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二十七條: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陟」,《說文解字》解釋,登的意思。「遐」,遠的意思。「陟遐」就是遠行。「邇」就是近。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如果要登高,一定要從低處開始;如果要行遠,一定要從近處起步。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無論做學問或者處事,都應該從淺近處下手,然後循序漸進,慢慢深入,不可好高騖遠。

  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提醒我們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現在整個社會都提倡速度、效率,有速食、速餐,有速效藥,但是提倡迅速的結果基本上都有副作用。因為這個迅速都是從症狀上解決問題,而沒有抓到根本。

  譬如說我們這個地方因為有垃圾,所以招來了很多的蒼蠅、蚊子,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我們用殺蟲劑一噴,啪、啪、啪幾下,蒼蠅、蚊子都走了,或者被殺死了。但是因為垃圾沒有移除,過了不久,這些蒼蠅、蚊子又過來了。所以雖然迅速,看起來效果很快,但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過了不久,同樣的症狀又反覆出現了。所以孔老夫子提倡「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剛剛從大學畢業,就希望一夜暴富,因此可能採取了一些不法的手段,投機取巧、假冒偽劣。最後怎麼樣?反而被發現了,鋃鐺入獄。我們觀察自然界的現象,都有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如果我們的事業還處在春生的階段,我們就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它立刻就有收穫。如果採取的方法不對,那往往可能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這句話放在這裡,是放在「貴德.謙虛」這一個德目之下,也就告訴我們,要修謙敬之德,對於我們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常地重要。有一句話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很多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都受到古聖先賢智慧的提醒,也受到他們志願的影響,也都希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志願確實值得讚歎,非常地遠大。但是從哪裡做起?《大學》上提醒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還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要從哪裡做起?修身還要從格物來做起。所以你看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的心願雖然很廣大,很值得讚歎,但是一定要從基礎上來做起,要扎好兩個根。哪兩個根?第一個就是德行的根本,第二個就是學問的根本。所以我們必須要謙虛。

  當我們在扎德行的根本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弟子規》、學習《太上感應篇》、學習《十善業道經》,用這些規範來反省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沒有傳統文化的基礎,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是隨波逐流,社會大眾怎麼做的、怎麼提倡的,我們也就習以為常。所以做人不知道正確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法,「積非成是」的事情已經很多,錯誤的毛病習氣也已經形成很久了。

  現在我們學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是重新補課。但是一個人的習氣形成了,那是長時間形成的,再要改正過來,就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是隨著自己的年齡愈長,形成的習氣時間愈長,這個毛病愈不好改。所以老教授經常說,一個人四十以上了,這個老師都不收這樣的學生了。為什麼不收了?因為他自己有問題,又不能夠接受老師的指教,自我意識很強,傲慢心也很重,那就很難教導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成聖成賢,難度非常地大,必須有高度的反省能力,還有自覺的意識。

  這裡邊,德行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謙虛、恭敬。我們想一想,為什麼要謙虛?在《了凡四訓》上有一段話,它說:「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想想古代的聖賢人,譬如說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人。「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為什麼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們成為百世的師表,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一提到他們,還非常地尊敬,還願意向他們學習,而我自己卻是一身瓦裂?這個「瓦裂」指的是什麼?瓦裂就是指陶製的器皿,譬如說陶製的杯子、陶製的盤子、陶製的碗等等。但是這個陶製的器皿卻破碎了,結果是一文不值。

  「耽染塵情,私行不義」,過分地放縱於欲望的滿足,感官的享受。情令智迷,利令智昏,人在情欲面前昏頭昏腦,把持不住自己了,開始放縱欲望,開始追求感官的享受。但是欲望愈追求愈不能滿足,欲是深淵,沒有底極。感官的享受也是如此。很多人沉迷於這種欲望的享受不能自拔,貪酒、貪色、貪吃,還有吸毒等等。這個都是過分地追求感官的享受而不能自拔的結果。

  「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不符合人的標準的事情。在古人,一個人要成為人,取得人的資格,必須做到仁義禮智信。這個仁,就是相對於佛教而言不殺生,不殺生你才能培養起仁慈之心;義就是不偷盜,不是自己的不能取,這個就叫義;禮,相對於佛教五戒的不邪淫,邪淫顯然是違禮的行為,是違禮的最突出的表現;智,不飲酒。你看一個人飲酒了,酒醉之後胡言亂語,吐了一地,自己的尊嚴也都一掃而光;信,不妄語。所以你看,無論是儒家還是佛家,它對於人之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定的,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說,你要取得人的資格,做一個合格的人,必須是做到仁義禮智信,如果這幾個字做不到,就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但是我們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人棄常則妖興」,整個社會把五常大道、五倫大道都給拋棄了,這個時候怪異的現象、不正常的現象全都出現了。所以人活得不像人了。

