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笠翁對韻-第18集

  老師:「恃寵」還是「擅寵」?恃寵跟擅寵意義上有點不同,但是結果是一樣的。恃當然是依靠著寵幸他就為所欲為,擅寵是三千寵愛在一身,知道?所有寵愛都在楊貴妃身。恃寵,你知道我們後面常常有兩個字,而驕,恃寵而驕。所以這個倒是版本問題,版本問題,你就可以知道這個助理,你要他整理,他一定是上網一抓就好,他不必重新打,所以就跟課本的會有不一樣。這是中文版本問題,這無所謂,意思沒錯,關鍵的錯字我會講。但是有個翁,有沒有?荷鋤翁的翁,有沒有?翁是在一東韻,偏偏在這個地方它排入了二冬。所以比較圓口的翁跟張口的翁,李漁常常是混淆,我講過他是比較從寬的,從寬的韻學家。他編詞韻,也編《笠翁對韻》,對韻是對句而韻;他另外自己有編笠翁的詞韻,也是從寬,更寬,他把方言都納進來,蠻特殊的。所以那個字,恃寵跟擅寵,我們背的時候就背擅寵,好,以課本為準。

  好,我們下面,來,上平聲,二冬,「清對淡,薄對濃」,三四:

  學生:「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山花對石菊,煙鎖對雲封。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老師:那個嗒嗒嗒節奏感覺有沒有?好,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平仄跟用字的問題。平仄,「清對淡」沒有問題,對不對?平對仄。第二句有沒有感到怪怪?「薄對濃」,有沒有看到?這個薄你會感覺到它二聲,對不對?但是你如果會念閩南語的話,這個念薄,刻薄,你看看,薄,馬上就沒聲音,所以它絕對是個入聲字,薄對濃的薄請你特別注意。

  再來是哪一個?你們看下去是哪一個有問題?「暮鼓晨鐘」有沒有問題?沒有。所以你知道很多,這是中國文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所以你取字號不要想太遠。有時候你會想到,我這個字號有沒有相關的成語?也許你不知道典故哪裡來,有了,邵雍那邊怎麼說,你就會去想一下那個含義。來,暮鼓晨鐘我們常常在講,對不對?等一下我會講一個公案,究竟有沒有「夜半鐘聲到客船」。底下有沒有問題?對,非常好,石菊。你說老師這兩個字,不是都第二聲,偏巧我告訴你,我們最麻煩的就是一二聲,ㄅ、ㄆ對不對?活活潑潑,剝橘子那個剝,或者是撥開那個撥,一聲二聲的字讓你痛苦得要命。你的母語,mother tongue native language,你不會的時候,往往就被這些平仄搞得作詩不像詩。我講的詩是唐人層次的詩,不是胡謅的那樣的詩。山茶對石菊,石頭那個石也是入聲,石我們念的時候念石,石菊;菊,菊花那個菊。你看石、菊,兩個都是入聲,所以它也沒有出律,山茶對石菊,平平對仄仄。所以石、菊兩個字國音雖然讀二聲,但是它絕對是個入聲字。知道平仄沒有錯。

  所以你這個字假如作詩你害怕,你自己先整理。我講過,到一定層次你們要作詩。我們學者其實是把國語跟上古入聲作平聲的都已經對比過了,我到時自然會發講義給你。你先下一點功夫認識,不要都是人家整理給你,你要知道someday你也是老師,你要整理給學生,你就會知道說,這個功夫我自己能不能做一做。不要動不動都是google、google,現在都是google老師。Google就好多錯,你可以看看,有好多地方就會出問題。

  好,下面有沒有問題?石菊解決了,下面呢?煙鎖,各位「煙」的的確確它是平聲,平仄。我講過第一個字,關鍵的第二字絕對不會弄錯的,平仄對平平,所以它沒有拗救,那個煙的確是平聲。

  下面還有沒有?「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有沒有問題?綠綺對,都沒有問題。下面兩句有沒有問題?早,對了,早湯,也是第一字,它那個第二字一定很謹慎的,絕對不能錯的。「早湯先宿酒」那個「早」該什麼聲?對,這邊是仄,本來該什麼聲?平聲,因為平平平仄仄,早湯。大家一定很熟了,平仄一懂,那作詩很上道,你看一東二冬一直念到三十個部首,你平仄再不懂,那就是啟發太鈍了,要馬上就能夠判別,不知道我就死功夫記下來。相對的應該什麼,平平平仄仄應該是什麼?仄仄仄平平,對不對?好,這裡頭哪一個字你看到怪怪的?「食」,對不對?這個字如果你會「食飽嗎」,我說客家話食就是這個字,食也是,食,食堂,食堂,臺灣話,食,所以它是入聲,入聲。所以這個你也要特別記,因為它是二聲。所以平仄它也沒有問題。只有一個早,這邊拗了,但是第一個字可以不論,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下半句完全沒有錯。

  下面這一句呢?唐,非常好。這個蝶我們碰過了,對不對?對不對?哪裡碰過?莊周夢化蝶,還記得吧?蝶,我說入聲。所以你就要馬上會,讀過的入聲你自己馬上都能夠辨,一辨這個「蝶」沒有問題。那個唐,它第一個字沒有救,對不對?下面「延津寶劍」,那個「延」它沒有變仄聲,那個延變仄聲,它就變孤平了,兩個仄聲夾一個津,所以他就不讓它救,因為第一個字拗沒有關係,懂了?都懂了?

  再下來,剛剛教的那首詩現在用上了,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地方你會認為它平聲?「巫峽浪傳」有沒有覺得怪怪?平仄應該怎麼樣?應該是仄仄平平,對不對?這邊哪裡有問題?有沒有看出來?回答我。巫峽浪傳應該是仄仄平平,因為它要對岱宗遙望,岱宗遙望是平平仄仄,對不對?看好,人家是非常用心的在救。峽沒有問題,剛剛說過它是什麼?仄聲,所以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哪個字?巫,對不對?它應該仄仄平平。巫,一拗,哪個字救它?浪,非常好,這就是我們講的什麼?上拗下救。它是本句救了對不對?請問對句救了沒有?厲害,像這種救都讓人佩服。岱宗遙望,平仄應該是什麼?平平仄仄,非常好。應該是平平仄仄,結果它岱變成什麼?仄聲了,第一個字一動,第三個字就救了,遙應該是仄聲,它平聲了,有沒有看到?都懂,這已經一再出現過了。你看這有沒有很漂亮的拗救?它不但是本句自救,「巫」應該是仄聲,它平聲,「浪」它就應該平聲,它就作仄聲。這個浪我上次也說過了,浪傳的浪,仄聲,如果滄浪的浪它可以作平聲,所以它絕對是上拗下救。所以這句上拗下救,「岱宗遙望」也是岱應該平聲,它仄聲,遙應該仄聲,它平聲,也是上拗下救,都是一三的地方。請問,它有沒有對句相救?有,你看「巫」,對不對?應該是仄聲,平聲;岱它就應該平聲,它就仄聲;遙應該是仄聲,平聲;浪應該平聲,它就仄聲,有沒有?對句也相救。這種挺難的,一般律能夠細到這個地步就挺難的。作詩當然我也希望你能夠有體會,我們慢慢來。

  好,下面一句,「雲雨荒唐神女廟」,對「兒孫羅列丈人峰」,來,告訴我,哪一個格律拗了?一個「雲」對不對?應該是什麼?仄仄,同學們很不錯,這樣表示你都上道了。下面,兒孫羅列,兒它有沒有對句相救?沒有,它本句有沒有救?仄仄平平平仄仄,沒有救,第一個字它不論。下面,兒孫羅列丈人峰?平平仄仄仄平平,有沒有看到?好,哪個地方?「羅」,對了,羅應該什麼聲?仄聲,它平聲了。會不會?記得,把它習慣,不會的想一下或是問同學一下。後面這一節有比較複雜一點點,但是經過那麼一講,原來這樣。先把本句解決,再看對句。因為我講過,它的每一節的最後都是一對三、二對四,這樣子來對,對不對?

