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西方離垢世界,苦滅聖諦第四句看起:

  名最勝根。】

  『根』是比喻,佛法裡面用得很多,最常看到的是三善根。『最勝根』就是這根能生最勝法,最勝法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寂滅之法,佛經裡面稱為究竟涅槃,這個根能生,所以最勝根就是究竟圓滿。如來究竟圓滿的果地,當然這是自性全體大用顯彰的時候,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世出世間無比最勝之法都從這裡生,這是最勝根的意思。縱然是十地菩薩、等覺菩薩,跟如來果地上相比,還是要差一等。如來果地上,那才是最殊勝之法,無有一法不殊勝,殊勝到極處,圓滿到極處。為什麼?他有最勝根。我們學佛,就應當把我們的目標、方向訂在這地方。

  最勝根從哪裡修起?從三善根修起,這是從根上講。三善根,我們知道,無貪、無瞋、無痴,所以真正修行人要常常在這上檢點,我的三善根具不具足?有沒有?有多少?大家都有三善根,各個人善根的等分不相同,差別很大,所以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聲聞有四果四向。為什麼會有這些狀況出現?善根程度不相同。到如來果地才圓滿,所以佛法裡面常說佛佛道同,到成佛大家都一樣、都圓滿;菩薩階位上,大家不一樣。就像我們念書一樣,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級,有三、四十個學生,考試起來還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不一樣。年齡相同、程度相同在同一個班,同一個班裡頭還是不一樣。沒有成佛之前,說找兩個人完全相同的,找不到,不可能的;成佛就完全相同了。為什麼?一絲毫缺點都沒有了。等覺菩薩還有一點缺陷,兩個等覺菩薩,三個等覺菩薩,他們缺陷並不一樣,不完全相同。如來果地才圓滿,圓滿之後,倒駕慈航廣度眾生,沒有一法不是最勝的,最殊勝的。現身,現種種身,一一身都是最殊勝;說種種法,無有一法不是最殊勝的。

  學佛要知道這目標,要知道這方向,向這方向、目標勇猛精進,對了,完全正確,你沒有錯誤了。這事情要加緊用功夫努力,確確實實可以把成佛的時間提前。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的,這是世尊為我們說的,他老人家勇猛精進,所以他提前成佛了。在賢劫千佛之中,他排名是第五,結果是他排在第四,彌勒菩薩本來是排在第四,現在他排在第四,把彌勒菩薩擠到第五。什麼原因?精進。這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肯勇猛精進,成無上道的時間可以提前。尤其是在淨宗法門,我們現在能夠努力一點,認真去學習,決定沒有懷疑、沒有夾雜,一心稱念,那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品位大幅度的提升。這個爭不是跟別人爭,是跟自己爭,跟別人爭,錯了;跟自己爭,這正確的。

  我們不能懈怠、不能懶惰,不能常常考慮我的身體、精神、體力恐怕不行,你還沒有幹,但是你有這念頭,你已經就垮掉,你已經洩氣了。為什麼?不是天天都在講嗎?「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現在的思想已經挫折、已經失敗了,學佛的人懂得這道理。身體健康強壯怎麼來的?你的思想清淨,你的思想純正,你的思想健康,境隨心轉。我們講經不知道講多少遍數,相隨心轉,體質隨心轉。我們學院同學們很年輕,可是你們的精神、體力跟我比,你差很遠,什麼原因?你的心理不健康。病從哪裡來的?病從心來的。心有病了,身體就沒有法子,身體就要生病了。

