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笠翁對韻-第116集

  我們繼續唸一遍,我繼續解釋,來,注意看,作業等一下我們再看。梧對杞,三四:

  學生讀誦:「梧對杞,柏對杉。夏濩對韶咸。澗瀍對溱洧,鞏洛對崤函。藏書洞,避詔巖。脫俗對超凡。賢人羞獻媚,正士嫉工讒。霸越謀臣推少伯,佐唐藩將重渾瑊。鄴下狂生,羯鼓三撾羞錦襖;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青衫。」

  老師:很好,以下就比較容易說。所以藏書洞我們找到了,因為注釋的老師說有兩位老儒生,我也不曉得我很想當面請教哪兩位?那如果是我們看到的,就是藏《尚書》在牆壁上的就是伏生老先生,後來請他出來背誦,我有時候碰到古書這個記載都覺得,八十幾歲還能夠背誦那麼多不容易,背了以後人家用當時的隸書。為了讓你知道甲骨文是什麼、隸書是什麼,我在九十六頁那邊就附上了,每個朝代文字的進展,讓你了解一下殷商是甲骨文,商周是鐘鼎文,所以你到故宮去,毛公鼎、毛公鼎,刻在那邊的文字就叫鐘鼎文。很有意思我們臺灣有一個散文家前輩的學者,他就叫鍾鼎文,他的鍾是金重鍾不是金童鐘,很有意思。周秦時候有牆就有孔壁的古文,也就是我們講的蝌蚪文,甚至太史籀所作的叫做籀文,也就是大篆。所以大篆是周到秦這個時間慢慢出現。到了秦代覺得大篆繁瑣,就大篆來簡省就叫做小篆。所以仍然有六書的原義,說《說文解字》就是小篆,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我想你們都學過。到了漢代開始,有人覺得說這個要畫不那麼快,尤其是程邈他覺得,好像不需要寫得那麼樣的厚重,就改良變成隸書。就是我們寫的筆畫線條,會比那個篆字彎彎曲曲的更加的拉平,那個字就寫得更快。東漢時候才出現楷書,你不要以為現在寫楷書寫慣了,以為楷書很早就有,它是很晚,楷書。現在相傳楷書是王次仲所創,隸書以後的正體文字跟六書的原則都不符了。現在我們寫的楷書,因為那個象形、指事,那些架構都有點被弄得方方正正了。都沒辦法說,譬如說人像人形,拱在媽媽娘胎裡頭的那個樣子,我們看不出了,就這樣下來了。所以楷書已經看不出象形的味道,但是字是方方正正讓你容易學。東漢末期才出現草書。最慢出現的是行書。這是文字的演化,我在這邊說明。

  因為文字演化,我又要告訴你一些歷代書法家,我就很費事的編了,一到十二名。有時候如果要講說歷來的十大書法家,你就算到第十個。歷來十二大書法家,通常會講十二大,一定會講到趙孟頫,也就是我們上次講到管道昇的先生,到元代。明清以後基本上都是寫前輩這些書法家,而這些書法家有一些,我這邊寫誰是草聖,誰是什麼並稱,誰是書聖,你自己去看,這是文史常識,並沒有太多典故要我去解釋。但是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事你倒是想想看,是不是滴水石穿這個道理,你有沒有想到這些大書法家他們的事情。

  第一個我要講那個楷書之祖,有人說楷書的鼻祖,第二個鍾繇。你知道鍾繇這個人他是晚上,他白天晚上都在寫字,睡覺的時候,他就自己在棉被裡這樣畫來畫去畫來畫去,把棉被都給畫破了。王羲之也很有意思,王羲之也是每天都在寫,寫一寫大概要揣摩那個字形,每天走路的時候也在寫,然後有時候就在身上畫來畫去,把衣服給畫破了。一個棉被畫破,衣服畫破。各位在座漢學院學生,你的衣服都沒有破的功夫都不到,知道,你就要繼續寫,你還不能超凡入聖。

  再來是第八個懷素,他的俗姓是姓錢,我們講說他是醉僧,一個僧人他不受拘束狂草出名。在之前當然知道是張旭。我們常常說張癲醉素,有個這樣的稱呼,癲張醉素就是瘋瘋癲癲的張旭,喝醉酒的懷素。懷素寫的字,這個出家和尚寫字寫到那個筆,不要了就丟,不要了就丟,堆積如冢,所以我們有個典故叫做筆冢。筆冢就是懷素。這幾個人額外的故事說出來,等到以後人家談的時候不要忘掉了。

  所以藏書洞,因為書的關係,我就介紹了《尚書》怎麼來的,怎麼寫字古文如何這般,介紹一些書法家,你有一些概念,需要參考的時候就記得我講義上有。

  下面「避詔巖」,因緣生老師注了,他用佛教典故來切入。他說《華嶽集》載華山山峰有一處,三面懸空、無路可達、僅容一人的崖龕,這個如果你要走的話,在臺灣肯定那邊有一個叫做一線天,你去也是一個人可以鑽,只有一線路上去,我也去爬過、鑽過,他說據說是扶搖子陳摶,陳摶就是陳希夷,北宋那位陳希夷。如果你讀過了元曲來講,「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聽說他一睡就是好幾百天才會醒過來,這個人也不容易,都是稀有人物,我們要講一個人嗜睡,都會講陳摶來做為代表,「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你去找,非常有意思的元曲,這個節奏被我唸起來都很愉快,就是那個陳摶。也就是我們道家易,《易經》到了北宋,開始加入道家元素,他也是蠻重要的一個。所以他躲避了宋太祖、宋太宗的徵詔而居此靜修。我想如果我要來看這個避詔巖的話,我大概還會想到堯的時代,堯舜時代。各位還記得吧,堯把許由號召過來要把帝位讓給他,許由一聽到了趕快躲到潁水邊去洗耳朵,還記得吧?在洗耳朵的時候底下有個巢父,正在放牛喝水,你知道牛都要喝水,他看到這個許由奇怪了,歹年多瘋人,他說怎麼一個人用水在洗耳朵?你不怕中耳炎。他就問他了為什麼洗耳朵,他說堯真沒意思,他要把天下讓給我,侮辱了我。那個巢父馬上變臉,他說:你在洗這個耳朵,污穢了我的牛喝水。把牛牽到上游去喝水。你看誰比他更清高?巢父。所以說避詔巖,如果要講的話也許這也是避詔,皇帝要召你做什麼。是不是一定要佛經的故事,因為他大概看到那個巖。你知道在潁水濱或在哪裡,有水的地方就是依山傍水。所以我覺得這個避詔也可以從那邊想,只是巖這個問題的確是存在的。提這兩個方向讓你思考,以後談到避詔你就會想到這個。

