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上一次講到自性本來具足智慧、德能,而且佛告訴我們,這是十法界(就是包括了佛)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平等的。這樣的智慧、德能可不可能恢復?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不可能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恢復?這更是一個大問題了。我們初學佛的時候,常常聽說佛是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這兩句話究竟是事實,還是讚歎?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是事實,那我們要問,一個造作極重罪業的人,照佛在經上所說,決定墮落地獄,佛有沒有能力讓他立刻成佛?假如佛沒有這個能力,那麼佛的德能還是有限制,這個萬德萬能是讚歎,而不是事實。佛如果確確實實能夠幫助他,使他立刻成佛,那佛的智慧、德能我們就能夠肯定它,我們能承認它。我想這是許許多多同修都很關心的一個大問題。

  在整個佛法教學當中,可以說是肯定的,佛確確實實有這個能力、有方法,問題就看對方相不相信,能不能接受?如果對方能信、能接受,依照佛的方法去做,確確實實能夠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這究竟是什麼方法?實在說,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念佛法門,執持名號。《彌陀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明白,若一日到若七日,決定能夠圓滿成就。可惜的是這樣殊勝的法門,相信的人不多。古德告訴我們,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法,無非是引導我們、誘導我們,讓我們體會到這一個真實的法門,就是此地講的「一乘了義」;也就是佛在法華會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講三乘、講五乘是方便說,真實說就是一乘法。再說,真實就是這念佛成佛的法門。

  了義,「了」是究竟了達的意思。如果從教學對象上來說,譬如小乘經,它的對象是根性淺的人,不包含根性深厚的人;大乘法門,它的對象是菩薩,不包括小乘。這一些教學的對象都是偏在一邊,而不能夠涵蓋全部,這就是不了義。如果這一個教學方法,從上上根到下下根,統統都包括了,這叫了義。這是從教學對象來說。

  我們看淨宗法門,展開《無量壽經》,諸位仔細去研究,確實對於所有根性的人全部都包括了。所謂「三根普被」,上、中、下三等根機,利鈍全收,利根的人、鈍根的人統統都包括了,而且是平等的成就,這個真正尤其是不可思議。

  講到利益,佛在一切經典裡面,有些經論小根得利益了,大根不得;有些經論是大根器的人得利益,小根器的人不得利益。像這樣的經典,也不能算了義。必須這一個法門,一種教法,能夠叫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利益,這才算是了義。

  所以以這個標準來觀察,在一切經裡面,究竟了義確實是淨土宗的經論,我們今天講的「五經一論」,這是說明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一乘了義。底下講「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出三界,逕登四土」,這些話全部都是說明它是真正一乘了義。

  出三界,非常之困難。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必須要斷盡八十八品見惑,還要斷盡八十一品思惑。通常我們講的煩惱障,這個煩惱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才能超越三界,為什麼?因為三界六道從哪裡來的?是煩惱變現出來的。這個煩惱是能變,六道境界是所變。只要能變在,所變的這個境界就不會消失,永遠會存在的,你就出不去。

  什麼叫作見惑?什麼叫作思惑?在這裡簡單提一提。見是錯誤的見解。見解上的迷惑,有五大類:第一個是身見,我們想想,哪一個人不以為身是自己?認定這個身就是我,這是個錯誤的見解。那身不是我,誰是我?這個問題很大,如果諸位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最好去讀《楞嚴經》,《楞嚴經》對這些問題說得非常透徹、非常清楚。這是第一個錯誤的想法,以為身是自己。

  第二個錯誤的看法叫邊見。什麼叫邊?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相對。這個相對的觀念是錯誤的,這個見解是錯誤的,譬如:有大就有小,有長就有短。實在講,六道眾生生活在哪裡?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面。科學家發明的相對論是我們佛教的邊見,這個不是真理,但是是事實,確確實實我們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面。這個世間包含了時空(時間與空間),都是相對建立的。

