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八十二句: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啣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毛詩》,也就是《詩經》。

  我們知道,《詩經》是中國最悠久的一部詩歌總集,這裡邊的詩歌,大部分都是周朝以前留下來的。而詩歌可以陶冶性情,也就是說,可以調節人的喜怒哀樂。

  在《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懼,這個七情還沒有發出來之前的那個狀態,這個稱為「中」的狀態,這個是一般人都很難體會的。說我們怎麼可能沒有喜怒哀樂愛惡懼?我們達不到這個狀態,就退而求其次,求那個「和」的狀態。所以「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這個七情都發出來了,但是都符合禮的節度,都沒有過分、沒有放縱,這個狀態就稱為「和」的狀態。所以在《論語》上也講「禮之用,和為貴」。我們學詩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都不過分。

  在《禮記.經解篇》中就講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你進入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所受的教育,他接受什麼樣的教化,你是可以感受出來的。假如他接受了《詩》的教化,會有什麼特點?「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一個人處事溫柔敦厚,這就是《詩經》教化的結果。也就是說,通過《詩》的教化,可以陶冶性情,讓一個人具有溫柔敦厚的特點。

  我們看到這四個字,仔細反省一下自己,是一個沒有受過《詩》的教化的人,可以說是敦厚有餘,但是溫柔不足,甚至不懂得什麼是溫柔。我們的性格經常顯得非常地剛烈,簡單粗暴,而且容易任性,意氣用事。特別是在講話的時候,很強勢、很剛強、很刻薄,講起話來是咄咄逼人,甚至把人辯得啞口無言,講不出一句話來,自己還覺得很得意。

  像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自我介紹一下。結果我走上前去,就用英語把自己介紹了一下,簡直就是旁若無人。到了博士生畢業,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去學習的時候,做博士後。經常有一些作者、專家被邀請來講座。結果講座完之後,第一個提問的一定是我,而且還是把人家的好的地方不提,專門挑人家的毛病。所以那個時候,就是給人一種讓人感覺很刻薄、很不留情面的這種特點,讓人沒有喘息的機會。

  後來接觸到傳統文化,學習了這些聖人的教誨,性格就變化了很多。結果回到國內的時候,遇到了碩士生的一個老師,他怎麼說?他說我簡直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再看一看我以前的講課,那個咄咄逼人的架勢,確實非常地明顯,這確實都是沒有受到《詩》教薰陶的結果。

  在《禮記》上還說,「詩、書、禮、樂、易、春秋」教出來的人格,特點都不相同。接受《詩》教,就應該有溫柔敦厚的特點,說話言語絕對不給人難堪,一點都不刻薄,還容易讓人接受,容易與人心相感通。

  在《論語.季氏》當中也講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連說話都不會講。有人說,怎麼會不會講話?我們每一天都在講話。這個不會講,意思是說不會講利益人的話,讓人一聽就生歡喜心的話,不會講讓人一聽就促進關係和諧的話,一開口就讓人難堪、讓人不舒服,所以學《詩》就顯得特別重要。

  《詩經》的種類分成三種,那就是「風、雅、頌」,這是它的三種不同的形式。《風》,就是「國風」。當時每一個國家,它的詩歌都在反應一個國家的風氣,所以有十五國風,這個《風》都是收集民間的歌謠。《雅》,又分為《大雅》《小雅》,這是詩歌。《小雅》就是當時的貴族、在上位的人,在宴客的時候所放的、所奏的優美的音樂(詩歌);而《大雅》是在朝廷朝會的時候,也就是比較正式隆重的場合,所奏的音樂詩歌,這個叫《大雅》。《頌》,就是歌頌,就是歌頌古聖先王的詩歌。這個《頌》又分為三種,就是《周頌》《魯頌》和《商頌》。這個「風、雅、頌」是就詩歌的種類而言。

