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八十九條:

  【子曰。孝子之事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這句話也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孝子之事親,居則致其敬。』這個「居」就是平常居家的時候,應該盡恭敬的心去侍奉。「居則致其敬」,這個「敬」字非常地重要。在《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的弟子子游來問孝,孔老夫子怎麼說?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老夫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夠贍養父母就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犬馬,牠們也能夠以自己的體力來養主人;如果不孝敬、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能夠和犬馬侍奉主人區別開來?所以,他在這裡特別強調兒女侍奉父母時候的恭敬之心。

  這個恭敬之心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說《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馬上答應,不要遲緩,不要像沒有聽到一樣待搭不理,似聽未聽、似聞未聞,像沒有那一回事,這就不恭敬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令我們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要馬上行動,不要偷懶,不要藉故不去做。「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我們有過失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做事不夠完美的時候,父母給我們指正過來,我們要有耐心,要恭敬地去聽從。「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是要順著父母的心思,而不能夠違逆父母,心裡有逆反。這些都是做兒女對父母恭敬心的表現。

  在一個短片中,講到一個外國的父子之間的故事,這個短片題目叫《那是什麼》。這個兒子帶著父親到公園裡一起去閒坐,但是這個兒子的心並沒有在父親身上,他在那看報紙。結果有一隻小鳥飛在旁邊,結果這個父親為了和兒子溝通、交流,就問他說:「那是什麼?」這個兒子漫不經心地把眼睛從報紙上移開,看了一看說:「那是一隻小鳥。」又回去看他的報紙了。過了幾分鐘,這個父親又忍不住了,就又問,說:「那是什麼?」這個兒子又看了一看,不就是幾個小鳥嗎?他就有些不耐煩了,聲音說話也不禮貌了,說:「那是一隻小鳥。」結果又回去看報紙了。過了一會兒,這個父親又問,他說:「那是什麼?」兒子這一次就聲音更大了,衝著他父親就吼了一聲:「那是一隻小鳥。」又回去看報紙了。結果這個老人家還是想跟兒子交流,藉故找話題,就又問:「那是什麼?」這一次兒子終於不耐煩了,把報紙扔在地上,然後非常生氣地對他的父親吼叫說:「那是一隻小鳥,我都跟你說過幾遍了,還問,還不明白,真煩!」

  聽到這樣的反應,他的父親默默地站起身來,走進屋裡去了。他兒子還是不依不饒地說:「你要去哪裡?你怎麼了?」這個父親也沒有作聲。等他回來的時候,拿到了一個日記本,這個日記本上記載的是這個兒子小的時候的一些故事。他翻開一頁,然後就遞給他的兒子,告訴他說:「大聲的讀」。結果這個兒子翻開這個日記本就念了,說:「有一天,我帶兒子去公園裡散步,兒子看到了一些小鳥,他問我那是什麼?我很耐心地回答說那是一隻小鳥。但是這個孩子很好奇,他不停地問,那是什麼?我仍然很耐心地對他說,那是一隻小鳥,並且講了很多關於小鳥的故事、常識給他聽。整個下午,這個孩子問了我二十一次那是什麼,我每一次都無一例外地告訴他,那是一隻小鳥。因為我對這個孩子充滿愛心,絲毫不覺得他反覆地問這個問題很煩。」當他的兒子讀到這的時候,想想自己剛才對父親的所作所為,非常地慚愧,然後怎麼樣?「人之初,性本善。」他就把父親抱在懷裡,摟在一起,非常地慚愧,流下了眼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學,不知道」。這個孩子他是一個外國人,從小沒有接受儒家孝道的教育,不知道孝敬父母要發自內心地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所以說話對著父母大吼大叫。像《禮記》上也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個對父母有深愛的孝子,他對父母的態度一定是和顏悅色,歡愉的顏色、溫柔的語氣,怎麼忍心對父母大吼大叫,傷了父母的心?所以這個「人之初,性本善」,雖然他沒有學過《論語》,也不知道對待父母,不僅要贍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要從內心發出對父母的恭敬、感恩之心。

  但是他看了父親所記的兒時的日記,把他的孝心給喚起來了,他就流下了懺悔的眼淚,和父親抱在了一起。這說明什麼?說明父子有親它是天性。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這是人之常情,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下來的。而聖人的教導,是順著人的本性去教,這個就叫「率性之謂道」,順著人的本性去教,所以才能夠把人教好。

