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第二治地住jump」。今天我們看第二段「勝進」,先把經文念一遍: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誦習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諸眾生增長大悲。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經文到這個地方。『此菩薩』是治地住jump的菩薩,二住菩薩,他要向上提升,由二住提升到三住,三住是修行住,他必須要修學這十法。十在《華嚴經》上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圓滿,可是向下面確實他也舉了十句,《華嚴經》上教義為我們顯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所以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每一句裡面都包含一切句,一切句可以在任何一句裡面發揮、擴大。這個十句我們看到的意思並不難懂,實際上字字句句深廣無盡,在學習這十句之前,《淨土指歸》裡面也有十句,叫十種無礙,也是我們現前同學們必須知道的,我們對於大經學習才有一個方向,才有一個門路。這是一乘了義大經,頭一條,一定要把心量拓開,古人所謂是量大福大,心量小的人叫薄福,沒有福報。心量小的人,是佛菩薩常常在經論上提示的「可憐憫者」。如果你明白了,你才曉得他真可憐,為什麼?心量小他造業,他不是在修積功德,起心動念,縱然是修學大乘,他還在造業,所以這個問題對修行來講非常重要。

  《指歸》裡面第一句說,「心境一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今天修學,《華嚴經》已經學到二住,已經用了四千多個小時,我們如果不能把這些重要的綱領時時刻刻提起來,那我們對這部經,實實在在講,雖然天天讀,天天在聽,依舊不得其門而入。心境一如,前面幸虧我們學過兩遍《妄盡還源觀》,一看到這個字面我們就能夠了解,雖然了解,我們沒入這個境界。要怎麼入?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時時刻刻能提得起,這才能契入。什麼叫心,什麼叫境,實在講有幾個人真搞清楚?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是不是心?不是這個地方講的心,這個地方講的心是什麼心?是真心,我們起心動念是個妄心。真心能現、能生,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講的「能生萬法」,能現萬法。萬法是宇宙,我們今天的學術叫時空,宇宙就是時空的意思,時間跟空間。時空裡面所包括的一切法,沒有一法遺漏的,當然它包括無量不同維次的空間,包含無窮無盡的法界,無窮無盡是講法界的深與廣,講廣沒有邊際,講深沒底。就像兩面鏡子對照,我們人站在當中,看到裡面反射的境界相,沒有止境的,重重無盡,從這個比喻裡面我們能體會一點無窮無盡的意思。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證實?大乘教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證得,你就回歸自性。境就是法界、就是萬法、就是宇宙、就是時空。一如是怎麼說?能現跟所現是一不是二,能生跟所生、能變跟所變不二,大乘教裡面講入不二法門。這是什麼?這是宇宙萬法的真相,《般若經》上有一句話說這樁事情,叫「諸法實相」。《般若經》如果讀得不多,我想《金剛經》很多同修念過,《仁王般若經》大概也有不少人念過,《般若經》上常說「諸法實相」,就是此地講的心境一如。

  佛引導我們,教誨我們,要體會其中的真實義,真實義是什麼?就是下面這兩句的解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用現在的話,這個話說不盡,現在話講物質跟精神,物質裡面有精神,精神裡面有物質,能生跟所生是一不是二。這裡面顯示出一個什麼意思?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如果對這個事情,你要是肯定了,你真正是明白了,恭喜你,你證得法身,這叫法身。法身本來如是,從來也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怎麼?不知道、不覺悟,如果真正知道,知道了你也是二住菩薩。給諸位說,初住就證得,所謂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就證得,你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證得之後你的性德自然就流露出來,就起作用。性德無量無邊,它裡頭有個主流,這主流是什麼?是智慧、是愛心。這是真的愛心,這可不是假的,真的愛心,為什麼?從真性裡面流出來的,不是從意識的。意識是什麼?意識是妄想分別執著,那是意識,意識裡面流出來的是有分別、有執著,那不是真實的。真實的只有諸佛菩薩、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證得法身的這些大菩薩,《華嚴經》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就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裡面的人,我們可以說真人,不是這個境界裡的,假人,不是真人。那就是說十法界、六道裡頭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同《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指十法界裡頭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虛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有一首偈子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指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夢幻泡影,我們放下起心動念就證得真實,頭一個就證得心境一如。你對於一切法不再有分別,你的愛心遍法界,真誠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他怎麼不愛?無始劫到今生,你的煩惱習氣就斷盡了,煙消雲散沒有了,迷的時候有,覺悟的時候沒有。就跟人作夢一樣,睡覺的時候作夢,夢中有境界,醒過來之後這夢境就沒有了。那我們知道,十法界是夢境,六道是夢境,清醒過來的境界是什麼?是一真法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就是此地一如,覺悟了;沒悟的時候千差萬別,悟了之後心境一如。