  江本勝先生的實驗,你們都知道,他到這地方來做了三次講演,這人你們親自見到了。他提供你的是什麼訊息?你要清楚,所有一切物質是隨著人心念在轉的,就這麼一個訊息。我們身體是物質,決定隨著我自己念頭在轉,不但隨著我的念頭,也隨一切眾生的念頭在轉。但是所有一切念頭,我跟一切眾生,我的念頭比一切眾生強,江本博士傳給我們就是這麼一個訊息,這訊息就是佛經上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心健康、心地慈悲、心地善良,你的身體怎麼會不好?怎麼會生病?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佛所說這道理,身體有毛病的時候,趕緊轉念頭,不要找醫生,不要找藥物,藥物都有副作用。用自己的意念把自己身體完全恢復到正常,可不可能?可能,千真萬確的事實。你現在做不到是你沒有信心,你不相信你自己,這就是疑,大乘經上常講: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說菩薩最大的障礙,換句話說,就是修學大乘最大的障礙。斷疑生信,你的腳跟就站穩了,什麼樣的苦難到你面前都化解了。這化解,不是說苦難沒有了,苦難有,怎麼樣?你在這苦難當中,不感覺得有苦、有難。別人有感觸,你沒有感觸。為什麼沒有感觸?心、身健康。所以一定要記住,心,念頭轉境界。

  前年我看了一本小書《曠野的聲音》,這本書流通的也很廣,我介紹的也不少,我在這本書裡面,最得受用的是什麼?所以一本書往往實在講只有一、兩句話,我們抓到了非常有作用。就是土著治療、治病這方法,他不用藥物,也沒有什麼治療的方法,怎麼樣?轉念頭,完全用念頭來治病。你看那個土著,兩個負責醫療的人給他按摩,按摩的時候,實在講按沒有摩,他的手沒有貼在人身上,懸空!懸空,口裡面唱歌,意思什麼?安慰他。安慰當中囑咐他、勸告他:恢復你正常,恢復你正常的工作崗位。因為他有病,病是不正常,離開他的工作崗位。我們的身體是個整體,不同的器官就是不同的部門,每一個細胞在某一個器官裡頭,它有它的工作崗位。如果每一個細胞都恢復正常了,在它工作崗位上正常運作,身體健康,什麼毛病都沒有。你看那每一個細胞都聽話,果然接受他的囑咐,接受他的勸告,真的恢復自己工作崗位上,沒事了。嚴重的重傷,到第二天什麼傷痕都沒有了,跟大家一塊去旅行去了。

  我讀這一段,證明佛經上講的境隨心轉,相隨心轉,體質隨心轉,證明!為什麼我們不能轉自己?果然能轉自己,人可以永遠保持年輕,永遠不會衰老,有理論根據的,有事實。你不相信這理論,那你就沒有辦法了。你還要找醫生,還要去找什麼藥,不知道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幾句話,世尊說的是總原則、總綱領,實實在在說,懂得的人太少了,佛是常常講,沒人懂;信的人更少,能夠依教奉行的人,鳳毛麟角。我自己在修學經驗當中,我今天能信、能解、能行,五十二年的薰修,天天不斷,鍥而不捨。我看很多書,哪幾句他講得對,哪些他講得不對,我清楚明瞭,我取他那個講得對的,不對的我統統捨掉;這是參學,參學要有這能力。你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善惡利害,你沒有這能力辨別,你不能參學;你一參學就壞了,你肯定墮入邪知邪見。人家東西擺在面前,一看、一聽就明瞭,只採取幾句。

  凱西這些報告裡頭,我們只採取一點,哪一點?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就取這一點。其他的,佛法比他講得透徹,比他講得詳細,比他講得高明。難道業因果報,佛講的不如他?佛講的比他高明太多!為什麼我們還取他這一點?現在人相信科學,他的報告,科學家肯定。現在中國人相信外國人,他是美國人,美國人也講業因果報,也講業障,美國人也講輪迴,雖然輪迴講得不圓滿,給東方人做參考。尤其凱西沒有接受過東方文化,沒有接觸過,他不是本身有這能力,他是靈媒附身。這靈媒境界層次不是太高,我們從整個報告裡面,我們很了解,他層次並不是很高。他很善,有很多地方,他看錯了,他說錯了,這不能怪他,因為他還要學習。

