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一冊,請看第一百一十一條:

  【我有公心焉。則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

  這句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五《昌言》。

  我們知道在《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說要治理好國家、平天下,必須從修身開始,而這個修身首先要從天子做起。很多人說儒家文化是統治階級用來愚昧被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實際上我們從這裡就知道了,這是誤解。因為首先要求天子、領導者要率先垂範,以修身為本,這樣整個社會才能夠興起道德的風尚。如果天子、領導者不做,讓下面的人去做,那才是真正的愚民。

  這句話說:『我有公心焉,則士民不敢念其私矣。』這個「我」就泛指在上位者、領導者,他有為公盡忠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有謀私的念頭。

  古人一心為公,這個「公」到什麼程度?我們看在《群書治要》上記載著一個第五倫的故事。「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說第五倫奉公盡節,他說話做事從不為私情所左右。「或問倫曰:『公有私乎?』」有一個人就問第五倫說:「你也有私心嗎?」他怎麼回答的?「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他說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說,從前有一個人送我一匹千里馬,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是每到三公選拔、舉薦官員的時候,我心裡總是對這個人念念不忘,可是終究沒有任用他。雖然沒有任用他,但是這個人送過自己一匹千里馬,自己雖然沒有要這匹千里馬,也沒有舉薦他,但是一到舉薦官員的時候就想到這個人。

  第二件事,「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謂無私乎?」另一件事,他反省的就是他的哥哥的兒子,有一次得病了,他一個晚上去看了十次,探望十次,但是回來之後就很安心地睡覺了。但是當他自己的兒子生病的時候,他一次都沒有去探望,但是整夜都睡不著覺,為什麼?因為牽掛擔憂自己兒子的病。他說:「像這樣,難道說我沒有私心嗎?」

  你看看古人對自己的要求是怎麼樣的嚴格,他哥哥的兒子生病,他去探望了十次,回來就安心睡覺了,對哥哥兒子的病情並 不擔憂;他自己的兒子得病,他一次都沒有去探望,但是回來擔憂得睡不著。他從這個上面就反省自己有私心,愛自己的兒子勝過愛哥哥的兒子。說我還有這樣的念頭,怎麼說我沒有私心?你看古人他要求自己有多麼的嚴格,即使行為上做得都非常地公正無私了,但是因為自己的念頭有私,都不寬恕自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十全十美。

  在《群書治要.晉書》上也記載著一個胡威父子清正廉潔的故事。胡威的父親叫胡質,他清廉正直。在胡質做荊州刺史的時候,他的兒子胡威從京都洛陽去探望他。因為家境很貧窮,每到客舍,這個兒子胡威都是親自放驢、打柴、做飯。他到荊州拜見過父親,住在馬廄中十多天。他向父親告別的時候,臨走之前,父親賜給他一匹絹作為路費。胡威跪拜就問父親,說:「您一向清廉高潔,不知從哪裡得到這匹絹?」胡質就說:「這是我用平時剩餘下來的官俸積攢而來的,現在給你用作你的路費、用作你路上的口糧錢。」胡威就收下這一匹絹,辭別父親回京都去。

  這個時候,荊州官府有一位都督,聽說胡威要回去,他就請假回到自己的家裡,取來資糧,在路上邀請胡威一起做伴。這一路走來,這位都督凡事都予以資助,並且買來飯菜招待胡威。胡威就大惑不解,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當弄清原因之後,他就取出父親所送的絹給了這位都督,並且向他道謝,請他回去。後來,胡威在信上把這件事稟告給他的父親胡質,胡質知道了,就因為這件事把這個都督打了一百大板,並且解除了他都督的職務。從此之後,胡氏父子的清白慎行,名譽就傳揚開來了。

  後來,這個兒子胡威他做了安豐太守,又升遷為徐州刺史,他也是廉潔奉公,所以社會風氣都很好。後來他入朝去見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在言談之間就問胡威:「你和你的父親相比,究竟誰清廉?」胡威就回答說:「臣不如父」。就說我比不上我的父親清廉。武帝就問:「你憑什麼說你的父親勝過你?」他怎麼回答的?胡威回答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也。」意思是說,我父親的清白,他清正廉潔唯恐被人知道,而我的清正廉潔卻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就是臣遠遠不如父親的地方。所以你看,雖然同樣是廉潔清白,但是他的父親恐怕別人知道他清白廉潔,而這個兒子覺得自己清正廉潔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就是他不及父親的地方。晉武帝一聽,覺得他的說法正直而委婉、謙虛而合理,就將他遷為豫州刺史,後來又徵他到朝廷做尚書。

  從這兩個例子之中,我們體會到了,中國古人他一心為公,廉潔有守,確實達到了是在念頭上反省自己。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屬下是怎麼樣的,自己就要給他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如果領導者自己貪財好利,一心謀取私利,想讓下屬百姓都很清廉不貪,一心為公,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我有平心焉,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如果在上位者能有平等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行險,心存僥倖。這個「平」也包括公平、待人平等。

