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上次我們學到第八十九句:

  【子曰。孝子之事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上次我們講到『祭則致其嚴』。講到祭祀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教導人孝道,教導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什麼樣的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在《說文解字》上,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告訴我們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上面怎麼做,下面就跟著怎麼效仿,是身教勝於言教。所以古人說「身教者從,言教者訟」。我們只是用言語來教導孩子,孩子看你都沒有做到,他就有逆反心理。意思是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不服氣。如果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孝道,都符合古聖先賢的教誨,那麼孩子看到了,自然也從你的身上學到了孝道。我們重視祭祀,道理也是如此。

  在《禮記.祭統》上說:「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教人孝於其親,就是要從根本上教起,從孝道上來教起。那怎麼教?下面就談到了祭祀的重要。

  「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把這個孝心表達到極致的就是祭禮了。為什麼?你看父母在世的時候,對父母恭敬,可能還是畏懼父母的權威,或者還是為獲得父母的歡心,別有企圖。但是父母過世之後,還能夠定時地紀念、祭祀,那純粹是出於一片知恩報恩的心,思念、紀念父母的心,沒有任何功利的企圖了。所以通過祭禮能夠把孝順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因此說祭祀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特別強調祭祀的恭敬心。「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你去參加祭祀,但是卻沒有內心的誠敬和感恩,那又何必去參加祭禮?

  我們看到在古代有很多的皇帝,他都是身體力行聖賢教誨。譬如說明朝的明仁宗,他還是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來到了南京,退朝之後,就把侍奉太子的東宮官楊士奇招來了,問他:「你已經輔佐太子很長時間了,對他的為人也了解得很透徹了,你看太子的為人究竟如何?」楊士奇就回答說:「太子的仁孝恭敬之心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明成祖說:「你有沒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點?」楊士奇說:「每一年要去祭祀的時候,太子都是親自檢查祭器,從不把這件事交給別人去辦。譬如說去年要去祭祀的時候,太子突然得了痛風病,醫生告訴他必須要吃藥發汗才可以。但是太子說,如果吃藥發汗的話,我就不能夠親自去參加祭祀了。左右的人就勸他,您可以找一個人代您參加就可以了。太子怎麼說?太子說:祭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皇帝把這麼重要的事情委託給我,而我又交給別人去辦,這不是違背君上的命令嗎?所以他仍然帶著病親自去參加祭祀。結果怎麼樣?祭祀結束了,他自己出了一身汗,這個病就不治而愈了。再譬如,每一次太子要給皇帝您進奉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他一定會親自把這些禮物一一檢查,檢查好之後,還親自把這個封口封上,然後才讓他們啟程。」

  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不過是為人子者應盡的本分而已。」楊士奇怎麼回答的?他說:「歷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你看,為什麼說行行出狀元?就是因為這個狀元,他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做到了極致,所以他才成為狀元,他才脫穎而出。我們從這裡可以感受到,明仁宗在做太子的時候,他就培養出了這種恭敬之心,而且把祭祖、祭祀這件事看得無比重要。上行而下效,他當了皇帝之後,這個國家也治理得很好。這是我們講的「祭則致其嚴」。

  『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以上這五點全都做到了,才算是盡到了事奉雙親的責任,才算把孝道盡圓滿了。

  我們看第九十條: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曾子說,人的身體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骨肉,所以這裡邊稱為「遺體」。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用父母生下來的身體去做事,怎麼能夠不慎重、不恭敬?

  『居處不莊,非孝也。』也就是我們的生活起居不莊重,這就是不孝了。為什麼不孝了?因為生活起居不莊重,生活沒有規律,環境保持得不清潔,對自己的健康有影響。「身有傷,貽親憂」,自己身體上得病,有損傷,讓父母跟著擔憂。你看這個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走上社會,怎麼能夠把工作處理好?