  現在開始我們來看字面。「清」對「淡」沒有問題,我們常常講清,要吃清淡、清淡。所以這邊有很多的,「薄對濃」,薄如果改另外一個字,能不能淡對濃?可是上面已經有淡了,有沒有看到?濃跟薄。有時相同的詞,你要想,譬如說剛剛那朋友問我,我那叫咸叫做都、均什麼的,你就想想看仄聲有沒有叫做都的?你就要一想你大概就會知道說,老師教我,我是刻意訓練你去平仄,不是說你字號一定要跟你的平仄相關,不見得。周到的人會這樣,不周到的無所謂,意思相通了就可以了。一般來講,如果你能夠兼顧平仄是最美的。你就想你既然會知道咸,叫做都、叫做皆、叫做均,請問,仄聲字有沒有叫做都叫做什麼?我隨便講一個全軍盡沒,那個盡不就都了嗎?不就叫仄聲了嗎?絕對有的,中國的字妙就妙在這邊。

  所以你看,「暮鼓」它對「晨鐘」,這個不必說了,我請問,有沒有「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個問題,「月落烏啼霜滿天」,哪一天我們特別來念,只要一次,只要到過寒山寺,一回來就開始討論,我高中時候教書沒有注意到這個如何這般。好多東西都是因為那首詩流傳了以後,後面的地理環境,什麼命名什麼都來了,第一個。第二個,夜半鐘聲,一個停泊在寒山寺邊(我們現在看是運河邊),那個旅人他睡覺醒來,對古人而言,他又沒有戴西洋錶。所以你天將亮未亮叫做夜半,反正夜半,天還沒有亮,這邊叫做夜半,是一個泛稱。你一定要講說夜半是一點到,夜到半,就是十一點到一點,甚至於還要考證,因為有鐘聲了,應該會在清早。這樣考證有時候詩就會拘泥了,就會拘泥掉。因為詩我講過有很大的感發力。夜半你一定要講到這樣嗎?那就開始說了,早上我們講暮鼓晨鐘,那些出家人有那麼早就在敲鐘了嗎?你不是出家人你怎麼知道?有人就去考證了,的的確確中唐以下有些寺廟,大概三四點做早課就開始有鐘聲。所以現代有些學者,實驗派的人就去考證,夜半鐘聲究竟是幾點可能敲,考證到說三點四十五分多少秒,連秒都考證,古代,以唐代的星象如何怎麼,有那麼聰明的學者。

  他是現地研究,杜甫走過的三峽他再走一遍。可是問題,我上一次也提到過,以前三峽那個象牙,金沙博物館出現了六百多顆,跟三星堆出現六顆,人家才知道說,現在蜀地以前是個大草原。滄海桑田它都變化,幾年前的變化,幾十年前的變化。葛洲壩,大陸三峽、葛洲壩建起來,兩岸的生態都不一樣了。有時候現地研究,有一些時空變化也要稍微考慮。所以學者實驗精神我們很贊成,譬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那究竟是哪裡到哪裡?朝發白帝城,到這個地方是不是能夠一天之間,就能夠來到。真的有學者都去走過,很動人的。後來慢慢慢慢人家看到他這種,我們講說田野工作,現在好多搞民俗的都走在田野工作。有一天你們也許也會到海外去,如果說看到英國的幾世紀的文明跟現在,我們現地去看,是不是所描寫的就是這樣,跟你以前讀到的小說一樣不一樣,你也會這樣來。《塊肉餘生記》或是《雙城記》,這個故事,而你到英國去了,是不是也會來看一下?很多東西就是不要太拘泥,也許就寬一點。

  現在又講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月落烏啼怎麼會霜滿天?通常霜什麼時候降?早上。原來月落月要下去,太陽還沒有出來,應該清晨的時候還有霜,所以月落烏啼,不是說就是早晨,我們說早上有霜。所以月落烏啼也有人講說,月落烏啼那個霜已經可以看到了嗎?可以如何,你每一個每一句都要這樣去找,去找它的答案,科學精神當然好,有時候文學是沒辦法,絕對又這樣,用這樣來。所以你知道月落烏啼也有這種。烏鴉啼是什麼時候啼?你也聽過一個雄雞一鳴天下白,雄雞一叫天下就亮了,唐人詩,也有說雄鴉,說烏鴉有那麼早起來的嗎?你處處都疑問,你又不是張繼當下。

  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個對愁,這個愁眠山,對愁眠,愁眠是愁眠山。各位我相信,愁眠就是帶著愁,我在這邊想要休息,要安頓我行者的一種心境。你若一定講愁眠就是愁眠山,我正對著愁眠山睡不著覺,因為它叫愁眠,你就睡不著。我相信恐怕是張繼的詩先有,那個山的命名再來。這我也不想去考證什麼,我是跟你講那些問題太多了。所以暮鼓晨鐘這個問題,我就想到張繼。有一天,如果你要知道你自己google進去,楓橋夜泊大家都很熟,楓橋夜泊看有多少問題,平仄問題、名稱問題、敲鐘的問題,什麼的問題,耳熟能詳被大家提出那麼多的疑問,非常的了不起,大家會問那麼多。你的答案我講過不要太拘泥,這個詩詞的感發力才會存在,太科學化的去處理、去詮釋,有時候就會壞事。這個不必我說了,我只告訴你暮鼓晨鐘,請記得,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個夜半,你一定要講十一點到一點的時候,根本沒用鐘聲;清晨就算你考證到清晨三四點,出家人人家都起來做早課,做什麼的,早上那些承天光景,也許你就可以想像。

  各位「山茶」對「石菊」這也沒有問題,茶你很熟。這個茶在中國古代最早就是荼菜,茶上面還有一個一橫的,那個叫荼。我們不是說「如火如荼」嗎?荼是一種苦菜。茶葉如果你單獨來咬咬咬,也是苦苦的。所以以前茶葉的前身就是那個荼。我們說荼毒天下蒼生,知道我講那個字,荼。因為長得非常的快,所以我們講如火如荼,好多東西一有個風氣上來整片就感染了。後來上面一畫沒有了就變山茶,人工慢慢來種植的時候,那個叫做茶。在翻譯的時候,發音外國人來學的時候,又把這個茶,茶,念的音也會不一樣,我們不管那麼多。所以山茶的茶,你就記得多半在高山上,有一定的緯度,茶葉在霜氣滋潤之下,那個茶葉能種得比較好。臺灣很多的山坡都有種,我們在臺北最近的就是坪林山上,如果那坪林有茶博物館,你就知道,坪林,臺北縣坪林。