  「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但是怎麼樣?還不知道慚愧,還妄自尊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將要淪落為禽獸而不知不覺,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所以我們想一想,自己和古聖先賢比起來,確實差得太遠了,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所以你看,我們必須謙虛,因為確實沒有可值得驕傲的地方。

  在《傅子》上也說:「德比於上,欲比於下。德比於上則知恥,欲比於下則知足。」你要比德行,不要和那些不如你的人相比,要和那些比你更有德行的人相比,所以你要和古聖先賢相比。人家早已經成聖成賢了,結果我們還是一身瓦裂、一文不值,這是多麼讓人慚愧的事情,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所以德比於上則知恥,「知恥近乎勇」。一個人有了羞恥心,他才能提起他的勇猛精進、斷惡修善之心,能夠勇於改過。

  欲比於下則知足,我們的欲望享受不要和那些比你高的人相比,要和那些不如你的人相比,這樣的話你才知足常樂。每一天站在自己家的陽台上,看看過過往往的人群,這裡的很多人確實比我們富裕、比我們官位高、比我們富貴,享受著比我們好的生活。但是我們再想一想,又有多少人過著三餐不繼,或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的生活?雖然很富貴,但是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不明理,所以不能夠達到理得心安。

  所以我們想一想,孔老夫子的弟子顏回可以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們和顏回比起來,那生活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我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所以知足常樂。更加幸運的、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今生有幸聞聽到正法,學習聖賢文化,能夠用聖賢文化改變自己的心態,提升自己的靈性,讓自己在這一生能夠超越凡夫、成聖成賢,這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所以欲望要愈淡薄愈好。

  《大學》上說「明明德」,說明我們每一個人本性都有明德。修學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明德給凸顯出來。而這個欲望太多、太強,會把自己的明德給遮蔽;一個人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也會把自己的明德給遮蔽,最終受損傷的不是別人,首先是自己,這個是得不償失。所以明白這些道理,我們要積極地進德修業,而不是和別人去攀比欲望、比享受,這樣才能夠活得理得心安。

  在《禮記.文王世子》中指出:「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古聖先賢教導世子(就是在當天子之前的時候的這個太子),他要學會謙卑之道,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起來。所以古人特別重視對太子的教育,也就是說天子修謙卑之德,從他做太子的時候,從他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作為儲君的世子,當然要學習如何治國理政,但是培養德行更是不可缺少的科目。因為世子以後要成為天子,天子是眾陽之尊,如果不懂得修「卑下之德」,就會出現「亢龍有悔」的現象。後面我們講到什麼叫亢龍有悔?這個「亢」就是至高,「龍」,他是君位。「亢龍有悔」就是處在極尊之位,應該以高傲為戒,否則就有敗亡悔恨之禍。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接著解釋說,地位極其顯貴,沒有比這更高的位置了,身分極其崇高,沒有人能親近,沒有人能夠輕易地接近他。賢人都處在下位,沒有辦法在旁輔助他,因此一舉一動不謹慎就會引禍上身。亢字的意思就是只知道進取,卻不知道退守;只知道存,卻不知道會衰亡;只知道獲得,卻不知道會喪失。只有聖人的智慧才能夠知道如何進退存亡,而不失正道,只有聖人才能如此。

  所以你看,處在天子之陽位,是一個非常尊貴的位置,必須有謙卑之德來輔助,否則就會招致悔恨的結果。所以世子在成為天子之前,就一定要學習卑下的陰德,這樣才有助於他日後安坐在至高的「陽位」,也就是這裡邊所說的「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你知道為臣子之道,才能夠可以當君主;知道如何事奉別人,在事奉別人的過程中,培養出謙卑的品德,而且使謙敬的待人處世態度成為一種習慣,你才能夠去使人,指使別人、領導別人、管理別人。

  中國古人他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太子出生之後,就要給他以良好的教導,培養起他謙卑的品德。譬如說,在史書中記載,文王的母親太任,她在懷孕文王的時候,就非常地注重胎教。她怎麼做的?「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不好看的景色都不去看,淫詞歌舞都不去觀聽,口裡所講的話,一定是很溫柔的、謙虛的話,沒有傲慢的言語,更哪來粗魯罵人的話?正是因為文王的母親是這樣一個謙恭有禮的人,是一位聖母,聖人的母親,所以她教出的孩子文王,才也是一位聖人。

  不僅僅如此,孩子出生之後,就要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當他的老師,來教導太子。譬如說在《漢書》中就記載著一段話,這段話是講古人如何教導太子的。這裡就說,古代的聖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剛一出生就要用禮來教育他。怎麼教育他?讓成年男子揹著他,有專門負責禮的官員穿好正服、戴好禮帽,帶著天子去拜天,行祭天之禮,這是對天地萬物的尊敬。路過宮門的時候,就要把太子從背上放下來,這個宮門就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路過這個宮門的時候,就不能再揹著太子了,就要從背上把他放下來,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謙敬之心。過宗廟的時候,這個宗廟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裡面供奉著列祖列宗的牌位,那要怎麼樣?要恭敬地快步小跑,以示對祖先的尊敬。這都是教孝子之道。所以太子從孩童開始,教育就已經實行了,這裡邊處處培養了一個世子的恭敬之心。