  這個「居處不莊」,還包括我們的生活不嚴謹。譬如說我們看現在的孩子,剛剛上小學就在談戀愛,交男女朋友,年紀輕輕的都墮胎十幾次了,這個給自己的身體、給自己的人生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害。但是自己年幼無知,也讓父母擔心。我們經常下網吧打遊戲、去賭博,這些也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這都會讓父母擔憂。如果我們做出了一些不如禮的行為,讓別人說我們沒有教養,這也會辱沒父母。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最怕的就是別人說我們沒教養。為什麼?因為這一句話不僅僅是說到了自己,而且還說到了自己的父母,讓父母跟著蒙羞,所以「居處不莊」就不是孝了。

  『事君不忠,非孝也。』事奉君主、領導不盡心盡力,這個「忠」,古人解釋為「盡己之謂也」。竭盡全力地把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負責盡職地做好,這就是盡到了忠心。如果事奉君主不夠盡心盡力,那也不是孝道了。像我們現在有的領導幹部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最後東窗事發、鋃鐺入獄。當他被關進監獄的時候,人家都指著他父母的背罵他,說他的父母沒有把他教育好,這個也會讓父母蒙羞,也是災及父母。所以「德有傷,貽親羞」,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事君不忠,非孝也」。

  『蒞官不敬,非孝也。』做官沒有恭敬心,對自己的事業不恭敬、不盡心盡力,這也不是孝道。像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剛剛畢業,工作不開心、不如意,一任性,就把領導、把老闆給fire了,解雇了,把老闆「解雇」了,不給你服務,走了,對自己的工作機會不珍惜,成了啃老族。這個也會讓父母擔憂,這也不是孝了。

  所以中國古人看這個人可不可以用、可不可以信任,首先看他是不是一個孝子,所以古人選官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舉孝廉」。選拔官員有兩個重要的標準:第一,就是看這個人是不是孝敬父母;第二,就是看他有沒有貪心、夠不夠廉潔。一個人孝敬父母,他就會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而一個人他能夠廉潔,就沒有貪心,不會貪贓枉法、以權謀私,這是選擇官員兩個最重要的標準。

  在《群書治要.晉書》上,就記載了一個吳隱之的故事。吳隱之,他早年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他成了孤兒,他侍奉母親非常地孝敬、恭謹,特別注重對父母的色養,就是侍奉母親和顏悅色。後來他的母親過世的時候,他懷念母親,在守孝的時候,因為悲傷過度差點喪失了性命。他的鄰居是韓康伯家,韓康伯的母親是一位很賢明的、有德行的婦人。每一次她聽到吳隱之在哭泣的時候,如果是在吃飯,她就放下碗筷,和他一起哭泣;如果是在織布,她就放下梭子,也和他一同悲泣,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吳隱之的服喪期滿。韓康伯的母親對韓康伯說:「如果你以後做了官,應該推舉像吳隱之這樣有孝順之心的人」。結果果不其然,後來韓康伯到吏部去任職,他就推薦吳隱之,而且是越級推薦,吳隱之就成為了一位廉潔官吏,被封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

  當吳隱之去廣州上任的時候,聽說廣州的北邊有一個泉水叫「貪泉」,父老鄉親都傳說,一旦飲了貪泉的水,即使廉潔的官員也會變成貪官污吏。吳隱之聽說之後,他到廣州時候,先到貪泉,就舀了一口水喝了,並且賦詩一首,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說,古人傳說一喝了這個貪泉的水,就會變成貪官污吏,但是假使讓伯夷、叔齊這樣廉潔之士飲了這貪泉的水,我想他們終究不會改變他們的廉潔之心。所以他到廣州做官的時候,更加地注重德操,非常地廉潔。結果怎麼樣?結果使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蠻荒之地都受到了感化。當時的皇帝晉安帝就下了一個詔書,這樣寫道:「廣州刺史吳隱之孝心過人,他把自己的俸祿平均分配給九族的親屬,處在可以貪得的官位上,卻不改變他的節操,不講求自己的享受。雖然家庭可以享受富裕生活,但是他們家的人所穿的還是粗布的衣服。他不改變服飾,格除奢侈的作風,務求簡約,所以使南方地帶的社會風氣大大地改觀。朕以為這樣的行為應該受到嘉獎。所以可以給他進號前將軍,賜錢五十萬,賜穀千斛。」

  吳隱之之所以做官這麼樣的恭敬、廉潔,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孝子,他不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給他的父母抹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小心謹慎,念念想著父母的教誨。