  那如果我真的還要再問你,東漢還有個人在避詔,什麼人?他真的是到巖那邊去了。我們上一次說過,皇帝要登基之後,要他來治天下,他說不要,只好進宮以後敷衍皇上,睡覺的時候把他的衣服給稍微壓住了,什麼人?非常好,漢光武帝跟嚴光的故事,還記得吧?後來他就尊重他,然後他就到嚴子陵釣臺那邊。我去過那個地方,我們朱玖瑩老先生八十八歲還在那邊題字,那個就是靠山傍水。所以我說避詔的那個巖,只要水邊就會有山邊,所以很可能避詔,他也是一個避詔。所以我說不見得用佛家的典,儒家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底下,「脫俗對超凡」,沒有問題,這兩個都是超乎塵埃之上。紅塵滾滾我不受塵埃半點侵,就超脫出來,超越出來,你知道脫俗你也是超凡。各位態度如此,也可以看人家的氣度,有形的可以這樣說,無形的也可以講。我說你這個氣度超凡,你這個氣度非常脫俗,變無形的氣質也可以這樣用。本來是有形的形跡,不願意受紅塵的名利干擾,我抽離這個紅塵。以後就是因為抽離了看久了以後,你的氣局、你的格局跟人家不一樣,我們也會說入聖超凡,聽過吧?也會用來形容人家無形的一面。

  好,「賢人羞獻媚」,一個賢者他是不願意用諂媚的話那麼去侍奉別人的。然後「正士嫉工讒」,一個正人君子他也不會用毀謗的話,去豪奪巧取,或者是誣陷別人。好,這是講兩種人,賢人他不屑做諂媚的事;正人君子不會去毀謗別人。嫉就是恨,甚至是痛恨工讒,痛恨巧言令色。這個沒有問題,所以我說後面比較簡單。

  「霸越謀臣推少伯」,昨天不是講過嗎,什麼人?范蠡,你要馬上就知道,昨天不是講他跟西施嗎?所以我說有很多典故,你怎麼看待這本書。數目字重複用的,有些典故重複用的,都值得用一個角度來切入,你就不怕沒有寫論文的材料了。

  另外「佐唐藩將重渾瑊」,這個人不要說你陌生,連我也都是陌生。為了這個,我就替你查了,我們先看課本,因緣生老師注的非常詳細。請你看渾瑊是什麼一個人,注意看那個字,它是玉字旁再一個咸。它唸ㄏㄨㄣˊㄓㄣ。他是鐵勒九姓中的渾部,是匈奴人,等於是外族。所以我說大唐的氣象就是那麼開闊,我可以包容漢人,也可以包容附近所有的弱小民族,我們現在講少數民族。所以只要人才都為我所用,所以哪怕是安祿山也被用了,安祿山有人說是回教徒,也用了。有些這樣造反,當然也有人就這樣,所有人才都來了,唐朝當然是會叫做盛唐,你就不會窄窄的閉關自守。你看,入唐以後為將,曾任中郎將、左廂兵馬使、大都護、節度使、左金吾衛等職。各位你看這個職務是文官?還是武官?你單單看這個,當然是武官,中郎將、左廂兵馬使、大都護、節度使、左金吾衛大將軍,金吾衛就是防衛皇室的等等,所以善騎射,屢建功。第一個事情,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渾瑊先後追隨名將李光弼、郭子儀、僕固懷恩等等,僕固懷恩這個也是一個人名,出戰河北收復兩京。第一個他對安史之亂有功勞,外族將領也來幫忙唐代。第二個永泰年間,就中唐了,這個永泰就代宗,取代的代,代宗,七六五到七六六之間,永泰只有一年,吐蕃打下了要去攻唐。

  這是傳說,傳說郭子儀過世了,他就大軍壓境了,結果渾瑊就戍守奉天,請記得這邊的奉天,不是你現在講的奉天,不是東北那個奉天,不是,這個奉天在陝西,要記得本註解所看到的奉天,都是在陝西,就是陝西。所以攻下來這怎麼辦?臨危不亂,親率驍勇騎兵衝入吐蕃大營,逮住藩將,勇冠三軍。這個當然站在他的立場來敘述。另外一個就是郭子儀去談判,他們就退兵了,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這是重要的一個,也是李商隱要吟的就是這個了。唐德宗建中四年,發生了「涇師之變」,等一下我講為什麼叫做涇師之變。所以我說中唐之後,唐朝天子基本上有時候管不了這些藩鎮,你給他有軍權、兵權都給他了,佔據長安,京城都被攻了,德宗皇帝就跑到奉天避難,渾瑊領兵數千堅守危城,擊退了數萬的叛軍圍攻,保住奉天。也就是說當你長安攻了以後,我們講說擒賊先擒王,我一定要把德宗給滅了,哪怕最後一個子女都要砍下去。如果你讀過金庸的小說的話,你看明代的皇帝到最後,女兒,他不得不砍她的臂,兒何為生我家,妳為什麼要生我帝王家,把她弄殘廢,希望敵軍饒了她。所以當為一個皇室,尤其是末代皇室,那個壓力蠻大的,因為你是權力的象徵,一定要砍。所以明代不是也有人跑到臺灣來了嗎?一樣,五妃廟,五妃廟,那個妃子不是跑來這邊。所以逼到那邊,結果沒想到渾瑊守住,竟然是把他擋住了。