  歷史上我們一看,那些卓有成就的人物,其實都有他成功的原因。就拿曹操來講,曹操為了愛民,他就下一道緊急的命令,說馬不可以踏到麥田。突然有一隻烏鴉飛過來,曹操自己的馬受驚,結果怎麼樣?結果就衝入麥田。曹操就想自刎受罰,在大眾的懇求之下,曹操不得自刎,便以割髮來代罰。結果這個舉動做出來,全軍悚然,紀律嚴明。所以你看曹操下達軍令,結果自己不是故意的觸犯了,他仍然割髮正軍紀,嚴於律己,以這種公平心、平等心來懲罰自己。那下屬、士兵看了之後怎麼樣?就不敢再冒犯軍紀,不敢再冒險觸犯軍紀了,也沒有人敢心存僥倖。這個曹操他也是明瞭「上行則下效」的道理。

  『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在上位者有節儉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放縱享受、奢侈浪費。我們看在歷史上,凡是有道的人辦政治,必定教民勤儉。像古代的聖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提倡節儉。堯的房舍只有三級的土台階,而且茅茨不翦。為什麼要講究懲忿窒欲?為什麼不放縱物欲?儒釋道三家都教人要控制欲望。譬如說我們前面講過老子,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個我們前面學過。他說,如果你貪戀五彩繽紛的色彩,就會眼目如盲。你看現在很多人喜歡看電視,電視噪音很大,而且色彩絢麗,結果人怎麼樣?人的視力、聽力都會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夠看清事實的真相。為什麼?因為耳目都被這些東西所染污,不夠清淨了。追求奢華的娛樂,讓人耳朵如聾,不能聽到聲音的真意。講究美食的享受,使人的口舌失去了辨別的能力,不能夠嘗到食物的真味。就像我們習慣於吃味道特別濃的飯菜,那你就不能夠體會到飯菜本身的清香。譬如說這個青菜剛剛從原野裡摘回來洗乾淨,沒有任何的烹調,沒有加任何的滋味,這個時候有一種淡淡的食物本身的清香,你能夠體會到這個真味,那你就會樂在其中。但是如果人喜歡吃那種烹調的、五味俱全的,而且味道很重的食物,無論是酸甜辣等等,都是很重的,你就不能夠嘗到食物本身的清香了。沉迷騎馬打獵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而不能夠回歸到平和清寧。羨慕喜愛稀有難得的物品,使人的貪心不斷地增長,行為舉止會出現偏差。為什麼?因為欲無止境。愈貪戀,這個好的東西愈多,那欲望愈重、貪心愈增長,最後自己控制不了。

  一個人修行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夠把心沉靜下來,就不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源源不斷的法喜,體會不到孔顏之樂。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種悅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從內心裡源源不斷地湧出來的喜悅。讀書人、坐禪的人、修道的人都有這種體會。當你體會到這種喜樂的時候,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對你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顏回呢?「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樂在何處?他樂在道中。不是靠外物的刺激給他的快樂,那個就像吸毒一樣,愈吸愈嚴重,放縱於欲望的、感官的滿足,沒有止境。一旦這些外在的刺激去掉了,那你這個快樂就沒有了,就像吸毒一樣,實際上是愈來愈依靠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色欲,還是吸毒,還是喝酒等等,還有人打麻將、賭博、唱卡拉OK、和朋友聚餐,這些快樂都是來自於外在的刺激。一旦這個外在的刺激沒有了,這個快樂就不存在了。而且執著於這種快樂,就像吸毒、打嗎啡一樣不能夠自已。這個就是說一定要回歸於內在的安寧平和,體會到內心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出的法喜,一個人才能夠在求道的路上有恆心,才不會停止,才不會再受外界五欲六塵的干擾,能夠抵制住誘惑。

  我們看在《晏子》上,記載著晏子他自己率先節儉的例子。晏子上朝的時候坐著破車,駕著劣馬。齊景公看到這般情景就說:「先生的俸祿少嗎?為何乘坐如此不好的車?」景公他實際上是非常關愛晏子,所以看到他坐著破車非常地不忍。所以退朝之後,他就派梁丘據送給晏子一輛四馬拉的大車。但是送去了多次,晏子都不接受。齊景公就很不高興,讓人立即召晏子入宮。晏子到了之後,景公就對他說:「您如果不接受所贈的車馬,那我以後也不乘坐馬車了。」晏子回答說:「您讓我監督群臣百官,因此我節制衣服飲食的供養,目的是為齊國人做出表率。儘管如此,我仍然擔心人民會奢侈浪費,而不顧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您作為君主乘坐四馬大車,而我作為臣子,如果也乘坐四馬拉的大車,這是不符合禮的。百姓中不講道義、衣食奢侈,而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的人就會愈來愈多,而我也就沒有辦法禁止了。」於是晏子還是沒有接受。所以你看晏子做宰相,確實是一心為國家著想,念念想著怎麼樣把人民治理好,怎麼樣盡忠職守,讓國君安心。所以他自己力行節儉,不奢侈浪費。