  石菊就蠻特殊,石菊它叫做石竹,它說多年生觀賞性的草本花卉。我們常常有雛菊、有重菊,這個菊是不是也是一種重生的,比較高,莖比較高的那種,不是那個雛菊,是菊花的一種。所以它講說草本花卉,那只是另外一名字叫石竹。你不要以為真的是竹子,沒這回事。所以茶對菊,植物對植物,我想這應該也都OK。

  「煙鎖對雲封」,大自然界煙鎖,煙鎖住了這個樓,煙大的時候;雲封住了這個山,都一樣,看它雲的密度濃度,這也沒問題。

  好,底下我問你,「金菡萏,玉芙蓉」,課本就說了菡萏叫做荷花別名,玉芙蓉是白蓮花。蓮跟荷我下一次也會專門有一節,因為後面都會提到梅、蘭、竹、菊,我有一節有些講義會提到這些。因為文人雅士,我剛剛講常常會藉物來寄託自己的心意。我問你,菡萏跟芙蓉,它說菡萏是荷花的別名。的的確確我可以告訴你,文人有時候作詩,就像我剛剛講,拊跟蒂是不一樣的,拊是托著花的那些一瓣一瓣的,蒂是一根接著花的,跟枝在一起的,如果細分的時候都要講清楚。創造一個字它絕對有一個部位可以指稱,它不會是含糊的。你只要菡萏兩個字念起來是仄聲,「菡萏香銷翠葉殘」,它絕不會說池荷香銷。因為我講了菡萏就是在正式區別上,菡萏是還沒有開的荷花,荷蕊還包住,有沒有看到那個?那時候才會金菡萏,那時候黃色,你可以看到金,菡萏,含著還沒有開。廣泛的稱你當然可以說是荷花的別稱。有時候為了平仄,所以菡萏香銷絕對不會只是一個花蕊,香銷了,翠葉殘了,表示整個荷花都掉落了,應該是荷花都開。可是那個地方格律規定你要用仄聲,它當然用菡萏香銷,仄仄平平。所以有時候為了平仄的時候,它會有一部分去借代全部。我們常常修辭學上常常有,譬如說金釵,你自然會講說女孩子,玉葉金釵。金釵只不過是女孩子戴的東西,你可以講說女孩子,有沒有聽過《紅樓夢》幾金釵?有沒有?它只是女孩子戴的髮釵,金黃色的髮釵,可是用它部分來借代著全部,我們常常有的,常常有這個方式。所以菡萏各位知道,還沒有整個綻放的含苞的荷花我們叫菡萏。你用部分來借代全部的荷花,我沒有意見,金菡萏。

  芙蓉,玉芙蓉一定是展開的。它講說白蓮花,玉絕對是白色,沒有問題,白蓮花。各位,我請問蓮跟荷有沒有區別?你聽過睡蓮吧?特別如果這個花我們白河,臺南縣白河,就是蓮花的故鄉。如果在臺南的話,我有個學生就住在白河。有時候蓮子,這個蓮哪一天我也會介紹,也是我們李漁的,他《閒情偶寄》講,他認為所有的植物裡頭,蓮荷,荷花對人類是最有貢獻。我有抄一篇,我不曉得有沒有發下去了,不曉得。他特別有講,周敦頤《愛蓮說》,我為了對比,因為要講蓮荷,梅蘭竹菊,我就先把那些東西都抄在後面。因為植物的觀賞,高雅的植物寄託了高雅的人品。各位,《愛蓮說》你應該都讀過,可是《愛蓮說》如果按照這樣的解釋,蓮是平躺在水面的,怎麼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有沒有?可見周敦頤那個年代,至少北宋初期蓮荷都混稱了,他們看到的荷花也叫蓮,只要水面上開出來的花,他就叫做荷跟蓮都不分了。但是我們真正在區別上,植物類別上,睡在水面上的那個葉子呈開的,甚至於現在還有布袋蓮,還有很多,貼在水面的我們叫蓮,長出水面的我們叫荷,蓮、荷是有區別的。所以有時候你在看它對比的時候,注意下它究竟指的是什麼。

  所以菡萏芙蓉現在知道了嗎?芙蓉有水芙蓉也有木芙蓉。木芙蓉有時候你看看,好像長起來有點像燈籠花,它就含個頭,結在那個樹上。所以「芙蓉如面柳如眉」,那個芙蓉,水芙蓉,還有木芙蓉。你google進去你就可以看到,葉子也蠻大的,它不躺在水邊,花開出來也是紅帶白,透白,那木芙蓉,不一樣。

  好,「綠綺對青鋒」沒有問題,綠綺是個琴,青鋒是個劍,我們課本後面都應該有註,都有註,沒有問題,司馬相如什麼什麼這個沒問題。但是我們看下面,青鋒是青鋒劍,都是古代的寶劍,綠綺是古代的琴。

  「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這個要念ㄓㄠ,不念ㄔㄠˊ。這邊早湯是什麼?你看到這個湯,如果我現在問你,我們課本正好沒註那個湯,你要知道在古代這個湯,絕對是我們講的熱水。所以叫你去泡湯,就是泡熱熱的溫泉水,絕對不是你現在喝湯的湯,那就差很多了,你在泡湯,你還泡什麼湯,這個湯絕對熱水。在唐宋詩裡頭,陸游一首詩,說他從外頭回來,「稚孫漸長解燒湯」,小孩子看到爸爸回來了,好聰明,就趕快煮個熱水跟爸爸洗塵,不是說煮了一鍋湯讓爸爸喝,不要誤解那個湯。

  我們古代還有講「湯沐邑」。所以你這樣講起來,你就知道很多的漢字,在東南亞都常常在用。

  板書:湯沐邑

  湯沐邑這個詞對韻裡頭沒有出現,你看這個對韻我都看過了,我盡量補充一些。

  什麼叫湯沐邑?你看史書常常會出現這個詞,你也會看到湯沐。所以我們那個湯,你如果把它解釋我們你現在喝的湯,這下麻煩了。沐你知道是什麼?洗頭叫做沐,浴叫做洗身體,所以叫沐浴,沐浴,沐浴。所以你用熱水洗頭就叫做湯沐。邑當然是一個地方。我讓你熱水洗頭的地方,各位,什麼意思湯沐邑?古代如果你對朝廷有貢獻,皇上就會給你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稅收都讓你過日子,是非常謙稱的名詞,「不好意思,這只是讓你洗洗頭的地方」,恐怕你稅收很豐富,這個就叫做采邑,精彩的彩,沒有三丿,城邑的邑。皇上特別賜給你,讓你生活的那塊提供稅收給你生活的地方,就叫湯沐邑。皇上賜城邑給臣子的謙稱,皇上很客氣。譬如說漢代三傑,我們下個對就會有了,漢代三傑都有封一個地方給你。就像你是殷商的後代,武王得天下以後,就把商的後代封在宋這個地方。但是宋是給你生活,不是說你對周天子有功,不是。以後你為我打天下,我就封一個地方給你。皇上就很客氣,不好意思,這只是讓你洗頭,有時候稅收都很豐沃,知道湯沐邑。所以湯絕對是熱水。

