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得純淨純善-第672集

  法語:

  能捨財、法、無畏,得清淨心;能捨冤親,得平等心。這裡最重要的是捨煩惱,能捨妄想、分別、執著,純淨純善現前了,十方一切諸佛淨土,你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純淨純善是從布施裡得來的。一切人事物統統捨,捨惡不著捨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才得真正清淨心。

  

  節錄:

  菩薩行行的是什麼?無非是行施捨而已,你不學施捨那就不是菩薩了。施捨有外財、有內財。外財,身外之物,我們有多餘的,別人有缺乏的,我們樂意幫助他。千萬不要顧忌,我布施給他,捨了,那我明天生活怎麼辦?不要想明天,只想今天,只想眼前,你就施得很快樂,明天自然就來了!不要操心,果報就是這樣的。來的一定比你施的還要多一點,好像再加一點利息給你。這個法門,我是跟出家人見面頭一天,章嘉大師教給我的。

  大乘無量壽經(第146集) 2003/7/15

  

  我跟出家人見面,第一個是章嘉大師,我向他請教,他就把這個教給我,布施,我們才懂得。但是你要能收到效果,你要真幹!我學佛五十二年了,這五十二年真的愈施愈多!但是遇到什麼事情需要錢用的時候,它就來了,自自然然就來了,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心想事成。這果報從哪裡來的?果報就是這麼多年布施!除非是沒有機會,有機會決定統統都把它布施掉,布施掉了之後就沒事了。

  大乘無量壽經(第146集) 2003/7/15

  

  不布施你心裡有牽掛,布施掉了沒事了,乾乾淨淨。需要的時候它就來了,你看這多好!所以這個捨道理很深很廣,真的是只有諸佛如來方能究竟。捨裡面,實在講最重要的,要捨怨親,你的平等心才能現前。你能夠捨財、捨法、捨無畏,你得清淨心,所以清淨平等覺是從這個地方來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別名,我們要想學佛,成佛也跟阿彌陀佛一樣,那沒有別的,你懂得捨,懂得施捨你就能做到了,什麼都能捨。

  大乘無量壽經(第146集) 2003/7/15

  

  這裡頭最重要的,你要能捨煩惱,你要能捨妄想,你要能捨分別,要能捨執著,沒有一樣不捨,純淨純善現前了。這個時候別說是彌陀淨土,十方一切諸佛淨土,你想到哪裡去就能到哪裡去,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純淨純善是從施捨裡面得來的。我常常勸勉同學,決定不要把人家不善的東西放在自己心上,你就大錯特錯了!你不但不能捨,專門去收集,收集什麼?收集垃圾。

  大乘無量壽經(第146集) 2003/7/15

  

  所有一切眾生不善的,統統收在自己心裡,你說你多苦!你多可憐!你的果報不好,墮在三途。所以要懂得捨,一切眾生這人事物不善的統統捨,要保存善的,你才能真正修成善心善行,你的果報在三善道,這還不是究竟法。真正究竟法,捨惡不著捨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你才得真正清淨心,那叫純淨純善。

  大乘無量壽經(第146集) 2003/7/15

  

  布施是捨,衣食住行,把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捨掉。妄想分別執著都捨掉了,剩下來什麼?一片清淨心。清淨自性就現前了,就在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之間,它就現前了。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自性都現前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77集) 1995/5

  

  我們的自性為什麼不現前?在生活上,任何一個環節,點點滴滴都執著,都用的是分別妄想執著。合自己的意思生歡喜心,歡喜也是煩惱,動了心;不如意的生瞋恚心;看到別人比自己好,生嫉妒心,這就叫障。把清淨自性統統給障住了。障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自己無量劫來煩惱習氣裡面生出來的,纏裹了法身。我們有法身,法身不能現前;障礙了自性,清淨自性不能現前。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77集) 1995/5

  

  修行,諸位一定要曉得,我們自己哪一種煩惱最重,哪一種習氣最重,先從這裡下手。就跟治病一樣,你身上害很多種病,不止一種!哪一種是要命的病、致命的病,先把這個治好,然後再治其他的,再治輕的,先對付最重的,這才是辦法。如果你本末顛倒,先治輕的,重的還不要緊,輕的還沒治好,重的發作,已經嗚呼哀哉,你沒法子治了,死路一條!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從這裡下手,從這個地方先捨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0集) 1984/12

  

  所以把煩惱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煩惱布施掉,你就沒煩惱,生死布施掉,你就不生不滅。可見得這兩樣你都捨不得布施,你天天生煩惱,你還有生死輪迴!為什麼不把生死輪迴放下?能把這個放下,佛門叫大丈夫,這個了不起!這些東西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那都是雞毛蒜皮,哪一樣放不下!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0集) 1984/12

  

  念佛堂裡面,佛七裡頭主七師常說:放下身心世界。這就是真正的布施,要放下,你心裡才得清涼自在。換句話說,你心裡面有憂慮、有牽掛,這都是病,都是六道輪迴的病根,你要把一切牽腸掛肚的東西統統捨掉,捨得愈乾淨愈好。六祖說,你的清淨心裡頭「本來無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捨得乾乾淨淨,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來,禪宗講明心見性,你決定明不了心,也見不了性,為什麼?你不肯放下,你沒有把這些東西捨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0集) 1984/12

  

  我們現在要努力,先把不善的放下,然後進一步,善的念頭也放下。可是諸位要記住,善的念頭放下,不是善的事放下;惡的念頭放下,惡的事放下,所謂是斷惡修善。修善還執著善,不是上善;上善,雖修善沒有執著,那是上善。所以善放下,不是講善事放下,這個很重要;把做善事的那個念頭放下,用清淨心去做善事,這是上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31集) 2006/3/26

  

  你善沒有放下,善還是染污,那是善惡相對的善,不是真善,不是性本善,那是習性的善;習性裡頭有善惡,本性裡面沒有善惡。本性裡面有善事、有善行,決定沒有惡事、沒有惡行,這個要知道,純淨純善。從這個地方再慢慢向上提升。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31集) 2006/3/26

  

  所以我勸大家老實念佛,不要想別的。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想極樂世界,念極樂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會變成極樂世界,我們每個人都變成阿彌陀佛,這個多好,做得到。極樂世界,就是他們那邊的居民,念念都是心地純淨純善,我們這個世界居民,念念都是五惡、都是不善,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淨土大經科註(第451集) 2012/7/28

  

  所以不要去想這些邪惡,邪知邪見統統放下。《無量壽經》正中之正,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每天能抽出一點時間來讀經、來聽經,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來分享,這是好事情。我們身語意三業都在道裡頭,大道,成佛之道,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451集) 2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