  書上還舉了一個周成王的例子。說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讓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師來教導他。這些人都是全國最有學問、最有德行、最有修養的人,他們才有資格擔任太子的老師。什麼叫太保?「保,保其身體」,就是保護太子的身體,讓他的身體保養好,而且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中規中矩,符合禮的要求;「傅,傅之德義」,這個太傅,就是給他德育、品德的教育,培養起他高尚的品德;「師,導之教訓」,給他一些教育訓誨的引導。這些都是太保、太傅、太師的職責。

  不僅僅如此,還要置「三少」,就是少師、少傅、少保。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這些人是和太子日常起居都生活在一起的人,他們負責把太傅、太師、太保教導太子的事,表演在日常生活之中,讓太子看到。所以太子從有生之日開始,「三公」、「三少」就教導他孝敬父母,有仁愛之心,明白禮義,從中也培養起了他的謙敬之德,都是用這些來引導太子;讓那些邪曲不正的人都遠離他,不讓他看見惡人,不讓他看見惡的行為;還要選那些有道德學問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見識廣博而且有道之人來輔佐太子,讓這些人和太子一起生活,一起出入。所以太子一出生,見的全是正事,聽的全都是正言,行的就是正道,前後左右所事奉的人也全都是正人。因此他「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他習慣了和這些正人君子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為也就不能夠不端正,就像一個人生長在楚國,就不能不懂得楚國的方言一樣。古人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都是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起世子的德行。這裡邊也就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他謙恭的品質。

  在《禮記.文王世子》中,就特別指出世子當與國人「齒於學」。《晉書》也指出「太子居以士禮,與國人齒,以此明先王欲令知先賤然後乃貴。」這個「齒」是牙齒的齒,就是根據年齡大小的順序,來行長幼尊卑之禮。這個「齒於學」,就是太子入學的時候,要與平民百姓的子弟按著年齡大小的順序,來行長幼尊卑之禮。世子雖然是儲君,但是在登基之前,不可以以君臣之禮與國人相見。這樣的目的,既能夠讓他親民,了解民間的疾苦,體察民情,同時也培養了他的謙下之德,知道長幼有序。因為世子一旦登基,就是居廟堂之高,與百姓的接觸機會很少,如果不在世子時就和民眾建立起相親相愛之情,那就很可能出現為君之後,不知道民間疾苦,不了解民眾之情,甚至於視民眾如草芥的情況。

  當然這裡邊更重要的,就是通過世子的教育,培養起他的謙恭之德,使他把謙恭作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對每一個人都謙恭有禮,而且能夠禮賢下士,就不會高高在上,特別是對於賢德的人能夠尊敬,才能夠感召很多德才兼備的人來輔助他、幫助他。

  在《群書治要.晉書》中也記載,愍懷太子年少的時候本來是聰慧好學,但是由於「長養深宮,沉淪富貴,受饒先帝,父母驕之,每見選師傅,下至群吏,率取膏粱擊鐘鼎食之家,稀有寒門儒素……遂使不見事父事君之道。」這個太子聰慧好學,本來是國家之幸,但是因為在成長環境之中,沒有布衣之士、樸實忠謹的人來教導他,而他選擇的這些太師、太傅、侍從,都是豪門大戶之家,都是沾染了一身玩世不恭、不務正業、驕奢淫逸的壞習氣,對於孝親尊師、長幼進退的禮節都疏忽大意,沒有學習,更不用說謹慎持身、體察民情了。所以後來怎麼樣?後來因為這個太后嫉妒太子的聲譽,於是就通過假意召見太子把他灌醉,寫了一個反書,最終太子被廢,而且被陷害至死。這個都是因為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懂得謙卑之德,所招引的殺身之禍。

  所以在《晉書》中還指出說:「天子之子,不患不富貴,不患人不敬畏,患於驕盈不聞其過,不知稼穡之艱難耳。」這句話說得特別好。它說天子之子,也就是太子,雖然沒有登基,但是已經尊顯無比,他所缺乏的是謙下修身、體察民情的德行修養。他不擔心自己不夠富貴,也不擔心別人不知道尊敬他、畏懼他。擔心的是什麼?就是在富貴之中,習慣於驕傲自滿,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甚至還成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小皇帝。這樣怎麼能夠擔任治國愛民的大任?