  下面講『朋友不信,非孝也』。朋友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這個信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言字,告訴我們人言為信,人所講的話必須守信用。孔老夫子也說,「信」這個字對一個人太重要、太重要了。如果一個人說話不講信用、做事不講信用,別人就沒有辦法信任你。所以它說「信」這個字,就像這個車子最關鍵的環節,用我們現在話比喻,就像車子的發動機一樣。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在這個社會上寸步難行。朋友之間相處,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就是和我們平等地位的人,如果不講求信義的話,人家也會責罵你,這也會傷害到父母。

  『戰陳無勇,非孝也。』作戰不勇敢,結果使自己這一方敗陣,也會殃及到整個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那也會讓父母蒙羞。

  所以以上這五點做不好,都會給父母蒙羞,甚至給父母帶來災難。所以這裡講:『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這五者做不好,都會給父母帶來災害,會損及父母的名聲,所以怎麼能夠不慎重?這些都是告訴我們,一個孝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非常地謹慎,確實能夠做到面面俱到。

  在《昌言》上,《群書治要.昌言》之中,告訴我們要全面地來理解這個「孝」。它有一段話非常好,它是這樣說的:「人之事親也,不去乎父母之側,不倦乎勞辱之事,唯父母之所言也,唯父母之所欲也。」說人們侍奉雙親,要不離開父母身邊,不因為勞累困辱而倦怠,聽從父母的話,滿足父母的期望。父母所希望的,都要想方設法地去滿足他們。

  「於其體之不安,則不能寢;於其飡之不飽,則不能食。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有為此人父母而憎之者也。」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孝子看到父母身體不安,就睡不著覺;看到父母飲食不佳、吃不進飯,自己也難以下嚥。就這樣做,終生都孜孜不倦,哪有這樣的人還遭到父母厭惡的?

  同樣道理,「人之事君也,言無小大,無愆也;事無勞逸,無所避也。」這句話說,一個人事奉他的君主、事奉他的領導,無論說什麼話,都沒有什麼過失,不會得罪領導、父母。事情無論是勞是逸,都認真地去完成。

  「其見識知也,則不恃恩寵而加敬;其見遺忘也,則不懷怨恨而加勤。」說這個臣子事奉君主,如果他被君主記住並且理解、了解,他不依靠這個恩寵恃寵而驕,反而更加地敬業、更加地恭敬;如果是被君主遺忘,他也不會心懷怨恨,反而更加勤勉。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無論自身處於安危狀態,都不改變他的志向;無論處於險易的形勢,都不會改變他的誠心。這個形勢很險峻,還是很容易處理、很容易應對,他都不改變自己的誠心。「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有為此人君長而憎之者也。」就這樣終生孜孜不倦,保持一生都不改變,哪有這樣的臣子卻遭到君主憎惡的?

  「人之交士也(下面講與朋友相交往),仁愛篤恕,謙遜敬讓,忠誠發乎內,信效著乎外,流言無所受,愛憎無所偏,幽閑攻人之短,會友述人之長。」人與人交往,應該做到仁愛、寬恕、謙遜、禮讓,忠誠是發自於內心,信用顯揚於外,不聽信流言蜚語,愛憎沒有偏私。不是因為我喜歡這個人,我就對他好一些;我不喜歡那個人,我就對他厭惡。私下謹防指責別人短處,「幽閑攻人之短」,就是在私下的時候,嚴謹地防止去責備別人。「會友述人之長」,和朋友相聚的時候,多說別人的長處。

  「有負我者,我又加厚焉;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患難必相及,行潛德而不有,立潛功而不名。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有與此人交而憎之者也。」有辜負我的人,我對他更加寬厚;有懷疑我的人,我對他更加真誠、更加信任。別人有禍患災難,一定要去幫助,暗中施恩於人而不圖回報,暗中立功而不求為人所知。像這樣終生孜孜不倦,哪有與這樣的人交往還被憎惡的?

  後面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故事親而不為親所知,是孝未至者也;事君而不為君所知,是忠未至者也;與人交而不為人所知,是信義未至者也。」如果一個人侍奉父母,但是不為父母所理解、認可,這一定是孝行尚未做到至善圓滿,沒有做到竭心盡力;如果事奉君主、事奉領導,而不被領導所認可,一定是他的忠誠、忠貞沒有盡到極致;與人交往而不被人、不被朋友所理解、認可,那也是他的信義沒有達到極致。

  後面講到我們行孝不是一味地順從父母的意思,有的時候違背父母的意思也同樣是孝,那麼什麼情況?