  他說得很好,靈,靈是真正的,一個人真正的身體,身不是真的。靈生生世世在學習,不斷的向上提升,他說的上升、墮落都是學習,這話說得很好,我能夠肯定。人就是造了罪業,墮畜生、墮餓鬼、墮地獄,都還是學習。他們說學習,我以前在講堂裡面講消業障,消業障就是學習。你不在那裡受這果報,你的業障消不掉,你消不了,你不能提升。所以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地獄眾生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將來肯定成佛,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時間早晚怎麼說?就是他業障什麼時候消盡?業障真正消盡,苦頭吃盡,這時候懺悔、回頭,他就不斷往上提升了。十法界對於墮落的神識,迷在十法界裡頭就是墮落,是墮落神識的一所學校,他在這裡面學習。學習有的時候行善,有的時候造惡,有的時候能隨順性德,有的時候把性德完全忘得乾乾淨淨,所以佛門的大德常講「長劫輪迴」。輪迴在這裡頭受苦受難,這裡頭消災學習,不就幹這事情嗎?

  我們在這一生,這一生是真正不容易,太幸運了,希有難逢,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識,遇到很殊勝的緣,又能有這麼長的時間;諸位曉得,半個世紀學習,這是很不容易事情。我們把這理論、事實搞清楚搞明白了,確定自己的方向目標,決定不可能改變,這對自己來講無比的幸運。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今天在此地天天努力為的什麼?為的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提高品位。提高品位的目的,早一天成佛,早一天成就,或者是恢復「最勝根」,不為別的,就為這麼一樁事情。成就最勝根,恢復最勝根,目的在哪裡?目的在幫助法界虛空界裡面許許多多六道眾生。我們像諸佛如來一樣自在示現,廣度眾生,幫助他們回頭,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恢復自性,目的在此地。下面第五個名稱:

  名稱會。】

  『稱會』這名詞不太好懂,清涼大師有註解,「滅名稱會者,以事之滅,稱會理滅故」。原來這「會」是對事講的,就是大乘法裡頭常講的「會事歸理,理事不二;事有理無,相有性無」。事相怎麼來的?事相是從性理變現。如果理滅了,事也就沒有了,但是事相在不在?事相在。在的時候,你怎麼說它沒有?幻相。《般若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這相是影像、幻相,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這相在不在?在,一真法界確實有,十法界確實有。

  如果「稱會」的人,他知道「當體即空,當相即幻」。所以這相你可以欣賞,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電視的畫面你可以欣賞,你這螢光幕上有沒有色相?沒有,螢光幕上能現色相,但是決定沒有色相。你一按扭的時候,沒有了,這螢光幕上痕跡都不沾,確實沒有。但是你要是按這頻道,它就在你這裡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如是如是。所以這稱會的意思就很深。實在講稱會這意思,我們用《心經》上幾句話來講比較容易體會。《心經》上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真正覺悟契入的人,他在一真法界,他在十法界完全是相同的。為什麼?他知道當相即空,所以在這個相裡頭,他不會起心動念,他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不但當體即空,而且不可得。

  今天如果我們用電視畫面來做比喻,這是很容易能夠體會的。電視畫面怎麼顯現的?它是點、線、面組成的,這是電子快速的運動。極其細微的點,這點組成線,線組成面,組成這樣一個畫面。這電的速度,我們知道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我們現在這畫面,它是多少條線?這些線,這是可以量得出來的,我們電視屏幕就這麼大。在一秒鐘當中,它通過多少次,這能計算得出來,這東西不就是《楞嚴經》上釋迦牟尼佛講的,這畫面「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今天看的是相續相,你要是看到它的真相,真相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這相不存在。然後就回到《般若經》上所說的實相,實相是什麼?這電視的畫面是無所有,是畢竟空,是不可得。

  我們今天有這麼樣一個科學工具,每天你要是能夠這樣去看電視,我相信看一段時期之後,你就大徹大悟了。你說哪一法不是佛法?能夠幫助你覺悟的,那就是佛法,無上法。現在看電視的人很多,他不會看,他沒有看到真相,他迷在妄相裡頭,這就壞了。迷在幻相裡頭,把夢幻泡影當作真相。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屏幕能接觸的、所接觸的,就像電視畫面一樣,沒有什麼兩樣;速度之快,那電的速度不能比,沒有法子相比,這電的速度太慢太慢。

