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一十五句: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孫卿子也就是荀子。

  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這個「貴」就是尊重。「君子能為可貴」,君子能做出值得人尊重的事,「不能使人必貴己」,但是不能讓別人必定尊重自己。這句話提醒我們,君子人都是從根本上求。

  《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個財富、地位、身分、名聲、人尊不尊重自己等等,都是外在的枝葉花果。那它的根本在哪裡?根本在一個人深厚的德行。所以,我們希望別人尊敬自己,一定要做出值得人尊重的行為,培養自己深厚的德行,這個才是受人尊重的根本。而且即使已經做出了值得人尊重的事,人家卻不尊重自己,也不要放在心上成為罣礙。

  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是處處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而且他處世豁達,但求無愧我心。即使我們自己已經做得十全十美了,但是很多人,他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別人的行為。所以即使自己有德行、有學問,但是在別人看來都會被曲解、被誤解,這也是正常的。我們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來自於太重視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味,說「別人做得對不對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做對」。不能夠因為別人的過惡而喪失了自己的美德。如果因為別人不尊重自己,自己就生起抱怨、生起忿忿不平,我們這個心已經住在貪瞋痴之中了,已經丟失了自己的德行。所以你看君子人處處要求自己,把一切境緣、外在的人事物都看作是提升自己的機會,都是給自己考試的場所,這樣的話,就時時能夠歡喜,時時願意接受考試。

  『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一個人能夠做出值得別人信任的行為,但是不能夠要求別人必定信任自己。

  在漢代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劉寬。我們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人非常地寬厚。確實,他的修養是歷史上有名的。有一天,劉寬坐牛車外出,結果半路上碰到一個人,他說自己的牛丟了,非要看一看劉寬的牛是不是自己的。結果他愈看愈覺得劉寬的牛是自己家的,因而就懷疑劉寬偷了他的牛。你看遇到這樣無緣無故的冤枉,一般人可能都火冒三丈了,而劉寬還是當時的地方官。但是劉寬卻一句話也沒說,居然就從牛車上跳了下來,把這個牛送給了這個人,自己直接往回走了。結果沒多久,那個丟了牛的人找到了自己的牛,又牽著劉寬的牛來上門道歉,說自己的牛找到了,白白地誤會了他,實在是對不起,而且劉寬怎麼樣處罰他,他都接受。劉寬怎麼做的?劉寬就對他說:「這個世界上長得相似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認錯了也是難免的,還要麻煩您親自把牛送回來,還有什麼好責罰的?」你看一看,劉寬的這一番舉動,還有他的言辭,非常地大度,結果感化了這個人,讓街坊鄰居聽了之後,也非常地佩服劉寬。

  所以一個人做錯了事,他知道自己錯了,而這個時候你不去責怪他,而能夠換位思考,能夠寬容他,這個時候就更加讓人佩服。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果一個人總是持續不斷地,都是做誠信的行為,天長日久,總有一天是會被人信任和理解的。所以別人不信任自己,自己也不要罣礙,不要放在心上,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彼此溝通得少,不夠了解所導致的。

  當然我們現在社會,確實存在著信心危機。信心危機的表現就是,聽到別人做好事就不相信、就懷疑,聽到別人做壞事就信以為真。這是什麼原因?信任危機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已經失去了自信。像我們以前經常講道,說曾國藩可以做到不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很多人聽了這一句話都是半信半疑,甚至是根本就不相信。那我們既沒有讀曾國藩的家書,也沒有了解曾國藩的為人,看他的傳記,我們就可以對他不取公家一文錢的行為提出質疑。根本的原因在哪裡?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到不佔公家的一文錢便宜。因為沒有自信,所以聽到別人做出這樣的行為,才會去懷疑、才會去誹謗。

  所以我們在現在社會,做好事實在是太難了。難在何處?因為整個社會已經三、五代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了,不再奉行仁義禮智信,不再追求五倫八德。幫助別人都是有目的的,對別人有一點好處,是希望別人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都是以利害之心、功利之心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如果突然有一個人來了,說我要無私無求地幫助你,而且不求回報,什麼都是免費的。結果怎麼樣?結果就被人懷疑,他是不是圖名?他是不是圖取更大的、其他的利益?別有用心?所以你看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什麼人?這是沒有接受聖賢教誨薰陶的人。這樣的人雖然不在少數,但是並不代表沒有人以天下的興亡為己任。

  我們讀古書也同樣讀到,像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憂國」;還有林則徐先生,「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名人,那還有很多我們不熟悉的讀書人,他們都有這種志在天下、襟懷天下的胸懷。什麼原因?原因是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是聖賢教育,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培養了浩然正氣。