  古人為什麼教人要控制物欲,不講求奢華的生活?不像我們現在人競奢鬥富?這是因為古人他對於人性有著深刻的洞察。人性它本來是虛明洞徹的,人心也本來是平和的,正是因為貪著物欲,使人本來清淨的心性受到了染污,失去了本有的智慧光明,這個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利令智昏,情令智迷」。

  你看很多的年輕人、大學生,當他們在上大學,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說起腐敗都是恨得咬牙切齒,甚至為了反腐敗上街去示威遊行;但是當他們畢業之後,當了公務員,做到了一定領導位置的時候,當有人拿著一疊一疊的鈔票送到他面前的時候,抵制不住誘惑,態度逐漸就變了,最後變成什麼樣的?變成了誰反腐敗我反誰。為什麼會變?就是因為抵制不了物欲的誘惑,在利益面前提不起理智,就昏頭昏腦了。你看很多人為什麼本來可以一帆風順、前途無量,但是卻半途而廢、鋃鐺入獄?不就是因為在金錢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嗎?這叫利令智昏。

  「情令智迷」,如果一個人的情執太重,太重男女之情欲,在欲望誘惑面前也就昏頭昏腦,智就迷惑、迷惑顛倒了。所以怎麼樣?我們經常用一個水晶球來比喻人的本性,說人的本性就像這個水晶球一樣,它本來是光明四射、晶瑩剔透的。但是結果我們把這個水晶球掉到了污泥裡,沾上了泥巴;又掉到了油漆裡,沾上了油漆;還掉在了油裡,沾上了油垢。結果把本來晶瑩剔透、光芒四射的水晶球的光給遮住了,有光你散發不出來。看似喪失了本有的光明,實際上只不過是本有的光明給蒙蔽住,所以它有光也散發不出來。人的心性也本來是虛靈洞徹的,它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但是被這些貪瞋痴慢、五欲六塵給蒙蔽住,所以它有智慧、有能量也同樣散發不出來。但是本性本善,本性是本有的,它並沒有失去,只不過是被蒙蔽了而已。怎麼樣恢復明德、怎麼樣明明德?就是把外在的染污層層地去除而已,這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我們為什麼放不下?放不下是因為看不破,不知道哪一個輕、哪一個重。因為貪著於金錢、美色、外在五欲六塵的享樂,把自己的明德給障覆了,不知道明德裡邊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無量的財富,都得不到發揮了,所以得不償失,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但是我們明不明白這個道理?並沒有真正明白。為什麼沒有真正明白?就像我們面前放著一個金子、放著一個土塊,我們還要去拿這個土,不去拿這個金子,說明什麼?我們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到這個金子的價值比土重。所以要修學、要和經典為伍、要聽聖賢人的教誨,就是不斷地提醒我們怎麼樣去除外在的染污,怎麼樣抵制外在的誘惑,恢復到心性的光明。不要因小失大,這個確實是莫大的損失。

  所以《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是把自己的靈性不斷地向上提升,甚至能夠恢復到本性自有的明德,這個比什麼都重要。人身難得,正法難聞。既然我們有幸得人身,又有幸聞聽正法,就不能夠錯過了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既然我們今天遭遇到了、碰到了正法,又生到了中國,聞聽到了儒釋道聖賢教育,就不能夠再錯過這一個機會了。

  在《群書治要.文子》上也這樣說:「水之性欲清,沙石穢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它說水的本性它是清淨的,但是沙石卻使它變得渾濁;人的本性本來是平和寧靜的,但是欲望卻來擾亂它。「唯聖人能遺物反己,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汩)和,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傾也。」只有聖人能夠做到拋棄物欲,回歸自己的本性。聖人不為物欲所控制,淡然平和的心態不被欲望擾亂,這樣才能身處高位而不危險,保持安穩而不被傾覆。

  所以我們看,在寺院裡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裡面供的都是大英雄。哪些人被稱為大英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不是能夠戰勝千軍萬馬的人被稱為大英雄,大英雄是能夠戰勝自己的煩惱、欲望、習氣的人,這才能稱為大英雄。這個大英雄能夠戰勝自己,所以才是「無往而不勝」的。所以有人說競爭競爭,其實競爭不是被別人淘汰,不是與別人爭,都是和自己爭,和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良嗜好在爭。如果一個人能夠戰勝自己的嗜欲,這樣的人才被稱為真正的大英雄。所以有人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句話有待商榷。因為真正的英雄他一定能過得了美人關,過不了美人關的人不能夠被稱為大英雄。

  世間政治最緊要的在於安定人心,也就是要使人心安寧,否則即使吃山珍海味也體會不到滋味。有道的人辦政治一定是戒除奢侈而講求儉樸,只有真正明瞭了這個道理的人,他才會從自己做起,來率先垂範。在東漢時期,漢明帝的夫人馬皇后非常節儉,而且衣服大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因為她的雙手常常勞動要做衣服,所以都長了繭。而她的傭人和後宮的妃子,穿的衣服也都很樸素,不會有很多華麗的裝飾品。你看因為她是皇后,她是一宮之主,她一做出來,底下的人就不會奢侈浪費,也會以崇尚節儉為榮。所以一個皇后節儉,她影響的是整個皇宮的作風,甚至於母儀天下,影響整個天下的人,不是以奢侈浪費為榮,而是以節儉為榮。

