的車子的壽命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車子可以用的時間很長,有的車子卻壽命很短?原因就在於有的人注意保養,而有的人不注意保養。注重養生的人他的壽命就長,不注重養生的人他的壽命就短。所以道家特別強調養生之道,而養生之道的重要一條,就是要講求收斂,收斂自己的精、氣、神這三種要素。這種收斂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用功。

  譬如說在夜晚睡眠的時候,古人教導我們不要仰著睡,要右臥如弓;不要張開口吐氣,要吐得均勻,在白天也是如此。在白天沒有必要的時候,要閉著嘴用鼻子呼吸,呼吸得要很均勻、很調和、很柔和。如果我們一個人心裡不平和,很急促,或者是運動之後很急促地呼吸,這個對一個人身體裡細胞的傷害和損失會很多。所以你看我們現在的體育競技,競技體育都變味了,我們搞體育實際上是為的人身體健康,但是參加過競技體育的運動員,多半身體受傷,壽命也不很長久,這就是體育的異化現象。那我們看中國古代的這些健身之法、養生之方,譬如說太極拳、八段錦,它都是很柔和的,它不是讓你劇烈地運動、劇烈地停止、劇烈地呼吸,這個對人的身體實際上是有損傷的。所以古人的這個養身之道也被稱為「內壯法」。外國人講健美,把這個肌肉練得很好,看著很好看,中看不中用,為了練出這麼好的肌肉,他還損傷了身體的很多組織,很多細胞也都受損。而中國古人講內壯法,強壯的是內在的五臟六腑。

  在做事的時候也要心裡很鎮定,不要浮躁。有些人一面做事,一面心裡著急,特別是我們現在改革開放以來,都追求經濟增長,向西方人學習,提倡深圳速度,做事要快。其實這個快就像《弟子規》上所說的,「事勿忙,忙多錯。」愈快,事情愈多,愈容易出岔子、出漏洞,實際上是欲速則不達。所以曾國藩教導子弟做事都要慢,要四平八穩,像大象一樣那麼穩重,說話要慢、吃飯要慢、走路要慢,幹什麼事都要慢,這樣的人才有定力,有穩重感,讓人生起信心。

  有的人是做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愈是不高興還愈是在做,結果怎麼樣?自己的身心兩方面都虧本,在遇到人的時候,就把心裡面的一股悶氣發洩出來,到處講,這樣受到的損失更大。你看人一講話聲音很大,說了很多,這個對自己的精氣神都是一種損失。所以一個人要是真修行,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心裡要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會傷氣。

  所以古人說這個口,話說得愈少愈好。所以《易經》上說,「吉人之辭寡。」吉祥的人他往往說話都是很少的,他說話能說到點子上。說話的內容無非是要表達自己的心理,講人、講事,凡是牽扯到人與事,那就會關係到人的利害,關係到事情的成敗,所以說話之前,我們要想一想,這些話說出來對人到底是有好處還是有害處。有修養的人,他的腦子一轉就知道了,沒有修養的人,或是一時沒有注意的時候,說話衝口而出,不知道無形之中其實已經給人造成了不好的傷害,所以有一句話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說話不要給人造成誤會。

  當然我們講「戒之哉,勿多言」,這個言不僅僅是說話,還包括寫文章,發表各種言論都是如此。有的人往往把別人傷害了自己還不了解,對方知道了就會報復我們。所以《弟子規》上強調說,「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我們把別人的過惡到處去宣揚,批評別人、挑剔別人的過失,別人知道了對我們很怨恨,想方設法地打擊報復,一有機會就給我們造成不利了。有的時候即使對方不知道,實際上他受了損失,譬如說,因為我們的一句話,給人家的名譽、權利造成損失,我們也要承擔因果上的責任。