  第三、第四個錯誤的見解,我們中國人叫它做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這個成見是錯誤的。成見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從因地上的,就是修因;一類是從果上的,修因證果。這個誤會,不僅是在世間,即使在佛門裡面也在所不免。譬如,我們這個念佛法門,「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沒錯,但是有許多人就誤會了,並沒有把它搞清楚,以為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之後就能成佛。念佛的人很多,不能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這是沒有把它搞清楚,這裡面產生了誤會。

  佛對於這兩種錯誤的見解,在經上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這個在當時印度人很容易理解。譬如講修因,印度有很多修禪定的,這個定中有境界,他在禪定當中看到牛死了;死了之後,這個牛的神識生天了,這是他看到的。他看到這個事實,於是他就產生了一個錯覺,牛死了會生天,人死了會墮三途,會墮餓鬼、墮地獄,人都不如牛了。

  牛究竟修什麼會生天?牛替人耕田,牛吃草。他也去幫人耕田,也去吃草,去學牛,所謂持牛戒,他去學牛。學牛,說實在話,他將來來生就變牛,就變畜生,他作牛去了。他怎麼會生天?不知道牛是這一生作牛,他在受果報;果報受完之後,他過去生中必定修有生天之因,他那個因緣成熟。絕對不是他作牛,這一生有什麼功德。這是看到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產生了誤會。這一類的情形都叫作戒取見,這是講的執著,固執錯誤的因緣,這是一類。

  第二類的成見,就是果報。有許多人以為生天這是究竟的,生到天上去就得永生了,不會再墮落了,這個見解不正確。為什麼?天的壽命確實比我們長,長得太多太多了。像昨天給諸位報告的忉利天、兜率天,這還是二十八層天低級的,不是高級的。高級的天,像四空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壽命八萬大劫,這個計算的時候是天文數字,壽命是真長。但是這個八萬大劫它還是一個數量,總有到的一天。到了怎麼辦?到了之後,他還要往下墮落。因為他不能再上升了,升到頂層了,那只有往下墮落,依然是六道輪迴,可見得生天不是究竟。把天堂當作究竟,這是錯誤的見解。

  除了上面講的四大類,其他一切錯誤的見解,總歸成一類,叫惡見,就是錯誤的知見,錯誤的見解。

  另外五大類是思想上的錯誤。第一個是貪愛,貪愛是錯誤的想法,絕對不是真實的。第二個是瞋恚,第三個是愚痴。這個愚痴就是把事實真相搞錯了,把真的當作是假的,把善的當作是惡的,是非顛倒,這個叫作愚痴。第四個是傲慢,貢高我慢。第五個是懷疑,這個懷疑不是對於普通這個懷疑,是對於聖教懷疑,聖賢人給你的教訓,你不能接受,你對它懷疑。「貪瞋痴慢疑」,這是思想的錯誤,我們想錯了。

  前面的五種是我們看錯了,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事事物物看錯了,於是你的思想有錯誤,你的見解有錯誤,帶給你無量無邊的煩惱,這個煩惱是從這兒來的。它的結果就變現出六道輪迴的境界,你就沒有辦法出去。就像蠶一樣,作繭自縛,沒有人找你麻煩,是你自己製造的,你自己在享受,確實是自作自受。

  這個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變現的,也不是天神,也不是閻羅王主宰的,是自己變現,自己主宰的。可惜變現出來之後,自己完全迷在這個境界裡面了,所以自己變現的境界,自己不能控制,這就苦了。諸佛菩薩也在六道,也沒有離開六道,他在六道裡面幹什麼?在六道裡面教化我們,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他那個六道從哪裡來的?還是自己變現的。但是他變現,他明瞭,他能夠控制這個局面。我們變現的,我們自己不明瞭,迷失了自己,反而被境界控制了,這叫顛倒。

