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生心,覺而不迷-第674集

  法語:

  無住就覺,有住就不覺。心有住跟身有住不一樣,身有住,有一棟房子,有住處。心牽掛就是住,牽掛財產,就住在錢財上;牽掛親人,就住在親人上;牽掛什麼,就住在那個地方。必須叫心清清淨淨,一無牽掛,修行才得力。

  

  節錄:

  我們在開經偈裡面天天念,不曉得無上甚深微妙法是什麼?這裡明白的告訴我們,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無住生心。大乘經上所講的無上正等正覺,也是無住,無住就覺,真正覺悟,心有住就迷了,就不覺。心之有住跟身的有住不一樣,身有住,你有一棟房子,有個別墅,你有住處。心牽掛就是住,你牽掛你的財產,你就住在錢財上,牽掛你的親人,你就住在你親人上,你牽掛什麼,你就住在那個地方,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必須叫心清清淨淨,一無牽掛,這才行。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25集) 1995/2

  

  阿彌陀佛就大慈大悲,教給我們一個方法,住也能成功。般若經講無住,淨土經上講可以住,住哪裡?住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統統不能住,這對於我們來講,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方便。所以淨土法門的殊勝就在此地,我們只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決定往生。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25集) 1995/2

  

  能住所住都是一場空。你看你天天忙的是什麼?覺悟之後就不住了,不住是什麼?不放在心上。事有沒有?事有。絕對不是說,你證得無住了,你對你那個孫子就不關心,就不管他,你就完全錯了。還是疼他,還是管他,還是照顧他,沒有放在心上,心裡面清淨平等,這個是對的,這個就叫什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了。如果你心有住就有障礙,心無住就沒有障礙,所以《華嚴經》是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的法界叫做一真法界。

  大乘無量壽經(第31集) 1998/11/14

  

  我們念阿彌陀佛,心縱然不清淨,能用一句佛號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壓住,這是石頭壓草,沒有斷根,還是有妄想、有執著,就憑這一句佛號,功夫得力能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伏住,那就能往生。這個辦法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生無住心那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做得到。這就比較出念佛法門比一切法門要來得容易、來得穩當,而且來得快速。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54集) 1995/5

  

  一心繫念怎麼說?就是我們一般世俗人講,心裡面牽掛,一心牽掛。這個行,一心牽掛,你掛的什麼?把那個東西換成阿彌陀佛,那不就行了嗎?你要是掛念你的錢財,把錢財換成阿彌陀佛;掛念你的兒孫,把兒孫換成阿彌陀佛,就行了。心裡面只繫念這一樁事情,不繫念其他事情,其他的萬緣放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4集)

  

  惠能大師的悟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最高原則。用在我們念佛法門上,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為我們指出最高的原則是「淨念相繼」。你們想想,淨念相繼跟《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什麼差別?應無所住就是淨,你心有住就不乾淨;而生其心就是念,念佛。說的話不一樣,一個意思。相繼就是保持,不能夠中斷,就是不間斷。應無所住是真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慈悲,是修福。我們再看淨念相繼,淨就是真智慧,念佛就是大慈悲,自度度他,一生當中不退成佛,慈悲到頂點。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4集) 1995/2

  

  無住就是放下,要放得乾乾淨淨,念佛堂裡面常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定要叫自己清淨心現前,一心專念,二心就不清淨,二心裡頭就有住,就不是無住,一心才是無住。專念是大福報、大慈悲,自度度他,對自己大慈悲是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做出這個樣子給別人看,這是利益眾生的大慈悲,所以這個慈悲是對自對他。一句佛號念到底。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4集) 1995/2

  

  我們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捨掉。諸位要記住,是叫你心裡面不要有牽掛,不是叫你事上沒有。在事上,你有家庭,你有事業,你要認真努力去做,心裡面不要牽掛,心清淨。有人就問:我心裡不牽掛,我的事情怎麼會做得好?這個你就不懂了,心地要沒有牽掛,你的事情做得更好、更圓滿。為什麼?沒有憂慮、牽掛的心,那個心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有憂慮,有牽掛,那是迷情的心,迷情生煩惱,生錯誤的知見,你的事情怎麼會做得好?

  般若心經念佛說(第2集) 1994/3/27

  

  你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曉得,佛教給我們修學真的有好處,真正帶給我們大利益。所以佛家講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做了,那你就把佛的意思錯會了。佛教你身心世界放下,是從心地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沒有妨礙。諸位要知道,《華嚴》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沒有妨礙,妨礙是心,是從心地放下,這個就對了。

  般若心經念佛說(第2集) 1994/3/27

  

  倘於六塵少有觸著,我們現在不但是稍有觸著,而觸著太多,真是無量無邊,深厚的習氣。因此要曉得當機立斷,不能等待,就在這個時候就要斷掉,怎麼個斷法?沒法子斷,能夠當機立斷的都成就了。我們斷不了,實在講也不曉得什麼叫當機立斷。但是有一個方法,念佛,才覺得心裡有住,把這個念頭馬上轉到阿彌陀佛佛號上,讓我們的心不要住在六塵的塵境上,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佛號上,這就對了,這比襌宗容易太多。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32集) 1995/5

  

  宗門的修行方法要斷,我們這個地方念頭轉成阿彌陀佛,我們還是有住,住在阿彌陀佛上,念頭換過來了。這有什麼好處?好處很大,因為你念頭住在六塵,你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念頭轉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不但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面過十萬億佛國土,那一邊有個極樂世界。我們念頭一轉,就從娑婆世界轉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個法子妙!這個法子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32集) 1995/5

  

  我們用這個方法,一定要堅持不懈,決定不懈怠。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兩句話我們用得上。不怕念起,念起就是住六塵境界,就住相,不怕念起,要覺得快,要轉得快,第一念起來是五欲六塵,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轉得快,這叫真正會用功,這叫真正念佛人,他會念佛、他會用功,功夫得力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32集) 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