  「父母怨咎人,不以正己,審其不然,可違而不報也。」就是父母埋怨怪罪別人,而不知道反求諸己、端正自己,知道這樣不對,做兒女的就可以違背父母之命,而不去報復別人。「父母欲與人以官位爵祿,而才實不可,可違而不從也。」父母要給一個人官爵,就是官位爵祿,可是這個人實在是難以勝任,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違背父母之命不聽從。

  「父母欲為奢泰侈靡,以適心快意,可違而不許也。」父母想追求奢侈靡費的生活,使自己舒適快樂,就可以違背父母之命不予答應。「父母不好學問,疾子孫之為之,可違而學也。」父母不喜好學問,特別是不喜好聖賢教誨,並且還反對子孫去學習聖賢教誨、去求學,這個時候,就可以違背父母的意願而去學習。否則的話,還會陷父母於不義。

  「父母不好善士,惡子孫交之,可違而友也。」父母不喜歡賢良之士,不喜歡子孫和這些賢德之士交往,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違背父母之命,與這些人交朋友。「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濟,父母不欲其行,可違而往也。」自己的朋友遇到了憂患,等著自己去幫助他們,但是父母反對自己前去,這個時候就可以違背父母之命前去幫助。

  這是舉了幾個例子,後面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故不可違而違,非孝也;可違而不違,亦非孝也。」不應該違背的你卻違背了,這是不孝;應該違背的,但是卻沒有違背,也不是孝。這個違背和不違背要憑什麼標準來判斷?後面給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好不違,非孝也;好違,亦非孝也。其得義而已也。」一味地講不違背父母,這是不孝。為什麼是不孝?因為如果父母做不義之事,你也不違背父母,那就是成就了父母去做惡事,這也就是不孝了。一味地喜歡違背父母之命,也是不孝,父母說你說的是對的、是符合義的,但是你仍然去違背了父母,這也是不孝。最後這一句話是關鍵,「其得義而已也」,主要就看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道義。所以這一段話就把孝敬父母講得比較全面,並不是一味地順從父母就是孝道。在《孝經》上也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九十一句:

  【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

  這段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在這裡邊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就是擔任樂正之職的子春,在下堂的時候腳部受了傷,幾個月都沒有出門,而且面有憂愁之色。他門下的弟子就問了,說:「老師的腳傷不是好了嗎?但是卻幾個月不出門,還面露憂愁之色,這是為什麼?」子春回答說:「我聽曾子說過,父母生我們的時候,齊齊全全地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身體,子女也要齊齊全全地把這個身體給它保護好,這才是『孝』。不缺損自己的軀體,不辱沒自己的身分,這就是『全』。所以君子每走一步都不敢忘記孝道,但是這一次,我卻忘卻了孝道,所以面有憂色。」說完這段話之後,他就說了我們今天要學的這段話。

  『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個孝子,每踏出一步、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卻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有大道可走的時候,就不會選擇走邪僻的小徑。「道而弗徑」,就是要走正道,而不走邪僻的捷徑。「舟而不游」,有船可乘,就不會冒險涉水過河。為什麼?因為不敢用父母遺留給我們的身體去做危險的事情。『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及作反)於身。』這裡邊有個括號,「及作反」,也就是忿言不反於身。如果一個孝子每開口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那他就不會口出惡言,招致別人的辱罵。因為你去罵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憤憤不平地回罵你,這樣的話,就使父母遭受到辱罵了。『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不辱沒自己的名聲,也不讓父母蒙羞,這才可稱得上是孝了。