  當然我們講話要小心就有福了,譬如說我們說話,看到別人有憂慮,我們去勸導、開導一下;看到別人有恐怖,我們去寬慰一下;看到一個人受了委屈誹謗,我們說一句公道話,仗義執言,給人家解圍,壯一壯膽子,這樣的話都是有功德的。像佛法裡邊也經常講,有無畏布施,有法布施,這都是要靠口來講的。法布施,你要給人講經說法,講宇宙人生的真相,講一切道理,不用口怎麼行?但是我們講經典一定要依據古人的註解,不要妄自臆斷,否則的話往往講錯了,誤導眾生,這也要負因果的責任。所以我們的口,就看它用來說什麼,我們用得好,就是替人造福,替自己積福。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是得罪了別人,自己也造了口業,害人害己。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成語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典故出在《論語》。在《論語.顏淵》篇裡講道,「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這句話就是說,君子講本質就好了,幹嘛要那麼多的文飾,幹嘛要講求那麼多的禮貌?這句話表面上看來好像影響不大,好像也對,說君子講本質就好了,為什麼講那麼多的繁文縟節,要用那麼多的文飾和禮貌?但是子貢卻說:「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你這話說君子說錯了,為什麼說錯了?因為君子不是如此,君子是文質彬彬,不僅僅講本質好,而且也講外在的形式和禮貌,也要講這個文。當然只講文而不講質這個不好,就像我們很多人,見面就是鞠躬禮,就像我們在商店看著很多的迎賓小姐,見人就微笑,見面就鞠躬,但是心裡並沒有對對方發自內心的恭敬,甚至可能還是看著顧客口袋裡的錢去的。這就是只有文而沒有質,這是不對的。

  但是只講質而不講文,這個也是不對的。就像我們看很多農民到城市的時候,農民都是心地善良純樸,但是上了公共汽車連上衣都不穿,光著膀子,你看他也很有好的本質,但是沒有外在的形式,也不會讓人有好的觀感。所以子貢說,君子就應該是文質彬彬,既講求內在的本質純樸,也要講外在的形式、禮貌,這兩者調和得恰到好處,這才是君子。所以一定要評論君子,話說出去了,錯了,說錯了,就駟馬難追,

  所以子貢說「駟不及舌」,就是用四匹馬拉的車子追也追不上。把話說出去之後說錯了,再用四匹馬拉的車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據這句話成了一句成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個就是提醒我們,話一說出去,是非善惡就確定了,你想再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開口講話之前要三思,然後再說。

  在《論語.子張》篇中也記載:「君子一言以為智,一言以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說出一句話來,說得好,人家覺得你有智慧;一句話說得不好,人家就認為你沒有智慧。所以你看言語重不重要?言語代表了一個人的心理、修養和學問,全都在一句話裡包含了,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

  剛才我們也講到顏淵問仁於孔子,孔子怎麼回答的?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能夠克除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禮的要求,這就是仁了。顏回很好學,他就說:「請問其目。」請給我詳細地講一講具體的條目,如何去落實在生活中。孔子就講了這四句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要符合於禮的要求。其中有一條就是非禮勿言,說話要符合禮。這個禮的內容包括很多,但是根本上就是要恭敬人家,不要損害人家,這個全都是禮,凡是不符合於禮的話就不能說。

  像佛教它講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就是十惡業。善業,十善業就是不貪、不瞋、不痴,這是指意業;身體造作的善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其中口業是最重要的,有四種,善業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妄語就是不能隨便欺騙人,講那些不誠信的話;不惡口就是不能夠講粗魯罵人、有意傷害人的話;不兩舌就是不能夠搬弄是非,在甲面前說乙不好,在乙面前說甲不好,鬥亂兩頭,讓人家起紛爭;不綺語就是不能說那些勾引、誘惑的話,引起人邪思邪念的話。我們看一看,我們從早到晚,每一天所講的言論,這四條有沒有犯?因為我們開口就要講話,如果一開口講了這些話,那我們就是在造惡業,在造口業,就是在口吐毒蛇,而不是在口吐蓮花。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在社會上,一開口、一動筆,很可能就犯上了口業,所以看一看是福還是禍!所以在《無量壽經》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告訴我們修行從哪裡做起?就是從善護口業來做起,因為這個口業是最容易犯的。所以無論是儒家、佛家,都強調守口如瓶,謹防口業,為什麼?因為儒佛兩家都是注重修道的,修道,口不好好地修,這個道也就很難成就。所以我們平時無論是說話、做人,都要注意不要造下口業,因為一造業就有因果,不能違背因果。