  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是「無後為大」?這個無後為大,現在人一般都理解為沒有兒子,這當然是無後為大的一種情形。但是真正的無後為大,就是你生了七、八個兒子,但是這些兒子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不讀聖賢書,結果怎麼樣?結果驕奢淫逸,把自己的家道、家風、家業不能夠承傳下去,還做出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這樣的兒子與其有還不如不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

  所以中國古人把培養後繼人才、後繼接班人看得無比重要。一般的人家雖然不像教育太子那樣,特別地重視太子的教育,能夠選全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教導他,但是也要從小選那些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人,給以好的教導。所以富能夠超過三代絕對不是偶然的,絕對都是讀聖賢書、受聖賢教育而導致的。

  所以我們去參觀一下山西的喬家大院,還有一個常家莊園,我們發現喬家大院即使是亭子之上,寫的全都是《論語》上的教誨。亭子上寫的是什麼?「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而且他們的婚喪嫁娶之禮,完全是按著古代這個禮節來進行的,這些禮節全都是提起一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教育。還有杏林,就是孔子當年講學之處。說明什麼?說明喬家能夠富超過幾代,那也不是偶然的,也都是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所導致的。所以富不過三代,富不過當代,根本的原因就是忽視了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所導致的。

  現在有很多人很迷信,說娶一個山東的太太會旺家,因為國家幾位重要領導人的太太全都是山東的,能夠旺夫。認為娶一個山東的太太就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氣,這就是迷信了。我們要深究一下,為什麼山東的太太可以旺夫?山東是孔孟之鄉,從小潛移默化地接受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做女子的都有女德。雖然傳統文化有幾代人沒有講了,但是這種風氣它保留下來了,在民間的習俗中、在傳統之中能夠延續。所以這個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她潛移默化地受到了這種傳統文化的薰染,她有女德,這才是最根本的旺夫的原因。所以福田靠心耕。「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才是真正的風水,這才是真正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千古不易的。

  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怎麼樣?希望孩子以後發展很好,就要從小給他以《弟子規》的教育,培養起他謙恭有禮的品質,這樣他出去做事才不會處處成障。

  《孔子家語》中還記載,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想教導年幼的成王世子之禮,但是成王的父親武王已經過世了,那怎麼教導他?周公就與他自己的兒子伯禽,演示世子之禮給成王看,讓他從中明白父子、君臣之道,培養起他的謙卑之德。所以我們中國的孝道、師道,還有臣道的教育非常地深奧、非常地好。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驕慢?因為從小沒有這種侍奉人、孝敬人的孝道的教育,沒有從小培養起謙敬之德,不知道謙卑恭敬為何物。為什麼?因為從來沒有侍奉過別人,都是所有的人為自己服務,他怎麼可能不高高在上、自以為是?

  在《論語》上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大家多麼嚮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我們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待我們都親如一家、親如兄弟姐妹。但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前面的兩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君子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對人很恭敬,沒有什麼過失;處處能夠為人著想,謙卑處下;沒有和人競爭的念頭,沒有和人對立的念頭,處處都是成就人、幫助人;自卑而尊人,沒有那麼自我,更談不上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受歡迎?對於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能看到對方的需要,他走到哪裡,哪裡都是他的兄弟姐妹,他的人緣特別好,領導特別喜歡他,願意提拔他,做事有人幫助,這不是很好嗎?所以我們學習《弟子規》,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絕對不是束縛我們的,它是讓我們的人生更幸福、更成功。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是什麼?就是天道自然的規律。而《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給我們講的都是天道自然的規律,所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們按著這個「道」去做,就會感召很多人來幫助我們;我們違背了這個「道」,即使是親朋好友都會被我們傷害,離我們而去。所以現在的人感覺自己沒有朋友,沒有值得信任的人,原因在哪裡?「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果自己人生一個知己都沒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都沒有,那問題一定出在自己的身上,是沒有按著古聖先賢的教誨去做。所以學習謙卑,就是學習自己人生怎麼樣得到更多好的助緣。一個人放不下傲慢,一旦傲慢了,其實就是給自己的人生設置障礙。這個道理明白了之後,大家就願意去培養謙卑之德了。

  我們再看第一百二十八句: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四《老子》。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山谷河川匯集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這句話提醒我們,君子人應該虛懷若谷、謙沖自下,德行才能日益增長,才能感召德才兼備的人來到我們的身邊。古聖先賢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即使不是聖賢的君王,就是想成為霸主,也都必須有謙敬的德行。

  在《新序》上記載,齊桓公他要去見一個叫稷的平民百姓,結果他一天跑了三次,都沒有能夠見到稷。跟從的人就說了:「作為一國之尊,萬乘之主,見一個平頭百姓,一天來了三次都見不到,那就應該就此作罷,不要再去了。」結果齊桓公怎麼回答的?齊桓公告訴他說:「你說的不對。有德行的士大夫、讀書人輕視爵祿,因此他們也會輕視君主;而那些不想稱霸天下的君主,也會輕視有德行的士大夫和讀書人。縱使這位先生輕視爵祿,可是我怎麼敢輕視稱霸天下?」你看齊桓公他很明理,他知道要想稱霸天下,都要去謙恭禮遇那些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向他們請教。所以齊桓公一連去了五次才見到了稷。