  我們怎麼能覺察出這世間是假的,不是真的?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們都會念,這幾句話真正的境界我們一無所知。那個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你要是真的懂了,真的看出來了,這世界原來是這樣的,你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就稱你為法身菩薩,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你真的要清楚明白了,你才懂得佛法裡頭所謂「哪一法不是佛法」。看電視是佛法,看電影也是佛法,唱歌跳舞也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問題是會不會?不會的,天天在這裡聽《華嚴經》,也不是佛法。為什麼?聽不懂,著相,迷在幻境裡頭,你出不來,這出不來就是你醒悟不過來。

  諸佛如來有巧方便幫助你,這巧方便是什麼?一心念佛,巧方便。善根深厚的人,念上幾年,他就入境界。往生的人,我們就以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做例子,他念佛的功夫成就了,我們要問,他有沒有開悟?他能不能通達一切世出世間法?極樂寺,哈爾濱極樂寺,修無法師往生,他在這時候通不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了。通達,為什麼不度眾生?不留下來度眾生,要到極樂世界去,為什麼?度眾生要緣,緣不成熟!他到極樂世界先提升自己,什麼時候緣成熟,他就來了。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進退不是自己的意思,是緣。緣不成熟,不成熟是沒有人相信,沒有人尊重,沒有人依教奉行,在這時候退,退到哪裡?退到極樂世界,提升自己。什麼時候這世間的緣成熟了,當然鍋漏匠我們不談,修無法師他跟一切眾生結的緣就很多,常住為大眾服務,見到人都歡歡喜喜,尊敬別人,謙卑自己,這就是跟一切眾生結法緣。等到哪一天緣成熟了,他就再來了。緣不成熟的時候,到極樂世界去,勇猛精進,快速的把自己提升到最勝根,就這麼個道理。

  稱會,這名詞含義很深,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那就是相有理無,這樣子你看這一切世間夢幻泡影。現在科學證明,所有一切物質只是一種快速的震動而形成的,所以能量跟物質是一樁事情。物質解放就成能量,能量在快速度的時候,濃縮之後就變成物質,緣生。所以能與質是一體的兩面,科學證明。佛法講物質的來源,法相宗裡頭所說的「無明不覺生三細」,物質是三細相裡面的「境界相」,精神是三細相裡面的「轉相」,也稱之為見分。見分是相分的緣,自證分是相分的體,那個體就是因,因緣和合,相分就現前了,相分是物質。

  佛經上說的,自證分是能,能量,本能,不但物質是這能量現的,精神也是這能量現的,所以精神跟物質同源,它是一不是二。許多宗教家稱為上帝,稱為神,在佛法裡頭不用這名詞,佛法裡稱為法性,稱為佛性。法性是講的體,佛性是講的用,佛性就是覺性,就是我們常講的見聞覺知。講法性裡面的智慧,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是法性本來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它自然有的。一切眾生真身根源都是法性,所以法性身就叫做法身,大乘教裡頭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是說明事實真相是什麼?虛空法界剎土眾生一家人。說一家人還疏遠,一法身,一個自己,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誰知道?沒有什麼人知道,這事奇怪!

  我再做個比喻跟你說,這現在外國人也用這比喻,我們身體每一個細胞、每一根汗毛跟整個身體不二。從這比喻裡面,你要能夠領會到,我們現在這身就像我們身體一根汗毛、一個細胞,我們整個大宇宙就像我們這一個身體,我們整個身體叫做法身,我們這一根汗毛、一個細胞叫做肉身,我們現在執著這身體,關係跟這一樣。所以有人說我們這個我還有一個大我,沒錯,大我是法身,小我有生滅,大我沒有生滅,大我跟小我不二。我們這身體上,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原子,每一個粒子,看我們整個身體是大我。細胞有沒有生滅?有,新陳代謝。所以我們這身,小我的身有生滅,大我決定沒有生滅,大我是真正自己。佛法裡對這說得非常詳細,真正明瞭之後,你私心沒有了、妄念沒有了,你矛盾沒有了、對立沒有了,換句話說,所有一切的不善統統都沒有,你覺悟了。你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是純善,最勝根,生最勝法。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苦滅聖諦第六句:

  名無資待。】

  這一句也是如來究竟的果德,這名字稱為『無資待』,這「資待」是什麼意思?「資」是資助,「待」是等待。資助跟等待是什麼?是業習煩惱,你有業習煩惱,你總是在等待著果報。所謂是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總是免不了因果報應。這資待就是因果報應。到什麼時候才完全沒有?如來果地完全沒有了。我也不欠別人的,別人也不欠我的;換句話說,無量劫來跟一切眾生恩恩怨怨的這些帳都了了。這無資待就是帳都結清,了了,是這意思。由此可知,修行人在世間決定不能夠欠債。命債、人情債、財物上的債,債說不盡,太多太多了。為什麼會欠這麼多債務?總的來說,還不是為了自私自利,還不是為了樣樣都想控制、都想佔有,只要有這念頭,你天天在負債,這債永遠還不清。好在這些事就像前面所說的,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什麼時候果然明心見性轉識成智,這帳就了了。

  如果沒有這事實真相,債務是永遠消滅不了的,這事情就麻煩了。好在這樁事情迷的時候有,覺的時候就沒有了,所謂「覺後空空無大千」,迷了就真有,你要真還,覺了就沒有了。覺了之後,雖然沒有了,它轉變了,轉變什麼?轉變成有緣,有緣就可度,可得度。菩薩成佛的時候,生生世世跟你有這些債務關係的,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統統都是有緣人,就是過去世有這些瓜葛、有這些糾纏,這都是有緣人。有緣人遇到了,他願意跟你接近,這接近就是幫助他的機會來了。有時候很歡喜的接受你的調教,那是什麼?他的善根熟了,這個緣好。有些他會反叛,他來破壞,就像釋迦牟尼佛在世,提婆達多、六群比丘,那是什麼?過去生中的惡緣,也來皈依,也跟你出家,但是最後是背師叛道。

  這一樁事情,要看你從哪些角度上去觀察,沒有善惡,沒有好壞。真正明白人,在這裡頭學到很多很多東西。背師叛道的人,他有他的果報。再看看釋迦牟尼佛是用什麼態度來處理這樁事情,給我們學到了智慧。佛是一片慈悲,在這裡面展現忍辱、展現持戒、展現定力、展現智慧。不是在這境界裡面、前面我們念的最勝根,體會不到。在這境界裡面,如來許許多多真正殊勝之處,佛法真正受用之處,在逆境、在順境、在善緣、在惡緣,你看他怎麼樣運用,運用的都是最極善巧。那就是前面講的最勝根,最勝根展現出最勝法,妙不可言。不但自己沒有受害,提升;造作這些惡業的人,雖然墮落,不受苦報,奇怪!你看提娑達多,提娑達多,經上佛說得很清楚,他是造五逆十惡罪,背師叛道,墮阿鼻地獄,但是在阿鼻地獄裡面的生活,佛說就像忉利天一樣,他不苦。為什麼?因為他的造作,把釋迦牟尼佛的德行顯彰出來,讓許許多多人覺悟了,這是他做了一樁好事,所以墮地獄不受苦。

  如果你害這人,這人要有報復心、有瞋恚心,那個麻煩大了,那造成什麼?冤冤相報,那是生生世世的痛苦,苦不堪言,迷。迷的人對覺悟的人造作一切惡業的話,使那個覺悟的人他的智慧、德行、定力、忍耐、持戒更明顯的襯托出來,讓一般中下根性的人都能體會得到,對於佛陀都能生起最極尊敬之心、仰慕之心,發心向佛陀學習,這功德大。所以我們肉眼凡夫看這世間,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不可靠,這是佛經上講的,真的不可靠,不能聽信這些話。為什麼?他沒有那個眼光,真正的善惡、真妄、邪正、是非,絕對不是普通人能看得出來的。這裡我們要好好的學習,這是真實智慧。