  這一條十二個字,確確實實我們要常常放在心上,常常提起觀照,我們可以這樣修法,為什麼?《華嚴經》念這麼久了,尤其是《還源觀》能夠熟悉,六大綱領記得清清楚楚,幫助我們隨時隨地提起觀照,這個觀照就是覺而不迷,真的你皈依佛了。迷了生煩惱,生什麼?生分別、生執著、生起妄念,還造罪業。罪業是什麼?自私自利是罪業,損人利己是罪業,嫉妒障礙是罪業,貪瞋痴都爆發出來了。貪的是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這個東西,不知道名聞利養是假的,五欲六塵根本就不存在,為這些東西造業。造業,你要不能夠覺悟過來,它有業報,業報就是三途、是六道。統統是假的,你不知道是假的,好像就真有,就像作夢一樣,這夢中境界,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在夢中有苦有樂,醒過來之後一場空。我們這個夢要什麼時候醒過來?醒過來就是到極樂世界,醒過來了。你沒有脫離六道輪迴沒醒過來,沒有脫離十法界你沒醒過來。醒過來之後十法界跟六道都沒有了,也就是你至少回歸到初住、二住菩薩,你到這個境界,這個時候真的離苦得樂了。六道苦,十法界苦,離苦,回歸到極樂世界。給諸位說,諸佛如來的實報土都是極樂世界,我們學淨土的人講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華嚴經》上所講的是毘盧遮那佛的實報土,都是極樂世界,那個裡頭沒苦,苦樂都不存在。我們講的樂,樂也是苦,樂是什麼?釋迦牟尼佛講得清楚,樂是苦暫停的時候你覺得樂,苦樂都沒有的時候那是真樂。千萬不要誤會,極樂世界很快樂,那個地方什麼苦都沒有,很快樂也是苦,快樂是什麼?樂叫做壞苦,它不能長久,不能永恆,無常。所以古人還有一句話說得好,樂極生悲,它有變化,苦樂都沒有了就沒有變化,那叫真樂。真樂裡面才能夠與法界虛空界裡面一切有情眾生,就是迷而不覺的眾生,與他們感應道交,他們有感你就能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這叫自在。雖然應身,在十法界也好,在六道也好,幫助這些苦難眾生,自己居然沒有起心動念,這個真了不起。

  我們幫助人起心動念,佛菩薩幫助人不起心、不動念,這不好懂。幫助人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對這樁事情,多少年都沒有辦法搞清楚,只能夠隨順經典所說、祖師大德的註解講講,講了我們自己也懷疑,聽的人能不懷疑嗎?實在說我是在前幾年的時候,看到江本博士的水實驗,才真正明白了,才曉得眾生感有念頭,佛菩薩應沒念頭。為什麼沒有念頭能感?因為他一體,就是此地講的,心境一如。感應道交的速度快,我們無法想像,就像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也就是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念頭,這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這從時間上來講,無法想像。所以我們看到大乘教裡面佛有說「不生不滅」,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念頭,可以說它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說真的沒有生滅,不是,它有生滅,太快了,你覓生滅了不可得,你找不到,那不就是不生不滅了嗎?我們搞了幾十年才明白,把這個疑惑擺脫掉,不再疑惑。但是那不是自己的境界,是誰的境界?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八地以上他證得,那是他的境界。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再上去叫妙覺位,這五個位次他們的境界,也就是五十二個菩薩的等級,最高的五個,是他們的境界,他們知道。你說他們那個心淨到什麼程度?這麼一點點,很短的時間那個微細的念頭,他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凡夫沒法子,六道裡頭沒有人能知道,四聖法界也不知道,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都不知道,他們能夠知道也就跟我們一樣,從佛經裡面得到的信息,自己沒證得,所以不得受用。