  我們的言語誹謗某一個人,固然是不對的。當我們所說的話,如果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人,但是可能會傷風敗俗,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這個罪過就更大了。所以我們搞媒體傳播的人,從事新聞行業的人,他們所傳播的內容,如果誤導、損害了公眾的心理,這個罪過就更大了。所以做大眾傳播事業的人要特別地小心謹慎。包括這些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的這些從業人員,最好都要學習一下傳統文化,如果人人都明瞭因果,他就知道應該怎麼下筆,話在說出去之前,文章在發表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慮一下,以這樣的態度來從事傳播事業,才不會破壞社會風氣。像我們看廣播、電視、網路,到處充斥的是暴力、色情的內容,人本來都是正人君子,結果經常接觸網路、接觸電視、電影,都被這些黃色的污染給誘惑了,不知不覺都走上了墮落的路。這些傳播黃色淫穢影片、視頻的人,當然也包括文字,那都會有很重的罪過,這個不能夠不知道、不能夠不謹慎。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四十四: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之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這個「階」就是途徑、緣由、憑藉的意思。孔子說,禍亂之所以產生,是以言語作為途徑,君主出言不慎就會失去臣子,臣子出言不慎就會惹禍上身,甚至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機密大事不慎洩露就會造成危害。所以君子謹慎守密而不隨意出言。

  我們一句一句地看。『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之階。』禍亂之所以產生,混亂之所以產生,敗亂之所以產生,都是好像有言語做了階梯、做了憑藉、做了助緣。這裡的「亂」,我們剛才也提到,是小到混亂,大到禍亂、敗亂,都包含在其中。誰亂了?首先,說話的人自身亂了。你看一個人說話不符合禮,講的是挑剔的、指責的、毀謗的、批評的,還有勾引誘惑的、欺騙的、挑逗的話,這個話說出去之後影響就很大,讓自己的心已經不在正路上了,自己的心首先亂了,自己已經被習氣所控制了。

  其實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在起心動念處去修正自己錯誤的念頭,這個念頭一起,我們就要覺察到,它是正念還是邪念,是清淨的還是染污的。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不怕你錯誤的念頭生起,邪思邪念生出來了,你看我們嫉妒人的心、貢高我慢的心、爭強好勝的心、競爭的心、對比的心、幸災樂禍的心經常生起來。這些心生起來了,都是習氣。「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就怕你覺悟遲緩了,讓這個念頭念念地持續下去,甚至還做出錯誤的行為,那就會給自己招來災禍了。

  所以這個水結晶的實驗我們都看了,當你在這個水上貼上一個愛,貼上一個感恩,這個水的結晶就非常地美麗,呈現給我們的是很歡喜的狀態;如果我們在這個水上貼上一個恨、我討厭你、醜死了,這個水不能形成完美的結晶,渾濁一片,讓人一看就很厭惡,就想遠離。這個水的結晶告訴我們,我們身體其實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水構成的,我們這個心念發出來,言語說出來,別人還沒有受到損害、受到損傷,首先受到損失的是我們自己,心煩意亂不說,讓身體都不健康了。所以,我們不要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變成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我經常把這個心比作為垃圾桶,為什麼比作垃圾桶?因為這個垃圾桶剛剛從商店買回來的時候,它也是很乾淨的,和別的桶也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為什麼變得污穢不堪、讓人不喜歡了?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把骯髒的東西往裡裝,久而久之就變得污穢不堪了。我們的心和這個垃圾桶是一樣的,它本身是純淨純善的,但是我們經常記著別人的過惡、別人的仇怨、別人對不起我們的地方,結果就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變成了裝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自己的心受污染,受損失的當然是我們自己。所以明白這一點的話,我們就知道這個話說錯了,說的不符合禮,首先讓自己的身心混亂了。

  第二,聽話的人也亂了。你看你這個不好的話說出去,不僅影響了自己的情緒,也影響了對方的情緒,無益於對方德行修養的提高、身心的清淨,反而還讓人家情緒一落千丈,影響了人家的清淨心。

  第三,被說的人聽到之後心也亂了。如果被你批評的人、毀謗的人,他沒有一定的修行,他知道你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誹謗他、中傷他,他一定會憤憤不平,想著打擊報復,你看他的心也亂了。所以你看,這個禍亂產生都是因為言語不謹慎,言語做了助緣,所以講話一定要謹慎。