  好,早湯先宿酒,在古代那個湯除了我們講熱水之外,你一定很好奇,「老師,我們現在喝的湯它叫什麼?」你不是講味噌汁,日本人,味噌汁。所以你看那個汁,一定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湯了,加了這個,加了那個佐料的,我們晚上喝湯的湯不只是熱水而已。所以早湯先宿酒,宿酒是宿醉,你要醒你的宿醉,你就早上起來先喝點熱茶,茶水,知道吧,那個湯就叫做茶水。絕對不是你現在煮個蛋花湯,煮個什麼玉米湯,煮個什麼濃湯,非也。真的就這樣區別,你一看到就請記得。所以泡湯泡湯就是泡溫泉熱水。所以你喝茶水先把宿酒給解了,早湯先宿酒。這個蠻雅的,宿醉還沒有醒。我們中國人健康,在醫學的健康上,你早上起來先喝白開水是OK的,白開水,而且喝溫開水。

  「晚食繼朝饔」。這個有一個成語,我寫在這邊,你就會終於懂了。先講一個人生,人生什麼叫做尊貴的,這個我講義沒寫,

  板書:《戰國策.齊策》

  《齊策》,你知道《戰國策》就是戰國,秦齊楚魏韓趙燕,有一段話它說是,你很熟的:

  板書: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無罪以當貴。

  安步以當車,這個已經變成成語了,晚食以當肉,無罪以當貴。想想看人家在說什麼人生哲理?人生的道理,不敢說什麼哲理。有這段話,我們這個(安步以當車)已經變成成語。另外《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話叫做「饔飧」,有個成語叫做「饔飧不繼」,看好我怎麼寫:

  板書:饔飧不繼

  每個字不要抄錯。我等下會講那個字,好多人都寫錯,包括開餐廳的也常常都寫錯。你把這個寫下。它本來在我們《笠翁對韻》,這兩句話它的意思說,晚食繼朝饔,就是晚上吃得晚,接著就吃早上的飯叫做朝饔。

  我們現在慢慢發現,現代人竟然發明了叫做早午餐,早上不吃,到了晚一點吃早餐,午餐不吃。因為有些出家人是過午不食。我沒有意見,但是沒有變成成語,生活習慣的確,因為現代人有時候晚上熬夜,熬得太晚,早上起早,不像我們做早課。我們那時候大概在鄉下五點都要起來,透早就出門,大人就要下田,小孩子就在那念書歌,就背一些東西,在鄉下我們在花蓮都這樣過。哪裡有讓你睡到十點九點的,哪有這回事?五六點家長都起來,你小孩子都起來了。

  所以它意思是說,如果你昨天晚上晚食,好像就接著早餐,就吃著少一點。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養生,一般來講,因為晚上你沒有工作,基本上現在醫學告訴你不要晚食,你不要晚上吃飯。

  但是《齊策》說什麼?萬一你不得已,晚食以當肉,晚食以當肉應該調第一句,我是寫安步以當車。說你晚上吃得晚,吃得晚你肚子就餓,人餓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好吃,你就是常常應該吃七分飽八分飽,每天都吃到九分飽十分飽,把自己撐得要命,這個叫做自作孽。你不相信再來看看,你大概都吃七分飽看看,你的精神就很夠。吃得慵慵懶懶的,自己的體重增加了,都不是養生之道。七八分飽,準時的吃飯。不過晚食以當肉,你可以想想,萬一哪一天晚一點吃飯做什麼也不必急,那天晚上不管出什麼菜出來都好吃。

  安步以當車,你不要羨慕那些有車馬坐的人,把自己給坐肥掉了我給你講,你就這樣走走,還記得,我在臺南走了十六年了。就是這樣走,你太忙,你看我上課,有時候一坐,你看一坐就是坐一整天,那你有空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筋骨動一動?說安步以當車,優雅的走,不必羨慕那些坐車馬的人,你反而得到了健康。

  最後無罪以當貴。各位,這個是在我們公民的社會,你處在這個社會,很多法紀法令如毛,動不動就會怎麼樣,騎車不小心超速,什麼超速,所以如果你都不要有一些罪。這個罪如果你廣泛的,也不要去得罪,也不要去犯法。那麼你就是一個富貴的人,就心裡沒有負擔,晚上夢穩心安,就能夠非常平靜你的心。

  所以你想想看,這是《戰國策.齊策》裡頭提到的三個東西,想一想,人生能夠這樣夫復何求!不一定要吃肉,晚一點吃飯,讓自己清淡一點。但是我有時候感覺到素食,為什麼要做成像葷食一樣的東西,命名也要命名像這樣?我每次跟素食店的開店的人,你知道我意思。這個叫素火腿,怎麼還又叫火腿?不必了,我說素食店能不能自己命名,如果能夠這樣就自己改革,這是最理想的,知道嗎?你知道素食店就素肉什麼,為什麼還要肉?你就沒有肉,你就不必用那個素料故意說是素肉,不需要這樣,辦桌你就發明一套名詞。如果那個素食店願意,我願意傷這個腦筋,讓素食店大家來,一道一道菜做出來,這個叫什麼命名,我們大家都這樣用。我們現在很多名稱就隨著葷食來命名,菜單,menu一拿出來,按照葷食的,亂沒道理的,亂沒道理,非常沒道理的。希望素食業能夠改革一下,不要去附和。

  好,我現在要再解釋另外一個名詞,你看朝饔,可見饔是早上吃的菜還是晚上?吃的飯,還是晚上?早上。我剛剛寫了一個成語,叫什麼不繼?「饔飧不繼」。注意這個成語,好多人寫錯,開餐廳的都會寫錯。怎麼寫錯,那個餐廳的餐給我寫個歹食。你應該讀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飧絕對是指晚飯,用晚飯來代指,我說部分借代,用晚飯借代三餐,三餐吃的飯粒粒皆辛苦。它是夕食,有沒有看到?不要寫成歹,寫成歹這個字就錯字,非常解釋不通。早上吃的是叫做饔,晚上吃的叫做飧,饔飧不繼,早飯吃完了,晚飯不知道在哪裡,晚飯吃完了,早飯不知道在哪裡。所以饔飧不繼是寫富貴,還是非常的窮困?窮困人家。有一餐沒一餐的,早上吃了晚餐不知道在哪裡,晚餐吃了早餐不知道在哪裡,所以饔飧不繼是這樣講。

  我請問,餐廳的餐寫成了歹那才是不要去吃,因為歹家食就是不好吃。不好吃的餐廳你還去?他就告訴你不好吃了,你吃到蟑螂他也不會賠你,我就叫歹食你自己來自己負擔。Ridiculous,我是故意這樣詮釋。所以你家假如開餐廳,寫個歹部的,聽到我演講全部改掉。在唐人街開店的也一樣,真的,就有時候他要簡寫,餐不是很難寫,有沒有?正楷的餐,他就寫歹食。歹食沒這個字,你寫夕食也不對,那個念飧。餐廳的餐古代簡寫怎麼寫?兩點再一個食物的食,就這樣,兩點,至少它是冰食,冷食,兩點這個餐,它是餐廳的餐。那樣簡寫是有的,你注意看《莊子》,有些古書在刻的時候,那個餐它就寫這個飡,但是絕對沒有人寫歹。要記得,早上吃叫做饔,晚上吃就叫做飧,食部不一樣。這個懂了沒有?