  這件事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其他的人聽到了這件事,就說:「齊桓公對於一個布衣之士都能夠如此的尊敬,那對於一般的諸侯國君,肯定會更加地尊重。」所以這些人都紛紛地來朝拜。所以你看,齊桓公他能夠成為春秋的霸主,春秋五霸之首,那絕對不是偶然的,因為他有禮賢下士的品德。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確實是不勝枚舉。不僅僅齊桓公因謙恭禮敬賢人而稱霸天下,魏文侯也是因禮賢下士而稱霸諸侯的一個代表。在《說苑》上記載,魏文侯從中山國急奔安邑,田子方,也就是一個仁人,他在軍隊的後面。途中魏文侯的兒子太子擊遇到了田子方,便下車快步走上前去,結果田子方還是坐在那像原來一樣,一動不動,並且告訴太子說:「你替我去告訴君王,在朝歌等著我。」太子聽了之後,臉上就露出了不悅的顏色,他對田子方說:「不知道是貧窮的人待人驕慢,還是富貴的人待人驕慢?」田子方怎麼回答的?田子方說:「當然是貧窮的人待人驕慢了,富貴的人怎麼敢待人驕慢?如果是一個君主待人驕慢,就會導致亡國;如果大夫對人驕慢,就會喪失地位;如果貧窮的人傲慢,他也只是保持貧窮而已,對他個人而言沒有什麼損失。」太子聽了之後,就趕上了文侯,將田子方與他的對話轉告給了魏文侯。

  魏文侯聽了之後,非常感嘆地說:「如果不是你的緣故,我怎麼能夠聽得到聖賢人的這一番話!因為我在仁德方面比不上子方」,就是他的仁愛之心比不上田子方,「所以我對他很禮敬,才和他成為朋友。自從我和子方成為朋友之後,君臣之間的關係愈加地親密,百姓愈加地歸附,從這裡我得到了友愛賢士的功效。當我想攻打中山國的時候,因為我在作戰用兵方面比不上樂羊,所以我就對樂羊非常地禮敬,結果怎麼樣?結果樂羊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把中山國打下來獻給我,那個時候我就得到了和武士交朋友的功效。如今我之所以不能夠稍有進步,就是因為我沒有遇到以智慧超群而對我驕慢的人,如果我能夠得到以智慧驕慢我的人,我的功績怎麼能夠比不上古時的聖賢?」

  你看看這個魏文侯,他確實是一個明主。他之所以能夠稱霸天下,就是因為他對仁人賢士非常地禮遇,而且能夠以謙恭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以受教的態度向他們學習。結果這些人都願意去幫助他。田子方對他的太子這樣的傲慢,但是魏文侯不僅沒有指責,而且還教導太子要用仁愛之心去結交那些有德有才之士,所以文侯稱霸天下,也確實是當之無愧。

  我們知道在世間大凡讀聖賢書的人,都把財、色、名、利看得很淡,「與人無爭,於世無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如果領導者不能夠認識這樣的人才,或者心胸不夠寬容,甚至還嫉妒障礙,就不能夠識才,也更不能夠任用真正的賢才;喜歡任用的,都是聽自己話的人、諂媚巴結的人、阿諛奉承的人,真正的賢才就會離你而去了。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在《群書治要.賈子》上記載,君王給人授官分為六個等級。哪六個等級?第一叫「師」,第二叫「友」,第三叫「大臣」,第四叫「左右」,第五叫「侍御」,第六叫「廝役」。這六個等級,對他們的態度不一樣,結果對自己的影響也自然不同。

  什麼叫「師」?師的智慧是源源不斷的,他的行為可以做世人的表率,對世人的要求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到一個封地,就可以讓這個封地受人尊重,加重這個封地的分量;他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讓這個國家受人尊重,加重這個國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這樣的人叫做師。

  第二個等級是「友」。友的智慧足以磨礪人,行為足以輔助人,明於進賢之道,敢於罷黜不肖之徒。對內能夠匡正君主的過失,對外能夠稱揚君主的美名。這樣的人是第二等的人。

  第三等叫「大臣」。大臣的智慧足以幫為政者謀劃國事,他的行為足以作為人民的表率,他的仁德足以使上下相處愉悅;他能夠謹然遵守國家的法律,君主有難能夠為君主效死;他忠於職守,不徇私枉法,即使是君主也不能夠託他辦一些私事。如果這個事不符合國法,即使是君主來託他,他都不幹,他都敢違逆君主的命令。這是第三等的人。

  第四等的人叫「左右」。他們修養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行為,在鄉里不會做對不起鄉里的事;他的所言所行不會有損於朝庭,就是不會做出有辱於朝廷的行為;他還能夠不怕冒死去勸諫君主,就是君主做錯了事,他可以犯顏直諫,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說明這個「左右」也很難得。現在的人怕丟了自己的官職,看到領導做錯了,都諂媚巴結、一味地迎合,不敢去指正他的過失。但是「左右」,他看到他的領導者做錯了,他可以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勸諫,這個才被古人稱為第四等的人。