  佛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不難,幾句話就講清楚了、就講明白了,問題在我們聽了之後,是不是真正覺悟了?果然覺悟了,我們跟佛菩薩就沒有兩樣了,迷悟確實不隔毫端。諸佛菩薩在悟,我們在迷,只要能夠反迷成悟,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你要問,我這個覺悟要用多少時間?這沒有時間的,確確實實在一念。一念迷,一切迷;一念悟,一切悟。我說這個話,我想諸位還沒聽懂,哪裡聽不懂?那個一念,這個不容易懂。我們的念頭很複雜,這個複雜的念頭就是那個一念的迷悟。悟了,一念永遠是清醒的,也就是永遠是清楚的;迷了之後,這個一念裡面就變成許許多多的妄念了。

  這一念,實在講,就是淨宗裡面講的一心。修學的關鍵,迷悟的關鍵,就在這個念能不能專一。一,就容易悟了;二,就沒有辦法開悟了。好像我們開這個保險箱的號碼鎖一樣,對準了,一拉就開了,差一點點也打不開。這才知道佛法修學的樞紐在禪定,定就是一心。不管用什麼方法,所謂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方法門道雖然多,只有一個目標,叫我們的心歸到一;這個不能講心,講念頭,念頭歸到一就成功了。

  這個一念到底是哪一念?禪宗裡頭有一句話說「萬法歸一」。後來又有人說,一歸何處?諸位能不能體會這個意思?萬法歸一,一歸到哪裡?一歸萬法。所以萬法歸一這個一是任一,任何一,要明白這個道理。這一句話實實在在是出在《華嚴經》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就是萬法。多即是一,萬法就歸一;一即是多,一歸萬法。所以,這個歸一是任一。因此,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平等,任何一門都能夠教你恢復自性,任何一法都能夠教你明心見性,都能教你證無上的佛果。所以法門是平等的,我們對於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懷疑,都不能分別執著。

  事實雖然如此,可是眾生根性不相同;換句話說,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心理精神、思想見解的種種染污,每個人不一樣。所以有些法門很適合我們修學,很方便,很容易;有些法門修起來很困難,而不容易見到效果。這就是要講求了,法要契機。法是平等,是沒錯,理論上是平等,但在作用上來講要講求契機,要對症。說實在的話,我們的習氣毛病太重太重了,通常一般的法門,我們修學起來感覺到困難。譬如,我們參禪不能得定,這大家可以練習,可以在家盤腿打坐,看看你能不能定得下來。這一坐下來,人身是坐到了,滿腦袋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就打瞌睡,睡著了,定不下來。這就曉得這個法門難,不容易修。

  密宗持咒,長的咒記不熟,何況這個咒在持的時候三密不能相應。密法的修學,心要觀想,口要念咒,手要結印,叫三密相應。這個對我們修學起來,也很不方便,也很困難。何況這個神咒一定要靠口傳。這個咒子雖然記錄在《大藏經》裡面,我們每一個人念的音都不相同。為什麼不相同?我們的方言不一樣,念出來怎麼會相同!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裡面,語言都不相同;縱然拼,沒有辦法拼得很正確。這個咒語裡面許許多多是鬼神的言語,所以你念他懂,有的時候你把他找來了,再念咒把他送去。假如這個咒念的音不準確,他不懂,就沒有感應了。

  這個咒語,實在講,力量非常非常的廣泛,裡面有一部分是鬼神的言語,另外一部分根本沒有意義的,只是音聲。譬如,《大藏經》裡面有許多治病的咒。佛當年在世,眾生有病來求佛治療,佛教他一個咒,他一念病就好了。我們覺得這個奇怪得不得了,其實用今天科學的眼光來看,非常適合科學的方法。人身的毛病,人是一個機器,這個機器裡面,我們講哪一根筋、哪一個關節裡面發生毛病,這就不通了,病痛就來了。我們今天用藥物治療,用針灸治療,目的何在?目的是把它調整,把它的阻礙打通,你就恢復正常了。佛用什麼方法?佛用音聲。用某一個音聲,發那一種音聲,會震動身體某一個部位。佛一觀察,你那個部位裡面有問題,教你一種聲音的時候,將這個震開,你立刻就恢復了,很符合科學的精神。