  孟子說什麼是大丈夫?大丈夫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個就是我們古人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古人他的成長是在這種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志在聖賢,每一個讀書人成不了聖賢,也能夠成為君子。但是我們現在社會批判自己的傳統文化,把自己的文化批判得體無完膚,對自己的文化喪失了自信心,還盲目地崇洋媚外,接受西方的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的影響,結果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整個社會的不良風氣,那就是人人都是自私自利,想方設法地以權謀私。

  在前些年的時候,人人都是以損公肥私為恥;而在這些年,大家都是以能夠佔公家的便宜為榮,能夠更大地使用自己的權力謀取私利而沾沾自喜。整個社會都是這樣一種風氣。有一個人說,我就是為了讓社會風氣扭轉,就是為了承傳聖賢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天下太平。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相信?所以我們做了值得人信任的事,但是不被人信任,這也是正常的。

  特別在現代社會還有一個最麻煩的問題,那就是社會媒體。大眾傳播媒介每一天都報導那些負面的新聞。譬如說,有一個說法欄目,經常報導說今天這個母親沒有人照顧了,被送到火車站了;明天兄弟因為一點點遺產吵上了法庭;後天兒子和父親起了爭訟。當愈來愈多這樣的新聞報導、欄目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之中的時候,會給大眾一個錯覺,好像我們的社會除了利益、除了功利,就沒有恩義、情義和道義了,這些現象是正常的。兒子不孝養父母,兒子把父親告上了法庭,我們看得多了,那麼那一個還能夠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會怎麼想?他說你看,現在天下的人都是這樣的,我還能夠和我的父母住在一起,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我是一個孝子。所以我們說一個人,你不孝順父母的時候,這個孩子很無辜,他說我很孝順,你怎麼知道我不孝順?為什麼他不覺得自己不孝順?因為他的標準錯了。他是按照我們現在世俗大眾的標準,和那些打爹罵娘、不贍養父母的人相比,他當然是一個孝子了。

  但是我們讀一讀《論語》,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告訴我們,贍養父母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僅僅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那就和狗、和馬區別不開來了。所以贍養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心,必須要尊敬父母,還要養父母之心,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不必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

  另外一個弟子來問孔子什麼是孝?孔老夫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能可貴的了。有好東西讓父母先吃,父母有事情就去代勞,難道這就是盡到了孝道了嗎?言外之意,這遠遠還不夠孝順。所以《禮記》上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個對父母有深愛的孝子,對父母說話的時候一定是柔聲下氣、愉色婉容,這才是一個孝子的表現。

  所以你看看,按照這些標準去衡量一下我們自己的行為,有多少人能被稱得上是孝子?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為什麼我們這麼強調要學習《弟子規》、學習《太上感應篇》、學習《十善業道經》?因為這是做人的標準。這些標準都達不到,做人是不合格的。所以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說如果人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沒有良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時候人就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所以社會媒體像電視、網路、廣播、報紙、雜誌等等,都應該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責任,都應該秉持隱惡揚善的原則。否則的話,我們經常把那些錯誤的惡人、惡事報導出來,這個對社會風氣的引導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我們社會失去信任、導致信任危機的根源之一。

  『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德行,成為足以擔當重任的人才,但是不能使人一定重用自己。為什麼不能使人重用自己?別人能不能重用自己,第一,得看他是不是有識人之才;第二,他是不是有嫉賢妒能之心。如果一個人很有能力、很有德行,確實德才兼備,但是沒有人認識他,也沒有人願意用他,那他也不能夠得以施展。像孔老夫子一生還會有懷才不遇的這種問題。但是孔老夫子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什麼?孔老夫子表現的態度是「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使我有德行、有能力,別人都不認識自己,但是我也沒有任何怨恨、慍怒的表現,這不也是一個君子人的行持嗎?所以我們應該像孔子學習,人家了解他、任用他,他就盡心盡力地把這件事情做得十全十美。用古人所說的話,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什麼?因為自己平時積累了才能和德行,從根本上求。別人不了解他、不任用他,他是「舍之則藏」,自己也是樂在道中,不罣礙、不強求,沒有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像孟子也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進、退都是緣分所導致的,但是無論是進是退,自己都是樂在其中。