  第五等稱為「侍御」。侍御可以既不貪財,也不淫色,事君沒有二心;君主有過失,雖然不敢犯顏直諫,但是憂愁的顏色表露在臉上。這是第五等的人。雖然沒有勇氣去勸諫君主,但是他一心為君主著想,君主有了過失,他非常地擔心、非常地憂愁。

  最後一個等級叫「廝役」。廝役,是專指諂媚巴結、奉承君主的人。這是最末一等的人。

  後面它接著說:「故與師為國者帝,與友為國者王,與大臣為國者霸,與左右為國者強,與侍御為國者,若存若亡,與廝役為國者,亡可立而待。」這句話特別值得我們現在人警醒,特別是作為領導者的,我們選擇和哪一類的人來治理國家,來封他們作為自己的屬下、作為自己的臣子?能夠和「師」一起治理國家的,可以稱為「帝」,也就是對那些德才兼備的人、聖賢之人非常地尊敬,以待師之禮來恭敬他,這樣的人被稱為帝;和「友」一起治理國家,可以稱「王」,王天下,就是可以作為天下國家學習的榜樣;和「大臣」一起治理國家,能夠稱「霸」;和「左右」一起治國能夠很強盛;與「侍御」一起治理國家,存亡就難置一詞,要看運氣的好壞了;但是和「廝」役,也就是和那些諂媚巴結、阿諛奉承的人一起治理國家,滅亡是頃刻之間的事。

  所以聖明的領導者都是和師相處,能夠尊師,能夠以尊師之禮來禮敬賢德之人,這樣才能夠使人民富裕、國家安定、長治久安。就像諸葛亮,他本來隱居起來了,但是被劉備三顧茅廬的精誠之心所感動。你看為了去請他,三次,三顧茅廬,他的真誠之心、恭敬之心,還有為國家、為人民著想的心,把諸葛亮給感動了,所以他才出來協助劉備。

  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這樣禮賢下士、謙恭有禮的態度,怎麼可能把那些真正賢德的人感召出來輔助自己?所以謙恭、好學、禮敬的態度,對於一個領導者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你能感召什麼樣的人才來到自己的身邊。如果我們所任用的全是不如自己的人,嫉妒障礙比自己強的人,這個國家、這個團隊是不可能治理好的。

  我們再看一百二十九:

  【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中論》。

  『逸群』,就是超群出眾;『不肖』,這個是謙辭,指不賢德、不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常保心態謙虛,舉止恭敬有禮,不以出眾的才能而高於眾人之上;他把別人都看作是賢能之士,而把自己看成是不賢之人,因此別人願意告誡他而不覺得厭煩,教誨他而不覺得疲倦。為什麼?因為他有謙恭好學的品質,他是真希望學習。對於真想學的人,別人也真願意教導。

  在《論語》上,孔老夫子曾經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哪三個人?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一個是比我強的人,一個是不如我的人。三個人同行,其中都有我的老師。從善人身上學他的善,從惡人身上避免他的惡,這樣的話無論是善人、惡人,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老師。所以我們讀了這句話,就知道聖賢人的境界都是相通的。這句話的境界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境界,沒有區別。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參訪的有真正的善,我們世俗人所謂的善人,也有我們世俗人所認為的惡人,譬如甘露火王,他的脾氣很暴烈,還有喜歡淫欲的人,這些人都可以成為他的老師。為什麼?你看到善的人,向他學習善;看到惡人作惡,得到不好的結果,也要引以為戒,從而避免他的惡,避免重蹈覆轍,吸取他的教訓。所以人要善學,從早到晚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老師。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賢德的人,向他學習、向他看齊,而不是嫉妒他、障礙他;看到不賢德的人,做得不如我們的人,要怎麼樣?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和他有類似的問題和毛病,要把它及時改正過來。所以善人、惡人都是提醒我們的老師。

  這個虛心好學的品質,確實要從小來培養,從對父母的態度來培養。如果一個人對父母能夠有恭敬心、感恩心,時時記得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品德,我們就能夠保持恭敬之心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一以貫之地把這種孝順之心運用得上。所以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學傳統文化很難?難就難在沒有根。在家裡不知道孝順父母,對父母都傲慢無禮,說話出言不恭,父母說話都頂嘴。你說走到學校,對老師能夠發自內心地恭敬嗎?走到社會上,能夠對領導發自內心地恭敬嗎?如果對父母恭敬,對老師、對領導恭敬,這個恭敬是真的、是不變的;如果對父母不恭敬,對老師恭敬、對領導恭敬,這個恭敬是假的,不是出自於真誠之心。所謂真的東西就是恆常不變的,不變的才是真的。如果對老師、領導恭敬,對父母不恭敬,這一定是因為老師和領導對自己有益處、對自己有好處,他是出於功利之心、算計之心,才對老師和領導恭敬的,所以這不是真心。