  這一句的提示太重要,「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從哪裡下手?從一視同仁。我們對待所有一切眾生,有情的眾生、無情的眾生;換句話說,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平等看待,要跟對待自己一樣,自他不二。套這個話來說,自外無他,他外無自,心外無境,境外無心,我們常常這樣念,把我們的清淨心念出來,把我們的平等覺念出來,這個功夫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四土生哪一土?給諸位說,生實報莊嚴土,不是生在凡聖同居土,也不是生在方便有餘土。別人分人我,我不再分人我,這境界提升了。如果我在境界裡頭還分人我,人分人我,我也分人我,自己要覺悟,我們的境界沒有提升,還是凡夫,還是在這裡搞煩惱習氣,你的功行沒有進步,學佛學一輩子原地踏步,這個不能不知道。學了幾十年佛,依舊是迷而不覺,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有沒有我?有我。有我是凡夫,有我是六道輪迴。阿羅漢就無我,他就不再輪迴,但是他在四聖法界。無我,那不是叫無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是我,我是什麼?我心,我心生萬法,萬法是我心,有沒有聽懂?我心現萬法,萬法是我現,這個我就是大涅槃裡面所講的常樂我淨,真我,這不是假的。真我具八種自在,我們下面會講到。學大乘,學《華嚴》,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時時刻刻提起觀照。小心什麼?小心迷了,我們一念心起了人我,人我對立馬上就迷了,自己立刻回光返照,我迷了,我怎麼又糊塗了。不要怪別人,怪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真懺悔,懺除業障。如果跟人有對立的念頭、有矛盾的念頭、有衝突的念頭,這個念頭才生,你就把這兩句話念念,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你念念的時候你就覺悟了,你心就平息,這叫修行。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把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做法修正過來,你真正覺悟,你念念關懷一切還沒覺悟的眾生,這是菩薩。念念關懷他,念念幫助他覺悟,而不是幫助他迷惑,學佛跟佛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

  我們再看第二句,第二句跟第一句是有密切的關聯,「修性不二」,底下小註,「全性成修,全修在性」。性是自性,性是本善,性還要修嗎?性不能修,性一修就壞了,性本來是圓滿的。性是什麼樣子?惠能大師講得好,他講自性「本自清淨」,從來沒染過,這是你真正的自己,這是你真正的我,這是真我,真正自己,決定沒有污染。第二個什麼?「本不生滅」,不生不滅,真我。「本自具足」,雖然我們現在性德不能現前,《華嚴經》上世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能大師所講的本自具足。你自性裡頭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相好,你自性裡本有的,現在沒有了,不是沒有,現在是不顯。好像我們這個電視機一樣,你頻道沒有打開,屏幕上沒有影像,不顯,你把頻道一打開,影像就現前,那就顯了。不顯的時候叫本自具足,顯的時候叫能生萬法,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的心呢?不管它是在顯的時候、在不顯的時候,真心是什麼樣子?真心是「本無動搖」,也就是說你的真心從來沒有起過念頭。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是妄念,是不是我們真心起的?真心沒有,真心從來沒有起念頭,那是妄念。所以這個念講得好,上面加個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就不要管它,你愈管就愈訛,就錯了,愈管愈錯,不管沒事。我們現在的麻煩就是喜歡管,愈管愈錯,麻煩在此地。

  可是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妄念真多,我們自己知道,也很痛苦,除不掉。佛家有妙法,這個妙法是八萬四千法門。哪一門適合我的狀況?諸佛如來、祖師菩薩為我們指出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閻浮提洲的眾生,就是指我們這個地球,最適合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真好,不管什麼念頭,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我遇到順境,貪愛的心一動,阿彌陀佛,歸到阿彌陀佛去,妄念打掉了;不順心,想發脾氣,阿彌陀佛,瞋恚伏住,放下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救了你。阿彌陀佛在什麼時候念?在你起心動念的時候念,管用,那就叫覺。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念是什麼?七情五欲,不是那個微細的念頭,微細念頭八地才曉得,七地以前都不知道。所以一般經論上講念頭不是那個念頭,是我們現在起貪瞋痴慢、七情五欲,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才起,阿彌陀佛,這叫會念佛,這叫做念佛功夫得力。那個不會念佛,功夫不得力的,雖是個念佛人,平常念珠拿在手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遇到順境還是貪戀,遇到不順境還是發脾氣,不會念佛。不會念佛的,他念佛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這個佛號壓不住煩惱,佛號能夠壓住煩惱就叫做功夫成片,這是往生基本的條件。所以學佛人真想往生,念念提起佛號,放下七情五欲,你有這樣的功夫,有這樣的本事,你是極樂世界的人。與這個性修不二相應不相應?相應。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我們用它來把七情五欲這些雜念伏住,那叫修,這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全性成修,就是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性德,念念是阿彌陀佛,其他念頭出不來,都被控制,都被壓下去,那叫修德。你能把煩惱習氣統統控制住,統統石頭壓草一樣把它壓下去,沒斷,煩惱沒斷,控制住了,壓是控制住,這是修德。修德跟性德是一,性德是阿彌陀佛,現在也用阿彌陀佛來壓,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你看看,這性德是清淨平等覺,與這個相不相應?妙極了。