  好,底下這兩句話,你要來看我們課本的解釋,這故事非常神奇。「唐庫金錢能化蝶」,有時候我們莊周夢蝶大家都很熟,這個典故我也是讀到了《笠翁對韻》我才知道,有這個典。蘇鶚的一個筆記,他的《杜陽雜編》記載,說穆宗,中唐以下,曾在殿前種了千葉牡丹,所有白色蝴蝶就到花間。穆宗就叫所有的人把牠捕捉,獲得數百隻,等到天亮一看全部變成了金玉。後來發現,全是宮中寶藏庫裡的金玉所化。相信不相信這樣的故事?荒誕不荒誕?當然,現在玉可以經過一個容器的安排,可以製造許多的玉蝴蝶,沒有問題。但是它那「唐庫金錢能化蝶」,有這樣的傳說,信不信由你。一物變成了一物。

  有時候你如果是火山爆發,岩漿這樣流下來,旁邊的樹木都被岩漿給溺了,然後它就弄在那邊。現在不是有很多的室內裝飾物,都黃金這樣打造這棵樹、那棵樹,真的有那個想像,就有這樣的事情出來了。我們不是現在進入有室內花一些假花嗎?有一些玉樹,我們常常講火樹銀花,你看古代怎麼會有火樹?晚上那個燈籠掛在樹上如何,我們現在元宵節或是什麼,或是晚上燈亮的時候,那個樹上這麼一串起來,不是一大堆的小燈泡這樣,真的,火樹銀花。以前就講火樹銀花是非常繁華的城市,現在火樹銀花天天都可以看到,臺南也天天火樹銀花,晚上到了就火樹銀花。所以有時候想像的空間變成了具體的,因為電器化了,時代會有不同。所以你相信不相信,你就把它當一個傳奇故事。哪一天你也種千葉牡丹花,一夜之間都變成黃金,看看是不是你家的黃金變的。

  「延津寶劍」更神奇,因為它為了壓那個龍,龍的確就在我們的冬韻這邊。延津寶劍會成龍,更特殊了,張華是我們了不起的第一個博物學家,最早有《博物志》,他的書名就叫《博物志》,我們這邊沒寫,他著了《博物志》,我後面有引他其他的故事。他說他們能夠望氣,在斗牛之間,看到了豫章豐城縣有個奇物出世。豫章,當然現在的九江江西。有個朋友,他的朋友雷煥,也是一個博物之人,他們就專門,因為在豐城縣有這個異象,他就申請說我要到豐城去當縣令,其實就是專門要看看,因為這樣的奇象這個寶物會不會出現。結果後來,他看到光中帶殺氣,他說一定是寶劍無疑。這個東西就跟望氣者言,你要相信不相信是隨你。在道教也是這樣,說一個正義之士,愈不得好死的人他的靈氣愈重,民間信仰就愈多人拜他。告訴我哪一個人?譬如說,岳飛武廟固然有人拜;行天宮,關公,有沒有?也有人拜;唐代戍守睢陽城的張巡、許遠,那個有沒有?也有人拜。好像戾氣比較強,那寶劍也有人這樣叫,不是讓你賞玩的,一般人說寶劍掛在家裡可以避氣,避邪氣。他說這個氣那麼樣的殺氣,一定是寶劍,結果在那邊真的挖出了一個寶劍,雷煥自己就佩了一個,因為他知道張華也是博物的,因為兩個人都看到這個異象,他就送給了張華。

  看好了,我上次說了,龍盤虎踞的中山金陵,人如果不好好的做人該做的事,哪怕他是龍盤虎踞之勢,也是改朝換代,幾年就有宋齊梁陳。所以形勢客觀,主觀的就在人的治理。如果張華佩寶劍,八王之亂他何必被人家殺害?懂我意思吧?我在反諷了這個故事。結果在八王之亂的時候,趙王司馬倫,把張華給殺了。結果寶劍也不知道在哪裡。這個故事。我看到這邊蠻感慨,你不是千方百計找了寶劍,也不能保護你自己。因為你處在這個時代,有時候是不是立場的問題。八王之亂,在宋代也是一個對宋代也傷害蠻大的亂事。

  好,看下去。有一天雷煥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路過延平津,沒想到腰間的寶劍,忽然躍出而墮入水中,墮入這個水裡頭。換句話說到渡口的時候,他佩戴爸爸給他傳給兒子的寶劍,竟然掉進去。派人家去打撈,終於發現原來張華的那把寶劍,就掉在延津渡口裡頭。兩個寶劍結合在一起,波濤洶湧,龍蟠迎合。所以後來就說了,因緣湊巧,都用了這個典故叫延津劍合。

  所以一個是金錢,這樣人事的用的東西,會變成自然界的蝶;一個是人用的寶劍化成了水中的龍,也是物。就是人的器物化為物,它用這兩來對,蝶飛在陸上,龍潛在水裡,知道?也虧他,也虧李漁能夠想出這樣的對仗。要是我就想破頭。他竟然用這兩個故事。所以我說古代讀書人為了考功名,典故出處要看多少書!也許這些是閒書、雜書,畢竟他們也看了。你就想想他的對,一個人用的錢化為了蝶,一個人用的劍化為了龍。延津寶劍後來有說,時機湊巧我們這樣用,金錢化蝶倒沒有一個成語,莊周夢蝶倒是成語,表示能夠陶醉在遇合的場域。

  下面繼續,「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各位,註釋這是我剛剛說的了,說在巫山縣宋玉〈高唐賦〉,宋玉,抱歉,我剛剛是說〈洛神賦〉,應該是〈高唐賦〉,抱歉。〈洛神賦〉是曹植寫的,我上一堂課作者弄亂了,〈洛神〉曹植寫的,〈高唐賦〉是宋玉寫的。這楚襄王遊高唐的時候,他夢見了巫山神女,然後朝朝暮暮,是人跟神,並不是人跟人的具體。所以李白那邊講「雲雨巫山枉斷腸」,襄王跟高唐神女,指實跟虛的,沒有真實的結合,貴妃跟玄宗皇帝是人與人的結合,所以他們一聽枉斷腸,謂於人間的神仙而如何,所以李白那樣寫。這個故事對李漁來講,他說這是雲雨荒唐神女廟,他說荒唐定位浪傳,浪傳就是浮傳,沒有事實的傳言都叫做浪傳。

  好,各位,這是一個虛傳的故事,但是人間有個實際的故事,「岱宗遙望」,岱宗在山東就是泰山,「兒孫羅列丈人峰」。你看,泰山旁邊有好多的山峰,好像低於泰山,泰山其實是兩千多公尺。所以你這個那麼高,旁邊的山看下去,就好像許多的是他的兒孫在拜這個泰山。我的意思說泰山其實兩千多公尺,不是頂高的,但是它的文化意涵非常深厚,儒學發源地,知道?孔孟的故鄉。所以一個地方,山水都會為你而增輝,因為你而增輝,都是因一個人。

  所以我們阿里山鐵路,或者說哪裡,人文的因素要加進來,讓全世界知道。所以文化意涵相當重,人家就會重視你,因為你是文明的。文化就是人類演進的過程,所有人類往文明演進的過程,就叫做文化,不管你是哪一方面食衣住行。演進,不是退化,退化就不能叫文明。