  孔老夫子的另一個弟子子夏來問孝,孔老夫子也說:「色難」。什麼叫色難?就是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能可貴的。「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有了事情,兒女去代勞;有了好東西,讓父母先吃,你以為這就是盡到了孝道了嗎?換句話說,這遠遠不是孝道。養父母之身,侍奉父母,代父母去做各種家事,這是為人子盡孝最起碼的本分。但是做到這些還遠遠不是孝道,還要養父母之心,對父母恭敬,要和顏悅色。即使父母有過失,《弟子規》上也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即使是父母做錯了,勸諫父母的時候,我們也要和顏悅色,這個才是養父母之心。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俞麟,他讀了很多書,學識不錯,而且鄰里鄉黨都說他孝順。大家看他每天晨昏定省,早晨去問候父母,晚上侍奉父母睡覺,做得都很符合禮。也都認同他是一個孝子,甚至他們鄰近的鄉鎮都有人向他來學習。

  他有一個朋友叫王用予,有一天就夢到了文昌帝君。因為他們是同鄉,他就向文昌帝君請教,說:「俞麟這個人很孝順,學問也很好,他有沒有考上?」文昌帝君就說:「他沒考上。他本來可以考上的,但是他的功名被削掉了。」為什麼?後邊這段話很重要:「他是看起來很孝順,可是都是做給人家看的,他的內心犯了腹誹的罪過。」

  什麼叫腹誹?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很恭敬父母,做得都符合禮的要求,但是內心對父母有埋怨、有不滿,沒有表現出來。這樣久而久之,傷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天性,最後也使得他的每一個孝順父母的行為都成了應付,都是裝出來的,他的良知受到了很大的障礙,俗話說的天良泯滅。而且他對人講話也非常地苛刻,就等於是沒有真正從內心的忠厚去培養德行,所以他這一生就考不上功名了。

  所以你看這個孝,應該本於父子之間的天性。父子之間,「人生百日,體露真常」。你看這個孩子出生一百天的時候,我們觀察他的動作、容貌,他看到誰都是發自內心地、由衷地喜歡,發自內心地對每一個人微笑,這個就叫人的天性。他沒有說看到這個討厭、看到那個喜歡。見到父母,自然也是這種有天然的親情,這叫「人生百日,體露真常」。但是因為後天的環境薰染,後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使他本有的天良泯滅了,對人的這種自然的親愛、自然的信任、自然的友好、自然的恭敬漸漸地喪失。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懷疑,充滿了對立、排斥、互不信任。像他就是表面上對父母很恭敬,做出來的行為都符合禮,但是實際上都是為了裝給別人看的,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好名之心,這個本性的天良卻愈來愈少了。所以這個叫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這個是我們特別值得注意的。

  『養則致其樂』。奉養父母的時候,就是要讓父母感覺到歡樂。做兒女的應該盡和悅的心去服侍父母。看到這個「悅親」,我們就想到了二十四孝之中老萊子的故事。老萊子的父母九十多歲了,他已經七十多歲了。為了讓父母歡喜,他七十幾歲的人了,還穿上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裝嬰兒的啼叫,學小孩子的走路,挑水的時候還故意滑倒,讓父母看了哈哈大笑,這就是讓父母歡心。我們想一想這個父子之間的這種親情,父子之間的天然的本性,就從這個老萊子的表演中自然流露出來了。

  父母如果即使犯了過失,做得不對了,你要勸諫的時候,也不能夠厲聲厲氣,傷了父子之間的和氣。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我們為了講這個理,而傷了情,傷害了父子之間的親情,那麼這個理就不再是理了。家庭是講溫暖的地方、講愛的地方,講關心、講理解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如果你這個道理再對,但是你的態度是傲慢無禮的、不恭敬的、是違逆父母的,你這個理再好,父母也仍然聽不進去。所以你看古人,他特別通達人情世故。他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而且還是在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去勸諫;不要等父母不高興的時候,你非要給他講理,非要去勸他,說他不對,這個無論是誰都很難接受。

  「養則致其樂」,還要讓父母樂在道中。如果父母不學聖賢教誨,老的時候也會患得患失,也很難真正快樂起來。所以讓父母也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他的智慧就會提起來,他就會理得心安。