  念佛人得會念,念佛人喜怒哀樂、七情五欲還是常常爆發,這個不行,這個是造業,造什麼業?輪迴業。你造的是貪心,鬼道,你在製造餓鬼道;發脾氣瞋恨,你是在製造地獄道。製造出來誰去?自己去,不是別人去。愚痴,愚痴是邪正不能辨別,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都搞顛倒了,你在製造畜生道。你在認真念佛,念念想求西方極樂世界,自利,你做許許多多的好事,迴向幫助你往生,行不行?行。能不能成?能成。但是告訴你,品位不高,你在凡聖同居土,為什麼?你自己為利益自己,生極樂世界我就成佛了,這還是為自己。可是這個能生,這是淨土了不起的殊勝,因為這種念頭,不是在淨土裡,修其他法門不會成功的,你出不了六道的,你所修的什麼?六道裡面的福報,福德邊事,不是功德邊事,因為你有自己。完全沒有自己,完全是利益眾生的,那是菩薩,那是圓滿功德。你做一切好事,修積一切功德,有沒有自己?有。為誰修的?為我自己修的。不錯了,修淨土,能生凡聖同居土。五品位裡面講正行兼修,夾雜自己的利益在裡面是兼修,沒有自己的是正行,菩薩正行,跟菩薩沒有兩樣。這些你不搞清楚,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修什麼?真修行,念念在提升自己,天天在提升自己,所以他法喜充滿,他真快樂。這個快樂與世間五欲六塵不相干,與世間名聞利養也不相干,那些東西統統都放下了,都拋棄掉了。這個是,你看看,戒定慧三學、三慧天天往上提升,真樂!孔子說得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天天在學習,學習統統都落實在生活,變成什麼?生活就是學習,工作就是學習,待人接物都是學習,這個學習就是我們佛家講的修行。在哪裡修行?穿衣吃飯是修行,每天忙著自己的工作是修行,待人接物統統是修行,你修行的功夫得力了,你會歡喜。

  你看最近這幾年我們提倡《弟子規》,確實有一些同修把《弟子規》落實到生活、落實到自己,自己真做到,慢慢影響家庭,家庭也做到,他法喜充滿,他過去的生活是憂愁,煩惱重重,現在歡喜,無比的快樂。那修的是什麼?小道,《弟子規》就能給人帶來法喜,如果你今天修性修不二,性修不二是阿彌陀佛跟我的生活不二,我的生活跟阿彌陀佛不二,我的工作跟阿彌陀佛不二,我處事待人接物跟阿彌陀佛不二,這個快樂不是修《弟子規》那個快樂能比的。阿彌陀佛是我的生活,阿彌陀佛是我的工作,阿彌陀佛是我處事待人接物,你是個真念佛人。你一天一聲佛號沒有念,你把阿彌陀佛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叫真念佛,這裡頭有真法喜。這是說無量法門裡面,舉這一門做例子,其他法門一樣,沒有兩樣。