  中國人有句話說:「家醜不可以外揚。」為什麼家醜不可以外揚?因為你把家裡人際關係不和睦的事情講給別人,別人會感覺到你家庭不和睦,就有機可乘,他就可能進一步挑撥離間。家人知道你在背後講他的壞話,他也發自內心地痛恨你,這個家庭就不可能再和睦了,這個家庭的敗相就出現了。

  當然我們也要知道,為什麼會聽信別人的讒言?聽信別人的讒言,一定是家庭的內部出現了不信任的關係,產生了多疑,所以才會聽信別人的讒言。有一句「聽讒詩」給我們講了讒言對人際關係的危害,詩中這樣寫道:「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一定要謹慎,不要聽取讒言。一個國家要衰敗了,都是聽一些奸臣的話,最後陷害忠良,聽了這個讒言就結下了禍殃。

  「君聽臣當誅」,一個領導者、一個君王聽了別人的誣詞和讒言,可能被誣詞蒙蔽,把忠臣給殺害了、誅殺了。譬如說在南宋的時候,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他在抗擊金兵的過程中屢屢得勝,眼看著收復中原在望,但是昏君趙構卻聽信了秦檜的讒言,在一天之中連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火速回京,結果使十幾年抗金的事業毀於一旦,岳飛也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殺死在風波亭。這種結果的產生,就是因為昏君趙構他缺乏對岳飛必要的了解和信任,聽信了讒言所導致的。

  「父聽子當決」,父親聽信了讒言,就可能把親生的兒子都殺害了。「夫妻聽之離」,夫妻之間聽信了讒言,甚至走上離異的路。「兄弟聽之別」,兄弟之間聽信了讒言,也就分家了,不能在一起過了。「朋友聽之疏」,朋友之間本來關係很融洽,但是聽信了別人的讒言,下一次見到朋友的時候,就覺得他怪怪的,關係也就愈來愈疏遠了。「骨肉聽之絕」,即使是骨肉至親之人,聽信了讒言,也都要分離了。所以對於言語要有判斷的能力,要相當謹慎,所謂「謠言止於智者」,還要明白「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真正希望我們幸福的人,他是不會故意製造矛盾的,他也不會希望這個團隊不和諧,所以要明白「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最後還提醒我們:「堂堂八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身為丈夫,身為君子,不要聽讒言。「舌上有龍泉」,這個「龍泉」就是劍的意思。「殺人不見血」,讒言傷害人都看不到痕跡。

  所以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團隊也好,之所以會聽信讒言,根源就在於家庭、團隊的人不團結,不能夠互相信任,所以才會被讒言所傷害。

  像我們看在《德育故事》中,有一個周文燦的故事,「文燦拒間」。文燦的哥哥住在他的家裡,吃他的、用他的,還拿他的錢去喝酒,結果喝醉了酒之後就耍酒瘋,回來就打文燦,鄰居們看了之後都打抱不平,要來罵他的哥哥。這個時候周文燦是怎麼樣做的?周文燦出去擋住了他的鄰居,而且還這樣說:「你們不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所以你看兄弟之間的那種骨肉之情,處處為對方著想的心,沒有絲毫的怨恨。他的這種情義,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也會感動他的鄰居,他們也會知道應該怎麼樣去讓人和睦相處,而不是讓兄弟失和。所以你看,很多人好像是向著我們,說我們親人、說我們朋友的不好,實際上這都是沒有從一個家庭、一個團隊的整體和睦的狀況來考慮,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定是希望這個家庭成員之間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因為家和萬事興。一個團隊有沒有發展,也是看這個團隊成員之間是互相稱讚還是互相詆毀,所以這個是團隊成敗的關鍵。有德行的人他就知道了,要把團隊的氣氛帶得很和諧,這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李炳老曾經給我們這樣的教誨,說「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看到別人做善事、賢德,不要心生嫉妒,去障礙、去排斥,而是要隨喜功德。這也就是說,「見人善,即思齊」,這個風氣特別地重要。「見人有惡,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見到別人有錯,先不要去批評他,為什麼?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還不夠,說多了反而引起別人的誤會,多去做利益他的事,多去幫助他、關心他,時間久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見到有人做錯了,我們不是去指責他,在那幸災樂禍,而是應該想到怎麼樣去善巧地勸告他,怎麼樣去幫助他改正錯誤,這都是一顆厚道的心。

