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童蒙養正:不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全1集

  今天是兒童節,孩子們的節日。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快樂幸福,都把孩子的教育視為家庭頭等大事,不願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童蒙教育的話題。

  

  《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給予正確的教育,將孩童引向正道,這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所謂「三歲看八十」,童年扎下的善根會影響其一生,到了八十歲也不會改變。

  

  童蒙如何養正?古人在《三字經》中指出了原理與方法:「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在古人看來,人人先天本具純淨純善的自性,這是人的真我,人之一生,只要葆有赤子之心,不離道義,就能開顯自性本具的福慧,擁有幸福圓滿的人生。

  

  但是人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由於內有貪瞋痴慢的煩惱習氣,外有五欲六塵的強大誘惑,如果無人教導,人會逐漸偏離本真,迷失自我,肆意妄為,慧淺福薄。所以人人離不開教育,而教育的方法就是從一而終,引導人在一生之中,始終把心歸向本真,安於道義,不被習氣動搖,不受外界誘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就是養正功夫。

  

  在古人看來,童蒙養正要從娘胎開始抓起,因為胎兒有感知,會受母親的心行影響,「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所以古代女子懷孕後,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談舉止,都非常的謹小慎微。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養胎論》中談到,古來的胎教從受胎三個月開始,此時孕婦要多接近賢人君子,觀看禮樂,讀誦經典,居處簡靜,舉止端莊,「彈琴瑟,調心神,和情性,節嗜欲,庶事清淨」。母親一切的行為、言語、思想都必須端正,讓胎兒稟受正氣,這樣生出的子女才能良善長壽,忠孝仁義,聰慧無疾。

  

  在歷史上,胎教的典範莫過於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太任懷孕之時,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她從不歪著身子睡,也不偏斜著坐,亦不曾跛著腳站;她不吃氣味不正、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坐擺放不正的蓆子。所以文王生下來就非常的賢明,聖德卓著。

  

  孩子出生後的三年內是重要的扎根階段。古人認為:「人之初生,童孺之時,元氣未漓,天真未散,善性未斫,情竇未開。當此時而開導之,則順而易;過此時而防閑之,則逆而難。」所以在這個階段,大人要保護小孩,讓小孩所聽所看所觸,都是正面的言語與行為。這三年一千天的根扎下去,小孩就具備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一輩子不會改變。

  

  古人為讓孩童葆有赤子之心,不被物欲侵蝕,可謂煞費苦心。在古代,有「抓週測志」的習俗,即在兒女週歲時,家親好友都來慶賀,並陳列各種物品,聽任孩子抓拿,以此預測其將來的志向及愛好。清朝兩廣總督阮元在孫子出生滿週歲時,謝絕僚屬送禮,並寫了一首詩:「翡翠珊瑚列滿盤,不教爾手一相拈。男兒立志初生日,乳飽飴甘便要廉。」他為了自小培養孫子廉潔高遠的志向,甚至連寶物都不讓孫子去抓,生怕他染上庸鄙好財的俗氣。

  

  宋朝著名理學家二程(程顥、程頤)的母親侯氏,也是教子的典範。程顥、程頤幼時,侯氏對他們嚴加管教,未曾溺愛。據《近思錄》記載,吃飯的時候,侯氏就讓兒子坐在自己身邊,見到兒子常常把鹽梅加於羹中以調味,侯氏就訓斥、制止說:「幼求稱欲,長當如何?」意思是說:從小就貪圖美味,長大後怎麼得了!

  

  在今人看來,或許會覺得古人教子過於嚴苛,但是古人認為,童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慎於始」,從孩童能食能言開始,就要千方百計給孩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把「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之類的聖賢教誨,通過日常生活小事,潛移默化的根植在孩童心中,這樣就能防微杜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二程能在日後成為賢德之人,名揚天下,與侯氏的善於早教密不可分。

  