  我初學佛親近的老師是密宗的上師,章嘉活佛,密宗持咒,他教我一句咒語,叫我常念,「唵嘛呢叭咪吽」。我年輕,那一年我二十六歲,我很執著,我向老師請教這句咒語什麼意思?我為什麼要念它?老師告訴我,這叫六字大明咒,觀世音菩薩傳的。在密宗裡頭這一句咒語跟我們淨土宗的阿彌陀佛幾乎分量相等,我們淨宗完全念阿彌陀佛,他們完全念唵嘛呢叭咪吽。唵是身體,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就是心,這是外國的文法,是古印度的文法,身、蓮花、保持、意,我們中國人的文法講的一定是:保持身心(意是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清淨不染,也就是清淨平等覺。老師把這個咒語講解給我聽,我才感到原來咒語裡面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格言一樣,這個意思多好!這一句咒語確實它的力量跟阿彌陀佛相等。你看我們在境界裡頭,起了貪瞋痴慢,唵嘛呢叭咪吽,壓下去了;我們在逆境裡面生煩惱,起了怨恨,發脾氣,唵嘛呢叭咪吽,壓下去了。所以佛法無論是哪一個法門,效果都是相同的,唵嘛呢叭咪吽得觀世音菩薩加持,南無阿彌陀佛是得阿彌陀佛加持,觀音菩薩也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來生到哪裡去?都到極樂世界去,顯密不二,顯密圓融,不能隨便批評,都是無上大法。所以世尊在《般若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就明白了。不但佛教裡面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再一推廣,推廣到全世界每一個宗教,你去看他們的經典,你去看他們修行的方法,只要是真修、正修,效果都是一樣的,都是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無量法門裡面,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漏掉的。如果你要不相信,你細細去讀「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會豁然大悟。我講的話沒錯,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在法門無量誓願學裡頭,為什麼?要回歸到第一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無量無邊法門都是從心裡頭流出來的,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最後還歸到自性,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對一切法門要尊敬,對一切眾生要尊敬,尊敬到什麼程度?像如來,如來看一切眾生都是如來,所以他不會有貢高我慢。自己表現?自己表現謙虛、恭敬,謙敬,這是性德流露。對一切眾生恭敬,對一切法門讚歎。

  古大德為了教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所以禮敬跟讚歎還有差別,差別就二了。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是「禮敬諸佛」,第二句「稱讚如來」,諸佛跟如來有什麼差別?真有差別,諸佛從相上說的,如來從性上說的,這就是說,相上是平等的,都要恭敬,對諸佛恭敬,對畜生、餓鬼、地獄也恭敬,跟恭敬諸佛是一樣的,對人怎麼可以不恭敬?對畜生、餓鬼、地獄都恭敬,對人怎麼敢不恭敬?哪有這種道理!一心恭敬。可是稱讚,與性德相應的稱讚,與性德不相應的不稱讚,人行十善稱讚,人造十惡不稱讚。十惡跟十善有差別嗎?有。差別在哪裡?差別在有分別執著,如果你分別執著沒有了,差別就沒有了,就平等了,平等是真的,差別是假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程度不夠,小學生,給你講差別,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見性,你到初住菩薩位,給你說平等,差別真的不見了。為什麼?你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差別?平等真法界。到那個時候佛怎麼說?後頭有一句話說,「佛不度眾生」,為什麼?沒眾生可度,眾生全是佛,你度什麼?你還能說你度眾生嗎?這個境界愈說愈高,愈說愈不好懂,不能再說了,說把人都說糊塗了。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佛菩薩教人,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講什麼法,應該是什麼?適合他的程度,適合他現前的需要。所以法沒有定法,法是活活潑潑的,佛無有定法可說,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可以示現,現的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說法亦復如是,這是大乘教。

  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是一乘圓教,比大乘還要提升一等。所以全性,法界、萬法是心現的,法界、萬法就是心,就是自性,我們今天迷了自性,所以才要修。修什麼?把迷邪染去掉叫做修,迷邪染去掉就回歸自性。所以我們一切的修沒有離性,這個要知道,沒有離開自性。這個修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前面我剛才說了,包括我們這一生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法不包。一定要知道,這是自性所生、所現、所變,與自己決定是一體,這才叫真的覺悟。分自分他是迷,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是迷!為什麼?你還在二法,二法是對立的。我們看《壇經》,能大師跟印宗法師見面的時候,印宗那個時候是南方威望最高的,了不起的大法師,知道他是五祖的傳人,下了講台,向惠能大師請教,你在黃梅那麼久,有沒有聽到五祖忍和尚講禪定跟解脫,五祖平常是怎麼說的?其實惠能大師在黃梅住了八個月,講堂一天都沒去過,禪堂也沒去過,現在有人向他請教,印宗法師向他請教,五祖對於禪定、解脫怎麼講法?他老人家回答得很好,他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印宗法師聽了佩服。就跟這個有關,心境一如,你怎麼會搞成兩個,搞成對立?我跟你,對立了,二法;我跟他,對立了,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沒有對立是佛法。矛盾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衝突是二法,二邊就衝突,佛法是不二法,佛法裡頭沒有衝突,佛法裡頭沒有對立,佛法裡頭沒有矛盾,我們要跟人產生對立、產生矛盾、產生衝突,自己立刻回光返照,我已經又掉到六道輪迴去了,又去搞貪瞋痴慢去了,要知道,別人沒錯,錯在我自己。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六祖能大師講的。真正修道人,只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他人是什麼?他人都是佛菩薩,都是在示現的。就像善財童子一樣,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能成佛,證得究竟圓滿?就是凡夫只是我一個,學佛的佛弟子就是我一個,我之外都是善知識、都是佛、都是菩薩,他們在示現給我看,他們在教我。我看他們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我在這個裡面會不會起分別、起執著?如果起分別執著,我錯了,他表演沒錯,我有分別,我有執著,我錯了。我在這個裡面起貪瞋痴慢錯了,我在這個裡面起是非人我錯了,我錯,他沒錯,我在這個裡面起自私自利錯了,原來善財童子一生成佛是這麼修的,這個修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五十三參就是講這個。