  在寫詩的手法上又分為三種,那就是「賦、比、興」。這個「賦」,就是我們所說的平鋪直敘,直接地把這個事情敘述出來,沒有任何的修飾、比喻。「比」,那就是比喻,這個「比」我們知道有兩種,有明喻、有暗喻,這個「比」通常是明喻。這個「興」就是暗喻,它先是以討論一個東西起興,然後引出真正要討論的東西,再從此延伸出一些感受、聯想、心情,這個就是「興」。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詩,就是用「興」的筆法寫出來的。

  「可以興」,就是人學了《詩經》以後,他常常能夠從事物當中去感悟道理,然後也能用一些譬喻的方法去啟發別人。這個對於我們成年人特別地重要,為什麼重要?因為我們經常說,經常也聽別人說,說:「我這個人講話就是很直」。其實講這句話的時候,也是給自己在找藉口。我們修道就是要融入別人,要能夠恆順別人,不是讓別人來配合我。我們明明存著好心、存著善意去幫助別人,但是所說的話太過直捷,讓人接受不了。這個也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

  所以,修道首先就是要把自我給放下,把我放下了,才能夠入道,所以要懂得人情事理。很多人很有才華,也很有好心,但是卻幫不了別人,和人家相處的時候也格格不入,為什麼?因為我們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且直截了當地給指正出來,挑人家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人家一看就很緊張,走路都躲著他走。所以我們自己也很反省,雖然我們是好心好意的,也是有慈悲心想去幫助別人,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被人家誤解、被人家不理解?原因就在於我們有慈悲沒有智慧,不夠圓融。

  在《德育故事》的悌篇,講了一個崔少娣的故事。她要嫁過婆家的時候,還沒有嫁過去之前,就知道這四個嫂嫂經常吵架,甚至有的時候會大打出手。結果她嫁過去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一家人全都團結在一起了。最後這四個嫂嫂怎麼評價她?她們說:「這個五嬸很賢德,我們跟她相比真不算人。」從這個評價中,我們就知道這個人是真正的有學問、有智慧,也有慈悲心。那她是怎麼做的?她嫁過去之後,不是講別人不好,而是念念看到別人的需要,想到別人。從娘家帶回什麼好吃的,先給嫂子吃,先給侄子吃。什麼活比較累的,她先跑到前面去做,說:「嫂嫂妳們都辛苦了,我年齡小,我來做」。是完全融入這一家。

  有一次她抱著侄子,這個侄子一不小心,結果就尿到了她的衣服上,而且她那天還穿著比較漂亮的衣服。嫂嫂一看,就很不好意思,你看人家穿這麼漂亮的衣服,被自己的兒子給尿濕了,趕緊要把自己的兒子給抱回來。當下崔少娣就笑著說,她說:「嫂子別急,妳這麼急,嚇到孩子了。」從這一句話中我們看一看,她遇到問題,念念都是想到對方的感受。所以人心能不能感通?就這一句話也就感通了。所以你看,這個五嬸她念念為對方著想,念念為對方的孩子著想,人心都是肉長的,一次、兩次、三次,哪有不被感化的道理?所以中國古人說「至誠感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的家人、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領導,還都沒有被我們感化,原因在哪裡?原因,我們的至誠心、我們的耐心、我們的慈悲心不夠。所以她到婆家一年,整個家風全都轉了過來。

  在《論語.陽貨》中,還總結了《詩》的教化作用,這樣寫道,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我們看《詩經》的教化能夠產生這麼多的作用。不僅如此,還「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就是你能夠學會,並且能夠記得很多的常識,包括這些鳥獸草木的名字。而不僅僅是記下這些鳥獸草木的名字,並且通過詩歌,能夠延伸出對人生的感悟,這個就叫「興」。

  所以這個「興」,我們剛剛講過了,它是暗喻。我們讀了詩歌之後,要善於去領會,要懂得舉一反三。學會《詩經》裡面這些溫柔的言語,善於用譬喻來提醒人,特別是成年人。為什麼?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成年人也是愈來愈好面子,所以我們要能夠體恤人的面子,不能夠讓人覺得難堪。《弟子規》上講:「過不規,道兩虧。」看到別人做錯了、有過失,如果我們不去規勸,那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但是規勸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能夠讓人容易接受。古人就說:「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鼓勵人、讚歎人、肯定人的時候,要當著大眾的面;而在規勸一個人過失的時候,幫助糾正他錯誤的時候,要在沒有人的時候,這就是顧全他的面子。而且我們規勸的時候,還要看這個人他是不是很直率,他有沒有謙虛受教的態度。如果他可以接受,你就跟他直言;如果他不能接受,就要用暗喻,要點到為止。師父老人家曾經說過,他說二十歲以下的可以勸,你看到他做錯事了,可以勸告他;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就只能暗示了,不能直接看到他的問題就說出來,這個就是人情世故。