  南北朝著名教育思想家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中云:「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顏之推對世上一些父母有愛無教的做法,每每不以為然,說這些父母對子女的種種要求,不分合理與否,一味聽憑縱容。孩子做了該被批評申斥的事,父母反而報以嬉笑,加以誇獎,等到子女懂事的時候,他們還認為這樣做是應該的。孩子驕奢怠慢的習性一旦養成,再想去加以制止很難,就是往死裡打他,也樹立不起父母的威嚴,只能是父母愈來愈對兒女不滿,兒女對父母則愈來愈怨恨,孩子成人後必然會是一敗德之人。所以顏之推感嘆:「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在童蒙教育中,古人除了重視父母對孩子的言教、身教,還特別強調「境教」,也就是注重環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宋朝范鎮在《東齋記事》中說:「人家置博弈之具者,子孫無不為博弈;藏書者,子孫無不讀書。置習豈可以不慎哉!」范鎮還舉了—個因家長忽略環境教育而改變子孫志向的例子——

  

  黃筌、黃居寀(cài)父子是五代時蜀地著名的畫家,尤擅長畫飛禽,為了畫得惟妙惟肖,買來很多鷹鶻等猛禽在家中豢養,以便觀察模畫。時間一長,兒孫們每天架鷹放鶻,奔跑在田野上,樂此不疲。後來有的子孫竟丟棄畫業,成了養殖鷹鶻的專業戶。因為豢養的鷹鶻太多,需要用大量的老鼠來飼養,家裡到處擺著老鼠籠,兒孫們又逐漸對捕鼠產生興趣。到後來,兒孫們乾脆也不養鷹鶻了,改以捕鼠和賣耗子藥為生了。

  

  而古來在「境教」上做得最成功的莫過於孟母。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孟子小時候,孟母搬過三次家,前兩次搬家因為挨近墳地、集市,孟子先後迷上玩模仿大人刨坑堆墳、學商販吆喝叫賣的遊戲。第三次孟母乾脆把家搬到學宮附近,不久孟子學著讀書人的樣子,玩擺設禮器、揖讓行禮的遊戲。孟母見後很高興,說:「真可以居吾子矣!」便在此定居了。在這種環境下,孟子逐漸對讀書做學問很有興趣,為他日後成為一代大儒奠定了人生的基礎。

  

  扎好學齡前的德行基礎,小孩長到六七歲就要上學。古時的小學不像今天的小學,在古人看來,「學也者,所以學為人也。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所以古代的小學教育著重教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孝親尊師、友愛兄弟,如何處好各種人倫關係,著重在灑掃應對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小孩的德行、言語,培植他們為人處世的根基。

  

  古人明白,五倫八德是順應天性的自然大道,孩子從小不明人倫,不懂道德,不識因果,長大後難免做出違背倫理的行為。正如《左傳》記載,春秋時期,衛莊公溺愛少子州吁(xū),州吁驕奢狂傲,又喜歡舞刀弄槍,莊公並不約束,一味放縱。大夫石碏(què)勸道:「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勸衛莊公及早以人倫大道教導州吁,但衛莊公聽不進石碏的勸諫,在他死後,便發生了州吁殺掉其兄衛桓公自立為君的家庭慘劇。

  

  所以古代的童蒙教育,抓的是人生大根大本。在小孩十三歲前,通過生活教育,把做人的根基扎穩扎牢,同時利用小孩這一時期精神專注、記憶力強的特點,讓小孩反覆讀誦、背誦聖賢經典,通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及「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教學方式,訓練孩子的清淨心與定力。人心清淨,恆定專一,就容易成就自己的道業學問,將來無論遇到什麼外界的刺激、誘惑,時時能提起聖賢教誨,保持正知正念,心志就不會被外境所轉,不會肆意放縱、誤入歧途。

  

  中國傳統的童蒙教育,從理論、方法到實踐,所遵循的全是古聖先賢的教誨。因為人們知道,聖賢是洞達宇宙人生真相的明白人,也是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過來人,他們留在經典上的教誨,是後世子孫最好的行為指南。所以《三字經》云:「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清朝陳弘謀先生編輯的《五種遺規》,收錄了古來關於童蒙教育的重要著述,今人因緣生先生校集的《聖學根之根》,會集了歷代啟蒙入門經典,都是值得深入學習的教材。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童蒙養正就是「養國家元氣,正社會人心」,是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為社會培植正直的棟梁。社會出現種種問題,根本解決辦法在教育,而童蒙養正是根之根,所謂「養氣在讀書,齊家治國平天下;正誼不謀利,知止至善作新民」,童蒙不僅是孩子的起跑線,也是家國的起跑線,教好一個孩子,就是在救家救國救天下。

  

  童蒙養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