  今天的咒在《大藏經》,我們照那個去念,不行。為什麼不行?發的音聲不對。所以這個咒語一定要靠口傳。口傳,釋迦牟尼佛到我們現在,依中國歷史的記載三千多年了;三千多年,一代傳一代,愈傳愈訛,傳得變調了,所以現在大家念咒都不靈了。不像歷史上記載,像隋唐那個時候,印度高僧到中國來的時候,那個咒語確確實實呼風喚雨,役使鬼神,能治百病。在那個時候,所傳這個音相當正確,它能起作用。傳到今天,這個咒語還存在,但是我不相信那個音純正,所以念起來不靈了。

  過去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學過密的,他學東西非常的認真,而且在抗戰時期都跟西藏、蒙古、青海這一些喇嘛,我們俗稱活佛呼圖克圖,接受他們的教導,學得也非常認真。他給我講,他學了兩百多個法,但是沒有一個靈。學兩百多個法,他是真的認真學。他舉個例子,他學隱身,念咒人家就看不見了。他說我念了十幾遍,你們還是看見了。實在講,那不是咒不靈,這個我們要知道,不是咒不靈,是我們學得不如法,音不準確。音不準確,這個心裡觀想不如法。結印大概還不成問題,這個手印不至於傳錯。最重要的一個是觀想,一個是咒語這個音聲。觀想不如法,這個音聲不準確,這就很難。所以他告訴我,他花了八年的時間,沒有效,就放棄了。最後很難得,因緣殊勝遇到印光法師;印光法師勸他念佛,所以他說他的成就在念佛法門。他學過八年禪,學過八年密。禪沒有得定,密一個法都不相應。這是以他這個修學的經驗提供我們作參考,希望我們不要走他的冤枉路,不要浪費時間。這個的確是很寶貴的教訓,他的真正成就是在念佛。

  唯獨念佛可以不斷煩惱就出三界,除這一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必須見思煩惱斷了,才能出三界。見思煩惱不斷,能出三界的,只有這一個法門。所以這一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這個法門修學起來容易、簡單、直捷、穩當,但是難信,真正是難信之法!不但一般人說難信,諸佛菩薩都說難信。這是講「橫出三界」。

  「逕登四土」,逕是捷徑。一切諸佛都有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淨土,這個後面我們會談到。但是這個四土是有界限的。譬如,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這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我們見不到實報土,我們也見不到方便土;世尊的四土,我們只能見到一個,其他三個見不到。正如同我們讀書,小學生見不到中學生,他不在一個學校,學校分開了;中學生見不到大學生,學校分開了,它有距離,有隔礙的,有障礙,有間隔。西方世界很特別,特別在哪裡?譬如,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在一個教室上課,這很奇妙!統統在一起;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一切生。我們生同居土,到西方極樂世界,看看我們左右,有阿羅漢,又有菩薩;阿羅漢住方便土,菩薩住實報土,統統在一起,這個不可思議!

  此地這個地方講「逕登四土」是這個意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給我們說,這個狀況,佛在所有一切經裡頭沒說過,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也沒有這個事情;娑婆世界沒這個事實,他方諸佛世界也沒有這些事,唯獨西方世界特殊,這個好處就太多了。所以為什麼生到西方世界那邊去,你就永遠不會退轉了,你一生圓滿成佛?而是老師好,同學好,你所接觸的都是諸佛菩薩,你怎麼可能退轉!我們這個世間常講,一般人的習性不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所接觸的朋友會影響你。西方極樂世界的朋友都是諸佛菩薩,不知不覺你自己就變成佛菩薩了。這是環境好,四土是指環境。

  所以淨宗確確實實是極圓。圓教,固然是圓,是不是圓到了極處?那倒不一定。《華嚴》是圓教,《法華》是圓教,這在我們中國佛門裡面大家公認的。《華嚴》之圓,如果不是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就不是究竟圓滿,何況其餘?而本經正是《華嚴》的歸宿,《華嚴》到最後歸淨土,《華嚴》是圓,它是圓中之圓,那是圓極了。頓是頓超、快速。禪是頓,禪有沒有七天成功的?沒有。我們這個法門,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連窺基大師都讚歎,這個法門是極頓之法。窺基是法相唯識宗的開山祖師,他在《彌陀經》註解,這個《彌陀經通贊疏》就是他註的,他對於《阿彌陀經》的讚歎,也稱它是圓頓大法,它是屬於頓教,快速的,沒有比這個更快的了。所以末後這一句總結讚歎,說「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再看底下:

  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

  我們先看這幾句。在淨土三經裡面,三經是最原始的,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提倡持名念佛,《觀無量壽經》裡面所教給我們的方法有三種:有觀想,有觀像,有持名,它並不是專講持名,但是它把持名擺在最後,這一點我們學佛的同修要特別注意。佛經上的習慣,最好的東西放在後面。好像唱戲表演一樣,壓軸戲是最好的。前面有的人可以不看,中途來看最後的壓軸戲,最好的擺在後面,最殊勝的擺在後面。那麼十六觀裡面,它把持名擺到最後,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的。

  就像《楞嚴經》上,《楞嚴經》以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種不同的法門,而把觀音菩薩排在最後,排到最後就是特別法門。因為《楞嚴》如果按照順序、按照次第,它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六根、六塵、六識叫十八界,後面加上七大,十八加七是二十五。這是說明一切眾生修學,總不出這個二十五大類,包含了無量無邊的法門;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出不了這二十五類。觀音菩薩是耳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它的順序應該排在第二,結果他把他抽出來排到最後,這是特別法門,顯示這個法門不是普通的,是最極重要的。

  除這個之外,我們要注意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也是個特別法門,為什麼?沒有按順序排列。大勢至菩薩是見大,七大裡面的見大。要依照順序排列,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它是屬於見,就是見大。在七大裡面,它應該排在第六;如果在二十五個位次裡面,它應當排在第二十三,那就對了。觀音菩薩擺在第二,大勢至菩薩排列第二十三。現在順序變更了,觀音菩薩排在最後第二十五,大勢至菩薩排在第二十四。所以楞嚴會上講特別法門,是講兩個,不是講一個。大家往往看的時候,粗心大意,只看出一個特別法門,這是錯誤,這是粗心。

  為什麼不把大勢至菩薩排在最後?這個含義就很深了。大勢至菩薩念佛這個法門是能夠普遍契合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根機,當然包括我們在內。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特別適合於我們娑婆世界,不一定適合十方世界,非常適合我們來修學,所以把他排在最後。從佛教承傳發展上來說,確實是這樣。像耳根圓通應用在禪上。禪宗,不但在中國,今天在全世界來講,還是最發達,接受的人、修學的人最多,為什麼?它屬於耳根圓通,楞嚴會上的選擇,沒選錯,非常適合於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性。大勢至菩薩念佛是普遍適合,我們也不在外。所以佛法流傳到今天,在全世界各宗各派裡面,發展最為普遍的,成就也最為普遍的,確實是淨土宗跟禪宗。

  這使我們知道,為什麼一切諸佛如來要特別提倡念佛法門,它是真正的圓滿、直捷,不是委曲婉轉的,它是直捷、方便、究竟。修學其他法門,沒有這個法門來得方便。譬如,禪在初學的時候要靜坐,這就有了限制;離開禪堂,心就散亂了。密宗的修學,儀規特別多,非常的繁雜,沒有淨土方便。淨土就一句「阿彌陀佛」,坐著可以念,站著也能念,走著也可以念,躺在床上還可以念,它不拘形式,這就方便了。你參禪,躺在床上不能參,一定要盤腿打坐才能參,沒有淨宗來得方便。所以淨土這個法門,這一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保持這句佛號不間斷,它的好處在此地。所以它是方便當中的方便,究竟更是它的特色。它從有念,慢慢念到無念,從有念,到無念;從有想,到無想,念到能所雙忘,就入了諸佛的境界了。