  難得早年方老師把《華嚴經》介紹給我,他說這部經裡頭有圓滿的理論、有精妙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給我們看。他在演什麼?就是演修性不二,就是表演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他就表演這個,我們要會看,我們要會聽,要真正懂得裡頭的門道,才能真正得受用。所以前面第一、第二這兩條就是全部的《四十華嚴》,你要問《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四十卷經文講些什麼?這兩條二十四個字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們學會了,對我們有大利益,為什麼?我們用在念佛法門上,這一生當中肯定生實報莊嚴土。生實報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迴向偈裡頭祝願,願我們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是什麼?無生法忍。見佛是見報身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你在同居土、在方便土見的佛是佛的應化身,不是報身,在實報土見阿彌陀佛是報身,不一樣。

  第三「因果理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是能現,我們前面講過,能生、能現、能變。佛,佛是覺心,心覺悟了,變現是佛境界。眾生是心迷了,就變出眾生境界。所以佛跟眾生都是所現、所生、所變,心是能生、能現、能變,心、佛、眾生這三個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差別。沒有差別裡面說有差別,那什麼?因果不一樣。覺是因,佛是果,覺心生出來的是佛,佛是果。迷是因,生出來的是眾生,這個眾生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佛沒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初住以上就是佛了,真佛不是假佛,為什麼?他們把這三大類的煩惱都放下,執著放下了,分別放下了,起心動念放下了。給諸位說,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大乘經上常常用三種煩惱這個名詞,《華嚴經》上用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是我們人不知道的,我們現在講起個善念、起個惡念,起心動念不是說這個念頭,那個起心動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裡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才叫根本無明。

  我們今天講起心動念,起個善念、起個惡念,那是造業。起個善念,三善道的果報,起個惡念,三惡道的果報,所以決定不要起貪瞋痴。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你常常要覺悟,因為你看到會生氣,會發脾氣,會不高興,你立刻就覺悟,這個境在引誘我,要我到地獄去,我不理會它就沒事了。我要是上它的當,我一看到馬上就發脾氣,那你就很聽話,叫你到地獄,你看趕快就往地獄鑽,你不是糊塗人嗎?下地獄是誰負責?他不負責,是你自己負責,你自己去的。給你示現一個順境的時候,你怎麼就貪愛?貪愛是餓鬼。所以說外面境界都是好境界,沒有善惡,它在那裡鍛鍊我們自己,讓我們在所有境界,順境、善緣,不起貪痴;逆境、惡緣,不起瞋痴,貪瞋痴,不生這個。不生貪瞋痴就生什麼?就生戒定慧,境界現前什麼?你心裡生智慧,不生煩惱,貪瞋痴是煩惱。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你得想想三途可怕,你願意到餓鬼、畜生、地獄嗎?你願意去嗎?那你常常想到,你在生活當中,你每天從早到晚穿衣吃飯,你有貪心,你在造餓鬼道的業;你有瞋恚,你在造地獄道的業,你在那裡造因;你對於是非善惡不清楚,還常常冤枉別人,你造的是愚痴業,畜生果報。換句話說,你從早到晚幹什麼事情?幹三惡道的事情,你天天在那裡幹這個,你臨命終時當然到三惡道去。不是別人叫你去的,是你自己所造的,這是因,你造的什麼因,你將來有什麼果報。天天想成佛,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無論什麼境界現前,統統念阿彌陀佛,這真有智慧的人,這是一等聰明的人,他不造業,不造輪迴業,什麼境界現前都是阿彌陀佛。你來誘惑我,我都是阿彌陀佛,這是造淨業,他將來一定到極樂世界去,這是真正學佛人,這是真正的佛弟子。