  人之所以還有抱怨的情緒,原因在哪裡?其實我們一個人修行,可以從我們的煩惱之中體會一下,我們最放不下的是什麼?我們有什麼煩惱?我們有擔憂、有抱怨、有恐懼、有瞋怒、有難受。當我們陷入這些情緒的時候,有這些煩惱的時候,我們不妨靜下心來,仔細反省一下,自己在為什麼事而心生煩惱。你能夠觀察、反省,你就知道自己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放下。自己有能力不被用,我們就心生煩惱,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還沒有放下名利之心,還有好名之心。所以不被人家重視,自己就不歡喜,就多煩惱。事實上當我們沒有被重用,而心生煩惱的時候,說明我們自己也不是可以扛大任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假如我們感覺好像重大的責任都不到自己身上來,很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君子的心態還沒有培養起來。假如真的讓我們扛大任、擔責任了,我們有一堆的煩惱,反而會製造團體的麻煩。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一個能擔大任的人,一定有很強的忍辱能力,必須能夠調服自己的煩惱。否則的話扛了大任,但是動不動就心生煩惱,還要領導經常來調整我們的心態,安慰我們,甚至我們一任性就不幹了,這不是給人添亂嗎?

  所以我們從這裡體會到,一個能夠成大事的人,他必須有一個能力,那就是能夠忍辱。所以中國人有很多的成語,都說得特別好。你看「忍辱負重」,說明什麼?說明你不能夠忍辱,你就不能夠擔當大任。「一切法得成於忍」,不忍怎麼能行,不忍什麼事都幹不成。

  『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君子羞恥的是自己沒有努力修養品德,沒有真正的德行,而不以別人羞辱自己而羞恥。甚至對於別人的羞辱不僅不會難過,還把它當成提升自己的機會,考驗自己的場所。能夠在這個場合中不斷地考試,能夠在這些考試中關關都通過,說明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更提升,境界也一天比一天更提升。

  像在唐朝有一個宰相叫婁師德,他的心胸極大,氣量超過一般的人。你看,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宰相肚子能撐船」,我們就更能體會到愈是能夠擔當大任的人,他的心量也必須愈廣大。曾經有一個人告訴他說:「有一個缺乏教養的無知者,指著名辱罵你。」婁師德聽了之後怎麼說的?他說:「天下之大,怎麼會沒有同名同姓的人?」但是這個人仍然替他鳴不平,再一次去告訴他說:「那一個人指著名地罵你。」婁公怎麼說的?婁公說:「你對我說他罵我,這是重複罵我,請你不要再說了。」有一天他上朝,因為身體很肥胖,行走遲緩。有一個官員看了之後,就說:「婁公和莊稼人有什麼區別?」婁公聽了之後,笑著說:「我不像莊稼人,誰應當是?」仍然沒有瞋心。

  他的弟弟要去做代州刺史,臨行之前向他來告別。婁公告訴弟弟說:「我們兄弟受到國家的大恩,官位過分地隆盛,必然為一般人所嫉恨,你如何對待這件事?」他的弟弟也很難得,弟弟說:「如果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完事,請哥哥不要擔心。」意思是說我不會和人去作對,不會和人產生矛盾。結果,沒想到婁公嚴肅地說:「別人唾在你臉上,是恨你。你把這個唾沫給擦去了,是駁回了他的怒氣,會使他更加憤怒。你應該怎麼做?唾面自乾。你應該笑臉接受他的唾面,這才是處理滿盈正確的方法。」你看,這個婁師德的心胸有多麼地寬廣,他教導他的弟弟要能夠忍辱。

  婁公深受皇帝信任,滿朝文武無人敢比。他不僅不高傲自大,反而更加謙虛謹慎。凡是遇到別人攻擊、誹謗自己的時候,他就反省自責,好像無地自容似的。他常說,「別人對自己無禮攻擊,其中必然有他的道理。對此不去計較,不僅僅是培養自己的氣量,也是為了避免災禍」。這就是君子所以三省的原因,每一事多次反省自己的原因所在。

  你看看古人,他是這樣地面對別人的侮辱。所以君子以什麼為羞恥?以自己沒有真才實德而羞恥,不是以別人侮辱自己而羞恥。在《了凡四訓》當中還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當別人羞辱自己的時候,實際上是給我們送福報來了。如果他的侮辱不是事實,你看人沒有什麼過失、沒有什麼罪過,但是還被人誹謗,橫被惡名,結果怎麼樣?給他的子孫積下了陰德。他的子孫,突然之間就發達起來了。所以說,人欠你的,天會還你;因果定律,絲毫不爽。你知道了這一個因果事實,被人家侮辱不僅不覺得羞恥、不覺得難過,還會歡喜地接受,因為人家是送福來給我們的。所以,能夠培養起這樣一種的處世態度,就能夠體會到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在一切境緣中都能夠如如不動。

