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許多年來,我們贈送中國傳統文化寶藏《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給予世界各國國家圖書館和著名的大學圖書館收藏,並附上一份簡介。事後有人提出,希望對《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的重要性多一些了解,所以我想藉此機會做個簡單的介紹。

  《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的編纂與價值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由清朝乾隆皇帝於一七七二年下詔編纂,動員了三百六十多位高官、學者(截至第一部完成為止),曾參與編纂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三千六百多人,而抄寫人員也有三千八百多人。《四庫全書》收錄了從先秦至清朝前期共二千餘年的重要圖書,共計三千五百種書,約八億字。經過大規模的選書、校勘、編輯、抄寫、校對等工序,歷時十年,到一七八一年年底,才從底本抄寫完成第一部《四庫全書》;又經八年,陸續抄寫出六部。如此,以國家的力量,前後共經十八年,才完成了七部《四庫全書》,分別建閣收藏。

  七部之中,前四部即所謂的「北四閣」本,藏在皇宮和皇家園林中,大臣、翰林經批准可以前去查閱;後三部即所謂的「南三閣」本,則准許一般士子赴館閱錄。如此,七部《四庫全書》得以充分地受到利用。《四庫全書》一個很重要的積極意義就是打破了私人藏書、密不示人的局限,使當時的讀書人也能從這個文化大工程中受益。

  《四庫全書》涵蓋了中國古代幾乎所有學術領域,所以稱為「全書」。「四庫」指的是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類,這是中國古代對典籍的一種分類法。

  「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等十類。

  「史」是歷史典籍,指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中國人自古重視歷史,所以歷朝歷代的這些史書記載得非常完備,提供後人很好的參考。

  就以上兩部而言,「經」是標準,講宇宙人生的道理,是幫助人明辨是非善惡的準則。「史」是經驗,讓人明白自古以來成敗得失的關鍵。讀歷史就是吸收古人的經驗教訓,是很好的人生參考。因此「經」「史」兩部自古以來備受重視。卓越的學問和見識是從古籍裡頭得來的:讀經典可以增長學問,讀歷史可以增長見識。如此,你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看法自然就跟別人不同,你能夠看得清楚,看得深遠。所謂你有幾十年的眼光、幾百年的眼光,從哪裡來的?就是從古聖先賢這種智慧、經驗累積來的。

  「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的諸子之學,即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十四類。

  「集」是指古代詩文詞賦的著作,即收錄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總集、選集、別集。

  為便於索引,又編成《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這是中國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圖書目錄。分開為四部分,分別置於《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的開頭,其絹面顏色也因庫書而異:「經」部為綠色、「史」部為紅色、「子」部為藍色、「集」部為灰色。四種顏色就使四庫的分類一目了然。

  《四庫全書》保存了中國歷代大量的文獻。所據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貴的善本,如宋元刻本或舊抄本;還有不少是已失傳很久的書籍,在修書時重新發現的;也有的是從古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書有三百八十五種。《四庫全書》的編纂,無論在古籍整理方法上,還是在輯佚、校勘、目錄學等方面,都帶給後來的學術界巨大的影響。

  《四庫薈要》是乾隆皇帝下令擷取《四庫全書》的菁華,專供皇帝御覽,因此它的特色是選編慎重,卷帙精約。編纂《四庫全書》的主要目的,在於盡可能地收齊各類書籍,保存文獻;因此網羅繁複,其結果必然是卷帙浩繁,檢玩為難。而《四庫薈要》是為了供皇帝一人御覽,旨在於精,而不在於多,所以只收存享有盛名而又確實能影響世人的作品。其思想學術、義理辭章俱屬上乘,而且校勘翔實,版本珍貴,內容完整而少刪改,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菁華盡備於此。所以,雖然《四庫薈要》所收書籍的種類只有《四庫全書》的七分之一,而冊數則是《四庫全書》的三分之一,可謂「全書中的全書,精品中的精品」。書成之後,另抄寫出一部,收藏於圓明園。

  《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的重要性首在教育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多民族國家。中國傳統文化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兼容並蓄、保存良好著稱。中國自古以來注重教育,具有完善的教育智慧、理論、方法、經驗與成效。例如:《禮記.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當中就提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思是建設國家,管理公眾事務,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國古代對教育非常重視,歷朝歷代都將教育列為行政的第一件大事,一切行政都是為教育服務的。這可以從政府的編制上將教育部排在最前面看出:宰相所統領的六部當中,「禮部」排名第一。「禮部」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它的職責是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等教育事務。宰相因病無法視事時,由禮部尚書(相當於教育部長)代理其職。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教育。《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完整地保存了中國數千年古聖先賢老祖宗修身、齊家、治國、平和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效果。尤其是其中關於「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的理論與方法非常寶貴,是無數先哲智慧經驗的結晶。這四種教育稱為「普世教育」,也就是所有人民都應該接受的教育;但這些恰恰是今日教育所普遍疏忽的。今日社會偏重於發展物質文明,疏忽了精神文明。這種物質與精神的失衡造成今日社會動亂、人心浮躁、道德淪喪、世界不安。弘揚這四種普世教育能振興精神文明,幫助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種種問題,使得個人身心健康、事業順利,使得家庭幸福美滿,社會安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世界永續和平。