  我們從對父母的態度上,最能夠反省出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用心是真心還是妄心,是恩義、情義、道義之心,還是功利之心。所以古人講孝順父母,就是從對待父母的態度上,培養起一個人謙恭有禮的態度。這個態度形成一種習慣,習以為常,他就會對待老師、對待領導都是發自內心的恭敬,發自內心的謙虛好學,這樣才能夠感召好的人緣。哪一個領導不願意提拔那些謙恭有禮的屬下?這些都是要從學習《弟子規》,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來培養起。

  我們一個人有『逸群之才』,這裡邊講『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逸群」就是我們才華出眾、卓越的才華。我們要想一想,一個人的卓越才華來自於哪?一個人的成就,從小到大離不開眾緣的支持,他是眾緣和合的結果。我們今天有所成就,離不開父母的辛勤養育、老師的辛勤教導、國家的培養;在這一路走來,那麼多人成為我們成就的鋪路石,所以我們有什麼可以驕傲自滿的?感恩都來不及,生怕自己的言行舉止給父母、老師,還有國家抹黑,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在唐山論壇,我們去參加論壇分享,很多同學非常地熱心,請我母親也來到了現場。這個主持人知道我母親來到現場,就特別想採訪一下我母親。他提了一個問題,他說:「妳是怎麼樣把這個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這麼有德的?」我母親其實特別不願意出席這樣的場合,也不願意接受什麼採訪之類的,她只說了一句話,她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這是老師的培養、國家的付出。」可能很多人聽了之後都覺得這是說讚歎的話,其實並非如此。其實我現在感覺到我母親教育人的那種智慧,她平時看到妳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沾沾自喜的時候,她都會提醒妳不要忘記老師的教導,不要忘記國家怎麼樣幫助妳成才的,念念都是提起妳的感恩之心,把妳這個傲慢之心給壓下去。但是我們的敏感度不夠,沒有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

  所以我們發現,在老一輩的這些長者的身上,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影子。他們一生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是貧富貴賤都能夠堅守著仁義道德,做人無愧於天地,確實是俯仰無愧。而且知恩報恩的心特別地重,沒有什麼傲慢之心,知道這個和老師的教導、國家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時時提起一個人的感恩之心。所以我們在家裡的時候,母親也經常這樣提醒我們,所以她說出這樣的話,也絕對不是偶然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一百三十句:

  【汝惟弗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弗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矜』,就是自誇、自負;『伐』,也是自我誇耀的意思。你能不自以為賢能,天下才沒有人和你爭賢能;你能不自我誇耀,天下才沒有人和你爭功勞。換句話說,國君能時時保持謙恭謹慎的態度,天下才能永保穩固,不被推翻。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不要自己誇耀自己,不要自以為賢能。

  在戰國時候,魏公子牟要出遠門,穰侯魏冉去送行。當時魏冉被封在穰這個地方,所以被稱為穰侯貴人。在臨別的時候,穰侯就對魏公子說:「你有什麼話要提醒我、囑咐我的嗎?」魏公子牟對穰侯講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君知夫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乎?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乎?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乎?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乎?」魏公子牟在這裡勾畫了一個為官者,由官位到權勢,由權勢到財富,由財富到華貴,由華貴到奢侈、驕奢,由驕奢到犯罪,由犯罪到亡身的運行軌跡。所以自古以來,有很多人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為官者,就是沿著這樣的軌跡最後滑向了無底深淵,成為千古罪人。

  我們看一看,這句話說得非常好,「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一個人有官位了,權勢沒有跟他相約,但是權勢自然而來,因為他做了官就有權勢。「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當了官就有俸祿,甚至還有人來給他行賄,他慢慢地就有錢了;即使沒有人行賄,他不收受賄賂,國家給他的俸祿也很豐厚,所以富自至。「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一旦一個人富裕了,他就會受人尊重,這個貴就自至了。「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人在這種富貴、有權力的狀況下,不傲慢就比較困難,除非他有很高的警覺性。如果沒有警覺性,你看他又高高在上,又有財富,又受人尊敬,很多人都要求他、要巴結他,這個時候怎麼樣?驕傲自大,就很容易犯錯、狂妄。「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雖然這個驕傲沒有和罪相約,但是這個罪自己就來了。「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我們看看現在很多當官的,因為貪污受賄、違法亂紀,最後鋃鐺入獄,被送上了斷頭台。這些就是沒有謙恭謹慎、慎始慎終的態度所導致的。

  幾千年前,人們對人性在境緣之中不知不覺地墮落,這個順序他都看得很透,這也是提醒我們不能不謹慎。特別是一個人在順境的時候,面對鮮花掌聲的時候,要經常觀照自己的心是不是有傲慢,否則的話,自己不知不覺地就墮落,還認識不到。所以,我們在富貴中要保持清醒不墮落,應該用什麼樣的心境來面對富貴?就是要用感恩的心。