  在《群書治要.傅子》中也講到:「天下之害,莫甚於女飾。上之人不節其耳目之欲,殫生民之巧,以極天下之變。一首之飾,盈千金之資(資原作價);婢妾之服,兼四海之珍。縱欲者無窮,用力者有盡。用有盡之力,逞無窮之欲,此漢靈之所以失其民也。上欲無節,眾下肆情,淫奢並興,而百姓受其殃毒矣。」這句話就是說,對天下最有害的是什麼?莫過於女人的裝飾打扮,莫過於女飾,女子的裝飾品。居高位的人,不節制耳目的欲望,竭盡天下的奇巧,耗盡天下的奇異之物。一頭的首飾,就花費千金之資;婢妾的衣服,兼有四海的珍寶。縱欲的人欲望無窮,而百姓的物力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物力去滿足無窮盡的欲望,這是漢靈帝之所以失去民心的原因。「上欲無節」,就是上位者的欲望沒有節制,下面的人肆情縱欲,荒淫奢侈之風並起,百姓就會遭殃受害。這句話說得多好!告訴我們追求奢侈品,特別是女子的奢侈品,對於天下的毒害。

  在《禮記.禮運篇》上說:「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意思是說,剩餘的東西不要浪費了,拋棄於地上,要拿出來給大家用,不要隨意地奢侈浪費,否則導致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兩極分化,嚴重苦樂不均。貧富兩極分化嚴重了,人心就會不平,不平得久了就會有怨氣,怨氣再積累深了,就會產生恨意,社會矛盾重重,動盪不安。所以他就提醒我們,過多的東西不能夠隨意浪費,要及時地拿出來分給需要的人,特別是貧窮的人。因為社會上有很多人還吃不飽、穿不暖,需要我們的幫助。而且古人講助人為樂,幫助別人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從幫助別人身上,能夠體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內心的快樂。所以儒家的政治是出自仁義,儒家的文化教育也為我們現代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你看我們現在社會貧富分化很嚴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如果富有的人學習了傳統文化,他知道愈布施愈多,他會拿出多餘的去幫助貧窮的人,而不是用於自己的奢侈享受上。他會拿出很多的錢去辦慈善事業,特別是要興辦教育,改變人心,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就像潮州的謝總那樣,拿出大量的金錢、人力、物力來興辦道德講堂,改變社會風氣,能夠讓世道人心都轉化。

  我們看一看,現在的年輕人確實非常需要引導,而我們所接觸的大眾媒體,譬如說廣播、電視、報紙,還有網路,很多內容都是殺盜淫妄的教育。在這種社會環境中,年輕人很容易受到錯誤的引導,而走上驕奢淫逸的道路。我們如果興辦道德講堂,把傳統文化的理念能夠讓更多的人所了解,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走上正路,有更多的孩子不會走向歧途,這個功德無量無邊,確實是為社會國家所急需。所以每一個省、每一個市、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城鎮都需要興辦這樣的道德講堂,這個在古代稱為「庠序之教」,就是鄉鎮、鄉村的學校。這個「庠序之教」講的是什麼?無非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而已。一個人從小接受了正確的教育,他就會先入為主,他知道什麼行為是正當的,他就有抵禦誘惑的能力。但是現在社會這樣正面的教育太少太少了,所以確實是社會所急需。

  富有的人接受了儒家的教育,他願意拿出過多的錢來做慈善事業,他不僅不會受到貧窮人的仇視,反而會怎麼樣?受到人的愛戴。像謝總的父親過世的時候,前來送行的人有一千多人,夾道來送他的父親,說明什麼?說明他平時施恩德於人,那麼多的人從他那裡受益,感恩戴德,這人都是有知恩報恩的心的。

  最後一句話說『此躬行之所徵者也』。這就是在上位者以身作則所起的作用。這個「徵」就是徵候、效驗的意思。上位者能夠躬行、力行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誨,上行而下效,這個效果特別地明顯。所以人是很好教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我們怎麼教。所以這個《說文解字》上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上面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我們現在道德教育不得力,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我們把它變成了說教,都是用言語去教,而沒有把正確的給做出來,這也是值得我們反省的一點。

  這個上行下效的感應作用,在《文子》上說得特別地清楚,《文子》上有一段話,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萬物歸之,而莫之使也。」它首先做了一個比喻,說你看冬天的太陽、夏天的陰涼,萬物都自自然然地趨附於它。冬天天氣很冷,大家都喜歡太陽;夏天天氣很熱,大家都喜歡陰涼,萬物自然趨附於它,不需要有人去指使它們。「至精之感,弗召自來,不去自往,不知所為者,而功自成。」同樣的道理,「至精之感」,就是精誠到了極致的感化,不用徵召,你不用去打廣告、去招生,人們也會自然來歸附;不用驅使,人們還自然前往,「不去自往」。「不知所為者,而功自成」,不知道他究竟幹了什麼,但是功效卻自然而然地實現了。「待目而照見,待言而使令,其於以治難矣。」如果君主若是依靠眼目才能看見,依靠言語才能發號施令,施加命令,這樣要治理好國家是很難的。