  我們要會暗示,就得要學《詩經》,那個暗示才會有智慧、有水平。像我們今天所學的這一篇,就是暗示他的國君,不要再調人民去服勞役,甚至是戰爭,讓他們沒有辦法跟父母相聚。甚至到後來回到家裡的時候,父母都不在了,讓人民一生痛苦不堪。但是這首詩讀起來又非常優美,雖然是「刺幽王」,就是勸告周幽王,但是讀起來又讓人感覺到很美。

  四十歲以上的應該怎麼辦?四十歲以上的,就是我們要自己先做,把正確的一遍一遍地做出來,讓他從中體會到自己的過失,所以正己才能化人。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孩子從小沒有學過《弟子規》,你看古人聞過則喜,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而且小孩子從小學習《弟子規》,「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所以從小就喜歡別人指正自己的過失,他是在這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老師的讚歎、肯定聲之中,而且怎麼樣?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受了一些不良的教育。譬如說那些很富刺激的情歌,把他的天真很早就給磨滅了,心性就被誤導了。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二十歲以下可能就要變了,變成十歲以下可以勸,十歲以上的你想去勸他、想去教導他,都很難了,這個也是與時俱進。

  所以這個「興」就是譬喻;「可以觀」,就是透過這些《國風》裡的歌曲,可以觀一個朝代的興衰在哪裡,甚至可以觀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朝代的興衰;「可以群」,群就是合群,跟人和睦相處,也能夠從中得到啟示;「可以怨」,這個怨就是刺上政,提醒為政者。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之所以敢於刺上政,敢於寫這些詩來諷刺、提醒領導者,那也是因為在位者,他有一種謙恭受教的態度,他願意納諫,秉持著一種態度,就是「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古聖先王,我們讀聖賢書的時候,我們看《尚書》的時候,看到這些古聖先王,他們在選拔自己身邊的侍御僕從的時候,什麼叫侍御僕從?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司機、服務人員、祕書等等。都選拔哪些人?「罔匪正人」。沒有一個不是正直的,敢於犯顏直諫的,當面指正他過失的人。所以古聖先王特別設置了「太僕正」這一個官職。這個官職是幹嘛的?專門教導君王手下的侍御僕從,怎麼樣做一個合格而負責的侍御僕從。怎麼做?就是告訴他們不能夠一味的迎合君主的喜好,諂媚巴結、阿諛奉承,而必須看到他們有過失的時候,能夠當面指正,這才是一個合格的祕書、司機,還有服務人員。

  現在領導人,很多的領導者身居於領導的位置,但是卻沒有古聖先王的德行和智慧,又聽不進別人的勸諫,結果是怎麼樣的?結果只能在領導的位置上造作惡業,這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普遍的問題。所以身為領導者更應該誠惶誠恐,要學習唐太宗李世民能夠有納諫的態度,這樣才能夠看清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施政的得失。

  後面說,「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就是通過這些詩,近處可以侍奉父母、勸導父母,並且延伸到勸導自己的領導者。在《了凡四訓》上有一句話,告訴我們如何侍奉尊長,他說「何謂敬重尊長」?「與凡年高」,年高就是年長。對於比自己年長的人,如果我們對他講話還很衝,很沒有禮貌,那我們說,自己學習傳統文化是沒有根的。為什麼說是沒有根的?因為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結果我們對於長輩講話都沒有禮貌,沒有恭敬之心,就可見得我們的習氣嚴重到怎樣的程度了。