  第四個階段,李懷光叛亂,渾瑊又是護衛著德宗逃往梁州。所以你注意看,渾瑊的很大作用是在皇帝身邊保護他,我不主動出擊,但是你來我可以擋得住。另外一個去攻的那個人就叫做李晟,所以他協同李晟所率領的神策軍共殲叛軍,攻克了咸陽,然後如何如何,後來他們回來以後局勢穩定以後,被封為咸寧郡王。所以李商隱生在晚唐,當然他也看到中唐的局面,看到這位匈奴族,我們現在講外族的大將領對唐代的忠心,他就寫了一首詩說:「九廟無塵八馬回,奉天城壘長春苔。咸陽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養馬來。」這是蠻推重他的。我為了讓你知道九廟,讓你八馬,我後面有,這個我就不講了你自己看,九十八頁第二到九十九頁。九十九頁了,各位同學。那個八馬究竟怎麼講?很多人說,八馬,唐德宗曾經要進蜀的時候,逃到四川,駕了八馬,結果七馬都死了,只有一個叫望雲騅那麼來往不顧,我想這應該不是德宗的八馬,這個八馬就是周天子周穆王的八駿馬。

  八駿馬為了讓你知道,我又把名字寫在page九十九,你看看,以後你看到駿馬的名字,這都有。第一個叫做絕地,就是足不踐土;第二個叫做翻羽,在九十九頁第四行。行越飛禽,跑得比鳥都快;第三個叫做奔霄,能夠夜行萬里;第四個叫做越影,逐日而行;第五匹馬叫做踰輝,連太陽的光輝牠都能夠超越;然後超光,一形十影;騰霧,乘雲而去;挾翼,身有肉翅。現在你終於看到,不只是外國人那個馬有翅膀這樣飛,中國的馬也在飛,有沒有很有意思?八駿馬的名稱太多了,我抄的這個比較多的人寫,你就看一看,有沒有很有意思?所以這個地方所謂的九廟無塵,意思就是說在那麼離亂的時代,可以讓你的祖先不受塵埃半點侵,可以讓你的聖駕又回到長安,什麼人的功勞?都是渾瑊的功勞。所以「奉天城壘長春苔」,說你曾經奔跑的奉天城壘,現在放在那個地方長青苔了,因為皇室又回到長安。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所有為唐代賣命的只有幾個人這樣,好多士兵好多的英雄,都在荒野裡頭,葬在那邊。好,請問這些人都是誰的手下?「半向君家養馬來」。好多人這個解釋把那個君家解釋成皇帝,說好多人都是你皇上聘用,在身邊替你養馬的這些為你賣命。意思就是說都是一些無名英雄,非也,不能,這邊不要講皇帝。你要知道他歌詠的是誰?渾瑊。他歌詠渾瑊,所以說你是一個外族,因為你帶頭作用,所有這些子弟願意跟隨著你,所以你看那些英雄骨,為唐代保住江山,都是半向君家養馬來,都是你身邊培養的勇士,讓他們能夠衝鋒陷陣。

  為了這個,我具體的找了一個人,各位看一看,我的九十九頁那個數目字的四。說咸陽原上纍纍將冢,當時都是英雄之名,將強半就是泰半了,強半就是泰半,都是渾公廝養之徒,都是你推心置腹培養他們,他們都是你手下的子弟兵,才會追隨著你為大唐賣命。所以我說其中有一個,譬如說渾瑊底下童奴叫做黃苓這個人,力戰有功就封為渤海郡王。所以不但你的子弟兵令人可佩的為唐室犧牲;你的子弟兵也非常爭氣,慢慢的做到了郡王。所以這個地方不要講,君家不要以為就是皇帝,不是這樣。君家我們稱人家偉勇君,什麼君。君不見黃河之水不是也君嗎,稱呼人家,那個君不要講國君。而且國君叫君家,也很少這樣用的。你忘了〈長干行〉,「君家何處住」,請問你家住哪裡?都是你家裡養的這些勇士,這樣子才會回推到渾瑊的身上來,讀詩要會讀得通。所以你如果看到,說這個人是國君的如何這般,又引了《漢書》金日磾如何這般,非也、非也,You do follow me,跟著我走。現在有沒有很有印象了,這個人?

  一個是讓越王勾踐,獻了西施美女,善於用策略稱霸;一個是佐唐藩將,善於用武力來戍衛皇室,雖然兩個的建功性質不同,但是都是保住了,越國的江山,保住了唐朝的江山。知道沒有?所以這兩個對,渾瑊很少人記得他,希望你記住一個外邦的將領,漢代也有個人叫金日磾。這個字如果你碰到,雖然我不說,漢武帝時代也有一個外邦的將領,你們記住《漢書》裡頭寫,那個字你都不要亂唸,你唸三個字,正好三個字給你唸起來錯兩個。

  板書:金日磾

  我叫學生唸,說這三個字,他說金日ㄖˋ磾ㄔㄢˊ,金日ㄖˋ磾ㄔㄢˊ。這兩個字金日ㄇㄧˋ磾ㄉㄧˋ,那個日要ㄇㄧˋ,金日ㄇㄧˋ磾ㄉㄧˋ,我想這是翻譯名詞,金日磾,記得,就好像害死岳飛的叫什麼名字?万ㄇㄛˋ俟ㄑㄧˊ卨ㄒㄧㄝˋ,不要給我唸万ㄨㄢˋ俟ㄙˋ卨ㄨㄛ,錯三個字。記得,怎麼唸?金日ㄇㄧˋ磾ㄉㄧˋ,要記得他,這是《漢書》裡頭記載。也是對漢代有功勞的人,所以大家就類推他。所以我說歷代,只要有氣度的朝代,連外族都服了你,就會來幫助你。

  好,底下這兩個我們都說過了,所以唸過你就懂了,「鄴下狂生,羯鼓三撾羞錦襖」。你堂堂方面大耳的人穿著錦袍坐在那邊,我偏偏赤裸裸咚咚咚咚咚咚,讓你難堪,那個人是誰?咚咚咚咚咚咚擊鼓罵曹,我們講過吧?典故也用過,禰衡,還記得吧,我們不是講到鸚鵡洲的時候講到他嗎?還記得吧?麒麟閣,空中事業麒麟閣,地下文章鸚鵡洲,還記得吧那個對句?在二百六十三頁,前面我們也講過他。所以你看那個鄴下狂生,洛陽,鄴下,洛陽,羯鼓三撾,打著胡人的鼓,然後來羞辱穿著錦襖的曹操。各位這是用一個狂態來羞辱人。