  後面又舉了幾個例子:「皋陶喑而為大理,天下無虐刑;師曠瞽而為太宰,晉國無亂政;不言之令,不視之見,聖人所以為師也。」你看這個皋陶他雖然失聲不能說話,但是他卻能夠擔任大法官,而且他擔任大法官,天下不用施行暴虐的刑罰,天下沒有被冤枉的人,也不需要太嚴厲的刑罰,天下能得到治理;師曠他是晉國的樂師,他眼睛失明,但是他卻能夠擔任太宰,晉國的政事並沒有因此而混亂。用不言的方式傳達政令,以不視的方式觀察天下,這是聖人所要效法的。

  「民之化上,不從其言,從其所行也。」為什麼能達到這些效果?這一句話給我們指出了原因。說百姓受君王的感化,不是聽從他的言辭,不是看他發布什麼命令,而是怎麼樣?而是追隨他的所作所為。就像上次課我們分享的,下級事奉上級,並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所以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會有比他更加喜歡的。因此上級領導喜歡、厭惡的東西,不能夠不謹慎,為什麼?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

  後面接著說:「故人君好勇,而國家多難;人君好色,而國多昏亂。」如果君主人喜歡勇、喜歡武力、好勇鬥狠,那麼怎麼樣?這個國家就會多災多難。「人君好色,而國多昏亂」,如果國君沉湎於美色,這個國家怎麼樣?就會昏憒混亂。「故聖人精誠形於內,好憎明於外,出言以副情,發號以明旨。」因此聖人的精誠之心形成於內,就是他內在有精誠之心,他的好憎就會明顯地表現於外、顯現於外。說出的話,言為心聲,他說出的話就能夠合情合理,也是他內在心思的表達,發布的政令也是能夠明確他的旨意。「是故刑罰不足以移風,殺戮不足以禁奸,唯神化為貴也。」這一句話特別地有味道,他說刑罰不足以改變社會風氣,殺戮也不能夠禁止奸邪。怎麼樣才能夠禁止奸邪、改變風氣?只有精誠的感化才最為可貴,所以他講「唯神化為貴也」。

  「夫至精為神,精之所動,若春氣之生,秋氣之殺也。故治人者,慎所以感也。」所以怎麼樣?至精至誠,這樣的感化才是最為可貴的,也最為神奇。用精誠來感化人,就像春日的天氣使萬物生長,春風化雨,它是一種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甚至都感受不到的。像秋日的天氣能夠使萬物凋零一樣。所以治理百姓的人,要慎重地選擇他用以感人的方法。用什麼來感人?只有靠至誠之心。自己的精誠之心從內心生起,表達在行為上,這種起心動念、言行舉止,自自然然地就會感化人。

  在《尸子》上講,舜他之所以能夠無為而治,因為他自己德行很好,而且他能夠重用賢才,不嫉賢妒能,所以天下人都以他為父母。堯帝曾經向他問治國之道,舜怎麼回答的?舜回答了兩個字,「事天」。什麼叫事天?就是按著天的規律、按著自然的規律去治理。後面他解釋:「平地而注水,水流濕」。你看同樣是在平地上澆水,水自然而然地會流向低窪潮濕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就燥」。你看同樣是把一堆柴火點燃,這個火自然會先點燃那些乾燥的柴火。「召之類也」,這就是自然感召的結果。所以他說:「堯為善而眾美至焉,桀為非而眾惡至焉。」這個就是感召的結果。堯他憑藉著自己美好的德行,所以感召來的全都是賢良的臣子和人才;而桀他的品行敗壞,所招致的都是德行缺失、狡詐奸滑的人來做他的臣子,與他為伍。所以你看這個領導者、在位者的德行是什麼樣的,他就會感召什麼樣的臣子來和他做伴,來給他當臣子。這個就是《易經》上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以如果我們身邊的下屬有問題,感召不到德才兼備的人,我們一定要反省自己,一定是自己德行上有欠缺,所以才不能夠感召德才兼備的人來到我們的身邊。如果自己德行沒有缺失,優秀的人才一定會蜂擁而至。

  我們再看第一百一十二條:

  【太公曰。將有三禮。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張蓋幕。名曰三禮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六韜》。