  所以人家批評我們,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能夠有這樣的心境,那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就不會有煩惱了。人心裡還會感到難受,往往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特別是當別人說我們壞話的時候、誤會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著去辯解,甚至還會憤憤不平,難過好幾天。究其原因,根本還在於有一個「我」,沒有放下。因為有這個「我」在,所以才有我被誹謗、我被指責、我被冤枉、我被誤解。所以根源在於哪?根源就是因為沒有放下我。沒有放下我,才會有我貪、我瞋、我痴,我慢。

  我們讀《論語》,看到《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為什麼君子人能夠做到坦坦蕩蕩?君子人他總是想著助人為樂、成人之美。他的心中沒有自私自利,他的「我」很淡薄,所以總是處於一種歡欣、喜悅的精神狀態。而為什麼小人長戚戚?這個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心考慮的是我的需要、我的感受,自私自利。所以為了我的利益和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甚至還想方設法地謀算別人,這是小人之所以憂戚,鬱鬱寡歡的原因所在。

  所以只要我們心裡難受了,就要提醒自己,這是我們心地修養的功夫還不夠、還不到家。君子應該是「無入而不自得」,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很自在的。如何把這個「我」放下?很簡單,就是常常想著,怎麼樣做才能真正利益到身邊的人,怎麼樣能去關愛別人、幫助別人,你立刻就能夠轉煩惱為智慧。

  下面講,『恥不信,不恥不見信』。一個君子人羞恥的是自己沒有做出誠信的行為,而不以不被人家信任而感覺到羞恥難過。『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沒有才能、德行來擔當大任,不以不被任用而感到羞恥。在《論語》上也說,一個君子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做君子人處處都要回到根本,要從根本上求,你才會少很多的煩惱。不要擔心自己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應該擔心的是,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提升什麼樣的德行,可以立德、立功、立言於社會。「不患莫己知」,不要擔心自己的名聲不夠顯揚,天下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追求那一個足以使你的名聲顯揚,而且能夠給人帶來真實利益、垂範後世的德行和能力。

  這個名,其實都是虛名。即使一個人外在的名聲很大,但是不能調伏自己的煩惱,不能有真才實德利益社會,那些名全都是虛的、沒有用處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因為別人尊重、讚歎而沾沾自喜,說明我們自己內心不夠充實,還把別人的看法放得很重,放在心上。這也是因為還沒有得到內在的法喜。

  像我們看到社會上有很多暴發戶,暴發戶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買名牌。你看和人介紹的時候,我這個西服是什麼牌子的、我這個褲子是什麼牌子的、我拿這個包是什麼牌子的、我這個皮鞋是什麼牌子的、我穿這個襪子是什麼牌子的、腰帶是什麼牌子的、眼鏡是什麼牌子的,一伸出來胳膊,我這個錶是什麼牌子的。你看介紹了一圈,只有一個人沒有介紹,那就是最不值錢的,就是自己。因為自己沒有內在的自信,所以才靠這些外在的裝扮提升自己的聲望,希望因此受人尊重。

  所以你看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貢,孔老夫子的弟子穿著破棉襖和穿著裘皮大衣的人在一起,沒有什麼感到不好意思的。為什麼他沒有什麼不好意思?因為他有內在的信心,他底氣十足。他的學問道德非常地高,不需要靠這些外在的東西來提升自己,這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後面說,『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君子不會被這些虛名、虛譽所誘惑,他很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不是來求名聞利養的,而是來求利益大眾,幫助有緣眾生的,而且名不副實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像《了凡四訓》上說,「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在世間享有很盛大的名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怎麼樣?但是名不副實,古人也把它稱為德不配位。德行和你的位置,名聲和你的實德不相符合、不相匹配,就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災禍。

  我們看了這句話也非常地感慨,為什麼?因為現在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想方設法地製造一些假冒、偽劣的東西。譬如說假文憑,本來自己沒有這個經歷,冒充有這個經歷,到處大肆宣揚自己,讓別人恭敬、尊重,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求得名聞利養。結果被記者發現了,最後身敗名裂。

  所以,這些都是提醒我們要怎麼樣?要從根本上求,培養自己深厚的德行,提升自己能力,要做到實至名歸。這個名也和財富一樣,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財多好不好?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財多當然好,因為他可以用在正確的地方。這個名聲也是如此,一個人名聲大好不好?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看你用這個名去幹什麼。《論語》上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這個主要是指古代的國君,因為這個國君說了一句有利於社會的話,正確地引導整個社會風氣向善;如果他說了一句錯誤的話,給了社會一個錯誤的引導,整個社會風氣也被他給帶壞了。