  「無資待」就是永遠沒有這些糾紛了,跟一切眾生的債務關係一筆勾銷了,轉變成可度的緣分。再看底下一句,第七句:

  名滅惑。】

  這意思好懂,『惑』是迷惑,滅諦就是迷惑永遠斷掉,無始無明斷了;生相無明能斷不斷,這叫大慈大悲,不是沒有能力斷,確實是斷了,就跟前面稱會裡頭的意思一樣,確實是斷,決定沒有生相無明。現象還在不在?在。現象怎麼生的?現象是生相無明生的,但是他無明破了,相還留在這裡。對於這現象的事實真相徹底通達明瞭,他哪來的無明?這相是什麼?這相是真如本性裡面的性德,所以這時候,身稱之為法性身,境界、剎土、世界稱之為法性土,名字換了,事實還是一樣。由此可知,眾生跟佛之間,確確實實只有迷悟不同而已,除迷悟之外,一切現象上根本就沒有差別。佛如如,眾生也如如,哪有兩樣?這個理很深很深。

  佛是究竟通達明瞭,我們現在是才聽說,想學習,是不是真的學習?這得問自己了。真的學習從哪裡學習起?從放下學起。放下自私自利,我常講的,放下對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放下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從這裡下手;一直到如來地,還是這句話,還是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控制佔有,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一句。我們自己以為放下了,再進一步才知道,還有很多並沒有放下,再把知道的再放下;再進一步,又發現還有沒有放下的,到如來地才真的放下,真的沒事了。

  如來地,這概念也要清楚,什麼地是如來地?初住菩薩就是如來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天台大師講的分證佛,那就是如來地。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頭講得很清楚,《金剛經》上講的諸佛如來,諸佛如來是指的什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諸佛如來。所以《金剛經》上那代表般若,《般若經》上講的諸佛如來就是《華嚴》裡面講的法身菩薩,四十一位都叫做諸佛如來,如來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是如來地。我們禪宗裡頭常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如來地;如來地裡面還有等級,四十二個階位,最後那個是究竟圓滿的佛果。此地講苦滅聖諦,這個滅是講最高的那個位次,究竟圓滿佛果,比等覺還要高一個層次,大乘教裡頭也稱為妙覺。等覺上面是妙覺,妙覺是究竟果位,這個意思要懂。