  自己這一生無論什麼樣的遭遇,不可以怨天尤人,要知道什麼?自作自受。我們現前的果報,特別是逆境,順境、逆境都一樣,順境裡頭沒有貪戀,逆境裡頭沒有怨恨,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這不能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三業,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造作是你的動作,身業,身口意三業的造作,你就要想到造作必定有結果,你在造因,後頭有果報。這個果報要快,現在就現前,最近它就有感應,遲,遲在來世。所以果報有現報,你在這一生就會遭遇到;生報,來生,來生得的果報;後報,那是第三生以後。佛經上講得好,「假使百千劫」,這講時間,百千劫這麼長的時間,你的業習沒忘記,阿賴耶識裡頭存在那裡,檔案,「因緣聚會時」,這個業因碰到緣,「果報還自受」,你說這事多麼可怕,能幹不善的事情嗎?我們想善,想善要做善,要心善、要言善、行善,你就沒有一樣不善。我想做好事,我心不善,心有嫉妒心、有貪心、有瞋恚心,這心不善,言不善,行為不善,你怎麼會有好的果報?哪有這種道理。三業不善決定感三惡道,三業都善決定是生三善道,這是佛給我們凡夫講的。凡夫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佛才這樣子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最好不要造三惡道的業。學佛再做三惡道的業叫冤枉!不學佛的人情有可原,沒人教他,佛法天天教你,你還在幹這個,錯了,佛經上沒有這樣教給我們的,我們自己要警覺,自己要覺悟。

  所以菩薩在此地勸學十法,第一個講誦習多聞,近善知識,這有大道理在。今天社會混亂,災難很多,我常常勸同學,全球聯播的「2012」的電影,我是四、五十年沒有看過電影,同學們買了一張票送我,讓我去看一場,我看了之後我覺得好。現在「2012馬雅預言」的光碟出來了,方便了,有光碟可以多看幾遍。你要問我看多少遍?我差不多看了二十多遍,為什麼?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時時刻刻能提得起警覺,它能夠幫助我,驚醒我三業要歸佛,身口意都要歸佛,不能造惡業,造惡業怎麼樣?造惡業就是那種果報。會不會現前?我們想到二、三年前印尼的海嘯,幾秒鐘的時間,二十多萬人死亡。才過去,還不到一個月,海地地震的災難,新聞報導是三十五萬人,不到一分鐘就沒有了,好像是「2012」的電影片子在開始預言,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還能不警覺嗎?依舊還起惡念嗎?這個惡念是以十善業為標準。我們是不是還起殺盜淫的念頭,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的念頭,貪瞋痴的念頭?還要起這些念頭,還要有這些行為,我們的前途不堪設想。念佛人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這個信息得來不容易。佛在大乘經裡面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得人身、聞佛法,更難得的是聞到佛法裡頭的究竟法,一生成就的大法,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把握住,那是糊塗到所以然了,這句話過去李老師常講的。

  你得到這個信息,換句話說,你要認真學習的話,你這一生決定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你得到這個信息,如果你的煩惱習氣無明蓋著你的自性,你不覺悟,依舊還造殺盜淫,依舊還造十惡業,那就沒有法子。雖然在大乘教裡面種一點善根,李老師也常常講到,你一定還在六道裡頭長劫輪迴,你要吃盡苦頭你才會覺悟。我們看了這個電影,多看幾遍,增長我們一個什麼觀?佛家講止觀,修行,無常觀,你會警覺到,會常常想到一切法無常,一切法不可得,這是給我們最好的警覺。沒有人常常來警惕我們,這個光碟可以常常警惕我們,我們警覺心稍微降溫的時候最好馬上看一遍,把警覺心向上提升。佛在經教裡面常常說,不曉得說了多少遍,「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是時候了,不能再等了,不能再耽誤了。對一切人恭敬,自己為人處事學謙卑、學禮讓,不再跟人爭。競爭這個觀念是西方的,中國古聖先賢書籍裡頭找不到競爭這個名詞,中國古聖先賢教人忍讓、謙讓、禮讓,讓到底,一層一層往上提升。這與心性相應,這是自性裡頭的本善,本善不要忘掉,本善要叫它增長。