  現在社會隨著大眾媒體的發達,這個名人效應非常地厲害。一個名人說一句話,會影響很多人,他的效果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擴大了好多倍。如果他說對了一句話,給社會大眾一個正確的引導、正確的提醒、正確的教育,也是利益了無量的人;如果他說錯了一句話,那造成的危害也是極大的。所以不能夠不謹慎。

  「不恐於誹」,不因為別人的侮辱、誹謗,而恐懼、擔心或者難過。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你看這個大眾傳播媒體很發達,一個人出了名之後,難免招人嫉妒障礙,結果怎麼樣?製造謠言、惡意攻擊都出來了。對於這種侮辱、誹謗,在《了凡四訓》上告訴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聞謗而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如果一個人聽到了誹謗而不發怒,當作沒有這一回事,即使這個誹謗的讒焰,就像火焰一樣薰到天空上去了,但是就像舉火焚空,燒不著什麼東西。因為你不在意它,它對你就沒有傷害。「終將自息」,你不理它,他說著說著說累了,也沒意思了,他就不說了。「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如果你聽到別人的誹謗、侮辱、誤解就生氣了,忿忿不平了,即使你很巧妙地去辯別,為自己爭辯、辯解,這就如同「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愈辯愈辯不清楚,還讓自己煩惱重重,不得解脫。

  下面講,『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率,就是順著、循著。遵循正道去做,端正自身,都是觀照自己有沒有跟道德、經典相應。「不為物傾側」,不為這些外物、境緣,當然也包括種種的物欲,動搖他的心。所以古人寺院裡有大雄寶殿,這個大雄寶殿裡供奉的是大英雄。什麼樣的人,被稱為大英雄?在中國人看來,不是戰勝千軍萬馬的人能夠稱為大英雄,能夠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克除自己的不良嗜好、欲望的人,才稱為大英雄。所以你看大雄寶殿裡供奉的,全都是克除了自己種種煩惱的人。於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都是能夠看破、放下的人。當然比這些要多得多,這些都是剛剛入門的粗淺功夫。財色名利、自私自利、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些都放下,在聖學上才剛剛入門,才入小學一年級,所以你看成為大英雄實在是不容易。

  以上這些修養都做到了,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所以成為真正的君子實在說非常地不容易,必須能夠做到八風吹不動,遇到任何境界,心都不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確實是無欲則剛,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而人之所以會被境界所轉,根本的原因就是自私自利,太在乎自己了。如果把「我」給放下,那些貪瞋痴慢的習氣,就不再起作用了。所以,學做君子首先要學習放下自我,能夠提起時時為對方著想的存心,特別是當領導者的人,要時時刻刻為團體、為國家、為社會、甚至是為天下著想。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也要能夠提醒自己隨時隨地都是做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榜樣,這樣自己的心才能夠常常穩得住,不被境緣所轉,不能夠做壞樣子、壞榜樣給別人看。

  好,我們看下一句,一百一十六句: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韓子》。

  招致光榮或侮辱的責任,全在自己,不在別人。這句話的意義很深。一個人一生榮辱、成敗、吉凶、禍福的責任都在自己的身上,不在他人。在《詩經》上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書經》上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人生的命運掌握在誰的手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人生的吉凶禍福,都是自己肯積德行善還是作惡所感召的。

  在《孟子》上也有一句話,它說:「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一個人一定是先侮辱了自己,所以才遭別人來侮辱。明白了這一個道理,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要小心謹慎。因為什麼?因為是榮是辱都是自己的心念、行為所感召的。

  像晏子曾經出使楚國,這個楚國也是一個大國。結果晏子走到門口,這個楚國迎賓的人他不開大門,在大門的旁邊開了一個小門。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晏子他的身材很矮,所以就故意開一個小門,想侮辱他。動了這個侮辱別人的念頭,最後誰受侮辱?這裡說「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我們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觀察,這個經典上的話都是恆常不變的道理,確實也是金玉良言,它提醒我們要提起理智,不要做錯事。晏子走到門口,他不進去,他說:「出使一個大國,要走大門,出使狗國,才走狗門。」意思是說,你如果讓我從這個狗門走進去,那我就是進入狗國了。接待的人怎麼還敢讓他走這個小門?趕緊開了大門,請他進來。