  當然這個也不能怪年輕人,正如經典上所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不僅我們這一代沒有人學、沒有人教,我們的上一代,再上一代,都沒有生長在大家族的環境之中,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孝悌、恭敬。你看古人生活在一個大家族之中,幾百口人,上千口人,見到這個是大伯,那個是叔,大叔、二叔、三叔,一直排下去,每一天都是這樣稱呼的。那要是習慣的話,習慣成自然,怎麼可能去像西方人一樣,叫爸爸媽媽名字,叫哥哥姐姐名字?這個長幼有序,它是在這個大家族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的。

  所以我們現在和年長的人慪氣,譬如說我們在團隊裡,我們在公司裡,我們在學校裡,在單位裡,還不能夠尊敬師長,不能夠尊敬長輩,和他們過不去,說明什麼?說明這個人在家裡一定是忤逆長輩,這個是根出了問題。所以不把病根找出來,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他還說,「與凡年高」,後面還說「德高」,就是德行比較好,要尊重。面對德行好的人都不尊重,那我們的善根就有問題了。面對德行好的,我們不起恭敬,那可能就起傲慢,甚至是起嫉妒,那就不妥了。

  在《太上感應篇》中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個是正常的同情心。看到別人有獲得,就像我們自己有獲得一樣地高興,看到別人有損失,像我們自己有損失一樣難過,這個是和別人有同樣情感的心,這是一個正常人的心態。但是我們看到別人德行好、受恭敬,自己心裡就不滿意,甚至起了嫉妒之心,那這個心就已經扭曲了。

  「位高、識高者」,就是他的位置高,他承擔的責任也重。識高,他的見識廣泛,也要恭敬他,向他請教。「皆當加意奉事」,都應該用心地恭敬對待。「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在家侍奉父母的時候,態度就是柔軟恭敬的,柔聲下氣。現在的年輕人問題出在哪?本來在家裡是年齡最小的,貢獻最少的,應該說話要柔聲下氣,結果現在年齡最小的聲音最大,這個就顛倒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首先要從家庭裡,從孝敬父母、侍奉尊長來做起,懂得深愛婉容,柔聲下氣,把這變成我們的習慣,這樣我們出門之後,對尊長才也會有這種習慣,有這種態度。「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內心長養了太和之氣,對任何人都恭敬、和氣,就能夠感動天地。

  這個是我們剛才講的《詩經》它的幾個寫作的方法。 我們看這首詩,《蓼莪》。這首詩是斥責周幽王的詩,因為當時百姓辛勤勞苦,使得孝子都沒有辦法奉侍父母,使他們終其天年。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這句話就是「興」。「蓼蓼」就是長大的樣子。這個莪草已經長得又高又長,但是我卻把它看成了青蒿。這個註解上說:「興者,喻憂思心不精識其事也。」就是因為心裡充滿了憂思,結果怎麼樣?結果把這個莪蒿都看成了青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個「劬勞」就是勞苦、勞累的意思。「哀哀父母」,可憐我那父母,為了養育我而勞苦憔悴。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啣恤,入則靡至。』這個「怙」就是依賴、依恃的意思。「啣恤」,就是含哀,心裡懷著憂傷。「靡」,就是不、沒的意思。「無父何怙」,沒有父親,我們可以依靠誰?「無母何恃」?沒有母親,我們可以仰賴誰?「出則啣恤」,就是出門在外,心中悲痛,還一直思念著父母。「入則靡至」,回到家中,看到房屋空曠,再也見不到父母,就如同沒有回到家一樣。為什麼像沒有回到家一樣?因為在外邊看不到父母,回到家裡依然也看不到父母了。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親呀,是你生下了我,母親呀,是妳養育了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這個就是說,父母,是你們撫育了我、疼愛著我、長養了我、教育了我,反覆顧念、掛念我,出門入門都抱著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想要報答父母含辛茹苦的撫育之恩,但是父母的深恩像蒼天一樣,報之不盡。「昊天」就是蒼天,「罔極」就是無極,就像天一樣沒有盡頭,是報之不盡的,無以為報的。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個孝子思念父母的恩德,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恩德無量無邊,時時都掛念著父母,從小到大都是撫育兒女成長。

