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性&五,六種性(大經解第37集講義)
【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 種 性   《實用佛學辭典》

 種為種子,有發生之義。性為性分,有不改之義。

◎ 五種性

 於《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中,除第六妙覺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種性,而為五種性也。
 一、習種性。為十住之位,研習空觀,而破見思之惑。
 二、性種性。為十行之位,不住於空,而能教化眾生,分別一切法性。
 三、道種性。為十迴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觀,因而通達一切之佛法。
 四、聖種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皆名為賢。此是十地菩薩依中道之妙觀,破無明之一分,而證入聖位。故名為聖種性。
 五、等覺性。此位之菩薩,望後之妙覺,雖猶有一等;然勝於前之諸位,故稱覺名為等覺性。

◎ 六種性

 《瓔珞本業經》上說:
 一、習種性,十住也。與前同。
 二、性種性,十行也。與前同。
 三、道種性,迴向也,與前同。
 四、聖種性,十地也,與前同。
 五、等覺性,與前同。
 六、妙覺性,妙極覺滿。此中性雖通於六位,而種局在於因。故前之四位,正名為種。等覺雖猶在因,而勝於前位,故稱為覺。不謂為種也。