  譬如說我們今天有官位,賺到了很多錢,發財了,這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首先要感謝祖宗、感恩祖先積德,這可能不是我們自己的聰明智慧所導致的。一旦自己發達了、驕慢了,結果驕奢淫逸,那很可能自己很快就把祖先的德行給敗壞掉了,結果怎麼樣?災難就來了。所以愈是在富貴的地位,愈要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愈要小心謹慎,謙卑自守。

  我們再看第一百三十一句: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則掩人。矜則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六《魏志下》。

  『鮮』,就是少的意思。『掩人』,就是掩蓋別人的優點、才華等等。『陵人』,就是以勢壓人、欺侮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有善行,很少有不自誇的;有能力,也很少有不自傲的。自誇就會掩蓋別人的優點,自傲就會凌駕於別人之上。掩蓋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掩蓋他;凌駕於別人之上的人,別人同樣也會凌駕於他之上。這句話實際上給我們講了因果的道理。當我們遇到別人想方設法地掩蓋我們的優點、我們的付出、我們的善事或者我們的才華的時候,這些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原因很可能是我們以前經常掩蓋了別人的優點、才華、付出和善事所導致的。所以如是因、如是果,人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果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的話,遇到別人這樣壓制我們、掩蓋我們,我們可能會憤憤不平。但是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既然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這樣的結果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就要去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嫉妒人的心,現在沒有了,以前也可能有。不僅僅有嫉妒人的心,還有做出嫉妒別人的行為,那就是掩蓋別人的付出、掩蓋別人的才華、掩蓋別人的善事。所以你做善事的時候也被別人掩蓋,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道理。

  別人為什麼以勢壓我們?以勢,「陵人者人亦陵之」,這句話就給我們講出了原因。別人往往以勢壓我,那就是因為我以前也經常以勢壓人所導致的。我們自己有權勢的時候,我們經常盛氣凌人,待人不恭敬,想方設法地給人設置障礙,不讓人把這個事情順利地辦成,這都是我們的過失。所以我們現在遇到障礙、遇到別人欺凌我們,我們要坦然接受,就把我們的債給還了,還了之後就沒有了。

  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當我們把自己的心改變了的時候,我們這個環境才能夠改變;如果我們的心不改變,那麼類似的問題就會接二連三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人如果真正明白了這一個「境隨心轉」的道理,他就會為自己的行為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就不會遇到事情去怨天尤人、去責怪別人。

  我們再看一百三十二句: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孔子說:「如果一個人有周公那樣的才華和辦事能力,但是驕傲而且吝嗇,其餘雖有小善,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周公是孔老夫子特別敬仰的聖人,他制禮作樂,所以無論是才藝還是辦事完美上都具足了。這裡講的「才」和「美」是兩回事,雪廬老人在《論語講要》上特別提醒我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像周公那樣的才藝與辦事完美,假使他因此又驕傲又吝嗇,其餘雖有小善,也就不值得一觀了。」『使驕且吝』,這個「驕」是驕傲;「吝」是吝嗇,就是一毛不拔。這個「驕」和「吝」也是兩回事。

  就像在歷史上,晉代的石崇和王愷競爭比富,他們都是屬於驕傲過分,但是並不吝嗇,這就是屬於驕而不吝。又譬如王戎,他是竹林七賢之一,他家裡種了好的李樹,但是他吝嗇得很,他害怕別人得了這個李子的核去種,結果就把這個李子的核給鑽了個洞,然後再賣出去,但是他見到人也都說好話。還有一位叫和嶠的,他有錢癖,也是一毛不拔,但是他見到人,都是恭敬讚歎。

  所以普通人大概都是驕而不吝,或者是吝而不驕。但是這一章說「驕且吝」是兼而有之,兼而有之,『其餘不足觀也已』。「其餘」是指什麼?程子的註解說是「周公之德」,這個註解是錯誤的。因為這一章是指周公之才之美,不是說德,是說周公的才藝和辦事完美,而不是說周公的德行。因為周公的德行很崇高,孔子也不會拿德來做比喻。因為如果有周公之德的人,他就不會驕而且吝,有了這個驕就會損了美,辦事就不完美了。

  孔子的學問,是教人學道德仁義,道德為首。這一章並沒有說周公之德。驕吝而有才,就會成為壞才,像曹操和王莽都是壞才。因為有驕,辦事也就不完美了,何況驕且吝?驕且吝的人,不能夠進德修業,雖有小善,不足觀也矣,也抵不住大惡。在《論語點睛》上,蕅益大師對這一句話進行了一個點睛的註解,他說:「無周公之才美而驕吝者,豈不愧死?」如果沒有像周公這樣的才藝和辦事完美的人,反而還又驕傲、又吝嗇,那不讓人慚愧得無地自容嗎?這個就是提醒我們要克服驕慢之心,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藝和辦事完美的人,假使又驕傲又吝嗇,其餘的小善都不足觀也,更何況沒有那樣的才藝,沒有那樣的學識和辦事完美的人?那就更不應該驕傲和吝嗇了。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此地,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