  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這幾句話把淨宗不思議微妙法,可以說說盡了。這是真實的,是我們一般人很不容易發現的,很難體會的一個事實。因為別的法門修因證果是從因到果,因果不同時。唯獨念佛這個法門,它是因果同時,這個不可思議!所以淨宗又叫作蓮宗,以蓮花來作比喻。我們曉得,所有這些植物都是先開花後結果,花是因,是先有因後有果,因果不同時,花謝掉了,果實才長成。蓮花很特別,它是因果同時,花開的時候,裡面的蓮蓬上就結蓮子,所以它是花果同時,因此用蓮花來代表淨土宗。淨土宗,「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當你「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它是因果同時。這裡面的這一句,我們要很細心的去體會。

  「以彌陀一乘願海」,這個一乘願海,就是本經所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幫助一切眾生圓成佛道;而且四十八願,每一願涵蓋其他四十七願。真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任何一願統統都是圓滿的大願。由此可知,隨便念一願,都是阿彌陀佛圓滿的大願。

  「六字洪名」是方法。六字,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裡面,特別要注意的是「南無」。南無是梵語,它的意思是歸依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用中國話來講是歸依阿彌陀佛,這個重要!歸是回頭,從哪裡回頭?從世出世間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裡回頭;回過頭來,一心一意就依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從我們無量無邊的妄想分別執著回過頭來,我就依靠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用這個方法,恢復我們的清淨心,達到一心不亂,這是很巧妙的一個方法。所以這個方法,古德說這是甚深的微妙禪!不但是禪,也是究竟圓滿的神咒。密宗裡面講是神咒,是無上的大神咒。這是這個名號,不僅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切諸佛如來究竟果覺的德號。我們這個修行,直接就用它,用它來作因地心,把諸佛如來的果德作我們的因心。所以,這個修行的方法,跟其他的方法,確確實實不相同,我們將佛的果覺作我們的因心。

  「以果為因,因果同時」。這個法門,你看看它的成就,不可思議!它在這個下手處就不可思議了,它跟其他的法門不相同。佛在大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事實。世俗人也常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從哪裡來的?心想生的。有人說,我作夢,我沒想過。沒想,怎麼會作夢?實在講,你想了,你自己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你想的,你自己知道,那個想叫粗想,那個想得很粗,很容易發現;微細的那個想,自己不能發現,但是在夢中現境界。如果你真的沒有想,你決定沒有夢;你有夢,證明你有妄想。想什麼就現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從想像而生的。那我天天想佛,這個人怎麼會不作佛!佛一定現前。所以,這個法門是「從果起修,即修即果」。

  「心作心是」,這四個字出在《觀無量壽經》上的,是淨宗理論的基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什麼?佛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是佛,現在我們又要念佛,現在要作佛,那怎麼會不成佛?當然成佛。所以這個不可思議。下面一段說:

  彌陀要解云】

  這是蕅益大師說的。

  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這一句話是蕅益大師的發明,為什麼?蕅益大師以前的人,從來未曾說過。仔細去查經,他講得一點都不錯,他有依據的,不是隨便說的,是事實。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的。念什麼佛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做了樣子給我們看。

  「五濁惡世」,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一句話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之法,佛法的修學目標就是這一句。這一句裡面,可以把它分成三個階段,從下面看,「三菩提」翻作正覺,「三藐三菩提」翻作正等正覺,再加個「阿耨多羅」,阿耨多羅翻成無上,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你證得了正覺,就稱你作阿羅漢。阿羅漢是一個學位的名稱,你拿到正覺了。如果你要是得到正等正覺,那就給你加一個菩薩,你叫菩薩了。你要是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稱你作佛陀了。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佛、菩薩、羅漢是學位的名稱。這是說佛在五濁惡世成佛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濁是染污,惡是惡業,是指我們現前的大眾。

  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幾句話很重要。換句話說,念佛成佛這個法門是諸佛如來他們所修行的境界;除佛以外,從菩薩以下,菩薩、緣覺、聲聞,下面是六道,這合起來叫九法界眾生。這一個法門,只有佛與佛才能清楚,才能完全瞭解,而不是包括菩薩在內的;都不能夠完全理解的,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九界眾生沒有辦法理解這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深廣。不要看這個經典好像不多,分量很少,就是這一部《阿彌陀經》,它內容之深廣,連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理解。他不能理解,他怎麼會相信?所以叫難信之法。