  另外有一個也用比較委婉的方式,也感動人,各位兩種不同的style,但是都感動人,,一個是罵得你受不了的,趕快把你送出去。一個是「江州司馬」,什麼人?當然是白居易,你讀過〈琵琶行〉就知道,「琵琶一曲濕青衫」。藉著琵琶女,敘述琵琶女的事蹟,其實是在講自己的遭遇,說她的遭遇也是自己的遭遇,忍不住淚濕衣衫。所以一個是狂態的羞辱別人,一個是文雅舉止也感動了別人,其實是用迂曲的表達,表達自己的心聲。一個是張牙舞爪的擊鼓,弄個自己的醜態給你看,不要說醜態,如果是站在禰衡的角度,我的狂態給你看。所以是禰衡,一個是白居易,沒問題吧?因為出現太多了,我們就這樣,講完。

  好,這一段講完了,要走入最後一段,我們把它唸完。來,梧對杞,柏對杉,三四:

  學生讀誦:梧對杞,柏對杉。夏濩對韶咸。澗瀍對溱洧,鞏洛對崤函。藏書洞,避詔巖。脫俗對超凡。賢人羞獻媚,正士嫉工讒。霸越謀臣推少伯,佐唐藩將重渾瑊。鄴下狂生,羯鼓三撾羞錦襖;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青衫。

  老師:很好,渾瑊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人物,哪一唐?介紹了老半天,中唐,他中唐,絕不是初唐,也不是盛唐,德宗以後就是中唐了,到了懿宗、宣宗,就是晚唐了,這個大概概念你們要有。

  來,我們終於要把第三十部講完了。讓我都快鬆一口氣,終於講完了厚厚這麼一本書,我在想講李漁《笠翁對韻》,應該是我講得最詳細,補充資料最全,我不管前面有沒有人這樣,一部一部一字一字這樣帶著講,你們是很幸運的一群。我也是非常訝異的破記錄,以前在大學講,你看看這一部這怎麼一回事,那一部怎麼,就這麼帶,帶小兒童的是教他背,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就這樣背。也沒有想到這樣這樣這樣這樣講,你們叫做半大不小這樣,又覺得有些要念大學部了,有些還沒有,那些對仗能不能,一講你們都能領會,我愈講就愈多,然後就把作詩也教你們了,不知不覺就教你們作詩。下個禮拜還要教你們吟唱,所有的韻文大概就大致上的樣子就算一個ending。

  好,我們把它唸完,來,袍對笏,三四:

  學生讀誦:

  「袍對笏,履對衫。匹馬對孤帆。琢磨對雕鏤,刻劃對鐫鑱。星北拱,日西銜。卮漏對鼎饞。江邊生桂若,海外樹都咸。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須咄咄達空函。彩鳳知音,樂典后夔須九奏;金人守口,聖如尼父亦三緘。」

  老師:對,平仄我們看一下很快。「袍對笏」,平對仄。「履對衫」,仄對平。「匹馬」,這個「匹」ㄆㄧˋ也是入聲,仄仄對平平。「琢磨」這個「琢」ㄓㄨㄛˋ也是入聲,所以你知道入聲的話,你就知道它出律了沒有?出律了,應該是平平對仄仄,琢跟什麼?琢跟雕,對不對?雕鏤的雕,它應該仄聲用平聲。這個磨,琢應該是平聲它用了入聲仄聲,至少一跟一它救了。

  「刻劃對鐫鑱」,仄仄對平平。「星北拱」,平仄仄。「日西銜」,仄平平。其實如果你要唸,如果在這個韻上,它銜這個字其實唸ㄏㄤˊ,沒有介音的。所以那個叫做日西銜ㄏㄤˊ什麼銜ㄏㄤˊ,但是我們不這樣唸,因為我們現在國音就錄咸韻。其實在閩南語唸的時候,這個字我們是沒有介音的,沒有ㄧ這個介音的,不然你看那個帆,三,有沒有看到?但是不可能這幾個字就突然改那樣唸,我提醒你知道一下這樣就好。仄仄對平平。然後「星北拱,日西銜」,就是平仄仄,仄平平。「卮漏對鼎饞」,哪兩個字?「卮」跟「鼎」對不對?仄仄對平平,卮跟鼎並沒有用它該有的律。「江邊生桂若」,平平平仄仄,對過去「海外樹都咸」,仄仄仄平平。「但得」,沒有問題,這個字你會唸入聲ㄉㄜˋ就知道它是仄聲,仄仄平平平仄仄,對過去,平平仄仄仄平平,哪個字入聲?「達」,對極了。所以那個達你會唸的話,你就知道這兩個句子全部是正確的。

  「彩鳳知音」,仄仄平平對過去「金人守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非常工整。下去「樂典后夔須九奏」,哪個字?「后」,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有沒有那個后,注意看救了沒有?「聖如尼父ㄈㄨˇ」,我講過這個字都不能唸尼父ㄈㄨˋ,「聖如尼父亦三緘」,哪兩個字?「聖」跟「尼」,所以聖跟尼本句自救,后跟尼又對句相救,所以這個平仄,格律也蠻OK的,拗救都處理了,沒問題吧?

  好,沒有,我們看字面,很容易。「袍對笏」,袍是官員身上的衣裳,笏是手上拿的板子,都是要面聖朝上的。所以有人說笏板,笏板,尤其是像程咬金八十歲,上朝要去報告的時候,臣見駕,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幾事啟奏,突然忘掉了,那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有人說笏板有兩個作用,一個就是「天威不違顏咫尺」,皇上的臉不能這樣公正看,你不禮貌。我們現在說人家跟你說話,你非常溫和的眼光要看著人的眼睛,這是一個禮貌。不能我對你說話你看在那邊,不理人家,不禮貌。以前對皇上說話是微微的抬起頭來,不能正視著他,天威不違顏咫尺,所以笏板稍微擋著,是避免人家說你不禮貌,第一個;第二,幫助你記憶,帶小抄,第一件事情怎麼樣,第二件,所以你看那個大拱拱好以後這樣拜下來,就開始念了噠噠噠噠噠噠。年輕的官吏你還記得你要報告什麼,你不能在皇上前面結結巴巴,或者說錯了什麼事情,很慎重的,那個就是笏板。所以穿著袍,拿著笏就是要上朝,所以袍對笏。

  「履對衫」,履你知道是鞋子,我還說過了履的另外一個字是什麼?不一樣的區別,我應該寫過這個字,屨,非常好。如果你底下不是一個光復的復,是另外一個有點婁那個字形,那個就是草鞋。這個就是當時的皮鞋,如果我們要講的話,這有內裡的。換句話說履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有個成語叫做西裝什麼?革履。你不會說西裝草屨,穿著西裝穿草鞋,好難看,知道嗎?所以類想,原來是這樣。