  假使我們聽到了別人談論自己,或者是在背後誹謗自己,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譬如說有人來告訴你,說誰誰誰在背後說你哪裡哪裡不好,我們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是為自己找藉口,或者就是非常地生氣,進而又去誹謗、反駁別人。實際上中國古人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句話是我們面對別人的誹謗、面對別人不實的言論正確的態度。所以我們一定要讀史,讀史我們會增長見識,也要開闊自己的心胸。譬如說我們看在歷史上有一個王旦做宰相。古人說「宰相肚子能撐船」,這個宰相的心胸確實是非常地寬廣。王旦是宰相,結果寇準經常批評他,批評得太多,皇帝有點看不過去了,有一天就對王旦講,說:「寇準經常挑你的毛病。」聽到別人批評他,王旦是怎麼回應的?王旦說:「皇上,我當宰相這麼久了,一定會有很多過失,寇準是愛國,他才批評的。」你看他不只沒有生氣,反而還肯定對方。那我們想一想,皇帝聽完這句話,是不是會對他更加信任?如果是滿朝文武知道了這件事,會不會對他更加地佩服?所以他為全朝的文武百官都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這個就是告訴我們,面對別人的誹謗,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能夠火冒三丈,自己的瞋心生起來了,還要有度量接納別人的批評,甚至是毀謗。

  別人做錯事,我們應該對他什麼樣的態度?在《無量壽經》上有一句話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傳統文化在我們國內已經三、四代人沒有講了,我們的父母、祖父母,甚至他們的長輩,都沒有學過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怎麼可以怪他們做錯事?「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不僅不能怪人,還要提起這個愛心、同情之心。所以我們要轉念,轉挑剔為同情、為慈悲。我們還要明白一個真相,那就是我和眾生都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的,我們對眾生的寬恕、愛戴就是沒有條件的,幫助他、成就他,而不是去和他對立,互相衝突、互相矛盾。所以聖人他都是明瞭這個真相,聖賢人之所以和凡人有不同,就是因為他明瞭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我和萬物、和其他人其實本質上是一體的關係,所以他能夠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幫助別人不講條件,無私無求,而且是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幫助別人。

  再來我們說,在《了凡四訓》上還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說我本來沒有什麼過失,也沒有犯什麼罪過,但是別人就是來誹謗你、挑剔你、指責你、抱怨你,給你加了很多惡名。這個時候,我們真正明理,我們就會很高興,為什麼還很高興?因為這個福都是逆著加的。你看我們能夠平心靜氣地承受別人的毀謗、誤解,我們以前所做的錯事、惡事全都給報掉了,而且怎麼樣?他不僅送福給你,還送慧給你。因為我們面對別人的侮辱、誹謗、誤解都能夠如如不動,不去生氣,你這個定力是不是提高了?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半年都不生一次氣,你看周圍的人一定會對你肅然起敬。

  所以問題就是我們看這些人事物,會不會用積極的心態去觀察。「人能轉境,則同如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時時是好時」,就看我們用什麼態度去處理它。「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這個「境」就是物質環境,這個「緣」就是人際關係,它們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都不要認為它是一件絕對的壞事。我們能夠正確的處理它,我們往往把一般人看起來是壞的事情,轉變成好的事情,這才是如來的智慧。所以這些境界都是告訴我們,修行是修誰?是修自己,修我們自己的這一顆心,讓我們的心時時處在正道上,不能起貪瞋痴慢疑,這個是最重要的。

  下面又說:『君不密則失臣』。「君」就是指領導。領導者對待一件事情,本來應該低調保密的,但是他一下子說出去了,這樣就會招來人的嫉妒障礙,甚至他的愛臣就會招到障礙。為什麼?因為人的嫉妒心都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做領導者的低調,反而是保護屬下。就像我們改革的時候,也是會牽動很多人的利益,牽動很多人的利益,就往往會招來障礙,所以很多事情就需要很機密地進行。古人說「事以密成」,這個事情,特別是重要的事情,要低調去做,過早地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往往招致很多的障礙。