  我們看看現代人也有一篇文章,對比了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這種態度,我們從中也能夠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容易。這個文章的題目叫《哪一個是我》。

  那個一進門就喊「肚子餓了,飯怎麼還沒做好」的人,是兒女;那個一進門衣服都來不及換就下廚房燒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說「粥燙了」、一會兒嫌「菜鹹了」的人,是兒女;那個哪怕就一點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飪、力爭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個整天抱怨作業多、實在太累的人,是兒女;那個累了一整天毫無怨言,洗衣打掃衛生後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開口要錢、不給就生氣的人,是兒女;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卻從不在教育投資上吝嗇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學、朋友聚會的人,是兒女;那個很少記自己生日,卻用心為家人準備生日禮物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還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兒女;那個深夜入睡、黎明即起,準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委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撫的人,是兒女;那個在外面受了再多氣,回家後卻強作歡笑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牢騷就發、有煩惱就怨,把家當作壞情緒宣泄所的人,是兒女;那個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讓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學業、工作忙為託辭,很少往家裡打電話問候的人,是兒女;那個在電話裡噓寒問暖、總為家人牽腸掛肚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開口就將家裡的積蓄借走,然後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兒女;那個勞累了一輩子,到老還住在破舊小屋裡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羨慕人家多麼有錢、自己家多麼寒酸的人,是兒女;那個退了休還不安分,起早摸黑掙錢的人,是父母。

  那個寧願把大量閒暇時間放在娛樂和朋友聚會、卻不願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那個只要看到兒女,哪怕就一會兒都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兒女;那個為兒女操了一輩子心,老了還幫兒女帶孩子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把家人太當回事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卻總以子女為榮、四處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喜歡把愛掛在嘴邊,卻很少付出行動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愛說出口,卻將愛播撒於生活每一塊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許只有等到兒女也成了父母時,父母慢慢變老時,我們才會回憶起生活裡這些點點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愛。

  我們看了這篇文章,很多人就想,我們既是文章中的父母,又是文章中的兒女。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是很多人已經養了兒,又何嘗知道父母恩了?很多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求必應,但是對於父母卻是不理不睬、不聞不問。我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付出最多的、最無私無求、無怨無悔的人是誰?那就是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對誰最冷漠,對誰說話最沒有耐心、最不客氣、最不講禮貌、最不關心他的感受?還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現在的人確實都活得顛倒了。

  我們看自然界之中,羔羊尚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情。小的時候,這個小烏鴉不會飛,老烏鴉到處覓食來餵養這個小烏鴉。等老烏鴉老了,飛不動的時候,這個老烏鴉沒有辦法了,小烏鴉也會去覓食來反哺老烏鴉。所以烏鴉都有反哺之情,羔羊都有跪乳之恩。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的話,確實是連禽獸都不如。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想一想,我們經常指責孩子說,你這個人不懂得為人要孝敬父母嗎?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這個孩子從哪裡學到的孝敬父母?在古代都是大家庭,這個孩子從他父母怎麼樣照顧爺爺奶奶的身上,自自然然地學會了孝敬父母。到了學校,老師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孝敬父母,所以這個孝是由老師來教導的,所以老師也受到特別地尊敬。而家長和老師一配合,家長在家裡教導孩子尊敬老師,到學校老師教導孩子要孝敬父母。家長和老師一配合,這個孩子很容易受教。但是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求學的經歷,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一直上到了博士,沒有一堂課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所以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確實也是自然而然的,因為確實沒有人教。

  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要想讓兒女孝敬,首先要把孝敬父母的這些做法,在生活中表現出來。譬如說我們放假了,要去旅遊,首先要考慮誰的感受、誰的想法?首先要問父母想去哪裡,而不是首先問孩子想去哪裡。我們看現在的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帶著孩子的爺爺奶奶到了遊樂園。這個遊樂園裡音樂都很浮躁,蹦蹦蹦的,都要把這老人家的心臟給吵得跳出來了,但是我們還不能夠體會到父母的感受,因為孩子喜歡。所以「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我們放棄了父母親不去贍養,把所有的關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這個孩子都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這是家庭的不吉祥。所以有人把一個家庭,父母和兒女的關係用一棵大樹來比喻,這個大樹的果實是孩子,樹的樹幹是孩子的父母,樹的樹根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意思是說,你希望這個大樹長得碩果累累,非常地健康,應該把水、把養分澆在哪裡?澆在根上,要去照顧我們自己的父母,這個叫身教勝於言教。