  從這裡我們看,一個真正的孝子,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想到父母。只要一個人,他能夠想到父母的時候,言行舉止必然謹慎。因為什麼?因為怕「德有傷,貽親羞」。在有一次重大的走私案中,有很多官員都紛紛牽涉其中,結果只有一個官員,他沒有牽涉到其中,沒有貪污,也沒有因為幫忙走私而接受賄賂。這個檢察的人員就問他是什麼原因,記者也來採訪他,他怎麼說?他說因為我的父親,他是一個老師,他一生特別地好面子。我當時就想,如果我一旦東窗事發,被關進監獄的時候,我的父親他肯定受不了,他會自殺。我一想到這一點,我就不敢去貪污受賄了。所以,他正是因為想到了不讓父母蒙羞,自己的行為會辱沒父母,所以他能夠保持廉潔不貪。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想到父母,他必然不敢做違背理法的事情,必然是一個廉潔有守的官員。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為什麼?因為這個孝子,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小心謹慎,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而真正地把孝道盡圓滿的人,我們古人把他稱為聖人,在佛教把他稱為佛。所以「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它是有原因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九十二句: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這一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這個『悖』就是違逆、違背的意思。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親,而去愛其他人,這就叫做違背道德;一個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親,而去尊敬別人,這就叫做違背禮法。為什麼是違背道德、違背禮法的?我們知道「父子有親」是天性,「人生百日,體露真常」,我們從這個小孩身上特別能夠體會到、觀察到人性本善。譬如說你看這個小孩,他看到每一個人都是微笑、都是親愛,沒有分別之心,不會說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種對每一個人平等的微笑、親愛,這就是人之本性。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目的就是把這種本性保持一生而不改變。所以「父子有親」是天性,把這個親愛保持一生而不變,就是教育的功能。父母愛兒女是沒有任何的功利之心,是竭盡所能、無私無求、無怨無悔,所以對兒女的恩德是最大的。

  古人講「父慈子孝」,這個「慈」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從這一個字中我們感受到父母愛兒女的那一種慈悲之心,那就是念茲在茲。父母關愛兒女,就是他整個的身心、他的所思所想每時每刻都是放在兒女的身上,這個叫念茲在茲。所以《大學》上說,「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不是說一個女子先學會怎麼養兒子,然後才去出嫁的。為什麼她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怎麼樣養兒子?就是因為她這種愛兒女的心,念茲在茲的真誠之心,她自然地知道孩子有什麼需要,他是尿炕了,他還是餓了,他還是太飽了?為什麼知道?就是因為她的心時時刻刻在兒女的身上,母子連心,特別容易感通。一個人對父母這麼大的恩德都不能夠記在心上,想著念念去報答,我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的恩德值得他念念不忘、想著去報答?

  現在我們都要求領導幹部要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要對人民群眾有感情。那為什麼我們宣傳了這麼久,結果這個領導幹部對老百姓仍然是麻木不仁?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父母處於悲慘的境界,他都無動於衷,生不起仁愛之心,都不想著去同情、去關愛;對於和他毫無相關的陌生人,又怎麼可能生起關愛之心,想方設法地去解決他們的困難?所以我們要想讓領導幹部對百姓生起愛心,首先要怎麼樣?要讓他懂得孝順父母。你看我們父母問我們,說:「你今天有沒有時間?我們好久都沒有去超市了,我們家已經缺這個少那個的了」。我們怎麼說?「我哪有時間,我要忙這個、忙那個,妳就和那些老太太一起去。」結果我們的領導說了:「今天下班,你不要回家去吃晚飯了,我們有重要的領導要見。」我們什麼態度?我們是受寵若驚,跟著領導去應酬了。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我們是以利害之心、功利之心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結果怎麼樣?結果我們自己所感召的朋友、我們的屬下、我們的同事、領導,也都是以利害之心和我們相處的,這個就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們感召的朋友都是這樣的以利害之心和我們相處的,那我們做事怎麼能夠順利?一定是人走茶涼,一定沒有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反而還會經常忘恩負義。

  所以古人說:「諸事不順因不孝」,就是因為沒有從孝敬父母,培養起一個人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樹立起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所以這裡邊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我們看《論語》在「為政」篇之中,它前面連續幾句話都講到的是孝道。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說你談治理國家,怎麼連續談了孝道,講了這麼多?我們講辦理政治就是要管理人民,怎麼樣把人能管好?以孝治天下,每個人都有孝道,他的德行有了基礎,家和萬事興,家齊也會國家得治,天下太平。所以孝順為齊家之本,人有孝順之心,家庭又和樂,社會不就安定了嗎?因為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所以管理一個企業、管理一個團隊、管理一個國家,從哪裡著手?都是從孝道下手,家族的興旺也是要從孝道下手。

