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真正親近善知識?-第676集

  法語:

  善知識是一生當中能否成就關鍵的所在,親近善友、不捨善知識是我們初學人第一樁大事。不捨善知識也要懂得,不是每天跟在善知識後面不離開,而是要把善知識的教誨天天記在心上,天天依教奉行,這就是真正親近善知識。

  

  節錄:

  善知識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成就關鍵的所在。真正遇到善知識,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大多數都能有成就,這是我們在歷史上、在我們這一生修學過程當中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近善友是我們初學人第一樁大事,「不捨善知識」。不捨善知識也要懂得,不是每天跟著善知識屁股後面不離開,那就錯了。不捨善知識的教誨,這才叫真正不離善知識。善知識的教誨我們天天記在心上,天天依教奉行,這就是真正親近善知識。

  大乘無量壽經(第118集) 2001/5/6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經典上就有一則公案。有兩個比丘想去見佛,在路上口渴,遇到有一潭水,這水裡頭有蟲。有一個比丘就喝了,為什麼?不喝的話,恐怕沒有辦法活下去;喝了這個水,然後去見釋迦牟尼佛。另外一個比丘不喝水,結果被渴死。

  大乘無量壽經(第118集) 2001/5/6

  

  見到佛之後,佛問他從哪裡來,路上經過的情形,他說出來了。佛說:「那一個嚴持戒律的比丘,他早就見我了,你沒有見到我。」你們想想這句話的意思。跟在佛的面前不能夠依教奉行的人,沒有在佛面前;真正依教奉行的人雖然死了,他在善知識身邊。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所以縱然善知識不在世,我們也能親近他,如對面前。

  大乘無量壽經(第118集) 2001/5/6

  

  一個人一生當中,修行成功失敗的關鍵是在開始,開始,根要紮得穩,要紮得牢。所以第一個關鍵,老師,你要遇到真正好老師。可是現在難了,現在沒有真正好老師,師道沒有了,孝道沒有了,所以現在要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決定不捨善知識,善知識在哪裡?善知識是經本,天天讀誦,天天依照經本去學習。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37集) 2003/11/10

  

  我勸導同學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這一部經就是阿彌陀佛。我每天讀誦,聽阿彌陀佛教誨,我能夠理解,我能夠依教奉行,就如同在阿彌陀佛身邊沒有兩樣,現前一切時、一切處決定得阿彌陀佛護念。得阿彌陀佛護念,跟諸位說,你就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護念。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哪有不保佑你的道理?所以信佛、學佛的人得大利益,這個利益是世出世間任何利益都不能夠跟他相比的,為什麼不認真努力來修學?

  大乘無量壽經(第118集) 2001/5/6

  

  佛知道末法時期眾生可憐,沒有地方親近善知識,大慈大悲,特別開這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不管什麼病都行,不必請教,統統都能成就。其餘的藥是要對症,看對症不對症;這個法門,不管你生什麼病,是統統對症,那選這個是決定不會錯。選其他的還要試試看,小心謹慎;選這個法門不要試,只要你真正肯信、肯願、肯行,一定是藥到病除,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說個實實在在話,佛在本經上說的,你要真正選中這個法門,證明你過去生中善根非常非常深厚,否則的話,不可能僥倖你就碰上。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26集) 1990/4

  

  經本不是念的、不是講的、不是研究討論的,是要把它做到,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叫真修。課誦那些儀式,你要曉得,那是度眾生的,那是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給別人看的,是給人種善根的,所以也重要。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37集) 2003/11/10

  

  淨業三福最後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種種儀規是勸進行者。世尊在經教裡面常常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切儀規是為人演說,做出來,表演給人看的,你要懂這個意思。儀規是舞台表演,日常生活當中,「演說」的效果絕不亞於舞台,問題你真正要懂如來真實義,你真正要落實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37集) 2003/11/10

  

  如來真實義是什麼?是你自己的性德流露,如來是自性,如來真實義就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法爾如是。所以,你要不能夠契入,你就做不到;你要契入,就要長時薰修。長時薰修要有很大的耐性,要有恆心,要堅持不變。現在人一般講起來總得十年二十年,你才有成績表現。你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去鍛鍊,你就不是真的。真是要鍛鍊,鍛鍊什麼?是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淘汰掉,像煉鋼一樣,像打鐵一樣,千錘百鍊,把渣子鍊掉,渣子就是煩惱習氣。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37集) 2003/11/10

  

  所以親近善知識如果沒有耐心的話,那怎麼行!我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三十歲了,儒家講「三十而立」,畢竟理智能夠降伏感情。所以我沒有跑,我還很認真學習。學習依照老師這個規矩去學,半年之後就有顯著的效果,我才懂得這個方法好,實在是高。為什麼?只聽老師一個人講經,其他都不能聽,等於說是閒雜音聲的緣斷掉;我們接觸的佛法比較純、比較專,趨向這個方向,不像從前那麼雜亂。看書,老師沒有同意的都不准看,半年下來精純,得到一點受用,煩惱輕、智慧長。

  大乘無量壽經(第101集) 2000/10/7

  

  所以古大德教學,我們才想到,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用這個方法不准你看、不准你隨便聽,以這個來約束你,讓你的心從雜亂轉趨精純,長時間這樣薰習,不知不覺走入禪定。禪定不是盤腿面壁才算禪定;「禪」是外不著相,「定」是內不動心。所以古人用的這個方法確實是高明,我們深受其利,不知不覺得利益。

  大乘無量壽經(第101集) 2000/10/7

  

  像我們這種中等根性的人,十年下來我們的根才真正紮穩,沒有十年,我們的根不夠深。十年是什麼?一定要自己發心,你覺得這個方法好,再延長五年。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有,我們在古人傳記裡面看到的,有二十年、三十年,才能開智慧,才能夠展開經卷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不經過這個嚴格訓練,怎麼能成功?這個要很大的忍耐功夫。

  大乘無量壽經(第101集) 2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