  父母對於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非常地在意、非常地關心。譬如說我們偶爾說一句話,說我們很久都沒有吃什麼什麼菜了,結果怎麼樣?結果下一次回家的時候,我們自己喜歡吃的菜,又被父母端到了桌子上。雖然是一句不經意的話,但是父母都很用心。父母的心中是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兒女,所以如果兒女也無時無刻不惦記著父母,這個父母和兒女的心非常容易感通。

  我們再看,還有一篇文章題目叫《母親一生的八大謊言》。我們從中也體會到父母對於兒女的那一種用心。這八大謊言,第一,兒時家裡很窮,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裡的飯分給孩子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孩子們吃魚的時候,母親不吃,又用筷子把魚夾回到孩子的碗裡,母親說:「孩子,快吃吧,我不愛吃魚。」有一個冬天,孩子半夜醒來,看到母親還躬著身子在油燈下糊火柴盒,孩子說:「母親,睡了吧,明早您還要上班呢。」母親笑了笑說:「孩子,快睡吧,我不睏。」高考結束的鈴聲響了,母親迎上去遞過一杯用罐頭瓶泡好的濃茶,叮囑孩子喝了,望著母親乾裂的嘴唇和滿頭的汗珠,男孩將手中的罐頭瓶反遞過來請母親喝,母親說:「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親在父親病逝之後,又當爹又當娘,苦不堪言,然而母親多年來卻始終不嫁,別人再勸,母親也斷然不聽,母親說:「我不愛。」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常常寄錢回來補貼母親,母親堅決不要,並將錢退了回去,母親說:「我有錢。」孩子長大了,有了一份好工作,想把母親接來享享清福,卻被母親回絕了,母親說:「我不習慣。」晚年,母親患了重病,住進了醫院,孩子千里迢迢趕回來時,術後的母親已經奄奄一息了,看著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母親,孩子悲痛欲絕,潸然淚下,母親卻說:「孩子,別哭,我不疼。」

  我們看了這幾個母親的謊言,確實是非常地感動,因為這些謊言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母親說這些謊言的時候,還說得特別認真,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這個孩子也經常被他們欺騙了。為什麼?因為做父母的不願意讓兒女擔心,但是做兒女的卻很粗心,不能夠體會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聽了這些話之後,做兒女的還信以為真,甚至還以這些話為藉口,不再去盡做兒女的孝心。我們想一想父母,哪一個父母不願意和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但是為什麼和兒女住在一起不習慣了?因為他到了兒女這裡,這個兒女說他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對,這又沒有幹,那又做錯了,整天被兒女挑來挑去的,所以他確實不再習慣了。

  所以你看父母對待兒女是這樣地用心,所以做兒女的對父母,也應該盡心盡力地去孝養。但是兒女對他們的回饋是什麼?現在的兒女對父母回饋的是不耐煩,是厲聲厲色。所以,古人把孝順父母的人稱為孝子,而現在的孝子成了什麼?說孝順兒子、孝順孫子,這個叫「孝子」。還有人說得更好,他說:「有的人他有了兒,他就成了兒;他有了孫,他就成了孫。」你看有了兒,自己是父母;有了孫子,自己是爺爺奶奶。但是,自己沒有走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路上、道上,而走顛倒了,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小孩被慣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沒有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做父母的不會教,把他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諸事不順因不孝」。我們看了這句話覺得很有意思,說中國人這麼不講邏輯,我做事順不順利和我孝不孝敬父母都有關係?那麼到底有沒有關係?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他沒有知恩報恩的意識,不是以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來待人接物,他不會什麼原則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利害、以功利的原則為取捨、為處事態度。這個人對我有好處,我就會對他全力以赴;這個人對我由利變成害了,那對不起,我就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所以怎麼樣呢?一個人他以利害之心、功利之心與人交往,結果怎麼樣?《易經》上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所感召的朋友、領導、生意合作夥伴、屬下等等,都是以利害之心和你交往的。