  「匹馬對孤帆」,匹馬當然是馬奔跑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孤帆這樣走,這都很瀟灑的形象。匹,單獨一個,孤也是單獨一艘。匹馬對孤帆,這對得蠻好。像匹跟孤這種字眼,你只能說是數目字的另外一個取代字。你當然也可以一馬對一帆,那兩個一不重複了嗎?我只好匹馬對孤帆。

  再來「琢磨對雕鏤」,琢磨是幹嘛的?所以你現在就知道什麼叫做切、磋、琢、磨?會了嗎?切一定是切石。磋?蹉玉,玉字邊切磋。琢?磨石頭,磨底下是個石。切磋琢磨,然後琢就是琢玉,所以切磋琢磨就是切石磨玉的。所以你跟人家就好像切磋琢磨一樣,互相的討論,互相的研究功課。不過這個是就字本字來講,還沒有延伸到,如果你琢磨要延伸到說切磋功課,那雕鏤你怎麼辦?沒有,這純粹是個藝術雕琢的一個動作,一個是磨玉、磨石,一個是雕,我們雕工,雕金箔、雕木頭、雕石頭。同樣道理,一樣繼續下去,刻劃。刻劃用什麼?看到沒有,用刀,用刀一條一條這樣,一條線一條線,這樹枝好難劃,這個枝葉的脈絡每一條一條,這是用刀。請問鐫鑱?用金屬,比較沒辦法,我就敲敲打打,敲敲打打。所以琢磨、雕鏤、刻劃、鐫鑱,都是在雕石頭、磨玉、刻木頭等等的動作,用不同的器具,把它匯整在一起。

  底下「星北拱,日西銜」。我們先來看我的講義,星北拱,日西銜,我們看九十九頁那個第四,出自於《五燈會元》,佛教的書。說有個郢州芭蕉山遇禪師,應該是芭蕉山的那個遇禪師,不是在芭蕉山碰到禪師,不是這樣。說郢州芭蕉山遇禪師,這個章節裡頭記載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人就問了遇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各位知道從西邊傳到東邊來。那個老師回答他說:是星皆北拱,無水不朝東。他用一個自然的現象,如果你看星斗,最受眾星拱之的北斗星在那邊;水的流向,一江春水向東流,所以我的道一定要順著自然之勢,往東邊去傳去。回答得多麼的高竿。你就問了為什麼祖師爺要從西方來?大自然的順勢就是如此這樣走,我只不過順著自然這樣來傳我的道。

  宋代黃龍慧南禪師就說了一句話:「天上有星皆北拱」,「人間無水不朝東」,你如果知道這是自然之理的話,最後我告訴你一件事,「時人若識藏身處」,如果你知道說人生就是那麼自然這樣子做,你就要了解自己藏身的地方,就不要一定要在某個地方跟人家去爭什麼要什麼,「拈取簸箕別處舂」,不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不該你所得的,不要跟人家爭,我就到其他地方,仍然有我生存的方式。知道這個道理吧?很有意思。所以這邊星北拱,水朝東,星北拱對的是這樣。然後這邊是日西銜,都是告訴你自然現象,眾星拱之是北斗星,太陽東邊升起一定會西邊降落,大自然就是如此。

  「卮漏對鼎饞」,卮漏是喝酒的東西會滴漏下來,通常卮就是那個酒器。你如果看過蒙古族的,它是一個皮袋子這樣,可以折可以怎麼樣,裡頭可以裝酒的,我家裡也有這種東西。好像一個刀型的袋子裡頭就裝,你看那個卮,莊子就說過,不是有卮言嗎?你翻來覆去這樣說的話就是卮言,因為酒器可以這邊喝完了折起來,然後你就帶著,要的時候裝酒了它又膨起來。所以卮漏那種東西它可以漏水。

  好了,麻煩的是這個鼎饞,鼎怎麼饞?各位看這個注釋,漏卮,古代底下有孔的酒器,酒量很大如何這般。後面那個你就不要管,它就是個酒器能夠漏酒,就那麼一個概念。我不是講過裝了水,然後拿起來,喝起來那個皮就皺皺皺,酒就這樣咕咕咕咕就這樣下來,蒙古人喝酒也很豪邁。我們拿了他的東西還倒在茶杯,不入流。人家那個就是拿來讓你喝的。然後鼎饞,他說饞鼎指茶葉不易出汁。你懂得這個意思嗎?什麼茶葉不易出汁?來,你看我補充的資料。

  明代謝肇淛,這個字要唸ㄓㄜˋ,浙江的浙最早用這個字,有時候你看到淛江、淛江,因為一個江水。後來我們現在三點水寫個折,它早年是三點水一個制,《五雜俎》又出來了一個書了。我上一次說了你看到雜俎就是什麼?雜記。俎就是我們的菜砧,你在切肉、切菜,切什麼那個砧板,然後什麼東西都要放在那嚓嚓嚓嚓這樣切。所以我這本書是把所有的東西,有的沒的,沒的有的都放進來了,就叫做雜俎。以後你只要看到雜俎,就是內容非常複雜的,就叫做雜俎。不是純粹我講儒家的都有儒家的,也許道家,我就是雜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全部放進去了,這個文人的筆記、俗話的筆記、一般市民的放在一起,謙稱自己的著作不登大雅之堂,就會叫做雜俎。所以什麼事情都記,他就記了,你看看,沒想到他記到製茶了。他說現在人造團茶,造團就是茶團的意思。各位有沒有看過那個普洱?你知道團就是一個圓餅就叫做團,所以它這個茶團就那造茶餅的方法,都不傳下來了,而建茶之品亦遠出於吳,福建、建安所得的茶,應該要比吳地浙江的好。就算是遠出於吳會諸品之下,他意思就是說,抱歉,他因為後面還沒念完,說遠出於吳會諸品之下。換句話說福建茶不如吳地,當然就是蘇州,會稽就是浙江所產茶。你知道謝肇淛他應該是江浙人,當然要講我們的好茶,如果你講給福建人聽,哪裡比得上我們的鐵觀音。各位不要忘了,他也去看了武夷山。你看就算是福建武夷清源這兩個品種,雖然可以跟上國爭衡,有沒有看到?吳越在上,閩粵,廣東的粵在下,來跟我們爭,但是所產不多,他說可以跟我們來媲美的也沒有很多,因為十九饞鼎,故令聲價靡不復振。不再振作了。什麼叫十九饞鼎?它的葉汁,在提煉的時候那個茶汁不容易流下,泡的時候茶汁太黏太稠了,何如我們的碧螺春。碧螺春。你要泡碧螺春的茶不要用一百度泡,而且是茶水先下,茶葉再下去,八十度的水就已經很強了,通常七十,比較溫和。