  進了大門,到了楚王那裡,楚王看著他說:「你們齊國沒有人可派了嗎?」意思是說,怎麼派了這麼矮的一個人來。晏子怎麼回答?晏子說:「稟大王,我們齊國有幾百條街,我們老百姓的袖子揮起來把太陽都能夠遮到,太陽都看不到了;擦汗的時候,如果每一個人擦汗,都像下雨一樣;走路肩膀碰著肩膀,腳跟碰著腳跟,怎麼說我們齊國沒人?多得是。」這段話用文言文說得很精彩、也很簡潔,叫「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這個「袂」就是衣袖,「張袂」就是把衣袖張開,就成陰,變成陰天了,能夠把太陽都遮住,人多得不得了;「揮汗成雨」,大家把這個汗一擦就像下雨那麼多;「比肩」就是肩和肩挨在一起,「繼踵」,「繼」就是相續,「踵」就是腳後跟,腳和腳跟都碰到一起,這個話就是形容人多得不得了。

  楚王就問:「既然你們國家這麼多的人,為什麼派你來了?」晏子怎麼回答?晏子說:「我們國家派人都是有講究的,賢德的國家就派賢德的人去,不肖的國家就派不賢德的人去。我自己很差、很不賢德,所以才來到了楚國。」楚王看看旁邊的人,沒話可說了。所以,你跟那個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可不能隨便開玩笑,否則是自取其辱。

  但是楚王還是不肯罷休,在招待晏子的時候,特意安排了一個官吏,帶了一個小偷。這個小偷是齊國的小偷,這個齊國人在楚國偷了東西,就故意把他帶進來。結果楚王就問:「這個人犯了什麼罪?」回答說:「偷盜。」「哪裡人?」他就說:「是齊國人。」楚王看了看晏子就說:「怎麼你們齊國人都會偷東西?」晏子怎麼回答?晏子就跟楚王說:「橘子長在淮河以南叫橘子;長在淮河以北,就叫枳子。它們的外觀看起來完全一樣,從葉子、果實你都分不出來,但是橘子和枳吃起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為什麼?因為它們的水土不同。淮河南北的水土不一樣,所以長出來的東西就不同。這個老百姓在齊國的時候不偷東西,結果到了楚國之後就學會了偷東西,這是因為水土不好才染上了這個惡習。」

  所以你看,這個楚王多次自取其辱,什麼原因?因為他自己首先有想侮辱別人的念頭,所以這裡講「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從這個例子中,就提醒我們要恭敬一切人,不要對人有絲毫的傲慢,更不能夠還想著去挖苦別人、嘲諷別人、侮辱別人。如果有這個念頭,這個侮辱一定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還是提醒我們人的命運能否改變,命運的好壞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境緣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像《了凡四訓》上就說:「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我們今天為什麼有好的境緣和不好的境緣?其實都是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德行所感召的,怪不得別人;或者自己的福報不夠大、或者自己的心量不夠大,總之要為自己的人際關係、自己的環境、自己的狀態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所以這個命運確實是有,但是每一天都有加減乘除。這個加減乘除就是我們做了善事,還是做了惡事。如果我們做了一件善事,利益了別人,我這個命運就加了;如果做了一件惡事,損害了別人,這個命運就減了;如果我們做了一件大善事,利益了很多人,這個命運就乘了;如果我們做了大惡事,損害了很多人,命運就除了。所以古人講要現世報。現世報應就是這個人當生做了極大的善、或者是極大的惡,所以一生還沒有過完,在晚年的時候報應就現前。明白了這個道理的話,你就不會再去怨天尤人。

  譬如說你的領導不好,他做了很多事情不公平、不對,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發展?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福報?當然不會。你遇到好的領導,你能夠做到君仁臣忠,這個不算難得;當你遇到不好的領導,你還能夠至死盡忠,那才是你真正的德行。《弟子規》上說「親憎我,孝方賢」,這句話不僅僅只指父子之間的關係,在五倫關係之中都適用。所以當領導做得不好,處處刁難你、為難你的時候,你還能對他很尊敬,這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我們現在很多人煩惱出在哪裡?就是在處理五倫關係的時候,都是覺得對方不好,對方不好我們就抱怨、就委屈、就難過,甚至跟他對立了。事實上,當我們自己不能夠正己化人的時候;在處理五倫關係中,不能敦倫盡分的時候;都是去看別人不好,說對方不對的時候,我們這顆心已經是在墮落了,已經住在貪瞋痴裡邊了。你看你抱怨、你難過、你感覺到委屈、憤憤不平,這不是瞋心嗎?修學是什麼?修正自己的貪瞋痴,但是我們指責別人,憤憤不平就很難把自己做好了。這個態度發展出來,那不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各相責,天翻地覆」嗎?矛盾不僅不能夠化解,反而還是愈演愈烈了。