  後面還說『臣不密則失身』,一個臣子他要在想利益團隊的過程中,也要和周圍的人進行充分的溝通。如果溝通得不夠,別人因為不理解,和你產生了對立,你又不能夠接受,情緒一上來,這樣就會使事情惡化了。所以《無量壽經》上也勸導我們,要「和顏愛語,勸諭策進」。「勸諭策進」,一定要和顏悅色地和別人去溝通,溝通得要充分徹底,讓別人了解我們做事的意圖。這個才是我們做事正確的方法。

  『機事不密則害成』,一些重要的機密大事不慎洩露,也可能會妨礙它的成功,甚至還會造成災害。所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所以君子做事都是謹小慎微,而且不隨便出言講話,考慮得非常周全。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四十五句: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不慎患也。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隨便地許諾、輕易地許諾,必定會很少能夠講求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將遭遇很多的困難。這都是因為不謹慎所導致的。所以聖人處事抱著艱難之心,即使是聖人做事,還抱著艱難之心,所以終究沒有患難之事。

  《弟子規》上也提醒我們:「事非宜,毋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我們要答應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慎密地考慮一下,這件事我能不能夠答應。如果這件事不適合答應,但是我輕易地答應了,那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兩難了。

  譬如說有的人喝醉酒了,喝得高興,一拍胸脯說:「這件事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了」。結果第二天酒醒了,才發現這件事不像想像的那麼容易,但是已經答應人了,不辦又失去了信用,辦又很難辦到,這樣就會導致進退兩難的境地。所以不要隨便地許諾。隨便許諾的人,往往不能夠信守承諾,所以就很少能夠講求信用。

  在《論語》中也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在言語上應該遲緩,但是在行為上要敏捷、雷厲風行。為什麼不輕易地言語?這裡邊就講了,「多易必多難」,一開始認為這個事情太輕易了,考慮不周,後面就會出現很多的困難,這都是由於不謹慎所導致的。

  我們看現在有很多國家都採取民主選舉,結果這個民主選舉的候選人,在演講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選票,都是想方設法地承諾了很多選民的要求,把這個話盡量往漂亮處講,大家一聽他講得好,就都去投他的票了。這就是因為沒有聖賢教誨做指導的原因。你看,如果學了這句話就知道了,「多易必多難」,一個人認為事情很輕易,而且很輕易地許諾,他很難兌現自己所承諾的話,這樣,選民他就不會輕易地去選舉這樣巧言令色的人。只是在言語上致事於好聽,但是沒有真才實德,沒有內心的仁德。我們在生活中,也很多的時候發現,那些真正能幹事的人,其實是默默無語的人。他把事情做成了,但是不善於去表功,也不善於去自誇,但是做起事情很賣力,往往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所以在《論語》上也說:「有言者不必有德」,這個人言語很好,但是不一定證明他就有真才實德。所以孔老夫子提醒我們,既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君子不以言舉人」,不要因為這個人說得很好聽,就對他委以重任。如果他對你做出了很多的承諾,但是事後發現都不能夠實現,到時候再後悔,那就已經晚了。

  所以不守信用,實際上是一個人沒有德行的表現。我們講仁義禮智信,這個「信」是人做人最起碼的品德要求。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不把不講信用作為是一種道德低下的表現了,說慌騙人、隨意地答應別人、不守承諾已經習以為常了。

  譬如說在一個名牌高校,一個非常著名的學院,匯聚著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因為你不是高考狀元,基本上不能考上這所大學。結果有一個省的高考狀元,他連續三次報考這個大學,而且連續三次都是高考狀元。很多人就說了,既然是高考狀元,為什麼還需要考三次?因為現在大家對高考很關注,對高考狀元也是重獎,如果你是省的高考狀元,這個省政府就會給你十萬元的獎金,這是鼓勵人們好學上進。但是這個人他拿了這十萬塊錢的獎金,覺得這個錢很好賺,結果上了幾天學就退學了,第二年又重新參加高考。在參加高考的過程中,又發揮出色,第二年又是高考狀元,結果又拿了十萬塊錢的獎金。他覺得這個錢很好賺,高考狀元就可以拿十萬塊錢獎金。結果第三年又退學了,再重新參加高考,結果還是高考狀元。你看這個人聰明不聰明?確實很聰明,不聰明怎麼能得高考狀元,但是不守信用。這一年他考到了著名大學的著名學院,每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找不到他了,為什麼?因為他被各個高中請去了,講如何成為高考狀元,為自己還找到了一個穩定的職業,能夠收取很多的錢。他的這種行為,他自己當然不以為恥,不守信用,你看,自己覺得自己很聰明,同學也不覺得這有什麼,還拿此津津樂道。