  好,講到這邊,你就有好多的故事可以說對不對?所以你遠遠的看過,巫峽是浪傳的那個故事,可是岱宗,你遠遠的看過泰山,旁邊那些峰都為了這個泰山的主峰,泰山的最頂端的峰,那個峰就叫做丈人峰。這是具體存在,也用了兒孫羅列,於是我們開始用了一大堆的名詞。

  有沒有人開始告訴我,哪一些名詞你在用?你有沒有稱過丈人?就是你的岳父,你也有聽過岳父。五嶽,我剛剛講五嶽泰山,上面有個丈人峰,它是所有這些低山脈的父親,所以也叫做岳父。各位,你還聽過丈人之後,我們相對的,你稱過丈什麼?丈人。再來,丈母,聽過吧?丈母,就是岳母,都跟它有關,實際的人事。然後你稱過岳丈,當然你也稱過岳母,對不對?五嶽泰山上的丈人峰你稱岳丈,所以相對的他的另外一半就叫做岳母,丈人丈母,岳父岳母,岳丈岳母。還有現代的名詞比較近代,真的早年是比較少用,「這是我的泰山」,泰山指什麼?又是岳父。相對有泰山就有什麼?泰水,就是岳母。只是泰山、泰水這樣的稱呼,在應用文上比較少用。我們現在有人這樣講,「這位泰山,這位泰水。」懂了沒有?都跟泰山有關,都跟泰山。

  我講過山沒玉山高,但是文化的厚度那是沒話說的,孔孟的故鄉,儒學的發源地,從那邊慢慢的感染了全中國全世界。應該說全中國、全東亞,儒家盛的時候東南亞都是儒家的天下,曾經何其盛也!所以泰山的意義在這邊,這是具體事實,你可以掌握到的一些故事,一些人事運用的。

  為了這個我就替你找了一段,丈人峰,我就替你找了很有名的詩,杜甫〈望嶽〉。你看,一看到望嶽,當然它講絕對是東嶽泰山。古代泰山,尤其是東方象徵太陽的象徵,皇上如果要祭天的時候就要登泰山,他祭土的時候就要在泰山下,知道封禪封禪就是這樣。祭天,山上,封禪在山下,都要拜地神。所以不只是文化,好多的皇上也在這邊,因為就像是太陽從這邊升起,你就是如日中天,一定是從東邊祭拜。所以東嶽泰山實在佔了地理的好、文化的好,又出了一些可以宣揚文化的這些大家、思想家、儒家。所以你看到望嶽,絕對不會是西嶽,不能北嶽南嶽,絕對是東嶽。

  所以杜甫的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你們念一遍,因為五言比較短,三四:

  學生:「岱宗夫如何」

  老師:不要念ㄈㄨ,ㄈㄨˊ如何,它是一個發語詞,岱宗,它究竟是,發語詞沒有意義,它也是截斷,「岱宗夫如何」,三四:

  學生:「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老師:有沒有把泰山的氣勢,寫人、寫物都在一起了,非常著名的一首,唐詩三百首,絕對是古詩。你一看就知道岱宗,你看「岱」是仄聲,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沒有這樣的平仄,所以這絕對是一首古詩。「齊魯青未了」,有沒有看到入聲字哪一個?「割」,各位那個割,就是ㄍㄨㄚˋ,那個割絕對是入聲,絕對割昏曉的割,絕對不是平聲。「決眥入歸鳥」,「決」,那個決,入聲。還有哪一個?出現過的我就問你們,「一」,當然沒問題。前面還有一個,前面一句,「絕」,絕頂那個絕,ㄓㄨㄢˋ,知道?ㄓㄨㄢˋ,你要念入聲,會當凌絕頂那個絕。這首詩念起來,讓人家真的是心胸為之開闊。

  前面它說泰山、岱宗,當然我講過東嶽是群嶽之首,這樣的一座山,究竟該怎麼說它,該怎麼看它,或是該怎麼介紹它,夫如何,這個如何有無限的答案可以回答。杜甫試著來,「齊魯青未了」,第一個讓我看到齊,河北;魯,山東,就是山東、河北這一帶,因為都可以看到這泰山之高,所以一片翠綠,我站在這邊可以看到一片綠在我的眼前。人的眼睛就是要看這些青翠的東西,不要看那些烏煙瘴氣,看了就讓人家,這個時代真是亂,受不了。好,讓我看出了什麼?一片綠之外,我在綠意當中看到它的無形的一面,我剛剛講,儒學發源,什麼東西都在這個地方,好像天地對它特別眷顧,連要做皇上的人都要來爬泰山,來封泰山,不管是祭天祭地。

  「造化鍾神秀」,我們常常講情有所鍾,一見鍾情那個鍾,鍾就是專注,專注於某個地方。說好像造化就像天地的一切,大自然一切,好像對泰山特別關愛,把一切的神秀,非常秀麗、非常奇妙的東西都集中在它身上。我剛剛講具體的一些形式,其實比我們西邊的,不管你要喜馬拉雅山,比什麼的都低,但是不在於這個地方,相對的平原望過去,望海、望東北這個地方,它就是低,相對的高度,但是重要的是在無形一面。所以他就先告訴你說,好像這樣的地理環境,神奇的東西都集中在它身上。好,遠遠看過去,因為山一定有向陽背陽,「陰陽割昏曉」,你看看,看過去向陽的地方你就是亮,背陽的地方你就是暗,好像切割的昏跟曉。你在看山的時候會不會看到這樣?真的有這樣,每次爬山你就記得這句話,陰陽割昏曉,陽光這邊打上來,向陽的山就亮,背陽的地方就暗,一個昏,一個是曉。不是真正的昏曉,是被陽光,山給擋住,向陽草木早逢春。所以這樣觀景物也非常貼切,寫得非常生動,看山。

  再來,眼看「盪胸生曾雲」,那個曾就等於一層兩層的層,那是同義字,所以以後你看到這個曾經的曾,在古字裡頭它也通一層兩層的層。說我的心胸,各位,那個盪,你看那個盪沒有?這兩個盪你該怎麼盪?草頭的「蕩」跟這個「盪」該怎麼區別?我這麼一講,以後這兩個字你都會了,我告訴你。很簡單,我剛剛已經說了,湯是什麼?水,茶水,不是我們喝的湯。湯放在器皿裡頭,放在皿,對不對?請問,放在器皿裡頭,這個水會不會溢出去?當然不會,你把它搖盪,它都在這器皿裡頭。所以請記得,一個在範圍之內框住的東西,不管是潭,不管是池塘,那個水就在這個範圍內盪來盪去,有去有回,都要用皿部這個盪。有沒有了解?