  伊斯蘭教有一段話說得非常感人:「接濟與我斷交的人,照顧與我絕情的人,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這個才叫大愛,這個才叫真愛,這個才與真心相應。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修行修什麼?就是學會用真心,真心就是不變的愛心。不是因為對方態度對我們好不好,我們就轉變對他的態度。他對我好,我就對他好;他對我不好,我就對他不好,這就變成交易了,這叫利益交換,那不叫真心。真心是什麼?無論別人怎麼樣對我,我都一如既往地用愛心來幫助他、來提升他、來成就他,這個才叫真心。所以我們對人好,不是講條件的,該盡的本分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到。

  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我們的智慧、福報掌握在自己的心地,不是由別人決定的。所以別人愈是對我們不好,領導愈是為難我們、不理解我們,我們愈是對他夠報之以德,你愈是給自己積福報,久而久之也愈能夠感化別人。所以該是你的,你逃都逃不掉;不該是你的,你爭也爭不來,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從根本上去努力。從哪裡去努力?從種自己的福田來努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古人告訴我們回報最豐厚的福田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恩田」,一個人能夠知恩報恩,飲水思源,這就是給自己培植大福報。所以一個人即使事業很成功、很輝煌,但是不孝敬父母,我們就知道這個人必敗無疑。「敬田」,對一切人都有恭敬心,能夠自卑而尊人,能夠謙虛待人,這也是在給自己培植福田。你看一個人愈有成就,譬如說有地位、有金錢、有學問,但是他愈恭敬別人、謙虛有禮,愈讓人佩服,別人也願意幫助他。

  在《論語》上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個君子人走到哪裡,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幫助別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沒有什麼過失,對他們每一個人都彬彬有禮,這樣的人走到哪裡,哪裡都是他的兄弟姐妹。

  像我們這一次到英國倫敦去參加中華傳統文化的展出,你看我們感化了很多來訪的人,為什麼?因為我們對每一個來訪的人,都是恭恭敬敬、彬彬有禮。為他們細心地介紹傳統文化的品質,愛好和諧、追求和平的特點。每一個人來到這裡,都感覺到一種溫暖,讓他們走的時候都戀戀不捨。所以有土耳其的,致力於宗教和諧的人士參觀了展覽之後,把這本《世界宗教是一家》帶回去,送給他們國家那些各大宗教的領袖。他們從這裡看到了宗教和諧的希望。還有參加過二戰的老兵,已經九十多歲了,來參加了這一個展覽,看到了消弭戰爭、實現和平的希望在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們在紀念本上都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留言。所以你看,孔老夫子的教誨確實在生活中得到了應驗。你對每一個人彬彬有禮,別人回報給你的也同樣是像兄弟姐妹一樣的友好和關愛。

  還有就是「悲田」,看到別人處於悲苦的境地,生出憐憫心,給予幫助、同情,這個叫「悲田」。所以你看,這個人的禍福命運確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處處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人要為自己身邊的境緣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這個原則樹立起來了,就不會再怨天尤人。

  我們看了那個水結晶的實驗,這個水你貼上愛和感恩,這個水的結晶就很漂亮、很美好。同樣的水,你貼上我恨你、討厭你、醜死了,結果結晶就很醜惡,讓人看了確實很厭惡。同樣的水結出了不同的結晶,就是因為你給它的意念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身邊的人給我們以不好的態度,當我們遇到不好的境緣的時候,我們也一定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對別人有不滿、有抱怨。當你自己從內心深處把這個不滿和抱怨給去除了,你會發現別人對你的態度也就突然轉變了,這個就是境隨心轉。

  一個人修道、學道能否成就,關鍵也是在自己,不在別人。我們有了好的環境、好的老師、好的同參道友,這些都是外緣。能否成就,關鍵還在於自己是否具有誠敬心、勇猛心和恆心。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同樣跟一個老師學習,同樣在老師的身邊,但是很多人沒有利益、沒有收穫,十年如一日。十年如一日什麼意思?不是十年如一日地精進好學,而是過了十年還沒有什麼改變,沒有什麼進步。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自己不懂得珍惜,沒有把這個好的環境利用起來,成為自己成就的助緣。這個就是非常可惜的事。

  所以古人講因、緣、果。這個緣很好,這個緣是條件,但是要有結果,必須有自己的內因,就是種子,有因有緣才有結果。但是很多人他不明白這個道理,想方設法地在緣上去努力,但是沒有在因上去努力,最後也不會有很好的結果出現。

  我們再看第一百一十七句:

  【家人。《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

  『家人』,「家人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七卦。這個卦的卦象是離下巽上。《象傳》曰:「風自火出,家人。」這就是解釋家人卦「上巽為風,下離為火」之象。《周易禪解》上說:「火因風鼓,而今風自火出,猶家以德化,而今德從家播也。」家人卦是說明齊家對於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意義。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和諧,就如同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健康,整個身體自然健康。這個家人卦還說明,在一家之內,夫婦關係是家庭關係的核心,並且特別強調了女子、女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如果女人能夠堅守正道,始終如一,將會對整個家庭幸福和發展非常地有利。

  這句話就是講居家行事的道理,要從身邊的人和日常小事著手,不可輕忽隨意。因此君子說話一定要言之有物,這個「物」就是事的意思。說話要有內容、有實質、有根有據,這樣這個話一出口,就會合乎道理而無需選擇。行為一定要遵循規律和法則。這個「恆」就是恆常不變的規律的意思,這樣就會符合大道而無需選擇。『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就是告訴我們,君子的言語和行為要謹慎,不能夠隨意。

  孔老夫子以四科來教導學生,首重德行,其次就是言語,然後才是政事和文學。《易經》上也講:「言行,君子之樞機」,告訴我們,一個人成敗、榮辱、禍福的關鍵就取決於一個人的言行。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自暴自棄。什麼叫自暴自棄?在《孟子》上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這個就是自暴自棄的標準。我們的說話、言語和禮義的精神不相應,這個就是自暴;人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跟仁義相違背,這個就是自棄。

  所以孟子又講:「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仁」是人的安宅。如果一個人時時存著仁愛之心,你的良心很安,就叫安宅。這些都是用很好的比喻,苦口婆心地希望我們能夠領會這些道理,讓我們做到「居仁由義」。「曠安宅而弗居」,「曠」就是空著,不把心安住在仁義之上,這個就是「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這個「由」就是行走的意思。你沒有走在道義的路上,這個就是「舍正路而不由」,這是多可悲的一件事。這些都是提醒我們,一個人的言語要符合於道、符合於仁義。

  在佛教中,對人的言語也有很多的要求,告訴我們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不妄語就是不能夠隨便欺騙人,說話要誠實守信,說到做到;不惡口,就是不能夠粗魯罵人,不能夠出口傷人;不綺語,就是不能夠花言巧語,說勾引誘惑這樣的話,引導人去做惡事。像《弟子規》上也說:「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包括現在很多的領導特別喜歡說黃色笑話,一開口好像不摻點黃色笑話就不過癮,這都是沒有修養、沒有教育所導致的。不兩舌,不能夠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這些都是對言語最起碼的要求。但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卻常常地犯這些錯誤。

  有一個電影叫《手機》,這個《手機》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現在成人每一天打手機,騙人的次數二、三十次,打手機的過程中說謊話、騙人、不誠信,這樣的次數都達到二、三十次。這是現在社會大眾普遍的現象,欺上瞞下。所以真是「人不學,不知道」,把錯誤的當成正常的去奉行了,積非成是的現象很普遍。

  古人講「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言語通常表達了一個人的心聲。一個人經常想著什麼,不由自主地在言語上就會表達出來、體現出來。前面我們講到了「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君子人是希望提升對方的德行,所以表現在言語上,他總是說利益人、有助於人德行提升的言語;小人他姑息人的過失、欲望,所以他說出的話也往往是取媚於人,讓人放縱欲望、自我感覺良好,甚至飄飄然的言語。這個都是告訴我們說什麼樣的言語才叫愛語,才是真正有利於人的話。

  在《淮南子》上也說:「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孔老夫子培養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言為文章,行為儀表」,他們的言語寫下來都可以稱為文章,成為人們效法的標準,行為也是可以成為人們的表率,這是靠教育所成就的。說明言行確實是非常關鍵的。

  周成王和周康王的時候,四十年監獄沒有死刑犯,被稱為「成康之治」。在《淮南子》上稱讚周成王、周康王繼承了文王和武王的基業,是怎麼說的?說成王和康王「非道不言,非義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為,擇善而後從事焉。由此觀之,則聖人之行方矣。」成王和康王不符合道的話不說,不符合義的事不行;從來不隨便出口說話,行為舉止也都符合於經典,都是擇善而從,不敢隨意作為。從這裡可以看到,聖人的行為是方正的,可以作為後世的表率。

  從這些地方都看到,聖賢人、君子人他們的言語行為和普通大眾都是不一樣的,都是謹言慎行,說話都是符合經典,做事也是符合聖人的教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成為社會大眾的表率。

  這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內容。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一次再接著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