  我們看古人關於「樂」的兩個成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第一就是「知足常樂」。因為一個人上了年紀,年老力衰了,他對財物就看得比較重,而且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孔老夫子也說,年老的時候戒之在得,特別戒貪得無厭。這個時候就要勸父母說,這些財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屋寬不如心寬」,這個房子愈來愈大,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陽光的心理,即使屋子愈住愈大,他也高興不起來。所以古人說:「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待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別人騎著馬趕路,我騎著一條驢趕路,就像現在很多人開著寶馬、奔馳上班,我開了一個桑塔納,仔細想一想,我比不上這個開寶馬、奔馳的人。但是回頭一看,這劉老師上課都是騎自行車來的,騎自行車都能很快樂,那我開桑塔納為什麼不快樂?所以一個人的高興與否、快樂與否,絕對不是建立在物質之上。

  現在很多人都在探討一個問題,說為什麼人的物質條件愈來愈好,經濟愈來愈發達,但是幸福指數卻愈來愈低了?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問題。因為我們一直誤以為只要人有錢了,經濟增長了,物質財富滿足了,人就能夠快樂起來、幸福起來。但是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感是一個人內在的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怎麼能靠外在的物質欲望的滿足達到?

  我們讀《論語》,我們看得就更清楚了。你看孔老夫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他物質條件非常地簡單,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住在非常簡陋的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他貧苦的生活條件,但是顏回卻樂在其中,不改其樂。再看孔老夫子,他一生周遊列國,希望把自己好的仁義學說推而廣之,讓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這些國君或者沒有智慧,不能領略他的學說的價值;或者有嫉妒他的、排斥他的,也讓他的學說不為所用。但是我們看孔老夫子,一生沒有表現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

  在《論語》的開篇就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什麼意思?我們學習,特別是求道,樂在道中。「學而時習之」,把我們所學的道,時時運用到生活中去,屢屢驗證了這個道的正確性,愈學愈習愈喜悅。這個喜悅的「悅」就像泉水一樣,從內心不斷地湧現出來。所以讀書人能夠感受到這種喜悅,坐禪的人能夠感受到這些喜悅,念佛的人也能夠感受到這種喜悅。這個「悅」和「樂」的區別就是它是發自內心的,不是靠任何外在的財色名利這些條件就可以具足的。這個「樂」和「悅」就不一樣了,這個樂必須依靠外在的條件,所以第二句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了,給我帶來了樂,樂在什麼地方?其實也是樂在志同道合。但是這個樂和這個悅相比就差了一層,朋友不來就沒有這個樂。我們去唱歌,和朋友歡聚,打高爾夫球,我們就有這個快樂;當沒有這些外在條件的時候,這個快樂也就不存在了。所以這個快樂是靠外在的刺激得以滿足的。

  第三句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人他有德行、有學問,但是國君都認識不到,社會大眾也不知道敬仰他,他也沒有任何怨怒的、不滿的表現,這不也是一個君子人的行持嗎?為什麼沒有怨怒?因為他去周遊列國,不是為了自己求升官、求發財、求自私自利,是為了把這個好的學說推而廣之。讓社會大眾受益,讓社會安定和諧,世界大同。沒有人認識他,說明時節因緣還不成熟,條件不具足,所以他也沒有什麼怨怒的表現,因為他不是為自己。

  那我們反觀現在的人,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而且談話之中都是怨天尤人,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我們發現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不是抱怨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抱怨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最大化的滿足。說明什麼?一個人有怨言的時候,還是因為有一個「私」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很嚴重。所以古人說:「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學問深的時候,他就沒有怨天尤人的表現;一個人學問深的時候,他深明因果,知道一切結果的產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他都能夠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反過來我們看一個人,他還有怨天尤人的情緒,說明這個人學問還不夠深。這個就是告訴我們知足常樂,如果一個人不知足,他的物質條件再好,他也樂不起來。要把這個道理講給父母聽,「屋寬不如心寬」。

  還有一句成語關於樂的,那就是「助人為樂」。什麼叫助人為樂?不是說幫助別人是為了快樂,助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人生的價值意義體現在哪裡?就是體現在能夠幫助別人,能夠提升別人,自利而利他,也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之道,首先是要求我們把自己的明德、智慧開發出來,然後再幫助別人把他本有的智慧、明德開發出來,這兩件事都做到至善圓滿的程度,這個就叫止於至善。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活得無精打采,沒有使命感、沒有責任心?為什麼很多人在貧窮的時候拼命地賺錢,結果賺了很多錢的時候卻很空虛,甚至跳樓自殺了?因為以前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在賺錢上。結果貧窮的時候以賺錢為目標,有錢的時候,錢已經太多了,花不完了,他的人生反而沒有目標,反而空虛,甚至自殺了。