  我說學者有時候研究,你的專業是一回事,你說有邊,在宋代查到的字數據。可是語言有時候時代走到一個層次,如果有人念錯了,你要有良心的糾正說不能這樣。譬如說消夜就是消遣夜晚,那個宵是晚上,那個消你不能都通。大家有用,哪一個小說裡頭就有用這個字,所以就用了。小說就很多字是,以前排版印書的時候,在那個排小說的人就是不太識字,所以小說的異體字太多了,你不能看到一個就收一個,看一個就收一個。古代文人也會寫錯。所以我有一篇,其實在馬來西亞發表,還沒有廣泛的登出去,說不定一起來,八千多字就在講消夜。沒想到前幾天,大家都講好尷尬,你現在突然要講好監介,讓我念起來好尷尬。

  譬如說骨,滑稽這個骨稽骨稽,我們也有時候念,那你現在念滑了,你把骨的音存在,念骨架的時候念骨,滑稽的時候念滑,我沒有意見,有那個音。譬如說賄賂的賂就念ㄌㄨˋ,不念ㄌㄨㄛˋ,你怎麼查,古代都沒有念ㄌㄨㄛˋ,你不能說大家都念ㄏㄨㄟˋㄌㄨㄛˋㄏㄨㄟˋㄌㄨㄛˋ,所以我要念ㄏㄨㄟˋㄌㄨㄛˋ。沒有依據的東西你就不要這樣,你就堅持學術那就OK。大家語言都已經演變,那我請問你,「罄竹難書」,你認為是正面還是負面?你如果在古代史裡頭罄竹難書,好的壞的都可以講,你的恩德罄竹難書,你的過錯罄竹難書。可是李密在講隋煬帝的過錯,說隋煬帝所犯的過錯罄竹難書,以後大家就被這個成語給鎖定了,都變成窄的負面。你現在能不能講說,「老師每個禮拜都從臺北下來,您的恩德我真是罄竹難書」,我聽了就覺得怪怪。現在人家都講你罪不可悛,罪無可逭,罄竹難書,都這樣用了。有人講說太迂,你沒能跟時代走。大部分都這樣了,除非它沒有那個音你去糾正,你要去創造那個音,這讓人家真的很麻煩。所以歌仔(ㄗˇ)戲、歌仔(ㄗㄞˇ)戲,每年都要為這個字吵了老半天。因為我不是語言學、文字聲韻的人,文字聲韻是有一個根據出來了,它就要依據來說。可是大家都已經有的,你就注大眾所有的音,而且那個音已經被你接受了。因為我這樣一講你就知道,我們古代沒有輕唇音ㄐ,監,一定是我們的語音尷尬,你會變成ㄍ,中間,有沒有?我們中間,閩南語那個中間,中間,你會變ㄍ的音。所以那個ㄐ已經變成ㄍ的音,音轉了,你就寫尷尬,就尷尬,還要回去念監介!這都很麻煩,每次我們又要被問一次。

  所以你就知道,你知道那個意思,水在一個皿裡頭,好,我問你,這個音樂迴盪在我的腦裡頭,哪一個字?這個盪。你看草字頭的蕩那個水,茶水潑在草裡頭去,有去無回,「覆水難收」聽過吧?所以你的行為放下去很難再收回來的都用草頭蕩。各位,我問你,「放蕩不羈」,哪個蕩?皿還是草?草字頭,行為放出去了,很難收回。對不對?我們說蕩婦卡門,好可怕,放出去了,一定是草頭,知道吧?放蕩。我們說「盪鞦韆」,請問鞦韆要不要回來?你說「老師我不要,我一盪出去就飛呀飛呀,小飛俠,我就飛出去」,哪有這樣盪鞦韆的?我要跟你講,古代的侍女還不能盪鞦韆,還要打鞦韆,很文雅的坐在那邊,人家幫你打,這樣推推,有去有回,有去有回,盪。來,我問你,「碧波盪漾」哪一個盪?碧波盪漾,來去來回,一定是這個。懂不懂了現在?在個池塘裡才能夠盪漾,一去一來,一去一來。可是這兩個字你現在去看,通用,通用,通用。回到文字的本意來講,原來是這樣。這個音樂太好聽了,在夢中迴盪在我的腦海,盪。這樣會不會?

  好,你看,現在我們來看,杜甫用這個字,「盪胸」,說我現在眼界看過去一層一層的雲,在我心裡頭那麼樣的烙下了深深痕跡。不會說一下子看了就飄走了,因為曾雲,一層一層的雲,它不是稀薄的雲。要講泰山的高,愈到了高山,下次我也會讓你看大小高低,兩位神童寫的,王陽明寫的看山,寇準寫的,馬上我的講義都會給你。看有它的距離,我上次說了,有它高低,站在哪裡看,那個山是大小,就會有不同,不是絕對的。所以我已經到了泰山的頂來看,丈人峰這邊來看,所以你可以看到那個雲都壓壓的壓在,尤其是旁邊的那些山壓在那邊,所以那個雲一直是排盪在我心胸,沒有化開,你就看到層層的雲,它告訴你層層的雲。那個雲不是這樣一下子看了又飄走了,不是。「盪胸生曾雲」,而雲所在的地方,也是常常讓你的心在這邊盪,隨著它的氣勢,一直有它的意象在。

  「決眥入歸鳥」,什麼叫做眥?這個眼睛,眥。決眥,你把眼睛張開放,那個一隻鳥,那個歸鳥好像就在我眼前這樣劃過去。一個是廣闊面的雲,一層一層的瀰漫在我眼前,一個是一個點。所以我說唐代人哪怕要寫一點的東西,那個背景也非常開闊。還記得我們講孤舟簑笠翁嗎?千山鳥飛絕,有沒有看到?所以我要看那個黃昏,或者歸鳥要回去的時候,你看旁邊那個雲,所有的雲都聚攏在這個山頭,一隻歸鳥這樣飛過去,聚焦,本來是寬大,聚焦。

  終於我體會了,「會當凌絕頂」,會當就是一定要,這就好像說你看〈將進酒〉,會須一飲三百杯,你一定要怎麼樣,會當就是一定要。會當凌絕頂,我一定要爬到山上,凌,就凌越,就是爬到山上的絕頂上,你才可以看到「一覽眾山小」,你才可以看到無限的開闊無限的景致,所有的山都是渺小的。一個人沒有到達那個一定的層次,你就不要小看別人,除非你到了top,你才一覽眾山小。我可以看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除非你爬到最高的丈人峰泰山上面去。

  我有時候覺得好可惜,到了山東濟南,我到現在都沒有爬泰山。泰山,到了濟南也因時間的關係,我自己都沒有上去體會那個一覽眾山小。但是這個地方如果你不用實際的景色來看,虛的一面,千萬記得,一個人沒有到達一個頂峰,千萬不要看任何一個人渺小,因為你都有不及的地方。你要站在那邊放大眼睛,才能夠看到那麼小的東西,那麼寬的東西,我才大大小小都能看到。沒有到這個層次,不要說你讀了多少書,不要說你到了最高峰。