  這個在前面有一段話,講到武王(周武王)來向姜太公請教:「吾欲令三軍之眾,親其將如父母,攻城爭先登,野戰爭先赴,聞金聲而怒,聞鼓音而喜,為之奈何?」周武王向姜太公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他說:「我想讓三軍將士一心,甚至親愛他的將帥就像親愛父母一樣,攻城的時候爭相先登,野戰的時候爭先前赴,都爭著往前衝,聽到撤軍的金聲就惱怒、不高興,為什麼?他不願意撤兵;聽到進軍的鼓聲就歡喜。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太公回答說:「為將者有三禮: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打傘蓋,這就是三禮。」也就是我們現在學的這句話。後面就又說明為什麼為將者要遵守這三禮。為將者如果不率先垂範,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冷暖。越過險阻關隘,通過泥濘的道路,為將者必須首先下馬步行,這是勇健而能吃苦的力將。為將者不身體力行,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勞苦。部隊安營紮寨就緒,為將者才進入自己的帳舍;士兵的飯菜都已做好,為將者才能用餐;部隊沒有照明,為將者也不照明而食,這叫做止欲。為將者不律身克制私欲,就無以體會士卒的飢飽。因此,上將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全軍官兵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會惱怒、就會不歡喜。即使面臨高城深池,冒著敵人的如雨箭石,而三軍卻都能夠奮勇爭先。野戰時白刃交鋒,士卒也無不踴躍向前。三軍之所以能夠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們好死而樂傷,而是因為他們的將軍深深地關懷他們的冷暖飢飽,體貼到他們的辛苦的原因,因而他們甘願盡力報效。

  我們看到這個禮,對禮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個禮絕對不是像我們有些人那樣認為的,是吃人的禮教,是限制人、要求人、束縛人的。實際上這個禮它都是通達人性的,而且都是讓你取得你預期的效果的。當將領的希望什麼?當將領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士兵個個勇敢爭先而不懦弱退後,這樣才能夠有士氣,百戰不殆。怎麼樣才能達到這一點?那就是做將領的能夠體會到士兵的冷暖,對他們倍加體恤,有仁愛之心,重要的是自己要率先垂範。作戰的時候關係到生死大事,所以必須同甘共苦、愛民如子,這樣才能夠將士團結一心,才能夠百戰百勝。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君仁則臣忠」的道理。像孟子他也說到,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都是以仁慈心而得天下。他之所以失去天下,是以不仁,就是因為不仁不慈,沒有了仁慈之心導致的。所以能不能設身處地,這也是得人心、失人心的關鍵所在。所以讓將守這三禮,第一就是要培養他的仁愛之心。而這個仁愛之心從哪裡來?一定是能夠和他同甘共苦,你才能夠知道他的冷暖,知道他的不容易,你這個仁愛之心才生得起來。

  這個君仁臣忠的道理,在《韓詩外傳》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在齊國有一個宰相叫宋燕,他在齊國做宰相,結果被驅逐了。回來之後,他就召集門尉陳饒等二十六人,說:「諸位大夫,有哪些人願意和我一起去其他的諸侯國?」結果陳饒等人都伏在地上,沒有人回答。宋燕就說:「唉,太可悲了,為什麼士大夫容易獲得,但卻難以使用?」陳饒回答說:「並不是士大夫容易獲得而難以使用,是您不能夠正確地安撫他們。」宋燕說:「你這話怎麼說?」陳饒說:「我給你舉幾個例子。您給士人的薪俸是三斗的黍稷,他們都不能夠養家糊口,但是您家的野鴨、大雁都有吃不完的糧食。這是您的第一個過失。您家的果園種滿了梨子、栗子,後宮的婦女用這些果子互相投擲,但是士人卻沒有嘗到過一顆。這是您的第二大過失。您家的綾羅綢緞,華麗的裝飾在廳堂之上,隨風而破敗,但是士人卻不能夠用它們做自己衣服的滾邊。這是您的第三個過失。錢財是君主您所輕視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視的。您不能付出您所輕視的東西,卻希望士人能夠付出他們所重視的東西,這就好比是您做的是鉛刀(這個鉛刀就是鉛製作的刀,刀質非常地軟,也不鋒利),您做的是鉛刀,但卻希望它有干將的用途(這個干將就是一把名劍的名稱),希望它很鋒利,這不也是很難辦到的嗎?」宋燕一聽,就知道自己錯在何處了。錯在何處?就是沒有仁愛之心。平時不懂得施恩惠於屬下,不能夠體恤他們的辛勞,對他沒有真誠心。所以君仁臣忠,這是一個中國式管理的祕訣所在。

  領導者把屬下當成是自己的手足加以關愛,「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被領導者就會對他加倍地關愛,把他當成是自己的心肝寶貝更加地重視。相反,「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犬馬來使喚,認為我已經給你出錢了,你給我出力就好了,把他呼來喚去的。結果下了班之後,在超市裡,這個下屬遇到了領導,都是裝沒看見,一低頭就過去了,就像看到一般的國人,一般的陌生人一樣,沒有太多的親密。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領導者把被領導者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生命那麼不值錢。像我們有一些礦主把工人僱傭來了,連起碼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夠保證,這個員工說起老闆的時候怎麼說?我們那個老闆簡直就是吸血鬼,簡直不是人,說起來就像仇敵一樣加以痛恨。所以你看為什麼現在的勞資糾紛這麼嚴重?原因就在於領導者沒有起到君、親、師的責任。所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三個職責一個都不能缺少,這樣才能夠實現君仁臣忠的理想管理。