  結果怎麼樣?「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我們彼此是以利益來交往,利益沒有了,交情就疏遠了。「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我們彼此是以權勢相交往,當你是領導的時候,你在位置上的時候,每一年過年過節送禮的人很多,但是一旦我從位置上下來了,甚至我鋃鐺入獄了,結果門前冷落鞍馬稀。別人躲都躲不及,生怕和你沾上,有什麼牽連。「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彼此是以美色相交往,男的喜歡女的漂亮,女的喜歡男的英俊,但是有一天我年華不再了,臉上有皺紋了,花落而愛渝,這個愛也就終止了。那怎麼樣呢?「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我們彼此是以恩義、情義、道義相交往,這一個交往才禁得住考驗,才能夠天長地久。所以我們如果感慨自己沒有天長地久的朋友,一定要反思自己對父母的態度,我們是不是以恩義、情義的原則為人處事,還是以利害的原則在為人處事。

  所以古人的這個「教」寫得很有味道,左邊是上邊一個叉叉,下邊一個叉叉,下面是一個孩子的「子」,上邊的這個叉是父母、老師所畫的,下邊這個叉是孩子、學生所畫的,告訴我們身教勝於言教。右邊是一個手,拿著一個小柳條,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家長拿著鞭子、拿著小柳條,不斷地耳提面命,不斷地提醒,這個告訴我們教育要有耐心。所以我們孩子教不好,第一,反省自己的身教做得怎麼樣。第二,我們是不是有耐心。因為孩子的習氣形成不是一天、兩天,你要教導他,把他導正,也不是一次、兩次的提醒就能夠達到的,要有耐心不斷地去提醒,不斷地去勸導。

  在這裡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父母的恩德就像天空那樣,想報都報不盡。這個就是這裡邊所說的「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在佛經裡有一本叫《心地觀經》,這個全名叫《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的是大乘法。《心地觀經》裡講父母的恩德是「彌於普天」,「彌」就是彌滿,「天」就是天空,意思就是充滿了天空。這個跟《詩經》這裡所講的「昊天罔極」是一個意思。這都是提醒我們父母的恩德廣大,沒有辦法用其他的來比,正是因為父母的恩這樣的廣大,尊敬父母所受到的福報也是不得了的。

  在這個經文裡,為了說明父母恩,他就將供養父母的恩德和供養那些修行人的恩德,做了一個比較。他說,假使一個人用種種的珍寶、財物、飲食等等,也就是好吃的、好玩的、很好的用具,最好、最妙的東西,供養一百位的五通神仙。五通就是有五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他們沒有漏盡通,漏盡通只有佛家證果才能得到。雖然沒有漏盡通,但是得到了五種神通的神仙,那是修行也很了不起了。還有,供養一百位修持功夫非常清白的外道。那就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那些婆羅門教德行最高的稱為大婆羅門,他們也都是很有德行的了。還有,供養一百位能夠被稱為善知識的朋友,也就是一百位善友。你供養這麼多人,而且都是在修行上很有功夫的人,應該說是福報很多了。但是經裡講,不如拿一點點、少少的物品,譬如說好吃的東西,自己還沒有吃,就先拿來供奉父母。先拿來供奉父母,這也是應該的,也是人人辦得到的,但是你這一供養的話,你所得的福報比供養那麼多的五通仙人、大婆羅門,還有那些善友,這個福報相比,都是沒有辦法相比的。也就是說,你供養父母的福德、福報,與供養那麼多的大修行人的福報相比,供養父母的福報要大得多得多。為什麼?因為父母是對我們最有恩的人,能夠尊敬父母、報答父母,這個福報也是不可比擬的。這是在佛經裡這樣講的。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我們下一次再接著講,講如何孝敬父母。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