  人把自己所掙的錢用來服務於社會,用來幫助別人提升道德,改善社會風氣,他的人生感覺到有價值,這樣的人他才真正地感受到快樂。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有一本書叫《一百零二歲的快樂法則》,記載的就是她的故事。這位許哲女士,小的時候看到母親所做的一件事,從此奠定了她一生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原則,那就是去幫助別人。

  她看到什麼事了?有一次她的母親煮了一鍋很豐盛的飯菜,端到了桌子上,全家人正要開始吃的時候,突然門外響起了敲門的聲音。許哲女士的母親一聽,就趕緊過去把門打開,結果看到了一群面露菜色,幾天沒有吃飽飯的人。他們就向許哲的母親苦苦地哀求,要討一點飯吃。看到這種情形,許哲的母親二話沒說,轉過身來,把桌上所有的飯菜端出來給這些人吃。結果這些幾天沒有吃飽飯的人能夠吃到一頓美餐,他們臉上露出了笑容、露出了一種滿足感,讓許哲看到了,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裡。她認為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她決心就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業。

  後來,她就來到了美洲的巴拉圭,無私無求地幫助那裡人的健康、幫助那裡人的教育,而不和他們要一分錢。後來,她的母親活到九十多歲,年紀很大了,就給她打了個電話,說:「妳要幫助別人,在哪都可以,現在我的年紀也很大了,也需要妳的幫助了。」結果許哲聽了母親的話,她就回到了新加坡,照顧她的母親,一直也是活到了很高壽。後來,許哲就在很多人的幫助支持下,建立起一家養老院,照顧了好多八、九十歲的老人。後來,她又把這個養老院讓給別人,自己無私無求地在私底下還照顧二十多位八、九十歲的老人。

  她說,她自己的衣服從來沒有新買過,除了節儉之外,她還是為了那些她要幫助的人著想,因為她要幫助的這些人,都是家庭條件很貧苦的人。如果自己穿得很富貴、很豪華,去拿著東西送給這些貧苦的人,那這些貧苦的人接受起來,覺得心理上有距離,好像是被施捨一樣。所以她的衣服都是從垃圾桶裡撿回來,再洗洗乾淨,穿的全都是舊衣服。這樣去照顧這些貧窮的老人,他們就把她當成姐妹,心理上沒有任何的距離。

  所以你看許哲女士即使是去幫助別人,也是從被幫助者的那種心理需要出發,考慮到他們的感受。所以她也說到:「能夠感受到他人的需要,這是人生最高的學問、第一等的學問。」她這樣助人為樂,活到了一百零二歲,那個時候還非常地健康,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去講瑜珈,告訴他們養生之道。

  所以當記者問起她長壽之道的時候,她怎麼回答?她說有兩個祕訣。第一就是一生素食。許哲女士是胎裡素,她母親懷孕的時候就吃素,所以她一出生之後,吃不了肉,一吃肉就惡心,所以她是一個終身素食主義者。第二就是,她說:「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我看到自己所幫助的人,他們臉上露出了笑容,我也會為這種笑容所感染,所以整天很開心,沒有憂慮。」中國古人說「仁者壽」,又說「憂能使人老」,這些都在許哲女士身上得到驗證了。

  當然,美國科學家他們也做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還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布朗教授,對四百二十三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長年跟蹤調查,最後得出了這樣結論,說那些經常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質上幫助的老人,與那些從不為別人提供任何幫助的老人相比,他們的預期壽命平均要長五年左右。而那些只是接受別人幫助的老人,他們的壽命卻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這個布朗教授就說:「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常得益於對社會和他人的付出,而不是一味地從社會和他人那裡去索取。」所以你看,這個科學家的實驗證明了助人本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人年紀大了,不要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樣就容易抱怨、容易鬱鬱寡歡。我們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那我們的身體要老化得慢,而且從幫助別人那裡,還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被人所需要。這個心情愉悅,也會讓自己更長壽。做為兒女的,就需要把這些道理經常耐心地、反覆地講給父母聽,這樣才讓他非常地喜悅。