  所以你看現在人,不守信用已經司空見慣了。譬如說我們開口說,上街去買東西,我們說過一會我們再來買,結果過一會就沒有回來,結果怎麼樣?也不以為這是不守信用的表現,把它當成口頭禪了。所以我們和古人比起來,確實是非常地慚愧。古人他說一句話,他一定會做到,不需要簽合同,你就能夠信任他。甚至我們讀《季札掛劍》,季札他去出訪,路過了徐國,身上帶著一個寶劍,是作為出訪的信物。結果這個徐國的國君看著這個寶劍,左看右看,特別地歡喜,流露出一種愛慕的表情。季札就能看出來,這個徐國的國君很喜歡這把寶劍,所以他在心裡暗暗的許諾,當我出使任務完成之後,回來再路過徐國的時候,就把這個寶劍贈送給徐國的國君。結果他出使任務完成了,回來的路上又來到了徐國,但是發現徐國的國君卻過世了。季札怎麼樣?季札就來到了徐國國君的墳前,把這把寶劍掛在他墳前的樹上,然後在墳前恭敬地頂禮,默默地離開。他的童子看了就說,他說:「您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因為這個徐國的國君已經過世了,而且您也並沒有說出來要把這個寶劍送給他。」這個季札怎麼說?他說:「我在內心中已經承諾了,不能夠因為這個國君過世了,我就違背了自己內心的諾言。」所以你看這個古人,他即使內心對人許下了承諾,他都不能夠違背諾言,都要信守承諾。可是我們現在人,隨便地答應別人一件事,隨便地說我要去幹什麼,但是轉頭即忘,過了兩天,沒那麼回事了,別人還在等著,他卻好像沒說過一樣。所以這個不守信用的問題,已經非常地普遍了。

  所以古人告訴我們,不守信用是一個人沒有德行的表現。但是我們往往因為這個人很有口才、很有演講能力,就任用了他,這樣往往選出的人才都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切實的考察屬下的德行與才能是非常重要的,這在用人中也是重要的一環。譬如說在《傅子》上記載,《傅子》上說:「不修行崇德,則不得此名,不居此位,不食此祿,不獲此賞,此先王立教之大體也。」如果沒有很高尚的德行,就不會讓他獲得好的名聲,不能居於官位,不能夠獲得俸祿,也不能夠獲得封賞,這是先王立教的根本。為什麼這樣立教?「夫德修之難,不積其實,不成其名。」因為德行的修養是很困難的,沒有長期的克己復禮的、格物致知的修養功夫,就沒有實際的德行,也就不能夠成就好的聲譽。「夫言撰之易,合所悅而大用。」但是言說,無論你談話,提高演講能力,還是提高寫作的水平,相對於德行的培養而言,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夠獲得君王的喜悅,合乎君主的心思,就會很快被提拔重用。然而「修之不久,所悅無常,故君子不貴也」。但是這個言語,包括你的演講能力、寫文章的能力,修學的時間不需要太久,不像德行那樣,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需要每一天反省自己、提升自己。而且君主的喜好也會不斷地變化,譬如說這個君主在位的時候,這個領導人在的時候,他喜歡這樣的說法、這樣的人、這樣的做事方式;另一個領導者上來了,他又喜歡另一個思路、另一種做事的方式,所以變幻無常。君子不貴通過言語投合君主的喜好來獲得官位。是通過什麼?通過修養德行,使自己的名實相符,做到實至名歸。

  在《了凡四訓》上講:「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人,但是怎麼樣?但是名不符實。就是他的名聲和他的實德不相匹配,這樣的人多有奇禍,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災禍。所以古人明白這個道理,面對名利都是推讓,不敢居名,也不敢居功自傲。但是現在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真才實德,還想方設法地去宣傳自己。結果怎麼樣?結果製造了很多的假文憑、假證書、假政績,被記者發現了,一揭露,自己身敗名裂,這也是「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當然我們看了這一句話,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檢點自己,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名聲是不是相匹配,如果不相匹配的話,那就要戰戰兢兢,要改過自新,能夠讓自己的名實相符合。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