  所以古人說:「孝心一開,百善皆開」。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出了很多的問題,做官的很辛苦,想了很多的方法,但是效果都不佳,甚至事倍功半、適得其反。譬如說在教育孩子身上,花了特別多的金錢,花了特別多的精力,但是愈教素質愈下降,愈教,孩子都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不懂得孝敬父母;有的公司送員工去培訓,花了相當多的錢,希望這個員工有知恩報恩的心,但是效果卻不彰;整個國家都希望人們的道德素質提升,也是投了很多的錢,但是效果還是不好,青少年的犯罪率愈來愈高。為什麼花的時間愈來愈多、力量投入愈來愈大,但是卻收效甚微,甚至效果愈來愈差?這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相信聖賢祖宗的教誨。所以學問為濟世之本,沒有真正的真才實學,想幫助這個社會都不知道從哪裡入手。

  就像我們現在很多的慈善機構,包括一些學校都在感嘆,說你看我們給這個學生資助,他貧窮,上不了學,給他資助,結果他卻沒有任何的感恩之心。為什麼我們幫助最多的地方最不感恩?你看古人告訴我們,他連父母都不感恩,怎麼會感恩你?父母給他這麼多的付出,無私無求,他都不知道感恩戴德,記在心上去回報,對於陌生人的資助,對於政府的幫助,又怎麼知道知恩圖報?所以,一個人他沒有智慧,可能是愈幫結果愈長養人的貪心,這就叫「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所以《禮記》上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只有教育才能夠從根本上轉變人心,使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天下的問題都能夠得以解決。所以教育從哪裡入手?就是要從孝道入手。但是我們很多人卻不知道什麼是孝,怎麼樣做才夠一個孝子的標準。

  有一篇文章題目叫「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這篇文章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工作的忙碌,忘記關心那已經需要我們關心的白髮蒼蒼的父母。這個文章這樣寫道: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在吃飯的時候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們,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護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時不眠不休的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的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感人,它也提醒我們,當我們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忙忙碌碌的時候,父母已經變得很蒼老了,需要兒女的關心和照料。但是為人兒女者卻沒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警覺,給他們適時的關心和照顧。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應該停下忙碌的工作,去關心身邊日漸衰老的父母。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住父母的教誨,而且更要趁他們還健在的時候,趁我們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多關心他們的需要,多去付出。因為父母對兒女無私無求的付出,確實是讓兒女無以為報。

  最後我們給大家講一個楊黼尋佛的故事。有一個人叫楊黼,聽說無際大師非常地有道德、有學問。於是就萬里迢迢到四川去尋訪無際大師,結果路上遇到了一個僧人,就問他:「你要去幹什麼?」他說:「我聽說無際大師很有道德學問,我要向他去求學,向他學佛。」這個僧人說:「你要向無際大師學佛,還不如直接向佛學。」楊黼就問:「那佛在哪裡?」這個僧人告訴他:「你現在就往回走,這一路上,如果你遇到一個披著被子、倒趿拉著鞋的人,那個人就是佛。」於是楊黼就往回走,他走過了很多的旅店,但是也沒有遇到一個披著被子、倒趿拉鞋的人。結果他就很失望地回到了家裡,已經是很晚了,他就開始敲門。他的母親一聽,兒子回來了,喜出望外,結果她顧不上穿鞋,也顧不上穿好衣服,匆匆忙忙地就來給兒子開門。結果一開門,楊黼一看,這個母親就是披著被子,倒趿拉著鞋,他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母親就是佛。從此,他一直侍奉他的母親過世,自己也活了八十多歲誦偈而逝。

  這個故事中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個人學佛,主要是培養一個人的慈悲之心,這慈悲之心從哪裡培養起?就是從對父母的孝心來培養起,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都不敬,不想去救度,還談得上去救度眾生嗎?當然,我們剛才講了,這個孝的方式有很多,要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佛教也講:「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如果我們出門遠學,是為了更好地救度父母、幫助父母,讓父母出離苦海,這個也仍然是值得讚歎的。所以佛法論心不論事,不能光從一個人的行跡上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孝敬。所以我們要全面地理解孝,才不會有偏頗。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