  所以《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不但是全世界共享的文化瑰寶,而且能夠給全人類帶來長遠的福祉,其重要性由此亦可見一斑。

  優越的載體使《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永垂不朽

  《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以「漢字文言文」為載體,這是能夠承傳千秋萬代而不變的優越文化載體。這就保障《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得以準確地將文化內涵傳遞給後代,歷千萬年而不朽。

  「漢字」是世界上僅存的現用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優點是,不會受到語言的改變而變化;而這一點正是表音文字達不到的。同時「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符號,蘊含老祖宗千年的智慧結晶在裡面。「文言文」是古今通用的文體,是中國人老祖宗了不起的發明:老祖宗聰明,把「語言」跟「文言」分開兩條路,語言會隨著時代而改變,文言則永遠不變,能夠一脈相承,貫通古今。所以「漢字文言文」這種工具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數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經驗,用這種載具傳遞下來,我們現在能夠讀得懂。傳到未來數千年,後代的人還是能夠讀懂這些智慧典籍。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只要學會漢字文言文,就是拿到了打開《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這兩大智慧寶藏的鑰匙,能夠從數千年古聖先賢老祖宗的文化遺產中吸取智慧經驗。站在數千年古人的肩膀上,必定能夠看得更遠、看得更深。

  漢字文言文並不難學,我問過歐美一些學習漢學的學生,花了多少時間精通漢字文言文?他們的回答都是三年。只花三年時間就能獲得數千年的智慧,這是很划得來的投資!

  從漢字文言文承傳文化的優越性,我們也聯想到,世界各國的重要文化經典若想傳之久遠,最好能夠以漢字文言文加以記載。這是使它們永垂不朽的最好方法。

  從這裡,我們更進一步推想,未來漢字文言文應該成為全世界通用的書面文字。這不但有助於保存全世界重要的典籍,而且有助於各國文化的交流與人民的互動。這將促使全人類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世界永久的安定和平也將從此拉開序幕。

  《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今後的流通與弘揚

  近代中國由於戰亂與社會動蕩等因素,造成許多珍貴的文獻被毀,七部《四庫全書》只剩三部半;兩部《四庫薈要》只剩一部。人類文化瑰寶岌岌可危,令人非常擔心!所幸後來《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都得以刊印出版,這是人類文化的一大盛事!為了更好地保存這些文化寶藏,我先後購買了《四庫全書》一百一十二套、《四庫薈要》三百二十套,分贈給全世界著名的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收藏。如此,即使世界有災難,也不可能這麼多地方全部遭難,總有一些地方的收藏會保存下來,以提供後代子孫很好的學習參考。

  現在這些智慧寶典保存下來,不致失傳了,但是如果沒有人讀得懂、沒有人能夠講解,擺在那裡也只是廢紙一堆而已,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接著,我就想到要辦漢學院,培養能夠讀通、講解、翻譯這些傳統文化智慧寶典的人才。

  老祖宗為後代設想得太周到了,不但把《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傳下來,還給我們配了另外兩付鑰匙:《群書治要》是治國的鑰匙,《國學治要》是做學問的鑰匙。《群書治要》能夠應現今世界的急需,解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各種問題;《國學治要》匯集了經、史、子、集這四庫的精粹,是《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的入門要徑。

  因此,我們希望辦一個「漢學文化師資培訓實驗班」,培養三十到五十位漢學師資人才。從德行(四種普世教育)和漢字文言文開始入門,接著學習中國傳統的四書五經,然後攻讀《群書治要》與《國學治要》,從其中選取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預計五年的時間培養出第一批師資人才。目標是他們有能力研讀《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有能力將其中的智慧典籍翻譯出來,有能力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師資充足之後,我們希望成立一個漢學院,有系統地培養弘揚《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的人才。這將對當前社會和諧與世界永續和平做出非常偉大的貢獻!

  結語: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雖然取材於中國、成書於中國,但是它們絕非中國所獨有,而是屬於全世界共有的珍貴文化遺產。

  中國人自古心量廣大,念念不是只為利益自己的國家,而是為了利益天下(當時所認知的世界)。《論語》上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弟子規》上說:「凡是人,皆須愛。」正是這種仁慈博愛的廣闊胸懷,使數千年來古聖先賢得以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理,結合自己人生實踐的經驗,寫下許多偉大的篇章,留傳給後代。這些絕學(卓越的學問)是他們對全世界、全人類後代子孫的厚愛,值得我們感恩與景仰。

  我們承受這份厚重的恩澤,應該毅然承擔弘傳的責任,讓古聖先賢的絕學延續下去,同時也把我們這代人的智慧與經驗留傳下去,讓千秋萬代的子孫都能享有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確保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綿延永續。這是多麼偉大的事業啊!希望我們都能為這個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