  我們來看宋代有個人就講了這個話,他的名字就叫做王安石。王安石一O二一到一O八六,正好是神宗時代,各位知道王安石變法,大家都很熟。我們北宋的士大夫我們常常講說,有些就是要為了時代,為了這個時代好,他們很努力的想找一些方法。本來宋代人講三個東西不能變,三個東西不能弄,一個就是「不斬」,就是宋太祖從柴榮他們手中,從北周的手中拿下天下以後,他曾經講過,他立下了三個:一個是祖宗的制度不要亂改;一個是不殺柴榮的後代,蠻忠厚的,我們常常說奪了政權,就怕他是權力的象徵,就把人家斬草除根。你有沒有聽到哪個帝王的後代?但是孔子的幾世後代我們有,孔德成老師,一代一代到七十二代幾代存在。因為政治權力就是,你一有存在就是要趕盡殺絕,不然你就是上一個權力的象徵,所以這樣的對待來看,宋太祖趙匡胤是非常寬厚的人。因為陳橋兵變,我在打天下,小皇帝我怎麼聽你的命令?我只好說,不好意思,我來幫你打天下,打了以後就取而代之,所以他第一個不斬柴榮後代。第二,不斬諫官。宋代你看所有的人對皇上的勸諫進諫,沒有人被殺的。有被貶的,貶得你非常痛苦。究竟你要被殺好還是被貶好,我不知道,但是祖宗立了一個。第三個,家法不能變。王安石他們就是改革派,他說到現在到今天哪裡不能,我就想變一下。太急了,王安石的可惜就是手段太急,沒有好的股肱之才,沒有好好幫助你的人。

  我們來看看他這個飛來峰。我剛剛講了,王安石在宋代還有一個,在朱熹之前,他說所有考試的人都要看我對理學的註解,註解都要看我王說,王安石說。王安石非常有學問,他也許可以這樣,但是仍然引起好多人的不滿,因為學問你要注重各行各派,你把它統一說,他說與其讓那些俗儒,那些小儒解說那些東西不如我來說,因為他看得多看得怎麼樣,也許王安石有本事這樣說。

  我們來看看西湖旁邊的飛來峰,各位這個飛來峰你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它不是本土的。其實它在西湖邊,只是峰比較高,西湖邊的山最多也兩千公尺,一般來講都比較低,特別高的就在靈隱寺旁邊有個飛來峰。他就說,「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有看到嗎?你當了宰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說這個話,王安石當過宰相,你說這個話,也許你點頭一下。但是王安石後來也悔恨莫及,他有他的改變,他到了一定地位,後來覺得說,後面他的學生掌權之後,對他的禮遇、對他的尊重讓他感到寒心,他後來檢討過去的點點滴滴,皇上賜給他的東西,他很多都捐入了佛門,他覺得人生一切,你看到了那麼高的層次,當時應該還沒有跌下來,正在爬。我的意思說,一個人的反差那麼大。

  飛來峰當然是高,它上面有千尋塔,聽說雞一叫,在那個地方就可以看到日出,好美!好,我們看下去,言外之意的後半段,「不畏浮雲遮望眼」,我不怕,到千尋塔上,我到了飛來峰上,我不怕浮雲遮望眼。我看到了浮雲遮住我的眼,我不怕,因為「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在最高的塔上,我可以看到亮麗的朝陽灑過來,雲都在它前面慢慢消失。我說他是人生得意的時候,他當然作這首詩。你知道我們近代有個學者好喜歡他後面兩句,每個人都喜歡後面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各位在座我們還是求學的學生,包括我在內,我可以喜歡它,但是我也不敢有這個氣魄,因為我還沒有到那麼高那麼深的層次,我們還是謙卑一點,我們還是那個丈人峰底下的那些峰,我們來對那些大師行禮如儀。就像上人一樣,不管到哪裡可以帶來社會善良的心。他也不敢講這個話,只有政治人物講這話,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不然你要怎樣?你看他在改革的時候多少的阻力,我就不怕。司馬光勸他,他跟司馬光來回,你知道嗎?這就是北宋士大夫。司馬光、歐陽脩當時都推薦在建康的王安石到開封來做官,因為他在建康治理的時候,地方上治理非常有成就,可見他的政策不是不能推。王安石第一次說,「抱歉,我父母年老,我不能去」,後來說,「我媽媽年老」,等到親人過世以後,第二度還是第三度他才答應到汴京去。所以當時那些舊派,司馬光、歐陽脩是多麼歡迎這位年輕小伙子,我們講說政治上的新銳來到朝廷。可是他一來的時候,對於老臣給他的意見太急了、太急了,他不能step by step,他沒有辦法一步一步,他想一下到位。青苗法、保甲法什麼,你看青苗法你說好不好?你說鹽鐵官賣好不好?青苗法就是在農民青黃不接的時代,朝廷貸款給你。結果大家要求業績,就逼農民貸款,讓農民有錢,有錢了這些農民都到城市去消費,完了,錢用光了,沒辦法。不是壞,就是執行層面沒有執行好。所以後來蘇東坡對王安石的政策適度的理解,別人不能。那是以後的事,你們要聽故事太多了。所以可惜了這個年輕人!結果那些老臣既然你要自己覺得很可以,那我就跑到涑水去,司馬光就拂袖而去了。他們兩個討論很久,那個書信你拿來研究,一封一封,大都是國家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我們講說北宋沒有奸臣、沒有奸相,他們都是士大夫,但是政治立場不同,你要守住家法,你要改革,人家告訴你慢慢來,他不行,這樣的泄沓。有時候你說王安石是不是對了?你看慶曆新政,晏殊、韓琦、范仲淹他們要來一個改革,仁宗時代,他們就覺得這個朝政太泄沓,覺得太富有,對北方勢力不能這樣,你應該自己有自己的guts,可是因為反對黨一反對就沒有了。所以說不定是前車之鑑,王安石他絕對做到成功,吃了秤砣鐵了心,他要絕對這樣做。

  所以我說他講那句話時候,你看固一時之雄也,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怎麼樣?可是我剛剛講,一落差下來,好,你會這樣做,有樣學樣,學生上來的時候,沒有老師的氣度,沒有老師的學養,就開始了,開始黨爭,我要你下來,你要我下來,變成了一個政爭。宋代氣數就在這個地方慢慢走下坡,當然北面江山就沒了。所以我說政治人物有些地方,哪些氣度是很重要。好,我現在講了這句話,講了這個,你知道王安石是江西人。

  你知道在我們新舊文學,馬上一O八年,明年,今天是一O六,再過兩年,五四運動一百年。你知道我們近代一個大思想家、學者,胡適,胡適也是引領風潮的人,他就非常喜歡這兩句話。他曾經用這個寫了,人家把它做成書籤,「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請記得,我們海外的朋友,或是我們國內如果聽眾你聽到的話,千萬不要看到胡適寫的那個書籤,就說胡適說「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千萬注意,我們早年,在五四前後那些新舊文學交替的時候,好多舊底子好的學者,往往他要試驗你的功夫,我讀過的東西你有沒有讀過,要試驗你的功夫,看看你的學問,或者說這已經是common sense,一般的常識,不會註出處的。我們現在學者就不能這樣,你要註出處,你看我每一次都跟你講誰的詩,每一次就告訴你什麼人,就告訴你都有依據。我們現在真的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各位,這也是胡適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做什麼?動手動腳找資料,現在的學術研究要眼證為真。早年的的確確有這樣,讀了很多書不告訴你,自己去想出處。所以我們慢慢的挖。

  所以各位,二冬的第二段熟了沒有?都清楚了吧?每一個意思,我也補充得蠻那個。好,我們來念一遍就下課,念一遍,三四:

  學生:「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山花對石菊,煙鎖對雲封。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老師:要記得,你們一定要背得很熟,才不枉老師這樣那麼辛苦的教。

  好,我們今天到這邊,下課。

  同學:同學們請起立,感恩老師慈悲教導。

  老師:謝謝大家,明天見。

  同學: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