  領導者仁慈關愛下屬,不僅僅關心他的身體、關心他的收入、關心他的飽暖,還要關心他的精神狀態、道德靈性的提升,給他以好的教育和引導。這個下屬才會竭盡全力地付出自己的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把工作盡心盡力地做好。所以這個禮的設置,第一就是讓將帥他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士卒的冷暖,對士卒有仁愛體恤之心。而且將帥他要能夠吃苦,能夠率先垂範,這個士氣才能夠大振,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這樣的軍隊才能戰無不勝。

  我們再看第一百一十三條: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孔子說,君子有三個方面要心存恕道,所謂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那麼哪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君主不能夠盡心奉事,卻要求部屬供他使喚,這就不是恕道了。一個人他有多種角色和職位,可能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你作為一個被領導者,對領導者是什麼樣的態度,直接影響了你的屬下對待你的態度。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屬下都在觀察、都在學習。所以你希望屬下能夠竭忠盡智地對待你,對你有誠信,言出必行。你對待領導者也必須是這樣的態度。

  『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如果對父母不能夠力盡孝道,卻要求孩子能回報恩德,這也就不是恕道了。我們看現在很多的父母對自己的兒女關心得無微不至,有求必應,但是對自己的父母卻不理不睬,不能夠盡心盡力。結果怎麼樣?結果把小孩慣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還希望他們能夠孝敬自己,自己老的時候,期待他們能夠回報,這個就不是恕道了。為什麼?因為你每一天的言行舉止都是在給孩子以身教。不是說你讓他行孝道,他就行孝道的。你是怎麼做的,他從小怎麼觀察的,就成為以後他行為的方式了。所以看到孩子被寵壞了,自我為中心很嚴重,做父母的一定要反省,自己錯在哪裡。自己錯在哪裡?錯在以利害之心為人處世,自己忘恩負義。因為我們希望兒女到我們老的時候能夠照顧我們,所以我們現在盡心盡力地照顧兒女,實際上不知道這個叫「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這個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喜歡到哪裡去旅遊就帶他去,結果怎麼樣?全家人都在念念考慮孩子的需要,他自我為中心自然而然地就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氣很嚴重,中國古人說「伴君如伴虎」,這個皇帝的脾氣都很暴烈,十件事有九件事你滿足他了,只有一件事沒有滿足,他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父母對孩子束手無策,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做父母的沒有身體力行把孝道表演在生活之中。我們現在經常聽父母、家長這樣說:你做人不知道要孝敬父母嗎?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現在的孩子從哪裡學到孝敬父母?

  在古代都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一大家族生活在一起。這個孩子從他父母怎麼樣照顧祖父母的身上就學會孝道了,他就知道為人子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照顧父母、禮敬父母。他到了學校之後,學校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孝敬父母。《弟子規》上說「首孝弟」,首先要教孩子孝道,還有悌道,長養他知恩報恩的意識,然後才去學習知識和技能,這樣才不會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愈不把父母長輩放在眼裡。我們現在的教育,次序搞顛倒了,孩子還沒有學習《弟子規》,沒有從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長養起他的謙恭有禮的處世態度,就學了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結果是愈學愈傲慢,愈學愈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裡。包括有一些孩子學習傳統文化、讀誦經典,結果讀著讀著都沒有做到,讀著讀著自己出口成章了,聖賢經典倒背如流了,但是他的父母老師都沒有學過,結果怎麼樣?結果就瞧不起父母老師了。原因何在?原因就是把教育的次序給搞顛倒了。所以必須從《弟子規》學起,從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培養起他謙恭有禮的處世態度、知恩報恩的意識,這樣才不會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愈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裡。

  所以我們尊敬的老法師,曾經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他說在我們的面前放著兩個天平,一個天平裡是《弟子規》,另一個天平裡是《四庫全書》,包括四書五經、十三經,甚至是整個的《四庫全書》都放上去,它們兩個是平等的。結果那些來自北大、北師大,還有一些高校的那些教授,也都是非常知名的傳統文化的教授、國學大家聽不懂,說為什麼這個小冊子和這麼多的書都是平等的?老法師就講:「這個小冊子《弟子規》代表的是行,而這個四書五經、十三經、《四庫全書》代表的是知。如果學了《四庫全書》,但是卻做不到,還不如《弟子規》這一部小冊子管用」。所以古人講知行合一,特別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學習聖賢教誨的人,必須從《弟子規》、從《太上感應篇》,還有《十善業道》來扎根。把德行的根樹立起來,再從文字學上把學問的根奠定好,這樣我們長出的枝葉花果才能夠繁茂,才能夠持久,才不是像花瓶裡的花,中看不中用。所以老法師這麼多年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大家要扎好三個根,確實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中庸》上就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後還有一個「篤行之」。一定要把所學的力行在生活之中,這個才稱為實學,真實的學問、真實的功夫。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確實不是談玄說妙,不是學了很多的知識,就會達到一定的境界。它是一種切實的修身功夫。修身從哪裡做起?修身從格物來做起,就是格除物欲,克服自己的貪瞋痴慢疑,克除自己的種種習氣、種種的欲望。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都能夠如如不動,這才是真功夫。