  那他說的,現在你終於知道,卮漏是酒可以透過你那個皮囊裝的東西,這樣滴下來讓我來喝。然後你的鼎饞,就是你的茶汁饞在那邊不容易流下來,太濃稠。知道我意思?我請問,我好像也跟你說過,因為唐宋跟明代喝茶的方式不一樣。各位看過日本的抹茶吧?知道吧?日本抹茶就磨得這樣這樣,唐宋就這樣喝。到了明代就說茶不要這樣浪費了,我們就這樣泡就好了,當然容易,所以看是怎麼製造。我的意思是說他是江浙人,他當然要說我江浙的好。唐宋要說我們的泡法才是好喝的。你看現在不是有人到日本去都喜歡拿抹茶,還有抹茶豆腐、抹茶醬、抹茶什麼都來了。

  

  來,我們再看下去。所以卮漏對鼎饞現在懂了沒有?不然你講不通,一個是可以漏酒的卮,一個是茶汁不能流下來的鼎,鼎饞就這樣,茶葉。你終於懂了李漁在做什麼,李漁引這個典,因為李漁也是江浙人

  「江邊生桂若」,有人說是桂樹跟杜若了,江邊就生了這個樹。「海外樹都咸」,海外就種了都咸這樣的果樹。這個都沒有問題,因為杜若對都咸。它的妙處就是江邊、海外,字面對得非常的好。而且他會找兩種,如果你認為都咸是一種植物的話,那杜若你就不要講說是桂樹跟杜若的合稱了,你就變兩種植物去對人家一種。知道我意思吧。而且那個若跟咸,如果在我們作文上它就是一個虛詞,語尾詞叫杜若。所以你就合稱就是多年生的草木,都是香桂然後對都咸果樹,這樣就好了。不要硬把它拆成說是桂是桂樹,杜是杜若,這樣的話你的都是什麼草?咸是什麼草?你又不能這樣拆,所以我們講一個概念,一個名詞。不過字面是對得很好,江邊,海外,生動詞,樹動詞,杜若,都咸。

  好。「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須咄咄達空函」。昨天才講今天就出現了,恢恢乎游刃有餘,誰的故事?《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說我解牛十九年,我這一刀下去要在這兩個骨頭的中間,我就啪我那個刀就正好在那個中間,就在那個縫隙。有那麼準嗎?I hope so but I don't think so,不過他是告訴你,人到一個層次的時候,修鍊到一個層次的時候,不要否定它不存在,因為你還沒有到那個境界。有一天說不定真到那個地方,各位看過人家四川或是在倒茶,或是丟盤子,那個菜用丟的,一下啪就到你的盤子上,那個茶嘌下去就是你的茶杯。我都碰過,他就表演給你看,我坐在這邊,那個倒茶的從那邊,一個長長的柄咻就在你的茶杯上,一滴不漏。百步穿楊聽過,所以有些東西是神奇,但是你沒有碰過,你就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就是有可能,因為你的境界還沒到。所以各位好好的努力,哪一天你也到這個層次。所以恢恢乎有餘刃。

  好,同樣道理,這個是從容不迫,有一個人就悶悶不樂。有一個人是從容,有一個就是這樣,殷浩,被貶為庶人,口無怨言,雖然口中不說,每天就寫「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有沒有兩種形態,一個從容不迫,一個是難以忘懷,盤旋在那邊,莫名其妙怎麼都在我身上,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各位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在你身上出現愈多就是愈在考驗你,因為你正走在荊棘的道路,在那邊糾纏,出去以後就是海闊天空,松柏在迎接你了。一定要記得,熬一下。

  再來我們看這兩個態度不一樣,再來比較典雅的。「彩鳳知音」,后夔舜的樂官,然後他能夠奏出了像鳳凰那麼美聽的彩聲,鸞鳳齊鳴,說「樂典后夔須九奏」。所以我們後來你讀《論語》看看,一個大型的樂團九奏,一定是九奏然後結束。因為它是一個琴瑟和鳴的狀態下,一步一步的演奏讓大家。所以我們說胡笳你要演奏十八拍,才能夠把胡笳的感情全部演奏完畢。但是我們平常都沒有那麼時間,我們就截斷。這就好像看戲,慈禧太后生日,〈牡丹亭〉從第一齣演出到最後一齣,因為它可以演一個月。一般的時間,你今天晚上要去看〈牡丹亭〉,大概只有〈遊園驚夢〉演完就好了。懂我意思吧。所以他這邊講的九奏,一定是大場面,非常規矩的典禮,我一定step by step,一步一步的要把它演奏完畢,這樣才叫做雅樂演奏完畢,說「彩鳳知音,樂典后夔須九奏」,一定要這樣。

  相對的「金人守口」,一個是表現給你看,秀到這個音樂,整個排場秀完才叫完整。一個告訴你守口如瓶,不只是要縫一遍,你要把你的口縫三遍。所以各位很多教你戒口業的事情來說,佛教界這樣說,我們也有很多的指示,儒教也這樣說,非禮勿怎麼樣,非禮勿怎麼樣。所以三緘其口,這是孔子看了銅鑄的金人,後面有個銘文這樣刻,他就告訴弟子你要戒慎。這個銘文在哪裡?各位請看一百頁,前面告訴你要忍,要不生氣要怎麼樣,最後告訴你三緘其口,謹言慎行。老師我在那邊上課,我當然也知道錄影,我也知道要每一句都講一個聖人訓言。但是我還是願意用比較活潑的方式告訴你,很多道理我們可以在很輕鬆的心情下,進行很嚴肅的學習。你看看孔子對他的弟子,我把整篇文章都抄下來,做為我們共勉的最後一張講義。