  所以教育,什麼教育最重要?因果教育最重要。在這個時代,印光大師一生提倡,我看到弘化社印的書,流通的是經論善書,只有三樣東西印的分量之大,數量之多,讓我感到吃驚,這三樣就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在印光大師那個時代,抗戰之前,這三種書祖師流通差不多是三百萬冊,那個時候的印刷術不發達,不像現在,現在印這麼多冊不稀奇,在那個時候真不容易。今天我們要繼承祖師度脫眾生的德行,我們有責任、有使命大量流通。現在可以流通在網路上,現在可以製作光碟,做有聲書,最好有白話講解也有原文的讀誦,全心全力去做。為什麼?我們常講四種教育,現在要把因果教育擺在第一,人真正把因果參透,因果搞清楚、搞明白,就不會動一個壞的念頭,為什麼?他知道因果太可怕了。所以相信因果的人不敢做壞事,相信倫理道德的人他羞於作惡,不好意思做壞事,可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前有時候他還把不住,他還會做壞事,但是相信因果不敢,為什麼?他知道報應很快,馬上就現前。所以中國過去幾千年來這個地區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倫理教育、靠道德教育、靠因果教育。世世代代最明顯的設施,硬體的設施,我們能看見的,這在外國沒有的,第一個是祠堂。祠堂教什麼?教倫理。以前沒有那麼多學校,私塾幾乎都是在祠堂,利用這個建築來辦學,講倫理,孔廟代表道德,城隍廟代表因果。這三個道場,哪一個道場香火鼎盛?給諸位說,城隍廟,去城隍廟燒香拜天神的人比祠堂、比孔廟的人不知道多多少倍,然後你就明白,這社會長治久安主力是什麼?因果。

  城隍廟裡面的閻王殿,十殿閻王,閻王殿裡面講業因果報都是用泥塑的,我們家鄉城隍廟是泥塑的,你去看了之後你一生不會忘記,讓你驚心動魄。所以在今天,城隍廟應當要恢復。我看過山東慶雲它們那個地方建造的閻王殿,是用電動模型做出來的,我去參觀了一次,很生動,規模還不夠大。大體上是依照《玉曆寶鈔》,依照江逸子先生畫的十王圖(地獄變相圖),把它用立體化建造出來。確確實實教化了許許多多人,觀看的人絕大多數回頭是岸,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敢再做壞事,它收的效果多大。三種教育,儒釋道的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在中國幾千年來,因果教育誰是主流?道家是主流。地獄變相圖要做詳細的解釋。江老師這個地獄變相圖畫成之後,我看了很受感動,我就請了幾位同學,在澳洲,去查《大藏經》,《大藏經》裡面佛講地獄的這些經文,把它找出來抄在一起,把它印成一冊,我們重新訂個題目,《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我定這麼個名稱。裡面總共蒐集二十五種經論,佛講這些業因果報講得詳細,比道家講得更詳細。所以我希望將來有人,有這些畫家能夠依照《諸經佛說地獄集要》畫一個地獄變相圖。這個地獄變相圖,佛教有,道教有,好像基督教也有。因果教育在今天社會比什麼都重要。如何能叫現在的人回心轉意,回頭是岸,除了因果教育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弟子規》能夠喚醒人的良心、人的良知,但是沒有辦法化解人的惡習氣,貪瞋痴慢的習氣,造作十惡的習氣。我這麼多年來常常在想,除了因果教育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希望同學們多學學這一方面的典籍。發心學講經從哪裡講起?從因果講起。講因果有好處,第一個好處在自己,自己常常講,要常常學,常常深入,自己就先度了,自己先回頭,然後再幫助別人,自他兩利。深信因果之後肯定你的業報就轉變,轉惡為善,化災殃為福德,你的家庭生活會美滿、會和睦,你經營事業會順利、會更好,對社會的安定和平你做出真正的貢獻,這是無比的功德。你要是專門為社會,不為自己,是功德;夾雜著自己名利在裡面,也能夠得到,那就變成福德。這個世間人還是求福德的人多,所以求福德是好事,不是壞事,我們也讚歎、也鼓勵,修學功德的是少數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