  所以這個孝沒有人教了,所以孩子不知道孝順父母,責任不在孩子身上,他們都是無辜的。責任在誰的身上?全在父母的身上。特別是我們看到現在的父母,都是有崇洋媚外的心態,認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怎麼樣?都希望孩子到國外去求學,結果孩子在國外學到了什麼?學到的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生活散漫,而且沒有禮法,不符合禮的規定。自由散漫,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這些都是受西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導致的。所以我們向西方學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一個最大的效果、最顯著的現象出現了,什麼現象?那就是你再叫你孩子的名字的時候,你已經叫不動他了。譬如說你叫他小明,他都是什麼樣的表現?是聽如未聽、聞如未聞,好像根本就沒有那麼一回事,待搭不理,頂多漫不經心的回答你一句,「幹嘛,你沒看到我忙著嗎?」這個就叫積非成是。孩子對父母沒有禮貌、漫不經心、待搭不理,這本來是錯誤的態度,但是因為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把錯誤的積累多了,認為就是正常的了。

  而《弟子規》上所說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被認為是不正常的。譬如說,如果一個父母喊他孩子的名字,說小明,結果這個孩子無論他在做什麼,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恭恭敬敬地跑到他的父母面前,甚至還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如果誰家的孩子是這樣的,肯定會被人家笑的,說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但是我們想一想,孩子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很聽話,這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當然是正常的。那為什麼一個孩子做出這樣正常的、有禮貌的舉動,我們會覺得很可笑、不正常?這就是積非成是的結果。所以因為失去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大家把錯誤的認為是正常了,而把正常的卻認為不正常了。這是沒有了是非善惡、美醜的觀念,黑白顛倒所導致的。

  所以做父母的希望兒女要孝順自己,首先要在生活中真誠地去感恩、孝順父母,這個影響也是自然而然的。孩子看了之後,他自然知道怎麼樣去對待父母。

  後面還有一句:『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有兄長不能夠尊敬,卻要求弟弟順從自己,這也不是恕道。為什麼有兄不能敬?因為自己財大氣粗,自己的官位很高,對於哥哥姐姐就不是那麼尊重,沒有做到兄友弟恭。兄長、姐姐對弟弟妹妹要有友愛之心。這個「友」在古代的文字中,寫作兩隻手互相攙扶。什麼意思?弟弟妹妹有了困難,做兄長的要去幫助、要去扶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還講什麼條件?弟弟妹妹要時時想到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哥哥姐姐對自己的照顧、體恤、幫助,這種感恩之心終生不忘。不能因為自己官做大了、有錢了,就不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裡,對他們說話都不客氣,這就錯了。所以讀書人能夠明白忠於君、孝於親、悌於兄是恕道的根本,那就可以說是端正自己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就是恕道。能夠事事反省自己而不要求別人,這個才是能夠把這個恕道落實在生活之中。

  好,我們看一百一十四句: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有德行的領導人,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後再帶動別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沒有惡行,然後再禁止別人作惡。『君子』,這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有德行的人,一種是在位的人。有德行的領導人,『有諸己』,這個「諸」就是「之於」的合音。有之於自己,就是自己有了好的德行、有了善行,『而後求諸人』,他才會要求、帶動別人有善行。自己沒有做到之前,絕對不先去要求別人。甚至我們古人教導我們,「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你端正了自己,把自己做好了,但是不去要求別人,這樣就不會導致別人的怨恨。如果你處處要求別人,自己做不到,別人就會不服氣,就會有逆反心理。

  我們現在學習了傳統文化,覺得傳統文化特別地好,也希望別人都來學習,所以一有機會就想去介紹給別人,這是好心。但是如果我們在介紹給別人的時候,自己有很多教誨都沒有力行,這樣就很難讓人樹立起信心,而且還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為什麼?人家一看,他說:「你說這個很好,這麼好,你自己都沒做到,好像也好不到哪去。」無形之中就讓人對聖賢教誨生起了懷疑,甚至對我們的行為還反感。

  所以,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個學問的次第非常重要,不能夠把時間花在介紹別人身上,而是先學一句,反省自己做沒做到,先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這個重點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做好了,自然就會感化別人,自自然然就會影響別人、帶動別人。

  『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沒有這些不好的惡行,然後才禁止別人作惡。假如我們事事都要求對方,自己還有這樣的壞習慣,那對方也難以接受。有一句話叫「五十步笑百步」,這個就是說我們自己沒有做好,而去希望別人做好,那也是不可能的。在《中庸》中給我們講到君子人的修身,就像弓箭手射箭一樣,他把這個箭發出去,但是「失諸正鵠」,沒有射中靶心。他是怎麼樣的態度?馬上反過頭來反省自己,自己的技藝哪有不夠精湛的地方,哪有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人的修身也像弓箭手射箭一樣,凡事不合己意,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一定要反過頭來反省自己,是否德行能力有不到的地方。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下次我們再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