  說孔子觀周,這個很多,你知道孔子是魯國人,我到周朝去,要看你的周朝宗廟的一些點點滴滴。很容易,有人要聽音樂,吳公子季札,吳,我就到北方去聽聽那個音樂,我聽到你的音樂聲,我就知道你是一個盛世;我聽到你的音樂如何,我就知道你是一個衰敗的。吳公子季札,那個音樂,耳朵也非常厲害。季是一季兩季的季,札是一個木字邊一個彎,吳公子季札聽音樂,你Google進去就可以查到,就像這個一樣。

  孔子就觀了太祖后稷之廟,結果廟堂的右階前面有一個金人焉,就銅做的,參緘其口,一層不夠再兩層,參緘,然後你看到它的銘背,後面這個金銅像背面就刻了這段文字:「古之慎言人也」,先做一個斷案,「戒之哉!」大家要戒慎!「無多言,多言必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所行悔。勿謂何傷」,你不要說沒有關係,「其禍將長」,你愈無所謂,你得的殃愈麻煩;「勿謂何害」,你愈說無妨害,說說笑話而已,「其禍將大」,還記得我講過張載〈西銘〉嗎?我講過〈西銘〉你知道他講的,他官派的辦學理念,「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他接一個mission statement,一個最高的至孝理念。可是他的〈東銘〉很少人念,〈東銘〉就是告訴你的行為。張載〈東銘〉,最主要的是枝節的規誡他的學生,「過言過行無所謂」,所謂的過言過行,就是你無心才叫做過,我不小心我踢到你的腳,不是故意要踢的,無心才叫做過。他說一個學生進入我的官派門下,如果你是過言過行,我絕對饒了你,因為你是無心。但是「戲言戲行」,每天嘻嘻哈哈不莊重,在那邊開玩笑我絕不允許。我每次讀到〈東銘〉都會自己檢討,像我這樣的學生進入張載的手下,大概第一天就被驅逐出門,我這個人比較適合到蘇東坡的手下,什麼家、什麼雜家都來,萬流歸宗。

  所以他這邊也是非常儒家,很嚴正的態度告訴你,你不要認為無所謂、無所謂,你恐怕得到的禍害會很大;「勿謂不聞」,你不要說沒關係,反正沒人知道,「神將伺人」,天知、神知、地知、我知。你不相信你看,「焰焰不滅」,那個火焰你不滅不滅,讓它燃起來了,「炎炎若何」,等它變大的時候你看它情勢如何,星星之火怎麼樣?可以燎原;「涓涓不壅」,涓涓的水你不堵下去,巴顏喀拉山脈,長江、黃河的源頭,你去看也是細細的水。你不堵你不堵,「涓涓不壅」,壅就是不堵,「終為江河」,終究變成了江河。所以各位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你如果不去斷絕一絲一毫,你就變成大羅大網;「毫末不札」,一點點微微的縫你不包紮了以後,「將尋斧柯」,就是那個草長大了以後,你讓它有機會長起來,你不跟它拿掉,它終究會長成大樹,大樹你就會遭砍,所以「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如果你真的做到這樣,這就是福氣的根源。

  所以「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如果說性情剛強,要強出頭,你恐怕死得很慘,不得其死,就沒有一個好下場那個味道,「好勝者必遇其敵」,處處要跟人家爭強,你一定會逢敵手,所以謙卑還是對的。「盜憎主人」,我要去盜你,怕碰到主人我當然害怕,同樣的道理,「民怨其上」,百姓也會抱怨他的國君。也就是說你地位愈高,你愈擁有,人家會愈抱怨你。所以「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天下你沒辦法再無窮盡的,再去追求一個最上,所以「故下之」,所以我知道沒辦法,不可上,也沒辦法做到最頂點、最頂點,還要再去追求,所以我們講說知足常樂,知止不辱,老子《道德經》,都這樣知止不辱,故下之,我就謙卑;「知眾人之不可先也」,知道眾人,大眾都是我們的子弟,我們的百姓,大有高人在,所以我不敢先之,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所以「故後之」。我們不是看過很多的「一字師」了嗎?你身邊的人,你不知道字,一個字他會懂,你不曉得什麼,所以你要對大眾,大家都是你的先輩,你就會後之。

  「溫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這也是老子《道德經》的概念,守泥,守於泥,「人莫踰之」。你謙虛了,你守雌就是比較謙虛的,陰柔的一面人家沒辦法逾越你。「人皆趨彼」,大家都嚮往的地方,「我獨守此」,你去吧,一窩蜂,大家去我守此。所以「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如果有人說這樣也可以,那個也可以,或就是這樣,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A,人皆或之,「我獨不徙」,我就是不動。有人說這樣比較好,我就去了,要說那樣比較好,你就去了,價值觀一立了,我就不動。「內藏我智,不示人技」,不要處處就想要秀你的那一些薄技;「我雖尊高,人弗我害」,說這樣的話,我雖然尊高人家就不會來害我。請問「誰能於此?」誰有辦法做到這樣?「江海雖左,長於百川」,說江海雖然是彎彎曲曲的,可見悠悠長長的比百川都長,因為江海它柔,它悠悠長長的,「以其卑也;天道無親,而能下人」,老天他不會特別關照特別什麼人,他常常能下人。我天在上,我為什麼會讓人家景仰?因為我謙卑,所以他能下人。所以「戒之哉!」大家要警惕!孔子把這個讀完了以後,回頭跟他的學生說:「小人識之」,所以有時候小人你要看,有時候小老百姓,有時候就是學生們,有時候小人這個名詞不是說德行不好的。

  我們現在都君子,小人對舉。君子也不見得德行好,你是在位的皇帝也可以叫君子,德行好的可以叫君子。所以我們中國的文字涵義真是很大,所以我說你要會看那個小人,這不說他的學生都是小人,不是這樣。小伙子們,學生們大家記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很踏實,很中肯,非常真誠,有信。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過患哉!」如果你能夠這樣守住,就不會因為你的口太快,或是腦子沒想就惹了一身禍。