  『病則致其憂』。當父母有病的時候,做兒女的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去照顧。「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你看,這是古人教導為人子者在父母生病的時候,那種體恤、那種耐心的態度。這個病是很多老年人都不可避免的。當父母病的時候,也是最脆弱的時候、最需要兒女關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兒女不耐心、很厭煩,也會讓父母很受傷害。所以一定要想到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怎麼樣耐心地扶我們走路,教我們生活的常識;當我們生病的時候,父母那種焦急、那種難過、那種願意代兒女去受苦的感受,如果我們能夠體會的話,那當父母老的時候,我們也會對他耐心地照顧,加以體恤。

  當然,我們現在也知道,人的心念、人的思想,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做兒女的,需要把水結晶這樣的實驗多給父母分享,讓父母經常產生積極的意念,對自己的身體也要經常心懷感恩,通過意念的方法,能夠把很多的疾病給化解。

  『喪則致其哀』。父母過世的時候,做兒女的都要舉辦喪禮,舉辦喪禮的目的就是緬懷父母的恩德。父母這一生培養兒女付出了很多的辛勞,他們也有很多美好的品德值得後人學習。他對社會的貢獻、他的德行,我們都應該給講述出來,讓後人記在心上,加以效仿。

  『祭則致其嚴』。這個祭祀,古代非常地重視,像父母過世,乃至於祖先,都要定時的依禮祭祀。為什麼?祭祀的宗旨就在於不忘本,所謂返本報始也。教導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連祖先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過世久遠的父母,都能夠想著定時去祭祀,這個人一定是有深厚的知恩報恩的意識,他不是以功利的原則去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

  所以古禮要求祭祀要依禮依時,要按照時節的變化來祭祀。譬如說春天的時候,春雨覆蓋了大地,我們祭祀先人,好像先人也像春天一樣重返人間;到冬天的時候,霜雪覆蓋了大地,讓人們感覺到一種寒冷,這種寒冷不是因為天氣的變化,而是因為心中憶念著故去的先人。所以春季和冬季的祭祖、祭祀最為隆重。

  在《禮記.祭統》上,講到了祭禮的來源。「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說這個祭祀,無論是祭祀父母還是祭祀祖先,並不是外在的人事物要求我們這樣做的,而是什麼?而是發自於我們的內心。「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感念父母、感念祖先的這種存心,把這種存心通過禮來表達出來,才有了祭禮。所以只有賢者能夠透徹理解祭禮的意義。

  你看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這個祠堂被搗毀了,為什麼?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實際上就是不懂得祭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教育意義。一個人連祖先都念念不忘,想著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還打爹罵娘,這個是於情於理都不合適的。所以祭祀祖先,培養起一個人的深厚孝心,這是一種孝道的教育,是一種孝道的延續。

  在《禮記.祭義》上也告訴我們:「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說這個祭禮不能夠頻頻地舉辦,如果頻頻地舉辦,舉辦得太頻繁,就會讓人產生厭煩之心,失去了恭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同時這個祭祀也不能搞得太少,如果搞得太少,就會讓人產生怠慢,怠慢之心一產生,就容易把祖先、父母的恩德給遺忘了。從這裡我們看到,中國的古聖先賢確實非常地有智慧,對於我們什麼時候祭祀,祭祀的頻率,以及怎麼樣祭祀,都有詳細的描述。

  在祭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祖先的感恩之心。所以孔老夫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如果我們祭祀的是祖先、父母,那我們在祭祀祖先、父母的時候,就如同祖先、父母就在面前一樣;如果是祭神,也就像神在我們的面前一樣畢恭畢敬。所以孔老夫子說「我祭則得福」,為什麼?因為通過祭祀,把自己內心的誠敬給煥發出來了。

  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大家都很忙碌,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好像都沒有停歇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收攝內心,把自己的內心從外物上給收回來,所以祭祀也是給大家一個收攝身心的機會。在祭祀之前有要求,那就是要齋戒沐浴,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在《論語.鄉黨篇》上也講「齋必變食」。齋戒的時候不但不吃肉,就是好糧食也不吃,為什麼?怕的是自己心裡會貪著滋味。古人在祭祀的時候是這樣的恭敬,對外還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的時候,要把自己的心集中於思念先人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等等。當然,更重要的是思念古人、先人(包括祖先和父母)留給我們的道德精神,我們要發心把這樣好的道德精神承傳下去。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夠將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個人齋戒時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

  齋戒必須謹慎,所以孔老夫子說「我祭則得福」。為什麼祭祀能夠得福?「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是因為你把誠敬心、感恩心、恭敬心通過祭祀的禮儀都給提起來了,怎麼會沒有福報?所以根源還是在於你的心有所改變。如果大家來參加祭祀,都是走形式、走過場,沒有內心的恭敬,那就得不到福了。所以古人告訴我們,去祭祀的時候,進入宗廟之後,彷彿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步周旋、進奉供品;走出門後,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靜聽,彷彿能夠聽到親人的聲聲嘆息。所以說到對先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耳邊,親人的興趣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這就是說一個人在祭祀之中,他所想、所聽、所看的全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飲食習慣等等,這樣又怎能有絲毫的不恭敬?