  我們現在這個「滅惑」,惑有層次、有淺深。我們要從最淺的,最淺的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裡面最淺的,見惑,就是有很多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先要把這個修正。怎麼修正法?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棄,隨順佛菩薩的想法、看法。千萬不能有個誤會,佛菩薩是古人,那個時候科學沒有發達,他們的想法、看法未必是真的,那就壞了。現在科學沒有證明有六道輪迴,沒有證明有天堂地獄,所以對於天堂地獄、六道輪迴都認為那是古時候的迷信,現在世間這種人很多。我們今天隨順佛菩薩的教誨,人家是用另一眼光來看我們,迷信,疏忽現實,給了我們很多帽子,到底是他迷信還是我們迷信?所以我們要以行動來表現,這就是所謂事實勝於雄辯。科學,科學的精神是什麼?拿證據來,我們如果能夠拿得出證據來,他不能不服。證據在哪裡?證據在我們身上,你能夠一切放下,煩惱輕;煩惱輕,一定智慧長,這是證據;煩惱輕,一定身體健康,這是證據;煩惱輕,這人一定很不容易衰老,證據。證據不在別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的一生就是證據,他的智慧是辯才無礙,無論什麼問題你去問他,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來沒有被人難倒過,所以哪有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不能解答,沒有。當時印度不是沒有高人,我們在歷史上知道,那個時候是印度學術、思想的黃金時代,很像我們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佛是生在印度那個時代。宗教學術派別之多,佛經上講九十六個。最有名氣的,最有影響力的,有六個,六師外道。那些真的是有功夫、有定功、有智慧,他們在禪定裡面確實突破空間維次,對於天上人間餓鬼地獄,他們是親眼所見,不是想像,不是推算。他們在定中見到的,那叫現量境界,定中親自見到;你有這定功,你也親見到,你見到的跟我見到的,我們彼此來談談,一樣,那這就不是假的。你見到跟我見到不一樣,那就有疑惑;你見到跟我見到一樣,再看看別人見到的,大家都說都一樣。而且這些高明的人,他並不是說這東西只有我能見到,我們這幾個人能見到,你們不行,不是。你去修定,你修定心入了定,你也會見到,平等法,不是專利的。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他真的有圓滿智慧,有圓滿德能,有圓滿的相好,他怎麼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為什麼現在我有,你沒有?你被你自己的煩惱障礙住了。所以他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你要把妄想執著放下,你就證得,你證的跟他證的一樣,決定沒有兩樣,佛佛道同。所以佛法平等是從性德上建立,真平等,十法界有情眾生沒有一個不平等。跟誰平等?跟諸佛如來平等,我們跟諸佛如來平等,天人也跟諸佛如來平等,畜生,蚊蟲螞蟻跟諸佛如來也平等,餓鬼地獄沒有一個不平等,真平等。為什麼?一切有情眾生統統有佛性。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子?那就是各人的妄想分別執著不相同。妄想執著分別嚴重的就往下墮落;稍微輕一點的,他就往上提升。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如是,真相說出來了。

  我們懂得這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人生的目的在哪裡?我們是凡夫,我們人生的目的一定要提升自己境界,向頂峰提升,那就沒有錯了。頂峰,十法界裡面佛法界,我們的目標要訂在這地方。能不能做到?幸好有淨土法門,有帶業往生。佛說,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說,這法門可以在一生當中提升到最高峰,能把你無始劫以來的迷惑滅盡。這法門我們遇到了,這是緣,無比殊勝的緣分。

  我們今天在此地建祖先紀念堂,我們以念佛這法門供養我們的祖先,希望我們的祖先跟我們在一起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念佛,真正做到大勢至菩薩的教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開示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希望我們這兩萬多個姓氏,列祖列宗,我們共同來修學這法門,同生極樂國,早一天證得無上道。證得極果之後,倒駕慈航,在遍法界虛空界普度有緣眾生。諸位想想,這樁事情值不值得做?你要問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這不全部都給你解答了嗎?你再想想看,世出世間還有比這更殊勝的嗎?找不到了,無比殊勝,這機緣就在今朝。有大善根的人、大福德的人,他抓到了,他在這一生成就了。無論現前受什麼樣的苦,受什麼樣的難,他都甘心情願。為什麼?要成就無上道。希望我們四眾同修真正覺悟,這一生當中把這機緣抓住,決定不能讓它空過。

  依教修行,自利利他,自利利他是平等的,而且你一定也曉得,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不能有偏重,偏重你就錯誤了,這一偏重就變成二法。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說法是真正知道大乘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總的方向,所以自行化他是不二法。我們這道場的殊勝,天天大家在一起研究經教,真的是理愈研究愈清楚,愈研究愈明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但是佛理、佛的教誨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我們的念佛堂,更重要的不能夠疏忽落實在這地區;這地區是圖文巴的城市,是昆士蘭州,是澳大利亞,這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對於這地區,對於這地區上的居民,要做出犧牲奉獻,以最殊勝的佛法覺悟世道人心,奉獻給一切大眾,這是大乘。再看下面第八句:

  名最上。】

  這『最上』跟前面講的「無等等」、「最勝根」相應。在一切法門裡頭,《金剛經》說得很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古大德,隋唐時代的大德,有中國的,還有外國的,有日本、韓國在中國留學的那些祖師大德們,他們曾經共同在一起討論佛法,哪個法是世尊在一生四十九年當中所說的最上法,第一法?他們指的是經論,那個時候研究經論的風氣非常殊勝。經過大家研究討論,幾乎一致公認《華嚴》是世尊一生當中所說的第一經,大家尊稱這部經叫根本法輪,其他一切經稱之為眷屬。這意思就是說,像一棵大樹一樣,《華嚴》是根是本,其他一切經是這樹的枝、幹、葉、花朵,《華嚴》是根本,這就是最上法門。

  《華嚴》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他說《無量壽經》最上。為什麼?《華嚴》到最後的圓滿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無量壽經》就是極樂世界。這也是當時這些大德肯定的,沒有話說,《無量壽經》是第一。《無量壽經》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很可惜許多的本子失傳,現在傳下來只有五種譯本,七種失傳。五種譯本裡面內容差別很大,所以古大德從這一方面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肯定不止講一次。為什麼?如果是一次,他經本只有一本,原本只有一本,怎麼樣翻譯,應當是大同小異,不能有很大的差別。但是現在這五種原譯本裡頭,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斷定不是一次講的。

  從五種譯本來看,古大德的判斷,至少有三種梵文的原本,三種不同的原本,那就是三次所說的。最大的差別,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願。這五種原譯本裡面,四十八願的有兩種本子,二十四願的有兩個本子,三十六願的有一個本子,這差別太明顯、太大了。所以決定不是一次說的,這講得很有道理,我們能信,我們能接受。因此古大德才有會集的做法。第一次會集的是王龍舒居士,王龍舒居士,大家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都看到,他是站著往生的,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走的。第一次是他會集的,他的會集本收在清朝《龍藏》裡頭。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彌陀經疏鈔》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的原文,一半是出自王龍舒的會集本。但是龍舒居士會集,他只見到四種原譯本,還有一種《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會》這一部,王龍舒居士沒有見到過,所以他只是四種本子的會集本,意思就不完全了。因為《無量壽會》這本子裡頭有一些經文,其他四種本子上都沒有,這就很重要了。所以到了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做第二次的會集本。

  夏蓮居老居士,這是民國初年,做第三次的會集本,這會集肯定是後後勝於前前,前面這本子有缺失,後人會集的都把它訂正過來了。魏默深的本子也有缺陷,夏老居士這第三次會集,把前面兩次會集本的缺失統統都補過來了。這是最完整的會集本,是集原譯五種本子的大成,我們今天看到這本子生歡喜心。我那個時候剛剛跟李老師學教的時候,在台中慈光圖書館看到這本子非常歡喜,特別有緣分。李老師也把這本子給我了,是什麼本子?是他在台中講解這一部經,他自己做的眉註,毛筆寫的。這本子在台中,很多同修都沒見過,都不知道有這本子。李老師往生的時候,我才把這本子拿出來影印,印了一萬本,台中同修很多才知道老師有這麼一個東西在,這些年來流通全世界。這本子它裡面有四十八品,就是分做四十八章,哪一章最重要?當然第六章,就是第六品《發大誓願》,這是全經核心,全經無非就是四十八願詳細講解,所以四十八願是中心。四十八願,哪一願最重要?古大德說過了,第十八願。所以日本有本願念佛會,專門就依第十八願。十八願是什麼?持名念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從這來的。

  「最上」,這一段文裡頭,這最上是講滅諦,是講如來究竟的佛果。我們今天講最上是適合於我們根性,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擺在我們面前,哪個法門對我來講是最上?但是這最上是因,最上的因成就最上的果,因果是相應的,因果是決定錯不了的。對我不是最上的法門,我怎麼能證到最上的佛果?這道理一定要懂,你要不曉得這道理,不知道選擇最適合於自己根性的法門,你的成就就有限。我說這幾句話的時候,就是總結這兩句話,說這麼多就是為了這兩句。你要真正能體會到,選擇我自己根性,我自己修學,對我來講這法門最上,不是對別人,我因這法門能成最上道,這就沒錯了。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