  諸大菩薩都不能理解,都不能相信,那為什麼我們會相信,為什麼我們會理解,這不就奇怪了嗎?這裡說「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我們今天能信能解,可見得不是自力。這個力量從哪裡來的?這個力量是諸佛如來加持而來的。我們能體會,能懂得一點,能說一點,這是佛菩薩威神加持。諸位同學在此地,你們聽得能懂,聽得能歡喜,也是諸佛如來威神的加持。如果得不到諸佛如來加持,聽也聽不懂,說也說不出。這個話都是真實的,沒有一絲毫誇大,完全說的是事實。蕅益大師又說:

  舉此體。】

  這個「體」,就是法界的本體。

  作彌陀身土。】

  所以彌陀的身是法性身,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我們這個世界,動物有「生老病死」,我們剛才講了,就是天上,色界天、無色界天,壽命雖然很長很長,他那個身體還是有生滅的;換句話說,他不是永生,他不是永遠不變的存在。所居的土地,也是如此。土地,我們講礦物,礦物有「成住壞空」。這個現在大家都沒有疑問,我們從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到,每一天有很多新的星球形成了,那個世界就成了;也有很多星球爆炸了、毀滅了。世界有成住壞空,動物有生老病死,他不是常住的,不是永恆的。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身體不生不滅,永遠是這個樣子,他不會變的,所以稱為無量壽。世界也不會變化,人是永生,樹木花草也永生,是這麼一個奇妙的世界。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它是法性土。我們十方世界是法相土。相會變的,有生滅;性不生滅,性不會變的,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身是法性所變的身,不是法相所變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大地是法性土,不是法相土。

  所以法相土,諸位要是學過唯識,唯識裡面講的阿賴耶,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的相分,我們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屬於阿賴耶識的相分。阿賴耶識是有生有滅的。在《百法》裡面,它排列在心法,八個心王;心法是屬於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是這樣變現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土,在《百法》裡面是屬於無為法。哪一種無為?最後這一種,真如無為。所以它是真如本性變現的,它不是唯識變現的,我們這個地方是唯識變現的。它是真如本性變現的,所以那才叫永生,才叫真常,那是真實的。除這個之外,所有一切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它會變。會變的,就不是真實的;不會變的,就是真實的。這是為什麼一切諸佛如來勸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道理就在此地。

  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由此可知,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法性身土的名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理是理體,性是本性。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到底是自是他?自他不二,是西方導師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自己真如本性的名號,這個要知道。所以才說之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諸位要記住,不是唯識,唯識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是唯識的;他那個不是唯識。心,就是本性,就是自性。

  可見此經正是如來稱性極談。】

  這一部經上所說的,從哪兒來的?都是佛從自己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給我們說出來的。所有大乘經,統統是世尊從真如本性裡面所說出來的,這有什麼不一樣?不一樣的,就在圓滿不圓滿。譬如我們晚上看到月亮,初三、初四的月亮也放光了,初七、初八也放光明,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月光;十三、十四月光就更大了,都沒有圓滿;一定要到十五滿月,那才是究竟圓滿了,一絲毫保留都沒有了。從這個比喻,諸位觀察所有一切大乘經典,就像那個月亮一樣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有圓,有不圓。

  哪一部經是究竟圓滿?《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是究竟圓滿,十五的月亮。《華嚴》、《法華》還是十四的月亮,還不是究竟圓滿,為什麼?《華嚴》、《法華》雖然圓,不純;這個經典,純圓。它那個圓裡頭不純,它還有說其他拉拉雜雜的東西在;不像這一部經是純圓,一絲毫夾雜都沒有,所以說「稱性極談」,達到極處!這一些都是讓我們首先認識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在所有大乘法裡面,在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它的地位、它的分量,讓我們認識它、理解它;然後我們再慢慢探討它,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我們修學的興趣,所以目的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