  所以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的贍養,「生事之以禮」;去世之後是虔誠地祭祀。這樣的祭祀才得福。是因為通過祭祀,把自己知恩報恩的心和誠敬之心給引發出來了,這是得福的根本。

  祭祀父母,包括祭祀祖先,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昭示祖德」,把父母祖先的德行,要明明白白地給後代子孫講述出來,讓大家去效仿。譬如說我們經常講的「四知堂」的故事。楊震在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路過了昌邑縣,這個縣令王密是他曾經舉薦過的。王密聽說自己的恩人路過此地,就帶著十斤黃金趁著夜色要送給楊震。楊震看了之後,就嘆息地說:「唉,我了解你,可惜的是你卻不了解我」。王密還以為楊震怕這件事知道,才不願意接受的,所以他就說:「這件事沒有人知道,而且是深更半夜的,沒有人看見」。結果楊震怎麼說?他說:「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所以楊震拒不接受這「四知財」。

  他一生廉潔,為官很清正,所以老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家產留給後人。同事看了之後就勸他,說:「你不為自己打算,也要為你的後代子孫著想,要留一些家產給他們。」楊震怎麼說,他說:「我留給我的兒孫最好的財富,那就是他們是一個廉潔官員的後代」。結果果不其然,他的兒子、孫子、曾孫都秉持了楊震廉潔的家風,為官非常地清廉。結果怎麼樣?歷史上稱他們家「四世三公」,連續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代代都有賢人出現。

  楊家的後人為了紀念祖先這種德行,就把他們家的房屋取名為「四知堂」。那我們想一想,凡是楊家的後代,從這個「四知堂」的匾額下走過的時候,都會受到教育、受到提醒。說我們的祖先不收四知財,那我做為他的兒孫,怎麼可以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所以你看,楊家的後人即使到今天,雖然移居國外、海外,仍然念念不忘祭祀祖先。譬如說在一九九五年的時候,緬甸「四知堂」的後人就擴建四知堂,為的是容納更多的子孫來祭祀。

  所以你看楊震的德行,庇蔭了他的後人長達一千九百多年,代代都有賢人出現。不僅如此,我們經常把楊震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大家聽了之後都深受感動,他不僅僅庇蔭了自己家的子孫,而且是庇蔭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子孫。所以他家的後代綿延不衰,代代有賢人出現,什麼原因?就是因為祖宗有德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易經》給我們的教誨。

  所以你看,司馬光先生就給我們說過,說:「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我們現在人沒有智慧,辛辛苦苦賺了很多錢,甚至貪了很多錢,自己還捨不得花,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給兒孫做打算。但是古人提醒我們,說你的兒孫有德行、有能力,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創造財富、創造事業,你留錢給他有什麼必要?如果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留錢給他,他也遲早會敗散掉,你把錢留給他又有什麼意義?所以無論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才能,你把錢留給他,對他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看我們自己很喜歡讀聖賢書,法味無窮,從中感受到了讀書的喜悅。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這個福報了,每一天看電視、上電腦、打電動玩具,沒有人,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讀一讀古書,汲取古聖先賢的智慧。

  這還不是沒有辦法,即使如此,還不是沒有辦法。「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不如怎麼樣?不如你做了很多的好事,積功累德,不圖名、不圖利,積下了陰德,這個陰德可以庇蔭子孫長達千秋萬代。所以你看孔老夫子的子孫一直綿延到今天,保持了兩千多年,八十多代而不衰。走到哪裡,一提到是聖人的後代,大家都是非常地恭敬。孔老夫子的德行庇蔭了子孫兩千多年。所以「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祭祀特別地重要,因為它起到了教育的含義,它能夠教導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而且不忘祖宗的德行,讓自己的行為有責任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要忘記祖先的恩德,不能夠辱沒父母祖先。所以這個祭祀非常地重要。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