  好了我就附帶了一下孔子去見老聃的事情了。他去碰老聃,孔子對他抱怨,他不是在陳絕糧到處都不好嗎?「甚矣!道之於今難行也」,真是難做,現在周遊列國沒有人相信。他說「吾比執道,而今委質以求當世之君」,說我近來我想要執道而行,想要委質以求當世之君,我想要被當世之君所用,但是「弗受也」,大家沒有接受我的。結果老子就回答他說,他非常洩氣,所以你這邊看一下就知道說,孔子也曾經問學老聃,就是這樣,很多這樣的記載。他說你要知道「說者流於辯」,因為善於說道的人常常是口辯,能言善道,「聽者亂於辭」,讓聽的人也不知道,天花亂墜,不知道如何,本來天花亂墜絕對是好的,我昨天講了,佛祖講話天花亂墜,只是一個花拿出來,那個大弟子就知道了,噠噠噠噠噠噠就傳給他。所以有些人一下子就能夠心領神會,有些人被那個天花亂墜的言語,弄了非常混亂,說「知此二者」,也就是說不要為口辯所迷惑,也不要為心情亂了你的方寸,你了解這兩個現象,「則道不可以忘也」。我們還是要繼續傳道,沒有人聽你的話,苦口婆心他們聽不進去,也許他們心在亂,聽不下你所說,但是你仍然要做你該做的道。你口不說了,但是你還是不能放棄你的行為,老子是這樣跟孔子說了。所以孔子後來就回到家鄉去了,好吧,收斂,傳授我的子弟。一百頁的講義就這樣講完。

  請你看到我不是有發那個數目字的嗎,是不是,你們手上有沒有?各位看一看這些數目字,我說一個東西要變成議題,我是舉一個例子給各位看,你看看我這樣一讀,看他動不動這邊有個數字,你看最後的結尾還有三緘,還有九奏。有沒有看到?所以我就說這個《笠翁對韻》,究竟用了多少個數字?你看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排在這邊。然後重複用的頁碼有三個的有二個的,就是它重複兩次,三次。知道我意思?然後不是一二三四,其他的百年、千載、萬弩什麼之類的,千萬尺我就把它列其他。這就是告訴你說,你只要進入學術的整理,一定有例外,Where there is rule?下面一句話,There is exception,有規則就會例外。所以走學術你在整理一些方向的時候,難免有例外。所以我們把這個資料整理好後,你單單這樣不叫做學術論文。我開始探討了,這裡頭它一用得最多嗎還是三?三用得最多,你看我有資料給你看。三裡頭是哪個詞語用得最多,你看三有用幾次,三秦幾次?再下來是哪個數目。你就有證據去說服別人,你說的話每個理論就是落實的。

  然後你就可以再進一步,哪些這個數字、這個名詞,在它的底下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譬如說一枝、一曲、一代、一竿、一榻,大家都遵循。哪些是他自己用的,知道我意思?然後你又看了哪些是有典故的?這個典故是經書用得多,還是佛書用得多,還是道家書用得多?不要小看這三張,懂了沒有?我可以挑出一大堆問題讓你去想。想了以後你的第一個直覺看,我現在寫的每一句,一天、一鉤、一壑、一機、一琴、得一、一世歌、雙柑,你都知道,馬上就知道它的意思嗎?如果知道,表示《笠翁對韻》你真的讀熟了。如果不知道,入門了還沒有升堂。你見了百官之富,看到宗廟之美,你還沒有登門入室。知道意思吧,我是藉數據來告訴你。三十個韻部那麼多的字,你說聽我講完了,你《笠翁對韻》就很熟了,還早。

  等到這些東西,我可以歸納數字,你當然就可以歸納成語,你就可以歸納所謂的事典,是人做的事跡就叫做事典,還是語典,他引用了哪些人的話?你可以無限延長的去做你的材料。有了這些材料,你才可以進入做學問,去寫論文。我來不及了,因為《笠翁對韻》是第一本要上,我告訴你我上完了以後,我就可以回頭來寫它的枝枝節節的對仗。哪些拗救,哪些他沒有辦法做好,為什麼沒辦法做好,哪些地方句式,為什麼它這個地方都要三四變四三,我就會變成學術問題來探討。你想想看,我要寫一篇的時候要翻一遍,我要寫第二篇論文我要翻第二遍,我要寫第三篇論文我翻第三遍。什麼叫做一門深入,懂嗎?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在上了學校,我們都是經史子集,我也修過《易經》、《尚書》,我也修過什麼,我怎麼會學詞?因為你只能一門專研。太多的時間我們浪費到很多地方,我們又不是古人,社會也不是古代社會,哪怕我學宋詞,我的對象還宋代。我學詞,唐、宋、元、明、清都有詞,我就在宋代,宋代我最熟的就是蘇東坡、辛稼軒,有沒有看到?一門,你知道一門東西還有一門?所以各位一定要覺得自己很渺小,你才會這樣走。

  所以我們一本書,一個長進的教授,他一輩子《笠翁對韻》,假設他是開一輩子的《笠翁對韻》,他可以量產出幾百篇的論文,看你什麼角度來用它。所以同樣的你一門深入之後,你背下來之後,你不要看《心經》只有兩百多字,《心經》你也可以寫一本論文。知道吧,你的問題意識有沒有?問題意識之前不要忘了要整理資料,我今天是彙編給你這樣。然後我沒有時間說來考你三島是什麼,三三暖是什麼,然後勤三上是什麼,四知、四皓,顏四是誰?知道我意思吧?你回去自己考驗你自己,因為沒時間。

  然後再下來,我真的要寫下一篇的《孝經》。因為後來進來之後,我發現我們這邊的學習模式,又知道你們一定會進入大學的場域,我在《百孝》的前面就幫你去考證,《二十四孝》怎麼到了《百孝》的場域。《百孝》版本有哪些、清代有哪些、民國有哪些,現在我們倡導的《百孝》是什麼?哪一個地方印的《百孝》又是哪個版本?我前面有一段落,我就要介紹已經變成學術論文,百分之八十的樣子給你看。因為我講過還有一些版本,我要親眼看到我才算數,謹慎到這個地步才叫做學問。這個根本還沒有成文章,我只是整理材料給你。這個版本、這個字、那個如何,好多東西可以研究,就是你要深入以後你才能夠了解問題用心。所以希望你努力的學,你們剛起步,老師是用大學者的角度來期勉你們,大師的角度來看你們,希望你們有一天都能夠登上我們的高峰,然後繼續薪傳我們的絕學。

  好,下課。

  學生:同學們請起立,感恩老師慈悲教導。

  老師:謝謝同學們,後會有期,謝謝大家,謝謝。

  學生: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